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部隊改革成果

部隊改革成果

發布時間:2021-04-16 12:09:58

① 國防和軍隊改革的總體目標是什麼

回答:在領導管理體制、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優化規模結構、完善政策制度、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等方面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努力構建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

②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軍事有哪些成就

1、黨的軍事指導理論不斷創新。

改革開放以來,我黨的軍事指導理論不斷發展創新,這是我軍始終保持蓬勃朝氣、不斷發展壯大的活力源泉,更是新形勢下我軍由大向強發展的根本動力所在。我軍取得的一切勝利和成就,都是在黨的軍事理論指導下取得的。

2、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精兵之路。

改革開放初期,人民解放軍員額達到602.4萬人。軍隊臃腫龐大成為制約現代化建設的一大障礙,只有實行精兵政策,才能提高質量,省出錢來改善裝備。我軍積極順應和平與發展時代主題,實行國防和軍隊建設指導思想戰略性轉變,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精兵之路。

向著「精兵、合成、高效」的目標大步前進。改革開放以來,軍隊規模一減再減,每一次精簡整編都是脫胎換骨。

3、樹立戰鬥力標准,聚集備戰打仗。

20世紀80年代,軍委強調和平時期要把「軍隊的教育訓練提高到戰略地位」,提出以戰鬥力作為衡量全軍各項工作的根本標准,全面提高官兵的軍事素質和部隊的整體作戰能力,縮短訓練與實戰的距離。

20世紀90年代,全軍開展科技練兵,大力加強聯合訓練,推動軍事訓練向更高層次發展。進入21世紀,我軍軍事訓練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推進機械化條件下軍事訓練向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轉變,圍繞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整體推進軍事訓練向信息化聚焦。



4、遂行一系列重大軍事行動。

改革開放以來,人民解放軍肩負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緊緊扭住能打仗、打勝仗,推進軍事斗爭准備,遂行一系列重大軍事行動,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5、軍隊建設發展戰略明確而堅定。

改革開放以來,人民軍隊走過的路清晰而堅定。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明確提出,要把我軍建設成為一支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規定了軍隊建設的總目標和總任務。

20世紀80年代中期,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根據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作出了軍隊建設指導思想實行戰略性轉變的重大決策,即從立足於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臨戰准備狀態轉到和平時期建設軌道上來,在軍隊建設上著重抓了合成軍隊的建設和諸軍兵種合同訓練。

90年代以後,提出國防和軍隊建設跨世紀的「三步走」發展戰略,隨後又對「三步走」發展戰略做了充實完善:在2010年前打下堅實基礎,2020年前後有一個較大的發展,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戰略目標。

③ 改革強軍給部隊建設帶來了什麼變化

2015-2016軍改新政 新一輪國防和軍隊建設改革分5個階段
1月26日,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國家安全戰略綱要》。消息公布後,在國內外引起廣泛關注。從國防和軍隊建設來看,這意味著國家安全戰略的頂層設計初步完成,也意味著實質性啟動實施新一輪軍事改革的條件日益完備。

④ 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主要內容有:

一、推進領導指揮體制改革

這輪改革對領導管理體制和聯合作戰指揮體制進行一體設計,著力構建軍委——戰區——部隊的作戰指揮體系和軍委——軍種——部隊的領導管理體系,形成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格局。

通過一系列體制設計和制度安排,把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進一步固化下來並加以完善,強化軍委集中統一領導,更好使軍隊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集中於黨中央、中央軍委。

主要改革措施包括,調整軍委總部體制、實行軍委多部門制,組建陸軍領導機構、健全軍兵種領導管理體制,重新調整劃設戰區、組建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健全軍委聯合作戰指揮機構等。

二、優化規模結構和部隊編成

精簡機關和非戰斗機構人員;調整改善軍種比例,優化軍種力量結構,根據不同方向安全需求和作戰任務改革部隊編成,推動我軍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變,更加精幹高效。

三、構建嚴密的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

向軍委機關部門和戰區分別派駐紀檢組;調整組建軍委審計署,全部實行派駐審計;組建新的軍委政法委,調整軍事司法體制,按區域設置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

(4)部隊改革成果擴展閱讀:

軍隊改革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

(一)總體目標。牢牢把握「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原則,以領導管理體制、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為重點,協調推進規模結構、政策制度和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改革。

2020年前,在領導管理體制、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優化規模結構、完善政策制度、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等方面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努力構建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

按照總體目標要求,2015年,重點組織實施領導管理體制、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2016年,組織實施軍隊規模結構和作戰力量體系、院校、武警部隊改革,基本完成階段性改革任務;2017年至2020年,對相關領域改革作進一步調整、優化和完善,持續推進各領域改革。政策制度和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改革,成熟一項推進一項。

(二)領導管理體制。著眼加強軍委集中統一領導,強化軍委機關的戰略謀劃、戰略指揮、戰略管理職能,優化軍委機關職能配置和機構設置,完善軍種和新型作戰力量領導管理體制,形成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運行體系。

從職能定位入手,按照突出核心職能、整合相近職能、加強監督職能、充實協調職能的思路,調整改革軍委機關設置,由總部制調整為多部門制。軍委機關下放代行的軍種建設職能,剝離具體管理職能,調整歸並同類相近職能,減少領導層級,精簡編制員額和直屬單位,使指揮、建設、管理、監督四條鏈路更加清晰,決策、規劃、執行、評估職能配置更加合理。

健全軍種領導管理體制,優化軍種機關職能配置和機構設置,發揮軍種在建設管理和保障中的重要作用。調整改革後勤保障領導管理體制,以現行聯勤保障體制為基礎,調整優化保障力量配置和領導指揮關系,構建與聯合作戰指揮體制相適應,統分結合、通專兩線的後勤保障體制。

改革裝備發展領導管理體制,構建由軍委裝備部門集中統管、軍種具體建管、戰區聯合運用的體制架構,裝備發展建設實行軍委裝備部門—軍種裝備部門體制,裝備管理保障實行軍委裝備部門—軍種裝備部門—部隊保障部門體制。加強國防動員系統的統一領導。

(三)聯合作戰指揮體制。適應一體化聯合作戰指揮要求,建立健全軍委、戰區兩級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構建平戰一體、常態運行、專司主營、精幹高效的戰略戰役指揮體系。重新調整劃設戰區。

按照聯合作戰、聯合指揮的要求,調整規范軍委聯指、各軍種、戰區聯指和戰區軍種的作戰指揮職能。與聯合作戰指揮體制相適應,完善聯合訓練體制。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軍視網-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⑤ 中國改革開放後軍事的成就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功研製出「長鷹」長航時無人機,它是我國第一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長航時無人偵察機系統,成功使我國無人機實現了由近中程、短航時向遠程、長航時的歷史性跨越。

2、2015年,北理工參與「9·3」大閱兵的裝備研製工作,涉及精確打擊、高效毀傷、機動突防、遠程壓制等多個領域。

3、2007年12月21日,歷經16年艱辛探索,ARJ21—700新支線飛機在上海飛機製造廠總裝下線,實現了我國航線上國產噴氣客機零的突破。

4、2018年7月12日,C919大型客機102架機從上海起飛,順利完成首次空中遠距離轉場飛行。開啟多地同步試飛模式,意味著C919大型客機項目轉入了密集研發試飛的新階段。

5、2016年底,軍隊規模力量編成改革正式啟動,按照精簡高效原則,精簡機關和非戰斗機構人員,充實作戰部隊,調整改善軍種比例,優化軍種力量結構,改革部隊編成,原有18個集團軍調整重組為13個,使人民軍隊規模更精幹、編成更科學、布局更優化。

⑥ 改革部隊發生了什麼變化

改革部隊的編制體制,以適應形勢變化。為適應作戰部隊大量減員、武器裝備嚴重短缺的實際情況,提高部隊的指揮效能和在困難條件下機動作戰的能力,作為應急措施,蘇軍總統帥部大本營於7月15日作出集團軍小型化的決定,即暫時撤銷軍(含機械化軍)一級建制,集團軍直轄5~6個師(原轄9~12師)。同時,對陸、空軍部隊實施縮編。根據7月29日確定的編制,各步兵師的名額壓縮30%,配備的火炮減少52%,汽車減少64%;騎兵師人數減至約3000人;坦克師縮編為坦克旅;反坦克炮兵撤旅改團;空軍師改3團制為2團制,各團的飛機數量也從60架減至30架(後為22架)。爾後,隨著兵力、兵器的增加和戰場形勢的變化,蘇軍對部隊的編制體制進行過多次調整。

⑦ 中國國防軍隊建設改革體現在那些方面

一是圍饒和貫穿著改革開放這條主線。全書分為15章,"確立新時期軍事戰略指導思想",闡述了改革開放以來國防和軍隊建設戰略指導思想的轉變和發展;"走有中國特色精兵之路",闡述了改革開放以來人解放軍編制體制的改革調整和部隊的精簡整編;"開創教育訓練新局面",闡述了部隊訓練和院校教育方面的改革;"舉行重大軍事演習",反映和檢閱了部隊訓練改革的成果;"加強軍官隊伍建設",闡述了軍隊幹部制度的改革和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新時期軍隊後勤改革",闡述了軍隊後勤保障制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自主創新的武器裝備建設",闡述了我軍武器裝備的創新和改革;"新時期軍服的發展變化",闡述了改革開放以來軍隊軍服的改革和變化。書中還闡述了人民解放軍的對內和對外開放:"參加和支援國家經濟建設",闡述了軍隊開放部分軍事設施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進駐港澳的文明之師",闡述了駐香港、澳門部隊開放軍營歡迎市民參觀、在軍營組織舉辦香港青少年夏令營等;"開展中外聯合軍事演習"、"中外海軍軍艦互訪"、"積極參加國際維和行動"等內容,闡述了人民解放軍開放軍營,走向世界,積極開展與世界各國軍隊的交流與合作,為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是突出改革開放30年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這一主題。其中有質量建軍、精兵合成方面的成就,也有教育訓練方面的成就,還有檢閱教育訓練方面成就的演習、閱兵;有軍官隊伍建設、人才培養方面的成就,也有後勤建設方面的成就;有武器裝備建設方面的成就,也有國防科技方面的成就;有支援國家經濟建設方面的成就和貢獻,也有搶險救災方面的成就和貢獻;有對外軍事交流與合作方面的成就,也有為維護世界和平方面所作出的貢獻。

三是注意反映新成就、新信息。如在"舉行重大軍事演習"反映了剛剛舉行的"礪兵-2008"軍事演習;"加強軍官隊伍建設"中介紹了部隊剛開始實行的文職人員制度;"新時期軍服的發展變化",重點介紹了2007式新軍服;在"進駐港澳的文明之師"中介紹了駐香港部隊2008年7月剛舉辦的第四期青少年夏令營;"神舟、嫦娥巡天攬月"中介紹了2008年"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和慶祝大會;"搶險救災的生力軍和突擊隊"重點介紹了人民解放軍2008年初春參加抗冰雪斗爭和2008年夏參加四川汶川地區抗震救災斗爭;在"中外海軍軍艦互訪"中介紹了中國海軍軍艦2008年10月先後訪問韓國和俄羅斯;在"積極參加國際維和行動"中一直介紹到2008年10月聯合國向中國駐蘇丹維和部隊授勛。對有些事件未來的發展,書中還作了分析和展望。

四是多視角、多側面反映改革開放30年國防和軍隊建設。本書不力求全面反映改革開放30年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歷史,而是選擇了若干個專題或一些精彩的篇章,從不角度、不同側面,闡述和介紹改革開放30年國防和軍隊建設

⑧ 改革開放與軍隊建設成就

給你發到信息里,在這里發不了。

⑨ 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哪些成果

軍隊規模結構復和力量編製成改革,是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我軍組織形態現代化、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的關鍵一步,是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必須邁過的一道關口。——軍事知識篇。

⑩ 部隊改革我們怎麼做

看形式,服從

閱讀全文

與部隊改革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