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趙海峰的科研成果
[1] 高溫高應力地層定向井井壁穩定技術與應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科技進步一等獎,2011
[2] 非平面水力裂縫設計方法及控制壓裂提高油氣產量技術,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科技進步特等獎,2008
[3] 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石油工程學院二等獎,2011
B. 牛頓聽說每時每刻都很快樂,因為搞科研獲得成果後收獲的快感是非常爽的。像許多天才永無止境的刻苦努力
不全是。但人高度的責任感和自律能力讓他們堅持。
C. 科研成果的攻克與展現,彰顯了哪些中國力量
科研成果的攻克與展現,彰顯了中國的科研實力,說明中國在科研方面在世界上是一流的。
D. 錢學森的科研成果可以與楊振寧的成就並肩嗎為什麼
顯而易見的答案:不能。我們首先要知道,錢學森和楊振寧是干什麼的。錢學森是導彈專家,著作是《控制論》。錢學森的科研成果,主要是應用科學。而楊振寧的主要研究領域是理論物理,比如冷原子,統計力學,凝聚態,超導等,涉及領域是基礎科研。應用科學和基礎科研,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領域,如果光從這方面考慮,無法做比較。比如,一個石油鑽井隊的隊長,和一個中學的物理教師,你認為他們誰對社會貢獻大?由於缺乏量化的標准,所以難以直接比較。
不過,由於題目說一定要比較,所以我就勉為其難的比較一下。還以石油鑽井隊隊長和中學物理教師做比較,我認為教師的貢獻更大。教師是傳授基礎知識的,沒有知識,這個石油鑽井隊的隊長就無法勝任工作。沒有基礎科研,何來應用科學?所以,基礎科研比應用科學更加重要。
還有一點,一切應用科學都有【時效性】。比如,錢學森研究的導彈,可以在60年代算比較先進,70年代也算可以,到了80年代已經顯得落後。而楊振寧的基礎科學研究,就並不存在這個問題。牛頓力學定律發明了幾百年,落後了嗎?
E. 張亞平的什麼科研成果被評為1999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之一
張亞平系統地研究了我國許多瀕危和非瀕危物種的遺傳多樣性,發現遺傳專多樣性的缺屬乏與物種瀕危之間沒有必然的對應關系。他們將這種現論6成果用於幫助和指導遺傳多樣性保護的實踐工作,如鑒定大熊貓的「家譜」,參與大熊貓的異種克隆研究,負責其中重構胚的分子鑒定,這項科研成果被評為1999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