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瓦德西這么說的原因是什麼對於列強而言,當時取得的成果是什麼
⋯⋯話說,最近的學生們發材料分析題怎麼都只發個問題?你不把問題發全了我們怎麼知道你那個「這么說」是啥玩意?你這是讓回答者猜悶么?
『貳』 人類歷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標志性科技成果是什麼在當時對社會有哪些影響
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機 ;
第二次科技革命:內燃機;
第三次科技革命:原子能或計算機
請採納~
『叄』 如果你是馬克思,你如何對當時的科學成果進行哲學總結
最近所有的主義&黨派都漸漸的向錢看齊~可以說是都變成資本主義了(大家心知肚明)~~(除了北朝鮮少數例外~還在死守xx主義~除了有核彈外~卻是窮死了~)~~~~許多的主義都變成理論派了'(當初創主義的時候'忘了考慮人性的弱點:自私貪婪,so最後變成了空論)~~
馬克思從始至終是位虔誠的教徒。17歲時他還是一名基督徒,他在高中畢業作中寫道:「如果沒有對於上帝的信仰,沒有和基督的一致,人類無法具備真正完美的德行,和滿足對於真理與光明的追求。」「只有上帝才能夠拯救我們。」
遺憾的是,馬克思18歲上大學遭遇一件非常靈異的事之後,他變成了一位虔誠的撒旦教徒,這從他的自白詩歌、家人對他的稱呼(親愛的魔鬼、牧師)、他周圍的撒旦教朋友,他的發型、祈禱方式,他同意的撒旦教女婿、他選擇的撒旦教徒墓地等,都充分說明了這點。
文中還指出,馬克思所信仰的撒旦教舉行儀式時很特殊,不僅黑色蠟燭被顛倒放置在燭台上,祭師也反穿著長袍,手持經書但完全顛倒過來讀。撒旦教的所有教徒都發誓:「要犯天主教義中的七宗罪,永遠不做好事!」。
馬克思不是無神論~他是對抗正神的~
祝福您!
『肆』 中國的偉大成就
1、在物理學方面的成就;戰國時期:物理學有較大成就。《墨經》中有大量的物理學知識,其中包括杠桿原理和浮力理論的敘述,還有聲學和光學的記載。關於光影關系、小孔成像等,寫的很系統,被現代科學家稱為「《墨經》光學八條」。
2、中國古代科技成就醫葯學成就:
(1)先秦時期:扁鵲是戰國時期最著名的醫生,後代把他奉為「脈學之宗」,他採用望聞問切四診法,從脈象中診斷病情。切脈是扁鵲的主要成就。四診法成為我國中醫的傳統診病法,兩千多年來一直為中醫所沿用。
(2)兩漢時期:
①戰國問世、西漢編定的《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較早的重要醫學文獻。它奠定了祖國醫學的理論基礎。
②東漢的《神農本草經》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的葯物學著作。
③東漢末年的名醫華佗,擅長外科手術,被人譽為「神醫」,發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
④東漢末年的名醫張仲景,被稱為「醫聖」,其代表作《傷寒雜病論》是後世中醫的重要經典。
(3)隋唐時期:
①唐朝傑出的醫學家孫思邈的《千金方》,全面總結歷代和當時的醫葯學成果,並有許多創見,在我國醫葯學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②吐蕃名醫元丹貢布編著的《四部醫典》,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
③唐高宗時期編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國家頒行的葯典。
(4)明清時期: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葯物一千八百多種,方劑一萬多個,全面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中國醫葯學,被譽為「東方醫葯巨典」。李時珍重視實地考察和試驗觀察,注意運用比較方法,所以他對葯物的認識和總結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
《本草綱目》對葯物的分類反映了由低級到高級的生物進化觀。李時珍還提出「鳥產於林,故羽似葉」的觀點,反映了他在動物適應環境、相關變異以及遺傳特徵等方面的新認識。
3、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地理學成就
(1)南北朝時期:
①西晉時期,裴秀是中國古代傑出的地圖學家。繪制出《禹貢地域圖》,還提出了繪制地圖的原則。
②北魏時期,地理學家酈道元的《水經注》,通過為古書《水經》作注,以《水經》為綱,全面而系統地介紹了水道流經地區的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等諸方面的內容,是一部歷史、地理、文學價值都很高的綜合性地理著作。
(2)明清時期:明朝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記》,對石灰岩溶蝕地貌的觀察和記述,早於歐洲約兩個世紀。還記錄了一些地理發現,糾正了前代地理學著作中的一些錯誤。
(4)當時的成果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建築學成就
1、先秦時期:夏、商、西周的都城是全國政治、交通中心,都城有城門供居民出入,城內有整齊寬廣的街道。
2、隋唐時期:隋唐是中國古代建築的成熟時期,取得了輝煌成就。
①隋朝著名建築師宇文愷主持修建了大興城,唐朝在此基礎上擴建為長安城。長安城政體設計合理,建築規模宏大,體現了當時城市建築的高超技術。
②宇文愷採用圖紙和模型結合的設計方法,是我國建築技術上的一大突破。③隋朝工匠李春設計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3、宋元時期:
①北宋末年李誡編寫的《營造法式》,是我國建築史上的傑出著作。
②遼代河北薊縣獨樂寺、山西應縣木塔,是我國著名的古代木結構建築。
③金代的盧溝橋聞名中外。
④元大都建築宏偉,城內有完整的排水系統。
4、明清時期:明成祖令人在元大都的基礎上營建北京城,約八十萬能工巧匠中,最有名的是木工蒯祥,被譽為「蒯魯班」。北京城有三重,宮城外有皇城,皇城外有京城。宮城又稱紫禁城。北京城的主體建築都布置在中軸線上,中央官署集中在京城南部,鍾樓、鼓樓位於城北。宮城的黃色琉璃瓦和紅牆相配,充分體現出封建皇帝的威嚴。
『伍』 1956年至1976年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取得的成就和探索成果
1、培育了良好社會風氣,社會進步舉世矚目。
人民共和國政府以最快的速度滌盪了舊社會遺留下的污泥濁水,培育形成了良好社會風氣。在懲治貪腐、反對封建迷信、掃除文盲、發揚社會主義新道德、計劃生育等方面,都取得顯著成績。
一個國家的人均預期壽命,是反映這個國家綜合實力和社會進步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人均預期壽命從35歲提高到65歲。而印度1952年人均預期壽命41歲,直到2011年人均預期壽命才達到65歲,比中國晚了整整35年。
2、在外交上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新中國一貫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區別不同國家對我國的不同態度,同世界各國建立新型外交關系,極大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1964年中法建交,打破了西方國家封鎖中國的鏈條。
1971年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1972年促使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打開了中美關系正常化的大門。到1976年,在當時世界上獨立的130多個國家中,同我國建交的達到110個。在國際上樹立了我國獨立自主的尊嚴形象,贏得了朋友,贏得了聲譽。
3、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到1966年,建成並投產的限額以上大中型項目1198項,初步形成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興建了一批新興的工業部門,我國的電子工業、石油化學工業、原子能工業等,大多是在這個時期打下基礎的,填補了我國工業的許多空白。
工業布局有了明顯改善,內地和邊疆地區都建起了不同規模的現代工業和現代交通運輸業,基本上改變了舊中國工業畸形發展的局面。
4、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初見規模,效果明顯。
農業技術改造的積極開展,為農業生產持續增長打下了基礎。在糧食、棉花增長幅度較大的同時,經濟作物也獲得一定的增長。這期間依靠農村集體力量修建了84000多座大中小型水庫,至今仍在農業生產中發揮灌溉、發電、攔洪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5、重建了新型的社會主義法律秩序。
任何一場劇烈的社會革命運動,要實現其預定目標,不僅要從根本上改變舊的政治與法律制度的本質與結構,而且要建立一種新的政治與法律制度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穩定的社會與法律秩序。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幾年裡,國家生活的重心就是要在逐步實現國家制度根本性變革的基礎上重建社會與法律秩序。
這一時期先後開展的土地改革運動、鎮壓反革命運動、貫徹婚姻法運動、「三反」「五反」運動、司法改革運動以及「一化三改」等以群眾運動方式推進的一系列重大社會變革運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6、展開較大規模的法律創制活動。
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共產黨人重視加強人民民主法制建設,注重運用法律與政策相結合的方式治理國家與社會,藉以適應新的社會經濟政治情況不斷發展的客觀要求。1949年到1956年間,新中國的法律創制工作大致經歷了兩個前後相繼的發展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以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基礎的法律創制,其特點是運用立法手段,鞏固革命勝利成果,建立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法律秩序,保障各項社會民主改革運動的順利進行。
第二個階段則是以「五四憲法」為基礎,加快國家立法進程,推動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全面構建社會主義制度的法律基礎,促進國家的工業化進程。立法亦開始啟動。
『陸』 社會主義探索時期取得了哪些成果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十年探索過程中,我們取得了以下成就:
1. 建成大中型項目五百多個,工農業總產值增長近60%;
2.武漢、包頭兩大鋼鐵基地;
3.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大港油田建設起來,石油工業發展迅速,到1965年,石油已經全部自給;
4.電力工業增長很快,十年中,農村用電量增長了近70倍;
5.新建鐵路八千多公里,建成蘭新、包蘭等鐵路;
6.尖端科技方面,成功試驗了第一個原子彈,研製成功了結晶牛胰島素;
7.涌現出了王進喜,雷鋒,焦裕祿,向秀麗等英雄模範人物。
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十年探索時期(1956-1966)也稱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社會主義十年探索時期或十年探索。
十年探索指的是在建國後到文化大革命結束前的這段時間里中國共產黨領導班子對於如何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的摸索道路 這期間比較著名的有大躍進 ,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運動。他們想要探索出一條不靠著資本主義那一套的經濟發展方向,同時又要控制人民的思想,以鞏固共產黨的統治。因此設計出了一套計劃型經濟。
『柒』 1956—1966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成就
1、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到1966年,建成並投產的限額以上大中型項目1198項,初步形成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興建了一批新興的工業部門,我國的電子工業、石油化學工業、原子能工業等,大多是在這個時期打下基礎的,填補了我國工業的許多空白。
工業布局有了明顯改善,內地和邊疆地區都建起了不同規模的現代工業和現代交通運輸業,基本上改變了舊中國工業畸形發展的局面。
2、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初見規模,效果明顯。
農業技術改造的積極開展,為農業生產持續增長打下了基礎。在糧食、棉花增長幅度較大的同時,經濟作物也獲得一定的增長。這期間依靠農村集體力量修建了84000多座大中小型水庫,至今仍在農業生產中發揮灌溉、發電、攔洪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科學技術水平有了顯著提高。
現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的我國航天技術,就是從1956年起步的。
對於這個時期以「兩彈一星」為標志的科技進步,鄧小平明確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
4、培育了良好社會風氣,社會進步舉世矚目。
人民共和國政府以最快的速度滌盪了舊社會遺留下的污泥濁水,培育形成了良好社會風氣。在懲治貪腐、反對封建迷信、掃除文盲、發揚社會主義新道德、計劃生育等方面,都取得顯著成績。
一個國家的人均預期壽命,是反映這個國家綜合實力和社會進步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人均預期壽命從35歲提高到65歲。而印度1952年人均預期壽命41歲,直到2011年人均預期壽命才達到65歲,比中國晚了整整35年。
5、在外交上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新中國一貫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區別不同國家對我國的不同態度,同世界各國建立新型外交關系,極大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1964年中法建交,打破了西方國家封鎖中國的鏈條。
1971年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1972年促使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打開了中美關系正常化的大門。到1976年,在當時世界上獨立的130多個國家中,同我國建交的達到110個。在國際上樹立了我國獨立自主的尊嚴形象,贏得了朋友,贏得了聲譽。
(7)當時的成果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航天成就
1960年,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枚運載火箭。
1964年10月和1965年5月,我國先後兩次原子彈爆炸試驗成功,從而打破了國際上的核壟斷。
1966年10月,我國第一次成功進行了發射導彈核武器的試驗。
1967年6月,成功爆炸了第一顆氫彈。
1971年9月,第一艘核潛艇建成並試航成功。
『捌』 蒸汽機是哪次工業革命的成果當時還有什麼成果
1、蒸汽機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2、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一些重要發明 時間 發明人 發明
1712年 英國人湯姆斯·牛考門獲得了稍加改進的蒸汽機的專利權
1765年 詹姆士·哈格里夫斯 珍妮紡紗機
1778年 約瑟夫·勃拉姆 抽水馬桶
1796年 塞尼菲爾德 平版印刷術
1797年 亨利·莫茲萊 螺絲切削機床
1769年 詹姆斯·瓦特 改進了牛考門蒸汽機,現代蒸汽機成型
1807年 富爾頓 蒸汽輪船
1812年 特列維雪克 科爾尼鍋爐
1814年 史蒂芬孫 蒸汽機車
1815年 漢·戴維 礦工燈
1844年 威廉·費阿柏恩 蘭開夏鍋爐
3、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指18世紀從英國發起的技術革命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這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
第一次工業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機的誕生開始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志的。這一次技術革命和與之相關的社會關系的變革,被稱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或者產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從社會關系來說,工業革命使依附於落後生產方式的自耕農階級消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
第一次工業革命大大密切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很快成為世界霸主。
『玖』 「主要工作成果」是什麼意思
「主要工作成果」的意思是:要工作成果是完成起決定作用的工作後產生的成就。
『拾』 進職稱當年的成果也行嗎
申報中級職稱時,你要從任初級以來的工作情況詳細匯報一下,出過什麼內作品文章和獲獎容情況以及你在工作中和專業職稱有關的成果,要寫細致點為好,也就是對自己多加肯定,最好是發表的文章能說明自己的專業水平,工作中創新改革的思路被單位採納的事情也可以總結一下,或一些好的建議得到領導肯定和好評,最好是有附件材料才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