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家取消64項職業資格證了…………
還不錯。天津工程師范學院簡介\r\n天津工程師范學院是以工學和教育學為主,理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兼有的普通高等院校,是我國首批建立的高等職業技術師范學院,以培養高、中等職教師資和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而享譽國內外。\r\n1959年,國家批准建立\「天津技工師范學校\」,由原國家勞動部主管。1960年,\「天津技工師范學校\」更名為\「天津技工師范學院\」並正式招收\「機制與工藝\」專業學生。1961年,因國家經濟困難,\「天津技工師范學院\」調整並入由原國家勞動部主管的\「天津市電氣控制技工學校\」,同年,\「天津市電氣控制技工學校\」劃歸天津市勞動局管理,後更名為\「天津市勞動局技工學校\」。1979年,為適應我國技工教育發展對師資的需求,經時任國務院總理華國鋒、副總理鄧小平等14位中央領導圈閱批准,以\「天津市勞動局技工學校\」和\「天津市第五機床廠\」為基礎,恢復建立\「天津技工師范學院\」,直屬原國家勞動總局,並於1980年招生。1983年,更名為\「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學院\」。2000年,轉制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為主。2004年,學校更名為\「天津工程師范學院\」。 近年來,學院先後被國家教育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商務部、天津市確定為12個國家級、市級教育和培訓基地,其中3個基地(全國重點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全國高職高專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國家級職業培訓教師培訓基地)成為全國職教師資培訓基地建設的牽頭單位。\r\n學校佔地100餘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6萬平方米。學校有各類全日制在校生1.4萬餘人。學校擁有一支實力較強、特色鮮明的師資隊伍。教授、副教授占師資總數的53%。實訓教師中具有技師、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的佔78%,在機械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學院、汽車與交通學院、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等二級學院,\「一體化雙師型\」特色教師的比例已達到56%。學校現有國家級實驗示範中心建設單位(工程實訓中心)和實訓中心11個、各類實訓實驗室150個、創新實踐基地5個,擁有2.53億元的先進實驗、實訓設備,生均設備值居全國高校前列。\r\n學校現有工學、教育學、理學、文學、經濟學、管理學等6個學科門類。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職業技術教育學、載運工具運用工程等三個學科為天津市重點學科。學校擁有高速切削與精密加工實驗室、信息感測與智能控制重點實驗室2 個天津市重點實驗室,職業教育與管理研究中心為天津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003年,學校被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在同類院校中首家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8年,國務院學位辦批准學校在3個專業開展\「中職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培養工作。目前,學校有10個碩士點,36個本科專業,其中,機械製造工藝教育、汽車維修工程教育、電氣技術教育、電子信息工程、職業技術教育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6個專業已建成優勢(特色)專業。\r\n學校以特色興校,堅持\「動手動腦、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學校創立人才培養新模式,實行\「雙證書\」制,培養\「一體化\」職教師資(\「雙證書\」是指,學生不僅取得畢業證書,還要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一體化\」是指,畢業生既能講授專業理論課,又能指導專業技能訓練)。1996年,學校又培養出我國具有國家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的本科畢業生,成為我國培養\「雙高\」人才的第一校。1997年,我校\「實行『雙證書』制,培養『一體化』職教師資\」教學成果,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003年,進行\「本科+技師\」教學改革實踐,培養出我國首批獲得技師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大學本科畢業生。2005年,學校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人才的新模式—\「本科+技師\」》教學成果再度榮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r\n2006年,該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評價。2009年,該校\「建設『崇尚技能,注重應用,鼓勵創新』校園科技文化,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等3項教學成果榮獲天津市教學成果一等獎。\r\n近年來,我校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共獲得國家一等獎9項、二等獎33項,三等獎7項,天津市一等級獎46項,二等獎64項。獲得第三屆CCTV杯全國大學生機器人電視大賽第三名。3萬余名畢業生成為有扎實理論知識和較高專業能力的\「雙師型\」職教師資以及社會急需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學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3%以上,名列天津市高校前茅。\r\n學校設有職業教育研究所、非洲職業教育研究中心等17個學術研究機構。\「十五\」以來,學校教師承擔了國家\「863\」項目、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科技部項目、教育部重點科學研究項目、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科技項目、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天津市教育科學規劃項目和天津市教委高校科技發展基金項目等省部級以上項目729項,獲得省部級獎勵23項,申請專利46項,出版專著272部。學校出版的學術刊物《天津工程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研究》,被評為天津市一級期刊;《職業教育研究》雜志還連續多年獲得\「全國職教期刊評比一等獎\」,刊載的論文被《新華文摘》、《人大報刊復印資料》等刊物的轉載率居全國同類刊物前列。\r\n1999年以來,學校先後被教育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部委確定為首批\「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訓基地\」、\「全國高職高專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國家級職業培訓教師培訓基地\」、\「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等13個培訓基地,其中,前三個基地為牽頭單位。學校還是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職教師資專業委員會的會長單位、職業指導專業委員會的常務副會長單位,全國獨立設置職業技術師范院校聯席會會長單位、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研究會會長單位。該校積極承擔組織職業技能競賽,五年來,學校承辦了全國技工學校職業技能大賽、天津市中職學校電工電子專業職業技能競賽,參與協辦了天津市數控技能競賽、團中央、中央企業、國資委等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的技術工作和評判工作,充分展示師生的職業技能水平。\r\n學校作為教育部首家教育援外基地,在職業教育援非工作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五年來,該校派遣援外教師90人次到衣索比亞、坦尚尼亞、埃及等國家職業院校任教,培養、培訓學生1萬餘人。受教育部、商務部的委託,為非洲國家培養、培訓職業教育官員、教師及高級技術人才16期共500餘人。受教育部委託,學校向目前最大的政府間對外合作辦學項目:埃塞—中國職業技術學院該校派出校長和專家負責教學和管理工作。2009年,學校在衣索比亞建立了\「亞的斯亞貝巴孔子學院\」。近年來,學校還與美國、日本、韓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的多所高校開展了合作交流,是全國招收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的高校,目前有烏克蘭、蒙古、衣索比亞、尚比亞、越南等國家的本科和碩士留學生。\r\n目前,學校已成為一所在國內同類院校中領先,在世界上有一定影響的職業技術師范院校,被譽為\「中國培養職教師資的搖籃\」。學校將加快改革和發展的步伐,進一步探索特色辦學的新路,為保持同類院校領先,把學校建設成為國內一流水平的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而努力奮斗。
2. 學汽修就一定要去一所好學校嗎普通技校可以嗎
學校還是可以學到東西,而且會學得很全,只是這個「精通」是你得到社會上實踐才能做到的。現在好多想學習汽修的話,覺得在外面跟著師傅學習可以學到東西,但是忽視了師傅一般不會把自己的手藝輕易教人的。人家把自己的技術教給你,他就沒有立足之地,更甚者跟著師傅學習沒有個三四年你是學不到什麼。所以我還是勸你,到學校把汽修技術學全,學出來之後看到師傅操作,用更容易上手,學精通就不會是什麼大問題。
3. 記得現在是雲科技工學校
學技術的話,建議選擇一所專業性較強的技術學校。要根據學校的辦學級別,再加
上看學校的資質是否正規!設備是否完善!辦學規模如何!辦學實力及師資力量情況如何,教
學成果等方面都去實地了解清楚
4. 有人了解過四川什麼技工學校較好嗎
四川技工學校比較多,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和自己的喜好選擇,適合自己的技工學校專業學習,尤其是四川大學的技術類。
5. 東莞市有哪些技工學校
1、東莞實驗技工學校
東莞實驗技工學校(東莞優秀職業教育品牌、東莞最具競爭力教育品牌),是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辦的三年制中技學歷教育機構,校址坐落在東莞厚街鎮赤嶺。
東莞實驗技工學校佔地250畝,教職工200多人,在校生常年在3995人左右。學校按國家級重點技校標准建設,分為教學區、實訓區、生活運動區,布局合理,設施齊全。
2、東莞市職業技術學校
東莞市職業技術學校是市直屬中等職業學校,學校地處東莞市城區中心。學校地理位置優越,學習環境幽美。教學學風淳正,辦學理念先進,社會效益明顯,是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東莞市文化建設標兵學校、東莞市直工委文明單位、東莞市園林式單位。
學校基礎設施完善,教學功能齊全。擁有現代化的實訓中心:包括網路實訓室、綜合布線室、電子實訓樓、多媒體語音室、電子閱覽室、財務模擬室、音樂舞蹈室、美術書法室、客房服務實訓室等教學實驗實訓室,每個科室都裝有先進的多媒體教學系統。
3、東莞聯合技工學校
東莞聯合高級技工學校(廣東聯合職業培訓學院)是經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准成立的一所專門為珠江三角洲地區培養中高級技工人才的全日制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2015年5月升格為高級技工學校,是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學校佔地面積110畝,建築總面積達8萬多平方米,師資、教學及實訓設備完全按現代化教學模式配置,建有田徑運動場、足球場、籃球場和乒乓球室等。
4、東莞職業技術學院
東莞職業技術學院(Dongguan Polytechnic)坐落於廣東省東莞市,是東莞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專科院校,是廣東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廣東省一流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
學校於2009年4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16年,學校成為廣東省一流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2020年6月,學校成為廣東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
5、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
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創辦於1952年,享有「高技能人才的搖籃」的美譽。學校復辦於1989年,1996年為省重點技工學校,2000年為國家重點技校,2001年晉升為高級技工學校。
2005年12月5日,與廣州市農業中等專業學校合並,組成新的廣州市高級技工學校,並於同年通過ISO9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被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批准為技師學院,2012年成為國家級示範校、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6. 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職稱過渡下一步怎麼改革
一、為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中等專業學校教師的工作能力和教育教學水平,充分調動其教書育人的積極性,促進中等專業學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推動我省中等專業學校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等專業學校教師職務試行條例》和我省職稱改革有關政策規定,結合我省中等專業學校教師隊伍實際,制定本條件。
二、中等專業學校教師中、高級職務設講師、高級講師。實驗專業中、高級職務設一級生產實習指導教師、高級生產實習指導教師。其中,講師、一級生產實習指導教師為中級職務,高級講師、高級生產實習指導教師為副高級職務。
三、本條件為中等專業學校教師申報和評審委員會評審時掌握的基本條件,評審委員會可以依據本條件制定相應的實施辦法。用人單位向評審委員會推薦人員的條件,由用人單位根據工作需要和崗位要求自主制定。
四、本條件適用於全省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成人中等專業學校、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中等師范學校、教師進修學校中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在職在崗教師。在上述學校中從事實驗技術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參照技工學校生產實習指導教師的申報、評審條件,結合其工作性質和特點,申報評審。
分 則
一、申報條件
申報中等專業學校教師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 " 三個代表 " 重要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
(二)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熱愛教師職業,忠誠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愛崗敬業,教風端正,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
(三)取得相應教師資格。
(四)外語水平符合國家和我省有關政策規定。
(五)任現職以來年度考核均為合格以上。
(六)身體健康,能全面履行本崗位職責,完成規定的工作任務。
(七)學歷和任職年限分別符合下列要求:
1 、申報講師任職資格者,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 1 )大學本科畢業,擔任助理講師職務 4 年以上;
( 2 )研究生班畢業或取得第二學士學位,擔任助理講師職務 3 年以上。
2 、申報高級講師任職資格者,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 1 )大學本科畢業,擔任講師職務 7 年以上;
( 2 )大學本科畢業取得學士學位,或 1981 (含)年以前正規全日制院校大學本科畢業,擔任講師職務 5 年以上;
( 3 )碩士研究生畢業並取得碩士學位,擔任講師職務 4 年以上;
( 4 )博士研究生畢業並取得博士學位,擔任講師職務 2 年以上。
二、評審條件
(一)講師任職資格評審條件
1 、專業理論知識和工作經歷、能力,符合下列要求:
( 1 )具有本學科系統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熟練掌握所教學科的教學大綱、教材教法,了解本學科國內外的學術發展動態,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從事教育教學改革和科研的能力,積極參加學科建設和教學研究工作。
( 2 )系統擔任一門以上課程的講授及備課、批改作業、輔導、考核學生成績等教學工作,完成學校規定的教學工作量。專任教師年均教學工作量不少於 200 學時,兼任管理工作的教師年均教學工作量不少於專任教師的 1 / 2 。教學效果綜合評估良好以上(其中至少 1 年為優秀)。根據工作需要,積極承擔班主任、輔導員等教學管理工作,育人效果顯著。
( 3 )組織和指導實驗(實習、社會調查、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答辯等)工作,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並取得良好效果。理工類專業課教師在工廠、企業、基地的工作實踐(實習、設計、調查等)累計不少於 5 個月,文史類專業課教師不少於 3 個月,公共基礎課教師不少於 2 個月。
2 、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 1 )在 CN 學術期刊上獨立發表本專業有價值的學術論文 2 篇以上。
( 2 )在 CN 學術期刊上獨立發表本專業有價值的學術論文 1 篇,同時另有 1 篇論文獲市以上優秀教育教學論文一等獎或省二等獎以上。
( 3 )在 CN 學術期刊上獨立發表本專業有價值的學術論文 1 篇,同時作為完成人獲得市、廳級以上科學技術獎或社會科學成果獎或優秀教學成果獎 1 項以上。
( 4 )公共基礎課教師、職業中專和教師進修學校教師在市以上教育部門或業務主管部門組織的教研活動中交流論文 3 篇,其中 1 篇獲市以上優秀教育教學論文一等獎或省二等獎以上。
破格申報人員,在 CN 學術期刊上獨立發表本專業有價值的學術論文 3 篇以上。
3 、教育教學水平和工作業績,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破格申報人員具備 2 條):
( 1 )教育教學工作成績顯著,受到市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或廳、局以上業務主管部門表彰;或職業中專、教師進修學校教師受到縣以上教育行政部門表彰。
( 2 )講授過市以上教育部門或廳業務主管部門組織的優質課、觀摩課、示範課,並獲二等獎以上;或獨立製作的教具(含教學課件)獲市一等或省二等獎以上;或在市以上政府部門舉辦的比賽、匯演、匯展中獲二等獎以上;或指導學生參加市以上學科競賽、職業技能大賽及藝術、體育比賽等活動獲二等獎以上,且本人被評為優秀輔導教師。
(二)高級講師任職資格評審條件
1 、專業理論知識和工作經歷、能力,符合下列要求:
( 1 )具有本學科(專業)系統而堅實的理論知識、比較豐富的專業實踐經驗和較強的教學、科研能力,掌握本學科(專業)國內外的學術發展動態,更新教育觀念和知識結構。
( 2 )系統擔任一門以上主幹課程的講授及備課、批改作業、輔導、考核學生成績等教學工作,完成學校規定的教學工作量。專任教師年均教學工作量不少於 240 學時,兼職教學的校級人員年均教學工作量不少於專任教師的 1 / 3 。根據工作需要,積極承擔班主任、輔導員等教學管理工作,育人效果顯著。
( 3 )治學嚴謹,教育教學經驗豐富,能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根據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發展需要,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及時反映國內外新的理論知識和技術成果。教學效果綜合評估優良以上(其中至少兩年為優秀)。
( 4 )主持實驗(實習、社會調查、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答辯等)工作 , 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並取得良好效果。理工類專業課教師在工廠、企業、基地的工作實踐(實習、設計、調查等)累計不少於 5 個月,文史類專業課教師不少於 3 個月,公共基礎課教師不少於 2 個月。
( 5 )積極參加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工作,在學科建設和教研活動中發揮組織領導或骨幹作用。具有指導和培養青年教師的能力,在教師中享有較高的威望,是本學科(專業)的骨幹。
2 、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 1 )在同行專家認可的、較高檔次的 CN 學術期刊上獨立發表本專業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 4 篇以上。
( 2 )在同行專家認可的、較高檔次的 CN 學術期刊上獨立發表本專業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 2 篇以上,同時作為主要完成人(限前 7 名)獲得市、廳級二等以上科學技術獎或社會科學成果獎或優秀教學成果獎 1 項以上。
( 3 )在同行專家認可的、較高檔次的 CN 學術期刊上獨立發表本專業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 2 篇以上,同時參編省以上統編教材(本人撰寫 3 萬字以上)。
( 4 )公共基礎課教師、職業中專和教師進修學校教師在同行專家認可的、較高檔次的 CN 學術期刊上獨立發表本專業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 2 篇以上,同時另有 2 篇論文獲市以上優秀教育教學論文一等獎或省二等獎以上。
破格申報人員,在同行專家認可的、較高檔次的 CN 學術期刊上獨立發表本專業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 5 篇以上,其中至少 1 篇發表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或本學科領域公認的權威性學術期刊上。
3 、教育教學水平和工作業績,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破格申報人員具備 2 條):
( 1 )教育教學工作成績顯著,受到市以上政府綜合表彰,或獲得市以上拔尖人才、學術技術帶頭人等稱號;或職業中專、教師進修學校教師受到縣以上政府綜合表彰。
( 2 )講授過市以上教育部門或廳業務主管部門組織的優質課、觀摩課、示範課,並獲市(廳)一等或省二等獎以上;或獨立製作的教具(含教學課件)獲省一等獎 2 次以上;或在省政府部門舉辦的比賽、匯演、匯展中獲二等獎以上;或指導學生參加省學科競賽、職業技能大賽及藝術、體育比賽等活動獲二等獎以上,且本人被評為優秀輔導教師。
附 則
一、本條件中規定的申報條件(破格人員除學歷要求外)、評審條件須同時具備。
二、本條件中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工作經歷能力、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教育教學水平和工作業績的要求均指專業技術人員任現職以來本專業或本學科領域的情況。
三、同一內容的業績不重復使用。教學效果須附學校教學效果評估材料;獲獎須附獎勵證書;成果獎勵須附立項報告、研究報告、鑒定證書、獲獎證書;優質課、觀摩課、示範課須附本人教案、主辦單位證明和專家評價意見。
四、論文每篇字數不少於 1500 字,文科限獨著,理工科限前兩名(破格申報人員限第一作者)。論文發表的刊物不含增刊、特刊、專刊、專輯、論文匯集等;綜述、通訊報道等不作為評審論文對待;教材不含論文集、習題集等。
五、本條件中所稱 " 市 " 均指 " 省轄市 " , " 以上 " 均含本級。
六、本條件自下發之日起實行。原《河南省中等專業學校教師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申報、評審條件(試行)》(豫人職 [1998]11 號)同時廢止。
7. 關於舉辦技校鉗工競賽活動的通知
參照這個吧。比較規范。望採納。
關於舉辦第三屆全國技工院校技能大賽的通知
(人社部函〔2010〕14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勞動保障局: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06]15號)精神,通過組織開展技能競賽活動,積極推進技工院校開展校企合作,促進提高生產實習教學質量,引導廣大師生努力鑽研技術技能,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我部決定舉辦第三屆全國技工院校技能大賽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大賽職業(項目)和范圍
(一)大賽職業(項目)
大賽設置車工、焊工、裝配鉗工、無線電調試工、機電一體化五個職業(項目)。
(二)大賽分組
車工、焊工、裝配鉗工大賽設學生高級組(含各類技工院校的全日制高級工班在校生及應屆畢業生)和學生中級組(含各類技工院校的全日制中級工班在校生及應屆畢業生);無線電調試工大賽設學生高級組(含各類技工院校的全日制高級工班在校生及應屆畢業生);機電一體化大賽設學生組(含各類技工院校的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全日制在校生及應屆畢業生)。
二、參賽對象
大賽所設職業(項目)內的各級各類技工院校中具有技工院校學籍的全日制在校生及應屆畢業生(1989年1月1日以後出生),均可報名參加相應組別和職業(項目)的大賽。
三、大賽標准
本次大賽車工、裝配鉗工職業學生高級組和中級組分別以《車工國家職業技能標准》、《裝配鉗工國家職業技能標准》高級工(國家職業資格三級)和中級工(國家職業資格四級)以上要求為基礎;無線電調試工職業學生高級組以《無線電調試工國家職業技能標准》高級工(國家職業資格三級)以上要求為基礎;焊工職業學生高級組和中級組分別以《焊工國家職業技能標准》高級工(國家職業資格三級)和中級工(國家職業資格四級)以上要求為基礎,並參照世界技能大賽有關標准;機電一體化項目參照世界技能大賽有關標准。同時,各大賽職業(項目)結合技工院校教學計劃大綱並結合學生不同組別特點統一組織命題。
大賽分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兩部分,分別占總成績的30%和70%,各職業(項目)大賽技術要求將另行下發。
四、大賽設備
車工職業的比賽設備由大連機床廠、濟南第一機床廠提供,裝配鉗工職業的比賽設備由浙江天煌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提供,焊工職業的比賽設備由北京時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無線電調試工、機電一體化職業(項目)的比賽設備由廣東三向教學儀器製造有限公司提供。各職業(項目)的比賽設備型號及技術參數將另行下發技術文件。
五、大賽組織
大賽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主辦,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承辦,成都市技師學院協辦。大賽成立全國組織委員會,全面負責組織管理工作。組委會下設辦公室和技術工作委員會,具體負責大賽的組織實施和相關工作。
請各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技工院校主管部門牽頭成立本賽區組織機構,負責組織、指導本地區的大賽工作,同時報全國大賽組織委員會辦公室備案。
大賽分院校初賽、省級復賽、全國決賽三個階段。
(一)院校初賽階段
2010年6月30日前,以院校為單位組織參賽報名和培訓練兵;以賽區為單位指導本地院校進行初賽,選拔優秀選手組隊參加省級復賽。
(二)省級復賽階段
2010年9月30日前,在全國組委會統一指導下,以賽區為單位組織省級復賽,對優秀選手和單位予以表彰,選拔優秀選手組隊參加全國決賽。
(三)全國決賽階段
2010年11月30日前,組織全國決賽,舉行閉幕式和表彰獲獎選手,開展有關論壇和教學成果展示、宣傳等活動,相關事宜將另行通知。
六、獎勵辦法
(一)對全國決賽中獲車工、焊工、裝配鉗工、無線電調試工大賽職業學生高級組前5名的選手,獲機電一體化大賽項目學生組前10名的選手,經核准後,由所屬賽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晉升技師職業資格;對全國決賽中獲車工、焊工、裝配鉗工學生中級組各大賽職業前5名的選手,晉升高級工職業資格。同時,由大賽組委會頒發獎杯和榮譽證書。
(二)對全國決賽中獲車工、焊工、裝配鉗工、無線電調試工大賽職業學生高級組第6-15名的選手,獲機電一體化大賽項目學生組第11-20名的選手,經核准後,由所屬賽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晉升高級工職業資格;對全國決賽中獲車工、焊工、裝配鉗工學生中級組各大賽職業第6-15名選手,晉升中級工職業資格。同時,由大賽組委會頒發獎牌和榮譽證書。
(三)對全國決賽中獲各大賽職業(項目)前10名的選手,由大賽組委會頒發"雛鷹獎",並頒發獎牌和榮譽證書。
(四)對參加全國決賽的其他選手,由大賽組委會授予"優秀獎",並頒發榮譽證書。
(五)對全國決賽中獲得團體總分前10名的參賽省(區、市),由大賽組委會授予"優秀組織獎",並頒發獎牌和榮譽證書。對其他參加全國決賽的省(區、市),由大賽組委會授予"組織獎"。
(六)對全國決賽中獲得團體總分前10名的參賽院校,由大賽組委會授予"優秀教學組織獎",並頒發獎牌和榮譽證書。
各賽區可參照本通知的獎勵規定製定本賽區的獎勵辦法。
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充分認識開展技工院校技能大賽活動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籌劃,積極申請地方財政支持。要廣泛發動組織各類技工院校積極參與大賽活動,將大賽活動與強化技能實習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機結合起來,並以此為契機,推動技工院校各項工作的開展,確保大賽活動成功舉行。
聯 系 人:龔朴、蘭琦、李京、陳志集
聯系電話:
傳真號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二○一○年五月十八日
8. 廣西郵電技工學校怎麼樣求正解
一九八一年二月成立了廣西郵電技工學校,兩校同址,實行一套機構,兩塊牌子。擔負著為郵電企業培養中等技術人才的任務。學校位於南寧市高等學府密集的文化教育區,交通便利,校園環境幽雅,是省、部級重點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區文明單位和南寧市花園式單位,是培養人才的理想場所。
廣西郵電學校佔地面積120060平方米(180畝),校舍建築面積4500平方米。現有在校生450人,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和學術造詣較高的教師隊伍,教職工117人,其中專職教師56人。高級講師15人,講師38人。建校以來,為廣西郵電企業培養了一大批中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學校現開設有無線電通訊、光纖通信、綜合電信、通信電源、郵政通信管理、郵電經濟管理等十多種專業。初中生學制四年,高中生學制二年。其中通信電源專業為中南協作專業,跨省招生。學校還與北京郵電函授學院聯合培養高中函授生,近期擬與北京郵電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曾與上海貝爾公司聯合成立了S-1240南寧培訓中心,面向全國郵電企業進行S-1240程式控制交換機C級培訓。並承擔郵電在職職工繼續教育和業務培訓的任務。建校以來,共培養了中專生4255人,技工畢業生2385人,短訓學員10465人,為企業輸送了大量通信人才。
9. 國級技工院校鉗工技能比賽技術要求
關於舉辦第三屆全國技工院校技能大賽的通知
(人社部函〔2010〕14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勞動保障局: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06]15號)精神,通過組織開展技能競賽活動,積極推進技工院校開展校企合作,促進提高生產實習教學質量,引導廣大師生努力鑽研技術技能,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我部決定舉辦第三屆全國技工院校技能大賽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大賽職業(項目)和范圍
(一)大賽職業(項目)
大賽設置車工、焊工、裝配鉗工、無線電調試工、機電一體化五個職業(項目)。
(二)大賽分組
車工、焊工、裝配鉗工大賽設學生高級組(含各類技工院校的全日制高級工班在校生及應屆畢業生)和學生中級組(含各類技工院校的全日制中級工班在校生及應屆畢業生);無線電調試工大賽設學生高級組(含各類技工院校的全日制高級工班在校生及應屆畢業生);機電一體化大賽設學生組(含各類技工院校的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全日制在校生及應屆畢業生)。
二、參賽對象
大賽所設職業(項目)內的各級各類技工院校中具有技工院校學籍的全日制在校生及應屆畢業生(1989年1月1日以後出生),均可報名參加相應組別和職業(項目)的大賽。
三、大賽標准
本次大賽車工、裝配鉗工職業學生高級組和中級組分別以《車工國家職業技能標准》、《裝配鉗工國家職業技能標准》高級工(國家職業資格三級)和中級工(國家職業資格四級)以上要求為基礎;無線電調試工職業學生高級組以《無線電調試工國家職業技能標准》高級工(國家職業資格三級)以上要求為基礎;焊工職業學生高級組和中級組分別以《焊工國家職業技能標准》高級工(國家職業資格三級)和中級工(國家職業資格四級)以上要求為基礎,並參照世界技能大賽有關標准;機電一體化項目參照世界技能大賽有關標准。同時,各大賽職業(項目)結合技工院校教學計劃大綱並結合學生不同組別特點統一組織命題。
大賽分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兩部分,分別占總成績的30%和70%,各職業(項目)大賽技術要求將另行下發。
四、大賽設備
車工職業的比賽設備由大連機床廠、濟南第一機床廠提供,裝配鉗工職業的比賽設備由浙江天煌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提供,焊工職業的比賽設備由北京時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無線電調試工、機電一體化職業(項目)的比賽設備由廣東三向教學儀器製造有限公司提供。各職業(項目)的比賽設備型號及技術參數將另行下發技術文件。
五、大賽組織
大賽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主辦,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承辦,成都市技師學院協辦。大賽成立全國組織委員會,全面負責組織管理工作。組委會下設辦公室和技術工作委員會,具體負責大賽的組織實施和相關工作。
請各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技工院校主管部門牽頭成立本賽區組織機構,負責組織、指導本地區的大賽工作,同時報全國大賽組織委員會辦公室備案。
大賽分院校初賽、省級復賽、全國決賽三個階段。
(一)院校初賽階段
2010年6月30日前,以院校為單位組織參賽報名和培訓練兵;以賽區為單位指導本地院校進行初賽,選拔優秀選手組隊參加省級復賽。
(二)省級復賽階段
2010年9月30日前,在全國組委會統一指導下,以賽區為單位組織省級復賽,對優秀選手和單位予以表彰,選拔優秀選手組隊參加全國決賽。
(三)全國決賽階段
2010年11月30日前,組織全國決賽,舉行閉幕式和表彰獲獎選手,開展有關論壇和教學成果展示、宣傳等活動,相關事宜將另行通知。
六、獎勵辦法
(一)對全國決賽中獲車工、焊工、裝配鉗工、無線電調試工大賽職業學生高級組前5名的選手,獲機電一體化大賽項目學生組前10名的選手,經核准後,由所屬賽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晉升技師職業資格;對全國決賽中獲車工、焊工、裝配鉗工學生中級組各大賽職業前5名的選手,晉升高級工職業資格。同時,由大賽組委會頒發獎杯和榮譽證書。
(二)對全國決賽中獲車工、焊工、裝配鉗工、無線電調試工大賽職業學生高級組第6-15名的選手,獲機電一體化大賽項目學生組第11-20名的選手,經核准後,由所屬賽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晉升高級工職業資格;對全國決賽中獲車工、焊工、裝配鉗工學生中級組各大賽職業第6-15名選手,晉升中級工職業資格。同時,由大賽組委會頒發獎牌和榮譽證書。
(三)對全國決賽中獲各大賽職業(項目)前10名的選手,由大賽組委會頒發"雛鷹獎",並頒發獎牌和榮譽證書。
(四)對參加全國決賽的其他選手,由大賽組委會授予"優秀獎",並頒發榮譽證書。
(五)對全國決賽中獲得團體總分前10名的參賽省(區、市),由大賽組委會授予"優秀組織獎",並頒發獎牌和榮譽證書。對其他參加全國決賽的省(區、市),由大賽組委會授予"組織獎"。
(六)對全國決賽中獲得團體總分前10名的參賽院校,由大賽組委會授予"優秀教學組織獎",並頒發獎牌和榮譽證書。
各賽區可參照本通知的獎勵規定製定本賽區的獎勵辦法。
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充分認識開展技工院校技能大賽活動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籌劃,積極申請地方財政支持。要廣泛發動組織各類技工院校積極參與大賽活動,將大賽活動與強化技能實習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機結合起來,並以此為契機,推動技工院校各項工作的開展,確保大賽活動成功舉行。
10. 漯河市為什麼職業教育2013年以前的教學成果不予認證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關於加強職業培訓促進就業的意見》(國發[2010]36號)精神,加強技工院校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指導和推動全國技工教育和職業培
訓教學研究工作,2013年我中心將繼續組織開展全國技工教育和職業培訓教學研究成果評選活動。現將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參評作品類型及參評人員范圍
(一)參評作品類型
2013年教研成果評選類型確定為:教案、課件、論文、課題四類。參評作品要求突出職業培訓技能教學特色,重點反映校企合作培養技能人才過程中,課程結構模塊化、教學手段一體化、組織教學項目化、培養能力綜合化、技能考核過程化等最新研究及實踐成果。
教案和課件類統一分為公共課和專業課兩組。公共課為A組,專業課為B組。專業課含:機加工、電工電子、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烹飪與賓館服務、服裝紡織、汽修汽駕、家電維修、建築、營銷、文秘、商務與貿易、美容美發、其它類。為突出技工教育特色,參評的教案和課件類作品建議以專業課為主。
論文和課題類的選題要圍繞國家對技能人才培養的總體要求,著眼於當前技工教育和職業培訓中的熱點和重點問題(如:高技能人才培養、校企合作、校園文化建設、職業素養培養及課程改革等內容),注重實用性和可推廣性,要求研究視角及觀點新穎。
(二)參評人員范圍
各技工院校和職業培訓機構的教師均可參加。
每人每類作品限報一篇。
二、評選程序及方式
為保證評選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提高評審工作效率,教研成果評選工作由省級教研機構組織初評,我中心組織復評。各省級教研機構在初評基礎上,將本地區的優秀作品通過「全國技工教育和職業培訓教學研究成果評選工作平台」(以下簡稱「教研工作平台」)提交進入復評。進入復評的作品不超過本地區各類參評作品的15%。
三、活動時間安排
2013年4月20日至5月15日為提交作品時間。教師個
人和培訓機構務必於5月15日17點前將參評作品提交到教研工作平台。過期不予受理。
5月17日至5月31日為各省級教研機構組織初評時間。各省級教研機構組織專家對本地區提交的各類作品在教研工作平台上進行初評。
6月1日至6月7日為各省級教研機構提交進入復評作
品時間。各省級教研機構務必於7日17點前將本地區進入復評的作品在教研工作平台完成提交。
6月10日至6月21日為復評時間。我中心將組織專家
對各地提交的作品進行復評。
7月中旬對擬獲獎作品在教研工作平台和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官網上(http://www.cettic.gov.cn/)進行公示。
對公示沒有異議的作品我中心將發文予以公布,同時頒發證書。
四、有關要求
(一)請各省級教研機構及時將本通知轉發到各技工院校和有關職業培訓機構,嚴格遵守時間節點要求,認真抓好教研成果評選活動的組織落實工作。同時,為擴大活動影響,加大宣傳力度,我中心將活動各階段情況在我中心官網和教研工作平台上進行報道。請各省級教研機構及時將初評工作情況以簡報形式報我中心培訓處。省級教研機構初評有關事項見附件1。
(二)為保證評選活動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凡參評作品須為本人原創,堅決杜絕抄襲,作品中如引用他人作品須註明。凡發現抄襲作品,將取消其當年的參評資格,同時向其所在單位通報;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將取消其三年的參評資格;凡在省級及以上其它系統組織的評選活動中獲獎作品,不再參加本評選活動。
(三)教案、課件、論文類作品,每篇作者不得超過2人。教案和課件類作品可選擇一門課程的1至2課時;課題類作品,每個課題上報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多人參與研究的,可以課題組名義上報。上報課題時,需附專家評審意見,評審意見不得少於3名專家簽字。作品提交方式及版式要求見附件2。
(四)本活動設立五個獎項:優秀課件獎(一、二、三等獎若干名)、優秀教案獎(一、二、三等獎若干名)、優秀論文獎(一、二、三等獎若干名)、優秀課題獎(一、二、三等獎若干名)和優秀組織獎。其中,優秀組織獎為團體獎項,此獎項將根據各省級教研機構組織初評情況和獲獎情況等因素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