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終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的區別
是一個意思,你可以網路一下「總結性評價」,進入網路查看可以看到如下內容:
總結性評價
科普中國
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科學網路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審核
👉總結性評價又稱終結性評價、事後評價,一般是在教學活動告一段落後,為了解教學活動的最終效果而進行的評價。學期末或學年末進行的各科考試、考核都屬於這種評價,其目的是檢驗學生的學業是否最終達到了各科教學目標的要求。
含義
👉總結性評價又稱終結性評價、事後評價,一般是在教學活動告一段落後,為了解教學活動的最終效果而進行的評價。學期末或學年末進行的各科考試、考核都屬於這種評價,其目的是檢驗學生的學業是否最終達到了各科教學目標的要求[1]。總結性評價重視的是結果,藉以對被評價者做出全面鑒定,區分出等級,並對整個教學活動的效果做出評定。
⑵ 現在老是在說什麼工作階段性的成果請問:"階段性成果 是什麼樣的成果"
什麼叫「階段性成果」?
模糊語言在日常工作中是一種常用的語言表達方式,它給我們帶來許多方便,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並且因此而使整篇文章或談話更加緊湊,有利於集中精力描述需要表達的主要意思。
例如,有的領導在講話時經常有這樣一句話,「我們這次會議的召開(工作的開展),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大家一聽就明白,這不是咱們一家的功勞,要感謝大家。
例如,有的人在寒暄時常有這樣一句客氣話,「我早就要來了,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不得抽身---」。是什麼原因呢?你可以想像,無需解釋清楚。
但是,一個時間以來,在各類總結、報告,甚至一些新聞報道中,有一句模糊語言我怎麼也搞不清楚,那就是「階段性成果」。
什麼叫「階段性成果」?我的理解,好像是整個工作(工程)全部圓滿完成的,叫取得了「全部成果」,把工作(工程)按工作量和工作進度,分成若干個階段,並制定一定的任務,這個階段工作量的就叫「階段性工作」。圓滿完成這個工作量的叫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我看現在人們常說的所謂「階段性成果」並不是這么會事,而是一種虛報成績的漂亮套話。不信你緊跟上去追問一句,「你這項工作共分幾個階段?現在已完成到哪個階段?這個階段完成後要達到什麼標准?目前已經達到什麼標准?這個「階段性成果」是怎樣量化出來的?」回答肯定是搖搖頭,給一個苦笑的表情,或者用一些不痛不癢、不著邊際的話加以搪塞。
階段性成果,其關鍵詞是「成果」兩個字。這兩個字既好聽,又好看,抓不住,摸不著,有些領導也愛聽,因而就成為他們的常用語了。因為工作尚未徹底完成,而每一個階段又未規定必須達到的硬性標准,因此這種「成果」既不好量化也不好檢驗。這就給慣用「假大空」作文章的人提供了便利條件。
中國的語言非常豐富,新名詞層出不窮,不知誰發明了「階段性成果」這個詞語,給愛說假話、套話的人幫了大忙,確實應該給他記一大
功。
⑶ 總結報告 成果內容 研究方法有何特色
結題報告可以是論文或研究報告,也可以同時都寫,也可以只寫其中一個,只要能夠表達出你的研究成果就可以。研究性學習的結題報告包括論文和研究報告,研究報告又分為綜合研究報告、科研報告、實驗設計、調查報告、讀書報告等。我搜索到了相關資料,你參考一下吧。 (一)論文 1.論文的主要特點 論文和研究報告相比最大區別在於研究報告突出的是研究的過程性,而論文著重體現研究的結論性和理論性。論文最重要的是要有鮮明的觀點和理論體系。作者通過自己研究所取得的大量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通過周密的推理,論證自己的結論和觀點的正確性和實際價值。 2.論文的結構 ①題目 ②作者 ③內容摘要 ④緒論 ⑤本論 ⑥結論 ⑦參考文獻 3.撰寫論文的注意事項 論文的題目是文章的總綱,它必須反映文章的中心。論文的題目要簡明,易於理解並吸引讀者。內容摘要是用簡短的語言向讀者介紹文章的主要內容,主要是研究的過程、方法和成果。較長的論文其摘要能節省讀者的時間,讓讀者選擇是否繼續讀下去。如果論文並不長,此部分也可以省略。緒論是論文的引子,它向讀者介紹課題的背景、目的、意義,並提出觀點,引出下文。本論是作者向讀者展示自己研究過程和結果的部分。作者通過大量的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通過有效地組織材料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和研究成果。本論部分條理要清晰,邏輯推:理要嚴密。語言闡述必須精確、通俗,盡量使用簡潔的語言,專有名詞術語要用的准確、適當。論文行文一般不採用比喻、擬人、誇張等修飾手法,不採用想當然的描述。結論是對前文的高度概括和總結。結論觀點要鮮明,要與前文相呼應。參考文獻是指研究過程中參考過的文章或作品。列出參考文獻一方面是對他人勞動成果的尊重,另一方面也為讀者核實和深入研究提供方便。中學生的論文列出參考文獻也是研究過程的一個佐證。 (二)綜合研究報告 綜合研究報告適用於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採用了多種研究方法或手段的課題。 1.綜合研究報告的特點 綜合研究報告與論文相比在於它能很好地展示研究的過程,同時它又與科研報告和調查報告不同,它不像後者個性那樣鮮明,所以它體現報告的綜合性和一般性,其著重點在於介紹研究的過程。 2.綜合研究報告的結構 ①題目 ②作者 ③課題的由來 ④課題的目的、意義 ⑤人員分工 ⑥方法、步驟 ⑦研究的過程 ⑧研究的結果 ⑨結論 ⑩對上級的意見或建議 ⑩體會 ⑩參考文獻 3.撰寫綜合研究報告的注意事項 綜合研究報告和論文相比其特點在於能全方位反映課題的要素,尤其是課題研究的過程和結果。由於報告強調的是過程,所以過程和結果是此類報告的重點。 (三)科研報告 此類報告適用於用科學實驗的方法進行研究的課題。 1.科研報告的特點 科研報告的個性比較鮮明,它主要適用於科學實驗類的研究。它不僅體現了研究的過程性,更應體現其科學性和周密性。其著重點應體現在原理的科學性,過程的完整性、周密性,數據的准確性,結論正確性。 2.科研報告的結構 ①課題名稱 ②項目負責人及課題組成員 ②課題的由來 ④課題的目的、意義 ⑤人員分工 ⑧方法、步驟 ⑦實驗的原理及預期結果 ⑧實驗的器材、物品 ⑨實驗的過程 ⑩實驗的結果 ⑥關於結果的討論 ⑩結論 ⑩參考文獻 3.撰寫科研報告的注意事項 此類報告不僅強調研究的過程性,尤其強調科學性;報告中的數據必須全面准確、必須尊重客觀事實,反映實驗的本來面貌,不能誇大和杜撰。 (四)調查報告 此類報告適用於用調查的方法研究的課題。 1.調查報告的特點 調查報告不僅要反映調查的過程,還必須明確調查的要素(時間、對象、范圍、內容、方法等),其著重點應反映調查方法的科學性,范圍覆蓋性和對象的代表性,突出表現結果的准確性。通過調查者透徹的分析找出規律,使讀者正確認識事物的本來面目,為決策者提供有價值的建議。
⑷ 成果總結的三個方面有:展現事實,分析道理和什麼
一、會議總結的概念
總結是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對自身某一階段或某一項工作進行總的回回顧,找出內在規律答,以指導未來實踐而使用的公文。
總結的目的,是通過對自身工作中的優點與缺點的回顧分析,吸取經驗教訓,並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論認識的高度,以便做好今後的工作。因此,總結在整個工作流程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個人對自己的工作、思想、學習和生活進行回顧而寫成的總結,不是公文,屬於一般應用文。
二、會議總結的特點
(一)經驗性。總結和計劃相反,是在事後進行的。總結的材料必須是真實的,是自身經歷過的,包括典型材料和數據,這樣才有實踐意義。經驗過的事情,在寫作上往往更多地採用敘述方式。總結還應據實議事,運用畫龍點睛式的議論,提出主題,寫明層義。擺事實,講道理;事實是主要的,議論是必要的。在寫法上,以敘述說明為主。敘述不是詳敘,是概敘;說明要平實准確,不能旁徵博引。
⑸ 最近這段時間的工作成果(總結)怎麼寫 採納了追加分
非常來嚴肅內容方法:
通過公司自戰略性的調整和維護用電設備設施.農村用電力方面得到很好的改善.特別是農用供電.農民用電方便了收入也增加.公司效益也相對增多...
抒情幽默方法:
夏季.正是用電高峰期.公司為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方便廣大大眾用電加班加點.維護用電設備設施.讓電路暢通.盡量將損耗減少降至最低.
有一天老婆生日.我剛好是休假.白天和她一起去海灘游泳、漫步沙灘.晚上.去海灘附近賓館共渡晚餐.將准備就餐時.突然間沒電了(錯峰用電).稍候賓館服務員拿來了幾根蠟燭.這樣我倆就享受了天賜的浪漫燭光晚餐.
⑹ 什麼叫階段性總結報告
是指一個階段的會議領導同志對會議召開的情況和會議所取得的成果進行總結的陳述性文件。
總結報告是會議領導同志對會議召開的情況和會議所取得的成果進行總結的陳述性文件。總結報告一般包括以下幾個內容:會議的性質、會議的進程、會議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會議提出的下階段任務、對與會人員的要求、對大家的號召。
總結報告一般由標題、正文、結尾三部分組成。寫總結報告時應注意明確目的,突出重點,切不可面面俱到,要鼓舞人心,富有號召力。
(6)總結性成果擴展閱讀:
總結報告注意事項:
1、總結必須有情況的概述和敘述,有的比較簡單,有的比較詳細。這部分內容主要是對工作的主客觀條件、有利和不利條件以及工作的環境和基礎等進行分析。
2、成績和缺點。這是總結的中心。總結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績,找出缺點。成績有哪些,有多大,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取得的;缺點有多少,表現在哪些方面,是什麼性質的,怎樣產生的,都應講清楚。
3、經驗和教訓。做過一件事,總會有經驗和教訓。為便於今後的工作,須對以往工作的經驗和教訓進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並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來認識。
4、今後的打算。根據今後的工作任務和要求,吸取前一時期工作的經驗和教訓,明確努力方向,提出改進措施等。
⑺ 巴黎和會取得總結性勝利成果是什麼
辛亥革命不僅推翻了清皇朝,而且使幾千年來的君主專制制度從此結束,使民主共和國的觀念深入人心,從而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促進了中國人民的思想解放
⑻ 總結性的論文怎麼寫
如何撰寫畢業論文
本科專業(含本科段、獨立本科段)學生在各專業課程考試成績合格後,都要進行畢業論文的撰寫及其答辯考核。畢業論文的撰寫及答辯考核是取得高等教育考試本科畢業文憑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衡量畢業生是否達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層次相同專業的學力水平的重要依據之一。但是,由於許多應考者缺少系統的課堂授課和平時訓練,往往對畢業論文的獨立寫作感到壓力很大,心中無數,難以下筆。因此,對本科專業學生這一特定群體,就畢業論文的撰寫進行必要指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就如何撰寫畢業論文作簡要論述,供參考。
一、選好課題
畢業論文是高等教育考試本科專業應考者完成本科階段學業的最後一個環節,它是應考者的總結性獨立作業,目的在於總結學習專業的成果,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文體而言,它也是對某一專業領域的現實問題或理論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義的論說文。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可以分兩個步驟,即選擇課題和研究課題。
首先是選擇課題。選題是論文撰寫成敗的關鍵。因為,選題是畢業論文撰寫的第一步,它實際上就是確定「寫什麼」的問題,亦即確定科學研究的方向。如果「寫什麼」不明確,「怎麼寫」就無從談起。
教育部考試辦公室有關對畢業論文選題的途徑和要求是「為鼓勵理論與工作實踐結合,應考者可結合本單位或本人從事的工作提出論文題目,報主考學校審查同意後確立。也可由主考學校公布論文題目,由應考者選擇。畢業論文的總體要求應與普通全日制高等學校相一致,做到通過論文寫作和答辯考核,檢驗應考者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選擇課題,還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課題中選擇課題,都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的、切實可行的課題。選好課題是畢業論文成功的一半。
一、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的課題。科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動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因此,畢業論文的選題,必須緊密結合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以促進科學事業發展和解決現實存在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選題要符合科學研究的正確方向,要具有新穎性,有創新、有理論價值和現實的指導意義或推動作用,一項毫無意義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達再完善,也將沒有絲毫價值。具體地說,考生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選題。
⒈首先要從現實的弊端中選題,學習了專業知識,不能僅停留在書本上和理論上,還要下一番功夫,理論聯系實際,用已掌握的專業知識,去尋找和解決工作實踐中急待解決的問題。
⒉,要從尋找科學研究的空白處和邊緣領域中選題,科學研究還有許多沒有被開墾的處女地,還有許多缺陷和空白,這些都需要填補。應考者應有獨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識去思索,去發現,去研究。最後,要從尋找前人研究的不足處和錯誤處選題,在前人已提出來的研究課題中,許多雖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還有待於豐富、完善和發展,這種補充性或糾正性的研究課題,也是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的。
二、要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切實可行的課題。畢業論文的寫作是一種創造性勞動,不但要有考生個人的見解和主張,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由於考生個人的主觀、客觀條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選題時,還應結合自己的特長、興趣及所具備的客觀條件來選題。具體地說,考生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綜合考慮。首先,要有充足的資料來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缺少資料的情況下,是很難寫出高質量的論文的。選擇一個具有豐富資料來源的課題,對課題深入研究與開展很有幫助。其次,要有濃厚的研究興趣,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可以激發自己研究的熱情,調動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夠以專心、細心、恆心和耐心的積極心態去完成。最後,要能結合發揮自己的業務專長,每個考生無論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業務專長,選擇那些能結合自己工作、發揮自己業務專長的課題,對順利完成課題的研究大有益處。
二、研究課題
選好課題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研究課題,研究課題一般程序是:搜集資料、研究資料、明確論點和選定材料,最後是執筆撰寫、修改定稿。
一、研究課題的基礎工作——搜集資料。考生可以從查閱圖書館、資料室的資料,做實地調查研究、實驗與觀察等三個方面來搜集資料。搜集資料越具體、細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資料的文獻目錄、詳細計劃都列出來。首先,查閱資料時要熟悉、掌握圖書分類法,要善於利用書目、索引,要熟練地使用其他工具書,如年鑒、文稿、表冊、數字等。其次,做實地調查研究,調查研究能獲得最真實可靠、最豐富的第一手資料,調查研究時要做到目的明確、對象明確、內容明確。調查的方法有:普遍調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調查的方式有:開會、訪問、問卷。最後,關於實驗與觀察。實驗與觀察是搜集科學資料數據、獲得感性知識的基本途徑,是形成、產生、發展和檢驗科學理論的實踐基礎,本方法在理工科、醫類等專業研究中較為常用,運用本方法時要認真全面記錄。
二、研究課題的重點工作—研究資料。考生要對所搜集到手的資料進行全面瀏覽,並對不同資料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如閱讀、選讀、研讀。
通讀即對全文進行閱讀,選讀即對有用部分、有用內容進行閱讀,研讀即對與研究課題有關的內容進行全面、認真、細致、深入、反復的閱讀。在研讀過程中要積極思考。要以書或論文中的論點、論據、論證方法與研究方法來觸發自己的思考,要眼、手、腦並用,發揮想像力,進行新的創造。在研究資料時,還要做好資料的記錄。
三、研究課題的核心工作——明確論點和選定材料。在研究資料的基礎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根據選題,確立基本論點和分論點。提出自己的觀點要突出新創見,創新是靈魂,不能只是重復前人或人雲亦雲。同時,還要防止貪大求全的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復述已有的知識。那就體現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
根據已確立的基本論點和分論點選定材料,這些材料是自己在對所搜集的資料加以研究的基礎上形成的。組織材料要注意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注意前後材料的邏輯關系和主次關系。
四、研究課題的關鍵工作——執筆撰寫。考生下筆時要對以下兩個方面加以注意:擬定提綱和基本格式。
擬定提綱包括題目、基本論點、內容綱要。內容綱要包括大項目即大段段旨、中項目即段旨、小項目即段中材料或小段段旨。擬定提綱有助於安排好全文的邏輯結構,構建論文的基本框架。
基本格式:一般畢業論文由標題、摘要、正文、參考文獻等4方面內容構成。標題要求直接、具體、醒目、簡明扼要。摘要即摘出論文中的要點放在論文的正文之前,以方便讀者閱讀,所以要簡潔、概括。正文是畢業論文的核心內容,包括緒論、本論、結論三大部分。緒論部分主要說明研究這一課題的理由、意義,要寫得簡潔。要明確、具體地提出所論述課題,有時要寫些歷史回顧和相關分析,本人將有哪些補充、糾正或發展,還要簡單介紹論證方法。本論部分是論文的主體,即表達作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闡述自己的觀點及其論據。這部分要以充分有力的材料闡述觀點,要准確把握文章內容的層次、大小段落間的內在聯系。篇幅較長的論文常用推論式(即由此論點到彼論點逐層展開、步步深入的寫法)和分論式(即把從屬於基本論點的幾個分論點並列起來,一個個分別加以論述)兩者結合的方法。結論部分是論文的歸結收束部分,要寫論證的結果。做到首尾一貫,同時要寫對課題研究的展望,提及進一步探討的問題或可能解決的途徑等。參考文獻即撰寫論文過程中研讀的一些文章或資料,要選擇主要的列在文後。
五、研究課題的保障工作——修改定稿。通過這—環節,可以看出寫作意圖是否表達清楚,基本論點和分論點是否准確、明確,材料用得是否恰當、有說服力,材料的安排與論證是否有邏輯效果,大小段落的結構是否完整、銜接自然,句子詞語是否正確妥當,文章是否合乎規范。
總之,撰寫畢業論文是一種復雜的思維活動,對於缺乏寫作經驗的學生來說,確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學生要虛心向指導教師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