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成果冊是什麼(暑假告急)
寫出這一學期你有什麼收獲
下學期又要怎麼做
這學期得了什麼獎......
㈡ 遼沈戰役的重要成果是什麼
解放了東北全境,使全國的軍事形勢出現了一個新的轉折點,從此,人民解放軍不僅在質上佔了優勢,而且在數量上也佔了優勢,遼沈戰役的勝利,使得人民解放軍擁有了一個穩定的戰略後方,為後面兩大戰役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㈢ 電子版成果冊製作價格
花不了多少錢 關鍵在實踐
一個大二的學妹因為聽說我帶了兩支省優隊伍,一定要問我怎麼做社會實踐成果冊。仔細想了一下,做了些解答,就順便再這里也黏貼一下吧。我想,其實所有的宣傳評比類成果冊都離不開這幾個方面的:
要製作好宣傳類文本由這么幾個注意事項:
第一:時間是關鍵
第二:圖片是關鍵
第三:重點要突出
我分開來講,
時間,就是要牢牢把握好讀者以及領導看的心理,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好的成果冊要做到以下幾點:1、10秒鍾之內吸引領導的眼球,使他有讀下去的慾望。(一般用漂亮的能說明主要問題的封面,以及成果冊的厚度來實現目的);2、40秒之內要是他了解你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我習慣的做法是在成果冊的前面一頁寫上本次活動的概況,前提是每一個字一定要精練,不可啰嗦,每一個字都要是重點的重點——一般要隊長起草、隊員討論、反復修改,因為隊長是對隊伍最了解的)3、3分鍾之內要了解你各個活動的主要情況和現場氛圍,突出特色,將系列活動進行整合(其實如果能夠吸引領導看你的成果冊3分鍾已經非常成功了,所以,我一般的做法是將成果冊配合大量的圖片,用藝術字將活動方法,易於觀察,邊上插很精練的文字,突出特色。並且我把同一個系列的活動都放在一起,比如說「汗諫」)4、不要指望領導還會往下細看你的內容,其他的他肯定是幾頁幾頁第翻過去看你寫的是什麼的,所以,標題很重要,把重要的東西寫在前面很重要。
第二,圖片很重要。我帶隊的時候通常對攝影的同學是非常嚴格的,我需要的圖片必須是能說明現場狀況和活動狀況的。視角和氛圍都要好,一個活動必須要有相應的好的照片,不要多,但是一定要好,要典型,最好在照片里能有實踐隊的隊名出現等。記住,人的閱讀習慣是寧可看十幅圖片也不喜歡讀一段文字。
第三:重點要突出。實踐隊很多,領導看成果冊有好幾百本呢。憑什麼的要憑你們是優秀的,這個問題是所有隊員和後期製作的人要思考的。所以,你們一定要有特色,而且要把這個特色放在最顯眼的位置。讓他一看就明白。什麼樣的才是優秀的?人家有的你也有,人家沒有的你卻有,這才是優秀。
另外,要盡量搜集各種事業單位的證明文件,而且等級越高的越好。其實也比較簡單,讓他們給你們寫個評語啊什麼的,只要你真做過,一般都會寫的。這放在成果冊里很好。另外就是媒體報道,要大批量壓過去,即使是小網站的也放上去,沒人去查的。人家只會看你有多少。
最後也是最先要做的,要先定位實踐隊,再看後期怎麼做,如果是想憑省優,那是有一定難度的,要多一些人力,如果只是校優,你們是校隊,一點問題沒有的。還有,看在什麼場合用,視頻,WORD文檔,電子雜志我都傳給你了。他們各有優點,你要選擇地利用。
㈣ 團日活動成果冊怎麼做可以有哪些形式
先是有抄第一張封面
第二章是目錄
然後寫你的內容准備工作的文字與照片,然後活動進行的文字與照片
如果是班級活動的話還可以寫上這次活動的意義
如果是社團的話還可以加個視野集錦,放很多的照片
暫時我做成果冊是以這樣的形式做的。。。
㈤ 宜川戰役的戰役成果
宜川戰役是西北野戰軍轉入外線作戰後所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
此役,西北野戰軍以傷亡5404人代價,全殲胡宗南集團主力整編29軍軍部、整編27、90師及整編76師24旅,共5個旅10個團計29485人。其中,斃傷敵7523人、俘敵21962人,繳獲汽車19輛、化學迫擊炮6門、82迫擊炮24門、60迫擊炮139門、重機槍193挺、輕機槍979挺、長短槍8383支。1縱隊共斃傷俘敵11177人,繳獲化學迫擊炮3門、82追擊炮和60追擊炮40門、重機槍69挺、輕機槍341挺、長短槍3337支;3縱隊共斃傷俘敵整編24旅旅長張漢初以下5061人,繳獲山炮3門、82迫擊炮19門、60迫擊炮27 1門、輕重機槍225挺、長短槍1906支、汽車13輛。敵整編29軍中將軍長劉戡自殺身亡,整編90師中將師長嚴明及整編31旅少將旅長周由之、47旅少將旅長李達、53旅少將副旅長韓指針等被擊斃,整編29軍少將參謀長劉世振、整編27師少將副師長李奇亨和整編90師少將參謀長曾文思、整編24旅少將旅長張漢初等被俘。
迫使蔣介石將位於隴海鐵路潼關以東地區的裴昌會兵團及鄭州的整編第38師調往西安,策應了中原解放軍的作戰。這是西北野戰軍新式整軍以後所取得的第一個大勝利,僅僅一年時間,敵我力量發生根本變化,敵人由進攻轉為防禦;我軍戰鬥力大大提高,由一次消滅敵人一個建制團到一次消滅一個整編軍(即兵團);把戰爭由內線引向蔣管區。
這一仗震撼了蔣家王朝,蔣介石匆忙從南京趕到西安,安撫軍心,並將華東、中原兵力增援西北,以確保西安和關中。這就給華東野戰軍和晉冀魯豫野戰軍得以聯合發起洛陽戰役的戰機,有力地策應了中原戰場的作戰。西北戰場的形勢也改變了,西北野戰軍直指關中。
㈥ 廣西戰役的成果
解放廣西戰役,歷時30餘天,殲敵17萬餘人,消滅了統治廣西25年、在中國政壇上風雲一時、堅決反共的國民黨新桂系,解放了廣西。這是一個十分成功的戰役,在解放戰爭的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並具有重大意義。由於新桂系是當時中國最大、最強的地方軍閥勢力,又由於新桂系在當時是主持國民黨中央政府的集團,這樣一個集團的覆滅,極大地震撼了尚未解放的西南、西北各省的國民黨軍,大大動搖了這些省份國民黨軍的軍心,促使好些地方的國民黨軍因而放棄抵抗或和平起義(如雲南起義等),從而大大加快了全國解放的歷史進程。
㈦ 三國演義所有戰役資料
抄的
黃巾之亂
(全國性爆發)
184年、188年
張角 張角、張梁、張寶、張曼成、波才、彭托
東漢 皇甫嵩、朱雋、曹操、盧植、董卓
獲勝方 東漢
為了打擊黃巾叛亂,政府給於州牧兵權,許多州牧趁機坐大,中央政府影響力開始下降。
討伐董卓
(關中)
190年
袁紹 各路地方軍
董卓 華雄、呂布、胡軫、徐榮
獲勝方 袁紹
董卓挾天子遷都長安,地方諸侯內斗更深
易京之戰
(河北北部)
198年
袁紹 公孫瓚
獲勝方 袁紹
袁紹於此戰中基本統一河北,再無後顧之憂,意欲南向以爭天下。並於此後第二年(200年)發動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
(河北南部)
200年
袁紹 袁紹
曹操 曹操
獲勝方 曹操
袁紹勢力衰退,曹操統一中原成為最有實力的諸侯
赤壁之戰
(荊州南部)
208年 9月19日–20日
曹操 曹操
孫劉聯軍 周瑜、程普、劉備
獲勝方 劉備
曹操統一全國的計劃挫敗,劉備趁機取得荊州,形成三分局勢的雛型
夷陵之戰
(荊州南部)
222年
蜀漢 劉備
孫權 陸遜
獲勝方 孫權
蜀漢國力大衰,無力奪回荊州,形成三國鼎立最後形態
諸葛亮北伐
(雍州)
228年——234年
蜀漢 諸葛亮
曹魏 曹真、司馬懿、張郃
互有勝負
蜀漢諸葛亮病逝,曹魏司馬懿抬頭
姜維北伐
(雍州)
253年——263年
蜀漢 姜維
曹魏 司馬昭集團
互有勝負
蜀國國力消耗,間接導致蜀漢亡國
魏滅蜀之戰
(益州)
263年
曹魏 鄧艾、鍾會、諸葛緒
蜀漢 劉禪、姜維、諸葛瞻
獲勝方 曹魏
蜀漢滅亡。鄧艾、鍾會、姜維及一些蜀國遺臣在叛亂中被殺
晉滅吳之戰
(荊州南部、揚州)
280年
西晉 賈充
孫吳 孫皓
獲勝方 西晉
孫吳滅亡,西晉統一中國。
三國大事件年表
184年
2月 黃巾起義。
10月 張角病死。
187年 曹操任東郡太守。
189年 9月 董卓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立九歲的陳留王劉協為帝,是為獻帝。
12月 曹操號召各鎮諸侯共起討伐董卓。
190年 1月 各路諸侯起兵反董卓。董卓令李儒毒死弘農王(少帝) 卒年15歲。
2月 董卓焚洛陽,遷都長安,洛陽古都殘破。公孫度自立為遼東侯。
191年 孫堅破董卓,斬華雄。袁紹奪州牧韓馥的冀州,自領州牧。
192年
4月 王允設連環計,呂布殺死董卓。
6月 李傕、郭汜圍長安,殺王允,敗呂布。曹操擊敗青州黃巾軍,收編為「青州兵」,實力得以壯大。孫堅攻擊劉表,戰死。
193年 曹操東征徐州,大敗陶謙。
194年 呂布攻擊曹操。陶謙病亡,劉備領徐州牧。
195年 10月 曹操領兗州牧。孫策攻打江東大敗劉繇。李傕、郭汜爭奪獻帝。
196年 7月 獻帝在楊奉等人護送下,回長安。呂布占徐州,劉備投曹操。曹操始興屯田,將獻帝劫持到許。
197年 袁術在壽春稱帝。曹操討伐張綉,失敗。袁紹佔領冀、幽、青、並四州。
198年 9月 呂布攻打劉備,破小沛。
12月 曹操擒殺呂布。周瑜同小喬成親。
199年 11月 張綉投降曹操。 董承與王子服等密謀除曹操。孫策襲取廬江,敗劉勛。劉備討伐袁術,袁術病死。
200年 曹操誅殺董承等。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位。陳琳撰寫討曹檄文,官渡之戰開始。
10月 曹操偷襲烏巢。
201年 曹操敗袁紹於倉亭。劉備投奔劉表。
202年 5月 袁紹病死。
203年 孫權討伐黃祖。
204年 曹操平定冀州。遼東公孫度死,子公孫康繼位。
205年 曹操平定青州。
206年 曹操平定並州。
207年 8月 曹操大破烏桓,消滅袁氏殘余勢力,統一了北方。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曹操從南匈奴贖回蔡文姬。
208年 6月 曹操封為漢丞相。
7月 曹操南征劉表。
8月 劉表病死。曹操殺孔融。
9月 劉琮投降曹操。
11月 赤壁之戰,曹操被孫劉聯軍打敗。
209年 10月 劉備與孫權之妹成親。
210年 曹操建成銅雀台。周瑜亡。
211年 曹操攻破馬超。劉備入川。
212年 10月 曹操南下進攻濡須口。劉備駐扎霞萌關。孫權移治秣陵,改名建業。
213年 5月 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
214年 5月 孫權攻破宛城。
7月 孫權進攻合肥,被張遼擊敗。
10月 獻帝、伏後與國丈伏完密謀除曹操,事泄,曹操誅殺眾人。劉璋投降劉備,劉備自領益州牧。
215年 7月 曹操征張魯。
11月 張魯降曹操。逍遙津之戰。曹操在濡須打敗孫權。
216年 曹操稱魏王。
217年 2月 曹操進攻濡須口,孫權敗。
218年 曹彰大破烏桓軍,鮮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19年 7月 劉備進位漢中王。關羽水淹七軍。
10月 關羽失荊州,被孫權殺害。
220年 1月 曹操病亡。
10月 曹丕稱帝,建魏國。
221年 4月 劉備稱帝。劉備伐吳。張飛遇害。
222年 孫權稱吳王。彝陵之戰,陸遜火燒連營,大敗劉備。
223年 4月 劉備死於白帝城,劉禪繼帝位。
8月 曹丕五路伐蜀。蜀吳重修和好。雍闓叛亂。
225年 諸葛亮南征。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平定蜀國南方。
226年 曹丕病亡,曹睿繼位。
12月 曹睿封司馬懿為驃騎大將軍。孫權圍攻江夏,兵敗。
227年 諸葛亮上書北伐。
228年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姜維降蜀。馬謖失街亭。周魴詐降誘曹魏攻吳,陸遜大敗曹休。諸葛亮第二次北伐。
229年 孫權稱帝。諸葛亮第三次北伐。
230年 吳派衛溫、諸葛直航海到夷洲。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真病亡。
231年 諸葛亮第五次北伐。
234年 諸葛亮六齣祁山。
8月 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吳大舉攻魏合肥。
235年 1月 曹睿封司馬懿為太傅。馬鈞製造司南車和水轉百戲。
237年 ,遼東公孫淵自立為燕王。
238年 ,司馬懿平遼東,殺公孫淵。日本邪馬台女王卑彌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彌呼為「親魏倭王」。
239年 1月 曹睿亡,曹芳繼位。
240年 ,蜀將張嶷平定蠻族之亂。
241年 ,魏國在淮河興修水利。
242年 ,孫權派軍攻打海南島。
244年 ,曹爽派兵攻打蜀漢不利,傷亡慘重。
245年 ,吳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爭權,陸遜因受牽連,憂憤而死。
246年 ,毋丘儉兩度攻破高句麗。
247年 ,蜀姜維出隴右攻魏,接應附蜀的羌、胡部落。
248年,司馬懿封為丞相。
249年 1月 司馬懿殺曹爽一夥。夏侯霸降蜀。姜維伐魏。
250年 ,孫權廢太子孫和為庶人,賜魯王孫霸死,立孫亮為太子。姜維攻魏西平失敗。
251年 ,魏國太尉王凌陰謀叛變,被司馬懿平定。
7月 司馬懿亡。
252年 ,司馬懿長子司馬師為大將軍。孫權亡,孫亮繼位。司馬昭攻吳,失敗。
253年 ,諸葛恪進攻魏國,無功而返。姜維攻魏狄道失敗。吳孫峻誅殺諸葛恪。
254年 ,9月 司馬師廢曹芳。
10月 曹髦繼位。吳孫英謀殺孫峻未果。
255年 ,鎮東將軍毋丘儉與揚州刺史文欽討伐司馬師。司馬師亡。司馬昭為大將軍。姜維攻魏狄道,先勝後敗。
256年 4月,司馬昭討伐諸葛誕。姜維伐魏被鄧艾擊敗。吳孫峻死,弟孫琳專吳政。孫綝殺死滕胤等人。
257年 ,魏諸葛誕與孫吳聯合起兵反魏。姜維出駱谷攻魏失敗。
258年 ,魏軍攻破壽春,斬諸葛誕。孫綝廢吳帝孫亮為會稽王,立琅琊王孫休為帝。孫休與丁奉設計殺死孫綝。
260年 5月, 賈充、成濟殺死曹髦。
6月 曹奐繼位。
262年 10月, 姜維攻魏,被鄧艾擊敗,退屯沓中。
263年 ,司馬昭三路伐蜀,蜀亡。
264年 ,鍾會和姜維密謀失敗被殺。司馬昭稱晉王。孫休亡,孫皓繼位。
265年 ,司馬昭亡,其子司馬炎繼任晉王。
12月 司馬炎廢曹奐為陳留王,自稱晉武帝,建立西晉,魏亡。
271年 ,吳孫皓出兵攻晉,因士兵怨恨而止。
272年 ,司馬炎派楊肇、羊祜等率軍支持戰略要地西陵。陸抗大敗楊肇,殺步闡。
277年 ,晉文鴦擊破鮮卑人。
278年 ,羊祜死、杜預駐扎襄陽。
279年 ,西晉出動六路兵馬攻打吳國。
280年 ,西晉消滅吳國,吳帝孫皓投降,吳亡。
回答者: jeff3291 - 經理 四級 1-31 22:15
黃巾之亂
(全國性爆發)
184年、188年
張角 張角、張梁、張寶、張曼成、波才、彭托
東漢 皇甫嵩、朱雋、曹操、盧植、董卓
獲勝方 東漢
為了打擊黃巾叛亂,政府給於州牧兵權,許多州牧趁機坐大,中央政府影響力開始下降。
討伐董卓
(關中)
190年
袁紹 各路地方軍
董卓 華雄、呂布、胡軫、徐榮
獲勝方 袁紹
董卓挾天子遷都長安,地方諸侯內斗更深
易京之戰
(河北北部)
198年
袁紹 公孫瓚
獲勝方 袁紹
袁紹於此戰中基本統一河北,再無後顧之憂,意欲南向以爭天下。並於此後第二年(200年)發動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
(河北南部)
200年
袁紹 袁紹
曹操 曹操
獲勝方 曹操
袁紹勢力衰退,曹操統一中原成為最有實力的諸侯
赤壁之戰
(荊州南部)
208年 9月19日–20日
曹操 曹操
孫劉聯軍 周瑜、程普、劉備
獲勝方 劉備
曹操統一全國的計劃挫敗,劉備趁機取得荊州,形成三分局勢的雛型
夷陵之戰
(荊州南部)
222年
蜀漢 劉備
孫權 陸遜
獲勝方 孫權
蜀漢國力大衰,無力奪回荊州,形成三國鼎立最後形態
諸葛亮北伐
(雍州)
228年——234年
蜀漢 諸葛亮
曹魏 曹真、司馬懿、張郃
互有勝負
蜀漢諸葛亮病逝,曹魏司馬懿抬頭
姜維北伐
(雍州)
253年——263年
蜀漢 姜維
曹魏 司馬昭集團
互有勝負
蜀國國力消耗,間接導致蜀漢亡國
魏滅蜀之戰
(益州)
263年
曹魏 鄧艾、鍾會、諸葛緒
蜀漢 劉禪、姜維、諸葛瞻
獲勝方 曹魏
蜀漢滅亡。鄧艾、鍾會、姜維及一些蜀國遺臣在叛亂中被殺
晉滅吳之戰
(荊州南部、揚州)
280年
西晉 賈充
孫吳 孫皓
獲勝方 西晉
孫吳滅亡,西晉統一中國。
三國大事件年表
184年
2月 黃巾起義。
10月 張角病死。
187年 曹操任東郡太守。
189年 9月 董卓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立九歲的陳留王劉協為帝,是為獻帝。
12月 曹操號召各鎮諸侯共起討伐董卓。
190年 1月 各路諸侯起兵反董卓。董卓令李儒毒死弘農王(少帝) 卒年15歲。
2月 董卓焚洛陽,遷都長安,洛陽古都殘破。公孫度自立為遼東侯。
191年 孫堅破董卓,斬華雄。袁紹奪州牧韓馥的冀州,自領州牧。
192年
4月 王允設連環計,呂布殺死董卓。
6月 李傕、郭汜圍長安,殺王允,敗呂布。曹操擊敗青州黃巾軍,收編為「青州兵」,實力得以壯大。孫堅攻擊劉表,戰死。
193年 曹操東征徐州,大敗陶謙。
194年 呂布攻擊曹操。陶謙病亡,劉備領徐州牧。
195年 10月 曹操領兗州牧。孫策攻打江東大敗劉繇。李傕、郭汜爭奪獻帝。
196年 7月 獻帝在楊奉等人護送下,回長安。呂布占徐州,劉備投曹操。曹操始興屯田,將獻帝劫持到許。
197年 袁術在壽春稱帝。曹操討伐張綉,失敗。袁紹佔領冀、幽、青、並四州。
198年 9月 呂布攻打劉備,破小沛。
12月 曹操擒殺呂布。周瑜同小喬成親。
199年 11月 張綉投降曹操。 董承與王子服等密謀除曹操。孫策襲取廬江,敗劉勛。劉備討伐袁術,袁術病死。
200年 曹操誅殺董承等。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位。陳琳撰寫討曹檄文,官渡之戰開始。
10月 曹操偷襲烏巢。
201年 曹操敗袁紹於倉亭。劉備投奔劉表。
202年 5月 袁紹病死。
203年 孫權討伐黃祖。
204年 曹操平定冀州。遼東公孫度死,子公孫康繼位。
205年 曹操平定青州。
206年 曹操平定並州。
207年 8月 曹操大破烏桓,消滅袁氏殘余勢力,統一了北方。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曹操從南匈奴贖回蔡文姬。
208年 6月 曹操封為漢丞相。
7月 曹操南征劉表。
8月 劉表病死。曹操殺孔融。
9月 劉琮投降曹操。
11月 赤壁之戰,曹操被孫劉聯軍打敗。
209年 10月 劉備與孫權之妹成親。
210年 曹操建成銅雀台。周瑜亡。
211年 曹操攻破馬超。劉備入川。
212年 10月 曹操南下進攻濡須口。劉備駐扎霞萌關。孫權移治秣陵,改名建業。
213年 5月 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
214年 5月 孫權攻破宛城。
7月 孫權進攻合肥,被張遼擊敗。
10月 獻帝、伏後與國丈伏完密謀除曹操,事泄,曹操誅殺眾人。劉璋投降劉備,劉備自領益州牧。
215年 7月 曹操征張魯。
11月 張魯降曹操。逍遙津之戰。曹操在濡須打敗孫權。
216年 曹操稱魏王。
217年 2月 曹操進攻濡須口,孫權敗。
218年 曹彰大破烏桓軍,鮮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19年 7月 劉備進位漢中王。關羽水淹七軍。
10月 關羽失荊州,被孫權殺害。
220年 1月 曹操病亡。
10月 曹丕稱帝,建魏國。
221年 4月 劉備稱帝。劉備伐吳。張飛遇害。
222年 孫權稱吳王。彝陵之戰,陸遜火燒連營,大敗劉備。
223年 4月 劉備死於白帝城,劉禪繼帝位。
8月 曹丕五路伐蜀。蜀吳重修和好。雍闓叛亂。
225年 諸葛亮南征。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平定蜀國南方。
226年 曹丕病亡,曹睿繼位。
12月 曹睿封司馬懿為驃騎大將軍。孫權圍攻江夏,兵敗。
227年 諸葛亮上書北伐。
228年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姜維降蜀。馬謖失街亭。周魴詐降誘曹魏攻吳,陸遜大敗曹休。諸葛亮第二次北伐。
229年 孫權稱帝。諸葛亮第三次北伐。
230年 吳派衛溫、諸葛直航海到夷洲。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真病亡。
231年 諸葛亮第五次北伐。
234年 諸葛亮六齣祁山。
8月 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吳大舉攻魏合肥。
235年 1月 曹睿封司馬懿為太傅。馬鈞製造司南車和水轉百戲。
237年 ,遼東公孫淵自立為燕王。
238年 ,司馬懿平遼東,殺公孫淵。日本邪馬台女王卑彌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彌呼為「親魏倭王」。
239年 1月 曹睿亡,曹芳繼位。
240年 ,蜀將張嶷平定蠻族之亂。
241年 ,魏國在淮河興修水利。
242年 ,孫權派軍攻打海南島。
244年 ,曹爽派兵攻打蜀漢不利,傷亡慘重。
245年 ,吳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爭權,陸遜因受牽連,憂憤而死。
246年 ,毋丘儉兩度攻破高句麗。
247年 ,蜀姜維出隴右攻魏,接應附蜀的羌、胡部落。
248年,司馬懿封為丞相。
249年 1月 司馬懿殺曹爽一夥。夏侯霸降蜀。姜維伐魏。
250年 ,孫權廢太子孫和為庶人,賜魯王孫霸死,立孫亮為太子。姜維攻魏西平失敗。
251年 ,魏國太尉王凌陰謀叛變,被司馬懿平定。
7月 司馬懿亡。
252年 ,司馬懿長子司馬師為大將軍。孫權亡,孫亮繼位。司馬昭攻吳,失敗。
253年 ,諸葛恪進攻魏國,無功而返。姜維攻魏狄道失敗。吳孫峻誅殺諸葛恪。
254年 ,9月 司馬師廢曹芳。
10月 曹髦繼位。吳孫英謀殺孫峻未果。
255年 ,鎮東將軍毋丘儉與揚州刺史文欽討伐司馬師。司馬師亡。司馬昭為大將軍。姜維攻魏狄道,先勝後敗。
256年 4月,司馬昭討伐諸葛誕。姜維伐魏被鄧艾擊敗。吳孫峻死,弟孫琳專吳政。孫綝殺死滕胤等人。
257年 ,魏諸葛誕與孫吳聯合起兵反魏。姜維出駱谷攻魏失敗。
258年 ,魏軍攻破壽春,斬諸葛誕。孫綝廢吳帝孫亮為會稽王,立琅琊王孫休為帝。孫休與丁奉設計殺死孫綝。
260年 5月, 賈充、成濟殺死曹髦。
6月 曹奐繼位。
262年 10月, 姜維攻魏,被鄧艾擊敗,退屯沓中。
263年 ,司馬昭三路伐蜀,蜀亡。
264年 ,鍾會和姜維密謀失敗被殺。司馬昭稱晉王。孫休亡,孫皓繼位。
265年 ,司馬昭亡,其子司馬炎繼任晉王。
12月 司馬炎廢曹奐為陳留王,自稱晉武帝,建立西晉,魏亡。
271年 ,吳孫皓出兵攻晉,因士兵怨恨而止。
272年 ,司馬炎派楊肇、羊祜等率軍支持戰略要地西陵。陸抗大敗楊肇,殺步闡。
277年 ,晉文鴦擊破鮮卑人。
278年 ,羊祜死、杜預駐扎襄陽。
279年 ,西晉出動六路兵馬攻打吳國。
280年 ,西晉消滅吳國,吳帝孫皓投降,吳亡。
給我好嗎?求你了大哥
㈧ 1943年蘇軍在奧廖爾地域順利進攻的戰役成果是什麼
根據戰役企圖,規定以2個方面軍實施一系列同時突擊,以便在寬大正面上牽制敵人兵力,予以分割,並粉碎杜霍夫希納、亞爾采沃、多羅戈布日、葉利尼亞、斯帕斯傑緬斯克等地域法西斯德軍集團。西方面軍以其中央軍隊實施主要突擊,方面軍在粉碎當面敵軍後,應向羅斯拉夫利進攻,向西南方向對在布良斯克方面軍當面行動的敵軍集團一翼實施突擊。西方面軍右翼軍隊與加里寧方面軍左翼各集團軍協同,在完成當前任務後,應向斯摩棱斯克總方向發展進攻。如布良斯克方面軍進攻順利,則將西方面軍主力轉向斯摩棱斯克。
法西斯德軍統帥部認為扼守斯摩棱斯克以東的陣地有很大意義,在這一方向配置40多個師,並建立了堅固防禦。此處防禦是「東方壁壘」的中央部分,包括5~6道防禦地帶,縱深為100~130公里。在加里寧方面軍和西方面軍當面防守的敵軍集團(坦克第3集團軍、第4集團軍、第9集團軍一部)有人員85萬餘人、火炮和迫擊炮近8800門、坦克和強擊火炮約500輛、作戰飛機近700架。
在斯摩棱斯克戰役中被蘇軍擊毀的德軍坦克
㈨ 平津戰役的成果及意義
平津戰役歷時64天,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成功地將國民黨軍傅作義集團抑留於華北地區,進行戰略包圍和戰役分割,予以各個殲滅,並以軍事壓力與政治爭取相結合,實現了對北 解放天津
平守軍的和平改編。此戰,人民解放軍以傷亡3.9萬人的代價,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1個總司令部、1個警備司令部、3個兵團部、13個軍部、50個師(包括在戰役中重建和新建的部隊)及非正規軍4個師,共52.1萬人(其中俘敵232510人、斃傷29790人、投誠8700人、改編25萬人),基本上解放了華北地區。平津戰役連同遼沈戰役、淮海戰役的勝利,是毛澤東關於戰略決戰思想的偉大實踐,使國民黨喪失了三大精銳戰略集團,國民黨軍主力和精銳師團共約160萬餘人全部被殲。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被解放軍佔領,國民黨的統治基礎發生了根本動搖,為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奠定了鞏固的基礎。從此,中國人民革命戰爭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平津戰役是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中的最後一個戰役。
平津戰役,是解放戰爭戰略決戰三大戰役中最後一個戰役,此役共殲滅、改編國民黨軍52.1萬人,人民解放軍傷亡3.9萬餘人。這一偉大勝利,是軍事打擊和政治爭取相結合的結果。使悠久的文化古都北平和工商業大城市天津回到人民手中,並從此寫就新的歷史篇章。
㈩ 解放戰爭時期三大戰役的主要成果
為新中國成立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