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張學良沒有成就,為何成名人了
主要是因為他發動西安事變,改變了歷史走向。
B. 張榮華的成果與貢獻簡介
1993年成功開創古塤製作新工藝,攻克了傳統工藝的高音難吹、音準不易統一及音調不全等技術難關,增強了塤的抗震性,並首次使塤成套、系列化,而且外觀精美。可按12平均律定調,能准確製作高、中、低三個八度、36調塤。按不同調,每枚塤在大小、形制和外觀上有了嚴格的標准,並且不斷加以完善。媒體稱「這是一個創舉,也是一次革命」。 香港傳媒譽張榮華為「中國制塤第一人」(香港《東周》刊1997年5月版)。
1995年7月,應邀出席北京師范大學和美國紐約大學聯合舉辦的「高科技時代的藝術教育」國際研討會,為古塤文化進入國際信息高速路提供了原始實物資料及錄像資料。
1997年在塤的基礎上,開發出又一成功的樂器――陶笛,音色純美,運指靈活,使陶笛正式成為標准樂器登上音
樂舞台。
1999年雙音陶笛研製成功,可吹復調與合聲。
2000年以合成新管材製作笛簫試製成功,該新管材笛簫物理特性與聲學特性穩定,不會因氣
候原因發生劈裂,適應北方地區寒冷乾燥的氣候。
2000年4月16日,應《人民日報》海外版之邀,在「慶祝張學良百年華誕座談會」上,張榮華與女兒將兩枚高20厘米、闊16厘米的特製倍低大C調塤獻與組委會,會上受到布赫、趙南起等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兩枚大塤由人大常委會、統戰部及《人民日報》海外版共同組成的代表團於2000年6月2日帶往夏威夷,贈送到張學良將軍手中。
2000年10月,在北京市技術監督局及多位專家的嚴格審定下,完成了塤的企業標准化
認證,填補了中國古塤歷史上「無定製、無標准」的空白。
2001年4月,建立全國首家專業塤的網站:[塤之韻]使用現代科技與傳媒為傳播塤的音樂文化事業做著不懈的努力。
2001年7月,研製出單體復室卵形塤,其音域可達兩個八度。
2002年3月,與中國第一位民族管樂碩士、現任陝西省文化廳副廳長劉寬忍先生合作,開發出了音域寬,音色美,高音易奏的十孔塤,大大拓展了塤的表現力,現已申請國家專利。為塤的七千年歷史再次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C. 張學良在中國歷史中有什麼重大貢獻
張學良是中國現代史上一位頗有影響的政治人物,28歲即成為中國最年輕的軍閥,擁有奉軍三十萬。
聲名顯赫的戎馬生涯僅僅八年,1936年12月12日,因為不甘心被日本帝國主義奴役,為收復淪陷的東北故土,為民族大義,為實現聯共抗日的目的,與楊虎城將軍聯合發動西安事變,對蔣介石實行兵諫。
12月25日又親自送蔣介石返回南京。從此,被國民黨政府軟禁而結束了一生的政治生涯。張將軍的政治生涯盡管短暫,但在短短的幾年內,卻做出了一系列驚人之舉,產生了曠古蓋世的影響,對中華民族的生存和解放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和傑出的貢獻。
值此西安事變六十周年之際,筆者擬對張學良將軍為中國革命所作出的歷史貢獻作一簡要回顧,以示人們對這位有大功於抗戰事業的千古功臣的深切懷念和無比崇高的敬意。
1935年9月,張學良奉蔣介石之命,以十萬兵力「圍剿」只有七、八千人的陝甘紅軍,結果,東北軍被陝北紅軍殲滅近三個師的主力。這給張學良及其官兵帶來極大的震動。
東北軍在陝甘遭到沉重打擊,力量顯著削弱,致使士氣低落,深感打內戰「苦戰無功,將來勢必由損失而漸消滅。」東北軍的慘敗,使張學良認識到「剿共」是沒有出路的!當初,張學良擁護蔣介石,是認為只有蔣才能幫他收復東北,報父仇雪國恥。
1936年4月9日,中共派周恩來在延安和張談判,張決心聯共抗日,並與紅軍就停止內戰、互派代表及組織抗日聯軍等達成協議。加之我黨也取得了爭取楊虎城的西北軍聯合抗日工作的成功。
因此,1936年春,率先在西北地區形成了東北軍、西北軍及紅軍「三位一體」聯合抗戰的局面。為停止內戰,聯共抗日作出了表率。為全國抗戰奠定了基礎。
D. 張學良有哪些成就
張學良的功勞當然眾所周知了,那就是以西安事變的方式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功在國家,功在民族。但同時我們又不能不說,張學良在抗戰初期又犯有極大的罪錯。日本這個國家,當初對於能否佔領中國心存猶豫,所以在全面侵華之前先行試探,於是就有了九一八。如果當時東北軍堅決抗擊,日軍當時相對於東北軍處於劣勢,力不能支,勢必遭到毀滅性打擊,就會取消其後來全面侵佔中國的冒險性計劃。遺憾的是,張學良錯估形勢,對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估計不足,把九一八事件當作一次地方性事件,以為忍氣吞聲不予還擊就可以讓日軍停止進一步的行動。從日本方面來講,他們正是從九一八中國人的不抵抗中受到鼓舞:「中國不會實施抗戰」。於是放心大膽地發動了罪惡的全面侵華戰爭。
E. 國民黨是怎樣評價張學良將軍的
蔣介石到死也沒有原諒張學良,因為死之前還囑咐蔣經國不可放虎歸山,他和很多高級將領都認為是張學良壞了他們的大事。至於下層軍官,態度比較復雜,有相當一部分還是很理解張學良的,應為他們認為張學良擁有中國人最欣賞的義氣,依據就是,當初張學良剛剛被轉移到台灣爆發了「228」事件,當時蔣介石下令張學良如有異動可直接擊斃,但當時看守張學良的下層軍官得到消息後都表示如果張學良需要講直接協助張學良擊斃看守軍官,從這個事上面感覺相當一部分下層軍官都很敬佩張學良。
另外國民黨中也有很多高層認為蔣介石抗戰結束後繼續軟禁張學良是一步昏招。
樓主問看法,這個就很復雜了,太多的人都是根據自身來評價別人,總的來說自蔣介石後的國民黨當局一直淡化張學良的反面形象,目的是阻止張學良回大陸而成為統戰的一步棋。
F. 有關周恩來總理與張學良少帥
1910年,12歲的周恩來隨伯父到沈陽讀書,當年9歲的張學良進入帥府居住,二人相距不遠,卻從未謀面。
1914年,周恩來進入南開中學,同班有一個叫寧恩承的東北人,系後來的東北大學教務長,張學良的忠實追隨者,並且也是金圓券的設立人。
1918年,周恩來離開南開,同年,南開校長張伯苓赴沈陽演講,題目為「中國不亡有我」,張學良為張伯苓所動,遂拜張伯苓為師。
1923年,張學良籌建東北大學,邀請張伯苓幫忙,張伯苓從南開班底中劃撥一批人前往,故東北大學與南開實為同宗。
第二次國共合作是因為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促成的,周恩來主要的作用在於促成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張學良被幽禁之後,周恩來曾多次設法營救,但都沒有成功,比如在重慶談判和北平和談的時候周恩來都提出過釋放張學良的要求,但是最終都沒有實現,雲南解放前夕,盧漢起義,幽禁了張群,周恩來立即指示,要盧漢走馬換將,換回張學良,但是盧漢念在張群有恩於自己,沒有這么做。1960年,周恩來通過宋子文的秘書朱光沐的夫人朱湄筠女士(及馬君武詩中的朱五小姐)將一封密信交給張學良,上書十六字:為國珍重,擅自養心,前途有望,後會有期。後經留在大陸的張學銘之子張允沖回憶,1960年代周恩來曾在他家提起過接張學良回這邊的事情,由此可以推斷,當時蔣介石、毛澤東通過曹聚仁談判時,也涉及到張學良問題,周恩來應該也提出了類似要求。
1976年,周恩來臨終前曾囑咐羅青長,記掛張學良。
1990年,張學良獲釋,在台北祝壽,鄧穎超發賀電,並送壽禮
1992年,鄧穎超逝世,張學良發唁電,並由侄女張閭蘅代為弔唁
2002年11月22日,原張學良秘書宋黎去世,臨終前交給閻寶航幼子、毛澤東俄語翻譯一份材料,囑托他上交,並告訴他這份材料是1976年周恩來臨終前轉交葉劍英的,1990年葉劍英去世前又交給自己的,這份材料證明,1936年,張學良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並獲批准,介紹人為周恩來。
G. 張學良、楊虎城是怎樣走上逼蔣抗日的
通過兵諫。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發動兵諫,逼迫蔣介石抗日的事件。又稱雙十二事變。1935年,中國共產黨發布《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10月,紅軍長徵到達陝北。不久「一二·九」運動爆發,全國抗日運動進入新的高潮,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更加不得人心。在西北擔負剿共任務的東北軍與西北軍厭惡內戰,在全國抗日運動高潮的推動下和中國共產黨抗日統一戰線政策的影響下,兩軍領導人張學良、楊虎城等開始與共產黨及紅軍發生聯系,初步奠定了三方團結抗日的政治基礎。
蔣介石對張、楊很不放心,除調集嫡系部隊至豫、陝邊境,壓迫張、楊繼續進攻紅軍外,並於1936年10月間,特飛西安進行催逼。12月4日再飛西安,進一步要挾張、楊:如不實力「剿共」,即將張、楊兩部分別調往安徽、福建,由中央軍進駐西北。張、楊力勸蔣介石聯共抗日,蔣加以拒絕。張、楊遂決定實行兵諫。12月12日凌晨,張學良的衛隊進抵蔣介石駐地臨潼華清池,與蔣的衛隊交火。蔣聞槍聲,越後牆逃走,爬上山坡隱蔽。被張學良的衛隊搜索發現後捕獲。同時楊虎城部下將留居城中的蔣介石高級黨、政、軍官員陳誠等十餘人拘押,邵元沖在逃跑時被擊身亡。張、楊於12日當即宣布取消「西北剿匪總部」,成立抗日聯軍西北臨時軍事委員會,張、楊分任正、副委員長。通電全國提出改組南京國民政府,停止內戰,釋放救國會領袖及一切政治犯,開放民眾愛國運動,保障人民集會、結社自由,實行孫中山遺囑,召集救國會議等八項主張。同時致電中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團結抗日大計。
H. 中國新成就
· 戰功顯赫的開國上將——楊得志
· 捨身救國的泰國華僑領袖——蟻光炎
· 美洲洪門愛國老人——司徒美堂
· 與中國人民並肩作戰的克萊爾·李·陳納德將軍
· 屢建功勛敵膽寒——張雲逸
· 抗日名將「鐵軍將才」——朱程
· 一生獻給中國衛生事業——馬海德
· 戰斗在大後方的抗日將軍——肖勁光
· 為中國抗戰而犧牲的蘇聯勇士——庫里申科
· 戎馬一生為祖國的軍隊高級將領——楊勇
· 血灑贛榆留英名——符竹庭
· 戎馬一生為祖國的軍隊高級將領——楊勇
· 馬耀南:從愛國學生到八路軍優秀指揮員
· 血染抗日戰場的虎將——葉成煥
· 用犧牲精神喚起民眾的抗日將領——李兆麟
· 聲震昆侖關的抗日將軍 杜聿明
· 民族英雄 黨的戰士--馬本齋
· 為抗日青春何所惜的張宗蘭
· 傳奇式的抗日英雄——包森
· 抗日英雄 民族英雄——趙登禹
· 為抗日而死的共產黨員--吉鴻昌
· 英勇抗戰的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
· 為理想奮斗終生的抗日將領——續范亭
· 刀劈日本憲兵的抗日民族英雄——節振國
· 淞滬抗戰總指揮——蔣光鼐
· 打響武裝抗日第一槍的愛國將軍——馬佔山
· 捍衛邊疆的抗日愛國將領——傅作義
· 永垂史冊的愛國將領——張學良 楊虎城
· 朝鮮族抗日英雄——李紅光
· 獻身中國人民解放與建設事業的紐西蘭友人——路易·艾黎
· 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
· 浩氣彌天的馬定夫
· 名震緬北的抗日將領——鄭洞國
· 指揮長沙會戰的抗日將領——薛岳
· 著名抗日將領——范子俠
· 新四軍抗日名將——羅忠毅
· 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組建者——馮玉祥
· 以死報國的抗日名將戴安瀾
· 抗日英雄——呂正操
I. 張學良有多少錢從他老爸那搞了多少
張作霖是奉系軍閥的首領,金銀財寶有多少我們不大清楚。但是他給他兒子留下了更多的是奉系軍閥中的地位、權力、威信...
他後半生大部分是在拘禁中度過的,錢財什麼的當然是有不少,不過他不能花,存在了美國的一家銀行里,裡面還有蔣介石的「不抵抗」的電文,至於具體金錢有多少,我們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