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重慶市教學成果獎勵

重慶市教學成果獎勵

發布時間:2021-04-07 03:55:13

1. 孫鵬的榮譽獎勵

1.2014年被西南政法大學授予首屆「西政名師」稱號;
2.2009年被重慶市人民政府授予「重慶市名師」稱號;
3.2004年獲第九屆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校青年教師獎(教學類)」二等獎;
4.2002年被遴選為重慶市首批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
5.2012年獲重慶市教學成果二等獎(獲獎作品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法律實務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6.2002年獲重慶市教學成果二等獎(獲獎作品為《民法教學模式改革》);
7.2010年入選搜狐教育、評師網聯合發布的「全國最受歡迎百佳教授榜」;
8.2009年被「中國評師網」評為「重慶市最受歡迎十大教授」;
9.2001、2002、2003、2005年均獲「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獎」;
10.1998年、2003年被評為西南政法大學「優秀教師」;
11.2001年被西南政法大學學生評選為「我最喜愛的老師」;
12.1998年獲西南政法大學教學競賽優秀獎;
13.主持重慶市首批精品視頻公開課《民法系列課程》,參與國家精品課程《民法學》、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民法學》的課程設計,並擔任核心教師。 14.2013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15.2013年獲重慶市第二屆「優秀中青年法學專家」稱號;
16.2005年獲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優秀科研成果(專著)一等獎(獲獎作品為《物權公示論——以物權變動為中心》);
17.2010年獲重慶市優秀期刊論文三等獎(獲獎作品為《去除時效制度的反道德性——時效制度存在理由論》);
18.2006年獲中國法學會「物權法研討會」徵文三等獎(獲獎作品為《論不動產物權登記信息公開制度》);
19.2006年獲西南政法大學第11屆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獲獎作品為《物權公示論——以物權變動為中心》);
20.2004年獲西南政法大學「世再科研優勝獎」;
21.2006年被評為重慶市教育系統「優秀黨員」;
22.2009、2013年被評為重慶仲裁委員會優秀仲裁員。

2. 重慶市教育評估院的領導

院長:龔春燕,男,研究員,特級教師,碩士生導師。重慶市政協委員,民進重慶市委常委。主要社會兼職有:重慶市人民政府兼職督學、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習科學研究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香港創新教育學會名譽會長、美國北美華人教育協會理事等。其著作入選教育部《中國特級教師文庫》和《教育家成長叢書》,創新學習案例入選人社部編撰的全國培訓教材。先後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創新學習論綱》等專著8部,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主編教育著作17部,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主編《綜合實踐活動》等教材32冊,在《人民教育》等權威核心刊物發表論文10篇。主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辦等研究課題16項。有15項成果獲國家教育部、重慶市人民政府及重慶市教委獎勵。獲國家級、省部級多項榮譽稱號。
書記: 李麗,女,中共黨員,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社會兼職有:全國語文學習科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曾任中等師范學校書記、校長,高校人事處長、二級學院院長。先後主持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5項,獲四川省、重慶市政府哲社獎3項,省級教學成果獎2項,在《中國高等教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主編著作5部、參編教材多部。
副院長:沈軍,男,中共黨員,碩士,在讀博士,兼任重慶市教育學會教育評價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重慶市職業教育學會副秘書長和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先後擔任原萬縣地區教委師范科副科長、重慶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辦公室主任、重慶教育學院培訓部主任和黨院(外)辦副主任。3次被評為省部級先進教育工作者。承擔省部級課題2項,發表文章10多篇(核心刊物5篇),擔任《派往明天的教師》副主編,榮獲重慶市優秀教育著述成果一等獎。

3. 什麼叫教學成果獎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是國家在教學研究和實踐領域中頒授的最高獎項,每4年評審一次,獲獎項目需在教育教學理論及實踐中取得重大突破。

2013年已擴展為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包含基礎教育(含幼兒教育與特殊教育)、職業教育(含高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獎勵等級分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個等級,授予相應的證書和獎金。

(3)重慶市教學成果獎勵擴展閱讀:

相關事件

1993年國家教委第二次獎勵了普通高等學校國家級教學成果。1994年3月,國務院發布《教學成果獎勵條例》。在高等學校中,形成了由國家法規所確定的,與科技「三項獎」所並行的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勵制度。

1987年開始,國家教委每四年進行一次高等學校國家級教材獎勵。原定於1996年進行的第三次國家級教材獎與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並軌」。1997年國家教委成果獎中有438項教材參加了評審,117項教材獲得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其中,13項教材獲得了一等獎。

第四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國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獎勵額度,對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分別給予8萬元、5萬元和2萬元的獎勵。學校在國家獎勵的基礎上將給予一定程度的配套獎勵。

4. 「重慶郵電大學」是個怎樣的學校十萬火急!!!希望大家幫個忙,謝謝!

樓上的人窮不要怪屋基,找關系的哪個學校都有,有些學生自己一天通宵打游戲畢不到業找不到工作就開始唧唧歪歪學校老師不好,如果學校老師不好,那思科為撒子中國只到清華、北大、上交、中山、華工、西交、成電和重郵幾個學校開招聘會招收貯備幹部呢?除了重郵其他個大個都是名字可以嚇死你的學校,為撒子身為985的重大通信系和我們競爭工作競爭不贏呢,我們學校現在嚴抓教學,考試避免本校老師放水,都是換其他學校來幫我們出題,為了防止老師給平時成績賣人情讓學生過,現在一律考前給平時成績,為了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現在部分實驗課都是自助實驗,然後不按平時表現過關,直接考試實驗。我們學校地域性比較強,西南,兩湖,河南和廣東名氣比較大,北方名氣比較小,就業我們學校是重慶最好的學校之一嘛,基本上和二樓說的差不多

5. 重慶市沙坪壩區兒童藝術學校的教學成果

秉承「文化是基礎,藝術是特色」的辦學宗旨,堅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在教改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質量,學校承擔了國家級教改科研課題兩個,市級教改課題兩個,區教改課題兩個,教育教學、教改科研力量雄厚,英語教學富有特色,居全市前列。歷年來我校參加區中心片畢業考試,學生成績列全區前茅。學校擁有藝術專業教師16名,(其中外聘重慶市藝術骨幹教師6名),曾多次承辦市、區各級高規格文藝演出,舞蹈《小花的夢》獲全國群星獎金獎,《荷塘歡歌》獲全國銀獎,學生的美術作品獲全國蒲公英金獎

6. 重慶市涪陵區義務教育教師績效工資多少

涪陵教委召開了關於教師績效工資兌現的會議,會議決定,今年六月底前,教師績效工資要絕對兌現,人平1.8萬,百分之七十打卡,百分之三十作績效考核,重點傾向於班主任(年平均要比一般教師多五六千)。

7. 請問一下重慶交大哪個專業最好喲

下面幾個專業是重慶交大的名牌專業
土木工程專業:該專業是國內較早設立的以公路、橋梁工程為主的土木類本科專業之一。建校初期,學校設立了公路工程、橋梁工程等本科專業。該專業現設有橋梁工程、公路與城市道路、隧道與軌道交通工程、岩土與地下結構工程、建築結構工程5個專業方向,培養以公路、橋梁、隧道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為主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該專業依託的學科基礎有「橋梁與隧道工程」、「道路與鐵道工程」等4個重慶市重點學科、「橋梁與隧道工程」和「道路與鐵道工程」2個博士點及「土木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有交通部「橋梁結構工程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結構工程」、「山區道路建設與維護技術」2個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及「山區橋梁結構與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個專業基礎和專業課實驗室(中心)。該專業依託的重點學科在大跨徑拱橋設計與施工控制、長大隧道施工控制、橋梁新結構與新工藝、舊危橋加固改造等方面形成了顯著的特色與優勢,許多成果編入國家行業規范。該專業現有師資96人,其中教授23人(博士生導師15人)、副教授33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3人,重慶市「名師獎」獲得者1人,「振興重慶爭光貢獻獎」獲得者1人,「重慶直轄10周年建設功臣」1人,「重慶市十大傑出青年」1人,重慶市首批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9人,重慶市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10人。該專業始終重視發揮科研對本科教學的促進作用,注重實踐教學體系建設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每年舉辦的「橋模、建模及承重大賽」都成為校園科技活動的亮點,畢業生受到社會廣泛贊譽,大批畢業生已成為西部地區交通行業的學術、技術帶頭人及高層管理人員。「橋梁工程」、「工程測量學」、「鋼結構」和「隧道工程」課程為重慶市精品課程,「橋梁工程」是重慶市推薦的國家精品課程建設課程,出版省部級優秀教材2部,《橋梁工程》、《橋梁工程式控制制》、《公路小橋涵勘測設計》等5部教材被列為「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中國工程院鄭皆連院士為該專業1965屆畢業生,是原交通部10所高等院校培養出的唯一一名院士。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該專業是國內較早設立的港口航道專業,從建校初期的水道與港口水工建築專業發展而來。該專業依託的學科基礎有重慶市重點學科和博士學位授權點「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教育部與重慶市共建重點實驗室「水利水運工程實驗室」和一級學科碩士點「水利工程」,擁有「重慶市高校水工建築物健康診斷技術與設備工程研究中心」和「重慶市航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擁有原直屬交通部的西南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有目前國內高校中規模最大的港口航道實驗基地,實驗廳(室)面積1.8萬平方米,試驗場4.0萬平方米。該專業依託的重點學科成果豐碩,完成的航道整治、港口、水電站、樞紐工程研究,涉及西南地區幾乎所有通航河流或相關工程。該專業現有師資31人,其中博士生導師6人,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有「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重慶市「名師獎」獲得者1人,重慶市首批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重慶市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3人。韓其為和梁應辰兩位中國工程院院士為該專業特聘教授。該專業充分利用學科資源優勢,不斷優化課程體系與實踐教學體系,畢業生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近年來,該專業教師獲各級教學成果獎10餘項,編寫國家統編專業教材10部,「港口工程學」和「航道工程學」被評為重慶市精品課程,「港口工程學」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
交通運輸專業:該專業設立於1982年,緊密結合交通運輸的發展特點與社會需求,不斷優化人才培養體系,強調基礎理論,加強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培養社會急需的汽車運用與服務、交通運輸管理與物流方向的技術及管理人才。該專業依託的學科基礎有重慶市重點學科「載運工具運用工程」和一級學科碩士點「交通運輸工程」,擁有重慶市重點實驗室「交通運輸工程實驗室」,現有教育部高等學校交通運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及公路運輸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副主任1人。近5年,該專業在校生在全國大學生「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獲得20餘項獎勵。該專業學生綜合素質高,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畢業生多數已經成為西南地區運輸行業、道路運輸管理部門、汽車檢測與營銷企事業單位的技術骨幹或主要領導。該專業現有師資1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重慶市首批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近年來完成各類教改和重點課程建設項目10項,編寫國家統編專業教材7部。我校交通運輸工程一級學科在2009年評估中取得排名全國第十二的好成績,進一步提升了我校該學科在全國的聲譽和影響力。
工程管理專業:該專業設立於1984年,以重慶市重點學科及一級學科碩士點「管理科學與工程」、重慶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西部交通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為依託,以工程項目建設管理、高等級公路運營管理和工程造價管理為特色,構建了注重理工基礎和管理實際能力的人才培養體系。該專業現有師資1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交通部「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1人,重慶市首批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3人,重慶市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及資助人員3人。該專業很多專業教師都具有豐富的工程項目管理經驗,擁有造價工程師、監理工程師、建造師或咨詢師職業資格。專業實驗室「工程管理模擬實驗室」主要應用軟體與市場同步,與企業應用對接。近年來,「工程項目管理」被評為重慶市精品課程,建成校級精品課程和重點課程16門;完成各類教學改革項目8項,獲重慶市教學成果獎1項;擔任了工程管理交通土建管理普通本科教材主任委員單位,出版教材14部,包括主編國家規劃教材2部。

8.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的內設機構

辦公室
負責機關黨務、政務工作;·負責文電、會務、機要、保密、檔案、修志等機關日常運轉工作以及政務公開等工作;負責重大決議事項的督查督辦;承擔教育系統及機關處室綜合考核工作;負責機關信息化建設和指導教育系統電子政務工作;牽頭做好網路輿情信息管理工作;管理教育系統社團工作。
政策法規處
負責全局性教育決策研究,牽頭起草教育地方性法規、規章,研究本市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大問題;組織協調教育調研工作;擬訂教育政策研究課題計劃並組織實施;承擔機關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查;承擔有關教育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法律事務工作;辦理教育行政許可事宜;指導教育系統普法教育工作;參與教育執法監督、檢查工作;統籌「五個校園」建設工作。
發展規劃處
擬訂全市教育事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年度計劃和市屬高校、高中學校招生計劃並實施監督;統籌協調高等、中等公辦學校管理體制改革和布局、結構調整;負責全市教育基本信息統計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審核審批高等、中等公辦學校的設置調整事項;負責考核區縣(自治縣)政府的教育工作。
組織幹部處
指導全市教育系統黨的工作;負責市屬高校和直屬單位黨建、黨務工作;參與市屬高校以及部屬在渝高校領導班子建設的具體管理工作;負責高職高專副職及相應職級幹部的管理;負責直屬單位領導班子、領導幹部和機關副處以上領導幹部的管理;牽頭協調教育系統幹部教育培訓工作;辦理高校、直屬單位和機關領導幹部及黨員出國出境的政審工作;指導高校和直屬單位統戰工作。
紀檢監察室
監督檢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及所屬系統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執行市委、市政府的決議、決定、命令的情況。監督檢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維護黨的政治紀律、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廉政勤政的情況;協助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領導班子組織協調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及所屬系統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按照有關規定,調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及所屬系統黨員幹部違反黨紀政紀的案件及其他重要案件。受理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及直屬單位黨組織、黨員和行政監察對象的檢舉、控告,在職權范圍內受理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及直屬單位黨員和行政監察對象不服處分的申訴。承辦市紀委、市監察局交辦的其他事項。
人事處
負責教育系統人事、人才工作;負責市屬高校、直屬單位和機關的機構編制、人事和社會保障工作;規劃、指導中小學及中職學校校長隊伍建設和高校教師隊伍建設;負責組織實施教師資格制度;負責教育系統人員調配、職務評聘、考核晉級、表彰獎勵及相關專家推薦工作;負責中小學特級教師、市級以上優秀教師評選;承辦機關調研員及其以下非領導職務和一般行政職務幹部的有關管理工作。
財務處
負責教育系統財務、審計工作的管理和指導;負責教育經費管理;負責市屬高校、直屬單位及機關國有資產、預算決算、財務管理和教育系統內部審計工作;監督檢查市屬高校、直屬單位、區縣(自治縣)招生經費的收支情況;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學校有關收費標准;承擔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牽頭教育扶貧、救災和學生資助工作;指導本系統校辦產業和勤工儉學工作。
基礎教育處
承擔全市基礎教育管理指導工作;擬訂並指導實施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促進教育公平的政策;指導基礎教育改革工作;規劃、指導基礎教育教材建設工作;指導推進九年制義務教育和掃盲工作;指導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工讀教育;指導民族教育;指導中小學德育;負責普通高中招生工作及學籍管理;管理直屬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指導基礎教育各類學校、教育機構的各項教育教學工作。
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
承擔中等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社區教育管理指導工作;擬訂並組織實施相關教育教學政策;指導中等職業學校教材建設工作;指導相關教育教學改革、基礎能力、實訓基地建設和職業學校學生專業技能和水平考核工作;負責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及其學籍和學歷證書管理;負責推進中等職業學校與行業、企業的結合;指導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機構的各項教育教學工作。
科學技術和學位研究生處
承擔高校自然科學研究、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指導工作;指導、協調教育系統的科技工作、信息化建設以及有關版權、專利工作;指導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以及「產學研」結合和科技創新工作;擬訂高校科技、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規劃;負責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授權點和授權學科專業的相關工作;負責高校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建設管理工作;負責研究生培養質量和學籍的管理及學位授權點的檢查評估;指導、協調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建設;承辦市學位委員會的具體工作。
高等教育處
承擔全市各類高等教育、部屬在渝高校的有關統籌管理指導協調工作;指導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和教育教學的相關工作;指導高校教材建設工作;負責本、專科專業的管理;擬訂高校學科專業設置標准、教學指導文件;負責教育教學基本條件管理;負責相關教育教學質量的監控、評價和教育教學成果評選工作;負責高等職教、成人高教校外辦學點管理;負責地方學歷本、專科教育及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管理工作。
招生考試管理處
擬訂全市高等教育招生工作的相關規定;擬訂有關高等教育招生工作的法規、規章並組織實施;執行國家和本市下達的招生來源計劃並負責有關管理工作;負責全市普通高校、成人高校的招生劃線和招生工作;負責組織重慶地區考生特殊類招生的具體工作;負責指導、檢查本地區研究生招生錄取工作;參與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負責監督、管理全市高、中等教育入學考試工作。
民辦教育管理處
承擔各級各類民辦教育管理指導工作;牽頭高、中等學歷教育民辦學校(含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設置調整審批工作及管理、監督工作;指導區縣(自治縣)對民辦學校辦學活動的管理與監督;指導、協調有關民辦教育的法人登記、中介服務等工作。
師范教育處
承擔中等師范教育和幼兒園、中小學、中職學校教師培訓及繼續教育管理指導工作;擬訂並指導實施中小學、中職教師隊伍建設的中長期規劃;指導幼兒園、中小學、中職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及師德師風建設;牽頭支教工作;指導教育學院、中等師范學校、教師進修院校的布局調整、改革、管理及教育教學工作;管理中小學教師培訓證書發放工作。
督導室
負責教育督導工作;負責對區縣(自治縣)政府和市政府有關部門履行教育工作職責情況進行督導;組織對全市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掃除青壯年文盲的督導評估和檢查驗收;發布重慶市教育督導報告;組織開展全市基礎教育發展水平和質量監測。
宣傳思想政治教育處
指導教育系統宣傳工作;承擔高校宣傳工作及校園文化建設的管理指導工作;負責高校學生與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規劃、指導高校宣傳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和德育工作隊伍建設;指導高校師德師風建設;規劃、指導高校社會科學研究、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指導、協調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建設;管理教育系統報刊、出版工作。
學生處
負責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和成人高等教育學歷教育、學生學籍管理和學歷證書審核工作;參與高等教育招生工作;負責大中專畢業生和研究生就業管理及就業指導服務工作;牽頭處理學生申訴工作;協助和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大學生勤工助學和社會實踐活動;參與管理高校助學金、獎學金、學生獎懲工作,參與管理高校貸學金工作。
安全穩定辦公室
統籌管理和指導教育系統安全穩定工作,負責市屬高校、直屬單位安全穩定工作;指導、協調有關部門處置教育系統突發事件;指導教育系統建立健全學生意外傷害保障機制和學校安全防範體系;負責學校安全穩定工作的宣傳教育;牽頭校園及其周邊綜合整治工作;負責教育系統安全穩定的督查和考核評估;負責教育系統信訪工作;負責防範和處理邪教工作。
基建後勤處
編制市屬高校、直屬單位基建投資計劃,負責市屬高校、直屬單位基建的相關工作;參與國家和市政府下達的基建項目的安排與管理;指導教育系統學校基建和住房制度改革工作;指導、協調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後勤保障和後勤產業發展工作;指導市級重點中學和其他高中階段學校的後勤改革;負責教育系統節能減排工作。
體育衛生藝術教育處
承擔學校體育、衛生和藝術教育管理指導工作;指導學校健康教育、衛生保健和防疫工作;組織學生的體質健康監測;指導學校藝術教育和課外文娛藝術活動;組織、管理市級學生體育運動競賽和藝術比賽;負責組隊參加市級以上各類體育競賽和藝術活動;指導學校體育衛生藝術設施建設及器具配置;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學校國防教育和軍訓工作。
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負責全市語言文字工作;組織實施國家語言文字工作的法律法規;擬訂相關語言文字工作規范性文件;監督檢查語言文字的應用情況;推進語言文字改革、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和語言文字信息處理工作;組織推行《漢語拼音方案》,推廣普通話,負責普通話培訓、測試和發證工作;負責漢字應用水平測試工作;協助漢語國際推廣工作。
國際合作與交流處
承擔教育系統及有關部門和學校的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負責公派留學人員、教育系統因公出國(境)人員和來華留學人員、來渝外籍文教專家及教師的各項管理工作;負責中外合作辦學管理;會同有關部門對聘請外教學校及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機構進行資格審查;開展漢語國際推廣工作;承辦海外人才工作及引智工作;開展同港、澳、台地區的教育交流工作;負責舉辦國際教育展覽的審批;負責僑務工作。
離退休人員工作處
負責委機關離退休人員的管理工作,指導直屬單位離退休人員工作。貫徹執行有關離退休工作的政策和規定;組織離退休人員的集體活動;了解反映離退休幹部的情況;負責離退休人員思想政治工作,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協調老年社團、機構,做好離退休工作,配合關工委開展工作。
機關黨群辦公室
負責機關黨群工作,指導直屬單位群團工作。負責機關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制定機關黨委和黨支部學習計劃、學習制度;牽頭開展機關黨員教育活動;負責機關精神文明建設;負責機關紀檢工作;牽頭機關作風建設工作;配合組織、人事部門,對機關有關行政領導幹部進行考核和民主評議;負責機關工會、婦委會和共青團工作。
新聞中心
擬訂對外新聞宣傳總體規劃和計劃;負責全市教育對內對外新聞發布工作;負責教育電視台重慶站工作;負責《中國教育報》重慶記者站組稿工作和《重慶教育信息》的編輯工作,編寫《輿情簡報》;負責對高校、區縣(自治縣)教育行政部門新聞發言人、新聞中心(新聞辦)人員的培訓工作;協調委機關處室和指導高校、區縣(自治縣)教育行政部門對外新聞宣傳工作。
機關後勤服務中心
負責委機關後勤事務的保障和服務工作;負責采購和管理委機關資產;負責委機關公務車輛管理;負責委機關辦公場所保潔、綠化和水、電、氣、電話等公用設施的管理和維護;負責臨時工的聘用和管理;負責委機關食堂的管理;負責委機關重大活動、會議和公務接待的後勤服務和保障工作;負責機關的安全防範工作;負責統籌有關運營性工作。

9. 張德明的主要成果

研究方向為通信信號處理及通信系統中的演算法研究。近年來講授的本科生課程有:《通信原理》、《數字信號處理》、《數字通信原理與SDH技術》等;同時從事研究生《信號分析》課程的教學工作。現為重慶市首批精品課程《電路分析基礎》、重慶市首批特色專業「通信工程」專業和重慶市首批優秀教學團隊負責人。從1993年以來已培養碩士研究生數十名,作為項目負責人或主要研究人員先後完成了多項國家、省部級科研攻關項目和教改項目,發表論文八十餘篇,出版著作和教材十部。曾獲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獎、郵電部科技進步三等獎、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重慶市優秀教育教學成果三等獎。先後獲「四川省優秀青年教師」、「郵電部優秀青年骨幹教師」、「郵電部有突出貢獻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全國師德先進個人」、「重慶市優秀教師」、「重慶市名師獎」等榮譽稱號。
近5年來主持的教學研究課題 :1)國家特色專業「通信工程」建設項目(TS10485),教育部、財政部,2008-2011; 2)信息化環境下通信技術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和改革(0634166),重慶市教委,2007-2009; 3)研究生優質課程「信號分析」建設項目,重慶市教委,2009-2010 ;4)精品教材項目「現代通信系統與信息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006。
近幾年來編寫的教材/專著 :1)胡慶、謝顯中、張德民等,電信傳輸原理,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8; 2)胡慶、張德民等,通信光纜與電纜工程,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2 ;3)鮮繼清、張德民等,現代通信系統與信息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4)張德民、胡慶,信號與系統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 5)何方白、張德民等,《數字信號處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
近幾年發表的教學研究論文 :1)多模式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工程技術人才探索,全國高校電子信息科學與工程類專業教學協作會論文集,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8.12 ;2)紐西蘭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調查報告,全國高校電子信息科學與工程類專業教學協作會論文集,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8.12 ;3)愛爾蘭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調查報告,全國高校電子信息科學與工程類專業教學協作會論文集,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8.12
獲得的教學表彰/獎勵 表彰/獎勵情況本人排名頒獎單位頒獎時間 重慶市名師重慶市政府2005.09 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三等獎2重慶市政府2005.11 教學成果一等獎1重慶市政府2009.02
近幾年來承擔的學術研究課題:1)LDPC碼解碼器的模擬VLSI實現研究,重慶市教委,2003-2005,⑵; 2)基於蜂窩網反射信號的超低空目標無源探測和定位新方法研究,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2008-2011,⑵
近幾年在國內外公開發行刊物上發表的學術論文:1)基於高階累積量的空間特徵估計方法及其應用,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06.03; 2)相干多徑環境下自適應陣列的性能改進,電波科學學報,2007.06 ;3)相干環境下LCMV自適應陣列抗干擾問題研究,電子與信息學報,2007.07 ;4)相干多徑環境下信號空間特徵及波達方向估計,電波科學學報,2007.08

閱讀全文

與重慶市教學成果獎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