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科技成果中試

科技成果中試

發布時間:2021-03-31 15:24:06

㈠ 『』科技成果『』與專利的區別是誰發表的

科技成果與專利雖然都是人類創造無形資產,但在技術領域、技術成熟度、技術壟斷性、技術規模、技術等級等方面存在著差異。

1、技術領域。科技成果與專利雖然都涉及到技術的各個領域,但是二者不是完全重疊覆蓋的。總體而言,科技成果涉及的技術領域比專利涉及的技術領域寬。從專利保護客體的內容看,它應當包括各個技術領域,但是各國政府為國家的安全利益和重大經濟利益,有些領域的發明創造暫不授予專利權,如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直接獲得物質,目前在我國就不能授予專利權。有些領域的發明創造,由於受自然條件的限制以及這一領域的特殊性,不能滿足授權技術所具有的可重復再現的穩定性,因而也不能授予專利權。需要通過專門的法律法規保護,如動物和植物品種,不能申請專利,而只能通過《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或者《動物新品種保護條例》進行保護。還有些領域的發明創造由於受人類、動物類差異性的影響,同一種病對於不同的人或者同類動物中的不同動物,其症狀表現可能不同,這種方法的穩定性受到影響,所以疾病的診斷方法不能申請專利。但它們都成為科技成果。
2、技術的規模。科技成果一般是國家、省(或部)、市政府部門下達科技攻關計劃,由科研單位、大專院校、企業承擔完成的;或者是科研單位、大專院校、企業根據市場需要,制定科研計劃項目、產品攻關計劃項目或產品改造項目,由自己完成、合作完成或委託他人完成的,所涉及的產品一般是整機產品或圈套的零部件產品,所涉及的方法是生產產品的完整方法或完整的加工工藝,所以是相對較大的產品科研項目或是相對較大的方法科研項目。但專利技術既可以是單位完成的生產方法、工藝方法項目、產品科研項目,產品改造、技術革新項目,也可以是個人完成的小發明創造。並且,凡是具有一定功能和作用、能夠獨立銷售的零部件均可以單獨申請專利保護,就是說,整機產品除了可以從整體上進行專利保護外,還可以對有創新點的零部件進行單獨的專利保護。這樣,一個新產品可以對應著多項專利保護。專利技術項目的規模可大可小。大到國家級「863」計劃項目,小到日常生活領域的技術創新項目,如兒童推車,廚房用具、娛樂用具等。

3、技術的成熟度。一般情況下,科技成果與專利技術相比,前者的技術成熟度相對較高,後者的技術成熟度相對較低。因為科技成果一般經過了實驗室的小試階段,有的還進行了中試,所以技術較成熟,實施的風險性相對較小,也易於推廣。專利技術的成熟度相對較低,因為,專利法只規定了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是一種技術解決方案,並沒有規定這種技術解決方案所達到的技術成熟度。因此,這種技術方案可以是一種技術構思,也可以是經過科學實驗的較成熟技術。這取決於專利申請人對技術完成的程度,如果他提出的技術方案只是一個原理上可行的技術構思方案,那麼該專利技術的成熟度就較低;如果他提出的技術解決方案,不僅僅在原理上可行,而且還做出了處於試驗階段的產品或者用申請專利的方法生產出了產品,或者是一個即將投放市場的產品,那麼該專利的技術程度就較高。由於專利技術的特殊性,所以實施的風險性較大,技術轉化率相對較低。但是,也正由於專利技術可以是處於構思階段的技術解決方案,它與科技成果相比更具有前瞻性、先進性。所以,公開的專利技術和專利申請技術更能及時反映當代科技的發展動態、發展水平、發展趨勢和某一技術領域的技術成熟度。

4、技術的等級。技術等級,對科技成果是鑒定等級,對專利是授權等級。一項科技成果,若是由代表國家的行政部門或國家授權的部門鑒定通過的,則是國家級科技項目;如果一項科技成果是由省部級行政部門組織鑒定的,則是省部級科技項目;市級科技項目以此類推。本級鑒定項目只能代表本級的技術水平,不能說明其它國家、省市沒有相同或類似的技術,或者更先進的技術。當然,可能有部分國家級項目達到了世界同類水平、先進水平或者領先水平,有的可能填補了世界某一技術領域的空白。專利的授權等級僅由國家一個級別,國家知識產權局代表國家受理、審查專利申請,並對符合授權條件的專利申請授予專利權。一項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授權的實質性條件是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其具體含義是:(1)新穎性: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其申請日以前,國內外沒有與其相同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具體而言,即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國內外刊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它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申請文件中。(2)創造性:與申請日以前的已有技術相比,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有自己的特徵,而且這一特徵或者數個特徵是花費了創造性勞動得到的,同時這種創造性勞動對發明專利申請來說要求高,即該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對實用新型專利申請來說要求低,即該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3)實用性: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由於發明專利既進行了形式審查,又進行了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的實質性審查,所以授權的專利技術在國內都是新的技術。從這個意義上講,專利技術與科技成果相比,更具有前瞻性、預見性和世界范圍的先進性。

5、技術的法律保護狀況。科技成果是沒有獲得法律保護的智力資源,其擁有者不享有獨占實施權,因此無權阻止他人實施。可以說,科技成果的公開之日,就是無償奉獻給全世界之時。專利是獲得了法律保護的技術,專利權人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對技術壟斷,進行獨占實施,或許可、轉讓他人實施。既能有效制止競爭對手的仿造行為,又能很好的阻止競爭對手的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行為。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和競爭力,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這樣既有利於調動專利權人進行技術創新的積極性,也有利於專利技術的開發與實施,合理的配置了技術創新資源,加快了技術進步與經濟發展的步伐。

㈡ 科技成果如何寫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ayoffs

㈢ 什麼是科技成果

所謂科技抄成果是指人們在科學技術活動中通過復雜的智力勞動所得出的具有某種被公認的學術或經濟價值的知識產品。
科技成果是指由法定機關(一般指科技行政部門)認可,在一定范圍內經實踐證明先進、成熟、適用,能取得良好經濟、社會或生態環境效益的科學技術成果,其內涵與知識產權和專有技術基本相一致,是無形資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
基本特徵:
(1)是新穎性與先進性:沒有新的創見、新的技術特點或與已有的同類科技成果相比較為先進之處,不能作為新科技成果。
(2)是實用性與重復性:實用性包括符合科學規律、具有實施條件、滿足社會需要。重復性是可以被他人重復使用或進行驗證。
(3)是應具有獨立、完整的內容和存在形式,如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以及科技報告等。
(4)是應通過一定形式予以確認:通過專利審查、專家鑒定、檢測、評估或者市場以及其它形式的社會確認。

㈣ 什麼是中試

中試是中間性試驗的簡稱,是科技成果向產生力轉化的必要環節,成果產業化的成敗主要取決於中試的成敗。科技成果經過中試,產業化成功率可達80%;而未經過中試,產業化成功率只有30%。 要實現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需要建立旨在進行中間性試驗的專業試驗基地,通過必要的資金、裝備條件與技術支持,對科技成果進行成熟化處理和工業化考驗。中試基地起到的就是這樣的作用。 據介紹,中試基地一般分為專業中試配套基地和綜合性中試配套基地兩大類。專業中試配套基地是專門從事某個行業類項目的中試配套基地;綜合性中試配套基地是以加工、生產一般工業產品為主要經營業務,同時承擔同類技術項目中試和產業化配套協作工作的基地。 中試產品的范圍是指經初步技術鑒定或實驗室階段研試成功的科技成果,為驗證、補充相關數據,確定、完善技術規范(即產品標准和產品工藝規程)或解決工業化、商品化規模生產關鍵技術而進行的試驗或試生產階段的產品。應包括: 1、經初步技術鑒定或實驗室階段研試成功的樣機(或樣品),為了穩定、完善、提高性能而進行的試驗或試生產階段的產品; 2、經初步技術鑒定或實驗室階段研試成功的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等科技成果為了用於工業化生產而進行的試驗或試生產階段的產品; 3、為了消化、吸收,推廣國外先進技術(系指能填補國內空白的)而進行的試驗或試生產階段的產品; 4、對原系統的性能有較大改進的系統性項目,經初步技術鑒定後所進行的試驗或試生產階段的產品; 5、農、林、牧、漁、水利、醫葯衛生、社會福利、能源、環保等科技成果,經初步技術鑒定或實驗室階段研試成功後在試驗場、基地、室、車間(農業包括小面積試驗成功後區域試驗、生產試驗,醫葯包括臨床試驗)進行的試驗或試生產階段的產品 多年來,中試在我國並未得到足夠的重視,「中試空白」現象比較嚴重。許多人對中試的意義認識不清,他們錯誤地認為,只要有了好的科技成果就可以成功地進行產業化、商品化。高校成果研究的投入遠遠高出成果轉化的投入,企業的科技開發資金很少,這種不合理的局面使高校承擔了不必要的成果轉化壓力。高校對於填補「中試空白」並不是無所作為,但主要是靠企業。我國的國有企業對於科技成果的轉化缺乏熱情和動力,這正是造成「中試空白」的症結所在。 大多數高校及中小企業,由於人力、物力和財力的限制,要獨立建立中試基地是不可能的。高校與高校之間,高校與企業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可以建立行業性的中試基地,政府從科技開發經費中撥出一定比例的款項作為中試資金。也可以建立政府或民間形式的中試機構,讓他們去承擔樣品生產、技術鑒定、小批量試制、產品鑒定等一系列工昨

㈤ 中國的科技成果有哪些

1、全球首對體細胞克隆猴姐妹「中中」「華華」誕生

2018年1月24日,中國科學院宣布我國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誕生;12月5日第二個克隆猴「華華」誕生。多年來,與人類相近的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一直沒有解決,成為世界性難題。該成果標志中國率先開啟了以體細胞克隆猴作為實驗動物模型的新時代,實現了我國在非人靈長類研究領域由國際「並跑」到「領跑」的轉變。

2、「慧眼」衛星填補我國空間X射線探測衛星空白

2018年1月30日,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慧眼」正式投入使用,標志著其進入科學成果產出的新階段。據介紹,「慧眼」衛星已多次參加了國際空間和地面的聯測,獲得了銀道面掃描巡天、黑洞、中子星、太陽耀發等的大量觀測數據,發布了30多個伽馬射線暴的觀測結果,直接測量到了目前最強的中子星磁場迴旋吸收線,完成了國內最高精度的脈沖星導航試驗。

3、我國科學家實現全球首例人類肺臟再生

從患者支氣管刷取出的幾十個幹細胞,在體外擴增數千萬倍之後,被移植到患者肺部的病灶部位;經過3至6個月的增殖、遷移和分化,這些幹細胞逐漸形成了新的肺泡和支氣管結構,進而完成了對患者肺部損傷組織的修復替代——同濟大學醫學院左為教授團隊在國際上率先利用成年人體肺幹細胞移植技術,在臨床上成功實現了人類肺臟再生。

4、「3010份水稻基因組計劃」揭示水稻遺傳信息密碼

2018年4月25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志長文刊登了「3010份水稻基因組計劃」研究成果。研究人員用新一代基因組測序技術和高性能計算機平台,對這些水稻種質資源進行了大規模基因組重測序和大數據分析,解析了水稻種群基因組多樣性本質。

5、「天鯤號」海試成功中國疏浚事業邁向深藍

「天鯤號」於2018年6月8日-11日進行海上試航,期間,「天鯤號」完成多項考驗,如航速測定、停船試驗、回轉試驗、拋錨試驗、操舵裝置試驗、船舶動力系統功能試驗及其他輔助系統功能試驗。除了航行時需要進行慢車、停車、全回轉、溺水救生等一系列緊急動作外,還要對雷達、電羅經、磁羅經等助航輔助設備進行調試校正,返航後開始為後期挖泥試驗做准備。

㈥ 創新成果中試,試制,試運行的產業化目標和計劃怎麼寫

中試是中間性試驗的簡稱,是科技成果向產生力轉化的必要環節,成果產業化的成敗主要取決於中試的成敗。科技成果經過中試,產業化成功率可達80%;而未經過中試,產業化成功率只有30%。
要實現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需要建立旨在進行中間性試驗的專業試驗基地,通過必要的資金、裝備條件與技術支持,對科技成果進行成熟化處理和工業化考驗。中試基地起到的就是這樣的作用。
據介紹,中試基地一般分為專業中試配套基地和綜合性中試配套基地兩大類。專業中試配套基地是專門從事某個行業類項目的中試配套基地;綜合性中試配套基地是以加工、生產一般工業產品為主要經營業務,同時承擔同類技術項目中試和產業化配套協作工作的基地。
中試產品的范圍是指經初步技術鑒定或實驗室階段研試成功的科技成果,為驗證、補充相關數據,確定、完善技術規范(即產品標准和產品工藝規程)或解決工業化、商品化規模生產關鍵技術而進行的試驗或試生產階段的產品。應包括: 1、經初步技術鑒定或實驗室階段研試成功的樣機(或樣品),為了穩定、完善、提高性能而進行的試驗或試生產階段的產品; 2、經初步技術鑒定或實驗室階段研試成功的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等科技成果為了用於工業化生產而進行的試驗或試生產階段的產品; 3、為了消化、吸收,推廣國外先進技術(系指能填補國內空白的)而進行的試驗或試生產階段的產品; 4、對原系統的性能有較大改進的系統性項目,經初步技術鑒定後所進行的試驗或試生產階段的產品; 5、農、林、牧、漁、水利、醫葯衛生、社會福利、能源、環保等科技成果,經初步技術鑒定或實驗室階段研試成功後在試驗場、基地、室、車間(農業包括小面積試驗成功後區域試驗、生產試驗,醫葯包括臨床試驗)進行的試驗或試生產階段的產品

多年來,中試在我國並未得到足夠的重視,「中試空白」現象比較嚴重。許多人對中試的意義認識不清,他們錯誤地認為,只要有了好的科技成果就可以成功地進行產業化、商品化。高校成果研究的投入遠遠高出成果轉化的投入,企業的科技開發資金很少,這種不合理的局面使高校承擔了不必要的成果轉化壓力。高校對於填補「中試空白」並不是無所作為,但主要是靠企業。我國的國有企業對於科技成果的轉化缺乏熱情和動力,這正是造成「中試空白」的症結所在。
大多數高校及中小企業,由於人力、物力和財力的限制,要獨立建立中試基地是不可能的。高校與高校之間,高校與企業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可以建立行業性的中試基地,政府從科技開發經費中撥出一定比例的款項作為中試資金。也可以建立政府或民間形式的中試機構,讓他們去承擔樣品生產、技術鑒定、小批量試制、產品鑒定等一系列工作。

㈦ 中試生產線是什麼意思

中試生產線是化工企業生產或開發工藝非成熟的產品的生產線。中試生產是中間性試驗的簡稱,是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的必要環節,成果產業化的成敗主要取決於中試的成敗。科技成果經過中試,產業化成功率可達80%;而未經過中試,產業化成功率只有30%。

要實現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需要建立旨在進行中間性試驗的專業試驗基地,通過必要的資金、裝備條件與技術支持,對科技成果進行成熟化處理和工業化考驗。中試基地起到的就是這樣的作用。

(7)科技成果中試擴展閱讀:

中試生產線的階段:

1、小量中試:主要針對硬體、結構、軟體設計驗證,初步驗證可生產性,可能包含一次或者數次生產,直到無重大硬體、結構、軟體問題為止。

2、放量中試:主要針對硬體、結構、軟體、工藝、測試、維修、物料的驗證,主要驗證設計遺留問題以及批量可生產性驗證,直到無重大可生產性問題為止。

3、小批量生產:主要對硬體、結構、軟體、工藝、測試、維修、物料、質量以及相關生產文件進行全面驗證,以可生產性驗證為主;直到生產質量管理成本、合格率到達企業目標為止。

閱讀全文

與科技成果中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