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謫仙成果

謫仙成果

發布時間:2021-04-14 19:09:34

A. 李白背著怎樣的遺憾成就了怎樣的業績

唐代在700-770年的時間里,出現了一位巨星般的人物。他就是被人們稱為「天上謫仙」,「地上詩仙」的李白。在仕途上,李白扮演著失敗者的角色,但作為詩人,他是成功的。

一、政治上的失敗

為了實現「兼濟天下」的人生目標,李白一直在努力尋找機會。他以扶搖而上的大鵬自居,不屑於參加按部就班的科舉考試,因為這與他「不屈己,不幹人」的性格以及「一鳴驚人、一飛沖天」的宏願都不相符。他試圖通過游說、隱居學道的方式達到登龍門、據高位的目的。天寶三年,李白四十二歲,他的人生開始有了轉機。在道士吳筠的舉薦下,被徵召入朝,為翰林學士。布衣身份的李白一夜之間就登上了天子之堂,步入仕途。他高唱著「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氣宇軒昂地來到京城。在京城盡管受到玄宗的隆重禮遇,並「問以國政」,做了皇帝的顧問,但他很快失望了:他不過是這個朝廷豢養的一個填填新詞,寫寫「雲想衣裳花想容」之類應景之作的御用文人,宮廷荒淫生活的一個點綴與擺設!令「高力士脫靴」、「楊國忠磨墨」。使他贏得了千古美名,又著實讓他得罪了不少朝中權貴。不久遭盡讒毀,玄宗對他的熱情也因此驟減。於是「帝賜放還」,李白就這樣結束了短暫的長安生括,離開了京城。第一次從政就這樣以失敗告終。
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李白從宣城來到剡中,不久便隱居於廬山屏風疊,密切關注著事件的發展。第二年冬,永王李磷打著「抗亂平亂」的口號,率領太軍東下,路過廬山時堅決邀請李白參加自己的幕府。李白對當時的各種政治關系缺乏客觀的了解,看不到政治斗爭的復雜性,更洞察不了李磷的狼子野心,主觀地認為只要參加了李磷幕府便可實現多年來濟世報國的理想。於是接受了邀請。他哪裡知道自己的報國丹心換來的卻是滅頂之災。原來李璘暗壞和哥哥唐肅宗李亨爭奪皇位的野心,不久陰謀敗露,兵敗被殺。李白也因此受到牽連。先是下潯陽獄,出獄後被放逐夜郎,途中險些丟了性命。這就是李白的第二次從政,歷時不足三個月。同樣以失敗告終。
盡管從政途中荊棘叢生、屢遭失敗,但他並不服輸。他還在尋找機會。上元二年,李白61歲,已經投靠在當塗當縣令的族叔。當他聽說李光弼將率大軍征討史朝義時,心潮澎湃,激動不已。馬上由當塗北上,請纓殺敵,無奈中途因病折回,不久就病逝於當塗族叔家中。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他依然未能如願。他就這樣帶著滿腹的遺憾離開了人間!
這就是李白的從政經歷。表面上看,李白政治上的失敗,帶有一定的偶然性。實際上,性格決定命運。(莎士比亞語)他的耽於幻想、天真、放縱、易沖動的性格決定了他在仕途上的失敗命運。李白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裡,習慣按想像來梅建現實,這顯然是行不通的。這是他在政治上屢遭失敗的原因之一。

二、創作上的成功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作為一個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是最偉大的,也是最典型的。詩人非常自信,他這樣評價自己的詩:「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嘯傲凌滄州。」「詩聖」杜甫對他的詩也是稱贊不已:「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他的詩的確具有無比神奇、難以抗拒地藝術魅力。真正做到了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一。
李白的詩歌一大顯著特點是具有濃厚的主觀色彩。據統計,在他的現存九百多首詩歌中,出現「我」、「吾」、「予」、「余」或「李白」、「太白」字辭竟達半數以上。這在中國文學史上是唯一的。他要求仙就有「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f則呼喊出了他的政治失意。這種強烈的自我表現的主觀色彩,不僅能增強詩歌的氣勢,有時還給讀者帶來親切感。另外他毫不掩抑收斂自己的感情。而是噴薄而出,一瀉千里。如《宣州謝脁樓樓餞別校書叔雲》開端不是詠懷,也不是寫餞別場景,而是用了兩個長達十一字的散文句式,直接抒發內心的精神苦悶:「棄我去者作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這是詩人長期以來進步理想與黑暗現實相矛盾而產生的精神苦悶,這種苦悶通過這憑空而來的發端得到了極好的宣洩。當有限的語言無法表達激情時,詩人就用大膽的誇張。如《秋浦歌》中的「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借有形的白發之長,來突出無形的憂愁之多,誇張非常大膽。當現實的事物難以形容思想、願望時,便藉助神話和幻想等浪漫主義表現手法來達到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如《蜀道難》中從蠶叢魚鳧到五丁開山,全用虛無渺茫、無憑無據的神話傳說。烘托出一種奇險的氛圍。
懷才不遇,壯志難酬,使詩人陷入了無止無休的孤獨、苦悶之中。李白有抱負,有才能,想成就一番事業。但他既得不到統治者的賞識,又找不到多少知音和朋友。所以他常常陷入孤獨的包圍中,感到苦悶,感到彷徨。從他的詩里,我們可以清晰地聽到一個孤獨靈魂的呼喊,這呼喊既有對不合理的黑暗社會的抗議,也有對無拘無束的自由的渴望。他的《月下獨酌》堪稱描寫孤獨心境的千古絕唱。「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開端兩句已點出「獨」字。大家知道,愛喝酒的人是不喜歡獨自一人喝悶酒的,詩人酷愛飲酒,他當然願意與人共飲。可現在他有酒無親,一肚子的苦悶、滿腹的牢騷無處傾訴。只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詩人孤獨到了邀約月亮和影子來共飲作伴。可見程度之深。不僅如此,「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甚至在以後的悠悠歲月中,他也難以找到共飲之人,只好與月光、身影永結無情之游,並相約在高邈的天空。
仕途的失意,並未使詩人一蹶不振、不可自拔。莊子的虛靜無為、恬淡忘我的處世哲學這時對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使他能在政治失意後,能寄情於錦山秀水,來緩解內心的煎熬。李白一生的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對於安徽,詩人似乎情有獨鍾,曾多次前來。並在這里流下了不少傳世千古的佳作。「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獨坐敬亭山》)天上幾只鳥兒高飛遠去,消失得無影無蹤。寥廓的長空還有一片白雲,卻也不願停留,慢慢地越飄越遠,似乎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鳥飛雲去後,靜悄悄地只剩下詩人和敬亭山了。寥寥數字,便把詩人孤獨、凄涼的心境憔妙惟肖地表現出來。當詩人登上宣城謝脁樓時回想起謝脁的遭遇,又想到自己的不幸,不禁發出了「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的慨嘆!仕途的失意,悲憤痛苦的心情難以排遣,詩人最終只能用「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的憤激之語來宣洩。
創作、飲酒、游歷山川就是李白的生活。這樣的生活使詩人的情感得到成功的轉移,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精神上的重壓。作為偉大的詩人,李白是當之無愧的。然而仕途的波折和靈魂的煎熬卻最終成就了偉大「詩仙」的誕生。試想如果李白政治得意,整日忙於政事,哪有閑暇游歷山川、寄情山水?千秋詩苑的天空,定會因為失去這顆熠熠生輝的明星,而變得黯淡無光。

閱讀全文

與謫仙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