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管理會計活動成果的重要表現形式
《管理會計基本指引》第二章 應用環境第二十六條 管理會計報告是管理會計活動成果的重要表現形式,旨在為報告使用者提供滿足管理需要的信息。管理會計報告按期間可以分為定期報告和不定期報告,按內容可以分為綜合性報告和專項報告等類別。
② 關於環境管理會計近幾年的國外研究成果
12051651311好像沒有成果
③ 簡述廣義管理會計的內容
現代會計中區別於傳統會計,直接體現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和責任考核評
價等會計管理職能的內容範疇;
④ 余緒纓的開拓了現代管理會計研究的一個新領域
——「廣義管理會計體系」研究
為了進一步發展已有的科研成果,余先生從1987年起又開展「廣義管理會計學」的研究,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廣義管理會計體系研究》。該課題第一次提出包括微觀管理會計、宏觀管理會計、國際管理會計三個組成部分的「廣義管理會計體系」新概念。其中「微觀管理會計」是從企業的角度看問題,包括「微觀投資決策會計」和「微觀經營會計」兩個組成部分,從微觀上研究如何為提高經濟資源的配置效益(體現在項目的投資效益上)和使用效益(體現在項目建成投產後的經營效益上)提供有用信息。「宏觀管理會計」是從國民經濟看問題,在更高的層次上,建立為宏觀經濟管理服務的經濟信息系統,包括「宏觀投資決策會計」和「宏觀經濟會計」兩個組成部分,從宏觀上研究如何在整個國民經濟范圍內,為提高經濟資源的配置效益(建設項目從國民經濟看的投資效益)和使用效益(項目建成投產後從國民經濟看的經營效益)提供有用信息。「國際管理會計」是適應當代國際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研究如何在跨國經營活動中最大限度地提高經濟資源的配置效益和使用效益提供有用信息,它是現代管理會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結合跨國經營活動的環境和條件進行具體應用而形成的一個新領域。「廣義管理會計體系」的研究,既要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發展其三個組成部分,又要使它們共同組合在一個統一的理論框架中。它突破了國內外現行管理會計研究僅限於微觀管理會計的局限,無論從國內還是從國際來看都屬於首創,居國際領先地位,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現在已經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果,已發表《試論「三論」對現代管理會計的具體指導作用》、《試論中國新的會計模式的理論基礎及其基本結構》、《現代管理會計的新發展》、《當代會計科學發展的大趨勢》、《建設項目國民經濟評價的幾個理論問題》、《國際管理會計簡論》等相關論文並出版了專著《國際管理會計》。
余先生歷經艱辛,在中國創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管理會計理論與方法體系,從而在中國完成了管理會計的引進工作,進入了一個完善和提高的階段。余先生因此而成為中國管理會計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教書育人桃李芬芳
⑤ 從管理會計定義的歷史研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想法
答:對管理會計的定義,從狹義的管理會計發展到廣義的管理會計階段,我們可以看出,這一過程是一個廣泛引入和應用相鄰學科的新的方法從而不斷豐富學科本身內容的過程,是一個伴隨著社會經濟環境變化和經濟管理理論等多學科理論的發展而發展的過程。
管理會計是適應企業管理發展的要求而產生和不斷完善、發展的。新的管理理論的產生及推廣運用總是源於企業實踐的需要,並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相應的,管理會計的理論與技術方法也會隨著管理理論的發展而發展,必然推動管理會計定義不斷豐富、清晰、完整,促進管理會計基本理論框架的建立與完善。
因此,從管理會計定義的歷史研究來看,結合管理會計各個階段的變化和發展,我們覺得可以更好的預測未來管理會計工作的變動趨勢和管理會計以後研究的演變,除了了解過往、以史為鑒,更重要的是尋找管理會計發展的動因和規律,並能夠把握未來的發展方向。
⑥ 管理會計在中國發展中的研究成果有哪些
作為一門新興學科,管理會計學在國內企業越來越受到重視.但由於我國引進時間晚,教育體制和社會經濟體制等多方面的因素,嚴重影響了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中的有效應用.本文首先分析了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的應用現狀,然後分析了產生這種現狀的原因,最後提出了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中的發展對策,以促進管理會計能健康、穩步發展.
我國學者對管理會計階段的認識,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以廈門大學余緒纓教授為代表的觀點。管理會計學科的階段劃分通常有三種方式:以工具或方法為依據;以理論學派的形成為依據;以時期為依據。盡管前兩種的劃分依據,其真實性與可靠性更強,然而由於管理會計在我國推廣與應用的歷史較短,國內學者對管理會計階段的劃分大都以「世紀」為單位,進行籠統的劃分,創新性不強。
⑦ 無論是廣義的管理會計還是狹義的管理會計都涉及到會計管理職能有
無論是從廣義的管理學會計還是狹義的管理學,會計都涉及到了會管理的這些職能,這些管理層面上的領導的話,都是能夠根據統籌合理的安排員工的工作。
⑧ 管理會計應用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怎麼寫啊
管理會計應用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一、管理會計在公司治理中的必要性
管理會計信息與公司治理有著天然的聯系,有效的會計和審計信息披露是公司治理中至關重要的手段。即在現代公司治理中,管理會計仍將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服務於公司治理已成為管理會計創新的根本需要,在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維持治理結構的高效運轉中,管理會計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一個適應公司治理結構安排的管理會計創新體系是現代企業制度正常、健康發展的催化劑。具體來說,管理會計在公司治理中的必要性有四點:
1.有助於董事會有效性的增強和對利益相關者責任的履行。在公司治理實務中,董事會成員必須在推動公司的全面成功中成為積極地參與者和重大決策的制定者,而這種參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有效的管理會計信息。再有企業是所有利益主體締結的契約,保障各方面利益相關者的應有權利、維持企業與利益相關者的良好關系,同樣需要建立在可靠、豐富的管理會計信息基礎上,離不了可靠、豐富的管理會計信息的支持。
2.有助於對董事會和監事會的業績評價。對董事會和監事會的業績評估主要在於對它們自身活動有效性的評估,不是以公司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作為出發點,是通過管理會計提供的信息進行評估。 3.有助於遏制管理腐敗。盡管有效的會計和審計制度對遏制管理腐敗的作用程度與公司治理的模式有關,但這種作用是其他治理手段無法替代的。
4.有助於完善CEO和執行董事的激勵機制。CEO和執行董事的報酬如何與公司的績效相匹配才能達到最好的激勵效果,是公司制度中倍受矚目的課題。一般認為,高級管理人員的短期激勵應以會計盈餘為基礎,長期激勵則以市場價值為基礎。所以,會計盈餘的計量也是激勵機制的核心基礎之一。 二、管理會計在公司治理中的意義
傳統的管理會計主要是對公司管理過程中的經營決策、投資決策、全面預算、成本控制、責任控制等內容施以影響,未涉及到公司治理問題。與公司治理相適應,傳統的管理會計被賦予了新的內容。在傳統的為公司管理服務的管理會計中,管理會計的目標是既要提供有用的決策信息,同時又要反映受託責任的完成情況。我認為,管理會計的最終目標是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與公司治理相適應,管理會計的目標是「為實現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多重目的提供非強制性的相關信息」。
1.向公司最高領導者提供非強制性相關信息。在公司治理中,有三個方面特別值得關註:一是未來預測信息。相對於財務會計報告反映企業過去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等狀況,未來預測信息對利益相關者進行經濟決策的相關性更大。二是非財務信息。非財務信息有助於對企業深層次的了解和評價,同時也有助於預測企業的未來。對信息使用者而言,非財務信息在某種程度上比財務信息具有更大的價值。三是社會責任信息。包括對債權人、職工、消費者、供應商、政府、社區和公眾等方方面面責任的履行情況,都需要適當披露。
2.輔助和審核管理決策。盡管這是管理會計的傳統職能,但要從體現企業戰略發展的需要和在長期經營中最佳使用經濟資源的要求重新認識。
3.服務於內部控制、快捷准確的信息傳遞和反饋機制。這里所言的內部控制包括兩個層次,一是適應公司治理的需要,對執行董事和CEO的控制;二是作為公司管理的重要形式,CEO對公司日常運作的控制。
4.為企業經營創新和組織制度創新提供信息支持。如今,會計已成為現代公司治理結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公司內外部的利益相關者只有根據會計信息了解並監督企業管理活動,進而作出相關決策。管理會計應該為企業的經營創新提供一些信息資料,以供其參考進行創新方面的經營決策。另外,現代管理會計還應該為企業組織制度提供一定程度上的信息支持。
⑨ 論我國新時期如何實施管理會計觀點綜述
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西方管理會計被引入我國。國內會計學者對管理會計定義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汪家佑認為,管理會計是西方企業為了加強內部經營管理,實現最大利潤的目的,靈活運用多種多樣的方式方法,收集、加工和闡明管理當局合理地計劃和有效地控制經濟過程所需要的信息,圍繞成本、利潤、資本中心,分析過去,控制現在,規劃未來的會計分支。李天民認為,管理會計主要通過一系列專門方法利用財務會計提供的資料及其他有關資料進行整理、計算、對比和分析,使企業各級管理人員能據以對日常發生的一切經濟活動進行規劃與控制,並幫助企業領導作出各種決策的一整套信息處理系統。而余緒纓則提出了管理會計由微觀管理會計、宏觀管理會計、國際管理會計組成的廣義管理會計體系,它突破了國內外現行管理會計研究僅限於微觀管理會計的局限,無論從國內還是從國際來看都屬於首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