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人想求購一台二手木材扒皮機慒式的。哪裡有
可到二手貨網站看看
只要輸入需要的東西,一般有線索。
2. 冰箱壓縮機噪音大怎麼回事
冰箱壓縮機噪音大,通常是因為共振引起的,如何降低冰箱的共振噪音:
1、冰箱要放置水平,用線吊重物從冰箱頂部沿著邊框的角往下吊,以調節冰箱平衡。
2、冰箱的四個腳必須落地踏實,前面兩個腳可以旋轉壓緊地面,後面兩個腳是固定不可調的,但是不能有損傷變形,否則冰箱不能四腳落地,冰箱運輸中很容易損壞後面的腳,千萬要注意。
3、在冰箱四個腳下都墊上幾層自行車內胎剪的橡膠墊片,有效減震。
4、用手分別推冰箱頂上前部的兩個角,如果有噪音減低了,在相應的冰箱底腳下墊木片。這個方法是人為扭著箱體,製造一個應力,破壞共振條件。
5、冰箱內部的隔板、瓶瓶罐罐等固定好,不讓它隨冰箱震動。
拓展資料:
冰箱保養
1、定期清掃壓縮機和冷凝器
壓縮機和冷凝器是冰箱的重要製冷部件,如果沾上灰塵會影響散熱,導致零件使用壽命縮短、冰箱製冷效果減弱。所以,要定期檢查它們是否臟了,臟了就要清掃。當然,使用完全平背設計的冰箱不需考慮這個問題。因為掛背式冰箱的冷凝器、壓縮機都裸露在外面,極易沾上灰塵、蜘蛛網等。而平背式冰箱的冷凝器、壓縮機都是內藏的,就不會出現以上情況。
2、定期清潔冰箱內部
冰箱使用時間長了,冰箱內的氣味會很難聞,甚至會滋生細菌,影響食品原味,所以,冰箱使用一端時間後,要把冰箱內的食物拿出來,替冰箱大搞一次衛生。當然,具備光觸媒除臭和殺菌功能的冰箱,冰箱內的空氣會清新干凈,無異味,您就不需要經常替冰箱搞清潔了。
3、冰箱保養注意事項
應定期對冰箱進行清潔(每年至少2次)。清潔冰箱時先切斷電源,用軟布蘸上清水或食具洗潔精,輕輕擦洗,然後蘸清水將洗潔精拭去。為防止損害箱外塗復層和箱內塑料零件,請勿用洗衣粉、去污粉、鹼性洗滌劑、天那水、開水、油類、刷子等清洗冰箱。
箱內附件骯臟積垢時,應拆下用清水或洗潔精清洗。電氣零件表面應用干布擦拭。清潔完畢,將電源插頭牢牢插好,檢查溫度控制器是否設定在正確位置冰箱長時間不使用時,應拔下電源插頭,將箱內擦拭乾凈,待箱內充分乾燥後,將箱門關好。
4、冰箱不要家用電器放在一起
這些電器產生的熱量會增加冰箱的負擔,使耗電量增加。還要遠離熱源,避免太陽直接照射,因為這些熱量也會使冰箱的負擔加重。總之,在放置問題上,一定要本著讓冰箱遠離熱源,充分散熱的原則。
3. 一個小型的造紙廠需要哪些設備
基本的設備有變壓器,蒸汽管道或著鍋爐,取水設備(地下水或者河流等地表水),污水處理設備等。
另外本身需要的是造紙機,備漿設備,損紙設備,漿泵,水泵,廠房,漿池等。
4. 請問有知道誰賣二手木片機,夾木機的嗎最好是濱州市以內的,謝謝您。
我賣,剛好乾夠了,木片機216,夾木機20大的,
5. 造紙需要什麼樣的設備,幾種設備
基本的設備有變壓器,蒸汽管道或著鍋爐,取水設備(地下水或者河流等地表水),污水處理設備,等等。
造紙機,備漿設備,損紙設備,漿泵,水泵,廠房,漿池等等。
大型的話從制漿到出紙需要很多設備
比如制漿機械 還有整個造紙機械 包括 疊網部 壓榨部 烘幹部 以及卷紙機 復卷機 有的還需要施膠機等等很多
根據需要的漿種跟生產出來的品種不同機器也有所不同,原料環保進口木漿。設備價格看您要般小型造紙設備的投資在10-20萬都可以 主要生產衛生紙 燒紙 鞭炮紙 選擇機型的時候一般是 787、1092型號需要的數字絕對在你想像之上。
原漿,首先,你要有生產線。正規的設備估計沒個幾千萬就不要想了。二手的,或者小型的應該便宜些。
其次,污水處理設施。目前在國家環保監控嚴格的情況下,沒有污水處理是不太現實的。
然後,各類配件、設施,
最後,木片原料的供應。通常很多要開漿廠的人,首先是有不少可應用的木片。不知道你是什麼情況。
由於各類木漿廠的規模不一樣,需要投資的懸殊是蠻大的。大規模的動輒幾十個億,中等規模的也需要過億的資金,小型的,不正規的那種就很難說了。一般來說,幾千萬總是需要
6. 買二手電筒吉他注意點什麼
當然就是先找一家商譽好的店家購買,減少被騙的機會啰!若是在台北地區,Jeff 建議可以到金山南路上的金螞蟻看看。因為這里有最多的現貨,也是我所知道商譽良好的樂器行。當然,這並不是說其它的樂器行都會騙人,多比較是必要的。
買琴時如果能有一位有經驗的同伴一起去會更好。例如有一些玩很久的朋友、同學、學長、老師等等都可以給你一些建議。 另外,如果有朋友要賣二手琴,而你也不介意的話,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只是要注意二手琴是否有嚴重的問題,當然這也需要有經驗的朋友來告訴你。
怎樣買琴最劃算
如果你沒有預算的顧慮,大可跳過這個問題。之所以寫這個問題,是因為看了許多人辛苦存錢之後,卻不知道該買什麼好。原因在於人雲亦雲,好像每把琴都不錯,而不知該如何下手。
Jeff 建議你:先搞清楚自己的彈奏風格。也就是說,先搞清楚自己需要什麼樣的琴。假設您對德州的藍調搖滾有一股狂愛,而且彈琴的風格也是那個調調,那麼很顯然 Gibson 絕對不是你的第一選擇。 清楚自己的 Style 之後,還必須從一堆類似的琴當中挑一把。這時候要親自去試彈,去發掘每一把琴的差別。了解一些基本構造,也會對你有些幫助。
電吉他的構造
下面是一把典型的 Stratocaster,他的設計簡單又適合彈奏,市面上大多數的琴也都是這個樣式。已經指出來的是一把琴的基本構造,細節部分之後有說明。
Body 有什麼要挑的
最重要就是木材了。可以從木頭的顏色、紋路等來判斷。常見用來做琴身的木材大概有 Ash、Alder、Mahogany、Basswood、Maple 等等:
木材 特性 常見於
Ash 音色清楚明亮,通常是淺褐色有深而大的紋路。通常不會太重。 Stratocaster、Telecaster
Alder 較 Ash 輕,有豐富的音色,中低頻的共鳴不錯。也是淺褐色有較細的紋路。 Stratocaster、Telecaster
Mahogany 算是相當重的木頭,音色豐富甜美,中低頻明顯。通常是紅褐色帶有黑色細紋。 Les Paul、PRS
Basswood 很輕的一種木頭,顏色白晰幾乎沒有班點細紋。中頻明顯是他的特色。 Ibanez Jem 系列
Maple 音色清楚明亮,高頻表現很好。但重量太重,通常是一層薄片貼在 Body 上 ( Top ),會有美觀的紋路。常見的有 Flame ( Curly )、Quilted、Bird's Eye 幾種,或是沒有特殊紋路 ( Plain )的。 Les Paul 通常會貼一層 Maple Top
Neck 用什麼木材
Neck 用的木材對音色一樣有影響。但因為 neck 還要承受弦的張力,所以木材常用 Maple 和 Mahogany。因為這兩種木頭較不易變形,能承受弦的張力程度較大。尤其是 maple,最常被拿來做 neck。而 mahogany 的優點是較不易扭曲,所以在一些 Fender 的 maple neck 後面有一條 mahogany,就是有加強 neck 的作用。這種 neck 又被稱作" Skunk Stripe ",很有趣。常見的 Fender 一般都是 maple neck,而 Gibson 就常用 mahogany neck。
選擇指板有什麼該注意
通常在 neck 上面,有一層薄薄的木片,就是所謂的 Fretboard ( 有些琴是 neck 與 fretboard 同一塊木頭叫做 one-piece ) 。它是和 player 直接接觸的部份,因為上面有一條條的" Fret " ( 俗稱為銅條,雖然不一定是銅做的 ),所以這一片木頭被叫做 fretboard。它對音色以及手感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常見用來做指板的木頭有:
木材 特性
Maple 音色清晰明亮,高頻明顯。木質細密,從淺白到金黃色都有。有些琴會用 Bird's Eye 或 Curly Maple 來增加美觀。
Rosewood 聲音溫暖平順,中低頻較強。從紅褐色到深咖啡色都有,通常還有明顯的" 毛細孔 "。
Ebony 中高低頻都很清楚,音色明亮 attack 明顯。木質細密,從深咖啡到黑色都有。
Pau Ferro 音色類似 Ebony 但比較溫順。大多為紅褐色。
不同的 neck 接法有何差別
一般 neck 和 body 的接合,有三種常見的方式:
鎖接式琴頸 ( bolt-on ):
例如 Fender 的 Stratocaster 和 Telecaster。通常是用 4 根螺絲鎖接在一起。這種作法最簡單,sustain 較差是缺點。好處是可以拆換 neck、容易調整琴頸角度。
黏合式琴頸 ( set-in / glued-on ):
Gibson 的 Les Paul 和 SG 就是 neck 和 body 用榫頭相接,然後黏起來。這種作法會有較好的 sustain,但是 neck 等於被固定住,不能換也無法調整。
穿透式琴頸 ( neck-through-body ):
這是最困難的作法,能得到最好的 sustain。方法是用一整塊 ( 或數塊 ) 木頭作一個長條形的 neck,琴身由兩邊的木頭相接組成。也就是說,琴頸從頭到尾都是一整塊木頭。代表作有 Gibson 的 Firebird。1941 年 Les Paul 在紐約 Epiphone 工廠做的 "The Log" 就是一把典型的穿透式設計。
什麼是 neck 的 "Profile"
所謂 "Profile" 就是 neck 的形狀,它影響到音色和手感。一般喜歡速彈的人可能會喜歡比較薄的 neck,喜歡藍調的人可能傾向較厚的 neck。Eric Clapton 最喜歡的 "Blackie",neck 握起來感覺像三角形,就是所謂的 "V-Shape"。要注意的是,較薄的 neck 雖然比較好彈 ,卻比較容易變形,sustain 也會較差。
Scale 的長度有什麼影響
Scale 就是從 nut 到 bridge 的長度。它的影響主要在於弦的張力大小和 frets 之間的距離。我們知道 Fender 的標準是 25.5",Gibson 的標準是 24.75"。當我們用相同粗的弦調相同的音高時,在 Fender 上,弦的壓力就比較大。所以一般 Fender 都較 Gibson 難彈。另外,音色也因此受影響,所以 Fender 有明亮、清脆和 harmonics 豐富的特色;Gibson 則顯得較溫暖柔和,attack 比較小。
另外,長 scale 琴的 frets 間距較大,短 scale 琴則相反。所以在一把 scale 是 24.75" 設計有 24 格的琴上,彈到高把位手指頭可能都擠在一起了。有些創新設計的廠牌例如 PRS,定 scale 為 25",認為可以截長補短。不過有趣的是,PRS 的 Santana model 是一把 24.5" 的 24 格琴。
什麼是 "Radius"
簡單地說,就是指板的彎曲弧度。一般的 Fender 都是 9.5",vintage Fender 通常是 7.25"。數值越大表示弧度越小,也就是越平、越好彈。通常喜歡玩高技巧的 player 會喜歡較平的 radius,適合速彈和一些誇張的技巧;喜歡藍調的 player 可能就傾向較小的 radius,容易讓手掌在指板上平行移動。
Neck 的寬度也有影響
一般說來,越寬的琴頸,越方便我們彈一些誇張的技巧,像是較大的推弦、點弦等等。這是因為弦和弦之間的距離較大,做這些技巧時,手指比較不會碰到其它弦了。但是太寬的琴頸不容易壓和弦,所以有些人喜歡窄一點的 neck,若是手掌較小也比較容易彈。 較窄的琴頸比較容易讓我們掌握、感覺順手。許多吉他手喜歡 vintage 琴的原因也在於它的順手好彈。
Fret 有什麼大學問
右邊是一個 fret 的剖面圖。F 是打入指板嵌住木頭的部份,E 部份就是露在外面,我們所接觸看到的 fret。通常 fret 是用銅和其它金屬合成的材料做成,但 player 比較關心的是它的形狀大小。一般來說,較粗大的 fret 能提供較好的 sustain,也能使 player 彈奏點弦、捶弦、勾弦這些技巧時更容易。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這種 jumbo fret;一方面是它可能使打弦的情形增加,另一方面,高把位會因 fret 太粗而不好彈。
此外,crown 的形狀也會影響手感,例如有些古老的琴會用較方的,不過現今大多數的琴都使用比較圓的 fret 了。買琴時注意一下 fret 的邊有沒有修磨平整,可以知道它的做工細不細。至於 fret 可能打歪,造成音不準的問題是不用擔心的,因為現在都是用機器打的。一把琴彈了好幾年,它的 fret 若是磨損嚴重而有打弦或雜音出現,就要拔掉舊的 fret 換新的,這就是 refret。refret 沒做好可能讓整支 neck 報廢,Jeff 建議找有經驗的師傅來做。
關於旋鈕 "Tuner"
簡單說,它就是用來調音準的,不過這可是一點也不能馬虎。一個不好的 tuner 容易讓弦走音,這就夠讓 player 傷透腦筋了。常見的廠牌有 Schaller、Gotoh、Grover、Sperzel 等等。現在有許多好產品,大都能保持弦的穩定,不易走音,像是 PRS 和 Sperzel 的鎖定型旋鈕。此外,還有許多旋鈕不但穩定,還兼具美觀、順手好用的優點,這都是各家廠牌努力改良的結果。
Bridge 那麼多種有什麼差別
Bridge 就是琴橋,我們可以大致區分為固定式 ( fixed ) 和浮動式 ( floating ) 兩種。所謂 floating 的就是俗稱有 "搖桿" 的,像是 Stratocaster。固定式的大抵不外是 Gibson 的 Tune-O-Matic 和 Fender Telecaster 型這兩種。fixed 的好處是簡單穩定,容易控制而 sustain 好。
floating bridge 常見的有 Fender ( 俗稱小搖桿 )、Floyd Rose ( 俗稱大搖桿 )、Kahler ( 漸漸被 Floyd Rose 取代 ) 等幾種。當然他們都可以做出相同效果,只是程度有別。一般地說,小搖桿比較穩定 ( 或謂不靈敏 );大搖桿則比較靈敏 ( 也可說是不穩定 ),他們各有優缺,利弊互見。選擇當然要視 player 的 style 而定,沒有哪一種是最好的。有一些廠牌 ( 例如 Wilkinson 和 PRS ) 為了兼顧穩定和靈敏,也改良出一些相當不錯的搖桿。player 必須衡量自己的需要來選購。bridge 對一把琴的影響重大,除了 floating bridge 能夠做出 fixed bridge 不能做的效果以外,對音色也有很大影響。固定式的琴橋,一般都會有比較好的共鳴。傳統小搖桿有 6 支螺絲鎖在 body 上,相對於大搖桿只靠兩根支柱鎖進 body,弦和 body 的共鳴自然有差。
7. 哪有二手木片機賣
其實你可以到阿里巴巴或淘寶搜索一下看有沒有二手的賣
8. 盤式二手木片機
本人需要一套二手造紙用片的設備
9. 遙控船玩具怎麼製作
一、工具篇
模型的製作、組裝及維護都離不開工具.
1、尺:用來測量和劃線、常用刻度尺、直角尺.
2、剪刀:用來剪割較薄的材料,如鐵皮、紙張、木片等.
3、刀:最普遍的是刻刀(美工刀或裁紙刀),亦可用鋼鋸條改制刀.
4、鉗:作用是堅固及切斷,並可用於夾持折彎、切斷各種金屬件.
5、鋸:用工鋸在製作模型時使用最多,可鋸木材、塑料金屬等多種材料.鋼絲鋸是鋸曲線使用的主要工具.
6、銼:使零件表面光潔並具備一定的尺寸和形狀,需用銼來加工.
7、鑽:用於通孔的加工.
8、鑷子:夾持細小零件、接線頭.
9、電烙鐵:模型上各種金屬部件的結合加工.是電路接線等必不可少的工具.搭配焊油及錫焊使用.
10、其它:螺絲刀、板子、砂紙、毛刷、錘子等等.
二、材料篇
1、木材;製作模型骨架等,是常用的材料.
(1)桐木:以泡桐為主,有比重輕、相對硬度大變形小、易加工等特點.
(2)松木:東北松的特點是紋理均勻,木質細密、比重較輕、不易變形、易於加工、有一定的彈性.
(3)樺木:材質堅硬、紋理均勻緊密、比重較大,可用作發動機架等受力構件.
(4)輕木:材質很硬、比重很輕、紋理均勻、不易變形易於加工,用來製作受力不大的零件.
(5)膠合板材:較薄的膠合板材(3層)可用來製作船的龍骨,具有強度大、不易變形的特點.
2、金屬材料:有強度大柔韌性好、可塑性強等特點.
(1)薄鐵片:用作支架、固定電機等.
(2)薄銅片:製作導電觸片、開關、電池夾、調速器等理想材料常用0.3~0.5mm厚.
(3)硬鋁板(半硬鋁板);用作支架、機械轉換裝置、推拉桿等,可折性差.
3、塑料:不同或分和工藝的塑料,其性質的差異可能很大,用途也非常不同.
(1)聚苯乙烯泡沫板:一種硬原則泡沫塑料密度小、易切割、易打磨、用來製作船體省時省力.一般常用電熱絲切割.
(2)聚氫酯泡沫塑料板:質地輕軟、是良好防震材料、顆粒較大.
(3)有機玻璃:聚甲基丙酸甲酯塑料,高度透明,比重輕,不易碎.110攝氏度變軟,可成型加工、可加工成才各類特殊形狀的溝槽和零部件
4、粘合劑:在連接模型的骨架外殼及各種零件時最常用到,膠合結構具有重量輕,強度大,應力分布均勻,外型光滑整齊,工藝簡單等優點.
應注意:(1)應對粘合面進行一定的預處理(使其光滑平整)
(2)粘合時塗膠盡量均勻和足量
(3)應採取一定措施對粘合面加壓,根據粘合劑不同採取不同的加壓時間
(4)要滿足粘合劑的固化時間(時間 溫度和濕度等)
(5)注意通風
5、修整設備艙、挖出電機安裝孔、及電源座孔.
三、平甲板型構架式船體製作方法。
將船體的肋骨型線一塊塊的描繪在白紙上,註明每一塊肋板的好碼,並扣去外板厚度,如外板選用 2mm 厚的木片為外板,則每塊肋板邊上均扣 2mm 的邊寬。沿中心線對折後剪下,粘到三甲板或五甲板上,用鋸鋸出(或用刀刻出)外形,再用細木挫或砂紙仔細修整。在每塊肋板的底部中央要開一個缺口,供安裝龍骨用。缺口的大小以龍骨的粗細來決定。在肋板的兩邊還要刻出龍筋能通過的缺口,這主要是為了加強肋板的強度。
龍骨是連接首尾柱和各個肋板的縱向重要構件。龍骨的截面大小以船體長度來決定,長度在 600mm 以內的模型龍骨用 3mm × 8mm 的木條,龍筋用 2mm × 3mm 或 3mm × 3mm 的木條;長度在 1m 左右的模型,龍骨用 5mm × 10mm 的木條,龍筋用 4mm × 4mm 或 5mm × 5mm 的木條。將圖紙平攤在桌上,按側視圖將首·尾柱的形狀描下,用硬紙製成樣板,然後覆在三夾板或五夾板上鋸出。在龍骨上開出每塊肋板所在站位的缺口,缺口深度約 3mm ,全部完成後就可以上工作板,進行拼裝和包板。
工作板應選用厚度大於 20mm 的木板,長度和寬度應比模型略大。
具體的方法是:在工作板上按甲板平面畫出主甲板弧形,並畫出每一肋板的站位。將龍筋沿甲板進行彎曲,並用大頭針進行固定。將制好的肋板按編號底朝天放到各自底站位上(要與龍筋緊密接觸),並用膠水膠合。再將龍筋和龍骨,先後膠到肋板底缺口上,這樣船體的構架就完成了。
在蒙外板前要作一下檢查:
1、龍骨是否準直。
2、船體兩邊是否對稱。
3、龍筋安裝是否正確,弧度是否相同。
船首部分彎曲較大,可以將肋板邊緣部分削成斜面,這樣蒙板時外板才能平整
船體蒙板的材料時厚度為 1.5mm 或 2mm 底木片,按船體外形的尺寸畫好後刻下,在肋板上塗好膠水,使外板與龍筋·肋板緊密的粘合,並用大頭針固定。船體平順的地方可用整塊木片進行蒙板。船首尾部分因彎曲較大,要一小塊一小塊地進行,在膠合前用電烙鐵或在火上將木片稍作彎曲加工火再進行膠合。
船體蒙板除了用木片外,也可用紙板來蒙,粘合方法與膠合木片相同。只是紙板蒙好後,應在船體內外塗上幾遍油漆,防止水滲入。
船首尾兩端除了因為彎曲特別大,木片無法膠合,可用兩塊木塊削出大約的輪廓,塗上膠水後膠再首尾的最前端。待膠水干後,用刀或木挫進行修飾加工。當全部工作完成,且膠水干後,取掉固定用的大頭針,用粗細砂紙將船體砂磨光滑
從工作板上取下船體,用 2mm 或 3mm 厚的木片作甲板。甲板上應開出艙口,供安裝電動機和電池盒用。甲板與肋板連接處塗上膠水,再用大頭針固定在肋板龍筋的邊緣上。經過以上步驟,一般平甲板快艇的船體就完成了。
四、有甲板舷弧和首尾樓的模型構架式船體製作方法:
在實船中,排水量稍大一些的船艦均有主甲板舷弧,這主要是在風浪中船的首尾不易上浪,增加船的安全性。
製作此類模型的構架式船體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在圖紙的首樓甲板最高處A點,並量取A點到基線的垂直距離,在船尾處按A點的垂直距離作B點,連接A、B。尺量取每一塊肋板到A、B連線的距離,這稱為「船台高度」。量出高度後,用木板按每塊肋板所需的添加高度,膠在畫有肋板間距的工作板上。
另一種方法是把船台稈同肋板連在一起,作出樣板,覆繪在三夾板或五夾板上,再按肋板形狀鋸割。要注意的是船台稈寬度應為肋板寬度的一半。船台稈與肋板連接處,在膠合前應在正反兩面用小刀刻上一條刀痕。這樣做是為了在船體完工後,容易將它取下。
首尾柱與龍骨:將首尾柱圖樣描下,用硬紙板製成樣板,並用三夾板或五夾按樣制出首尾柱。用 5mm × 10mm 或 10mm × 10mm 的木條製作龍骨。在龍骨的頂面按助板站位鋸出安裝助板的凹槽。
製作單螺旋槳的模型是,應在尾柱上留出螺旋槳軸套管通過的位置。膠合龍骨與首尾柱時,要在平坦的工作上膠合,要特別細心,結合處要求無縫隙。
為了正確地在助板開出龍筋槽,可在型線圖的最外邊的一塊和最里邊的一塊上均勻地進行等份,然後對每個對應的等分點進行連線。型線圖上每一肋板線與連接線的交點就是該龍骨槽的位置。確定好龍筋槽位置後就可以製作肋板紙樣,剪出後應仔細核對,主甲板高度是否正確,船台桿高度有無誤差。為了在船體內安裝電動機和電源,需把船體中部和尾部的肋板掏空,留出8~10mm的邊,最後將紙樣覆繪在三夾板和五夾板上,製成肋板。
以上工作完成後,可將肋板粘到工作板上,將龍骨、龍筋分別膠上,並用大頭針固定。在膠水未乾和大頭針固定。在膠水未乾和大頭針固定前要進行檢查,龍筋龍骨安裝是否准確,龍骨是否準直,兩邊是否對稱,發現問題應及時糾正。
由於有甲板舷弧的船型彎曲變化較大,蒙板最好用木條( 2mm × 5mm 或 2mm × 8mm )來做,這樣蒙出的船體相當光順。如找不到木條,也可用馬糞紙來蒙,但馬糞紙容易滲水,在用馬糞紙蒙好後,船體應用寫過字的毛邊紙或綿紙再糊上2~3層。糊時應將紙撕成大小不同的碎片,用糨糊粘貼,並隨時抹平,不要讓氣泡留在紙層中間。每糊一層都需干透後在糊第二層,待干透之後,在船體內外塗上2~3成清漆進行防水處理。首尾部分應用大小合適的木塊削成毛坯後膠上,干透後用刀和木挫整形,這樣船體便告完成。
好的模型船體,不僅可以增加模型的精美程度,對能在水中航行的模型來說,還能保證其良好的航行性能。因此,模型的船體應力求製作得線型准確、結構牢固、表面光順、水密性強。
簡易和初級模型的船體,一般結構簡單、加工容易。簡易實體船模可用實心木料削制。紙制船模多用折疊、剪粘的方法製作。初級模型的船底和船舷比較平直,可用薄木板、薄木片製作 。
中、高級模型和各種專供比賽的模型,多用構架式方法製作。有的也用木板層迭削制、實心木料挖鑿、塑料注塑以及材脂與玻璃纖維布糊制。這里重點介紹一下構架式船體及玻璃鋼船體的製作方法。
構架式船體的製作方法 構架式船體可用木料,也可用金屬材料製作。構架式船體由龍骨、船首住、船尾柱和船殼板組成。
龍骨是貫通全船,連接首柱、尾住的縱向構件。根據船模尺寸的大小,可分別選用截面為5×5~10×10(毫米)的長方形木料製作。首柱與尾校分別位於船的首、尾端部,下龍骨相接,是支撐船體端部構架的支柱,一般可用與龍骨相同寬度的木板鋸制。有些模型的首部和尾部,還可用整塊的實心木料挫削成形,或在首柱(或尾柱)兩側加粘實心木料再進行切削。肋骨板是按船體體型因(橫剖線圖)的橫剖線製作的。它是保證船體線型、支撐龍筋的橫向構件,通常用膠合板鋸制。
龍筋是保持船體體型,連接船體首、尾柱和各個肋板的縱向構件。龍筋,根據船模尺寸大小,可選用截面為3×3~R×5(毫米)的木條製作。一艘模型要安裝許多根龍筋,才能保證船體線型的准確和良好的強度。
為了鑲嵌龍筋,每塊肋板都應均勻地鋸出龍筋槽,最好使龍筋木條剛好卡入槽內。劃分龍筋槽時,可在船體體型圖一側首端(或尾端)的第一條由甲板至船底基線的肋骨線上,和船中最寬的一條肋骨線上,各劃分若乾等份並分別連線,連線與每塊肋板線的交點就是這塊助板龍筋槽的位置。
製作構架式船體應首先做好構架。先准備一塊大於船長而且平直的木板。板上劃出一條中心線和模型每塊肋板的位置線。模型的船體可以使甲板朝上製作,也可以使甲板朝下製作。甲板朝下製作時,因許多船模的甲板面從側面看呈弧狀(即有舷弧),為了保證舷弧的准確,可在每塊肋板甲板面的一端加墊不同高度的木塊(稱為船台桿)。每個肋板船台桿的高度,可以從模型圖紙中側視圖的首尾頂端連線上測得。固定肋板時,要注意肋板中線與船台板中心線相重合。為拆起方便,肋板可用小釘臨時固定。製作船體構架順序是首先安放肋板.再安放船首柱、船尾柱。有時有先將龍骨與首、尾柱粘接好,再一起與肋板相粘。下一步是對稱地固定龍筋。粘接的每一步,都可以用直別針、小夾子或細線等進行臨時固定。構架製成後,要用小刀進行總體修接。
船殼板可以用截面為2×10(毫米)的長木片或1. 5毫米厚的木片粘制。在船體表面彎曲較大的地方可以用更窄的木板粘接。注意木片不要重疊,接縫要嚴緊。接纏處要塗膠水。船殼板粘完後還要用小刀或小刨子削平,首尾處要用木挫、小刀按船體線型削好。為了提高船體強度和加強水密性.可在船殼板外面用快乾膠水、透布油或清漆糊上一層薄纖維布或紗布,待干後再塗刮膩子、打磨、塗漆美化。 用金屬材料製作,方法大致與上相仿。肋板可用粗鐵絲、小型自製的角鐵彎制或用金屬片剪制。龍筋可用鐵片彎制的角鐵、工字鐵或型鐵焊制。每塊肋板可以釘在木塊上或點焊在鐵釘上。
各種構架基本完工時,要考慮模型的軸套管、舵軸管、錨鏈管、舭龍骨以及帆船模型的穩定板等事先安裝問題。有些情況下需將上述部件裝好後再安裝船殼板。
玻璃鋼船體的製作方法 玻璃鋼的船體,它具有重量輕、水密性強、耐腐蝕和耐震動等特點。一些持殊的模型船體,如高速內燃機動力的快艇、水翼艇、氣墊船和沖翼艇等模型,做成玻璃鋼船殼更為適合。
製作玻璃鋼的船殼,可用陽模糊制,也可用陰模糊制。陽模一般用實心木料削制,也可用硬質泡沫塑料、石蠟、水泥或泥土製作。做陰模,往往需要將船模的木型放在一個容器中(如木箱等)用石膏倒成或在船體木型外面用樹脂糊制多層玻璃纖維布而製成。糊制玻璃鋼船殼,一般可以選用o.1毫米左右厚的玻璃纖維布。6101、F—44等型號環氧樹脂或不飽和樹脂。各型號樹脂的配製方法,可以參考產品說明書並在教師的指導之下進行。糊制時,先在模內均勻塗沫脫模劑。要帶上薄橡膠手套。可將玻璃布用樹脂浸透(揉搓),也可糊一層玻璃布再刷上一層樹脂。不要出現氣泡。根據模型大小,可糊至1. 5~3毫米厚。如樹脂調配准確,一般2小時可開始固化,24小時使可脫模。較大的船模,在船殼內還要加粘橫隔牆、龍骨等,以增加強度。為了使表面光滑平整,也要有塗刮膩子、打磨和塗漆等工序。製作玻璃鋼船體的原料中,不少是易燃、易爆的化學品,要特別注意防火、防爆。
10. 什麼平台賣二手木片機 削片機 凈片機械
我們平台賣二手木片紙膠片及鏡片機械,我知道淘寶反正有賣木片,有賣削片機的,但鏡片機械這個我不太清楚,二手的話你在咸魚看一下有沒有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