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四川省安全科學技術研究院待遇怎麼樣
有編制沒編制沒多大區別,待遇都是一樣的,收入是靠計件的形式,多勞多得,少勞少得的模式,福利可以忽略不計,收入水平在成都是中等偏下的水平,僅僅只是餓不死,有些時候會很餓。適合女生,因為穩定,除了穩定,基本上就什麼都沒有。像博士在這個單位的收入,基本上等於博士白上了(博士畢業,來這個單位當個小領導,五六千塊錢,不會怎麼漲的,混日子可以)。不過沒有工作經歷的博士、碩士也不值錢。換句話說,沒有實用的工作經驗的人都不值錢,與學歷關系不大。其中收入相對較高是跑市場簽合同的(有提成),以及幾個年長的技術帶頭的,也只是相對而已。
㈡ 四川省科學技術研究成果檔案館的介紹
四川抄省科學技術研究成果檔案館成襲立於1984年,是四川省科學技術廳直屬事業單位,是四川省和西南地區唯一的科技成果專業檔案館。我館發揮自身獨特的科技成果檔案資源優勢,集成社會各方優勢資源,組織業務骨幹組成專業隊伍,深入開展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服務工作,曾經獲國家檔案局、省科技進步獎、省檔案局一等獎等多項獎勵,為我省科技事業發展和科技成果轉化做出了突出貢獻。
㈢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所頒獎項屬於省級嗎
不屬於,因省科學技術廳不是省級單位,而是省政府下屬單位,級別是市級。要省政府所頒獎項才是省級的。
㈣ 四川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怎麼樣
通過愛企查查看四川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更多信息和資訊。
㈤ 四川檔案局在什麼地方
四川省檔案局(館)經歷了較長的籌備階段,走過了一條曲折的發展道路。
1995年機構改革,由四川省檔案局與四川省檔案館合並為四川省檔案局(館),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履行全省檔案事業行政管理和接收保管省級機關檔案職能,為省人民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全局(館)現有職工165人,內設14個處室,下屬單位有四川省檔案科學技術研究所、四川省檔案學校、四川檔案雜志社、四川省檔案幹部培訓中心。
四川省檔案館系省級綜合檔案館,於1957年1月籌建,1966年4月26日正式成立。1963年6月從成都遷至雅安,1988年6月遷回成都。1998年11月被國家檔案局評為國家一級檔案館。新建的四川省檔案館座落在成都市花牌坊街191號,總建築面積3.29萬平方米,佔地25畝,主體建築由主樓和裙樓組成,主樓17層,高56.1米,裙樓3層,可容納檔案300萬卷冊。庫房為環廊雙層厚牆體,全密閉式結構,庫區內設置有中心控制室,採用集中式空調,安裝有溫濕度自動監測調控,自動防火、防盜報警,1211自動滅火,電視監控等系統和裝置。館內配有電子計算機146台、列印機42台,縮微、照相設備、保護技術、復印等現代化設備,配備縮微拍攝機6台、沖洗機2台、拷貝機3台、閱讀器11台、閱讀復印機2台,掃描儀10台;建立了四川省檔案資源網(www.scsdaj.gov.cn),讀者可通過互聯網訪問並查詢相關和感興趣的資料,省檔案館閱覽室可容納220位利用者查檔。
截至1998年止,四川省檔案館館藏檔案906個全宗,1,233,754卷,資料102,075冊。按不同時期劃分為清代檔案、民國檔案、革命歷史檔案和解放後檔案,主要為各時期地方政權形成的各類文書檔案,科技檔案等。其中,清代巴縣地方政權檔案最珍貴、最完整有11萬卷,民國檔案45萬卷。館藏全部檔案資料已系統分類整理,縮微檔案累計已達6297萬個畫幅,製成縮微膠片6137盤,拷貝3004盤,重要檔案已輸入微機並能提供利用。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取得了顯著成績,目前已向社會開放了形成期滿30年的全部檔案704,975卷,利用者只需持個人身份證件,即可利用;未滿30年的檔案,只要有關單位介紹,也可利用。為了主動向社會各方面提供檔案,編輯出版了1000多萬字的檔案資料。社會各界利用檔案頻繁,僅近三年,利用檔案解決各種社會問題1402起,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歷史上的四川檔案事業 四川檔案事業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7世紀的巴蜀開明王朝時,即已實行巫掌祭祀,史執祖法,是為四川檔案事業的發端。公元前316年,秦滅巴蜀,建置郡縣,設史官掌管文典,記言錄事。 1980年在青川縣出土的《為田律》的木牘,就是記載當時秦在巴 蜀推行「開阡陌」制度的歷史檔案,是現今保存的最早的四川檔案。 三國時,劉備建立蜀漢王朝,設東觀秘閣收藏圖書秘記。著名的西晉史學家陳壽在蜀漢時曾任觀閣令使,入晉後又任著作郎、治書侍御史等職,《三國志》就是他利用大量秘閣材料所寫成的。東晉史學家常璩在成漢時曾任散騎常侍掌管文書,入晉後他利用這些材料編纂成《華陽國志》。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地方誌。以後歷代都設有掌管文書檔案的官職或機構。清代對文書檔案格外重視,四川布政使司設有經歷署 、照磨署負責這一工作,規定「文案卷宗,隻字為重」,不準私自藏匿, 不準私帶出房,不得擅自摘抄復制,官吏任期屆滿均要辦理檔案移交手續。民國時期,檔案教育及檔案學研究開始興起。從1939年起,陸續舉辦多期檔案管理訓練班。1946年,殷鍾麟創辦了中國第一所檔案學校——重慶私立崇實檔案函授學校。殷氏並有《中國檔案管理新論》專著出版。由何魯成等創建的《文書管理月刊社》,是四川有關檔案學研究的第一個刊物,曾發表多篇論文。在悠久的歷史中,四川積存的檔案卷帙浩繁,是極為寶貴的財富。
當代四川檔案事業解放以後,四川檔案事業有了新的發展。人民政府於解放伊始即建立各級檔案行政管理機構,配備大量專業人員,對歷代積存的大量案卷、包括部分國民黨中央機關的檔案,進行了全面的清理,搶救了許多瀕臨散失、霉變的寶貴資料,並逐步建立各級綜合性檔案館。隨著經濟建設的全面開展,50年代後期開始創建技術檔案工作。省檔案館設立了技術檔案業務指導處進行指導。至60年代初,全省2957個縣以上工業企業已有2439個建立了技術檔案,60餘個科研單位開展了科研檔案收集整理工作,重慶、成都、自貢3市建立了城建檔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檔案事業邁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各地 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除建立各級檔案局、綜合檔案館外,還建立許多部門檔案館、事業檔案館,加強了會計、統計、審計、商標、公證、地名、文藝、土地管理、司法訴訟等專門檔案工作。全省綜合檔案館大都新建了庫房,並廣泛採用電子計算機技術、微縮技術及溫濕度自動控制技術進行檔案保護與管理,檔案教育和科研工 作進一步發展。四川大學設立了檔案系,1987年創辦了全國第一 所檔案學校——四川省檔案學校,各地還紛紛開辦檔案電大班、函大 班及短期培訓班等,省及各地相繼成立檔案學會、檔案工作協會,並 成立了四川省檔案科學技術研究所,已有多項成果獲獎。各地檔案館、室努力開發信息資源,為經濟建設服務。僅1986年至1989年 間,全省利用檔案獲得的經濟效益即達22億元。同時,檔案界還廣 泛開展國際交流活動,與國際機構及不少國家同行建立了聯系。目前, 全省各級各類檔案館保存檔案資料達12億余卷冊,居全國各省檔案館館藏之首。此外,近3萬個機關檔案室還保存有檔案資料1000 余萬卷冊,5萬多個企業保存的檔案也有1000餘萬卷冊,形成了以檔案室為基礎,檔案館為主體,檔案教育為保證,檔案科研為先導,檔案宣傳為紐帶的完整的檔案工作體
㈥ 四川省科學技術研究成果檔案館的檔案館地址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成科路8號
㈦ 2017年12月省屬事業單位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什麼時候面試,有知道的嗎
2017年12月省屬事業單位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約2018年2月上旬面試。四川省地震局的明確寫了面試時間安排在2018年2月6、7號。省屬的一般是差不多的時間面試的。
2017年12月省屬事業單位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的相關信息華政教育為你詳細解答:
報名時間為2017年11月2日10∶00至11月6日08∶00。
列印准考證時間:11月28日至12月1日24︰00前
筆試時間:2017年12月2日
考試總成績 = 筆試總成績×30% + 面試成績×70%。
筆試科目。筆試科目為《衛生公共基礎》,滿分為100分
筆試成績公布。《衛生公共基礎》筆試原始成績於2017年12月19日
報考者摺合後的筆試總成績及崗位排名由省殘聯於2018年1月2日在
政策性加分:申請加分的報考者,務於2017年12月1日12∶00前上交材料
面試資格審查:具體時間、地點及人員名單於2018年1月5日
面試方式。採取結構化面試方式進行。面試成績滿分為100分
面試主要范圍。包括意願素質(動機願望、職業責任感、敬業精神、競爭意識、興趣愛好等)、智能素質(應變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綜合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業務能力、創新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人際協調能力等)、人格素質(舉止儀表、性格氣質等)和知識素質(綜合知識、專業知識等)等方面。
參考文獻:2017年12月省屬事業單位科學技術協會招聘簡章
㈧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的人員編制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機關行政編制73名。其中:廳長1名、副廳長3名;機關黨委書記按省委規定配備;正處級領導職數14名(含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或機關黨辦主任1名),副處級領導職數16名。
單列管理行政編制1名;單列管理軍隊轉業幹部行政編制2名。
省紀委、監察廳派駐紀檢監察專項編制3名。其中:紀檢組長(監察專員)1名,監察室主任(紀檢組副組長)1名。按照《中共四川省委辦公廳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轉發〈省紀委、省委組織部、省編辦、省監察廳關於對省紀委、省監察廳派駐機構實行統一管理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川委辦〔2005〕30號)規定管理。
離退休服務人員控制數2名。
所屬事業單位的設置、職責和編制事項另行規定。
㈨ 四川省科學技術研究成果檔案館的工作職責
四川省科學技術研究成果檔案館自成立以來,在省科技廳領導下,致力於為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各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提供科技成果登記和統計、技術合同登記和統計、科技成果收集和保管、科技成果信息的發掘、利用和轉化等綜合服務,並且承擔了各類科技服務平台建設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負責四川省科技成果的登記和統計工作,頒發科技成果登記證書,經審查合格登記的科技成果,可以獲得申報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的基本資格,並優先推薦申報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編輯、出版、發行《四川省科學技術成果公報》,向省科技廳、國家科技成果網提供每年科技成果中各種數據的統計報表。
(2)承擔技術合同認定登記和統計工作。根據國家科技部《技術合同認定規劃》及相關政策,對符合條件的技術合同進行認定登記;開展技術合同認定登記及延伸服務,經認定登記的技術合同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可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撰寫《四川省技術合同統計分析報告》,為科技主管部門提供決策依據。
(3)負責全省科技成果檔案的收集、整理、編排、縮微、檔案保存、庫房管理等工作,並進行系統化、信息化、科學化管理。
(4)通過各種方式發掘、交流、利用科技成果檔案中的信息資源,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技術轉移和知識流動,提高科技成果檔案信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5)通過各類科技服務平台建設,整合全省科技成果資源,形成科技創新網路環境,面向全社會提供優質、高效的科技服務。
㈩ 四川省科技成果登記公共服務平台的介紹
四川省科技成果登記公共服務平台是在四川省科技廳領導下,依託四川省科學技術研究成果檔案館,充分利用其全省科技成果登記機構資源,充分利用其信息資源和網路資源,廣泛集成全省科技成果信息資源與服務而建立的一個面向終端用戶、統一服務界面的信息共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