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票據公示催告程序是怎麼樣的
公示催告程序是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以公示的方式催告不明的利害關系人,在法定期間內申報權利,逾期無人申報,作出宣告票據無效(除權)的判決程序,屬於非訴訟程序,即特別程序。
申請公示催告程序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申請主體必須是按照規定可讓的票據持以背書轉有人即票據被盜、遺失、滅失前的最後持有人。
2、申請的原因必須是可以背書轉讓的票據被盜、遺失或滅失,且利害關系人處於不明狀態,對其他事項申請公示催告必須有法律的明文規定。
3、公示催告程序必須由票據支付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4、申請方式,須由申請人書面申請寫明票面金額,發票人、持票人、背書人等主要內容,申請公示催告的理由和票據丟失的事實。
5、公示催告申請人要求撤回申請的須在公示催告前提出,在公示催告期間要求撤回的法院可以逕行裁定終結公示催告程序。
人民法院受理公示催告申請後,同時應通知支付人停止支付直至公示催告程序終結。支付人拒不停止支付的,在判決除權後,支付人仍應承擔支付義務,在公示催告程序期間,該票據被轉讓的,轉讓行為無效。法院決定受理公示催告程序的應當在三日內發出公告,催促利害關系人申報權利,公告時間不得少於60天。
利害關系人在公示催告期間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對該票據享有權利,申報權利的程序是:
1、利害關系人應當在公示催告程序期間或在申報期間屆滿,判決作出前向人民法院提出。
2、利害關系人在向法院主張權利時應向法院出示票據,法院即時通知公示催告申請人在指定期間查看該票據,如公示催告的票據與利害關系人出示的票據不一致,應當駁回利害關系人的申請。
如利害關系人未在判決前申報權利的,可以在判決公告之日起一年內,向作出判決的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按票據糾紛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確權。
2. 票據公示催告程序是怎麼樣的
申請公示催告程序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申請主體必須是按照規定可以背書轉讓的票據持有人即票據被盜、遺失、滅失前的最後持有人。
2.申請的原因必須是可以背書轉讓的票據被盜、遺失或滅失,且利害關系人處於不明狀態,對其他事項申請公示催告必須有法律的明文規定。
3.公示催告程序必須由票據支付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4.申請方式,須由申請人書面申請寫明票面金額,發票人、持票人、背書人等主要內容,申請公示催告的理由和票據丟失的事實。
5.公示催告申請人要求撤回申請的須在公示催告前提出,在公示催告期間要求撤回的法院可以逕行裁定終結公示催告程序。
人民法院受理公示催告申請後,同時應通知支付人停止支付直至公示催告程序終結。支付人拒不停止支付的,在判決除權後,支付人仍應承擔支付義務,在公示催告程序期間,該票據被轉讓的,轉讓行為無效。
法院決定受理公示催告程序的應當在三日內發出公告,催促利害關系人申報權利,公告時間不得少於60天。
利害關系人在公示催告期間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對該票據享有權利,申報權利的程序是:
1.利害關系人應當在公示催告程序期間或在申報期間屆滿,判決作出前向人民法院提出。
2.利害關系人在向法院主張權利時應向法院出示票據,法院即時通知公示催告申請人在指定期間查看該票據,如公示催告的票據與利害關系人出示的票據不一致,應當駁回利害關系人的申請。
如利害關系人未在判決前申報權利的,可以在判決公告之日起一年內,向作出判決的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按票據糾紛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確權。
3. 公示催告期間有哪些規定
律達網:
公示催告程序能最大限度的保持票據有人的權益,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見影的,就算票據所有人申請了公示催告也不是馬上就能知道結果的,公示催告期間相關是怎樣的?公示催告的流程該如何執行?接下來,律師365將為各位詳細介紹一下公示催告程序的相關法律知識。
一、公示催告程序:
(一)定義:
公示催告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以公示的方式催告不明的利害關系人,在法定期間內申報權利,逾期無人申報,作出宣告票據無效(除權)的判決程序,屬於非訴訟程序。
(二)特點:
1、認定喪失票據或其他事項的事實而不是解決民事權益的爭議;
2、公示催告程序具有階段性,公示催告與除權判決是前後銜接的兩個階段,除權判決依催告申請人再次申請做出,法院不得自行作出;
3、實行一審終審,不得上訴。
(三)適用的范圍::
1、可以背書轉讓的票據被盜、遺失或滅失的事項。我國目前可以背書轉讓的票據有支票、匯票、本票三種,另外《公司法》還規定記名股票被盜、遺失或者滅失股東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公示催告並作出除權判決。
2、依照法律規定的其他事項。
(四)申請條件
1、申請主體必須是按照規定可以背書轉讓的票據持有人即票據被盜、遺失、滅失前的最後持有人。
2、申請的原因必須是可以背書轉讓的票據被盜、遺失或滅失,且利害關系人處於不明狀態,對其他事項申請公示催告必須有法律的明文規定。
3、公示催告程序必須由票據支付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4、申請方式,須由申請人書面申請寫明票面金額,發票人、持票人、背書人等主要內容,申請公示催告的理由和票據丟失的事實。
5、公示催告申請人要求撤回申請的須在公示催告前提出,在公示催告期間要求撤回的法院可以逕行裁定終結公示催告程序。
人民法院受理公示催告申請後,同時應通知支付人停止支付直至公示催告程序終結。支付人拒不停止支付的,在判決除權後,支付人仍應承擔支付義務,在公示催告程序期間,該票據被轉讓的,轉讓行為無效。
法院決定受理公示催告程序的應當在三日內發出公告,催促利害關系人申報權利,公告時間不得少於60天。
(五)利害關系人在公示催告期間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對該票據享有權利,申報權利的程序是:
1、利害關系人應當在公示催告程序期間或在申報期間屆滿,判決作出前向人民法院提出。
2、利害關系人在向法院主張權利時應向法院出示票據,法院即時通知公示催告申請人在指定期間查看該票據,如公示催告的票據與利害關系人出示的票據不一致,應當駁回利害關系人的申請。
如利害關系人未在判決前申報權利的,可以在判決公告之日起一年內,向作出判決的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按票據糾紛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確權。
二、公示催告期間有哪些規定?
<民訴法>第一百九十四條 人民法院決定受理申請,應當同時通知支付人停止支付,並在三日內發生公告,催促利害關系人申報權利。公示催告的期間,由人民法院根據情況決定,但不得少於六十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的規定,公示催告的期間,國內票據自公告發布之日起六十日,涉外票據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延長,但最長不得超過九十日。
公示催告期間要多長時間?通過上文可知一般時間不超過六十天,但是涉外票據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延長至不超過90天。但是這知識法律給出的指導時間,到底公示催告期間要多長時間,這個要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而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4. 過了票據權利時效的票據該如何處理
第十八章公示催告程序 第一百九十五條按照規定可以背書轉讓的版票據持有人,因票據權被盜、遺失或者滅失,可以向票據支付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公示催告。依照法律規定可以申請公示催告的其他事項,適用本章規定。 申請人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申請書,寫明票面金額、發票人、持票人、背書人等票據主要內容和申請的理由、事實。 第一百九十六條人民法院決定受理申請,應當同時通知支付人停止支付,並在三日內發出公告,催促利害關系人申報權利。公示催告的期間,由人民法院根據情況決定,但不得少於六十日。 第一百九十七條支付人收到人民法院停止支付的通知,應當停止支付,至公示催告程序終結。 公示催告期間,轉讓票據權利的行為無效。 第一百九十八條利害關系人應當在公示催告期間向人民法院申報。 人民法院收到利害關系人的申報後,應當裁定終結公示催告程序,並通知申請人和支付人。 申請人或者申報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一百九十九條沒有人申報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申請人的申請,作出判決,宣告票據無效。判決應當公告,並通知支付人。自判決公告之日起,申請人有權向支付人請求支付。
5. 申請公示催告的主體必須是可以背書轉讓的票據的最後持票人,失票人不知道票據的下落,
最後的持票人,才是最終的有款人,才具有票據的所有權和收款權。申請公示催告的主體必須是可以背書轉讓的票據的最後持票人,就是這個意思。
失票人不知道票據的下落,這是申請公示催告的原因
6. 票據公示催告制度是什麼
公示來催告是指失票人自在喪失票據以後申請法院宣告票據無效的一種制度,是以公式的方法,催告票據利害關系人在一定時間內向法院申報權利,如在規定的時間內不予申報,即發生失權的效果。
在公式期間轉讓票據的行為無效。 可以申請公示催告的失票人,是指按照規定可以背書轉讓的票據在喪失票據佔有以前的最後合法持票人。公示催告的期間,國內票據自公告發布之日起六十日,涉外票據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延長,但最長不得超過九十日。 具體可參見《票據法》,《民事訴訟法》第18章,最高院《關於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7. 票據公示催告程序是怎樣的
票據公示催告程序參考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八章
公示催告程序
第二百一十八條按照規定可以背書轉讓的票據持有人,因票據被盜、遺失或者滅失,可以向票據支付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公示催告。依照法律規定可以申請公示催告的其他事項,適用本章規定。
申請人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申請書,寫明票面金額、發票人、持票人、背書人等票據主要內容和申請的理由、事實。
第二百一十九條人民法院決定受理申請,應當同時通知支付人停止支付,並在三日內發出公告,催促利害關系人申報權利。公示催告的期間,由人民法院根據情況決定,但不得少於六十日。
第二百二十條支付人收到人民法院停止支付的通知,應當停止支付,至公示催告程序終結。
公示催告期間,轉讓票據權利的行為無效。
第二百二十一條利害關系人應當在公示催告期間向人民法院申報。
人民法院收到利害關系人的申報後,應當裁定終結公示催告程序,並通知申請人和支付人。
申請人或者申報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二百二十二條沒有人申報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申請人的申請,作出判決,宣告票據無效。判決應當公告,並通知支付人。自判決公告之日起,申請人有權向支付人請求支付。
第二百二十三條利害關系人因正當理由不能在判決前向人民法院申報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判決公告之日起一年內,可以向作出判決的人民法院起訴。
8. 怎麼理解公示催告期間屆滿以後人民法院作出除權判決以前取得該票據的除外
《民事訴訟法》規定:「公示催告期間,轉讓票據權利的行為無效」,從該規定可以看出在公示催告期間,轉讓票據權利的行為絕對無效,即使背書連續,持票人也不能因善意取得而取得票據權利。
對於公示催告屆滿除權判決作出前,轉讓票據權利的行為效力,法律、司法解釋均未明確規定。但針對公示催告屆滿除權判決作出前,票據的質押、貼現,最高法《關於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十四條明確規定:「在公示催告期間,以公示催告的票據質押、貼現,因質押、貼現而接受該票據的持票人主張票據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公示催告期間屆滿以後人民法院作出除權判決以前取得該票據的除外」。
可見,上述司法解釋明確了公示催告屆滿除權判決作出前,票據的質押、貼現行為有效。而票據質押和票據轉讓一樣,都是票據行為的一種,是對票據權利的處分。從票據權利處分的角度看,質押背書設定質權的行為與轉讓背書權利轉移的行為有著本質的相同點。票據貼現是指持票人為了資金融通的需要而在票據到期前以貼付一定利息的方式向銀行出售票據,其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票據權利的轉讓。因此根據法律的類推適用,公示催告屆滿除權判決作出前,轉讓票據權利的行為應為有效。
公示催告期間屆滿後至法院除權判決前這段期間,票據貼現的行為根據上述規定,在此間期間票據權利主體己確定,因票據貼現而取得票據權利的,法律確定了其作為合法權利人的地位;對於公示催告期間屆滿至法院作出除權判決之前的票據進行貼現,應慎重考慮。在司法實踐中,有的承兌人為了擺脫付款責任,往往與出票人串通申請公示催告以圖擺脫票據債務。結合具體業務操作中,可將貼現票據是否處於公示催告期間列為向票據簽發行進行票據查詢的必備要素,並調查承兌人的資信情況,安排專人查閱有關公示催告的內容。如果貼現後得知出票人提起公示催告程序,應及時以持票人的身份申報權利,阻止除權判決的做出。
9. 公示催告的期間為多長
公示催告,是一種民事訴訟的程序,是票據喪失後失票人保全和恢復其票據權利的重要補救措施。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公示催告程序是指按照規定可以背書轉讓的票據持有人,因票據被盜、遺失、或者滅失,可以向票據支付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公示催告的程序。
該程序具體規定如下:
(1)申請人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申請書。寫明票面金額、發票人、持票人、背書人等票據主要內容和申請的理由、事實;
(2)人民法院確定受理申請,應當同時通知支付人停止支付,並在3天內發出公告,催促利害關系人申報權利。公示催告期間,由人民法院根據情況確定,但不得少於60日;
(3)支付人收到人民法院停止支付的通知,應當停止支付,至公示催告程序終結。公示催告期間,轉讓票據權利無效;
(4)利害關系人應當在公示催告期間向人民法院申報。人民法院受到利害關系人的申報後,應當裁定終結公示催告程序,並通知申請人和支付人。申請人或者申報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5)沒有人申報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申請人的申請,作出判決,宣告票據無效。判決應當公告,並通知支付人。自判決公告之日起,申請人有權向支付人請求支付;
(6)利害關系人因正當理由不能在判決前向人民法院申報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判決公告之日起1年內,可以向作出判決的人民法院起訴。
10. 我是銀行工作人員,我行承兌的一張銀行承兌匯票被一家單位申請掛失止付並辦理了公示催告。
1.先明確責任該有誰負擔:
掛失止付中,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的責任有一個時間限制,《支付結算辦法》第51條規定:「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在收到掛失止付通知書之前,已經向持票人付款的,不再承擔責任。但是,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以惡意或者重大過失付款的除外。」這說明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收到掛失止付通知書時,只有查明確未付款,應立即暫停支付。假如票款在掛失止付之前已被惡意持票人冒領,付款人或其代理人在已盡到了形式審查義務的前提下就不再承擔責任,失票人只能自己承擔向不當得利人或侵權人請求返還利益或賠償損失的責任。而且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自收到掛失止付通知書之日起12日內沒有收到人民法院的止付通知書的,自第13日起,持票人提示付款並依法向持票人付款的,不再承擔責任。
2.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95條第2款規定:「公示催告期間,轉讓票據權利的行為無效。」弄清楚最後持票人在這個持票期間持票權利是否合法,不合法可以申訴,向無權利人追索回款。
3.如果完全由貴行失誤,並且不存在上述2種情況,貴行只有自擔損失。
"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以惡意或者有重大過失付款時的,應當自行承擔責任,未認真進行附帶審查而發生重大過失,使當事人因他人冒領票款而受到損害時,付款人只能依其過失程度,相應的承擔票據外的過失賠償責任
對於付款人的善意付款,應當成立有效付款,從而免除其向真實權利人進行二次付款的責任"
這種情況,建議和最後持有人及申請掛失止付的單位協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