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在全國一本大學的排名怎麼樣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原名阜新礦業學院,位於遼寧阜新市。創建於1949年,在六十年代初期經院校調整,四校合並,校址選於遼寧省阜新市,定名為阜新煤礦學院,成為東北地區唯一一所煤炭高等院校。1978年確定為原煤炭工業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在煤炭行業享有「黃埔軍校」的美譽,被公認為中國煤炭行業的最高學府之一。現任校長為潘一山。是一所以本科生教育為主,涵蓋博士後、博士、碩士、本科、專科等辦學層次,擁有工學、理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農學等學科的中國國家重點理工類高等院校。學校共有阜新中華路校區(即校本部)、阜新玉龍校區(即北校區)和葫蘆島校區三個校區,總佔地面積283萬平方米,校舍總建築面積約73萬平方米。
2.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的具體情況是什麼樣的
概況 到目前為止,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有 ☆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 ☆工商管理學院 ☆土木建築工程學院 ☆力學與工程學院 ☆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 ☆電氣與控制工程學院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 ☆外語系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政法系 ☆理學院 ☆新聞與傳播系 ☆軟體學院 ☆職業技術學院 ☆研究生學院 ☆成人教育學院 ☆技術經濟學院 擁有74個本科與高職專業;佔地面積3260畝,建築面積78.4萬平方米②。教學科研設備總值1.3億元。圖書館藏書160餘萬冊。41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和17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其中礦業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和測繪科學與技術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建有礦業工程、工程力學、測繪科學與技術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擁有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采礦工程、安全技術及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等5個省級重點學科和采礦工程、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2個部級重點學科;擁有系統工程研究所、安全與信息研究所、工程爆破研究所、采礦損害研究中心、機器智能研究所、工程力學研究所、系統科學研究所、能源新科技研究所等8個科研院所;擁有48個實驗室,其中礦山安全工程實驗室、采礦工程實驗室、礦山機械工程實驗室、測量工程實驗室等4個實驗室是部級重點建設實驗室。大型工礦裝備實驗研究中心、礦產資源潔凈安全開采與加工利用實驗室、地理空間信息技術與應用實驗室、信息與管理工程實驗室、礦山沉陷災害防治實驗室等5個實驗室是省級重點建設實驗室。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現有教師職工約215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00餘人;博士生導師68人;院士2人;全國百名高校教學名師1人;目前,在校全日制學生25000多人。現任校長是潘一山。 校園環境 校外環境 阜新校區南靠中華路,西臨阜新市人民公園,在東面與阜新市人民政府隔街相望。處於阜新市中心位置。 葫蘆島校區位於葫蘆島市新區與興城市以東的結合部,地處葫蘆島市總體規劃中確定的「渤海高教園區」。校區南臨興海北路,西接葫蘆島龍灣大街,北側為「渤海高教園區」,東側為四家子辦事處居民小區。西北與興城市首山國家森林公園相望,東距興城渤海海濱風景名勝區約2.3千米,西距興城市中心約4千米,由龍灣大街向北距葫蘆島市約14千米。方圓2千米的范圍內坐落著幾十所療養院、培訓中心、科研單位,是全國聞名的旅遊療養勝地。 校內環境 在阜新市有四個校區: 校本部:位於阜新市中華路47號,基本上可以分為如下幾個區域:主樓的行政辦公區;教學區主要由圖書館,東樓,西樓,實驗樓(教E),綜合樓,新樓組成;東門外的家屬住宅區(醫院和教師住宅);在校園內主幹道中段的民主牆是校內活動宣傳主要平台。 北校區:職業技術學院(煤校),位於西山賓館對面。 南校區:職業技術學院(電校) 西校區:技術與經濟學院(財校) 在葫蘆島校區目前的教學區主要由軟體樓、公共教學樓B座和公共辦公樓組成。 餐飲 在阜新校區有第一食堂,第二食堂,第三食堂(已經改為乒乓球館了),教職工食堂和回民食堂等5個食堂,在公寓內也有2個較大的食堂(已經黃了)。同時在學校的東面和南面以及公寓內也有很多的餐廳。 在葫蘆島校區目前有兩個食堂竣工並投入使用。 住宿 在阜新校區校內有9個學生宿舍樓,同時在學校北面隔著八一路也建有學生公寓供學生居住。在學校東面建有教師住宅。 在葫蘆島校區分為A、B、C、D、E五座宿舍樓,其中A、C兩座供男生居住;而B、D兩座供女生居住。
3. 丁秀麗的科學研究
承擔並完成了國家科技攻關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及面上項目、水利部科技創新和「948」項目十餘項。先後參與或負責了三峽工程壩基和船閘高邊坡、水布埡樞紐壩址區邊坡和地下廠房、構皮灘水電站地下廠房和導流洞邊坡、彭水水電站地下廠房和壩址區邊坡、皂市水利樞紐廠房邊坡、惠州抽水蓄能電站地下廠房、銀盤水電站壩肩邊坡和壩基、亭子口水利樞紐重力壩壩基、官地水電站地下廠房和壩肩邊坡、青海引大濟湟工程輸水隧洞、烏東德水電站壩址區邊坡、緬甸密松水電站廠房邊坡及引水洞、拉西瓦水電站反拱型水墊塘、馬來西亞沐若重力壩壩基、錦屏一級水電站地下廠房等十多個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的岩體穩定性分析與評價工作。參與了三峽庫區猴子石滑坡、黃土坡滑坡及百色水利樞紐剝隘滑坡等若干個大型庫區滑坡的穩定性研究與論證工作。主持完成的工程科研項目達五十餘項。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堆積層滑坡土石混合介質的滲流力學響應與變形破壞機理研究(40772193,項目負責人),2008~2010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三峽船閘高邊坡岩體分級、宏觀力學參數和施工監測反饋分析研究」之子題「三峽船閘區岩石和結構面蠕變特性研究」(子題負責人),1997~1999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大型地下洞室群的穩定與優化分析」 之子題「軟岩流變特性及模擬方法」(59939190,子題負責人),2000~2004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應力-水物理化學耦合作用下岩體流變特性的試驗與理論研究」(50479072,合作單位負責人)20052007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岩石高邊坡失穩的大型滑坡預警和防治」,(50539110,合作單位負責人),2006~2009
6) 水利部「948」技術創新與轉化項目「滑坡災害過程的數值模擬及預測研究」(CT200334,項目負責人),2003~2005
7) 水利部科技創新重點項目「滑坡災害評價、預測及防治關鍵技術研究」 (SCX2003-21子題負責人),2004~2006
8) 水利部科技創新項目「復雜條件下岩體流變性狀研究」(SCX2002-20,主要研究人員),2002~2004
9) 水利部「948」項目「水庫庫岸坍滑災害機理及防治研究技術引進」(主要研究人員),2002~2005
10) 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移民開發重點科研項目「三峽工程庫區移民遷建新址重大地質災害防治研究」之子題「奉節河段庫岸沖刷塌岸及滑坡穩定性研究」(子題負責人),2000~2002
11) 三峽永久船閘高邊坡「考慮開挖卸荷效應的岩體變形與穩定反分析」、「船閘高邊坡及中隔墩岩體考慮卸荷效應的二、三維開挖數值模擬」、「預應力錨索(桿)對船閘高邊坡岩體的加固效果研究」、「中隔墩岩體開裂機理研究」、「船閘高邊坡施工期和運行期岩體變形及穩定性流變分析」(項目負責人或主要研究人員),1994~2002
12) 三峽大壩「左岸廠房2#、3#、4#壩段整體穩定性三維有限元分析」、「左岸廠房1#~6#壩段運行期庫水滲流對壩基應力和變形影響的規律分析」(項目負責人),1996~1999
13) 三峽工程右岸地下廠房圍岩時效變形與長期穩定性研究(項目負責人),1999
14) 水布埡水利樞紐特殊科研專題「馬崖高陡邊坡及壩址區滑坡治理研究」之子題「馬崖高陡邊坡穩定性及處理措施研究」(子題負責人),2001~2003
15) 水布埡水利樞紐特殊科研專題「地下洞室開挖、支護及軟岩處理措施研究」之子題「地下洞室穩定性分析及評價」(子題負責人),2001~2003
16) 構皮灘水電站地下廠房「洞室群圍岩穩定性與支護措施數值分析」 (項目負責人),2003
17) 構皮灘水電站導流洞「軟岩段圍岩穩定性研究」、「導流洞進口邊坡三維數值分析」、「出口明渠側向坡岩體穩定性研究」(項目負責人),2002~2003
18) 廣東惠州抽水蓄能電站「地下廠房施工開挖與支護二維數值分析」、「地下廠房岩壁吊車梁施工與運行期穩定性分析」(項目負責人),2002
19) 皂市水利樞紐壩後式廠房邊坡穩定性二維有限元分析(項目負責人),2001
20) 彭水水電站「地下廠房圍岩穩定性研究」、「引水洞進口邊坡三維數值分析」 (項目負責人),2004
21) 構皮灘水電站地下廠房區W24岩溶系統對圍岩穩定性影響分析(項目負責人),2005
22) 彭水水電站地下廠房開挖穩定及支護效果反饋分析研究(項目負責人),2005~2006
23) 構皮灘電站水墊塘邊坡穩定性分析及處理方案研究(項目負責人),2005~2006
24) 烏江銀盤水電站左岸壩肩及壩基岩體穩定性研究(項目負責人),2006
25) 三峽庫區奉節新城猴子石滑坡穩定性及防治措施研究(項目負責人),2006
26) 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樞紐初設階段壩基深層抗滑穩定研究(項目負責人),2006
27) 雅礱江官地水電站樞紐區邊坡穩定性分析及支護處理研究(項目負責人),2007
28) 皂市水利樞紐右岸下游堆積體邊坡整體穩定性分析(項目負責人),2007
29) 三峽左廠1#~5#壩段壩基參數反演分析及變形與穩定性預測(項目負責人),2007
30) 雅礱江官地水電站地下廠房洞室群施工期快速監測與反饋分析(項目負責人),2007~2009
31) 錦屏一級水電站三灘砂石料場開挖邊坡穩定性研究(主要研究人員),2008
32) 引大濟湟調水總乾渠輸水隧洞TBM施工段圍岩粘彈塑性數值分析及預測(項目負責人),2008
33) 亭子口水利樞紐升船機上閘首抗震動力計算與壩基穩定性評價(項目負責人),2008
34) 三峽水庫蓄水對巴東黃土坡變形與穩定性影響研究(項目負責人),2008
35) 堆積體滑坡滑帶漸進破壞機理及預警標准研究(主要研究人員),2008
36) 馬來西亞沐若水電站重力壩壩基若干關鍵技術問題研究(項目負責人),2009
37) 緬甸密松水利樞紐廠房邊坡及引水洞的三維靜、動力分析(項目負責人),2009
38) 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模擬試驗洞開挖監測數據分析與圍岩力學性狀研究(項目負責人),2009
39) 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金坪子滑坡Ⅱ區穩定性研究(項目負責人),2009
40) 雅礱江錦屏一級水電站高應力低強度應力比條件大型地下洞室群圍岩開裂變形機理及穩定性研究(項目負責人). 2009
41) 亭子口水利樞紐壩基深層抗滑穩定關鍵技術問題研究(專題負責人),2009~2010 1. 國內率先開展了岩體硬性結構面的蠕變變形規律及破壞特徵研究,在岩石工程開挖卸荷時效變形與長期穩定性評價、工程岩體流變特性及模型參數辨識方法、岩體預應力錨固機理及加固效應、考慮卸荷效應的邊坡開挖數值模擬與穩定性評價等方面取得了有價值的成果。研究成果在三峽永久船閘高邊坡和地下廠房、水布埡地下廠房和馬崖高邊坡等設計中得以應用。
2. 圍繞三峽左岸廠房1#~5#壩段壩基深層抗滑穩定性的重大關鍵技術問題,系統的開展了復雜地質條件下重力壩深層抗滑穩定性分析方法、破壞機理與失穩模式等問題的研究,其成果為深入認識三峽重力壩壩基沿斷續分布的緩傾角結構面的破壞模式及安全儲備提供了重要參考,為重力壩設計提供了依據。
3. 在工程岩體穩定性分析方法及應用方面進行了系統研究,為解決十餘個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中的邊坡、地下廠房及壩基岩體穩定性評價、支護措施論證與優化等重大關鍵技術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水庫庫岸滑坡的變形失穩機制、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滑坡的演化規律、滑坡-防治結構相互作用機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在國際國內學術期刊及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80餘篇,其中SCI、EI、ISTP收錄43篇,以第一作者發表在《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上的論文被引頻次57次(據2003~2007年的統計結果)。出版專著3部(第一作者1部)。
1 考慮結構面特性的層狀岩體復合材料模型與應用研究 黃書嶺; 徐勁松; 丁秀麗; 鄔愛清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10-04-15
2 基於數字圖像的土石混合體力學性質的顆粒流模擬 丁秀麗; 李耀旭; 王新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10-03-15
3 皂市水電站堆積體邊坡穩定性及加固措施研究 張練; 丁秀麗; 顏慧明; 盧波 人民長江 2009-07-14
4 官地水電站地下廠房施工期圍岩安全監測分析 董志宏; 丁秀麗; 盧波; 黃書嶺 人民長江 2009-09-14
5 彭水水電站地下廠房圍岩穩定性及支護措施 丁秀麗; 張練; 張風; 周火明 人民長江 2006-01-20
6 DDA方法在復雜地質條件下地下廠房圍岩變形與破壞特徵分析中的應用研究 鄔愛清; 丁秀麗; 陳勝宏; 石根華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6-01-15
7 三峽庫區滑帶土抗剪強度參數的影響因素研究 李維樹; 鄔愛清; 丁秀麗 岩土力學 2006-01-10
8 構皮灘水電站岩石力學研究 周火明; 丁秀麗; 李維樹; 龔壁新; 付敬; 張練 人民長江 2006-03-20
9 清江水布埡樞紐地下廠房岩石力學研究 鄔愛清; 楊啟貴; 周火明; 丁秀麗; 尹健民; 姜小蘭 長江科學院院報 2006-08-30
10 岩溶回填改善地下洞室群圍岩穩定性的數值分析 付敬; 丁秀麗; 張練 長江科學院院報 2006-08-30
11 非連續變形分析方法模擬千將坪滑坡啟動與滑坡全過程 鄔愛清; 丁秀麗; 李會中; 陳勝宏; 石根華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6-07-15
12 清江水布埡水利樞紐放空洞三維穩定性分析 喻勇; 尹健民; 徐平; 丁秀麗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 2006-12-30
13 庫水位漲落對滑坡穩定性影響研究進展 莫偉偉; 徐平; 丁秀麗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 2006-12-30
14 岩體蠕變結構效應的數值模擬研究 丁秀麗; 劉建; 白世偉; 盛謙; 徐平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6-12-30
15 對稱邊坡三維穩定性計算方法 朱大勇; 丁秀麗; 劉華麗; 錢七虎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7-01-15
16 軟硬互層岩體流變特性的數值模擬 韓冰; 王芝銀; 丁秀麗; 徐平 長江科學院院報 2007-04-30
17 蓄水對三峽庫區土石混合體直剪強度參數的弱化程度研究 李維樹; 丁秀麗; 鄔愛清; 熊詩湖 岩土力學 2007-07-10
18 旋轉非對稱邊坡三維安全系數計算 朱大勇; 丁秀麗; 杜俊慧; 鄧建輝 岩土工程學報 2007-08-15
19 岩體隨機不連續面產狀數據劃分方法研究 盧波; 丁秀麗; 鄔愛清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7-09-15
20 自然單元法在岩土工程中應用兩例 盧波; 丁秀麗; 鄔愛清 岩土力學 2006-10-20
21 一般形狀邊坡三維極限平衡解答 朱大勇; 丁秀麗; 錢七虎 岩土工程學報 2007-10-15
22 自適應自然單元法研究——自適應細化 盧波; 丁秀麗; 鄔愛清 岩土力學 2007-10-10
23 錦屏水電站左岸纜機平台邊坡安全監測分析 董志宏; 丁秀麗; 黃志鵬; 鄔愛清; 周江平 人民長江 2007-11-20
24 大橋隧道錨碇三維粘彈塑性數值模擬 韓冰; 王芝銀; 丁秀麗; 黃正加 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1-15
25 銀盤水電站左壩肩邊坡及壩基岩體加固 丁秀麗; 朱大勇; 張練; 杜俊慧; 胡進華 人民長江 2008-02-15
26 銀盤水電站左岸壩肩邊坡穩定性三維數值分析 張練; 丁秀麗; 杜俊慧; 胡進華 人民長江 2008-02-15
27 有限差分強度折減法在猴子石滑坡治理工程中的應用 付敬; 丁秀麗; 鄒從烈; 鄭軒 長江科學院院報 2008-04-15
28 AutoCAD環境下的DDA前處理程序 王小波; 丁秀麗; 盧波 長江科學院院報 2008-04-15
29 DDA方法塊體穩定性驗證及其在岩質邊坡穩定性分析中的應用 鄔愛清; 丁秀麗; 盧波; 張奇華; 石根華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8-04-15
30 大型地下洞室考慮開挖卸荷效應的位移反分析 董志宏; 丁秀麗; 盧波; 張風; 張練 岩土力學 2008-06-10
31 基於力平衡的三維邊坡安全系數顯式解及工程應用 朱大勇; 丁秀麗; 鄧建輝 岩土力學 2008-08-10
32 軟岩三維粘彈塑性參數辨識研究 董志宏; 丁秀麗; 鄔愛清 長江科學院院報 2008-10-15
33 陡傾角沉積岩地層中大型地下廠房開挖圍岩變形失穩特徵和反饋分析 丁秀麗; 董志宏; 盧波; 張風; 鄔愛清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8-10-15
34 無網格法對岩體不連續面的模擬 盧波; 丁秀麗; 鄔愛清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8-10-15
35 清江水布埡樞紐地下洞室施工開挖數值分析 張練; 丁秀麗; 付敬 長江科學院院報 2003-06-30
36 平面應變岩樣局部化變形場數值模擬研究 王學濱; 潘一山; 盛謙; 丁秀麗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3-04-30
37 構皮灘導流洞軟岩段圍岩穩定性分析 付敬; 張練; 丁秀麗 岩土力學 2003-12-30
38 清江水布埡地下廠房圍岩穩定三維數值分析 張練; 丁秀麗; 付敬 岩土力學 2003-12-30
39 溪洛渡水電站壩址區岩體蠕變特性試驗研究 徐平; 丁秀麗; 全海; 郭惠豐 岩土力學 2003-12-30
40 滑坡變形預測與失穩預報問題的幾點討論 張奇華; 丁秀麗; 鄔愛清 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 2005-06-30
41 岩體原位流變荷載試驗的力學參數與模型反演 李雲鵬; 王芝銀; 丁秀麗 實驗力學 2005-06-30
42 ABAQUS有限元分析軟體中Duncan-Chang模型的二次開發 張欣; 丁秀麗; 李術才; 中國科學院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 武漢430071 長江科學院院報 2005-07-30
43 大型洞室施工期穩定性分析 張練; 張風; 丁秀麗 礦山壓力與頂板管理 2005-09-30
44 地下洞室軟岩流變參數反分析 董志宏; 丁秀麗; 鄔愛清; 陳炳瑞 礦山壓力與頂板管理 2005-09-30
45 基於抗滑樁計算寬度的水平推力試驗研究 李維樹; 黃志鵬; 丁秀麗; (鳥阝)愛清 長江科學院院報 2005-09-30
46 矮寨懸索橋隧道錨碇穩定性數值分析 董志宏; 張奇華; 丁秀麗; 張利潔 長江科學院院報 2005-11-30
47 彭水電站尾水洞施工開挖過程數值分析 張風; 董志宏; 丁秀麗 長江科學院院報 2005-11-30
48 軟硬互層邊坡岩體的蠕變特性研究及穩定性分析 丁秀麗; 付敬; 劉建; 盛謙; 陳漢珍; 韓冰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5-10-15
49 數值流形方法中的錨固支護模擬及初步應用 董志宏; 鄔愛清; 丁秀麗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5-10-30
50 惠州抽水蓄能電站地下廠房岩壁吊車梁施工期與運行期受力分析 付敬; 丁秀麗; 張練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3-12-30
51 惠州抽水蓄能電站地下廠房洞室圍岩穩定性分析 張練; 丁秀麗; 付敬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3-12-30
52 FLAC~(3D)粘彈性模型的二次開發及其應用 徐平; 李雲鵬; 丁秀麗; 王芝銀 長江科學院院報 2004-03-30
53 黔西電廠岩石物理力學參數灰色關聯分析 張利潔; 聶文波; 丁秀麗 人民長江 2004-10-20
54 三峽水庫水位漲落條件下奉節南橋頭滑坡穩定性分析 丁秀麗; 付敬; 張奇華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4-09-15
55 基於數值流形元方法的地下洞室穩定性分析 董志宏; 鄔愛清; 丁秀麗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4-12-30
56 四渡河特大橋隧道錨碇三維彈塑性數值分析 張利潔; 黃正加; 丁秀麗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4-12-30
57 基於模式搜索的岩石流變模型參數識別 陳炳瑞; 馮夏庭; 丁秀麗; 徐平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5-01-30
58 基於模式–遺傳–神經網路的流變參數反演 陳炳瑞; 馮夏庭; 丁秀麗; 徐平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5-02-28
59 流變荷載試驗曲線的模型識別及其應用 李雲鵬; 王芝銀; 丁秀麗 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4-20
60 三峽工程船閘高邊坡岩體長期變形及穩定性有限元分析 徐平; 甘軍; 丁秀麗 長江科學院院報 1999-04-30
61 深井石油套管鹽膏岩層蠕變擠壓應力計算研究 曾義金; 楊春和; 陳鋒; 丁秀麗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2-04-30
62 預應力錨索錨固機理的數值模擬試驗研究 丁秀麗; 盛謙; 韓軍; 程良奎; 白世偉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2-07-30
63 三峽庫區奉節河段庫岸蓄水再造研究 張奇華; 丁秀麗; 張傑; 盛謙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2-07-30
64 三峽工程永久船閘中隔墩原生裂隙施工張開變形的數值模擬研究 盛謙; 黃正加; 丁秀麗; 鄭宏; 葛修潤; 李焯芬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2-07-30
65 東深供水改造工程鳳崗隧洞段岩體參數位移反分析 陳鋒; 林魯生; 白世偉; 丁秀麗 岩土力學 2002-10-30
66 平面應變狀態下岩石剪切帶網路數值模擬研究 王學濱; 潘一山; 丁秀麗; 盛謙 岩土力學 2002-12-30
67 岩石試件端面效應的變形局部化數值模擬研究 王學濱; 潘一山; 盛謙; 丁秀麗 工程地質學報 2002-09-20
68 三峽船閘區硬性結構面蠕變特性試驗研究 丁秀麗; 劉建; 劉雄貞 長江科學院院報 2000-08-30
69 三峽船閘高邊坡考慮開挖卸荷效應的位移反分析 盛謙; 丁秀麗; 馮夏庭; 張治強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0-12-30
70 三峽大壩左廠房3~#壩段壩基滲流場與應力場耦合分析 丁秀麗; 盛謙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0-12-30
71 岩土錨固技術的新進展 韓軍; 丁秀麗; 朱傑兵 長江科學院院報 2001-10-30
72 三峽工程升船機上閘首基礎加固處理問題研究 劉建; 丁秀麗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1-09-30
73 岩體假三軸壓縮及變形局部化剪切帶數值模擬 王學濱; 潘一山; 盛謙; 丁秀麗 岩土力學 2001-09-30
74 孔隙流體對岩體變形局部化的影響及數值模擬研究 王學濱; 潘一山; 丁秀麗; 盛謙 地質力學學報 2001-06-28
75 三峽工程地下電站開挖的粘彈性數值模擬及穩定性評價 周火明; 丁秀麗; 盛謙 長江科學院院報 2002-02-28
76 動力應變局部化傳播及尺寸效應數值模擬 王學濱; 潘一山; 盛謙; 丁秀麗 計算力學學報 2002-11-15
77 岩石流變特性及高邊坡穩定性流變分析 夏熙倫; 徐平; 丁秀麗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1996-11-15
78 三峽工程中岩石力學研究的幾點經驗 董學晟; 盛謙; 丁秀麗 新世紀岩石力學與工程的開拓和發展——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六次學術大會論文集 2000-10-01
79 自適應自然單元法研究——自適應細化 盧波; 丁秀麗; 鄔愛清 第九屆全國岩土力學數值分析與解析方法討論會論文集 2007-10-28
80 深部脆性岩石的力學行為與本構模型研究 黃書嶺; 丁秀麗; 張傳慶 中國軟岩工程與深部災害控制研究進展——第四屆深部岩體力學與工程災害控制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百年校慶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9-09-26
81 自然單元法p型增強演算法及其應用 盧波; 丁秀麗; 鄔愛清 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 2009-08-24
82 復合岩體現場承壓板變形試驗的計算機模擬 程殊偉; 盛謙; 周火明; 丁秀麗; 廖紅建 岩石力學新進展與西部開發中的岩土工程問題——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七次學術大會論文集 2002-09-01
83 長江三峽工程永久船閘邊坡變形與穩定的反演分析 盛謙; 丁秀麗; 楊啟貴; 徐麟祥 岩石力學新進展與西部開發中的岩土工程問題——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七次學術大會論文集 2002-09-01
84 構皮灘水電站導流洞軟岩段圍岩開挖穩定性評價 付敬; 丁秀麗; 盛謙 岩石力學新進展與西部開發中的岩土工程問題——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七次學術大會論文集 2002-09-01
85 彭水水電站尾水洞開挖與支護數值分析 董志宏; 付敬; 丁秀麗 第八次全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 2004-10-01
86 邊坡錨固參數的正交優化設計研究 張利潔; 付敬; 丁秀麗; 聶文波 第八次全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 2004-10-01
87 旋轉非對稱邊坡三維安全系數計算 朱大勇; 丁秀麗; 杜俊慧; 鄧建輝 第一屆中國水利水電岩土力學與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冊) 2006-11-01
88 大型地下廠房施工期圍岩變形監測成果分析 董志宏; 丁秀麗; 張風; 王灝 第一屆中國水利水電岩土力學與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下冊) 2006-11-01
89 基於ABAQUS的強度折減法分析水庫蓄水對邊坡穩定性的影響 盧波; 丁秀麗; 董志宏 第六屆全國地面岩石工程學術會議暨第二屆岩土力學與工程前沿論壇論文集 2007-10-01 1、2003年獲第六屆湖北省青年科技獎;
2、2009年入選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3、2009年被授予「全國水利系統先進工作者」;
4、2010年榮獲「長江水利委員會奉獻治江工作突出貢獻先進個人」。
5、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6、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
7、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
8、湖北省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各1項。
9、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10、安徽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11、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
4.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的計算機專業怎麼樣
107個本專科專業
4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礦業工程、力學、測繪科學與技術 安全技術及工程
1個國家級重點建設實驗室:礦產資源潔凈安全開采與加工利用實驗室
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力學工程示範教學中心
5個國家特色專業:安全工程,礦業工程,力學工程,測繪工程,軟體工程
9個省級重點學科: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采礦工程。安全技術及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礦業工程(一級)。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工程力學。礦物加工工程
4個部級重點實驗室:大型工礦裝備實驗研究中 心 地理空間信息技術與應用實驗室 信息與管理工程實驗室礦山沉陷災害防治實驗室 工礦電氣設備與電力電子技術實驗室
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礦山環境與災害力學實驗室 煤礦安全工程重點實驗室 大型工礦裝備實驗室 礦山環境與災害力學實驗室
3個博士後流動站:礦業工程、力學、測繪科學與技術
21個博士授權點:礦業工程、力學、測繪科學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 、測繪科學與技術二級學科博士點、采礦工程、工程力學、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安全技術及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礦物加工工程、礦山環境工程、安全管理工程、管理決策理論與應用、工程與項目管理、產業與資源配置管理、科技與教育管理、岩土工程、攝影測量與遙感、地質工程
42個碩士授權點: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材料加工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采礦工程、礦產普查與勘探、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攝影測量與遙感、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計算機應用技術、岩土工程、工程力學、安全技術與科學、固體力學、機械電子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材料學\地質工程、技術經濟及管理、通信與信息系統、結構工程(新增)、電機與電器(新增)、流體力學(新增)、流體機械及工程(新增)、礦物加工工程(新增)、環境工程(新增)、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車輛工程、熱能工程、電工理論與新技術、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市政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產業經濟學、應用數學、軟體工程
12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礦業工程、機械工程、電氣工程、測繪工程、建築與土木工程、工業工程、材料工程、地質工程、計算機技術、項目管理、安全工程、軟體工程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現有教師職工約215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00餘人;博士生導師68人;院士2人;全國百名高校教學名師1人;目前,在校全日制學生29000多人。現任校長是潘一山。 你看後想想吧
5.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和沈陽工業大學的機械研究生,哪個更好一些。。。
沈陽工業大學的好,遼工大的機械研究生導師都不太厲害,項目不行。沈陽工業有幾個挺厲害的導師
6. 遼寧工程在哪裡
原名阜新礦業學院。位於遼寧阜新市①。創建於1949年。是一所以本科生教育為主,涵蓋博士後、博士、碩士、本科、專科等辦學層次,擁有工學、理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農學等學科的中國國家重點理工類高等院校。現由遼寧教育廳管理。 [編輯本段]歷史1949年9月,為了適應東北工業建設的需要,東北行政委員會工業部相繼開辦了鶴崗工科高級職業學校、雞西煤礦工業學校、撫順工科高級職業學校、阜新工科高級職業學校以及東北煤礦工人速成學校。
1958年7月15日,經國家煤炭工業部批准,在阜新工科高級職業學校、鶴崗工科高級職業學校以及東北煤礦工人速成學校的基礎上建立阜新煤礦學院,隸屬於國家煤炭工業部。學制4年,設採煤、礦建、機電3個系,煤層露天開采、礦山企業建築、礦山測量、礦山機電、礦山機械製造與修配6個專業。並保留中專部。院長戴鏡如,黨委書記譚伯。
1961年9月?日,撫順煤礦學院、遼寧煤礦師范學院並入阜新煤礦學院。
1962年9月,阜新煤礦學院首屆700名學生畢業。
1964年6月14日,雞西礦業學院並入阜新煤礦學院。
1978年3月1日,阜新煤礦學院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重點高等學校。
1980年8月6日,阜新礦業學院與聯邦德國克勞斯塔爾大學建立校際關系。
1982年8月2日,全國煤炭系統高等學校在阜新礦業學院舉行第四屆建井學術會議。
1984年6月1日,阜新礦業學院與日本秋田大學礦山部結為姊妹大學。
1985年1月29日,阜新礦業學院舉行首屆碩士學位授予大會,有16名研究生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1985年3月25日,聯邦德國柏林工業大學教授、阜新礦業學院名譽教授威爾克應邀再次來阜新礦業學院進行學術訪問。
1985年5月25日,阜新礦業學院黃伯軒、章夢濤被煤炭部授予全國煤炭工業勞動模範稱號。
1985年6月8日,美國費吉尼工學院、州立大學采礦工程系教授卡密斯應邀來阜新礦業學院訪問講學。
1985年7月18日,煤炭部黨組和煤炭部分別發文,任命呂福臣為阜新礦業學院黨委書記,吳大章為院長。
1985年12月12日,阜新礦業學院成立研究生會。
1986年2月3日,國家煤炭工業部部長於洪恩來阜新礦業學院視察。
1986年4月9日,建立中共阜新礦業學院阜新分院黨委,隸屬於市教育局黨委領導。
1986年5月6日,阜新礦業學院青年教師姚淇撰寫的《控制網觀測值的最優配置法》論文,獲國際測量聯合會第18屆大會優秀論文獎。
1986年7月18日,阜新礦業學院科研所與彰武縣玻璃廠協作開發的「電子計算機在生產經營管理的應用」的科研項目,通過了省級鑒定。
1986年9月15日,阜新礦業學院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勞斯達爾大學在阜新聯合舉辦現代煤礦技術國際學術討論會,煤炭部副部長張寶明、副省長林聲到會祝賀。
1986年12月8日至12日,全國高校金屬切削研究會東北分會第五屆學術年會在阜新礦業學院舉行。
1987年2月2日,阜新礦業學院采礦系教師宜茂升在聯邦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獲得工學博士學位。
1987年2月28日,阜新礦業學院副院長孫寶錚、科研處長范學理前往波蘭參加在克拉科夫礦冶學院舉辦的第十屆岩石力學討論會。
1987年3月14日,波蘭國家科學院地層力學研究所斯莫拉斯基教授順訪阜新礦業學院。
1987年3月16日,日本《工業新聞》刊登文章《煤炭技術上的先驅與積極的國際交流》,向世界各國介紹阜新礦業學院。
1987年3月25日,阜新礦業學院獲國際標准連續出版物號碼為ISSN-1662。
1987年5月1日,阜新礦業學院教師章夢濤榮獲「五一」勞動獎章;常文傑、柳亞琴被授予省勞動模範稱號。
1987年5月18日至21日,國家煤炭工業部副部長胡富國視察阜新礦業學院。
1987年7月20日,阜新礦業學院與東龍口礦區指揮部合作進行的「混凝土帷幕法鑿井工藝及理論研究」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87年7月23日至27日,全國煤炭系統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在阜新礦業學院召開。
1988年3月19日,阜新礦業學院被團中央、全國學聯命名為「全國社會實踐活動先進集體」。
1988年9月21日,阜新礦業學院有「撫順傾斜原煤層高壓注漿減緩地表沉降保護建築物技術」等6個科研項目獲部級鑒定。
1988年11月11日,阜新市民辦大學於阜新礦業學院成立。設市場營銷、紡織工程兩個專業,招生77人。
1988年12月20日,阜新礦業學院副教授朴承鳳研製成功的「FGT-1型鋼緣繩電磁探傷儀」,通過國家鑒定,屬國內外首創。
1989年9月28日,阜新礦業學院教授章夢濤,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2002年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來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視察。
2004年9月2日-9月3日,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和軟體學院的1400餘名師 生搬遷至位於葫蘆島市的校區入住。
2004年9月21日,國際礦山測量協會(ISM)第十二屆國際大會在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開幕。
2005年8月4日,遼寧副省長魯昕在阜新市調研時指出,遼寧工程技術大學主體部分應留在阜新發展,以便幫助阜新地區經濟轉型。
2006年4月16日,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在原測量工程系、基礎科學部的基礎上,分別成立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理學院。
2008年6月18日 潘一山同志任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免去石金峰同志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職務。
2008年9月20日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阜新籃球學院掛牌成立,這標志著我國第一傢具有本科學歷的籃球學院正式成立。
2009年6月23日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營銷管理學院成立,標志著我國第一個營銷管理學院的出現,必將產生深遠影響,由博士生導師李寶庫教授擔任院長。
2009年6月23日-24日,哥倫布能源有限公司總裁保羅·雷,駐京代表約翰·海,西班牙分公司技術員狄克遜·波特攜翻譯劉陽一行四人訪問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2009年6月25日,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被團中央確定為首批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工作試點單位,全省僅有東北大學和該校入圍。
2009年7月4日,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承辦遼寧省高等學校第十六屆網球賽,原遼寧省政協副主席趙新良、遼寧省教育廳副廳長何曉淳在開幕會上講話,校長潘一山校長致辭。
2009年7月16日至17日,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獲「遼寧省來華留學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2009年8月12日,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夏春林教授被聘為全國GIS應用水平考試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
2009年8月23日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礦業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程力學、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等六個學科獲得「提升高等學校核心競爭力特色學科建設工程」立項。
2009年9月9 日,德國SOCON公司總裁馮·特利爾先生和馬振和博士到訪問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2009年9月17日,遼寧省副省長陳超英在阜新市市長潘利國、副市長張樹森、市政府秘書長薛景岐的陪同下,到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視察工作。
2009年9月22日,中俄煤礦安全生產與裝備技術論壇,在遼寧工大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來自俄羅斯的10名專家與該校30餘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論壇。
2009年9月23日,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與俄羅斯托姆斯克理工大學簽訂合作協議,雙方今後將在科學研究,特別是礦業開采技術、激光及焊接技術、真空氣體熱處理及電子射線的鍍層、新型功能性材料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
2009年10月7日,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邀請寧津生、陳俊勇、王家耀三位院士來校作學術訪談。
2009年10月8日,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舉行建校60周年校慶,來自全國各地的校友參加慶祝活動。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瓊、副省長陳超英參加慶典儀式。
2009年10月9日,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國立技術大學阿那托利教授、莫斯科礦業大學巴圖金教授應邀到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講學。
2009年10月12日,遼寧工程技術大學9名教師入選第五批「百千萬人才工程」千層次人選,至此,遼寧工大教師已有61人次入選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7.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這個學校怎麼樣 。具體多少分能 上 。我 是內蒙古的 。 。具體說下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全國重點
工商管理文科的,不是特別強
不過
其實,在哪學工商管理都找不到工作
對了,工商管理學院的營銷管理和電子商務
已經單獨成院了————營銷管理學院
8.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幾本
一本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始建於1949年,原名阜新礦業學院,在六十年代初期經院校調整,成為東北地區唯一一所煤炭高等院校,是原煤炭工業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全國煤炭企業前7名中的多位總經理或董事長畢業於此,學校素有煤炭行業「黃埔軍校」的美譽 。現任校黨委書記潘一山 、校長王繼仁 。
學校是以工程技術見長,地礦為特色的全國一本招生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和遼寧省卓越工程師教育計劃項目試點高校] ,教育部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教育部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高校 ,教育部與財政部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實施高校 ,遼寧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學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小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