㈠ 如何高效的做好IT運維管理
IT管理和運維工作涵蓋了各行業的各崗位中,如何提高工作效率,規避風險,更好的做好IT管理和運維工作,已經成為一個不斷探索和研究的新興課題。筆者認為,應從兩個層面加強和完善IT管理和運維工作,可以改善IT運維工作的現狀。
方法/步驟
轉變IT運維管理工作方式和理念。強調從技術型向管理型轉變。各企事業單位的應用系統和網路系統已經成支撐業務正常運轉的重要基礎,保證應用系統和網路系統的正常運行和使用成為了IT運維工作的重中之重。IT運維部門的職能應當從傳統的重服務輕管理,逐步轉變為服務與管理並行,規范化與人性化相輔相成的模式,以適應現代化信息的工作模式。
建立完善的內部信息共享平台。從基礎設施。應用系統和業務服務三個方面打造完善的信息共享和資源監控平台。能建立有效的信息資源庫,減低對關鍵技術人員的依賴,為日常IT運維和 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保障:基礎設施管理方面,對網路,應用系統軟、硬體等資源進行細化管理,詳細記錄電子設備的出入庫、維保、報廢等環節。保證資源的有效 利用;應用系統管理方面,對於各類應用系統的備份,日常維護進行有效管理控制,保證所有應用系統數據的一致性、准確性、及時性、可用性和完整性,並根據實 際需要不斷進行改進、完善或更新;業務服務管理方面,盡可能的記錄所有的事件要素,包括問題描述、解決方案、操作人員等等。使得部門對人員的考核有了量化 的標准,同時這個過程也有助於知識積累,形成有效的知識庫,可以極大地減少對關鍵人員的依賴,降低人員流失的風險。
清理、簡化現有IT運維管理制度。形成適合企事業單位管理實際的制度體系。以建立完整、規范、有效的內部規章制度體系為目標,緊密聯系工作實際,按照適用、可行、合法、有效的原則,對現有規章制度進行全面的自查和清理。按照IT運維管理工 作的職能分工分層次、分步驟地對制訂的各項內部管理制度規程進行分類清理,從制度內容的適用性、可行性、依據和效力的合法性、執行的有效性等方面進行了逐 條審核,並結合實際工作,對上級部門制訂的內部管理制度與當前實際工作不符的情況進行修訂和完善。逐步擯棄傳統的「人管人」的工作模式,形成以制度帶動 人,以制度帶動工作的長效機制。
建立例行巡查和通報制度。IT運維部門的負責人和業務主管可通過內部信息共享這一平台,對業務進行有效的 監督。一是定期對記錄的相關事項進行巡查,審計已登記發生事項的規范性。二是對正在發生的事件實時跟蹤,及時了解事件的進展狀況。規范各個流程的操作,從 源頭避免業務差錯的發生。三是建立採集問題,核實整改問題及問題通報三個環節的通報機制,以提升力IT運維管理的效率。
加強與內部審計部門的業務合作。內部控制審計對組織治理、風險管理、改善控制效率和效果等方面有很大的促進作用。IT運維部門可配合內部審計部門進行運維管理,將內部控制審計作為常態化審計類型,通過這種方式,突出內控特點,運用規范的審計方法和評價體系,注重從控制、風險、管理等宏觀層面查找問題、提出建議,以達到促進IT運維管理工作,完善內控和加強管理的目的。
通過內部審計部門,加強督導、整改等工作的實效。在IT運維管理工作的過程中,不僅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完善的IT運維管理工作規范和流程,在這點上。可以通過內部審計部門對企事業單位內部進一步規范制度、程序和方法,形成對風險進行事前防範、事中控制、事後監督和糾正的動態過程和機制,強化重要業務環節的風險控制。加大檢查力度,切實有效地推進督導、整改工作,建立內控管理的長效機制。
加強與內部審計部門的溝通交流和人員培訓,培養復合型管理人員。定期組織IT運維人員和內部審計人員進行學習交流,探討內控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交流內控管理的心得體會,充分發揮IT運維的技術優勢和內控的管理優勢,通過良好的內部溝通機制和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內部控制體系運行網路和內部控制管理組織體系。
㈡ 運營和運維,兩份工作最大的差距在哪
運維是針對具體的工作,比如檢查,維修,更換,升級等等;
運營是針對KPI,效率,改善情況,整體調度把控,下發指標和計劃等等;
㈢ 如何構建完善的運維服務體系
運維服務體系建設的內容
1、運維管理制度建設
結合目前的實際情況,統一制定運維管理制度和規范。制度體系內容要涵蓋機房管理、網路管理、資產管理、主機和應用管理、存儲和備份管理、技術服務管理、安全管理、文檔管理以及人員管理等類別。
2、運維技術服務平台
運維技術服務平台由運維事件響應中心、運維管理系統、運維知識庫和運維輔助分析系統構成
3、運維服務管理系統
運維流程管理系統的建立,可以使日常的運維工作有序化,職責角色清晰化,能夠有效地提高解決問題的速度和質量,使運維部門內的相關支持信息更為暢通、透明、完整,實現知識的積累和管理,更好地進行量化管理和設定優化指標,進行持續地服務改進,最終提高整個運維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4、運維知識庫建設
運行維護知識庫由知識庫平台和知識庫內容兩部分組成。知識庫平台包括知識檢索、知識維護與管理等,可以通過純Web方式向服務請求對象提供基於Web的查詢服務和檢索服務,以完全共享知識庫中的知識,在提供Web服務時,還可通過響應中心平台來即時地響應用戶請求的服務。
5、運維輔助分析系統
以日常監控平台、運維響應中心、運維流程管理系統為基礎,通過統計分析,了解運維服務能力與服務質量的現狀,並可以進行趨勢分析,為運維管理決策提供支持。
6、運行維護隊伍建設
針對目前信息系統IT資源現狀以及對技術支持的需求,組成各類別維護人員的專家隊伍,集中的開展運行維護工作。
7、運行維護制度建立
為確保運行維護工作正常、有序、高效地進行,必須針對運行維護的管理流程和內容,制定相應的運行維護管理制度,實現各項工作的規范化管理。運維流程管理平台、運行維護知識庫、運維輔助分析系統等的使用、維護的有關制度。
㈣ 運維真有那麼苦逼嗎
運維會比較累一點,去了人員緊張的公司,小一點的公司,把一個人當好幾個人用,那你的體力就容易透支。
對於初創公司,運維部和系統部一般是合二為一的,相關工作由同一批人負責,界限可能不是很明顯。大型公司對運維工作的要求更高,需要有更精細的分工,因此機房/網路/操作系統相關的底層工作分離出來由專人負責;
成為系統管理部,而上層和應用產品相關的工作則由運維負責,成為運維部。以下從互聯網產品生命周期和運維涉及的技術分別來看分工較細的大型互聯網公司中運維工作的職責。
互聯網運維是一個融合多學科(網路、系統、開發、安全、應用架構、存儲等)的綜合性技術崗位,給運維工程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個人能力與技術的發展空間。
㈤ 有什麼能夠幫助製造業的運維團隊實現較輕松的運維的運維方案嘞
豪越運維管理平台推出的智能運維方案我覺得挺不錯的,根據它的方案,運維人員能夠每天自動查收網路分析報表,第一時間接收到設備故障的告警簡訊和郵件;基於運維平台的數據支撐和關聯提示,大幅提高故障處理時效,極大減輕運維工作量;自動生成向上級匯報的各類數據報表和圖表,一切成果讓數據來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