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以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為開頭。寫一段話,急!
如今的幸福的生活,是用無數鮮血換來的,珍惜今天就等於珍惜先烈們不顧一切的付出!
❷ 守護來之不易成果用成語是
守護來之不易的成果用成語,竭盡全力。
希望幫到你。
❸ 來之不易的成果 作文範文
我們現在吃的好穿的好,都會很平常,可大家知道,這些事情的背後又有多故事。
1945年2月,根據雅爾塔會議的安排,朝鮮半島由中國、美國、蘇聯、英國共同託管;8月15日,日本投降,朝鮮半島獲得解放,美國和蘇聯隨即改變計劃,商定以北緯38°為在朝鮮半島接受日軍投降的分界線(三八線)同時,蘇聯、美國兩國軍隊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進駐朝鮮半島北、南半部,朝鮮半島從此處於分裂狀態。在美蘇的各自支持下,朝鮮半島南部於1948年8月成立了以李承晚為總統的大韓民國(南朝鮮),朝鮮半島北部於1948年9月成立了以金日成為元首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朝鮮)。
1948年10月,蘇聯把朝鮮半島北半部的行政權移交給朝鮮政府,同年12月25日,蘇軍全部撤離朝鮮。
新中國成立後,美國繼續在軍事上援助蔣介石,同時扶持韓國、南越等政權,建立針對中國的包圍圈。
1950年1月以來,在蘇聯和美國相繼撤出在朝鮮和韓國的駐軍後,朝鮮政府與蘇聯領導人密切協商,1月底,斯大林同意金日成以武力統一朝鮮半島。在4月10日至25日蘇朝領導人三次會談中,斯大林強調,對南方採取軍事行動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美國不進行干預和獲得中國領導人的支持。金日成很自信,他完全能夠依靠自己的軍隊統一朝鮮,美國不會冒險發動一場大的戰爭。
5月13日,金日成秘訪北京,通報了准備進攻南方的計劃。毛澤東感到很意外,但還是建議朝鮮人民軍要速戰速決,對大城市要迂迴而不要戀戰,要集中力量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他說,他曾設想等中國攻佔了台灣後,朝鮮再進攻南方,那時中國就可以給予朝鮮充分的支援。毛澤東的建議,金日成沒有接受。在他看來,既然莫斯科已經首肯給予援助,他此番到中國,只是奉斯大林之命而行。因此會談剛一結束,金日成即當著毛澤東的面向蘇聯大使羅申宣稱,所有問題都達成了一致意見。在躊躇滿志的金日成面前,毛澤東的尷尬是可以想像的。朝鮮對中國封鎖軍事情報,戰爭在沒有事先通知中國的情況下爆發了,毛澤東甚至是從外國報紙上得知這一消息的。盡管中國領導人對此頗有不滿,但在美國直接參與戰爭的情況下,還是表示要支持朝鮮。
抗美援朝中犧牲的十幾萬名烈士當中,有軍職幹部3名,師職幹部10餘名,團職幹部200多名。
烈士當中,有抱炸葯沖敵陣與敵同歸於盡的楊根思;有挺胸膛堵槍眼視死如歸的黃繼光;有戰友傷、自己上、炸死敵軍的一級爆破英雄伍先華;有雙腿傷、忍痛爬、捐軀開路的許家朋;有子彈打光拉響手榴彈沖向敵人的孫占元;有卧火海忍劇痛、維護潛伏紀律的邱少雲;有搶修橋梁保暢通英勇獻身的楊連第;有戰終日、殲頑敵、屢建戰功的楊春增;有冒嚴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有志願軍第一人、領袖之子毛岸英……在朝鮮犧牲的十幾萬名烈士,他們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毛主席在這里強調了人民的作用是完全正確的,符合實際的。當時全國人民同仇敵愾,一呼百應,青壯年踴躍參軍,各行各業努力生產、勤奮工作,支援前線,幾十萬民工在前線修地下倉庫、工事、坑道、道路,使人員減少了傷亡,裝備減少了損失。沒有人民的支持,就不可能有抗美援朝的勝利。
看了抗美援朝後,我的感受很深,同樣,沒有黨中央、毛主席的正確領導,也不可能取得戰爭的勝利。領導人民進行戰爭,是一個政黨和政府執政能力的重要考驗。中國共產黨在剛剛走上執政舞台,就經受住了如此嚴峻的考驗,這說明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是有很強執政能力的。毛澤東在強調領導作用的重要性時明顯的突出了兩點:一是無畏。\"對美國軍隊,如果不接觸它,就會害怕。
看,這一切都多麼來之不易,讓我們一起好好珍惜這些美好的生活吧!
❹ 形容來之不易的詩句有哪些
1、「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憫農·其二》
唐代: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釋義: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2、「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出自於《朱子家訓》
釋義:一粥一飯,應當想到得來是不容易的;一絲一線,應常想到,這些東西生產出來是很艱難的。
3、「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題詩後》
唐代:賈島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歸卧故山秋。
釋義:
這兩句詩我琢磨三年才寫出,一讀起來禁不住兩行熱淚流出來。
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賞這兩句詩,我只好回到以前住過的故鄉(山中),在瑟瑟秋風中安穩地睡了。
4、「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浪淘沙·莫道讒言如浪深》
唐代:劉禹錫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釋義:
不要說讒言如同凶惡的浪濤一樣令人恐懼,也不要說被貶之人好像泥沙一樣在水底埋沉。
要經過千遍萬遍的過濾,歷盡千辛萬苦,最終才能淘盡泥沙得到閃閃發光的黃金。
5、「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詠煤炭》
明代:於謙
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後心。
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釋義:
鑿開混沌之地層,獲得煤炭是烏金。蘊藏無盡之熱力,心藏情義最深沉。
融融燃起之炬火,猶如浩浩之春風。熊熊洪爐之烈焰,照破灰沉之夜空。
鍾鼎彝器之製作,全靠原力之生成。鐵石雖然已死去,仍然保留最忠心。
只是希望天下人,都能吃飽又穿暖。不辭辛勞與艱苦,走出荒僻之山林。
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憫農·其一》
唐代: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釋義: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獲很多糧食。
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
❺ 關於名人成功來之不易的例子,背後的堅辛。細節!!!
成功人抄生:林肯的勵志故事
林肯奮斗的故事,年輕人的勵志書:
林肯奮斗的故事
公元一八0 九年,在一個荒涼的肯德基州農場里,誕生了一位叫 亞伯拉罕.林肯 的小嬰兒,他就是末來第十六任的美國總統。
林肯十五歲的時候才開始認字母,每天早晚都要走四哩的森林小路到校求學。他買不起算術書,特地向別人借,再用信紙大小的紙片抄下來,然後用麻線縫合,做成一本自製的算術書。他以不定期上課的方式在校求學,知識都是"一點一點學的"。他所受的正規教育,總計起來上學的日子不過十二個月左右。林肯能在很艱難的情況下發奮讀書,是林肯不向命運屈服的表現,也是我們應該向林肯學習的地方。
林肯下田工作的時候,也將書本帶在身邊,一有空閑就看書。中午吃飯時,也是一手拿著玉米餅,一手捧書。他在被提名為總統候選人以後,曾說:「我能夠達到這一點小成果,完全是日後應各種需要,時時自修取得的知識。」林肯由一個貧窮的孩子成長為統率美國的政治家的歷程,深深地打動著我,他成功的關鍵在於奮發向上,努力不懈,迎接生活的挑戰。林肯做到了,成功了。
「沒有暗礁,激不起美麗的浪花」,林肯不屈服命運的精神,值得我們大家學習,一同向困難挑戰,創造出佳績
❻ 成果來得不容易 成語
來之不易
[成語解釋]
來之:使之來。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財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
來處不易
[成語解釋]
表示事情的成功或財物的取得,經過了艱苦努力。
❼ 舉一個成功來之不易的例子
在電燈問世以前,人們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燈或煤氣燈。這種燈因燃燒煤油或煤氣,因此,有濃烈的黑煙和刺鼻的臭味,並且要經常添加燃料,擦洗燈罩,因而很不方便。更嚴重的是,這種燈很容易引起火災,釀成大禍。多少年來,很多科學家想盡辦法,想發明一種既安全又方便的電燈。
19世紀初,英國一位化學家用2000節電池和兩根炭棒,製成世界上第一盞弧光燈。但這種光線太強,只能安裝在街道或廣場上,普通家庭無法使用。無數科學家為此絞盡腦汁,想製造一種價廉物美、經久耐用的家用電燈。
這一天終於來到了。1879年10月21日,一位美國發明家通過長期的反復試驗,終於點燃了世界上第一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從此,這位發明家的名字,就象他發明的電燈一樣,走入了千家萬戶。他,就是被後人贊譽為「發明大王」的愛迪生。
1847年2月11日,愛迪生誕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的米蘭鎮。他一生只在學校里念過三個月的書,但他勤奮好學,勤於思考,其發明創造了電燈、留聲機、電影攝影機等1000多種成果,為人類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愛迪生12歲時,便沉迷於科學實驗之中,經過自己孜孜不倦地自學和實驗,16歲那年,便發明了每小時拍發一個信號的自動電報機。後來,又接連發明了自動數票機,第一架實用打字機、二重與四重電報機,自動電話機和留聲機等。有了這些發明成果的愛迪生並不滿足,1878年9月,愛迪生決定向電力照明這個堡壘發起進攻。他翻閱了大量的有關電力照明的書籍,決心製造出價錢便宜,經久耐用,而且安全方便的電燈。
他從白熱燈著手試驗。把一小截耐熱的東西裝在玻璃泡里,當電流把它燒到白熱化的程度時,便由熱而發光。他首先想到炭,於是就把一小截炭絲裝進玻璃泡里,剛一通電可馬上就斷裂了。
「這是什麼原因呢?」愛迪生拿起斷成兩段的炭絲,再看看玻璃泡,過了許久,才忽然想起,「噢,也許因為這裡面有空氣,空氣中的氧又幫助炭絲燃燒,致使它馬上斷掉!」於是他用自己手制的抽氣機,盡可能地把玻璃泡里的空氣抽掉。一通電,果然沒有馬上熄掉。但8分鍾後,燈還是滅了。
可不管怎麼說,愛迪生終於發現:真空狀態時白熱燈顯得非常重要,關鍵是炭絲,問題的症結就在這里。
那麼應選擇什麼樣的耐熱材料好呢?
愛迪生左思右想,熔點最高,耐熱性較強要算白金啦!於是,愛迪生和他的助手們,用白金試了好幾次,可這種熔點較高的白金,雖然使電燈發光時間延長了好多,但不時要自動熄掉再自動發光,仍然很不理想。
愛迪生並不氣餒,繼續著自己的試驗工作。他先後試用了鋇、鈦、錮等各種稀有金屬,效果都不很理想。
過了一段時間,愛迪生對前邊的實驗工作做了一個總結,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各種耐熱材料全部寫下來,總共有1600種之多。
接下來,他與助手們將這1600種耐熱材料分門別類地開始試驗,可試來試去,還是採用白金最為合適。由於改進了抽氣方法,使玻璃泡內的真空程度更高,燈的壽命已延長到2個小時。但這種由白金為材料做成的燈,價格太昂貴了,誰願意化這么多錢去買只能用2個小時的電燈呢?
實驗工作陷入了低谷,愛迪生非常苦惱,一個寒冷的冬天,愛迪生在爐火旁閑坐,看著熾烈的炭火,口中不禁自言自語道:「炭炭……」
可用木炭做的炭條已經試過,該怎麼辦呢?愛迪生感到渾身燥熱,順手把脖子上的圍巾扯下,看到這用棉紗織成的圍脖,愛迪生腦海突然萌發了一個念頭:
對!棉紗的纖維比木材的好,能不能用這種材料?
他急忙從圍巾上扯下一根棉紗,在爐火上烤了好長時間,棉紗變成了焦焦的炭。他小心地把這根炭絲裝進玻璃泡里,一試驗,效果果然很好。
愛迪生非常高興,緊接又製造很多棉紗做成的炭絲,連續進行了多次試驗。燈炮的壽命一下子延長13個小時,後來又達到45小時。
這個消息一傳開,轟動了整個世界。使英國倫敦的煤氣股票價格狂跌,煤氣行也出現一片混亂。人們預感到,點燃煤氣燈即將成為歷史,未來將是電光的時代。
大家紛紛向愛迪生祝賀,可愛迪生卻無絲毫高興的樣子,搖頭說道:「不行,還得找其它材料!」
「怎麼,亮了45個小時還不行?」助手吃驚地問道。「不行!我希望它能亮1000個小時,最好是16000個小時!」愛迪生答道。
大家知道,亮1000多個小時固然很好,可去找什麼材料合適呢?
愛迪生這時心中已有數。他根據棉紗的性質,決定從植物纖維這方面去尋找新的材料。
於是,馬拉松式的試驗又開始了。凡是植物方面的材料,只要能找到,愛迪生都做了試驗,甚至連馬的鬃,人的頭發和鬍子都拿來當燈絲試驗。最後,愛迪生選擇竹這種植物。他在試驗之前,先取出一片竹子,用顯微鏡一看,高興得跳了起來。於是,把炭化後的竹絲裝進玻璃泡,通上電後,這種竹絲燈泡竟連續不斷地亮了1200個小時!
這下,愛迪生終於鬆了口氣,助手們紛紛向他祝賀,可他又認真地說道:「世界各地有很多竹子,其結構不盡相同,我們應認真挑選一下!」
助手深為愛迪生精益求精的科學態度所感動,紛紛自告奮勇到各地去考察。經過比較,在日本出產的一種竹子最為合適,便大量從日本進口這種竹子。與此同時,愛迪生又開設電廠,架設電線。過了不久,美國人民便用上這種價廉物美,經久耐用的竹絲燈泡。
竹絲燈用了好多年。直到1906年,愛迪生又改用鎢絲來做,使燈泡的質量又得到提高,一直沿用到今天。
當人們點亮電燈時,每每會想到這位偉大的發明家,是他,給黑暗帶來無窮無盡的光明。1979年,美國花費了幾百萬美元,舉行長達一年之久的紀念活動,來紀念愛迪生發明電燈一百周年。
❽ 來之不易的成果 開頭和結尾 急!急!急!
又是一年畢業時!同學離別多年後再相見,聯系時最想知道的,或者真回的只是你現在混得怎答么樣,在做什麼?其實,這點我也不能免俗。但如果這些話問過以後,還有什麼可以問的呢?你說呢?也許也真的只能談下,同學時的趣事,或突然來一句:我有事情要處理一下,有空我們再聯系!其實,有時候,你還會再聯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