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世界范圍內醫療成果

世界范圍內醫療成果

發布時間:2021-04-03 23:39:13

㈠ 舉例現代科學技術在醫學上的成就

電除顫人工心臟起搏器、人工呼吸器等醫療儀器不斷改進,使一些疾病的治療效果顯著提高。診斷技術的發展。W.C.倫琴1895年發現X射線,到20世紀初 X射線診斷便成為臨床醫學的重要手段。

最初用於觀察骨骼狀態,1906年藉助鉍糊檢查胃腸運動,以後又改用鋇餐、碘油等進行 X射線造影。此後重要的診斷技術進展有:心電圖(1903)、梅毒血清反應(1906)、腦血管造影(1911)、心臟導管術(1929)和腦電圖(1929)。

50年代後期,生物醫學工程學成為獨立學科,除人工臟器外,尚研究人工關節、假肢,人工感官等。60年代激光應用於臨床。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首先用於眼科。

科學技術決定先進生產力的性質。生產力是一個由勞動者、勞動工具與勞動對象以及勞動過程的組織管理等各種要素組成的復雜系統。某一時代特定生產力的先進性質要通過系統中每個要素的先進性質反映出來。勞動者由"體力型"轉變為"知識型"標志著生產力的先進程度提高。

其次,科學技術決定先進生產力的演進方向。在20世紀以前,科學、技術、生產三者相互作用的關系,往往是按照生產一技術一科學的順序發展的,即生產和技術的實踐為科學理論的形成奠定基礎。在當代,科學技術具有明顯的超前性。

運用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和遺傳學等科學發展起來的生物技術,廣泛地應用於工業、農業、醫葯衛生和食品工業等方面,使得生產力向越來越廣的先進領域發展。



(1)世界范圍內醫療成果擴展閱讀

科學技術為現代生產力發展和經濟增長的第一要素。過去,生產力發展和經濟增長主要靠勞動力、資本和自然資源的投入,現代社會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智力資源日益成為生產力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決定性要素,生產力發展和經濟增長主要靠的是科學的力量、技術的力量。從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的實踐來看,更是如此。

現代化科學技術的超前性對生產力發展具有先導作用。19世紀末發生的第二次技術革命,是科學、技術、生產三者關系發生變化的一個轉折點。在此之前,生產、科學、技術三者的關系主要表現為,生產的發展推動技術進步,進而推動科學的發展。

㈡ 求研究「生物醫學材料」的世界范圍內的研究機構~~~多多益善~~~~謝謝~~~~

生物醫學材料(biomedical materials):又稱生物材料。用以和生物系統結合,以診斷、治療或替換機體中的組織、器官或增進其功能的材料。它可以是天然產物,也可以是合成材料,或者是它們的結合,還可以是有生命力的活體細胞或天然組織與無生命的材料結合而成的雜化材料。生物醫學材料不同於葯物,它的主要治療目的無需通過在體內的化學反應或新陳代謝來實現,但是可以結合葯理作用,甚至起葯理活性物質的作用。與生物系統直接接合是生物醫學材料最基本的特徵,如直接進入體內的植入材料,人工心肺、肝、腎等體外輔助裝置中與血液直接接觸的材料等,除應滿足一定的理化性質要求外,生物醫學材料還必須滿足生物學性能要求,即生物相容性要求,這是它區別於其它功能材料的最重要的特徵
國家生物醫學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國家科技部2000年批准組建的我國

第一個開放性國家級生物醫學材料研究開發機構;是依託於四川大學,集科、工

、貿、產、學、研為一體,按市場經濟規律並結合研究工作特點運作的股份製法

人實體,中國生物材料委員會的掛靠單位;啟動資金來源於國家科技部、四川省

政府、四川大學和股東單位四川成都全興集團有限公司。中心組建的四川國佳生

物醫學材料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是其進行研究、開發、商務等經營活動的載體,工

程技術委員會是其顧問和咨詢機構。

中心主要從事生物醫學材料、醫用植入體、組織工程、控釋系統及先進制

造工藝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依託國家重點建設學科四川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接

納博士後,培養博、碩士研究生和進行繼續教育;匯集和交流生物醫學材料科學、

工程與產業信息;是我國生物醫學材料科學基礎和應用研究、教育及工程化技術成

果孵化的重要基地之一,並附設一所口腔種植醫院及分布於國內的七個臨床應用研

究中心和研究所。

㈢ 說說日本在醫學方面有哪些成就

從歷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來看很多都是來自日本國的科學家.這也直接體現了日本在醫療方便確實是非常棒的.比如教授大隅良典研究細胞自噬方面頗有成就,因此在2016年被授予諾貝爾醫學獎.日本處理在醫學理論上的成就,在醫療設備和科研水平都比較先進.比如世界上最尖端的內視鏡,顯微鏡,CT,電子內窺鏡等設備基本上都是自主研製.在現代醫學方面日本還是比較厲害的,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㈣ 薛建平的醫療成果

在三級甲等醫院從事泌尿外科專業工作三十年,對泌尿系統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有較深的造詣。運用開放和腔鏡微創技術治療前列腺增生有很高的水平。在治療前列腺炎、泌尿生殖感染等方面,應用微創消融、超短波、納米微波等技術能達到十分理想的療效,專業技術獨樹一幟。應用中西醫聯合治療男性性功能減退、不育症有獨到之處,先後在國內外雜志發表論文二十餘篇。多次參加德國法國荷蘭和奧地利舉辦的學術交流活動。

㈤ 最新醫療技術成果、進展,以及其作用

近日,美國科研人員宣布,已經在實驗室中成功研製出了人工雄性兔子生殖器,而且可以通過從動物身上提取細胞,再使用這種人工生殖器即可培育出小兔子。

威克弗里斯特大學(Wake Forest University )醫學再生研究所浸信醫療中心的安東尼·阿塔拉博士(Dr. Anthony Atala )是這項研究的領導者。他說道,這將為移植提供量身定做的器官,「一旦細胞組織被移植入身體內,身體就能識別這個是自身的組織。」

阿塔拉身為兒童泌尿科醫生,多年來專門研究性器官和膀胱先天性缺陷和疾病。他一直在關注人工生殖器的研究。阿塔拉說:「這是來自工作的靈感。我們看著一些新生兒一出生就帶有生殖器缺陷,但是對此卻沒有好的解決辦法。」阿塔拉同時也是再生醫學的專家,所謂的再生醫學即通過人體自身的細胞對病變進行自我修復。

在這次的研究過程中,阿塔拉一行人使用的只是普通細胞,而不是經常用於這類實驗的幹細胞。他們首次使用兔子的雄性生殖器做成一個支架,將其中的活細胞全部取走,剩下軟骨結構。然後他們從另一隻公兔子的生殖器上提取出一小塊的組織,將細胞養在實驗室的盤子內。

阿塔拉說這項研究花費了他們將盡18年的時間,「我們需要找到最合適的培養環境和培養液來培養這些細胞。」他們確保提取出兩類細胞,一類是平滑肌細胞,另一類是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用於製造器官的海綿組織,而內皮細胞則用於形成在雄性生殖器中為其提供充足血液供給的血管。最後,這些細胞會被植入生殖器做成的支架中,六個星期後研究人員將這些生殖器移植到之前被閹割的公兔上。12隻兔子似乎意識到自己重新擁有了生殖器,與母兔關在同一個籠子的一分鍾內它們開始與母兔交配,四隻母兔受孕成功。

這一項科技成果無異於我們人類。

㈥ 人類在醫學方面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安東尼.列文虎克是第一個用放大透鏡看到細菌和原生動物的人,他對於在放大透鏡下所展示的顯微世界非常有興趣,觀察的對象非常廣泛,有晶體、礦物、植物、動物、微生物、污水等等。1674年他開始觀察細菌和原生動物即他所謂的「非常微小的動物」。他還測算了它們的大小。1677年首次描述了昆蟲、狗和人的精子。1684年他准確地描述了紅細胞,證明馬爾皮基推測的毛細血管呈真實存在的。1702年他在細心觀察了輪蟲以後,指出在所有露天積水中都可以找到微生物,因為這些微生物附著在微塵上、飄浮於空中並且隨風轉移。他追蹤觀察了許多低等動物和昆蟲的生活史,證明它們都自卵孵出. 人類在醫葯方面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有:(1)由於觀察工具的改進使人類發現了微生物,從而促進了醫葯、食品、農業等科學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生活的改善; (2)饅頭、麵包疏鬆多孔,是因為酵母菌對面團的作用;

㈦ 近十年來我過在醫療方面做出的哪些成就和有哪些體現

計劃經濟體制下,醫療衛生體系定位明確,中國醫療衛生創造了一系列輝專煌,在醫療服屬務、預防保健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農村和城鎮的醫療服務也在這時全面展開,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大大增強。由於社會經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影響以及「政事一體化」的管理,中國在醫療技術,服務水平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問題。這就要求人們不斷探索新的發展途徑。中國的醫療保障制度是在新中國成立後逐步建立和發展起來的。由於各種原因,中國的醫療保障制度是城鄉分離的,各自有不同的特點和發展過程。在城鎮,先後經歷了公費、勞保醫療制度,城鎮醫療保險改革和試點階段,全國范圍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確立,以及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探索等階段;在農村,伴隨著合作醫療制度的興衰,努力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建設工作,進而對農村醫療保障制度多樣化進行探索與完善。

㈧ 世界各國醫療水平排名

2019年世界各國以及地區醫療水平排名前100

1、冰島

2、挪威

3、荷蘭

4、盧森堡

5、澳大利亞

6、芬蘭

7、瑞士

8、瑞典

9、義大利

10、安道爾

11、愛爾蘭

12、日本

13、奧地利

14、加拿大

15、比利時

16、紐西蘭

17、丹麥

18、德國

19、西班牙

20、法國

21、斯洛維尼亞

22、新加坡

23、英國

24、希臘

25、韓國

26、塞普勒斯

27、馬爾他

28、捷克共和國

29、美國

30、克羅埃西亞

31、愛沙尼亞

32、葡萄牙

33、黎巴嫩

34、台灣

35、以色列

36、斯洛伐克

37、百慕大群島

38、波多黎各

39、波蘭

40、匈牙利

41、卡達

42、黑山

43、拉脫維亞

44、科威特

45、立陶宛

46、白俄羅斯

47、羅馬尼亞

48、中國

49、智利

50、塞爾維亞

51、保加利亞

52、沙烏地阿拉伯

53、汶萊

54、阿曼

55、古巴

56、阿爾巴尼亞

57、馬其頓

58、俄羅斯

59、克林

60、土耳其

61、維爾京群島

62、哥斯大黎加

63、北馬里亞納群島

64、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65、巴林

66、伊朗

67、利比亞

68、烏拉圭

69、巴貝多

70、亞美尼亞

71、斯里蘭卡

72、馬爾地夫

73、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74、約旦

75、安地卡及巴布達

76、泰國

77、突尼西亞

78、哈薩克

79、模里西斯

80、關島

81、哥倫比亞

82、巴拿馬

83、阿根廷

84、馬來西亞

85、委內瑞拉

86、格陵蘭

87、摩爾多瓦

88、敘利亞

89、喬治亞州

90、巴哈馬

91、墨西哥

92、亞塞拜然

93、塞席爾

94、秘魯

95、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96、巴西

97、聖露西亞

98、薩爾瓦多

99、阿爾及利亞

100、烏茲別克

㈨ 進入21世紀世界社會組織在全世界范圍內確定了超多少的疾病流行

譚德塞表示這是首次由冠狀病毒引發的全球大流行病,同時也是首個可以被人類控制的大流行病。

此前,世界衛生組織一直堅持使用流行病(Epidemic)的提法,避免使用這一描述,以防止在全球范圍內引發更多恐慌。

世衛組織曾於1月31日將新冠肺炎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並在2月28日將疫情全球風險級別由「高」上調至「非常高」。

新冠疫情升級「大流行」——歷史上的4次全球性大流行病
新冠肺炎演變成「全球性大流行病」,不僅意味著疫情嚴重程度的升級,也意味著抗「疫」難度的升級。

全球性大流行病呢是如何定義的呢?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全球性大流行病是一種「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地人傳人的新疾病」。

美國喬治城大學全球衛生法教授勞倫斯·戈斯丁表示,通常情況下,當疫情在某個特定國家或特定地區變得相當普遍時,它會變成一種流行病(Epidemic);而隨著其在世界許多地方、許多大陸廣泛傳播時,就變成了全球性大流行病(Pandemic)。

截止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全球共有136個國家,累積確診人數16萬,死亡人數將近6000,死亡率3.5%左右。

世界衛生組織2009年修訂的流行病警告級別規定,流感大流行警告共分6個級別:

1級:病毒在動物間傳染,但沒有傳出人類感染病例。

2級:已知一種動物流感病毒在人類造成感染,被視為潛在大流行威脅。

3級:有動物流感病毒或動物與人類流感重組病毒造成零星或小規模的人類傳染,但不足以造成社區感染。

4級:動物流感病毒或動物與人類流感重組病毒造成的人與人之間傳染,足以造成社區傳染。大流行風險驟升。

5級:人與人之間傳染在同一地區蔓延到至少兩國。強烈顯示即將發生大流行。

6級:大流行級。人與人之間病毒傳染,在同一地區至少在兩國傳播,並擴散到同一區的另一個國家。
其中,一級至三級與流感病毒的防備有關,包括防範能力建設和提早預防反應等,四級至六級則清楚地指明,應當立即採取措施,減緩疫情的蔓延。

但是,世衛組織發言人賈薩里維奇曾於2月24日表示,「大流行病」已不作為世衛組織官方對流行病的分類級別,不再使用六階段分級體系。

因此,目前「大流行病」沒有一個明確的、科學上一致的定義,各國衛生機構對其理解也並不統一。「大流行病」通常指在全球范圍影響大量人口的流行疾病。

美國麻省州立大學醫學院教授、病毒疫苗學家盧山在接受采訪時說,判定「全球性大流行」主要有三條標准:

首先,疾病是在幾個洲同時暴發;

其次,人群比例大;

第三,疫情「像到處燒的野火一樣」失去控制。
世界衛生組織上一次宣布全球性大流行病(Pandemic)是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暴發時。

2009年6月11日,時任世衛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宣布,根據現有證據以及專家們對證據的評估,甲型H1N1病毒的傳播情況已經達到為流感大流行設定的科學標准。

事實上,被世衛組織認定或歷史公認的「全球大流行病」,除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外,還包括14世紀黑死病、19世紀天花、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

02

14世紀歐洲黑死病:改變了歐洲的走向,推動歐洲從中世紀轉向近代文明

在人類對抗傳染病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哪一場疾病的恐怖程度能與發生在14世紀40-50年代的歐洲中世紀大瘟疫相比。

新冠疫情升級「大流行」——歷史上的4次全球性大流行病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1348年—1350年的3年之內,光歐洲就有近3千萬人因黑死病而失去生命。3年裡,黑死病蹂躪整個歐洲大陸,再傳播到俄羅斯,導致俄羅斯近三分之一至一半的人口死亡。

基督教徒在絕望中慨嘆:世界末日來了。

這場瘟疫在很多文獻中被記作「黑死病」。

歐洲「黑死病」又叫淋巴腺鼠疫,屬於烈性傳染病,以攜帶鼠疫桿菌的老鼠為傳播媒介、傳播速度極快,據稱「一個病人就能傳播整個世界」。人從最初感染到最終死亡只需要數天時間,而且病人伴有高燒、嘔吐等痛苦症狀,淋巴結出現無法控制的膨脹並最終出現爆裂。

新冠疫情升級「大流行」——歷史上的4次全球性大流行病
這場肆虐歐洲的黑死病起源於中亞的沙漠地區。

根據現有資料表明,黑死病的鼠疫桿菌源自蒙古沙鼠,而最早的黑死病病原攜帶者是大蒙古國四大汗國之一的欽察汗國(又稱「金帳汗國」)戰士們。

病毒從中亞向西傳播至中東、地中海、西歐地區,然後再向北傳播至北歐、東北歐地區。

黑死病從中亞傳播到歐洲,並在歐洲大爆發有以下幾個原因:

13世紀早期,中亞地區發生多種自然災難,導致此地的老鼠四處亂竄逃避災難;
13世紀蒙古鐵騎的軍事和商業擴張造成了黑死病的擴散;
13、14世紀東西方商業交往變得密切,西方大批商人、教士克服各種困難來到東方尋求交往,返回的時候也將黑死病毒帶回歐洲。
中世紀的歐洲城市人口集中,街道狹窄,醫療衛生設備落後,醫療知識缺乏,所以遭受的危害最大。並且黑死病時常復發,每次復發就是一場浩劫。
「黑死病」令歐洲大傷元氣,因大瘟疫傳播而引起了社會、經濟和政治、文明發展的大變動。

第一、黑死病對歐洲社會最直接的影響是造成人口的大量死亡。

從歐洲各地死亡人數看,從三分之一到十分之九不等。現代人口學家對染病的廣大地區的全面估計,歐洲人口8000萬中死亡2400~2500萬,即近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人口的大量死亡導致歐洲社會政治秩序陷入動盪和混亂中。

一方面,各級機構陷於癱瘓,政府不得不補充大量官員,很多虛偽姦猾之徒混進政府機構,這些人趁機中飽私囊,剝削民眾。另一方面,很多普通民眾在絕望中瘋狂縱欲,四處破壞,社會違法事件層出不窮,整個歐洲社會陷於極度混亂之中。

第二、天主教會的專制地位被打破,推進了歐洲社會的轉型。

黑死病顯然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重大災難,然而這場疫情卻不經意間打破了歐洲教會的專制地位,許多人開始信奉科學勝過信奉上帝,對宗教改革乃至啟蒙運動產生重要影響。歐洲社會從暗無天日的中世紀轉而走向了文藝復興,從而改變了歐洲乃至全世界文明發展的方向。

黑死病間接瓦解了西方的農奴制度,也引發了城市結構和商業結構,以及經濟結構的改變。造就了許多新興的貴族和資產階級出現,改變了歐洲命運的走向。歐洲資本主義萌芽正是在這一背景下開始蓬勃發展起來的。

第三、促進了歐洲教育和衛生防疫制度的發展。

據說當時的人們為了預防黑死病,發明了一種鳥嘴面具,人們出門都會帶著這種面具,整個社會籠罩在恐怖之下。

新冠疫情升級「大流行」——歷史上的4次全球性大流行病
在黑死病肆虐全歐洲的時候,歐洲人民從未放棄對付這種疾病,很多知名醫學者也一直在想辦法治療這種疾病,各國開始興建醫學院以培養醫學專家研究這種瘟疫。所以黑死病從某種程度上講,促進了歐洲大學和醫學的發展。

第四、黑死病使歐洲長期存在的虐猶思想變成了大規模的屠猶行動。

當時的很多人認為,猶太人對上帝的不敬才帶來了黑死病,猶太人到處流動傳播瘟病並四處投毒。所以黑死病爆發的時候,各地都開始瘋狂屠殺猶太人,搶占猶太人的財產。

在美因茨,1.2萬猶太人被作為瘟疫的傳播者而活活燒死,在斯特拉斯堡城內殺掉了1.6萬猶太人。
屠猶運動得到了上層統治者的默許,甚至是支持。黑死病逐漸消失之際,歐洲各國倖存下來的猶太人所剩無幾。

黑死病的消失也極具戲劇性,據說是因為荷蘭地區出現了一種更大的棕鼠,這種鼠專門捕食攜帶黑死病毒的老鼠,所以黑死病源就這樣被消滅了。

其實這只是一種解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人們衛生意識提高、城市的擴展、人口的疏散都造成了黑死病的消失。

新冠疫情升級「大流行」——歷史上的4次全球性大流行病
這場席捲整個歐洲的「黑死病」的大瘟疫及其周期性的復發在歐洲一直持續到17世紀,在中東則持續到19世紀。當它在歐洲開始減弱的時候,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來到新大陸,給後者帶來了類似規模的,甚至可以說是更具災難性的瘟疫大流行。

03

19世紀天花大流行:1.5億以上歐洲人死於天花

天花肆虐人類的歷史非常悠久,人們談之色變,每次面臨天花威脅時都束手無策。

18世紀天花病毒在歐洲肆虐,隨後300年間多次在歐洲爆發疫情。19世紀末天花在歐洲大爆發,當時每年死於天花的人數,歐洲約為50萬人,而整個世紀歐洲人死於天花的總數,則約在1.5億人以上。

天花,英文名Smallpox,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通過空氣中的飛沫傳播,經上呼吸道進入人體,感染率高達90%。

沒有患過天花或沒有接種過天花疫苗的人,均能被感染,染病後死亡率高。

天花病毒外觀呈磚形,約200微米×300微米,抵抗力較強,能對抗乾燥和低溫,在痂皮、塵土和被服上,可生存數月至一年半之久。

古人不了解天花的病理,只覺得似乎是某種神靈力量施加於人類。

印度和非洲的信仰文化中都有天花之神。患上天花就像遭受了死神親吻,未死亡的幸運者身上會留下滿身吻痕。從清代出現的「天花」這個中文名字來看,顧名思義為「天女散花」。
新冠疫情升級「大流行」——歷史上的4次全球性大流行病
只在人類之間傳染的天花有兩種類型,第一種為重型天花,患病者死亡率通常在30%左右;第二種為輕型天花,發病症狀較輕,患病者死亡率約在1%左右。

另有一種天花被稱為「牛痘」(牛痘病毒與天花病毒是近親),在人畜之間傳染,奶牛場工人經常被病牛感染,會出現非常輕微的天花症狀,對人幾乎無害。

這幾種天花類型中,重型天花才是人類天花歷史的主角。

人在被感染後約12天出現急性發熱,並伴隨著頭部和背部劇痛,有時會嘔吐,幾天後身上開始出現皮疹,體溫下降,病人似乎覺得好轉。然而,兩周內發熱消退後,扁平的皮疹會逐漸凸起於皮膚之上,變得越來越堅硬,像嵌進皮膚的鉛彈。接下來皮疹逐漸變軟,裡面充滿膿液,最後,膿皰慢慢變平,結成痂。如果患者在這一關幸運地沒有死亡,出疹三周內痂皮脫落,會留下永久疤痕,也就是痘痕。

天花的死亡率大約在30%左右,雖然比鼠疫、肺結核等傳染病要低得多,但由於其「人人平等」的特點,所以其對人類社會的破壞性也是排在眾多傳染病前列的,很多史學家甚至評價天花流行是「人類史上最大的種族屠殺」,天花造成的有證據可考的死亡人數就在數億以上。

現代社會以前,由於缺乏詳細和專業的統計數據,很難知曉天花肆虐幾千年殺傷人類的准確數字,但專業機構公布的現當代數字足以令人震驚。天花存在的最後100年,大約有5億人染病死亡,在它被消滅之前的數年間,每年全球還發病1000萬至1500萬例,約200萬人因此喪命。

歷史學家甚至稱之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種族滅絕」並不是靠槍支,而是天花。

15世紀末,歐洲人踏上美洲大陸時,這里居住著2-3千萬土著居民。大約100年後,土著人口不足100萬。研究人員說,歐洲殖民者把天花患者使用的毯子送給了印度人。
天花雖然如此可怕,卻是是在世界范圍被人類消滅的第一個傳染病。

1980年5月8日,世界衛生組織第33屆大會正式宣布,人類已經徹底消滅天花。

對天花的攻克和撲滅,是現代醫學的勝利,更是全球協作共同與死神較量取得成功的見證,人類為此亦付出幾千年的血淚代價。

18世紀中葉,一位名叫愛德華·琴納的英國鄉村醫生,偶然間在一位擠奶女工那裡發現牛痘可以預防天花。經過20多年的研究和實驗,最終發明了牛痘接種法,邁出了人類消滅天花最有力的一步。

新冠疫情升級「大流行」——歷史上的4次全球性大流行病
為什麼這么多傳染病,唯獨天花可以被徹底消滅呢?

第一,天花病毒是一種DNA病毒,而且是雙鏈DNA病毒,這就使它幾乎不可能發生變異,天花病毒流傳幾千年只存在兩個亞型,這就保證只要接種牛痘疫苗就一定會獲得免疫力。

第二,天花病毒的宿主只有人類這一種生物,也就是說一旦全人類都對它有了免疫力,天花也就沒有了生存之地,只能走向滅絕。

第三,雖然牛痘跟天花是完全不一樣的兩種疾病,但他們的病原體牛痘病毒和天花病毒卻共有交叉反應抗原,這也是為何人類接種牛痘就能免疫天花的原因,而牛痘卻對人體幾乎無害。

04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導提前結束

1918年3月4日一處位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軍營發生流感,接著中國、西班牙、英國等除澳洲以外的各大洲都發生了流感。當時的症狀只有頭痛、高燒、肌肉酸痛和食慾不振而已。但到了1918年秋季則在全球大量爆發,至1920年春季,在全世界造成約10億人感染,大約死亡5000萬~1億人。

這就是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傳染病——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

為什麼取名為西班牙大流感呢?有兩個原因:

一是這場大流感第二次爆發時,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尾聲。1918年11月11日,以德國正式宣布投降並簽署停戰協定為標志,第一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戰爭結束了,世界各國都在報告這個好消息,只有西班牙坦誠地報告國內發生了大流感。

新冠疫情升級「大流行」——歷史上的4次全球性大流行病
二是西班牙大流感給西班牙帶來了嚴重的損失,超過了其他國家。據統計,在這場大流感中,西班牙約有800萬人受到感染,就連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都未能倖免。

迅速席捲全球的「西班牙流感」造成了全球數千萬人患病死亡,並間接導致「一戰」提前中止。

1914-1918年,人類史上第一次規模空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約1000萬人在戰爭中喪生。

一戰將30多個國家、15億人口捲入了戰爭。戰爭進行到1918年秋天時,同盟國和協約國鏖戰正酣,並沒有停戰的痕跡。但是,很快西班牙大流感就侵入軍營,使得一批又一批士兵染病倒下,戰地醫院人滿為患。由於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案,許多士兵在痛苦中死去。

西班牙大流感讓戰爭雙方即同盟國和協約國的軍隊均受到重創,約有50萬人死去,10萬人失去戰鬥力。流感早就在民間肆虐,讓無數精幹青年死於非命,繼續徵募兵員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於是,到1918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戰提前結束了。

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傳染病,全球平均致死率約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較起來較為致命。

根據記載,流感於1918年初於美國本土的軍營暴發,並幾乎同時在亞洲、歐洲等國家發生。有起源推理假說提出是前往法國參與「一戰」工事的中國勞工將病毒帶到法國,進而在歐洲傳播,但與其他假說一樣缺乏證據支持。

「西班牙流感」是人類已知且有翔實記錄的最為嚴重的流感大流行,其感染率、致死率和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速度都前所未有。

西班牙型流感可以簡單分為三波。

第一波發生於1918年春季,基本上只是普通的流行性感冒;

第二波發生於1918年秋季,是死亡率最高的一波;

第三波發生於1919年冬季至1920年年春季,死亡率介於第一波和第二波之間。

這次流感一個重要現象,是在青壯年死亡率較高。對此,有兩種假說:

一是老年人口已經經歷過流感,因此已有抗體,所以對流感比較有抵抗力;

二是青壯年免疫系統較好,在消滅外來病毒的過程中,其所產生的發燒、發炎現象也較嚴重;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可能會導致細胞激素風暴,造成人體組織或器官受損;如果發生在肺部,則可能造成患者呼吸困難而死亡。
新冠疫情升級「大流行」——歷史上的4次全球性大流行病
西班牙型流感在18個月內便完全消失,而其病株從來都沒有被真正的辨認。

在當時,人們還不清楚流行性感冒是由什麼病原體造成。直到1933年,英國科學家 才分離出第一個人類流感病毒,並命名為H1N1,從此人們才知道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所造成。

2002年10月,美國國防病理中心與紐約西奈山醫學院的微生物學家合作,開始嘗試重建病毒。在一個實驗中,他們成功製造了一個有兩個1918病毒基因的病毒。而這個病毒和其他流感病毒比較起來,對老鼠較致命。

2005年10月5日,研究人員宣布1918病毒的基因序列已經被重組。

㈩ 中國在醫學上誕生了哪些重大科技成果

1、脊髓灰質炎系列疫苗的研製及應用:讓脊灰與中國兒童絕緣

2000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WHO)西太平洋區域消滅脊髓灰質炎證實委員會宣布中國為無脊灰狀態。這是繼全球消滅天花之後,世界公共衛生史上又一偉大業績。

由於我國政府的大力推廣及免疫規劃策略的實施,自1994年10月以來,全國未有由本土野毒株引起的病例報告,曾被醫學界稱為「威脅兒童生命和健康的最大殺手」的小兒麻痹得到有效控制。

2、全國控制和基本消滅麻風病:向恐懼和絕望宣戰

麻風病,一個曾經讓人談之色變、聞風喪膽的重大傳染病,如今已難覓蹤跡。1957年,為防治在我國多地大面積流行的麻風病,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立了皮膚病研究所,根據我國麻風病流行情況,與國家的發展戰略密切結合。

在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提出了符合我國麻風病流行情況的防治策略、技術和措施,並取得顯著成果。

3、根治絨毛膜上皮癌化學療法的創建與推廣:從死亡率90%到治癒率90%的顛覆性突破

北京協和醫院向陽教授帶領團隊對絨癌耐葯機制、耐葯標志物篩查和耐葯逆轉等開展了深入研究,並對耐葯與危重病例的治療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綜合治療方法,使耐葯及危重絨癌病人的治療效果得到顯著提高,完全緩解率達70%以上,治療效果達國際領先水平。

4、屠呦呦發現了青蒿素,開創了瘧疾治療新方法

屠呦呦團隊與中國其他機構合作,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並從《肘後備急方》等中醫葯古典文獻中獲取靈感,先驅性地發現了青蒿素,開創了瘧疾治療新方法,全球數億人因這種「中國神葯」而受益。

以青蒿素為基礎的復方葯物已經成為瘧疾的標准治療葯物,世界衛生組織將青蒿素和相關葯劑列入其基本葯品目錄。

5、難治性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救治體系

以冠心病、瓣膜性心臟病和復雜先天性心臟病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是我國的第一大病,也是第一致死病因。近60年來,隨著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的創建和發展,我國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水平和防治體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阜外醫院幾代人對建立心血管疾病救治體系進行了大量開創性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 中國科技網-中國醫學科學院建院60周年 十大科技成就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報道屠呦呦獲諾貝爾獎

閱讀全文

與世界范圍內醫療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