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股票折扣率
如果是涉及融資融券,應該叫「折算率」。在計算客戶提交的保證金價值時,會對證券市值進行打折。比如客戶提交市值100萬的證券A沖抵保證金。券商對A的折算率為30%,則該證券實際可充抵的保證金價值為30萬元。
折扣是銷售企業讓利給購貨商,其分為商業折扣和現金折扣。主要分為:商業折扣和現金折扣。
股票是股份證書的簡稱,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② 如何計算增值率
房產增值稅的計稅依據是納稅人轉讓房地產所取得的增值額。轉讓房地產的增值額,是納稅人轉讓房地產的收入減除稅法規定的扣除項目金額後的余額。
1、轉讓房地產增值額的確定:
土地增值額的大小,取決於轉讓房地產的收入額和扣除項目金額兩個因素。對這兩個因素的內含、范圍和確定方法等,稅法作了較為明確的規定。
2、收入額的確定:
納稅人轉讓房地產所取得的收入,是指包括貨幣收入、實物收入和其他收入在內的全部價款及有關的經濟利益,不允許從中減除任何成本費用。
3、扣除項目及其金額:
舊房及建築物的評估價格。
稅法規定,轉讓舊房的,應按房屋及建築物的評估價格、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地價款和按國家統一規定繳納的有關費用以及在轉讓環節繳納的稅金作為扣除項目金額計征土地增值稅。其中:舊房及建築物的評估價格是指轉讓已使用過的房屋及建築物時,由政府批准設立的房地產評估機構評定的重置成本價乘以成新折扣率後的價格。評估價格須經當地稅務機關確認。
4、對取得土地使用權時未支付地價款或不能提供已支付的地價款憑據的不允許扣除取得土地使用權時所支付的金額。
納稅人轉讓舊房及建築物時,因計算納稅需要對房地產進行評估,其支付的評估費用允許在計算土地增值稅時予以扣除。但是,對納稅人因隱瞞、虛報房地產成交價格等情形而按房地產評估價格計算徵收土地增值稅時所發生的評估費用,則不允許在計算土地增值稅時予以扣除。
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稅金指在轉讓房地產時繳納的營業稅、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也可視同稅金扣除。其中:允許扣除的印花稅,是指在轉讓房地產時繳納的印花稅。對於個人購入房地產再轉讓的,其在購入環節繳納的契稅,由於已經包含在舊房及建築物的評估價格之中,因此,計征土地增值稅時,不另作為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稅金予以扣除。
出售舊房及建築物(二手房),首先按評估價格及有關因素計算、確定扣除項目金額,再根據上述方法計算應納稅額。具體計算步驟是:
1.計算評估價格。其公式為:評估價格=重置成本價×成新度折扣率。
2.匯集扣除項目金額
3.計算增值率
4.依據增值率確定適用稅率
5.依據適用稅率計算應納稅額
應納稅額=增值額×適用稅率-扣除項目金額×速算扣除系數。
速算扣除數:30%檔是0,40%檔是5%,50%。
③ 轉讓接受捐贈的房產,計算土地增值稅時如何扣除
轉讓舊房及建築物土地增值稅扣除項目金額的幾種計算方法,供讀者參考。
情形一:納稅人能提供原購房發票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6〕21號)規定,對單位或個人轉讓非住宅類舊房及建築物,凡能提供原購房發票的,經當地稅務機關確認,可按發票所載金額並從購買年度起至轉讓年度止每年加計5%計算扣除項目的金額。其中加計扣除項目的「每年」,指購房發票所載日期起至售房發票開具之日止,每滿12個月計1年;超過1年,未滿12個月但超過6個月的,可以視同1年。對於納稅人購房時繳納的契稅,凡能提供契稅完稅憑證的,准予作為「與房地產有關稅金」予以扣除,但不作為加計5%的基數。
應納土地增值稅計算步驟:
①計算扣除項目金額=原購房發票金額(1+5%N)+轉讓環節繳納的有關稅金,其中N代表原購房發票所載日期至售房發票開具之日止的年數;
②計算土地增值額=舊房及建築物轉讓價款-扣除項目金額;
③計算土地增值率=(土地增值額÷扣除項目金額)×100%;
④根據土地增值率找出土地增值稅適用稅率;
⑤計算應納土地增值稅=土地增值額×適用稅率。
情形二:納稅人不能提供購房發票或提供扣除項目金額不實
根據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增值稅一些具體問題規定的通知》(財稅〔1995〕48號)等有關政策規定,對納稅人轉讓舊房時,應按房屋及建築物的評估價格、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地價款和按國家統一規定繳納的有關費用以及在轉讓環節繳納的稅金作為扣除項目金額計征土地增值稅。此外,對納稅人轉讓舊房及建築物時因計算納稅的需要而對房地產進行評估,其支付的評估費用也允許在計算增值額時予以扣除。但對納稅人下列成本費用不得計算扣除:取得土地使用權時未支付地價款或不能提供已支付的地價款憑據的,不允許扣除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納稅人隱瞞、虛報房地產成交價格等情形而按房地產評估價格計算徵收土地增值稅所發生的評估費用,不允許在計算土地增值稅時予以扣除。
舊房及建築物的評估價格,指在轉讓已使用的房屋及建築物時,由政府批准設立的房地產評估機構評定的重置成本價乘以成新度折扣率後的價格。評估價格須經當地稅務機關確認。計算公式為:舊房評估成本價格=房地產重置成本價×成新度折扣率。
按評估價格計算土地增值稅步驟:
①計算扣除項目金額=重置成本價×成新度折扣率+取得土地使用權時所支付的地價款和按國家統一規定繳納的有關費用以及在轉讓環節繳納的稅金+轉讓舊房及建築物時因計算納稅的需要而對房地產進行評估支付的評估費用;
②計算土地增值額=舊房及建築物轉讓價款或評估價款-扣除項目金額;
③計算土地增值率、確定適用稅率及計算應納稅款與以上第一種方法步驟相同。
此外,根據財稅〔2006〕21號文件的規定,對納稅人轉讓舊房及建築物,既沒有評估價格,又不能提供購房發票的,地方稅務機關可以根據稅收征管法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實行核定徵收。
④ 折扣率是什麼意思
折扣率指打折扣除數與原數的比率。折扣率為1-1.5表示:折扣為1%--1.5%。折扣是銷售企業讓利給購貨商,其分為商業折扣和現金折扣。主要分為:商業折扣和現金折扣。
我國會計制度規定,銷售方在記賬時,應將應收款(即現金折扣前的金額)記賬,其後發生的現金折扣記入財務費用;購貨方在記賬時也應該將應付款的金額記賬,實際發生現金折扣時沖減財務費用。在計算折扣時,應該是將商品價格和增值稅一同計算現金折扣。
(4)轉讓折扣率擴展閱讀:
例:A企業銷售給B企業一批商品,商品價格100萬,增值稅稅率為17%。A企業給予B企業10%的商業折扣,現金折扣為2/10,1/20,N/30。
則A企業所做的會計分錄為:
借:應收賬款105.3
貸:主營業務收入90 (100*1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5.3 (90*17%)
如果B企業在10天之內交付貨款的話,A企業則作:
借:銀行存款 103.194 (105.3-2。106)
財務費用 2.106 (105.3*2%)
貸:應收賬款105.3
其餘會計分錄以此類推。
從不良的影響方面來說,折扣促銷活動的消極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給以較為明顯的折扣幅度後,消費者可能會期望更有利的折扣率,容易萌發觀望等待心理,消費者並不購買打折的商品,從而影響商品的銷售。
2、某一階段或者某一個企業成功的折扣促銷,引導消費者大量購買商品後,造成未來市場需求的提前飽和。
3、採用打折銷售,容易降低商品的品牌形象,不利於品牌延伸商品的促銷。
4、打折銷售的關鍵在於讓利於消費者,也就是說把企業應得的利潤部分地送給了消費者,其結果是降低企業的市場獲利能力。
⑤ 貼現債券二級市場折扣率是什麼意思,和貼現率有什麼區別
兩個概念
貼現債券又稱貼息債券或無息票債券。這是一種發行時不規定利息率,也不附息票,只是按一定折扣出售的一種債券。債券到期時按面額還本,發行價與面額之差就是利息收入。
例如國庫券和工商銀行的貼水債券就是貼現債券,以貼水債券為例:
比如其償還期為三年,面額1000元,折價發行,價格為750元。其在一級市場發行價格與其面值的差額即為債券的利息。計算公式是:
債券利率=[(1000-750)/(750*期限)]*100%
而其在二級市場也就是流通市場進行買賣交易,就會產生一個轉讓價格,公式為:
轉讓價格=面額-面額×{[(期限-持有天數)/360]×年貼現率}
再以工行貼水債券為例:面額1000,期限位274 天,到期收益率為7%,持有天數為123天。則其轉讓價格為1000-1000×{[(274-123)/360]×7%}=970.64
而所謂二級市場折扣率就是970.64/1000=0.97064
而貼現率是指將未來支付改變為現值所使用的利率,當下,以承兌匯票貼現為典型。持票人以沒有到期的票據向銀行要求兌現,銀行將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這就是貼現率。而各貼現銀行將已貼現過的票據作擔保,作為向中央銀行借款時所支付的利息,另外產生一個貼現率,叫再貼現率。
所以,從根本上說,這是不同的兩個概念。一個是票據投資,提前獲取利息,一個是票據變現,提前支付利息。
⑥ 有應收賬款,折扣轉讓,貸款收入怎麼算折扣率
應收賬款轉讓折扣率=轉讓實收金額/所轉讓應收賬款賬面金額
⑦ 本人准備接受一個轉讓的美甲店,小店總裝修花了3W,現在已經使用了1年,請問這個裝潢的折扣率怎麼算
已使用一年了,最多還能用一年應該理解對了吧。這費用應記在長期待攤費用科目粉年攤銷每月攤銷30000/36個月。但你前一個年度未攤銷,那就要在2年攤銷完30000/24=你的月攤銷額。供參考
⑧ 債權轉讓的轉讓折扣是什麼意思
通俗說:甲100元債權,折價出讓已40元協商價格成交。
債權轉讓是債權人把合同中自己的權利轉讓給他人的行為。債權轉讓又稱「債權讓與」,是指在不改變合同內容的合同轉讓,債權人通過債權轉讓第三人訂立合同將債權的全部或部分轉移於第三人。
(8)轉讓折扣率擴展閱讀:
債權的轉讓僅存在於合同當中,即合同權利的讓與,指合同一方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部分地轉讓給合同以外的第三人。
其性質上仍然是一種合同,具有合同成立及生效的構成要件,即要求轉讓方和受讓方均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雙方債權轉讓的意思表示起初不具有欺詐、脅迫、乘人之危及損害國家、集體、他人的合法利益,亦不可以合法形式掩蓋不法的目的。合同權利轉讓的效果是原合同主體的變更,包括兩種情形:
一、轉讓方退出原合同關系,由受讓人代替其債權人地位;
二、轉讓方不退出原合同關系,與受讓方共同成為原合同的債權人。債權轉讓的概念可以在與相關概念的比較中體現出來:
(一)債權轉讓與贈與合同。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贈與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即受贈人可以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且贈與合同一般是贈與人基於物權而實施的處分行為。
一般具有無因性,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除非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而債權轉讓基於原合同,受讓人必須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債權轉讓是債權請求權的轉讓繼爾是財產所有權的轉讓,與這相隨的一些合同義務的轉讓。
債權轉讓一般是具有原因的,即轉讓方與受讓方存在著債權債務關系或其他關系。
(二)債權轉讓與向第三人履行。債務人向債權人指定的第三人之間形成委託關系,當債務人不履行或不正當履行時,由債權人而不是第三人向債務人追究違約責任,當第三人違約時,由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而非債權人。
(三)債權轉讓與債權的代位權及撤銷權。代位權及撤銷權的行使是按照法律的規定,在債務人實施損害其債權行為時,由債權人以自己的名義主動向第三人行使原債務人的債權或撤銷權。而債權轉讓方與受讓方合意的結果,無須訴訟程序解決。
⑨ 房產轉讓個人所得稅稅率是多少
是按應納稅所得額的20%征稅,不是按銷售收入,可以把以前買房的成本扣除,但必須提供相關的票據資料。
房地產原價:
1、包括原房地產權屬登記價格,以及轉讓方原購入該房地產時繳納的印花稅、契稅和支付的登記費、中介費。
2、 轉讓環節稅費:轉讓方在本轉讓環節繳納的營業稅、印花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以及轉讓房地產支付的交易服務費、中介費。
3、有關稅費以合法有效稅票、發票和財政收據上註明的數額為准。
對轉讓已使用5年以上的房產,可以產權證上的登記價格和購買該房產時負擔的稅費確定其扣除額;也可由納稅人向主管稅務機關提出申請,允許其以依法設立的房地產評估機構評定的重置成本價乘以成新度折扣率後的價格作為扣除額。
(9)轉讓折扣率擴展閱讀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建設部關於個人出售住房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9]278號)
一、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個人出售自有住房取得的所得應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二、個人出售自有住房的應納稅所得額,按下列原則確定:
1、個人出售除已購公有住房以外的其他自有住房,其應納稅所得額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的有關規定確定。
2、個人出售已購公有住房,其應納稅所得額為個人出售已購公有住房的銷售價,減除住房面積標準的經濟適用住房價款、原支付超過住房面積標準的房價款、向財政或原產權單位繳納的所得收益以及稅法規定的合理費用後的余額。
已購公有住房是指城鎮職工根據國家和縣級(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城鎮住房制度改革政策規定,按照成本價(或標准價)購買的公有住房。
經濟適用住房價格按縣級(含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規定的標准確定。
3、職工以成本價(或標准價)出資的集資合作建房、安居工程住房、經濟適用住房以及拆遷安置住房,比照已購公有住房確定應納稅所得額。
三、為鼓勵個人換購住房,對出售自有住房並擬在現住房出售後1年內按市場價重新購房的納稅人,其出售現住房所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視其重新購房的價值可全部或部分予以免稅。具體辦法為:
1、個人出售現住房所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款,應在辦理產權過戶手續前,以納稅保證金形式向當地主管稅務機關繳納。稅務機關在收取納稅保證金時,應向納稅人正式開具「中華人民共和國納稅保證金收據」,並納入專戶存儲。
2、個人出售現住房後1年內重新購房的,按照購房金額大小相應退還納稅保證金。購房金額大於或等於原住房銷售額(原住房為已購公有住房的,原住房銷售額應扣除已按規定向財政或原產權單位繳納的所得收益,下同)的,
全部退還納稅保證金;購房金額小於原住房銷售額的,按照購房金額占原住房銷售額的比例退還納稅保證金,余額作為個人所得稅繳入國庫。
3、個人出售現住房後1年內未重新購房的,所繳納的納稅保證金全部作為個人所得稅繳入國庫。
4、個人在申請退還納稅保證金時,應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供合法、有效的售房、購房合同和主管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有關證明材料,以主管稅務機關審核確認後方可辦理納稅保證金退還手續。
5、跨行政區域售、購住房又符合退還納稅保證金條件的個人,應向納稅保證金繳納地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納稅保證金。
四、對個人轉讓自用5年以上、並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繼續免徵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