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開農資店都需要辦理什麼證件
開農資店需要先辦理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如果涉及到出售種子、農葯或獸葯的,還要辦理相關的銷售許可證。
以出售農葯為例,根據《農葯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第八條申請農葯經營許可證的,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農業部門提交以下材料:
(一)農葯經營許可證申請表;
(二)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身份證明復印件;
(三)經營人員的學歷或者培訓證明;
(四)營業場所和倉儲場所地址、面積、平面圖等說明材料及照片;
(五)計算機管理系統、可追溯電子信息碼掃描設備、安全防護、倉儲設施等清單及照片;
(六)有關管理制度目錄及文本;
(七)申請材料真實性、合法性聲明;
(八)農業部規定的其他材料。
申請材料應當同時提交紙質文件和電子文檔。
(1)農葯從業證書擴展閱讀:
《農葯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第十三條 農葯經營許可證有效期為五年。農葯經營許可證有效期內,改變農葯經營者名稱、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住所、調整分支機構,或者減少經營范圍的,應當自發生變化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原發證機關提出變更申請,並提交變更申請表和相關證明等材料。
原發證機關應當自受理變更申請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辦理。符合條件的,重新核發農葯經營許可證;不符合條件的,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㈡ 營業執照、農葯經營許可證、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和從業資格證 這些怎麼辦理 到哪裡辦理,有
普通的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金3萬元,需要2個(或以上)股東,從06年1月起新的公司法規定,允許1個股東注冊有限責任公司,這種特殊的有限責任公司又稱「一人有限公司」(但公司名稱中不會有「一人」字樣,執照上會註明「自然人獨資」),最低注冊資金10萬元。
如果你和朋友、家人合夥投資創業,可選擇普通的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金3萬元;如果只有你一個人作為股東,則選擇一人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金10萬元。
《農葯管理辦法》規定申經營農葯的單位、個人,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並經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後,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辦理營業執照,方可經營農葯:
1、經營人員必須經過有關農葯法律、法規及專業知識的培訓,並經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考核合格;
2、有與其經營的農葯相適應的營業場所、設備、倉儲設施,安全防護措施和環境污染防治設施和措施;
3、有與期經營的農相適應的管理制度和手段。
所需材料:
1、經營單位和個人資格證明;
2、經營場所照片;
3、安全防護設施、措施、環境污染防治設施、措施照片及書面說明;
4、管理制度書面材料。
申請材料
(一)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申請表(一式二份);
(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崗位操作規程的目錄清單;(網上找個類似的)
(三)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的相關資格證書(復印件)和其他從業人員培訓合格的證明材料;(票據交易的話這項你就讓法人辦個安全管理資格證就行,培訓電話問安監局窗口,這個屬於個人資質培訓,按規定收費大概400-500元)
(四)經營場所產權證明文件或租賃證明文件(復製件)
(五)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企業性質營業執照或企業名稱預先核准文件(復製件);
(六)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復製件)。(網上找個類似的)
(七)無儲存承諾書。
㈢ 考農葯經營人員職業資格證書需要什麼條件,有文憑限制嗎
沒有文憑限制
㈣ 農葯營業執照怎麼辦理
第一條(目的和依據)
為了規范農葯經營、使用行為,維護農民和農葯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畜安全,保護農、林業的生產及生態環境,根據《農葯管理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適用范圍)
本市行政區域內農葯經營、使用及其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監管部門)
市農業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市農葯經營、使用的監督管理工作。區、縣農業行政管理部門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葯經營、使用的監督管理。
工商、質量技監、安全監管、綠化林業、商務、環保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有關農葯經營、使用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四條(舉報、獎勵)
市和區、縣農業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設立舉報電話、信箱,接受公眾對經營禁用農葯或者假冒偽劣農葯以及違法使用農葯等行為的舉報。
市和區、縣農業行政管理部門對舉報應當及時受理、調查和依法處理,並為舉報人保守秘密。舉報經調查屬實的,受理部門應當給予舉報人獎勵。
第五條(行業自律)
鼓勵農葯經營服務相關行業組織為會員提供業務指導和服務,在制定行業服務規范、引導會員規范經營等方面,發揮行業自律作用。
[編輯本段]第二章 農葯經營
第六條(經營條件)
農葯經營單位及其設立的分支機構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屬於《農葯管理條例》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的主體范圍;
(二)配備與其經營農葯的品種與規模相適應的農葯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其中農葯經營單位的分支機構至少配備1名取得初級以上農葯相關專業的技術職稱證書或者職業技能鑒定證書的人員;
(三)農葯銷售、倉儲場所具備與其經營的農葯相適應的通風、分隔存放等安全防護設施,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及強制性標準的要求,並與生活區域相隔離;
(四)有與其經營的農葯相適應的經營管理制度,包括統一配送、進貨查驗、安全銷售、經營台帳等相關制度;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經營的農葯屬於危險化學品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
第七條(營業執照申領材料)
農葯經營單位向市或者區、縣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領取營業執照,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屬於《農葯管理條例》第十八條第一款所規定主體范圍的證明材料;
(二)所在區、縣農業行政管理部門出具的專業技術人員配備、農葯銷售和倉儲場所設施設置等方面情況的證明材料;
(三)根據法律、法規有關企業登記的規定,應當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八條(證明材料的出具)
本規定第七條第(一)項規定的主體證明材料,按照下列規定出具或者提供:
(一)屬於供銷合作社的農業生產資料經營單位的,由市商務行政管理部門出具;
(二)屬於植物保護站、土壤肥料站、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由市農業行政管理部門出具;
(三)屬於林業技術推廣機構、森林病蟲害防治機構的,由市綠化林業行政管理部門出具;
(四)屬於農葯生產企業的,提供農葯生產資格批准文書和營業執照復印件;
(五)屬於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農葯經營單位的,由相應的行政主管部門出具。
本規定第七條第(二)項規定的人員配備、設施設置證明材料,區、縣農業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受理農葯經營單位申請後的10個工作日內,完成現場情況核查和出具證明材料。
第九條(連鎖經營的扶持)
本市鼓勵發展專業化的農葯連鎖經營。經市農業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市商務行政管理部門認定,農葯連鎖經營單位符合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標識、統一定價、統一服務規范等要求的,可以享受相關扶持政策。
扶持農葯連鎖經營的具體辦法,由市農業行政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第十條(統一配送制度)
農葯經營單位分支機構經營的農葯,應當由所屬農葯經營單位或者該農葯經營單位加入的農葯連鎖經營單位實行統一配送。分支機構不得自行采購、代銷農葯。
第十一條(進貨查驗制度)
農葯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實施以下進貨查驗制度:
(一)審驗供貨商的經營資格;
(二)查驗並備存農葯登記證或者農葯臨時登記證復印件,以及農葯生產許可證或者農葯生產批准證書的復印件;
(三)按照《農葯標簽和說明書管理辦法》的規定,驗明農葯產品標簽、說明書的有關內容;
(四)向供貨商按照產品生產批次索要產品質量合格證明或者檢驗報告。
第十二條(安全銷售制度)
農葯經營單位應當設立農葯銷售專區,將農葯置於存放專櫃銷售;未上櫃銷售的農葯,應當置於專用倉庫或者倉庫專區貯存,按照有關規定採取隔離、隔開、分離等安全保存措施,並指定保管人員。
農葯經營單位不得在農葯銷售場所經營食品、生活用品等商品。
第十三條(銷售溯源制度)
農葯經營單位應當建立農葯經營台帳,如實記錄農葯進貨時間、產品名稱、規格、數量、供貨商及其聯系方式,以及配送、銷售的時間、產品名稱、規格、數量等內容。
農葯經營單位應當向農葯購買者出具發票。按照發票管理的規定可以不出具發票,但農葯購買者要求提供發票或者其他銷售憑據的,農葯經營單位應當開具發票或者其他銷售憑據。銷售憑據應當註明售出農葯的名稱、數量、購買時間以及農葯經營單位名稱等信息。
第十四條(銷售告知義務)
農葯經營單位銷售農葯時,應當根據所售農葯的產品標簽、說明書,如實說明產品用途、使用方法、中毒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項等,不得誤導農葯購買者。
第十五條(銷售人員的專業技能)
農葯銷售人員應當掌握農葯安全、合理使用的基本常識,熟悉所售農葯的標簽、說明書的基本內容。
農葯經營單位應當組織農葯銷售人員進行農葯專業知識培訓,建立相應的培訓檔案。
第十六條(高毒農葯經營的要求)
對標簽所標示的毒性為高毒以上的農葯(以下簡稱高毒農葯),農葯經營單位應當採取以下銷售管理措施:
(一)設置高毒農葯分隔存放專櫃,並在專櫃上設置明顯的警示標識;
(二)由專人負責銷售,並建立高毒農葯經營專用台帳;
(三)要求購買者告知用途、出示身份證明,並如實記錄;
(四)要求購買者退回高毒農葯使用後的容器、包裝物,並建立回收登記制度。
第十七條(備存資料的保管時間)
農葯經營單位備存下列資料,應當至少兩年:
(一)第十一條規定的有關農葯登記、產品合格檢驗證明或者檢驗報告的資料;
(二)第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農葯經營台帳;
(三)第十六條規定的高毒農葯經營專用台帳。
[編輯本段]第三章 農葯使用
第十八條(安全保管)
農葯使用者應當妥善保管農葯,防止誤食誤用。
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指定農葯管理員,建立農葯購進、領用台帳登記等安全保管制度。
第十九條(安全用葯)
農葯使用者應當選擇遠離飲用水源保護區、居民生活區的安全地點配葯,按照產品標簽、說明書規定的劑量配葯,不得任意增加用葯濃度。
農葯使用者應當採取避免農葯中毒或者污染的預防措施,按照產品標簽、說明書規定的防治對象、使用方法、安全間隔期和注意事項施用農葯,不得隨意擴大使用范圍、增加施葯頻次。
第二十條(用葯後的安全事項)
農葯使用者應當妥善處理剩餘農葯、施葯器械以及盛裝農葯的容器和包裝物,不得在河流、湖泊、水庫、魚塘和飲用水源保護區等區域傾倒剩餘農葯或者清洗施葯器械,不得隨意丟棄盛裝農葯的容器和包裝物。
第二十一條(農葯使用記錄)
農業經濟組織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應當如實記載使用農葯的名稱、來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
農葯使用記錄應當保存兩年以上。
第二十二條(禁用情形)
禁止使用農葯毒殺魚、蝦、鳥、獸等動物。
高毒農葯不得用於防治衛生害蟲,不得用於蔬菜、瓜果、茶葉、中草葯材等農作物以及水源涵養林。
第二十三條(指導、服務)
市和區、縣農業、綠化林業行政管理部門及其所屬植保機構應當做好植物重大病、蟲、草、鼠害的預測及相關綜合防治工作,開展植物病蟲害診治為農服務,並通過免費培訓、宣傳資料發放、網上信息發布、咨詢電話等方式,為農民提供安全、合理使用農葯相關信息。
第二十四條(鼓勵、支持)
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為農民提供統一用葯等植保服務。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可以採用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參與重大突發性、流行性植物病、蟲、草、鼠害的防治工作。
第二十五條(農葯品種的輪換、替代及首次推廣使用)
市農業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組織開展農葯使用防治效果、作物抗葯性等方面的調查、評價活動,做好農葯品種輪換、替代的相關工作。
農葯新品種在本市首次推廣使用的,農業、林業技術推廣機構應當做好大田試驗、示範工作,並適時發布農葯新品種在本市區域內適應性的相關信息。
[編輯本段]第四章 其他規定
第二十六條(農葯經營監督管理)
市農業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對農葯經營單位的農葯質量及經營服務質量進行檢查,建立農葯經營單位誠信檔案。
市和區、縣農業行政管理部門和工商、質量技監、環保等部門之間應當建立農葯經營監督管理信息通報制度。
第二十七條(農葯銷售人員管理)
市農業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對農葯銷售人員組織開展農葯相關法律規定和專業基礎知識的培訓、考核,建立農葯銷售人員專業技能管理檔案。
第二十八條(安全、高效農葯的推廣)
市農業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根據植物病、蟲、草、鼠害防治情況和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要求,確定適於本市使用的安全、高效農葯的品種名錄,並做好組織推廣工作。
本市推廣使用的安全、高效新型農葯,對使用農葯的農民和農業經濟組織實行補貼。年度實行補貼的農葯品種目錄應當經過專家論證、評審等程序確定並及時公布;供應補貼品種的農葯生產企業應當由市農業行政管理部門組織進行公開招投標確定。
實行補貼的農葯由銷售網點分布較廣且配備相應銷售設施的農葯經營單位經營,補貼農葯的經營單位名單由市農業行政管理部門根據農葯經營單位的經營條件狀況確定並公布。
第二十九條(農作物農葯殘留監測)
本市規模種植場、蔬菜園藝場、設施菜田、農業標准化示範區(場)等農產品生產基地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對其生產的農作物,應當在採收上市前進行農葯殘留自檢。
市和區、縣農業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做好農作物採收上市前的農葯殘留監測工作,將農產品生產基地的農作物農葯殘留情況納入重點監測范圍,並對農民生產的農作物進行農葯殘留抽檢。農葯殘留監測結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公布。
第三十條(農作物農葯殘留超標的處理)
農葯殘留超標的農作物不得採收上市。採收上市前的農作物經檢測認定農葯殘留超標的,應當在規定的安全間隔期之後進行復檢,待復檢合格後方可採收上市,但經檢測認定含有違禁農葯成份的農作物,應當按照國家規定予以銷毀。
根據監測發現的農葯殘留超標的情況,市和區、縣農業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及時跟蹤監查。監測發現農作物含有違禁農葯成份,應當追查違禁農葯來源。
第三十一條(農葯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置)
本市對盛裝農葯的容器和包裝物實行有償回收和集中處置。具體回收和處置辦法,由市農業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市財政等有關部門制定。
第三十二條(農葯儲備制度)
本市根據植物重大病、蟲、草、鼠害的預測情況,儲備用於預防、控制和撲殺的農葯。
農葯儲備的具體品種和數量,由市農業行政管理部門會同相關部門提出方案,經市發展改革部門會同市農業行政管理部門、市商務行政管理部門、市財政部門共同審核,按照規定的程序納入市級重要商品儲備體系。對納入市級重要商品儲備體系的農葯,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日常監管、調撥和緊急配送。
第三十三條(從業禁止)
農葯經營使用的監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從事或者參與農葯經營活動。
[編輯本段]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四條(不符合農葯經營條件的處理)
農葯經營單位及其分支機構不符合本規定第六條第一款有關條件的,出具相關證明材料的部門應當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相關部門撤回相應的證明材料,並函告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收到函告文件後,應當責令該農葯經營單位辦理相關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手續,逾期不辦理的,依法吊銷其營業執照。
第三十五條(違反農葯統一配送規定的處罰)
違反本規定第十條規定,農葯經營單位對分支機構未實施農葯統一配送的,由市或者區、縣農業行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處以3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農葯經營單位的分支機構違反規定自行采購或者代銷農葯的,由市或者區、縣農業行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六條(違反農葯進貨查驗規定的處罰)
違反本規定第十一條規定,農葯經營單位未實施進貨查驗制度的,由市或者區、縣農業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以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七條(違反農葯安全銷售管理規定的處罰)
違反本規定第十二條規定,農葯經營單位不符合銷售安全管理要求的,由市或者區、縣農業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以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八條(違反農葯銷售溯源管理規定的處罰)
違反本規定第十三條第一款規定,農葯經營單位未建立或者執行農葯經營台帳管理制度的,由市或者區、縣農業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以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規定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農葯經營單位未按照發票管理有關規定出具發票的,由稅務部門依法處理;未按要求向農葯購買者出具銷售憑證的,由農業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九條(誤導農葯使用者的處罰)
違反本規定第十四條規定,農葯經營單位誤導農葯使用者並造成葯害或者中毒事故的,由市或者區、縣農業行政管理部門處以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條(銷售高毒農葯未採取有關措施的處罰)
違反本規定第十六條規定,銷售高毒農葯未採取有關管理措施的,由市或者區、縣農業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以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一條(違反農葯安全使用規定的處罰)
違反本規定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有關農葯安全使用規定,造成危害後果的,由市或者區、縣農業行政管理部門給予警告,可以並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危害後果的,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二條(農葯殘留超標農產品上市的處罰)
違反本規定第三十條第一款規定,將農葯殘留超標的農作物採收上市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四十三條(違法經營、使用農葯的民事、刑事責任)
違法經營、使用農葯,造成人畜傷亡或者其他經濟損失的,農葯經營、使用者應當依法賠償受害人的經濟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四條(執法人員違法責任追究)
農葯管理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索賄受賄,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編輯本段]第六章 附 則
第四十五條(例外)
百貨商店、超市等單位經營家庭用防治衛生害蟲和衣料害蟲的殺蟲劑,不適用本規定。
第四十六條(施行時間)
本規定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㈤ 如何考取農機職業資格證
考取農機職業資格證的流程:
1.申請人持本人身份證、職業院校畢業證書(或相應職業培訓結業證書、已取得的職業資格證書),在指定的時間到當地農機局申請並填寫工作履歷表。
2.當地農機局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站初審:審查工作履歷是否屬實,是否具有相關工作經歷。
3.培訓:初辦和升級的要經過專業培訓,達到申報級別的技術要求後才能辦理。
4.考試:對培訓合格取得結業證的申報者進行理論知識考試。理論知識考試採取簽卷式考試,考生嚴格按照考試要求進行答卷。
5.考核:對理論考試合格的人員,進行實際操作技能考核。
6.送審:對考試、考核合格的申報者,送上一級主管部門進行審核。審核合格的,再到相關部門辦理職業資格證件。
7.頒證。在考試結束後兩周內,職業技能鑒定站將合格人員名單報農業部有關行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站,行業指導站對考生考試成績進行初審後,報農業部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確認資格。農業部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按照資格證書的核發程序,農業部人事勞動司驗印並發送到職業技能鑒定站,由職業技能鑒定站負責將所考取的職業資格證書送交考生本人。
㈥ 技能類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有哪些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示了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清單,擬列入職業資格目錄清單151項。其中,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58項,技能人員職業資格93項。
附件: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清單(共計151項) 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清單
一、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 (共計58項。其中准入類34項,水平評價類24項) 序號 職業資格名稱 實施部門 (單位) 資格類別 1 教師資格 教育部 准入類 2 注冊消防工程師 公安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准入類 3 法律職業資格 司法部 准入類 4 中國委託公證人資格(香港、澳門) 司法部 准入類 5 注冊會計師 財政部 准入類 6 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人員資格 環境保護部 准入類 7 民用核設施操縱人員資格 環境保護部、國家能源局 准入類 8 注冊核安全工程師 環境保護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准入類 9 注冊建築師 全國注冊建築師管理委員會及省級注冊建築師管理委員會 准入類 10 監理工程師 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准入類 11 房地產估價師 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土資源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准入類 12 造價工程師 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准入類 13 注冊城市規劃師 住房城鄉建設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城市規劃協會 准入類 14 建造師 住房城鄉建設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准入類 15 勘察設計注冊工程師 注冊結構工程師 住房城鄉建設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准入類 注冊土木工程師 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注冊化工工程師 住房城鄉建設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注冊電氣工程師 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 注冊環保工程師 住房城鄉建設部、環境保護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注冊石油天然氣工程師 住房城鄉建設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注冊冶金工程師 注冊采礦/礦物工程師 注冊機械工程師 16 注冊驗船師 交通運輸部、農業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准入類 17 船員資格(含船員、漁業船員) 交通運輸部、農業部 准入類 18 獸醫資格 執業獸醫 農業部 准入類 鄉村獸醫 19 拍賣師 商務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拍賣行業協會 准入類 20 演出經紀人員資格 文化部 准入類 21 醫生資格 醫師 國家衛生計生委 准入類 鄉村醫生 人體器官移植醫師 22 護士執業資格 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准入類 23 母嬰保健技術服務人員資格 國家衛生計生委 准入類 24 出入境檢疫處理人員資格 質檢總局 准入類 25 注冊設備監理師 質檢總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准入類 26 注冊計量師 質檢總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准入類 27 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資格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准入類 28 新聞記者職業資格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准入類 29 注冊安全工程師 安全監管總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准入類 30 執業葯師 食品葯品監管總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准入類 31 專利代理人 國家知識產權局 准入類 32 導游資格 國家旅遊局 准入類 33 注冊測繪師 國家測繪地信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准入類 34 航空人員資格 空勤人員、地面人員 中國民航局 准入類 民用航空器外國駕駛員、領航員、飛行機械員、飛行通信員 航空安全員 民用航空電信人員、航行情報人員、氣象人員 35 工程咨詢(投資)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 國家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工程咨詢協會 水平評價類 36 通信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 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水平評價類 37 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技術資格 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水平評價類 38 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 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水平評價類 39 會計專業技術資格 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水平評價類 40 資產評估師 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資產評估協會 水平評價類 41 經濟專業技術資格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水平評價類 42 土地登記代理專業人員職業資格 國土資源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土地估價師與土地登記代理人協會 水平評價類 43 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 環境保護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水平評價類 44 房地產經紀專業人員職業資格 住房城鄉建設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 水平評價類 45 機動車檢測維修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 交通運輸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水平評價類 46 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 交通運輸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水平評價類 47 水利工程質量檢測員資格 水利部 水平評價類 48 衛生專業技術資格 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水平評價類 49 審計專業技術資格 審計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水平評價類 50 稅務師 稅務總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 水平評價類 51 認證人員職業資格 質檢總局 水平評價類 52 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水平評價類 53 統計專業技術資格 國家統計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水平評價類 54 銀行業專業人員職業資格 銀監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銀行業協會 水平評價類 55 證券業從業人員資格 證監會 水平評價類 56 期貨從業人員資格 證監會 水平評價類 57 文物保護工程從業資格 國家文物局 水平評價類 58 翻譯專業資格 中國外文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水平評價類
二、技能人員職業資格 (共計93項。其中准入類8項,水平評價類85項) 序號 職業資格名稱 實施部門 (單位) 資格類別 1 消防設施操作員 消防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准入類 2 焊工 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 准入類 環境保護部(民用核安全設備焊工、焊接操作工) 3 家畜繁殖員 農業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准入類 4 關於健身和娛樂場所服務人員 游泳救生員 體育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准入類 社會體育指導員(游泳、滑雪、潛水、攀岩) 體育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5 關於航空運輸服務人員 民航乘務員、機場運行指揮員 民航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准入類 6 關於道路運輸服務人員 道路客運汽車駕駛員、道路貨運汽車駕駛員 交通運輸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准入類 機動車駕駛教練員 7 關於軌道交通運輸服務人員 軌道列車司機 交通運輸、鐵路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准入類 8 關於消防和應急救援人員 消防員 消防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准入類 森林消防員 林業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應急救援員 緊急救援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9 關於機械設備修理人員 設備點檢員 冶金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機修鉗工 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電工 儀器儀表維修工 鍋爐設備檢修工、變電設備檢修工 電力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工程機械維修工 機械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10 關於通用工程機械操作人員 起重裝卸機械操作工 交通運輸行業技能鑒定機構、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水平評價類 起重工 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11 關於建築安裝施工人員 電梯安裝維修工、製冷空調系統安裝維修工、鍋爐設備安裝工 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水平評價類 12 關於土木工程建築施工人員 築路工、橋隧工 交通運輸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防水工 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水工建構築物維護檢修工 交通運輸、電力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電力電纜安裝運維工 電力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13 關於房屋建築施工人員 砌築工、混凝土工、鋼筋工 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水平評價類 架子工 14 關於水生產、輸排和水處理人員 水生產處理工 海洋、化工、電力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工業廢水處理工 化工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15 關於氣體生產、處理和輸送人員 工業氣體生產工 化工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工業廢氣治理工 化工、電力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壓縮機操作工 化工、煤炭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16 關於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人員 鍋爐運行值班員、發電集控值班員、變配電運行值班員、繼電保護員 電力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燃氣輪機值班員 余熱余壓利用系統操作工 鍋爐操作工 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17 關於儀器儀表裝配人員 鍾表及計時儀器製造工 輕工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18 關於電子設備裝配調試人員 廣電和通信設備電子裝接工、廣電和通信設備調試工 電子通信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19 關於計算機製造人員 計算機及外部設備裝配調試員 電子通信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20 關於電子器件製造人員 液晶顯示器件製造工、半導體晶元製造工、半導體分立器件和集成電路裝調工 電子通信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21 關於電子元件製造人員 電子產品製版工、印製電路製作工 電子通信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22 關於電線電纜、光纖光纜及電工器材製造人員 電線電纜製造工 機械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23 關於輸配電及控制設備製造人員 變壓器互感器製造工、高低壓電器及成套設備裝配工 機械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24 關於汽車整車製造人員 汽車裝調工 機械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25 關於醫療器械製品和康復輔具生產人員 矯形器裝配工、假肢裝配工 民政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26 關於金屬加工機械製造人員 機床裝調維修工 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水平評價類 27 關於通用基礎件裝配製造人員 裝配鉗工 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水平評價類 28 關於工裝工具製造加工人員 模具工、工具鉗工 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水平評價類 29 關於機械熱加工人員 鑄造工、鍛造工、金屬熱處理工 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水平評價類 30 關於機械冷加工人員 車工、銑工、磨工、鏜工、多工序數控機床操作調整工、沖壓工 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水平評價類 電切削工 機械行業技能鑒定機構、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31 關於硬質合金生產人員 硬質合金成型工、硬質合金燒結工、硬質合金精加工工 有色金屬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32 關於金屬軋制人員 軋制原料工、金屬軋制工、金屬材熱處理工、金屬材精整工 冶金、有色金屬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金屬擠壓工、鑄軋工 有色金屬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33 關於輕有色金屬冶煉人員 氧化鋁製取工、鋁電解工 有色金屬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34 關於重有色金屬冶煉人員 重冶火法冶煉工、重冶濕法冶煉工、電解精煉工 有色金屬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35 關於煉鋼人員 煉鋼原料工、煉鋼工 冶金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36 關於煉鐵人員 高爐原料工、高爐煉鐵工、高爐運轉工 冶金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37 關於礦物采選人員 井下支護工、礦山救護工 有色金屬、煤炭、冶金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38 關於陶瓷製品製造人員 陶瓷原料准備工、陶瓷燒成工、陶瓷裝飾工 輕工、建材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39 關於玻璃纖維及玻璃纖維增強塑料製品製造人員 玻璃纖維及製品工、玻璃鋼製品工 建材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40 關於水泥、石灰、石膏及其製品製造人員 水泥生產工、水泥混凝土製品工、石膏製品生產工 建材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41 關於葯物制劑人員 葯物制劑工 中醫葯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42 關於中葯飲片加工人員 中葯炮製工 中醫葯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43 關於塗料、油墨、顏料及類似產品製造人員 塗料生產工、染料生產工 化工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44 關於農葯生產人員 農葯生產工 化工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45 關於化學肥料生產人員 合成氨生產工、尿素生產工 化工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46 關於基礎化學原料製造人員 硫酸生產工、硝酸生產工、純鹼生產工、燒鹼生產工、無機化學反應生產工、有機合成工 化工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47 關於化工產品生產通用工藝人員 化工總控工 化工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防腐蝕工 製冷工 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48 關於煉焦人員 煉焦煤制備工 煤炭、冶金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煉焦工 49 關於工藝美術品製作人員 景泰藍製作工 輕工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50 關於木製品製造人員 手工木工 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水平評價類 51 關於紡織品和服裝剪裁縫紉人員 服裝製版師 紡織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52 關於印染人員 印染前處理工、紡織染色工、印花工、印染後整理工、印染染化料配製工 紡織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53 關於織造人員 整經工、織布工 紡織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54 關於紡紗人員 紡紗工、繅絲工 紡織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55 關於纖維預處理人員 紡織纖維梳理工、並條工、粗紗工 紡織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56 關於酒、飲料及精製茶製造人員 釀酒師 輕工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酒精釀造工、白酒釀造工、啤酒釀造工、黃酒釀造工、果露酒釀造工 品酒師 評茶員 供銷行業技能鑒定機構、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57 關於乳製品加工人員 乳品評鑒師 輕工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58 關於糧油加工人員 制米工、制粉工、制油工 糧食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59 關於農機化服務人員 農機駕駛操作員、農機修理工 農業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60 關於農村能源利用人員 沼氣工 農業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61 關於動植物疫病防治人員 農作物植保員 農業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動物疫病防治員、動物檢疫檢驗員、水生物病害防治員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員 林業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62 關於農業生產服務人員 農業技術員 農業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63 關於畜禽種苗繁育人員 家禽繁殖員 農業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64 關於作物種子(苗)繁育生產人員 種子繁育員、種苗繁育員 農業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65 關於康復矯正服務人員 助聽器驗配師 衛生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口腔修復體製作工 眼鏡驗光員、眼鏡定配工 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66 關於健康咨詢服務人員 生殖健康咨詢師 計生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67 關於日用產品修理服務人員 鎖具修理工 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水平評價類 燃氣具安裝維修工 68 關於計算機和辦公設備維修人員 信息通信網路終端維修員 電子通信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69 關於汽車摩托車修理技術服務人員 汽車維修工 交通運輸行業技能鑒定機構、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水平評價類 摩托車修理工 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70 關於保健服務人員 保健調理師 中醫葯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71 關於美容美發服務人員 美容師 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水平評價類 美發師 72 關於生活照料服務人員 孤殘兒童護理員 民政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育嬰員 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保育員 養老護理員 73 關於有害生物防制人員 有害生物防制員 衛生行業技能鑒定機構、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水平評價類 74 關於環境治理服務人員 工業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工 化工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75 關於野生動植物保護人員 野生動物保護員、野生植物保護員 林業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76 關於自然保護區和草地監護人員 自然保護區巡護監測員 林業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77 關於水文服務人員 水文勘測工 水利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78 關於水利設施管養人員 河道修防工、水工監測工、水工閘門運行工 水利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79 關於地質勘查人員 地勘鑽探工、地質調查員 國土資源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地勘掘進工 地質實驗員 物探工 80 關於檢驗、檢測和計量服務人員 農產品食品檢驗員 農業、質檢、糧食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纖維檢驗員 質檢、供銷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貴金屬首飾與寶玉石檢測員 質檢、輕工、珠寶首飾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機動車檢測工 機械、交通運輸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81 關於測繪服務人員 大地測量員、攝影測量員、地圖繪制員、不動產測繪員 測繪地理信息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工程測量員 測繪地理信息、國土資源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82 關於海洋服務人員 海洋水文氣象觀測員 海洋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海洋浮標工、海洋水文調查員、海洋生物調查員 83 關於安全保護服務人員 保安員 公安行業技能鑒定機構、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水平評價類 安檢員 民航行業技能鑒定機構、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智能樓宇管理員 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安全評價師 84 關於人力資源服務人員 職業指導員 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水平評價類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 85 關於物業管理服務人員 中央空調系統運行操作員 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水平評價類 86 關於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人員 計算機程序設計員、計算機軟體測試員 電子通信行業技能鑒定機構、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水平評價類 87 關於信息通信網路運行管理人員 信息通信網路運行管理員 電子通信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88 關於廣播電視傳輸服務人員 廣播電視天線工、有線廣播電視機線員 廣電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89 關於信息通信網路維護人員 信息通信網路機務員 電子通信、電力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信息通信網路線務員 電子通信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90 關於餐飲服務人員 中式烹調師、中式面點師、西式烹調師、西式面點師 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水平評價類 91 關於倉儲人員 (糧油)倉儲管理員 糧食行業技能鑒定機構 水平評價類 92 關於銷售人員 電子商務師 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水平評價類 93 關於社會工作專業人員 心理咨詢師 人社部門技能鑒定機構會同有關行業協會 水平評價類
㈦ 辦農葯營業執照,須要帶什麼證件
辦理農葯營業執照和許可證的資料證件:
1、營業執照或工商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和申請人(單位負責人)身份證明;
2、農葯經營許可證申請表;
3、植保專業技術人員的身份證明和相應的學歷證明、技術職稱證明或者職業技能鑒定證書;
4、農葯銷售、倉儲場所的產權或者使用權證明及其正面觀照片;
5、符合規定要求的安全防護、環境保護等設施、設備目錄及其正面觀照片;
6、相關規章制度的文本;
7、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材料。
8、法定代表人照片三張、身份證復印件;
根據《農葯管理條例》第十八條規定下列單位可以經營農葯:
一、供銷合作社的農業生產資料經營單位;
二、植物保護站;
三、土壤肥料站;
四、農業、林業技術推廣機構;
五、森林病蟲害防治機構;
六、農葯生產企業;
七、國務院規定的其他經營單位。經營的農葯屬於化學危險物品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經營許可證。
根據《國務院關於化肥、農葯、農膜實行專營的決定》、《國務院關於完善化肥、農葯、農膜專營辦法的通知》我國化肥、農膜實行的是專營制度。
1、中國農業生產資料公司和各級供銷社的農資經營單位是農資專營的主渠道;
2、縣和縣以下的植保站、土肥站、農技推廣站(中心)開展技術推廣和有償技術服務所需配套的化肥、農葯、農膜(含地膜,下同),可按當地零售價有償轉讓給當地農民。3、化肥、農葯、農膜,生產企業可與專營單位合同訂購或聯銷、代銷或直接銷給農民自用。
㈧ 我做農葯外農貿的,想咨詢下,關於農葯外貿行業,考個什麼中級職稱或者中級技術資格證比較好。
我也是做農葯的,不知道你做的是業務還是技術,我主要做技術,我認為你可以先考助理工程師,然後中級工程師,然後高級工程師。
㈨ 從事農資從業人員具備什麼條件或資質
目前為止,對從事農資人員的條件或資質沒有特別規定
只要經過工商登記並在農業部門辦理了農葯、化肥、種子等經營許可證都可以從事農資經營。
㈩ 農葯從業人員上剛證
賣農葯上崗證應該到所在縣區農業局執法大隊辦理(農葯經營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