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單抗技術轉讓

單抗技術轉讓

發布時間:2021-03-31 08:40:08

⑴ 生物學宏觀發展方向所取得的成果

生命科學基礎性研究的優先發展領域:基因組和功能基因組學、重大疾病相關基因的識別、分子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細胞和發育生物學、神經生物學、動植物區系的系統演化與協同進化、生物信息學等。

??基因組研究:在基因組這一前沿領域,中國開始走向世界。中國科學家承擔了人類基因組1%的測序,是繼美、英、法、日、德後成為正式參加國際人類基因組合作項目的第六個國家,也是惟一加入該計劃的發展中國家;克隆了功能新基因的全長cDNA800多條,已申請一批國內外專利;證明了東亞人群的基因組與其他現代人群一樣起源於非洲;建成了南、北方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心。最近,中國科學院在水稻基因組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已經發表了水稻基因組的框架序列,並在參加水稻基因組完成序列圖測定的國際合作中率先完成了第四號染色體的工作。中國在微生物基因組測序方面也已成為主要的參加國,迄今已完成了鉤端螺旋體等6個微生物的全基因組測序。

??疾病相關基因研究:中國科學家充分發揮人類遺傳資源優勢,近年來取得了疾病致病基因定位、克隆的一系列進展。首先在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致病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方面取得突破,繼而克隆了耳聾、短指(趾)等一批單基因疾病的致病基因,近來又定位了II型糖尿病、原發性高血壓和鼻咽癌的基因。應用基因表達譜和生物晶元,最近發現了一批與原發性肝癌發病、發展相關的基因和基因標志。

??其他前沿領域:在諸如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神經生物學、進化生物學等方面,近年來中國生命科學界也取得了不少國際一流成果。例如,發現了與精子成熟和保護有關的抗菌勝基因、揭示了果蠅有與高等動物類似的認知行為,首次觀察到植物防止自交的一種新的繁育機制等。在系統發育和動植物區系演化方面,完成了255卷的《植物志》、《動物志》、《中國隱花植物志》,這些工作均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評價。

生物技術研究與開發重點領域:高產優質農作物的遺傳育種、轉基因技術和動物克隆、生物反應器、基因和蛋白質工程疫苗及葯物、基因治療等。

??農業生物技術:中國在超級雜交稻研究與組合應用上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已選育出一批兩系法亞種間雜交稻新組合,較好地實現了雜種優勢與理想株型的結合。育成的超級雜交稻組合比現在生產上應用的雜交稻組合增產15%-25%。2000-2001年超級雜交稻累計推廣300萬畝,共增產優質稻穀3-4億公斤。優質小麥品種業已得到推廣。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開發方面,中國已經有轉基因耐貯藏番茄,轉查爾酮合成□基因矮牽牛、抗病毒甜椒、抗病毒番茄、抗蟲棉花等5種自主研製的轉基因植物通過了國家商品化生產許可,並有20餘種轉基因植物進入環境釋放階段。2000年中國轉基因作物(主要是轉基因棉花)種植面積達到50萬公頃,列世界第四位。同時,中國轉基因植物的研究體系和安全評價體系也基本建立起來,其中包括以基因研究為主的上游部分、以植物遺傳轉化為主的中游部分和以生物技術育種為主的下游部分的研究體系。

??農業微生物基因工程研究,包括殺蟲、抗病、共生和聯合固氮等微生物的遺傳改造和應用取得良好進展。目前中國是世界上農業重組微生物環境釋放面積最大、種類最多和研究范圍最廣的國家,所取得的成就已受到各國科學家的廣泛關注。在中國境內申報並通過農業生物基因工程安全委員會批準的農業重組微生物在40例以上。

??在動物生物技術研究與開發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轉基因魚研究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獲得了生產人葯用蛋白的轉基因動物;獲得了山羊、牛等一大批克隆動物,其生產水平已達到國際先進。此外,部分畜禽基因工程疫苗已經達到了商業化生產的階段。

??醫葯生物技術:經多年努力,基因工程葯物產業初具規模,批准上市的產品有18種,進入一、二期臨床的有21種,處於臨床前開發的有35種。產品市場佔有率不斷提高,例如α1b干擾素國內市場佔有率已達60%。治療性乙型肝炎疫苗初露端倪:血源性乙肝抗原-抗體復合物已獲特殊臨床試驗批文;基因工程乙肝抗原-抗體復合物即將進入臨床試驗,成果已獲中國和國際專利,目前正在開展三重復合物新型疫苗研製。人工血液代用品技術轉讓成功,已建成中試規模基地,連續多批產品達到質控標准。通過產學研的結合,中國基因工程制葯業具備一定生產能力的企業已有60多家。

??生物技術葯物由仿製逐步向創新轉變,在世界前十種銷量最大的品種中,中國能生產八種。此外,應用於診斷或導向葯物的單抗和單抗衍生物的研究進展順利,為今後抗體產品的產業化奠定了基礎;遺傳病的基因診斷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腫瘤免疫治療、抗血管治療、組織工程、生物晶元和幹細胞研究等取得了一系列突破與重要進展;基因治療的關鍵技術實現突破,B型血友病、惡性腫瘤、梗塞性外周血管病等五種治療方案進入臨床試驗。中國的生物技術產品銷售額已從1986年的2.6億元人民幣上升到2000年的200億元人民幣。

⑵ 肺癌患者三年,骨轉移,目前,疼痛難忍,該怎麼治療

骨轉移方案:
以全身治療(化療,靶向治療)為主,合理的局部治療可以更好的控制骨轉移的症狀,其中手術是治療孤立骨轉移灶的積極手段,而放療也是有效的局部治療手段,唑來膦酸和地諾單抗可以預防和延緩SRE的發生,對症止痛+中葯治療可以明顯改善生活質量。

1.打骨轉針,一個月一次。經濟條件好的打國外的,一般的打國產的。
骨改良葯物
美國FDA目前僅批准唑來膦酸(Zoledronic acid)和地諾單抗(Denosumab)用於治療肺癌骨轉移,帕米膦酸和伊班膦酸未批准用於肺癌骨轉移。放射性核素治療Metastron(鍶89)、Quadramet和Xofigo目前僅批准用於前列腺癌的骨轉移(成骨性轉移為主)治療,主要副作用是骨髓毒性。

2.如果轉移到主脊椎了非常疼痛,放療來控制疼痛

對經化療和雙膦酸鹽治療後仍無法緩解的頑固性疼痛、椎體不穩、即將發生病理性骨折和脊髓壓迫症的患者(對於已有明顯脊髓壓迫可先請神經外科確定有無手術指征),局部放療可迅速有效地緩解骨破壞和軟組織病變導致的疼痛。
脊柱、骨盆、肋骨等部位的放療,應選用精確放療設備,避免正常組織和器官的放射性損傷。

3.有cmet擴增,可以試試184,280.可以緩解疼痛,但是無法治療。

4.骨轉晚期真的很疼痛,多一些關心和理解。鎮痛治療應遵循世界衛生組織(WHO)癌症三階梯止痛治療指導原則,當阿片類葯物治療弊大於利時,可考慮區域性止痛技術、神經阻滯術和神經切斷術等措施。

5.手術治療適應症
①孤立的骨轉移病灶;②已經出現病理骨折;③有神經壓迫症狀者;④脊柱溶骨性破壞;⑤放、化療治療仍疼痛者

⑶ 成都華神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成都華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是華神集團投資設立的一家人才與資本雙密集型現代生物醫葯高科技企業。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秉承「以高新生物技術為先導,以捍衛人類健康為己任」的經營理念,集中試研發及產業化於一體,堅持以卓越的產品求市場,以優質的服務求發展,致力於利用現代生命科學的最新成果,捍衛人類健康的崇高事業。公司崇尚學習與探索,積極構建學習型組織,現有員工共70餘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51人,其中博士後2人,碩士11人。
法定代表人:張文武
成立時間:2005-09-28
注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10122000054960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成都高新區南北大道1172號

⑷ 醫葯生物的生物技術的三次革命

第一次,化學葯品 第二次,抗生素的發現 第三次,基因工程、納米抗體葯物、免疫療法、目前抗體葯、IVD體外診斷的核心抗體原料都被國外壟斷站,國外很知名的如羅氏、巴納赫,他們隨便一家企業的利潤都比我們所有葯企加起來的利潤多,更不利的是有潛在的風險,哪天像中興晶元事情那樣把原料封鎖的,我們就很被動了,目前國際上在納米抗體研發走在前面的,國內就只有康體生命,另一家是德國的一家科研企業,國內有實力有資質的研發抗體葯的,目前也就只有康體生命。

⑸ 杭州奕安濟世生物葯業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奕安濟世是一家生物葯業公司,致力於開拓單抗生物葯治療領域,藉助從基因葯物分子到工藝開發再到生產工廠的全面設計,來解決或消除抗體早期高效開發的一系列技術障礙。
法定代表人:Yining Zhao
成立時間:2016-02-18
注冊資本:13592.6075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10040005930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中外合資)
公司地址:浙江省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白楊街道科技園路2號5幢11層01-09單元

閱讀全文

與單抗技術轉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