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論文怎麼寫 關於經濟發展現狀的
淺談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現狀及對策
摘 要:全球氣候變暖是當前世界各國廣泛關注的問題之一,而世界經濟的發展對能源需求量的持續增加,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溫室氣體排放所帶來的環境和生態問題將進一步加劇。而且我國能源緊張、人均資源佔有量低、環境污染嚴重也使我國面臨著較大的國際轉移排放壓力。倡導發展低碳經濟,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也有利於現代能源服務的普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結構和加強能源安全。
關鍵詞:低碳經濟;現狀政策選擇
一、低碳經濟的內涵
低碳經濟是一種全新的經濟理念,低碳經濟的提法最早源於英國在2003年發布的能源白皮書「我們未來的能源:創建低碳經濟。」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認識,低碳經濟是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從技術角度認識,低碳經濟是以市場機制為基礎,在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利用提高能效技術、節約能源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和溫室氣體減排技術等各種低碳技術,促進整個社會經濟朝著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轉型。
綜上所述,廣義的低碳經濟是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為標志的綠色生態經濟模式。目標是控制碳排放,維持生物圈碳平衡;實質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創建清潔能源結構;核心是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發展觀的轉變。可以說,發展低碳經濟是一場涉及價值觀念、國家權益、生產生活方式的全球性革命。
二、國外發展低碳經濟的現狀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把環境保護作為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制定低碳經濟政策,積極推動低碳綠色增長。尤其是為了應對此次全球金融危機,一些國家更是把開發新能源、發展低碳產業作為重振經濟的重要動力。
德國發展低碳經濟的重點是發展生態工業。德國的生態工業政策主要包括六個方面的內容:嚴格執行環保政策;制定各行業能源有效利用戰略;擴大可再生能源使用范圍;可持續利用生物智能;推出刺激汽車業改革創新措施以及實行環保教育、資格認證等方面的措施。為了實現從傳統經濟向綠色經濟轉軌,德國除了注重加強與歐盟工業政策的協調和國際合作之外,還計劃增加政府對環保技術創新的投資,並通過各種政策措施,鼓勵私人投資。德國政府希望通過籌集公共和私人資金,建立環保和創新基金,以此推動綠色經濟的發展。
法國的低碳經濟政策重點是發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2008年12月,法國環境部公布了一攬子旨在發展可再生能源的計劃,這一計劃有50項措施,涵蓋了生物能源、風能、地熱能、太陽能以及水力發電等多個領域。除了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之外,2009年,法國政府還投資4億歐元,用於研發清潔能源汽車和「低碳汽車」。此外,核能一直是法國能源政策的支柱,也是法國低碳經濟的一個重點。
美國選擇以開發新能源、發展綠色經濟作為此次全球金融危機後重新振興美國經濟的主要動力。美國政府低碳經濟政策可以進一步分為節能增效、開發新能源、應對氣候變化等多個方面。其中,新能源的開發是核心。2009年2月15 日,美國出台了《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案》,投資總額達到7870億美元,該法案將發展新能源列為重要內容,包括發展高效電池、智能電網、碳儲存和碳捕獲、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和太陽能等)。在節能方面最主要的是汽車節能。此外,為應對氣候變暖,美國力求通過一系列節能環保措施大力發展低碳經濟。
三、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實踐
在低碳經濟的實踐上,英國作為低碳經濟的先行國,在2006年通過了全球第一個有關低碳經濟的法案一《氣候變化法草案》,制定了到2020年減少碳排放30% ,到2050年減少碳排放60%的目標。日本、丹麥和挪威等國的低碳經濟和低碳技術也取得了迅速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果。國內對低碳經濟的實踐則主要集中於碳交易和創建低碳城市。(1)碳交易。2006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權交易總額達280億美元,交易的二氧化碳量達到了13億噸。目前全球有四個交易所專門從事碳金融的交易,包括歐盟的EU ETS、澳大利亞的New South Wales、美國的Chicago Climate Exchange和英國的UK Errs等。此外,還有很多知名金融機構活躍在這些市場上,包括荷蘭銀行(ABN AMRO)、巴克利(BarclaysCapita1)、高盛(Goldman Sachs)、Morgan Stanley和UBS等。美國的Chicago Climate Exchange是全球第一個也是北美唯一自願性參與溫室氣體減排量交易,並對減排量承擔法律約束力的組織和市場交易平台,它也是全球唯一同時開展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化物、六氟化硫6種溫室氣體減排交易的市場。在中國,2006年興業銀行基於品牌和市場價值與IFC合作簽署了《能源效率融資項目(CHUEE)合作協議》(即《損失分擔協議》),成為國內首家推出「能效貸款」產品的商業銀行。根據該協議,IFC向興業銀行提供2億元人民幣的本金損失分擔,以支持最高可達4.6億元人民幣的貸款組合,興業銀行則以IFC認定的節能、環保型企業和項目為基礎發放貸款,IFC則為貸款項目提供相關的技術援助和業績激勵,而中國銀行和深圳發展銀行則分別推出了「掛鉤海外二氧化碳排放額度期貨價格」的理財產品。
(2)低碳城市的創建。低碳城市是由新能源利用、清潔技術、綠色規劃、綠色建築和綠色消費等一系列要素構成的城市可持續發展模式。2008年,國家發改委與聯合國自然基金會開始「低碳城市發展」的全面推廣,上海和保定成為首批試點城市,由國家發改委、建設部、科技部、環保總局、商務部等專家組成的項目技術顧問組也正式亮相。同年,世界自然基金會發布了《保定:全球可持續能源生產的「電谷」》,肯定了「保定模式」在發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做出的貢獻。廣東省珠海市也在2008年邀請專家研究低碳經濟,欲申報國家低碳經濟區。
四、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政策選擇
低碳經濟是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是實現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然而,中國正處在工業化發展階段,發展經濟、減少貧困和滿足就業等仍是實現現代化的最大任務,向低碳經濟轉型還面臨著許多現實條件的制約。為實現這些目標,必須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適時適度地創新公共政策,根據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環境的新要求,創立一種具有積極價值的、適宜的政策安排。
(一)、調整產業結構,限制高碳產業的市場准入,倡導產業低碳化
產業結構對碳排放會產生較大影響,同等規模或總量的經濟,如果技術水平相同而產業結構不同,則會導致碳排放量相差較大。以工業製造業、建築業和交通運輸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則是能源大戶,需要大量消耗能源。我國正處在工業化高速發展時期,第二產業在一定的時期內還會顯示強勁的勢頭,這也是發展的客觀需要。所以,根據國情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倡導產業低碳化,這是我們當前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二)、增大陸海碳匯
森林可以吸收大量CO2 .相當於減少了CO2 排放,是良好的碳匯。據研究,我國人工造林的固碳率為1.4噸碳/(公頃?年),相當於每公頃林地每年可平均吸收5.1噸CO2 。2005年.我國森林面積達到1749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13.92%。增加到18.21%,為促進全球碳匯建設和溫室氣體減排做出了巨大貢獻。根據國家《林業發展「十一五」和中長期規劃》,到2020年我國森林覆蓋率將達到23% 按照我國國土面積約960萬km (合96000萬hm )計算,相當於2020年比2005年新增森林面積4600萬公頃,每年可新增碳匯430.1萬噸,相當於減排1578.4萬噸CO22005.2020年間累計新增加碳匯5.2億噸,相當於累計減排18.9億噸CO2。另外,海洋也是重要的碳匯之一有研究表明,過去200年中人類燃燒化石燃料和製造水泥過程中釋放的CO2 .被海洋吸收了近一半。我國在東海進行的大洋碳通量研究也表明,東海是CO2 的匯。因此,通過加大力度開展研究,盡早比較准確地確定我國鄰近海域的碳匯結構和強度.有望進一步增大我國的碳匯規模。
(三)、創新文化政策,倡導生態文化
生態文明是黨在經濟和社會轉型的緊要關頭所形成的又一重要思想創新,並提出了文化「軟實力」 的概念。文化是基礎國民教育,它奠定國民的品味教養;文化是生活,它決定我們所見、所感、所思的整體環境的真善美或假惡丑;文化是經濟,文化產業在現代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不言而喻。低碳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全民普遍共識的、綠色的生態文化的構建。生態文化作為正在崛起的新興文化,是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體系,是人們最優化的解決人與自然關系問題所反映出來的思想觀念的總和,體現在人類為解決所面臨的種種生態問題環境問題,與自然和諧相處,求得人類更好地生存與發展的種種措施和手段上。創新文化政策就是要形成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為核心的生態文化,在生活中堅決抵制鋪張浪費的奢侈文化,生態的觀念深入人心。
五、結束語
目前,我國正在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進行創新型國家建設和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這與發展低碳經濟的目標基本上是一致的。從經濟的角度講,社會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有一個與其相適應的經濟發展模式:工業化初級階段,經濟發展依賴的是原始生產要素的高投入的粗放型經濟增長;工業化中級階段,經濟發展以投資和科技進步為主要帶動力量;工業化高級階段則以信息和現代服務業為主要發展方向。中國的經濟轉型摒棄了傳統的「高投入、高污染、低產出」的經濟發展模式,走出一條「低投入、低污染、高產出」的路子。公共政策的創新使我們主動融入到低碳經濟的實踐和世界發展的潮流中,獲得更多的可持續發展的資金和技術,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一個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新模式。
參考文獻:
[1]馮之浚,金涌,牛文元,徐錠明.關於推行低碳經濟促進科學發展的若干思考[N].光明日報理論版,2009-04—21.
夏墊堡.發展低碳經濟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J].環境保護,2008 (7A):33—35.
陳曉春,張喜輝.淺談低碳經濟下的消費引導[J].消費經濟,2009 (4): 71—74.
鄒驥等,低碳道路的技術轉讓和資金機制,2009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探索中國特色的低碳道路[M],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9
陳曉春,譚娟,陳文婕.論低碳消費方式[N].光明日報理論版,2009—04—21.
『貳』 畜牧業經營范圍是哪些
農業公司的業務范圍是:
種植和銷售農作物,蔬菜,水果和幼苗;林業和花卉種植;農業技術和技術咨詢服務;農產品展示;農業旅遊;水果蔬菜種植和採摘;食品加工。
農業經營范圍包括農葯,農副產品,日用品,林業機械,通用機械和環保機械的銷售;化肥和薄膜零售,農業技術咨詢服務;國內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包括農業和森林噴灌和滴灌。技術服務,農林生物控制,物理控制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推廣,技術轉讓;種植穀物,馬鈴薯作物,豆類作物的銷售。
農業科技的研究開發,推廣和應用;經濟信息咨詢和服務;種子(不再包裝的包裝種子),農業機械,農副產品銷售;肥料,農用薄膜(限於零售);農副產品網路銷售;進出口,技術進出口業務。
未來,農業將在開發和銷售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我們將依靠專業的農產品營銷團隊為優質農產品提供差異化的品牌服務。
通過完善品牌的核心理念,創造品牌故事,包裝設計和媒體內容營銷,同時對接特定的銷售渠道,徹底開放農產品供應鏈,提升品牌的心理顯著性和購買便利性,幫助客戶實現品牌價值最大化,實現產品增值,農民增加收入。
農業科技種植公司的經營范圍填寫規則如下:
1、需要緊緊圍繞農業科技種植行業相關業務內容填寫。
2、農業科技種植公司經營范圍,要使用簡體漢字。不能使用繁體、英文、數字。
3、農業科技種植公司的經營范圍,長度在50-300字之間。不宜過長,不宜過短。
4、原則上,農業科技種植公司,不可填寫跨多個行業的經營范圍。
5、設計許可經營的項目,獲取許可證後方可經營。
6、農業科技種植公司經營范圍,需採用簡練的書面用語,不可採用口語。標點符號需要清晰正確。
『叄』 民法中物的概念
你所說的是民法法律中的物格制度:
一、流通物、限制流通物、禁止流通物
這是以物能否流通、在何種范圍流通為標准而進行的劃分。流通物是指法律允許在民事主體之間自由流通的物。限制流通物是指法律對流通范圍和程度有一定限制的物,如外幣、黃金、公民收藏的文物和運動槍支等。禁止流通物是指法律明令禁止流通的物,如土地、礦藏、淫穢書刊等。
公民和法人違反有關限制流通物、禁止流通物的規定從事有關的民事行為的,民事行為無效。情節嚴重的,要承擔行政的或刑事的責任。
二、動產與不動產
以物能否移動並且是否因移動而損害其價值為標准,可以將物分為動產與不動產。
動產是能夠移動並且不致損害價值的物,如桌子、電視機等。不動產是指性質上不能移動或雖可移動但移動則會損害價值的物,如土地、房屋。《民通意見》第186條規定,土地、附著於土地的建築物及其他定著物、建築物的固定附屬設備為不動產。
注意動產和不動產的區分標准主要是物理性的,法律上對車輛等不動產規定了登記手續,又被稱為「准不動產」,但並沒有改變它們作為不動產的屬性。
區分動產和不動產意這義在於:(1) 流通性質和范圍有區別。不動產中除土地、公路、鐵路等相當種類的物為禁止流通物外,其他一些物多為限制流通物。流通物種類很少,但動產中大多數的物都是流通物或限制流通物,禁止流通物的比例比較小。(2)物權變動的法定要件不同。不動產物權的變動,以向國家行政主管機關登記為要件,否則不受法律保護。動產物權的變動,一般以物的交付為要件。(3)管轄不同。因不動產發生的糾紛,一律由不動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管轄。動產糾紛的管轄就比較靈活。
三、特定物與種類物
這是根據物是否有獨立特徵或是否被權利人指定而特定化所作的分類。
特定物是指具有獨立特徵或被權利人指定,不能以它物替代的物。包括獨一無二的物和從一類物中指定而特定化的物。前者如一件古董、名人的一幅字跡等;後者如從一批機器設備中挑選出來的某一輛等。
種類物是指以品種、質量、規格或度量衡確定,不需具體指定的物。如級別、價格相同的大米等。
區分兩者的意義在於:(1) 有些法律關系只能以特定物為客體,如所有權法律關系,租賃法律關系等;而有些法律關系既可以是特定物也可以是種類物,如買賣法律關系等。(2)物意外滅失時的法律後果不同。特定物在交付前意外滅失的,可以免除義務人的交付義務,而只能請求賠償損失。種類物如在交付前意外滅失的,由於其具有可替代性,故不能免其交付義務,義務人仍應交付同類物。
四、主物與從物
根據兩個獨立存在的物在用途上客觀存在的主從關系,把物分為主物與從物。同屬一人所有的兩個獨立存在的物,結合起來才能發揮經濟效益的,才構成主物和從物關系。主物是指獨立存在,與其他獨立物結合使用,並在其中發揮主要效用的物。在兩個獨立物結合使用中處於附屬地位、起輔助和配合作用的是從物。例如杯子和杯蓋。其中杯子是主物,杯蓋是從物。在法律或合同沒有相反規定時,主物所有權轉移時,從物所有權也隨之移轉。特別要注意的是,雖是從物,一定是一個獨立的物,故房屋牆上的門、窗非從物。
五、可分物與不可分物
物依其能否分割的特點,分為可分物與不可分物。
可分物是指可以分割並且不因分割而損害其效益或改變其性質的物,如油、米、布等。不可分物是指按照物的性質不能分割,否則會改變其效益或性質的物。如一輛汽車、一部機床、一匹馬等。按照財產共有人的協議或權利的性質,在一定時間內不得分割的物,也屬於不可分物。
區分可分物與不可分物的價值在於有利於確定共有財產的分割。共有財產是可分物的,共有人可分割實物,各得其所;共有財產為不可分物的,不得分割實物,只能是有人得實物,其他人從得實物人處取得合理的折價補償。
六、原物與孳息
根據兩物之間存在的原有物產生新物的關系,物可分為原物和孳息。原物是指依其自然屬性或法律規定產生新物的物,如產生幼畜的母畜、帶來利息的存款等。孳息是指物或者權益而產生的收益,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天然孳息是原物根據自然規律產生的物,如幼畜。法定孳息是原物根據法律規定帶來的物,如存款利息、股利、租金等。除法律或合同另有規定外,孳息歸原物所有人所有,轉讓原物時,孳息收取權一並轉移。在轉讓時孳息所有權的移轉時間,根據《合同法》第163條的規定,標的物在交付之前產生的孳息,歸出賣人所有,交付之後產生的孳息,歸買受人所有。
中國法學會的楊立新先生對此有專注《民法物格制度研究》,是目前對此研究較為深入的專著,可供同道學習。
『肆』 關於《物權法》116條的案例
《物權法》第一百一十六條規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物權人的,由用益物權人取得。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法定孳息,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取得;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交易習慣取得。」
案例:
農民某甲與某肉聯廠約定:由肉聯廠將其所有的兩頭黃牛宰殺後,凈得的牛肉按每千克7元的價格進行結算;牛頭、牛皮、牛下水歸肉聯廠,再由某甲付宰殺費40元。在宰殺過程中,肉聯廠屠宰工人在其中一頭牛的下水中發現牛黃70克。肉聯廠將這些牛黃出售,每克40元,共得2800元。某甲得知此事後,認為牛黃應當歸其所有,遂向肉聯廠索取賣牛黃所得的2800元價款。肉聯廠認為牛黃在牛下水中,而牛下水按約定是歸肉聯廠的,因此拒絕給某甲該款。雙方發生糾紛。
問題
1.兩頭牛的所有權是否已經轉移給了肉聯廠?
2.牛黃應歸誰所有?
3、某甲能否要回此2800元?法律上的依據是什麼?
分析:孳息的歸屬
1.兩頭牛的所有權沒有轉移。由於某甲與肉聯廠之間只存在牛肉加工承攬合同,並將牛頭、牛皮、牛下水及屠宰費40元作為肉聯廠將牛宰殺並加工成牛肉這一行為的報酬,並無約定牛整體轉讓的意思表示,因此兩頭牛的所有權不發生轉移。
2.牛黃歸某甲所有。牛黃是牛的孳息,而不是牛下水的孽息,根據孳息歸屬的原則,孽息的歸屬應當與其主物相一致,自然牛黃應當歸牛的所有人某甲所有。
3.某甲有權要回2800元。因為牛黃是歸某甲所有,肉聯廠所得的2800元屬不當得利,應當返還。
根據兩物之間存在的原有物產生新物的關系,物可分為原物和孳息。既然為兩物,故分離之前的樹上的果實、故在母牛身體里的小牛屬於物的組成部分,不屬原物的孳息。原物是指依其自然屬性或法律規定產生新物的物,如產生幼畜的母畜、帶來利息的存款等。孳息是指物或者權益而產生的收益,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天然孳息是原物根據自然規律產生的物,如幼畜。法定孳息是原物根據法律規定帶來的物,如存款利息、股利、租金等。
根據《物權法》第一百一十六條的規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一物之上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物權人的,因該物產生的天然孳息由用益物權人取得。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法定孳息,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取得;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交易習慣取得。另外,孳息所有權的移轉時間,根據《合同法》第一百六十三條的規定,標的物在交付之前產生的孳息,歸出賣人所有,交付之後產生的孳息,歸買受人所有。
『伍』 什麼是特定物與種類物區分兩者的意義在哪
在我國,對於種類物與特定物區分的意義問題,存在兩種誤解:①前蘇聯1922年民法第66條規定,依照出讓人和受讓人間所訂立的合同移轉物的所有權的,對於特定物,從訂立合同時起,受讓人取得所有權,對於種類物,從交付時起,受讓人取得所有權。故在蘇俄民法理論上,種類物、特定物之分,關繫到所有權移轉的時間,意義非同尋常。前蘇聯1964年民法第135條,以及1995年俄羅斯民法第223條不再根據種類物、特定物而異其移轉時期,此後其學理上也不復將此種分類與所有權移轉聯系起來。民法通則第七十二條與後來之立法例相同,並未區分種類物與特定物而異其所有權移轉時期。然學理上仍執蘇俄之舊說,而強為解釋者,不乏其人。我國對物之所有權依法律行為而移轉時,主要區分動產、不動產:動產須交付,不動產須登記。須交付始得移轉之動產也好,須登記始得移轉之不動產也罷,依當事人之主觀意思,其系以種類物抑或特定物而參與交易,均不影響其所有權移轉的時間。這一點必須明確。②前蘇聯民法學說曾認為,種類物與特定物對應的具體民事法律關系不同,如財產租賃合同、使用借貸合同僅由於特定物而產生;金錢借貸合同則僅由於種類物而產生。此亦種類物與代替物、特定物與不代替物相互混淆之說,未見其然。例如,甲出租私家車與乙,此車既是不代替物,故乙於租期屆滿,當原車璧還。此車亦為特定物,倘訂約後交付前甲車即已毀滅,法律上遂發生不能履行之問題;嗣後,甲若擅以丙車交付,乙可以拒絕,縱於使用上言,甲車與丙車並無軒輊,亦然。蓋乙所欲租賃者,甲之車也。又如,甲車行有百車待租,今乙迎娶在即,欲向甲賃入十車作迎親之用。甲車仍是不代替物,故乙用畢,仍應原車返還。然,甲屆時應交付者,究為此十車,抑為彼十車,皆無不可,蓋作為合同客體的十車乃種類物(限制種類物仍屬種類物)。所以,租賃合同必以不代替物為標的物,但是否必為特定物,種類物是否不足當之,則未必然,悉以當事人意思為准。
『陸』 民法物的分類及意義,重點是意義
重點是分類,因為分類在前,意義在後
『柒』 劃分特定物和種類物的意義有哪些
一、流通物、限制流通物、禁止流通物
這是以物能否流通、在何種范圍流通為標准而進行的劃分。流通物是指法律允許在民事主體之間自由流通的物。限制流通物是指法律對流通范圍和程度有一定限制的物,如外幣、黃金、公民收藏的文物和運動槍支等。禁止流通物是指法律明令禁止流通的物,如土地、礦藏、淫穢書刊等。
公民和法人違反有關限制流通物、禁止流通物的規定從事有關的民事行為的,民事行為無效。情節嚴重的,要承擔行政的或刑事的責任。
二、動產與不動產
以物能否移動並且是否因移動而損害其價值為標准,可以將物分為動產與不動產。
動產是能夠移動並且不致損害價值的物,如桌子、電視機等。不動產是指性質上不能移動或雖可移動但移動則會損害價值的物,如土地、房屋。《民通意見》第186條規定,土地、附著於土地的建築物及其他定著物、建築物的固定附屬設備為不動產。
注意動產和不動產的區分標准主要是物理性的,法律上對車輛等不動產規定了登記手續,又被稱為「准不動產」,但並沒有改變它們作為不動產的屬性。
區分動產和不動產意這義在於:(1) 流通性質和范圍有區別。不動產中除土地、公路、鐵路等相當種類的物為禁止流通物外,其他一些物多為限制流通物。流通物種類很少,但動產中大多數的物都是流通物或限制流通物,禁止流通物的比例比較小。(2)物權變動的法定要件不同。不動產物權的變動,以向國家行政主管機關登記為要件,否則不受法律保護。動產物權的變動,一般以物的交付為要件。(3)管轄不同。因不動產發生的糾紛,一律由不動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管轄。動產糾紛的管轄就比較靈活。
三、特定物與種類物
這是根據物是否有獨立特徵或是否被權利人指定而特定化所作的分類。
特定物是指具有獨立特徵或被權利人指定,不能以它物替代的物。包括獨一無二的物和從一類物中指定而特定化的物。前者如一件古董、名人的一幅字跡等;後者如從一批機器設備中挑選出來的某一輛等。
種類物是指以品種、質量、規格或度量衡確定,不需具體指定的物。如級別、價格相同的大米等。
區分兩者的意義在於:(1) 有些法律關系只能以特定物為客體,如所有權法律關系,租賃法律關系等;而有些法律關系既可以是特定物也可以是種類物,如買賣法律關系等。(2)物意外滅失時的法律後果不同。特定物在交付前意外滅失的,可以免除義務人的交付義務,而只能請求賠償損失。種類物如在交付前意外滅失的,由於其具有可替代性,故不能免其交付義務,義務人仍應交付同類物。
四、主物與從物
根據兩個獨立存在的物在用途上客觀存在的主從關系,把物分為主物與從物。同屬一人所有的兩個獨立存在的物,結合起來才能發揮經濟效益的,才構成主物和從物關系。主物是指獨立存在,與其他獨立物結合使用,並在其中發揮主要效用的物。在兩個獨立物結合使用中處於附屬地位、起輔助和配合作用的是從物。例如杯子和杯蓋。其中杯子是主物,杯蓋是從物。在法律或合同沒有相反規定時,主物所有權轉移時,從物所有權也隨之移轉。特別要注意的是,雖是從物,一定是一個獨立的物,故房屋牆上的門、窗非從物。
五、可分物與不可分物
物依其能否分割的特點,分為可分物與不可分物。
可分物是指可以分割並且不因分割而損害其效益或改變其性質的物,如油、米、布等。不可分物是指按照物的性質不能分割,否則會改變其效益或性質的物。如一輛汽車、一部機床、一匹馬等。按照財產共有人的協議或權利的性質,在一定時間內不得分割的物,也屬於不可分物。
區分可分物與不可分物的價值在於有利於確定共有財產的分割。共有財產是可分物的,共有人可分割實物,各得其所;共有財產為不可分物的,不得分割實物,只能是有人得實物,其他人從得實物人處取得合理的折價補償。
六、原物與孳息
根據兩物之間存在的原有物產生新物的關系,物可分為原物和孳息。原物是指依其自然屬性或法律規定產生新物的物,如產生幼畜的母畜、帶來利息的存款等。孳息是指物或者權益而產生的收益,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天然孳息是原物根據自然規律產生的物,如幼畜。法定孳息是原物根據法律規定帶來的物,如存款利息、股利、租金等。除法律或合同另有規定外,孳息歸原物所有人所有,轉讓原物時,孳息收取權一並轉移。在轉讓時孳息所有權的移轉時間,根據《合同法》第163條的規定,標的物在交付之前產生的孳息,歸出賣人所有,交付之後產生的孳息,歸買受人所有。
『捌』 有哪些東西是特定物哪些是種類物
望採納 一、流通物、限制流通物、禁止流通物
這是以物能否流通、在何種范圍流通為標准而進行的劃分。流通物是指法律允許在民事主體之間自由流通的物。限制流通物是指法律對流通范圍和程度有一定限制的物,如外幣、黃金、公民收藏的文物和運動槍支等。禁止流通物是指法律明令禁止流通的物,如土地、礦藏、淫穢書刊等。
公民和法人違反有關限制流通物、禁止流通物的規定從事有關的民事行為的,民事行為無效。情節嚴重的,要承擔行政的或刑事的責任。
二、動產與不動產
以物能否移動並且是否因移動而損害其價值為標准,可以將物分為動產與不動產。
動產是能夠移動並且不致損害價值的物,如桌子、電視機等。不動產是指性質上不能移動或雖可移動但移動則會損害價值的物,如土地、房屋。《民通意見》第186條規定,土地、附著於土地的建築物及其他定著物、建築物的固定附屬設備為不動產。
注意動產和不動產的區分標准主要是物理性的,法律上對車輛等不動產規定了登記手續,又被稱為「准不動產」,但並沒有改變它們作為不動產的屬性。
區分動產和不動產意這義在於:(1) 流通性質和范圍有區別。不動產中除土地、公路、鐵路等相當種類的物為禁止流通物外,其他一些物多為限制流通物。流通物種類很少,但動產中大多數的物都是流通物或限制流通物,禁止流通物的比例比較小。(2)物權變動的法定要件不同。不動產物權的變動,以向國家行政主管機關登記為要件,否則不受法律保護。動產物權的變動,一般以物的交付為要件。(3)管轄不同。因不動產發生的糾紛,一律由不動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管轄。動產糾紛的管轄就比較靈活。
三、特定物與種類物
這是根據物是否有獨立特徵或是否被權利人指定而特定化所作的分類。
特定物是指具有獨立特徵或被權利人指定,不能以它物替代的物。包括獨一無二的物和從一類物中指定而特定化的物。前者如一件古董、名人的一幅字跡等;後者如從一批機器設備中挑選出來的某一輛等。
種類物是指以品種、質量、規格或度量衡確定,不需具體指定的物。如級別、價格相同的大米等。
區分兩者的意義在於:(1) 有些法律關系只能以特定物為客體,如所有權法律關系,租賃法律關系等;而有些法律關系既可以是特定物也可以是種類物,如買賣法律關系等。(2)物意外滅失時的法律後果不同。特定物在交付前意外滅失的,可以免除義務人的交付義務,而只能請求賠償損失。種類物如在交付前意外滅失的,由於其具有可替代性,故不能免其交付義務,義務人仍應交付同類物。
四、主物與從物
根據兩個獨立存在的物在用途上客觀存在的主從關系,把物分為主物與從物。同屬一人所有的兩個獨立存在的物,結合起來才能發揮經濟效益的,才構成主物和從物關系。主物是指獨立存在,與其他獨立物結合使用,並在其中發揮主要效用的物。在兩個獨立物結合使用中處於附屬地位、起輔助和配合作用的是從物。例如杯子和杯蓋。其中杯子是主物,杯蓋是從物。在法律或合同沒有相反規定時,主物所有權轉移時,從物所有權也隨之移轉。特別要注意的是,雖是從物,一定是一個獨立的物,故房屋牆上的門、窗非從物。
五、可分物與不可分物
物依其能否分割的特點,分為可分物與不可分物。
可分物是指可以分割並且不因分割而損害其效益或改變其性質的物,如油、米、布等。不可分物是指按照物的性質不能分割,否則會改變其效益或性質的物。如一輛汽車、一部機床、一匹馬等。按照財產共有人的協議或權利的性質,在一定時間內不得分割的物,也屬於不可分物。
區分可分物與不可分物的價值在於有利於確定共有財產的分割。共有財產是可分物的,共有人可分割實物,各得其所;共有財產為不可分物的,不得分割實物,只能是有人得實物,其他人從得實物人處取得合理的折價補償。
六、原物與孳息
根據兩物之間存在的原有物產生新物的關系,物可分為原物和孳息。原物是指依其自然屬性或法律規定產生新物的物,如產生幼畜的母畜、帶來利息的存款等。孳息是指物或者權益而產生的收益,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天然孳息是原物根據自然規律產生的物,如幼畜。法定孳息是原物根據法律規定帶來的物,如存款利息、股利、租金等。除法律或合同另有規定外,孳息歸原物所有人所有,轉讓原物時,孳息收取權一並轉移。在轉讓時孳息所有權的移轉時間,根據《合同法》第163條的規定,標的物在交付之前產生的孳息,歸出賣人所有,交付之後產生的孳息,歸買受人所有。
『玖』 簡述物、物的分類以及法律意義
物是指民事主體實際能夠支配或控制的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物質資料。民法所調整的財產關系包括財產的歸屬和利用關系、財產的流轉關系。民法上的財產包括有形財產和無形財產。有形財產主要是指物。
民法上的物只能是存在於人身之外的物,而不能是人身。民法上的物須具有可使用性,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因為只有能夠滿足人們的生產或生活需要,才可為主體所有,才可用於交換。
物是民事法律關系最主要、最普遍的客體,涉及一切財產關系。在民事法律關系中,物權關系的客體只能是物,債權關系的客體大多數也是物(如買賣、租賃、借貸、借用等),繼承權關系的客體(遺產)也主要是物。
物的分類
一、動產與不動產
根據物是否具有可移動性,物可分為動產與不動產。動產是指能夠移動並且移動後不會改變或不會損害其價值的物。不動產則是指不能移動或者移動後會改變其性質或者降低其價值的物。依我國法律的規定,土地及房屋、林木等地上定著物為不動產,不動產以外的物為動產。
二、主物與從物根據兩個物之間的關系,物可分為主物與從物。主物是指為同一所有人所有的需共同使用才能更好發揮作用的兩物中起主要作用的物,從物是指輔助主物發揮效用的物。所以從物須與主物為同一人所有,須為獨立之物,並且須與主物共同使用才能發揮物的效用。
三、原物與孳息,根據兩物間的聯系,物可分為原物與孳息。原物為產生孳息的物;孳息為原物所生的收益。如生產果實的果樹為原物,果實即為孳息。
孳息包括天然孳息與法定孳息。天然孳息,是指依物的自然生產而產生的收益,如果樹上所產的果實,母雞所生的蛋。法定孳息是指依法律關系所生的收益,如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存款所得利息。
四、流通物與限制流通物、禁止流通物。根據其流通性,物可分為流通物、限制流通物、禁止流通物。流通物是指得為交易標的物並自由流通的物。限制流通物是指限定在特定主體之間或特定范圍內流通的物。禁止流通物是指不得為交易的標的物而流通的物。
五、消耗物與非消耗物。根據經使用後形態的變化性,物可為消耗物與非消耗物。消耗物又稱消費物,是指經一次性使用就歸於消滅或改變形態和性質的物,如米、糖、茶。
六、可分物與不可分物。根據其可否分割,物可分為可分物與不可分物。可分物,是指經分割後不會改變其性質或影響其效益的物,如糧、油。不可分物,是指分割後會改變其性質和影響其用途的物,如電視機、冰箱。
七、特定物與種類物。根據其在交易中的確定方式,物可分為特定物與種類物。特定物是指以單獨特點而具體確定的物,它既可是依物自身的特點確定的,也可是依當事人的主觀意志確定的物。如某件文物,或當事人特別選定的某輛自行車,都為特定物。種類物則是指僅以品種、規格、型號或度量衡加以確定的物。
八、單一物、結合物與集合物。根據其構成形態,物可分為單一物、結合物與集合物。單一物,是指獨立為一體的物,如一頭牛。結合物,是指由多數單一物結合成一體的物,如房屋。集合物則指多個單一物、結合物合為一體的物,如某企業的全部財物,羊群。
物在民法中的意義
(一)物是民事法律關系中最普遍的客體。如前所述,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多種多樣的,但其中最普遍的是物。例如,物權關系的客體為物。債的客體雖為行為,但也常涉及物。
(二)物在一定情況下決定法律關系的性質。一方面,物可以決定法律關系的有效或無效。例如,限制流通物只能在限制的范圍內流通,在該范圍內以流通物為交易對象的,法律關系可有效;而超出該范圍進行限制流通物交易的,其交易關系就無效。
另一方面,物可以決定法律關系的類別。如以消耗物為標的物的只能成立借貸關系;而以非消耗物為標的物成立的只能是租賃關系或借用關系。
(三)物在某些情況下關繫到案件的管轄。物在民事程序法上也有重要意義。如依《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拾』 乾洗店加盟哪家公司好
現在人們的消費觀念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更加註重對於奢侈品的追求,這些東西都是需要進行清潔的,而清潔肯定是離開不了乾洗店。那麼開乾洗店不失為一個很好的商機,可是投資開乾洗店,也得要去注重乾洗店的品牌,乾洗店加盟品牌哪個好?
一、怎麼選乾洗店加盟品牌?
說到乾洗店加盟品牌,其實目前乾洗行業中從事加盟的企業非常多,真正能稱為品牌的卻並不多。投資者在選擇品牌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最好能親自走訪周邊的同行或者品牌加盟店,多聽聽其他投資者和消費者怎麼說。最後也一定要親自去品牌總部實地考察,綜合各方面因素,認真篩選乾洗店加盟品牌。
二、乾洗店加盟品牌哪個好?
UCC國際洗衣作為乾洗行業的良心企業,始終秉承著綠色健康環保洗滌的洗衣理念,倡導綠色洗滌,無磷洗滌,以人為本,更加註重對衣物的保護和護理,追求洗衣行業與環境和諧共存與發展。UCC國際洗衣憑借著的洗滌技術,先進的設備和全新的經營管理模式,在中國乾洗市場上贏得了諸多榮譽,受到了消費者的一致喜愛。現在,乾洗店的行業前景是無可限量的,只要您能夠選擇UCC國際洗衣這樣的大品牌,相信您的乾洗店可以創造無限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