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針灸臨床成果

針灸臨床成果

發布時間:2021-04-03 06:54:13

① 提問,誰是最出名的針灸推拿名醫,最好有證據

石學敏
說實話 我學針灸推拿 前輩面前提到最多的就是他 他最牛
下面把他資料發一下,別說我是粘貼黨哈
石學敏,男,中醫、針灸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中醫針灸學專家,博士生導師,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天津針灸學會會長,中國針灸臨床研究會副理事長,歐洲傳統中醫協會顧問,聯邦德國巴伐利亞洲中國傳統醫學研究第一副院長。1938年6月6日出生於天津市。1962年畢業於天津中醫學院。現任天津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名譽院長。天津市授銜針灸學專家。自 20 世紀70年代初開始潛心研究世界公認的三大疑難病之一的中風病(腦梗死、腦出血)的針灸治療,創立「醒腦開竅」針刺法,開辟了中風病治療新途徑,提高了中風病的治癒率,降低了致殘率。現在「醒腦開竅」 針刺法的臨床及實驗研究現已達分子基因水平。20世紀80年代初創建的「針刺於法量學」的學術概念,填補了針灸學發展的空白,並廣泛應用於多種疑難雜症的治療中。多年來,巳取得20餘項科研成果,發表論文 30 余篇,培養博士研究生20 余名。 先後出版《中醫綱目》《石學敏針灸學》等著作 20 余部。「醒腦開竅」 針刺法及「手法量學「己多次入選高等教育教材中。近年來,在「醒腦開竅」 針刺法的理論基礎上,創立了「中風單元」療法,先後發明「腦血栓片」、「丹芪偏癱膠囊」針葯並用,為治療腦血管病開創了新的思路。
石學敏院士是天津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針灸學科學術帶頭人,從事針灸學和老年醫學的臨床、科研以及教學工作已愈40餘年,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使得他師古而不泥古,勇於創新,敢為人先,形成了其獨特的學術思想體系。石學敏院士始終如一地堅持繼承發展和弘揚中國傳統醫學,堅持「中西結合、融西貫中」、針葯並用、形神兼備。他創立的醒腦開竅針刺法治療中風病取得了顯著療效,創造了世界醫學史上的神話。他率先提出針刺手法量學理論,並開展相關研究,對捻轉補瀉手法確定了新定義和量化操作,使傳統針刺手法向規范化、量化發展,極大的推動了中醫現代化進程。依據四十多年的臨床經驗,結合獨特的學術思想,開發了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三類新葯「丹芪偏癱膠囊」,本品臨床療效顯著,充分體現祖國醫學辨證論治理論體系的精髓,已順利取得新葯證書,並投入市場。
石學敏院士依據傳統中醫理論,整合多年的臨床研究和現代葯理研究成果,採用國際公認的診療標准,針對中風病的病因病機特點,逐步形成以「醒腦開竅針刺法」和「丹芪偏癱膠囊」為主,配合康復訓練、飲食、心理、健康教育等療法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獨特的、規范的中醫中葯治療中風病綜合治療方案——石氏中風單元療法,被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列為十大重點推廣項目之一,石氏中風單元療法是對國際「卒中單元」概念的完善和貢獻。他強調中醫辨證與西醫辨病相結合,使二者在臨床上有機地結合起來,為中西醫結合指導了方向。石學敏院士從醫四十多年來,博覽群書,集眾家之長,匯中外之萃,學驗皆豐,其高尚的醫德,精湛的藝術,深受患者信賴、同行贊譽及國際友人的歡迎,被中國工程院院長朱光亞譽為「鬼手神針」,他在針灸治療中風病、延髓麻痹、中樞性呼吸功能衰竭、各種痛證、病竇綜合征以及老年期痴獃等疾病的卓著療效使其名揚海內外。
在臨床工作取得累累碩果的同時,他致力於針灸的科學研究,帶動國內針灸臨床科研達到分子生物學水平。他引進日本快速老化動物模型鼠,填補了我國實驗動物的一項空白。由他主持完成的「醒腦開竅針刺法治療中風的臨床和實驗研究」項目獲得1995年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該項目1997年再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並於1998年被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確定為全國十大科技成果推廣項目之一而在全國推廣應用,2000年再次榮獲天津市科技興市突出貢獻獎。他主持完成了「針刺手法量學研究」、「血液流變學與腦血栓形成的作用機理研究」、「針刺治療『瘖痱』、『類噎膈』325例的臨床分析及實驗研究」、「針刺對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白鼠(SAM-P/8)腦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針刺對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白鼠(SAM-P/10)行為學細胞凋亡影響的實驗研究」等20餘項科研課題,其中獲部級及天津市級科技進步獎15項(次),國家教委及天津市教學成果獎3項,獲國家專利6項,目前承擔國家「973」計劃課題。他還在國家核心期刊雜志發表論文30餘篇,出版專著20餘部,其中由他主編的千萬言巨著《中醫綱目》被專家譽為繼《醫宗金鑒》之後的一部中醫臨床劃時代巨著,並獲1996年天津市科技著作二等獎。
由於石學敏院士的突出貢獻,1990年被國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自1991年開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多年來,先後被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醫院院長、天津市科技優秀工作者、十佳醫務工作者等稱號,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0年石學敏院士又榮獲何梁何利獎。2001年獲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科技成就獎。2006年12月,在由中華中醫葯學會舉辦的第二屆著名中醫葯專家學術傳承高層論壇上,榮獲「首屆中醫葯傳承特別貢獻獎」。
l999 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0 年獲何梁和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01 年獲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科技成就獎。
主要科研成果目錄
1、《「醒腦開竅」針刺法治療中風病臨床及實驗研究》 附1-2
獲獎199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第一完成者
並獲1998年天津市第三屆科技興市突出貢獻獎
2、《開辟教學新途徑,培養針灸新人才》 附3-4
獲獎1993年普通高等黨校優秀教學成果國家級一等獎
第一完成者
3、《獨辟新徑,探索中醫博士生培養之路》 附5
獲1996年天津市教委教學成果一等獎 第一完成者
4、《針刺手法量學》 附6-8
獲1986年全國(部級)中醫葯重大科學成果乙級獎
第一完成者
5、《針刺對快速老化痴呆小白鼠(SAM-P/8)腦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
獲1995年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第一完成者 附9
6、《針刺對大鼠急性腦局部缺血模型腦微血管系統機能和形態的影響》
獲1995年天津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第一完成者 附10
7、《針刺治療「喑痱」、「類噎膈」325例臨床分析及實驗研究》
獲1993年國家中管局中醫葯科技進步三等獎 附11-12
天津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第一完成者
8、《針刺治療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的臨床與電生理實驗研究》附13
獲1994年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第一完成者
9、《針刺治療中風的臨床與實驗研究》 附14
獲1991年國家中管局中醫葯科技進步二等獎 第一完成者
10、《「醒腦開竅」針法對中風病療效機制的實驗研究》 附15
獲1991年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第一完成者
11、《「醒腦開竅」針法形態及組織化學實驗研究》 附16
獲1992年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第一完成者
12、《針刺的腦機制――正常大鼠腦對不同穴位刺激反映的形態學研究》
獲1994年天津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第一完成者 附17
13、《針刺治療中風(腦梗塞)臨床研究》
獲1981年市科協優秀科技成果二等獎 第一完成者
14、《中醫針灸高級人才培養模式及機制》
1996年11月通過市級課題專家鑒定,已成果登記
第一完成者
15、《芒針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的臨床研究》 附18
獲1997年度天津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第二完成者
16、《針刺對快速老化痴呆模型鼠活性基因作用機制與臨床關系的研究》
獲1997年度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附19
17、《「醒腦開竅」針刺法治療急性出血性中風的臨床研究》
獲1997年天津市衛生局科技進步一等獎 第一完成者
18、《針刺防治急性腦梗塞並發心臟損傷的研究》
獲1998年天津市衛生局科技進步一等獎 第一完成者
19、《針刺對快速老化腦萎縮模型小白鼠(SAM-P/10)行為學細胞凋亡
影響的實驗研究》 獲1998年天津市衛生局科技進步一等獎 第一完成者
20、《針刺干預急性腦出血大鼠的實驗研究》
獲1998年天津市衛生局科技進步二等獎 第一完成者
21、《針刺對快速老化模型小鼠腦、肝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基因表達水平
影響的實驗研究》 獲1999年天津市衛生局科技進步一等獎 第一完成者
22、《血液流變學對腦血栓形成的作用機理探討》
獲1991年度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科技進步二等獎 第一完成者
五、主要論文、論著
1、 醒腦開竅針法對實驗性腦缺血大鼠心肌趨微結構損傷的保護作用.中國針灸 1998;7:18
2、 Acupuncture Effects on Levels of Excitatory Amino Acids in Brain of SAM-P/8.C.J.I.M 1998.4.(2)
3、 Brain Activity Of Rat Reflects Apparently theStimulayion Of Acupuncture Cellular and MolecularBiology™ 41(1).161-170 .1995年
4、 針刺治療腦出血54例臨床分析. 中國針灸 1984;5:11
5、 醒腦開竅針刺法治療中風2336例的臨床分析及實驗研究天津中醫 1989;6:2
6、 針刺治療無脈症30例臨床小結. 《中醫雜志(英文版)》 1986;3:11
7、 轉補瀉手法的應用及其量學概念.中國醫葯學報 1987;5:16
8、 針刺對腦梗塞模型大鼠微血管的形態學影響.中國微循環學會,1995年
9、 針刺對腦梗塞模型大鼠腦微血管系統的影響. 中國微循環學會,
1995年
10、 醒腦開竅針刺法對快速老化鼠(SAM)痴呆狀態的影響的實驗研究
.中華醫學會 1995年
11、 針刺搶救中樞性呼吸衰竭5例.上海針灸雜志.1987;4
12、 針刺治療便秘50例臨床研究.中醫雜志(英文版).1982,2;162
13、 針刺治療腦出血54例臨床分析.中國針灸.1984,5:11
14、 針刺治療無脈症30例臨床小結.中醫雜志(英文版).1986,3:11
15、 針刺治療中風病的臨床研究.上海針灸雜志.1992,4:4
16、 以針灸治療為中心的中風診療體系.江蘇中醫.1999,8:3
17、 針刺對多發梗塞性痴呆模型大鼠海馬錐體細胞體視學的影響
.針刺研究.1998,4:245
18、「醒腦開竅」針法對實驗性腦缺血大鼠心肌超微結構損傷的保
護作用.中國針灸.1998,7:48
19、 針刺對老化痴呆模型鼠腦興奮氨基酸自由基作用的實驗研究.中國針.1998,11:689
20、 針刺對皮層組織神經元細胞凋亡影響的實驗研究.美國針刺研究.1999,1
21、 針刺對腦萎縮模型小白鼠腦細胞核蛋白及染色質非組蛋白的影響.
中國針灸.1999,1:43
22、 發歧黃之精髓,創時代之新意-從醒腦開竅針法的開發談針灸專
科的實驗研究.中國市場經濟文論大典.1999,9:1397
主要論著:
1、《石學敏針灸學》主編 天津科技出版社 1996年
2、《中醫綱目》主編 人民上報出版社 1992年
3、《腦血管障害的針灸治療》獨著 日本東洋學術出版社 1991年
4、《針灸臨床的理論與實際》主編 日本國書刊行會 1980年
5、《中國針灸治療學》主編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0年
6、《石學敏針灸臨證集驗》主編 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9年
7、《中國針灸奇術》主編 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 1992年
8、《中西醫急症學》主編 中國中醫葯出版社 1998年
9、《漢英中醫辭典》主編 華夏出版社 1998年
10、《針灸治療學》主編 全國高等院校六版統編規劃教材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8年
11、《中風病與醒腦開竅針刺法》第一著者天津科技出版社1998年
12、《當代針灸治療學》主編 南開大學出版社 1998年
13、《針灸推拿學》主編 中國中醫葯出版社 1996年
14、《中華推拿奇術》主編 天津大學出版社 1998年

② 針灸的起源

毫針療法,又稱"體針療法",是以毫針為針刺工具,通過在人體十四經絡上的腧穴施行一定的操作方法,以通調營衛氣血,調整經絡、臟腑功能而治療相關疾病的一種方法。毫針療法,是我國傳統針刺醫術中最主要、最常用的一種療法,是刺療法的主體。

針灸是我國人民長期與疾病作斗爭的經驗總結,其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針刺的前身是"砭術",砭術的主要工具是砭石,萌芽於一萬至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至秦漢時期,針具已由石針、骨針、竹針而逐步發展成為金屬針。金屬針具發展到現在,經歷了銅、鐵、銀、合金及不銹鋼針具等階段。針具的改革,擴大了針刺治療范圍,提高了治療效果,促進了針灸術的發展。

隨著醫療經驗的不斷積累,逐漸發現很多可以治療某些疾病的特定腧穴,使其由最早的"以痛為腧"逐漸得以定位和定名;在腧穴不斷增加的基礎上,根據腧穴的主治作用,結合針刺效應和古代的解剖學知識,古代醫家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和認識到人體有一個經氣運行的完整結構——經絡系統。通過不斷總結、實踐,將腧穴、經絡從理論上系統化,形成了經絡學說。經絡學說及其他中醫理論的形成使針灸成為中醫一門獨立的學科。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經典著作,全面而又系統地闡述了陰陽五行、臟腑經絡腧穴、診法病機、法療原則、刺灸方法及其適應證和禁忌證等。其中又以《靈樞》所論述的針灸內容尤為詳盡,故有《針經》之稱。《黃帝內經》為針灸學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難經》在經絡、腧穴及針灸等方面對《內經》作了補充。東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的《傷寒論》,成功地把針灸和針葯結合治療外感病納入了他所創立的辨病辨證論治體系,使針灸臨床治療得以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晉代皇甫謐《針灸甲乙經》是我國第一部針灸學專著,也是繼《黃帝內經》之後,對針灸醫學的又一次總結,在針灸學發展史上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唐代孫思邈著《千金要方》發明了同身寸取穴法,肯定了阿是穴的作用。據《唐書·百官志》記載,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在國家醫療和教學機構"太醫署"中設有針博士、針助教、針師等職,專門從事針灸教學和醫療工作。宋代王惟一編選了《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並鑄成針灸銅人模型兩個,是世界上最早的立體針灸模型,開創經穴模型直觀教學之先河。明代是針灸學發展昌盛時期,針灸著作較多,而《針灸大成》是這些著作中的一顆明珠,它是楊繼洲在家傳《衛生針灸玄機秘要》的基礎上,匯集經典著作、歷代醫家精華及本人經驗而寫成的。該書是繼《針灸甲乙經》之後又一次總結性的針灸著作,至今仍然是針灸臨床參考書之一。鴉片戰爭以後到民國的100多年間,由於反動統治者和侵華帝國主義者的歧視和扼殺,針灸日趨衰落,只在民間流傳使用。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促進了針灸醫學的復興和繁榮。針灸教育事業也有了迅速的發展。為了便於開展學術交流,1979年成立了中國針灸學會。在臨床方面,針灸對內、外、婦、兒等科100多種病證有較好和很好的療效,尤其對心腦血管疾病、膽道結石、細菌性痢疾、乳腺增生等疾病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績。1958年針刺麻醉開始用於臨床,為麻醉方法增加了新的內容,推動了針灸醫學的深入研究。由是,針灸學的研究工作也從對臨床的治療經驗的總結發展到開展實驗研究,從觀察針灸對各器官功能的影響而深入至針麻、針刺鎮痛機理的研究,並在經絡現象、經絡實質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近年來對針刺手法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成績。

針灸在南北朝時期就開始東傳朝鮮、日本等國,13世紀以前,通過"絲綢之路"逐漸西行,對阿拉伯醫學等曾有一定的影響。近年來在國際上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針灸熱"。1984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官員中島宏宣布:"針灸醫學已成為世界通行的一門新的醫學學科。"並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成立了國際針灸培訓中心。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籌備委員會於1984年8月在北京成立,1987年11月在中國舉行了成立大會。傳統的針灸療法已經走向世界,為人類的衛生保健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作者: myco 2005年04月20日, 星期三 16:50 加入博採

目 錄

③ 學習針灸呢 為名 不為利 加油 有資料的提攜我一下

支持,最好學徒要麼進診所醫院學習

④ 程莘農的成就

在程莘農60多年從事中醫內、婦、針灸醫療活動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臨床、科研經驗;對中醫溫熱病舌診有較深的研究,在針灸基礎理論研究、針灸選穴、針刺手法等方面都有獨到的見解。他數十年如一日,勤於臨證,鑽研古籍,博採眾長,主張實踐與理論並重,對《內經》、《難經》等古代中醫典籍有所研究,寫出「難經語釋」、「難經概述」等文章。主編了《簡明針灸學》、《中國針灸學》(中、英文本)、《針灸精義》(印度印行,英文版)、《針灸療法》等十幾種論著。在針灸臨證時他重視辨證論治,貫徹理、法、方、穴、術的統一性,針刺手法高超獨特,認為用葯用穴都是在中醫學基礎理論指導下進行的,穴位和中葯的作用常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從醫數十年中,他診治患者數十萬人次,尤擅長中風、面癱等疾病的治療。還參加一些實驗工作與屍體穴位解剖等工作。從20世紀50年代便開始中醫針灸的文獻研究工作。60年代後,研究重點放在了經絡問題上。他在262醫院的協作下,共同完成的「體表循行81例研究」為中國早期經絡研究起到了一些推動作用。改革開放後,他多次主持國家級、部級課題。其中作為主研人進行的「循經感傳和可見經絡現象的研究」獲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學術觀點上,以《靈》《素》《難經》為主,反對玄學,提倡務實創新,對針刺「三才法」的改進頗有新見。其主要著作有《中國針灸學》(中、英文本)、 《針灸精義》(印度發行)、 《難經語譯》初稿等。並親躬教學數百班次,培養博士、碩士近20人,外國學生幾千名,遍布百十個國家和地區。他多次獲「優秀教師」、「榮譽教師」等獎,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數十年潛心研究,深諳傳統中醫針灸理論,善於治療內科,婦科疾病及各種疑難雜症,特別對偏癱、高血壓、面癱、坐骨神經痛、功能性子宮出血等疾病的研究和治療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臨床治癒率和有效率很高;在經絡理論的實質研究取得重大成果,主持了「循經感傳和可見的經絡現象的研究」和「十四經穴點穴法」的研究;主編和撰寫針灸專業教科書7部,成為國內外針灸教學的主要範本。並負責北京國際針灸教學工作,去過十多個國家,進行針灸學術交流。
? 為推動針灸走向國際,擴大針灸的學術影響,先後應邀前往日本、印度、加拿大、美國、英國、義大利、巴西等十幾個國家的幾十個城市進行講學和考察,並多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努力向國際推廣針灸,在國際上獲得較高聲望。

⑤ 針灸都可以治療哪些病症

理論上說 中醫能治的病 針灸都能治

⑥ 中醫針灸的論文發表有什麼普刊

報道、特種針法、腧穴應用、灸法集萃、刺法聚英、實驗研究、文獻綜述等,並可根據廣大讀者需要隨時增設欄目。為從事中醫臨床、針灸臨床及科研、教學人員及中醫針灸學員、廣大中醫針灸臨床愛好者不可多得的實用刊物。

⑦ 針灸到底是否真正有效

經驗科學和理論科學的區別吧。大學里有一位很不錯的老師精通穴位針灸的技術。辦公室里放著一張理療椅。好多師生慕名去做針灸等理療。從現實效果來看,一定是有效果的。自己親眼看見過一個腰椎間盤突出嚴重到無法行走和腰部用力的人在行針3到4個小時之後能站立走完一公里回家。(PS:原因是他雖然可以站著走但是彎腰坐車不行)。 說一下我對經驗科學和理論科學的認識吧。狹義的看一下風水也好、針灸中醫也好,還是世界上其他一些可以對客觀世界產生效果的「替代醫學」也好。其實都是漫長的人類歷史進化和人類社會進化過程中的成果。而他們的共同特點往往是對我們不熟知的經驗進行總



響我們用經驗主義或者實用主義的方式去利用他們治療。但是我相信早晚有一天當理論科學可以解釋清楚他們的效用來源的時候針灸或中醫學將發揮更大的功用。(就像是理論認知會打開針灸和中醫學的任督二脈一樣);也許到那時我們不用在把針扎進皮膚,不用漫長的時間去喝那些很苦很苦的中葯,而是通過新的理論科學的方式增大這些經驗科學的療效。

⑧ 成都中醫葯大學針灸推拿學院的所獲殊榮

針灸推拿專業是國家級重點學科。近五年,已完成國家七五、八五、九五攻關課題及部省級科研課題50餘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科技大會獎、四川省科技進步獎30餘項。現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6項、部省級課題近30餘項,國際合作項目3項,課題總經費500餘萬元,擁有可用教學科研設備800餘萬元。為首批四川省重點學科點、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建設單位、四川省本科人才重點培養基地。先後擔任了全國統編教材、規劃教材《腧穴學》、《針灸學》、《針灸治療學》、《實驗針灸學》等及其教參的主編、編委。
針灸推拿學科在既往穩定的研究方向上,及時准確地把握學科發展趨勢,引入系統生物學研究手段開展經穴效應特異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成功拓展了「經穴效應特異性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的學科方向;針對針灸臨床發展的關鍵瓶頸問題,引入循證醫學理念和方法,開展針灸優勢病種的臨床療效評價研究,發展了「循證醫學與針灸臨床療效評價」的研究方向;綜合運用基因組學、蛋白組學、代謝組學等前沿技術方法,深化「針灸與時間生物學」的研究方向,開展針灸治療免疫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以及葯物依賴的神經-內分泌-免疫機制研究,穩步拓展了「針灸調整神經-內分泌-免疫機制研究」方向。在康復治療學領域,圍繞中風後遺症等「神經系統疾病的康復治療」形成了穩定的研究方向。
學科帶頭人梁繁榮教授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在國內外針灸領域有著廣泛的學術影響。在他的帶領下,團隊匯聚了一批優秀人才,擁有四川省名中醫、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專家、省級和廳局級學術技術帶頭人等十餘人,形成了高層次、高水平的優秀團隊。近年來先後牽頭和承擔國家「973計劃」項目、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以及部省、廳局級科研項目共計130餘項,其中國家級30項,部省、廳局級68項,課題總經費逾4000萬元,整體科研實力居國內同類學科前列。
學院教學團隊整體實力雄厚,2001年《針灸學》教學團隊成為了省級優秀教學團隊,2009年《針灸學》教學團隊成為了國家級教學團隊;2009年《康復療法學》成為了省級優秀教學團隊。團隊先後主編了「十五」、「十一五」全國中醫院校規劃教材、精編教材、21世紀教材《針灸學》、《針灸推拿學》、《實驗針灸學》、《康復評定學》、《康復醫學》、《中醫康復學》等一批水平高、影響大的專業教材,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成果,先後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四川省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四川省教育教學成果三等獎1項。
學院擁有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科研三級實驗室、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重點研究室、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等研究基地。近5年來學科先後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中國針灸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中華中醫葯學會科技成果二等獎1項,成都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5年來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SCI收錄20餘篇,其中多篇文章成為SCI期刊的「高關注率」文章,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⑨ 中醫成果登上《Science》子刊封面了嗎

背部穴位入針,有效治療哮喘,這一經典名方在分子細胞層面究竟有何機理?

北京時間2月8日下午,國際著名期刊《科學(Science)·轉化醫學》最新一期封面文章揭開謎底——前後歷經約10年,上海中醫葯大學楊永清教授帶領科研團隊,在抗哮喘靶標和針灸效應物質的基礎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

他們不僅基於針灸臨床率先發現全新的有效靶標

明確了體內一系列蛋白質反應

還找到能夠模擬針刺效應的活性小分子

可轉化為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針灸葯」

《科學》主審編輯專門為論文成果做了評論

認為這是一篇令人振奮、引發深思的創新力作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了解到,這是中國中醫人第一次在《科學》專業子刊發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科學工作,也是中國科學家驗證的第一個支氣管哮喘新靶標。

楊永清教授帶領科研團隊。

閱讀全文

與針灸臨床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