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軍鴿森林黑轉讓

軍鴿森林黑轉讓

發布時間:2021-04-04 08:01:20

1. "溫克"是在什麼情況下完成任務的溫克是二戰初期的一隻信鴿

在一個寒冷的夜晚,墜機後的溫克身上沾滿了海水和油污,還要穿行在風浪中,隨時都可能被大海吞沒。然而它堅持飛了120英里,終於飛回了自己的鴿舍。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信鴿「溫克」:拯救失事英國機組

在二戰中,盟軍多次使用鴿子來傳遞消息。英國空軍司令部為每一架跨海執行任務的轟炸機都配備了兩只信鴿,以便在發生意外時求救。一隻名叫「溫克」的信鴿,就是在這樣的危難時刻嶄露頭角的。

1942年2月的一個深夜,英軍一架魚雷攻擊機因故障墜落在北海,機組人員雖然平安,但無線電發報機損壞了。英軍派出了救援船隊,卻無法確認失事的具體地點。萬幸的是,一隻叫做「溫克」的信鴿還活著。它成為了唯一的希望。機組人員放飛了溫克,希望它能向總部報信。

可以想像得到,在那個寒冷的夜晚,墜機後的溫克身上沾滿了海水和油污,還要穿行在風浪中,隨時都可能被大海吞沒。然而它堅持飛了120英里,終於飛回了自己的鴿舍。陸地上的人員據此獲得了遇難機組的信息,從而完成了營救行動。因此,溫克成為第一隻獲得「迪肯勛章」的信鴿。


(1)軍鴿森林黑轉讓擴展閱讀:

一、二戰軍鴿的故事

1、「突擊隊員」:躲過德軍狙擊隊

1942年納粹德國佔領法國後,為了英法盟軍之間傳遞信息,一隻名為「突擊隊員」的鴿子受命將一份絕密情報帶回英國。

戰爭的惡劣環境沒有阻止鴿子完成這項任務,它攜帶著這份情報成功地躲過了德軍的狙擊隊,並一次又一次地穿越了敵人的烽火線,最終不負眾望地將情報送到了英國。而這只勇敢的鴿子也因它的出色表現在1945年獲得了一枚迪肯勛章。

2、信鴿「瑪麗」:用生命完成任務

在德軍佔領法國後,很長時間內,盟軍通過信鴿來傳遞佔領區的絕密情報。這些信鴿飛越英吉利海峽,不僅要與惡劣的天氣作斗爭,有時要穿越猛烈的炮火,還會遭到德軍槍手的狙擊和專門飼養的獵鷹截殺。成千上萬只信鴿死在半途,更多的前仆後繼,把情報送到抵抗者和盟軍手中。

其中有一隻叫「瑪麗」的鴿子,在飛行的半途遭到襲擊,身受重傷。但它依然努力頑強展翅,終於將情報送到。這只鴿子在戰後被授予迪肯勛章,並葬入英雄動物專門的墓地。在整個二戰中,共有32隻信鴿獲得迪肯勛章,占所有獲勛動物的半數以上。

二、軍鴿發展的歷史

軍鴿,用於軍隊中傳遞軍事情報、文書、物品的叫軍用鴿,用於民間的叫通信鴿。軍鴿通信具有傳遞迅速、保密性強、用法簡單、成本低廉 ,容易普及等特點。

軍鴿實踐證明可以進行「單程通信、往返通信、移動通信、留置通信和夜間通信、因此在目前,許多具有現代化軍事裝備的國家,包括美國、俄羅斯,依然有專門機構飼養和訓練軍鴿供其使用。

人類利用鴿子傳遞信息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我國馴養信鴿有悠久的歷史,據傳說,漢朝的張騫、班超出使西域各國時,就曾利用信鴿作為聯絡工具,唐朝宰相張九齡幼時就用「飛奴傳書」。其中的飛奴就信鴿。

宋高宗也很喜歡養鴿子,往往親自放飛,因而有「萬鴿盤旋繞帝都,暮收朝放費工夫,如何養取南來雁,沙漠能傳二聖書」的詩句。古代希臘在舉行奧林匹克運動會時,就用信鴿把優勝者的名字傳報四方。

古代航海者出海時,也會攜鴿數羽,用它傳遞消息或把歸期帶給遠方的親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國家對軍鴿十分重視,軍隊每占鄰敵方重鎮,首先令敵繳出兵器和軍鴿,見於資料表明,第一次大戰期間動用的軍鴿數量竟達六萬羽之多。(作戰雙方用鴿數量總合。)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軍鴿在許多戰役中起了作用,立了戰功。

有一羽叫「森林漢」的信鴿,出生才四個月,跟隨美軍航空隊空降到當時侵佔緬甸的日軍後方,部隊跳傘時丟失了無線電發報機,與指揮部失去了聯系,幾天後偵察員收集了日軍的重要情報。

「森林漢」的軍鴿就帶著這些情報飛越高山曠野航程300多空距,送回情報,對於「美軍」攻佔這個地區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還有一次,美軍訓練的昆明鴿「高原雨點」雌鴿,在美軍史迪威將軍指揮的遠征軍服役,在滇緬占役中「盟軍」一支部隊有緬甸遭到優勢日軍的包圍,電台被毀,電話線全被切斷,與指揮部中斷了一切聯系。

於是這支分隊就把被圍困的地點,讓這羽「雨點」在九個小時內飛行了900多公里,把情報帶回,部隊里應外和,使這次戰斗轉敗為勝,而這羽「高原雨點」也被授予「緬甸皇後」的榮譽稱號,史迪威將軍命人打造了一個純金足環給它戴上。

前蘇聯也非常重視軍鴿通信,在蘇聯的邊防軍中就有「三多」的說法,既坦克多、軍犬多、軍鴿多。

在我國的戰爭年代,軍鴿通信也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成為有力的輔助通信手段,一九五八年,一隻被你為「英雄軍鴿」的黑鴿在雲南邊防某地一次戰斗中負傷流血,但它仍帶傷飛翔,把前哨急件帶回指揮部,指揮員立即派出騎兵趕到出事點殲滅了竄入國境內的蔣殘匪。

一九六四年,雲南某邊防小分隊到邊境處理情況,用攜帶的軍鴿不斷將情況送回指揮部保障通信順暢。一九七六年,雲南邊防民兵配合解放軍在森林裡跟蹤敵人,用兩只信鴿將情報連續送回邊寨,有力地支授了點戰斗。

軍鴿不僅能在軍事通信上建立功勛,並且還留下取葯救人的佳話。

有一次某邊防連隊發生了急病號,醫生診斷後需要到團部取葯,由於上高路遠,如果派人去取來回要兩天時間,將嚴重威脅病人生命安全,於是軍鴿員大膽使用軍鴿取葯,四隻軍鴿同時出動,僅用三十分鍾就取回了葯,使病員轉危為安。

這就說明軍鴿不僅能傳遞信息而且能運送物品,一羽年輕力壯的軍鴿能帶動大約50克重的物品。

2. 這是什麼鴿子

純黑色的鴿子。
一般各種品系都有可能出純黑的鴿子,只是機率大小,台鴿有一個品種就是純黑色的鴿子,名叫「黑金剛」,一種快速鴿;還有雲南的軍鴿「森林黑」、「西格穆勒」,這種鴿子通常都是信鴿。

3. 軍鴿的軍鴿發展的歷史

軍鴿,用於軍隊中傳遞軍事情報、文書、物品的叫軍用鴿,用於民間的叫通信鴿。軍鴿通信具有傳遞迅速、保密性強、用法簡單、成本低廉 ,容易普及等特點。軍鴿實踐證明可以進行「單程通信、往返通信、移動通信、留置通信和夜間通信、因此在目前,許多具有現代化軍事裝備的國家,包括美國、俄羅斯,依然有專門機構飼養和訓練軍鴿供其使用。
人類利用鴿子傳遞信息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我國馴養信鴿有悠久的歷史,據傳說,漢朝的張騫、班超出使西域各國時,就曾利用信鴿作為聯絡工具,唐朝宰相張九齡幼時就用「飛奴傳書」。其中的飛奴就信鴿。宋高宗也很喜歡養鴿子,往往親自放飛,因而有「萬鴿盤旋繞帝都,暮收朝放費工夫,如何養取南來雁,沙漠能傳二聖書」的詩句。古代希臘在舉行奧林匹克運動會時,就用信鴿把優勝者的名字傳報四方。
古代航海者出海時,也會攜鴿數羽,用它傳遞消息或把歸期帶給遠方的親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國家對軍鴿十分重視,軍隊每占鄰敵方重鎮,首先令敵繳出兵器和軍鴿,見於資料表明,第一次大戰期間動用的軍鴿數量竟達六萬羽之多。(作戰雙方用鴿數量總合。)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軍鴿在許多戰役中起了作用,立了戰功。
有一羽叫「森林漢」的信鴿,出生才四個月,跟隨美軍航空隊空降到當時侵佔緬甸的日軍後方,部隊跳傘時丟失了無線電發報機,與指揮部失去了聯系,幾天後偵察員收集了日軍的重要情報,「森林漢」的軍鴿就帶著這些情報飛越高山曠野航程300多空距,送回情報,對於「美軍」攻佔這個地區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還有一次,美軍訓練的昆明鴿「高原雨點」雌鴿,在美軍史迪威將軍指揮的遠征軍服役,在滇緬占役中「盟軍」一支部隊有緬甸遭到優勢日軍的包圍,電台被毀,電話線全被切斷,與指揮部中斷了一切聯系,於是這支分隊就把被圍困的地點,讓這羽「雨點」在九個小時內飛行了900多公里,把情報帶回,部隊里應外和,使這次戰斗轉敗為勝,而這羽「高原雨點」也被授予「緬甸皇後」的榮譽稱號,史迪威將軍命人打造了一個純金足環給它戴上。
前蘇聯也非常重視軍鴿通信,在蘇聯的邊防軍中就有「三多」的說法,既坦克多、軍犬多、軍鴿多。
在我國的戰爭年代,軍鴿通信也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成為有力的輔助通信手段,一九五八年,一隻被你為「英雄軍鴿」的黑鴿在雲南邊防某地一次戰斗中負傷流血,但它仍帶傷飛翔,把前哨急件帶回指揮部,指揮員立即派出騎兵趕到出事點殲滅了竄入國境內的蔣殘匪。一九六四年,雲南某邊防小分隊到邊境處理情況,用攜帶的軍鴿不斷將情況送回指揮部保障通信順暢。一九七六年,雲南邊防民兵配合解放軍在森林裡跟蹤敵人,用兩只信鴿將情報連續送回邊寨,有力地支授了點戰斗。
軍鴿不僅能在軍事通信上建立功勛,並且還留下取葯救人的佳話。有一次某邊防連隊發生了急病號,醫生診斷後需要到團部取葯,由於上高路遠,如果派人去取來回要兩天時間,將嚴重威脅病人生命安全,於是軍鴿員大膽使用軍鴿取葯,四隻軍鴿同時出動,僅用三十分鍾就取回了葯,使病員轉危為安,這就說明軍鴿不僅能傳遞信息而且能運送物品,一羽年輕力壯的軍鴿能帶動大約50克重的物品。(舉例)
現有品系:
一 高原雨點1-27系;2、應驗761-961系;3、高原綠頸灰;4、50瓦灰;5、楊阿騰;6、82瓦灰
7、詹森;8、森林黑;9、松山紅;10、日本京都灰;11、吐藍頓;12、吳淞種;13、李種;
14、貝林考克斯;15、麒麟花;16、日本吉川白;17、香港雄
軍鴿隊的歷史沿革:
軍鴿隊之最:
主要有15之最,其中大家可能放心地接受和宣傳的有:
a) 建隊歷史最長:1950年建隊,為全軍唯一的軍鴿馴養組織。
b) 最早編寫我軍軍鴿教材:1982年編成《通信鴿》。
c) 第一位軍鴿專業的副教授:陳文廣。
歷任隊長及負責同志:
郭躍堂 195005----195508(5年)
張天福195508----197609(11年)
陳文廣 197609----199010(14年)
汪寶昌 199010----199509(5年)
王增煥 199509----199805(2年半)
趙思良 199805----200107(3年)
李於雄 200107----200204(9個月)
張衛剛200204----200301(臨時負責9個月)
丁書旺 200301----

4. 純黑色的鴿子什麼品種

是黑金剛。

5. 在哪一年,在雲南邊境剿匪的戰斗中,一羽森林黑品系的軍鴿,帶著箭傷飛行幾十公

1958年,在雲南邊境剿匪的戰斗中,一羽森林黑品系的軍鴿,帶著箭傷飛行幾十公里,將軍事情報及時送到領導機關。部隊馬上派出騎兵,殲滅了這股匪徒。事後,這羽軍鴿被授予「英雄軍鴿」的光榮稱號。

6. 昆明軍鴿的不怕鷹

軍鴿未受訓練時和普通信鴿並無兩樣。據說,300隻普通信鴿裡面,只有100隻能夠經過特殊訓練成為藍天「通信兵」。
邊防高原地區鷹多,馴養員必須加強鴿子對老鷹的對抗訓練。鷹俯沖的速度快,但它翅膀狹窄,盤旋上升速度慢。因而,訓練時,馴養員會反復發送強制信號,讓鴿群不間斷地上升,並把鴿群拉到鷹多的地方,訓練如何擺脫鷹的追擊。久而久之,鴿子遇到鷹就形成條件反射奮力高飛。
後來,馴養員們經過復雜的多代育種、選擇和訓練,把軍鴿的這種「後天獲得性」變成比較穩定的生物學特性,培養出不怕鷹的軍鴿——「森林黑」。
邊防部隊點多、線長、面廣,軍鴿要適應邊防需要,還必須有穿越高山密林、大漠戈壁和不分天候時段執行特殊任務的能力。為此,軍鴿隊經過雜交培育,開發出來了新一代軍鴿「高原雨點」。目前,每次晨練,鴿群都要完成數百公里的競翔;而在夜間訓練,則在50公里甚至更遠的距離放飛,以鍛煉軍鴿的夜航能力。
軍鴿隊還把軍鴿的應用范圍從邊防向海防拓展。20多年前,太平洋上的中國遠航艦隊水兵收留了兩只腳環上印著「台北」字樣的受傷信鴿,官兵們為它們取名為「回回」 、「歸歸」 ,並把它們展轉送到了中國軍鴿隊。
軍鴿教練員陳文廣經過仔細觀查和研究發現,台鴿之所以能飛越大洋,是因為它們具有適應海上遠翔的「向洋性」 ,而雲貴高原信鴿則具有「向山性」。於是,陳文廣將這兩種良種鴿子進行了雜交繁殖,成功培育出了結合兩種特性的一代名鴿——「應驗鴿系」 ,並在當年的全國信鴿大賽中一舉奪冠。

7. 關於軍鴿的資料,越詳細越好!

http://news.163.com/50122/1/1AMRL8VK00011234_2.html
世界著名名功勛軍鴿

「格久」

英軍功勛鴿,二戰期間最出名的功勛軍鴿。1943年11月18日,英國第56皇家步兵旅為了迅速突破德軍的防線,請求盟軍空軍火力支援。戰鬥打響後,英軍迅速打跨德軍的抵抗,佔領了防線。若按原定的陸空協同作戰計劃,空軍丟下的炸彈就會炸到自己人頭上。緊要關頭,步兵指揮員放出軍鴿「格久」。「格久」不負重託,迅速將情報送到指揮部。這時,飛行員馬上就准備起飛了。為了表彰「格久」,英國倫敦市長將一枚「迪金勛章」授予它,這是對動物英雄的最高獎勵。

「森林漢」

美軍功勛鴿。二戰中,4個月大的「森林漢」跟隨美軍偵察分隊空降到緬甸境內日軍駐地後方。部隊跳傘時,無線電報務員犧牲了,偵察分隊與指揮部失去聯系。7天後,分隊搜集到了大量日軍的情報。他們放飛了「森林漢」。「森林漢」帶著偵察分隊搜集的情報,飛越山嶽叢林,行程360多公里,及時將情報送達盟軍指揮部。「森林漢」死於1953年,遺體被製成標本,放在博物館內供後人瞻仰。

「英雄軍鴿」

中國功勛鴿。1958年,在雲南邊境剿匪的戰斗中,一羽森林黑品系的軍鴿,帶著箭傷飛行幾十公里,將軍事情報及時送到領導機關。部隊馬上派出騎兵,殲滅了這股匪徒。事後,這羽軍鴿被授予「英雄軍鴿」的光榮稱號。

至今尚未破解的軍鴿之謎

軍鴿隊有一羽軍鴿,從上海放飛回到昆明,歷經2150公里,用了21天,這個紀錄至今未被打破,它靠什麼導航安全歸巢呢?

世界上對於軍鴿歸巢導航的解釋眾多,比如「地磁感導航」、「生物鍾導航」、「太陽偏振光導航」,「本身體內激素導航」等等。

比較著名的是「地磁感導航」,馴養員鄭洲就持這種看法。他說自然界有很多動物的某些器官發達到驚人的程度。比如蛇可以看到紅外線,蝙蝠可以聽到超聲波。而鴿子可以感受到地球磁場的作用力方向和強弱的微小變化。軍鴿眼內有一塊突起,稱為磁骨,它通過這塊磁骨可以測量地球磁場的變化,從而判斷自己的飛行方向。

而丁書旺隊長則更傾向於本身激素說。他說,「它其實類似於人類的激素,是一種經過自然選擇形成的天性。」不過,他也承認,這種說法並沒有經過驗證。所以到目前為止,這仍然是一個尚未解開的謎。

與軍鴿相關聯的謎還不限於此。隨著我國核試驗研究的解密,軍鴿參與核爆取樣的秘密隨之公開。據介紹,當時的核爆地點放置有多種動物,原子彈爆炸後,各種動物都死了,放置在核爆區域的25對鴿子,竟然有3羽安然無恙地返回。軍鴿能夠穿越大面積的放射性污染區而不受損害,這個謎至今還懸而未解。

《鴿經》:我國最早的養鴿專著

《鴿經》是我國目前為止已知的最早的一部記載鴿子的專著,作者系清朝鄒平(今山東省鄒平縣)的張萬鍾。全書共分六部分:論鴿、花色、飛放、翻跳、典故、賦詩,共1萬余字。成書時間在1604年~1614年。

從這部書中可以看出,我國古代在鴿子育種方面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而且非常重視鴿子的眼睛。在「典故」部分記載了很多關於信鴿的非常有價值的史料。以《鴿經》記載的實例計算,500多年前,我國信鴿的飛翔速度和今天的冠軍鴿相差無幾,這也是我國傳統信鴿同樣具有良好的競翔素質的明證。(趙飛鵬)

軍事快說:軍鴿,一支不可忽視的特殊「小兵種」

僅有4萬現役軍人的瑞士,在軍隊中服役的軍鴿就多達4萬余羽,與軍人的比例幾乎是一比一

縱觀20世紀的每一次戰爭,我們幾乎都能搜索到軍鴿的身影。軍鴿在這些戰爭中的作用都是輔助通信。

隨著21世紀信息化、數字化戰爭的到來,軍鴿並沒有被淘汰。俄羅斯、美國等西方國家仍設有專門的軍鴿訓練和研究機構。僅有4萬現役軍人的瑞士,在軍隊中服役的軍鴿就多達4萬余羽,與軍人的比例幾乎是一比一。而我國,則在成都軍區專門保留了一個營級建制的軍鴿隊。

信息技術發展促進了各國通信裝備的不斷完善,但是從戰略安全高度考慮,一個國家的通訊手段要多層次、多手段、多網路。常規的電子對抗是在雙方的實力相當的情況下進行的,一旦實力存在差距,弱的一方實際上就等於是透明的,電子通信很多時候有可能無法發揮有效作用。這種情況下,軍鴿就是一種「末梢通信」,是常規通信的一種必要補充。

經過嚴格訓練的軍鴿,不受地形和氣候的限制,不會被有線、無線信號干擾,不易被雷達發現和監視。它傳遞信息迅速,保密性強,使用簡單,機動能力好,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成本低廉,可以配備到單兵。

從目前的情況看,軍鴿的作用在某些時候還是無法被取代的:

在交通不便、缺少通信工具的邊海防地區、山區、林區、海島和沙漠等地域,可以用軍鴿報信;

邊防巡邏或者敵後偵察以及當時的條件不允許使用電子通信設備時,可以讓軍鴿將情報送回;

潛艇伏擊、陸軍小分隊設伏,不允許使用無線電通信手段的時候,可以在出發時攜帶軍鴿,用於通信;

飛行員、空降兵在飛行、空降時,遇有電台損壞或者遺失時,可以用軍鴿進行通信;

另外,軍鴿在戰場救護方面也大有所為。戰場上的救護分隊可以用軍鴿將前線傷員的人數、傷勢、血型、預計手術規模等情況先行帶到野戰醫院,以利於傷員的及時救治。

近年來,西方一些國家設立的軍鴿研究所,對軍鴿的功能進行了新的探索,軍鴿的用途漸漸超出單一通信的功能。

據悉,美國的海上救險專家利用軍鴿幫助救險人員在海上尋找失蹤者。實驗表明,軍鴿的辨認准確率在90%以上。他們還利用鴿眼的定向功能,將軍鴿放置在火箭的控制系統中,使軍鴿不斷調整火箭的方向,確保火箭准確地攻擊設定的目標。

我國軍方有關專家也提出了將軍鴿的特性和微型電子設備結合,通過攜帶微型電子成像和通信設備,對戰場進行小區域實時的隱蔽圖像偵察的構想。

由此可以預見,軍鴿這支特殊的隊伍還將在未來的戰爭中再立新功。

8. 黑鴿子是不是信鴿,環是上

信鴿是一種空中飛行的動物,所以它的形體一定要符合空中飛行的要求。即飛行時阻力要小、平衡控制能力強、飛行時間長。一般應從它的頭形、鼻形、羽毛、前胸、尾部、腿、龍骨及恥門等方面鑒別。

一般各種品系都有可能出純黑的鴿子,只是機率大小,台鴿有一個品種就是純黑色的鴿子,名叫「黑金剛」,一種快速鴿;還有雲南的軍鴿「森林黑」、「西格穆勒」,這種鴿子通常都是信鴿。

中國軍用鴿

9. 軍鴿的如何判斷鴿子的性別

鴿子雌雄的識別不象對其它禽類那樣,可以從身體的外觀上分別清楚。甚至一般禽類從羽毛色彩上就可以分別出雌雄,而鴿子單從羽毛色彩上卻不能清楚地識別出雌雄來。就是成年的鴿都很難於區別。幼鴿就更難了。鴿子的雌雄要憑豐富的養鴿經驗才能鑒別,稍有不注意就有可能搞錯了。必須平時注意觀察識別,總結雌雄的不同特點同,才能提高識別能力。
鴿子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具有嚴格的雌雄配對習性,當它們配對之後,再要拆開就很困難了。可是為了得到優良的信鴿,再困難也要進行拆分,配對。
1、雄鴿的鼻形較大而寬,雌鴿的鼻形較小而窄。
2、雄鴿的鼻孔較大、雌鴿的鼻孔較小。
3、雄鴿的勁部粗狀稍硬,勁部羽毛富有金屬光澤而明亮。雌鴿的勁部較細小稍軟,勁部羽毛金屬光澤較差。
4、雄鴿的前胸較寬闊,雌鴿的前胸較窄小。
5、雄鴿的體形較大,雌鴿的體形較小。
6、雄鴿的龍骨較長,雌鴿的龍骨較短。
7、雄鴿的趾骨間距狹窄而趾骨末端較尖,雌鴿的趾骨間距較開闊,而趾骨末端較圓。
8、雄鴿的鳴聲長,帶有些渾濁,低沉,打咕嚕時身體向前,跳躍旋轉。雌鴿鳴聲細弱,短而不連。打咕嚕聲時身體不向前跳躍,也不轉。
9、雄鴿比雌鴿活潑好動,捍勇善斗。因此如好鬥,一般為雄鴿,較為安靜溫柔的為雌鴿。
10、兩只鴿子,如一隻在前面走,一隻緊緊在後面追趕這說明雌鴿快要下蛋了,走在前面的是雌鴿,後面追趕的是雄鴿。
以上是識別鴿子雌雄的方法。當然有少數的鴿子很難鑒定,在些雄鴿具有雌鴿的特徵,在些雌鴿具在雄鴿的特徵。由於這種現象的存在至使鴿子它們自己也容易搞錯,造成兩羽雌鴿相配。有時發現鴿巢有四枚蛋。當然它們一般是育不出小鴿子的,盡管鴿子的雌雄很難區別,但是只要細觀察,抓住它們的不同點經過時間的實踐就能識別雌雄了。
三、 軍鴿的培育與繁殖
軍鴿的育種確實是一項困難的工作。因為它的第一個任務是從各類種群中選擇發掘適宜於軍事通信用的好的鴿種;第二個任務是選配繁殖,使之有良好的後代。事實上,最基本的選擇就是從種鴿群中選擇出那些難得的「種鴿配對」;它們是能夠提高鴿群素質的基礎。目的是達到改進其它鴿的性能、形態。只有掌握了物性、特徵相當穩定的鴿種,才有可能把優良品種的群勢擴大,獲得性能良好的軍事通信鴿。總之,實踐證明育種工作是:
1、種鴿必須不斷選育,育種工作不能一勞永逸。
2、各個鴿種都具備一定的生物學特性,有優點,有不足。所以應取其特點加以綜合,做到「揚長避短」。
3、對每個種鴿或鴿種絕不能帶有偏見,應作正確評價。
只要注重鴿種的「血緣」,耐心的訓練,使用中掌握正確的技巧。再加上有素質優良、鍛煉成熟的鴿群,就可以完成種群繁殖、鴿種改良、通信訓練等任務。因此,育種繁殖有培訓軍鴿中佔有重要的位置。
(一) 鴿子的遺傳學知識
生物親子間相似的現象中遺傳。生物在一般情況下,都能把本身形態、習性、特徵,遺傳給後化。但由於客觀條件的變更和發展,也會影響後化出現摩擦形態、新性狀、新特徵,以適應新的客觀條件,這種現象叫變異。遺傳的現象分為:
1、平等遺傳
兩親鴿的形態和性能同時反映或融合顯現的現象叫平等遺傳。例如白色雄鴿和黑色雌鴿交配而生的幼鴿有白的、黑的或者是黑白相間的花色鴿。此為同時顯現;如果成為灰色鴿就是融合顯現。
2、特異遺傳
單純地遺傳親鴿某一方的形態或特性的現象叫特異遺傳。例如白色雄鴿和黑色雌鴿某一方,隱蔽某一方親鴿的形態和性能的遺傳。
3、返祖遺傳
數代或數十代以前的祖先的形態和性能,突然出現在子孫身上,叫做返祖遺傳。例如一對黑雨點鴿,生出黑色或者灰色的幼鴿,這就是因為它的數代前的祖先是黑色或灰色鴿的緣故。
4、變異
生物在一般情況下都能把本身的遺傳基因(形態、特性)傳給後代子孫。但是也有生出的幼鴿不象它的親鴿的,不是返祖遺傳而是因環境條件影響而生成的叫做變異。
因為環境條件激烈變化,例如光照、溫度、濕度的不同,飼養管理也會有差異,生物學的觀點認為;「鴿體形成是與環境條件統一的」。生物有機體受環境條件改變的影響,生物在機體為了與環境條件相統一,當環境條件突變時,也改變著生物本身的新陳代謝和本能,這種了展方式的變化,經過一代代的積累和固定,能夠促進生物類型的演變。所以外界環境是影響生物發展的主要原因。動物在發育過程中,所獲得的特性和形狀(後天獲得性),是可以固定可以遺傳的,但不是所有獲得的特性都可以無條件一遺傳。生物體變了質的部分要看它能否和其它部分建立正常的新陳代謝關系。才可以決定它能否遺傳。如果這些改變並沒有固定在性細胞里,則改變過的特性就不能遺傳於子孫。但是,新特性,新形狀是可以通過「世代積累」的環境條件影響而加於固定下來的。
(二) 如何初選和判斷鴿種的優劣
如何初步判斷信鴿的優劣非常重要,基本判斷可以保證最少量的投入即產生預期的效果,而不用在較差的品種上浪費資源。鴿界對初判的掌握各有各的招,之間互不相通,軍鴿隊陳文廣教授也創立了」七六定位法」,但從總體上講,都要考慮到在前面講軍鴿外形時我們講到的十個部分,根據這十個部分的形態來初步辨別軍鴿的優劣,如這十個部分都較符合要求,這羽鴿子就差不了,無論以育種或參加競翔的角度來講,它都將符合要求。當然,還要考慮到它的血統等方面的因素。當然最後都要通過具體任務來檢驗是不是真的優秀。通過放翔、競翔等,飛行速度快、距離遠和定向准。我們可以基本上根據下面的幾條來判斷鴿子的好壞:
標準的軍鴿體型應該是:
1、鴿站立時,身體與地面平行頭,尾、腳成45˙角。
2、頭部前額至後腦寬大。
3、眼睛炯炯有神,清晰、紅彩鮮艷秀麗,乾燥,沙粒粗且分布均勻。
4、眼部在角線底邊延長線上方。
5、勁部粗短而直,勁羽富有金屬光澤。
6、肩部的筋肉結實而略顯突出。
7、背部肩膀至腰間應自然延伸,但肩膀稍微彎曲。
8、尾羽應重疊,緊收成一根,與地面成平行狀。
9、全身羽毛要有光澤富有脂粉以能防雨,羽毛應暗淡分明,緊收於身體之上。
10、腳站立有力,不分開,腳部色深紅,富有光亮。
(三) 鴿子的配種與管理
1、選 種
(略)
2、種鴿的羽色選擇
軍鴿的羽色一般有瓦灰色、淺雨點、深雨點、中花雨點、黑色、紅絳色等。白色、雜花色易暴露不宜作軍用。
羽色一般認為雜配為佳。例如,黑色配灰色可繁殖出淺雨點、中花雨點、深雨點。但是也應考慮適宜地域性的保護色,如瓦灰色適於海洋、海島飛行。黑色適於森林地區,紅絳色適宜於戈壁沙漠地區。鴿的羽色應因地制宜選擇。為了獲得其它羽色,可用雜交方式產生。例如:
1、黑色配瓦灰可得淺雨點 、中花雨點、深雨點(黑雨點)。
2、黑鴿配雨點,會出現黑鴿,返祖瓦灰。
3、黑鴿配紅絳,可得純灰鴿(深淺兩色),部分黑鴿與瓦灰鴿。
4、瓦灰配紅絳鴿,可得紅輪(俗稱雲灰)。
5﹑瓦灰配雨點,可還原瓦灰色。
6、紅輪(雲灰)配黑鴿,可得純灰鴿。
7、雨點配黑鴿,可得純灰鴿。
8、紅雨點配黑鴿,可得純灰鴿。
9、黑鴿配白鴿,可得黑、白、花三個種鴿。
10、白花鴿配其它色鴿,可分離出白鴿。
瓦灰色的鴿群的基礎羽色,任何羽色的種鴿都會繁殖出瓦灰色的鴿來。
3、 配種的方法
(略)
引育結合、馴化品種的一些體會:
1、育種時應對各個品種的鴿子不帶偏見,取其優點加以結合(雜交),在培育中棄劣存優,缺點經幾代仍延續的嚴格淘汰。
2、選配時強調先天影響,側重於考慮母系因素。
3、從創造記錄的鴿群中選拔種鴿。
4、繁殖種鴿的出生地,以地理位置相隔較遠的為佳。
5、在形態特徵上應作如下配合:
眼睛的配合是:沙眼類配黃眼類,粗沙粒配細沙粒,深色素配淺色素,有線口配無線口。
體型的配合是:長型配短型,重型配輕型,凸胸骨配扁胸骨。
年齡的配合是:以老雌配小雄,老雄配小雌;年齡以三至五歲最佳;雌雄年齡過於老化的兒鴿為下品,一般只宜留種。
經「引育結合、馴化品種」所產生的後代,在訓練方法上強調近距多放,遠距同一方向。尤其是結幼鴿的訓練,切忌放翔突然猛增距離與方向的驟然改變。應做到「因種施訓」,「因種施教」。過早交配對鴿子不利,會失去訓練的有利時機,損害鴿體健康。在投入訓練或使用前應保持它的良好狀況,這樣可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在使用前應將鴿群分出等級,區別使用方可取得預期效果。總之,優秀的鴿子只在被真正了解它的飼育者所掌握,才會有合理的機會發揮作用。
4、配種的程序
軍鴿經過選種後,決定配合時間,根據本年度的繁殖與訓練計劃,在適當的季節進行配種。
(1) 配合前的准備:為了變更以往的配偶,在重新進行配合之前,應將雌、雄種種鴿分離,實行鰥夫、居單獨飼養,以便遺忘原配。鴿子的習性是嚴守「一雄一雌」的鳥類,如不使其分開,實難與新配偶合。分離能使鴿保持精力旺盛,性慾增進,為繁殖高質量的雛鴿打下基礎。雌、雄隔開時間一般以一個朋左右為宜,至少不低於兩周時間。雌雄分離應將雄鴿留在原舍內,雌鴿移至另一鴿舍。他離期切忌與原配鴿見面。分離時期鴿服從性差,食慾減退,互相爭斗,甚致在個別鴿飛去尋找配偶而失蹤。因此,應加強飼養管理,加強人與鴿的親和,增強運動,促進食慾。但不可喂得過肥,否則發生脂肪過多而不育。有個別鴿因發情不思食,亂撲亂飛,擾亂鴿舍的安靜。應將其關閉在巢房內分別喂養。分離已達預期效果時,要著手安排找配偶鴿。
(2) 配合的方法:確定雌雄配合後,再將鴿放入巢房內暫行閉門飼養。這時應仔細以觀察鴿的配合情況。如雌雄和睦則很快配合成一對,互相爭斗時應在巢房內加一層鐵絲網,使能見而不能斗,幾天後即可配合。在關閉期間內應按日量配給食水。當雌雄不鬥,雄鳴叫,雌點頭,並伏在巢盆內發出「咕、咕」之聲以示配合,且此舉動反復多次,雌雄鴿交尾慢表示完配對。如單個配合,可將雌雄鴿關入鴿舍或空房內,因無其它鴿的干擾。任其自由交配,不幾天即可產蛋孵化。假如所有參加配合的鴿群都開始交尾,就會迅速伏巢產蛋,這時配合即告完成。
(3) 巢房(巢箱)分配與熟悉:雌雄鴿已配成對後,所選定的巢房,不可隨意更換,以免影響種鴿的戀巢心。熟悉巢房的時間一般需2至3天左右。在大群配合時,巢房的開放應交替進行,避免誤入爭斗。認熟一批,再開放一批。待全部種鴿都已熟記自己巢房的位置,自行出入即告成功。這時候鴿逐步開始用草或脫落的羽毛有巢房內築窩。直至雌鴿產蛋方停止。當雄鴿從傖促草,雌鴿伏巢不出,就是臨產前的徵兆。這時撲捉要十分小心,以免引起難產。
5、 繁殖
軍鴿的繁殖是把育種工作的一系列設想付諸實現的關鍵環節,它關繫到鴿群群勢擴大、關繫到鴿種的性能素質、關繫到將來的培訓與使用,一般軍鴿的繁殖資助數每年是按計劃嚴格控制的。所以,切忌「濫竽充數」的不分季節,不注意「種質」的肆意繁殖。
(1)產蛋前種鴿的表情
(2)產蛋
(3)孵化
鴿的孵化期為十七天,冬季十八天。孵化期是從兩個蛋產齊計算的。種蛋孵化四至五天後有電燈光下透視,如發現有血絲狀,形似蜘蛛的即是受精卵,這是胚胎開始發育成胎兒。相反,依然清晰無變化的蛋,就明這個蛋沒有受精。可以取出,讓種鴿再產第二窩蛋,繼續繁殖。種蛋受精後,孵至十天蛋內透視變成半明狀態,十二天以後逐步完成全變黑,這時胎兒已完全形成。孵化至十六天時應用18度溫水清洗蛋殼上的污物。以便胎鴿在第十七天容易破殼而出。幼雛破殼。是它自己破殼並自行不斷掙扎而出。但有時因溫度、濕度不夠,蛋殼膜乾燥緊裹與胎毛貼在一塊,胎兒不易轉身破殼時,首先將蛋殼用溫水濕潤使殼膜松軟與胎毛分開;倘若仍出不發殼,可人工輔助,將頭部分的蛋殼先剝開,讓幼雛呼吸,以免窒息。餘下的下半身蛋殼不急於剝出,避免幼雛引起流血造成先天性發育不良,影響日後訓練。破殼已延長2天的,可酌情剝蛋殼,但盡量避免引起幼雛流血。
(4)育雛
鴿系隱性性徵的晚成鳥類。幼鴿出生後不能自食,老鴿在幼雛孵化出來的頭四天分泌乳漿(俗稱鴿乳)。這種乳漿的營養成份經化驗與羊奶營養差不多。但鴿乳是雌雄鴿同是分泌,同時「反哺」的。經實驗觀察,倘若欠缺老鴿某一方的乳漿,幼雛竟會發育不良,有人試圖通過用化學合志方式生產「鴿乳」,目前還末取得圓滿結果。至於是否存在著雌雄鴿分泌的乳漿在幼鴿體內一旦綜合後產生新的生物化學反應,形成新的營養物質,促成幼鴿的迅速發育,尚在待探索。的確存在頭幾天哺給鴿乳對幼雛體質是至關緊要的。五天後老鴿開始 哺喂幼鴿一些飼料與乳漿的混合物。七天後就哺給飼料,直至二十八天即將離巢為止。在育雛期中飼料應以碗豆為主,適當增加糙米、火麻子、高粱等,青菜,「鹽土」不可缺少。這方能使幼鴿發育良好。幼鴿出殼後七天必須套上「足環」,超過七天則不易套上。
幼鴿套足環,應將前三趾合籠,套上足環輕輕往腳脛上方推。後趾與腳脛緊靠,讓足環通過,再把後趾輕輕拉出足環即可。
幼鴿了育到10天大,毛管生長迅速,飼料、飲水必須充足,微量元素增添劑不可缺少,以助幼鴿健康發育。當幼鴿長到25天,管理人員應著手進行一些簡單的「誘導訓練」。利用鴿群給食的機會實施食信號來影響幼鴿熟悉吃食信號;趁幼鴿尚末起飛,管理人員與它建立親和關系。每天可將幼鴿拿離巢房,逐漸增加距離讓它走回巢房,讓老鴿誘導幼鴿出入鴿舍,熟悉環境和飛翔信號。
當幼鴿移置到新鴿舍訓練時,必須從基本訓練入手。移置時最好以28日齡為宜,因它剛會吃食,開始獨立生活,使它們從吃食,出入門、舍內外環境的熟悉、飛翔,飛翔持久力等科目開始訓練。待基本訓練成熟,即轉入應用科目的訓練。
6、鴿蛋的構造
7、繁殖季節的選擇
軍鴿的繁殖,除了在十分嚴寒的地區之外,氣溫只需在0度以上均可進行。一般情況下,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但由於每個季節都有它的特點,究竟在什麼季節繁殖最好呢?
(略)
8、在繁殖期如果要獲得成效,以下幾點不可忽視:
(1) 要經常檢查巢盆內有無墊草,因無墊草時易破裂影響出殼率;巢盆是否穩定,若不固定,當它鴿誤入發生爭斗時,幼鴿易墮地而死亡。
(2) 雌鴿產軟殼蛋有兩種原因,一是追撲過急,使蛋的發育受到影響或提前產蛋,因而雌鴿在產前應避免撲捉,另外是因缺乏礦物質飼料引起,如沙、磷、蛋殼以及微量元素增添劑等。繁殖期「鹽土」應正常供應方可避免產軟蛋。
(3) 根據實驗證明,年輕種鴿,新配種鴿產的一、二、三、對蛋,孵出的幼鴿素質、性能、體魄都優於後來生的蛋所孵化的幼鴿,特別是遠翔鴿明顯表現有頭幾窩蛋中。因此,應保留所謂的「頭窩蛋」。
(4) 繁殖期幼鴿會僵(發育停滯),有幾個因素:(1)、種鴿因長期繁殖過於疲乏,體力不足,哺育不勤,引起幼鴿發育遲緩;(2)、給信末做到定時定量,時喂時斷,缺乏飲水,影響種鴿的正常哺育。(3)、種鴿初次哺育缺乏經驗,有時哺水過多,哺食過少引起「僵」。(4)、幼鴿體內有寄生蟲而使之發育不良,可對症給以治療。
(5) 長期繁殖致使種鴿體質衰弱,可補給適量的強壯劑葯物以恢復體質,或採用每繁殖一窩相隔一窩的辦法。幼鴿的體質會有一定增進,同時種鴿還可以進行雌雄分離隔開飼養時間。恢復高繁殖質量。
四、 軍鴿的馴養與管理
(此處刪減部分日常馴養內容)
(二) 放翔
1、 中短距離放翔:
(1) 計劃與請示
(2) 集鴿與登記
(3) 行進與放翔
(4) 登記與小結
2、 長距離放翔
(三) 競翔
(四) 訓練
訓練勤務分為基礎科目訓練和應用科目訓練。
基礎科目訓練是培養鍛煉發揮軍鴿的基本功,也是其他科目的基礎課,通過基礎科目的訓練,使軍鴿具有強烈的歸巢性,主要有親和訓練,舍內熟悉訓練,信號訓練,出入舍外與環境訓練,飛翔訓練。
應用科目訓練分為:單程通信訓練,往返通信訓練,移動通信訓練,夜間通信和留置通信訓練。
「格久」
英軍功勛鴿,二戰期間最出名的功勛軍鴿。1943年11月18日,英國第56皇家步兵旅為了迅速突破德軍的防線,請求盟軍空軍火力支援。戰鬥打響後,英軍迅速打跨德軍的抵抗,佔領了防線。若按原定的陸空協同作戰計劃,空軍丟下的炸彈就會炸到自己人頭上。緊要關頭,步兵指揮員放出軍鴿「格久」。「格久」不負重託,迅速將情報送到指揮部。這時,飛行員馬上就准備起飛了。為了表彰「格久」,英國倫敦市長將一枚「迪金勛章」授予它,這是對動物英雄的最高獎勵。
「森林漢」
美軍功勛鴿。二戰中,4個月大的「森林漢」跟隨美軍偵察分隊空降到緬甸境內日軍駐地後方。部隊跳傘時,無線電報務員犧牲了,偵察分隊與指揮部失去聯系。7天後,分隊搜集到了大量日軍的情報。他們放飛了「森林漢」。「森林漢」帶著偵察分隊搜集的情報,飛越山嶽叢林,行程360多公里,及時將情報送達盟軍指揮部。「森林漢」死於1953年,遺體被製成標本,放在博物館內供後人瞻仰。
「英雄軍鴿」
中國功勛鴿。1958年,在雲南邊境剿匪的戰斗中,一羽森林黑品系的軍鴿,帶著箭傷飛行幾十公里,將軍事情報及時送到領導機關。部隊馬上派出騎兵,殲滅了這股匪徒。事後,這羽軍鴿被授予「英雄軍鴿」的光榮稱號。
至今尚未破解的軍鴿之謎
軍鴿隊有一羽軍鴿,從上海放飛回到昆明,歷經2150公里,用了21天,這個紀錄至今未被打破,它靠什麼導航安全歸巢呢?
世界上對於軍鴿歸巢導航的解釋眾多,比如「地磁感導航」、「生物鍾導航」、「太陽偏振光導航」,「本身體內激素導航」等等。
比較著名的是「地磁感導航」,馴養員鄭洲就持這種看法。他說自然界有很多動物的某些器官發達到驚人的程度。比如蛇可以看到紅外線,蝙蝠可以聽到超聲波。而鴿子可以感受到地球磁場的作用力方向和強弱的微小變化。軍鴿眼內有一塊突起,稱為磁骨,它通過這塊磁骨可以測量地球磁場的變化,從而判斷自己的飛行方向。
而丁書旺隊長則更傾向於本身激素說。他說,「它其實類似於人類的激素,是一種經過自然選擇形成的天性。」不過,他也承認,這種說法並沒有經過驗證。所以到目前為止,這仍然是一個尚未解開的謎。
與軍鴿相關聯的謎還不限於此。隨著我國核試驗研究的解密,軍鴿參與核爆取樣的秘密隨之公開。據介紹,當時的核爆地點放置有多種動物,原子彈爆炸後,各種動物都死了,放置在核爆區域的25對鴿子,竟然有3羽安然無恙地返回。軍鴿能夠穿越大面積的放射性污染區而不受損害,這個謎至今還懸而未解。
《鴿經》:我國最早的養鴿專著
《鴿經》是我國目前為止已知的最早的一部記載鴿子的專著,作者系清朝鄒平(今山東省鄒平縣)的張萬鍾。全書共分六部分:論鴿、花色、飛放、翻跳、典故、賦詩,共1萬余字。成書時間在1604年~1614年。
從這部書中可以看出,我國古代在鴿子育種方面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而且非常重視鴿子的眼睛。在「典故」部分記載了很多關於信鴿的非常有價值的史料。以《鴿經》記載的實例計算,500多年前,我國信鴿的飛翔速度和今天的冠軍鴿相差無幾,這也是我國傳統信鴿同樣具有良好的競翔素質的明證。(趙飛鵬)
軍事快說:軍鴿,一支不可忽視的特殊「小兵種」
僅有4萬現役軍人的瑞士,在軍隊中服役的軍鴿就多達4萬余羽,與軍人的比例幾乎是一比一
縱觀20世紀的每一次戰爭,我們幾乎都能搜索到軍鴿的身影。軍鴿在這些戰爭中的作用都是輔助通信。
隨著21世紀信息化、數字化戰爭的到來,軍鴿並沒有被淘汰。俄羅斯、美國等西方國家仍設有專門的軍鴿訓練和研究機構。僅有4萬現役軍人的瑞士,在軍隊中服役的軍鴿就多達4萬余羽,與軍人的比例幾乎是一比一。而我國,則在成都軍區專門保留了一個營級建制的軍鴿隊。
信息技術發展促進了各國通信裝備的不斷完善,但是從戰略安全高度考慮,一個國家的通訊手段要多層次、多手段、多網路。常規的電子對抗是在雙方的實力相當的情況下進行的,一旦實力存在差距,弱的一方實際上就等於是透明的,電子通信很多時候有可能無法發揮有效作用。這種情況下,軍鴿就是一種「末梢通信」,是常規通信的一種必要補充。
經過嚴格訓練的軍鴿,不受地形和氣候的限制,不會被有線、無線信號干擾,不易被雷達發現和監視。它傳遞信息迅速,保密性強,使用簡單,機動能力好,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成本低廉,可以配備到單兵。
從目前的情況看,軍鴿的作用在某些時候還是無法被取代的:
在交通不便、缺少通信工具的邊海防地區、山區、林區、海島和沙漠等地域,可以用軍鴿報信;
邊防巡邏或者敵後偵察以及當時的條件不允許使用電子通信設備時,可以讓軍鴿將情報送回;
潛艇伏擊、陸軍小分隊設伏,不允許使用無線電通信手段的時候,可以在出發時攜帶軍鴿,用於通信;
飛行員、空降兵在飛行、空降時,遇有電台損壞或者遺失時,可以用軍鴿進行通信;
另外,軍鴿在戰場救護方面也大有所為。戰場上的救護分隊可以用軍鴿將前線傷員的人數、傷勢、血型、預計手術規模等情況先行帶到野戰醫院,以利於傷員的及時救治。
近年來,西方一些國家設立的軍鴿研究所,對軍鴿的功能進行了新的探索,軍鴿的用途漸漸超出單一通信的功能。
據悉,美國的海上救險專家利用軍鴿幫助救險人員在海上尋找失蹤者。實驗表明,軍鴿的辨認准確率在90%以上。他們還利用鴿眼的定向功能,將軍鴿放置在火箭的控制系統中,使軍鴿不斷調整火箭的方向,確保火箭准確地攻擊設定的目標。
我國軍方有關專家也提出了將軍鴿的特性和微型電子設備結合,通過攜帶微型電子成像和通信設備,對戰場進行小區域實時的隱蔽圖像偵察的構想。
由此可以預見,軍鴿這支特殊的隊伍還將在未來的戰爭中再立新功。

10. 有純黑色的鴿子嗎

有純黑色的鴿子。
一般各種品系都有可能出純黑的鴿子,只是機率大小,台鴿有一個品種就是純黑色的鴿子,名叫「黑金剛」,一種快速鴿;還有雲南的軍鴿「森林黑」、「西格穆勒」,這種鴿子通常都是信鴿。

閱讀全文

與軍鴿森林黑轉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