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簡述貝多芬的代表作品與藝術成就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是一位集古典主義大成、開浪漫主義先河的德意志古典音樂作曲家,也是一位演奏家和指揮家。
一、藝術成就:
他一共創作了9首編號交響曲、35首鋼琴奏鳴曲(其中後32首帶有編號)、10部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2部彌撒、1部清唱劇與3部康塔塔,另外還有大量室內樂、抒情曲與舞曲。這些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在華文世界,貝多芬被尊稱為樂聖。
二、代表作品:
1792-1803中有「悲愴」、「月光」、「暴風雨」、第一、二交響曲,6首弦樂四重奏。「第三交響曲」標志他「英雄音樂風格的形成」。「第三交響曲」至「第八交響曲」、「c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至「降E大調第五鋼琴協奏曲」、6首「鋼琴奏鳴曲」、「克羅采和春天」小提琴奏鳴曲、「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以及「拉組莫夫斯基弦樂四重奏。
晚年:五首鋼琴奏鳴曲:(Op.101、106、109、110、111)、《迪亞貝利變奏曲》、《庄嚴彌撒曲》、《第九交響樂》,6首弦樂四重奏(Op.127、130、131、132、133、135)
⑵ 音樂家創作情況和藝術成就的區別
音樂家的創作情況:一般是指音樂家有多少作品?作品情況怎麼樣?等等。
藝術成就:一般是說音樂家本身的權威獎項和業界權威性口碑。
音樂人是一個范疇,能夠基本獨立製作音樂(如詞曲創作、母帶錄制、配樂等)及眾多相關製作的從業人員均統稱為音樂人。音樂人必須要有深厚的音樂功底,最基本的要懂得樂理知識與精通樂器,最難掌握的要屬音樂製作、錄音及處理母帶效果。一般來說音樂人有專業的錄音師與配樂師,當然也少不了詞曲創作者與演唱者。
音樂家,是個廣泛的名詞,簡明地說,就是專注於音樂領域中的藝術家。它包括全世界創作音樂和演奏音樂的人。唱歌的人也算是音樂家,但他們有特別的稱呼是歌唱家。也可以說是一種專門從事音樂活動,給人帶來精神上美的享受的成功的人,如莫扎特,貝多芬,巴赫等等。
⑶ 哲學:藝術創作和科技成果哪個更有價值
不是哪個更有(絕對)的價值,而是哪個更有(相對)的價值。
一個是「左腳」,一個是「右腳」
如果光是「左腳」前進,「人」是要被撕裂的。
而現在則是該邁「右腳」的時候。
也許將來又會是該邁「左腳」的時候。
⑷ 誰能告訴我文學里的藝術成就和藝術特色有什麼區別
兩者的概念和側重點均有所不同。
1、概念
藝術特色,也稱「表現手法」。是指在創作過程中所運用的各種具體的表現方法。表現手法多種多樣不一而足,例如敘述、描寫、誇張、諷刺、抒情、等手法。
藝術成就,是指一篇文學作品的地位和影響力,在文學界所產生的影響和也包括對後世人們的啟發。有什麼也的文學地位,是開拓還是繼承,或者集大成者等等之類的。
2、側重點
藝術特色注重分析表現手法和方式,是分析一份作品的內核。
藝術成就注重在文學界所產生的影響和啟發,好比是開拓還是繼承,或者是集大成者等等。
舉個例子,蘇軾的詞,他的藝術特色整體而言就是豁達豪放,他的藝術成就則是開創了豪放派的詞風。
(4)藝術創作和成果擴展閱讀
文學是一種語言藝術,是話語蘊藉中的審美意識形態。詩歌、散文、小說、劇本、寓言、童話等不同體裁,是文學的重要表現形式。同時有著豐富的表現手法,飽含濃郁的藝術特色。同時,文學的開創性也是有目共睹,從古至今,誕生了無數的流派和風格,對後世有著巨大影響和開創性的作品也是數不勝數。
⑸ 藝術作品的成就和價值是否取決於創作者個人價值
其實在我看來還是有一些影響的,就像我們看梵高的《星月夜》,如果我們不知道這是梵高的話,肯定一開始就覺得她是亂畫的,一點兒審美都沒有,但如果覺得他是一個大畫家的創作的,肯定就覺得他畫的真的太好了。
⑹ 如何評價現在藝術作品及藝術家的成就
這個比較復雜,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從幾個角度去研究思考,評價作品,你可以從藝術家的背景,時代背景,藝術形式,是否創新或顛覆傳統,材料,技法,給人最直接的感受等,藝術家的成就部分多數要看參加過什麼展覽,有沒有牛逼理論,得過什麼大獎,個人展覽有哪些。
我就拋磚引玉把,希望能幫到你
⑺ 藝術成就和藝術特點意思相同嗎
藝術特點,也稱「表現手法」。作家、藝術家在創作中所運用的各種具體的表現方法。是藝術家比較穩定的形成的自己獨有的特點。在文學創作中,有敘述、描寫、虛構、烘托、渲染、誇張、諷刺、抒情、議論、對比等手法。
藝術成就主要講藝術家有哪些成果,達到巔峰狀態,比如開創了什麼,奠定了什麼,到達另一個技術的高位等等
⑻ 試論艾青詩歌創作及其藝術成就
一、艾青是中國新詩六十多年發展史上堅持最久成果最豐富的詩人。 從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算起,新詩發展的歷史到現在已經有六十多年了。在這六十多年中出現了一大批詩人。在這些詩人當中,堅持走新詩發展和創作道路最久的,首推艾青。郭沫若,他的寫詩生涯沒有停止過,但是,他創作的旺盛期是「五四」時期,他是新詩的奠基者。後來有時搞戲劇創作,有時從事學術研究。解放以後,陸續寫了一些詩,但傳世之作很少。還有些詩人不再寫詩而回到舊體詩寫作的老路上去。 艾青的創作生涯,應從一九三二年算起。那年七月他在丁玲主編的《北斗》上,發表了第一篇作品《會合》。從這時候算起,到現在已有半個多世紀的創作歷程了。他一直伴隨著新詩的發展而前進。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他在堅持創作的過程中,對新詩的發展,對「五四」以來中國新興的這種詩歌形式,一直抱著堅定而執著的追求的態度。我們知道,新詩發展道路是曲折的、不平坦的。中間經過很多次的辯論,甚至出現了否定新詩的論調:認為新詩不符合我們的國情。有的甚至認為還是應該回到寫舊詩寫傳統的格律詩的道路上去,等等。在這些爭論面前,艾青始終認為中國詩歌發展的形式,應該以新詩為主,新詩是有光明前途的,是有生命力的,是不可逆轉的一種文學形式。中國詩歌發展,不可能再回到寫舊詩的道路上去。這一點,艾青是堅定不移地相信著,執著地追求著,而且寫了很多文章,對新詩的發展從理論予以評價和肯定。 他不僅堅持最久,而且獲得的成果也最豐富。從一九三二年到現在,他創作的作品有多少呢?粗略統計,長詩有二十多部,短詩至少上千首。我們國家最大的圖書館北京圖書館,收藏他的作品,中文版本的有八十多種;由此可見,他的一生確實是全力以赴致力於詩歌創作的一生。 他不僅寫了這么多作品,更重要的是有一批作品在群眾中廣泛地流傳,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是他獲得藝術成就的證明。像《大堰河——我的褓姆》、《復活的土地》、《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火把》、《煤的對話》、《礁石》,以及長詩《光的贊歌》等等。 二、從艾青詩歌對社會的作用以及和人民群眾的關系來看,他確實不愧為中國詩壇的「泰斗」和「王子」。他的詩歌能夠取得這樣的傑出的藝術成就,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的詩歌始終是和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人民、我們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的。在他所經歷的各個歷史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和解放以後,以及十年動亂中,他的作品,都緊密地反映了那個時代,反映了人民的心聲。抗日戰爭時期,他寫的很多作品,都是為民族的解放而奔走而呼號的。一九四一年,他到了革命根據地延安,也寫了為現實斗爭服務的一些詩歌,影響很大。比如,著名長詩《吳滿有》(敘事詩),是寫大生產運動中涌現出的一個勞動模範的故事。當時,解放戰爭處於最緊張也是最艱難的時期,為了克服經濟上的困難,黨中央號召開展大生產運動,在這個運動中涌現了一批勞動模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吳滿有。艾青到吳滿有家裡住了半個月左右,跟他談心交朋友,訪問他,寫了長詩《吳滿有》,歌頌了大生產運動,配合了當時的解放戰爭。得到了黨中央負責同志高度評價。 群眾對艾青的詩是很喜歡的,他的讀者很多。一九五七年,他被打成右派,他的作品就成了禁書,甚至被燒毀。很多讀者,冒著危險保存了艾青的作品。《我愛這土地》,是艾青一首短詩,歌頌了熱愛祖國的感情。有個青年很喜歡它,抄在筆記本上。「文革」當中被人發現,因為他出身富農家庭,在筆記本上寫著《我愛這土地》的詩歌,就說他有變天思想,判了兩年徒刑。這說明十年浩劫時期,是怎樣的黑暗,也說明,艾青的作品是多麼地深入讀者的心靈。艾青寫過一本《詩論》,一個青年非常喜歡這本書,但他不敢公開地保留,就把《詩論》的封皮撕掉,貼上《毛澤東選集》的封皮。結果被人揭發檢舉,也被判了兩年徒刑。還有的青年把艾青的詩選藏在米缸里。後來艾青知道此事說:「這真是把精神食糧和物質食糧溶合在一起了。」 有些詩人進入晚年,幾乎寫不出作品來。艾青不是這樣。粉碎「四人幫」後,創作力依舊旺盛,寫出很多作品,出版五六本詩集。如《在浪尖上》這首長詩,歌頌「四五運動」中的英雄韓志雄。當時,這首詩在上萬人大會上朗誦。聽眾熱淚盈眶,掌聲不斷,甚至有人高呼口號。誠然,這首詩留有像「政策必須落實」、「一切冤案必須昭雪」一類標語口號的句子,但是,由於它抒發了人民的心聲,所以贏得了群眾的歡迎,出現了激動人心的場面。他的《歸來之歌》、《雪蓮》都在全國詩歌評獎中獲獎。 三、艾青詩歌的成就還表現在他開了一代詩風。一個詩人,在文學史上,在詩歌發展史上,能夠稱得起「開一代詩風」的人,是不多見的。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李白 、杜甫、白居易,還有陸游以及其他傑出詩人都是開一代詩風的人。在新詩發展史上,艾青可以說是開了一代詩風。這是因為他的詩歌創作,影響了一大批詩人,走向詩歌創作道路,並且取得了傑出的成就。艾青在藝術形式上,進行過多種嘗試,民歌體的,格律體的,十四行詩,朦朧詩都寫過。但是,主要成就還是在自由體的新詩方面。杭州有個詩人,他在重慶時跟艾青有過交往。當時他是一個青年人,一天晚上,同艾青坐在月光下草壇上聊天,艾青說他很有詩歌創作的才華,將來可以成為一個詩人。艾青的鼓勵,使他走上了詩歌創作的道路,成為一個詩人。艾青復出,他見到艾青時說:「你一句話定了我的終身。」艾青開玩笑說:「我一句話害了你半輩子。」因為他也被打成右派了。艾青被錯劃為右派,受株連的人很多。這件事本身說明,很多人接受了艾青的影響。一九八二年五月在杭州舉行艾青創作五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與會者有大學教師,也有作家和詩人。一些詩人在會上發言都說「艾青是我的老師,我成為詩人是受他的影響的結果」。
⑼ 文學里的藝術成就和藝術特色有什麼區別
藝術成就:
一件藝術品從藝術角度方面所體現出的藝術水準,藝術處理手段的精湛程度,藝術技巧運用的純熟程度可堪稱經典,以及對當代何後世所產生的影響。
就一位藝術家來說,是畫了相當數量作品,獲得多種獎項並被人高價買下收藏;一位歌唱演表演生涯中開創出新的藝術表現方法;一名電影演員以與眾不同的表演個性,並且獲得了奧斯卡獎,這些即是藝術成就。
藝術特色:
藝術特色,也稱「表現手法」。作家、藝術家在創作中所運用的各種具體的表現方法。在文學創作中,有敘述、描寫、虛構、烘托、渲染、誇張、諷刺、抒情、議論、對比等手法。
看文學作品的體裁,分不同的情況而定。 小說要從人物刻畫,情節線索,語言特色,場景刻畫方面看;散文主要看抒情表達手法的多樣話問題;詩歌要看語言和意境的塑造;戲劇是一種舞台化的藝術,主要看情節和布景。
⑽ 什麼是作品和成果
通過作者的創作活動產生的具有文學、藝術或科學性質具有獨創性而以一定有形形版式復製表現權出來的智力成果。根據大多數國家的版權法(見著作權)和主要國際版權公約的規定,可以受版權保護的作品包括小說、詩詞、散文、論文、速記記錄、數字游戲等文字作品。
成果的是指通過對某一領域課題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探討而獲得的成果,可以是文字形式的、也可以是產品、形式類別不拘一格。課題成果是來自於團隊實踐思考的結果,具一定的研究價值和實踐價值,能對某一領域的發展起到指導性和推動性的作用。
(10)藝術創作和成果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二條規定
著作權法所稱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作品是一種智力成果,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是作品,而用畫筆描繪出山河美景,用相機記錄下旖旎風光則可為作品。
作品是能夠被他人客觀感知的外在表達,「心中縱有萬語千言」不是作品,落筆成詩躍然於紙上才可構成作品;作品是具有獨創性的外在表達,「偷梁換柱」、「東施效顰」、「復制粘貼」不是作品,作品還需符合「獨立創作、源於本人」,且「體現創作空間、達到創作高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