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柳州鐵路第一中學的辦學成果
高考成績 2013年 18人錄取北京大學、清華大學。 劉嘉琪以653分( 不含加分)榮獲廣西文科狀元。 塗嫿嫿以648分獲得廣西文科第五名。 沈頒泉以667( 不含加分)分獲得廣西理科第五名。 文理總分上線人數916人,其中 應屆一本上線人數701人,上線率達65.15%。
應屆生600分以上人數167人,占應屆高考人數15.52%。
2014年 20人錄取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 理科應屆一本上線率超過71%,二本上線率超過96%。 文科應屆一本上線率超過69%,二本上線率超過94%。 2014年柳鐵一中優秀考生學類姓名分數名次文科吳可書672全區第一名韋紫影671全區第二名黃澆楊666全區第六名理科陳淇馨701全區第五名羅雙700全區第八名楊舒涵697全區第九名2015年 應屆一本上線人數909人,一本上線率80.59%。 應屆二本上線人數1123人,二本上線率99.6%。 藝體一本上線人數10人,合計一本上線人數919人,合計上線率81.47%。 2015年柳鐵一中優秀考生學類姓名分數名次文科凌志宇672全區第一名吳金華668全區第三名馬瑞雅660全區第六名劉天然651全區第十五理科羅文陽714全區第二名吳澎以659全區第七名吳浪韜690全區第十一管大為685全區第十八(以上數據來源:2015年7月,該校官網報道 ) 學科競賽 第十四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中,高2010級( 5)班學生賈彬彬獲得一等獎。
第十七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中,高三(13)班賀棋煒同學獲一等獎。
第30屆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高三( 2)班胡陶鈞同學獲得銀牌。 素質教育 2015年全國籃球機器人比賽中,校機器人小組的李岱儫、覃安之獲得高中組「全國冠軍」。
2015年柳州市中學生乒乓球比賽中,校參賽隊員獲得男子團體第二、第三,女子團體第二。 2011年,邵瑩老師獲「全國教育系統職業道德建設標兵」榮譽稱號。
2012年,校長胡冬梅榮獲柳州市「十佳校長」稱號。
2012年,唐純玉老師被評為柳州市勞模、柳州市十大傑出青年。
2014年,陳玲老師榮獲「全區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
杜俊平,多次參加校、市、區級賽教課,獲一、二等獎並積極參與教學研究,其論文、教案、案例、調查報告獲柳州市類重點課題,廣西教育學會優秀研究成果評比一、二等獎。
顏春丘,多次參加學校賽教課,獲見習教師匯報課一等獎、賽教課一等獎、初級教師研討課二等獎,其教案獲柳州市A類重點課題三等獎,責任教育辯論賽優秀教練,柳州市創城先進個人。
孫會剛,2008年參加編寫《階梯物理》、《高中物理基本功訓練》,已於2009年出版,2009年評為;柳州市送教下鄉優秀教師; 2010年作為柳州市專家給全市教師進行業務培訓,同年所帶學生在27屆物理競賽中獲全國決賽三等獎,兩人獲保送資格,2010年所在年級高考物理平均分廣西第一。在各大報紙雜志發表論文60餘篇。
李利紅,曾在全區、全市上公開課,多篇論文獲國家、市級獎勵,課題研究「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教育」獲市級獎勵;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大賽獲優秀指導教師獎。被評為柳州鐵路局優秀德育工作者,德育論文獲市級獎勵。
韋嘉瀅,主持研究課題多個課題獲柳州市教育科研成果評比三等獎,獲柳州市優秀教師,柳州市五一巾幗標兵;柳州市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廣西中學生物教師基本功比賽三項全能一等獎。省級獲獎論文5篇。
趙英明,論文多篇在國家級、省級獲獎,奧賽輔導學生多次獲獎,並多次被廣西數學學會評為優秀輔導員稱號。
梁天霞,全國數學競賽優秀輔導員;已有30多篇論文在國家級、省級和校級刊物上公開發表或獲獎。 校訓:立德 啟智
校風:文明 友愛 儉朴 健康
學風:勤奮 深思 求實 創新
教風:准確 嚴格 耐心 善誘 《金色的搖籃》
由兩位老校友創作。
歌詞:
走過春天
走過秋天
走不過魂牽夢繞的校園
那竹鵝溪畔的歌聲
回盪著青春的歲月
那思源池裡清泉
哺育了千萬只飛燕
啊,柳鐵一中
你是金色的搖籃
啊,親愛的母校
我們為你驕傲
驕傲地譜寫贊美的詩篇
走過山川
走過平原
走不過母親懷抱的校園
那明亮溫馨的課堂
點擊著五彩的世界
那騰飛雕塑的英姿
展開了世紀的跨越
啊,柳鐵一中
你是金色的熔爐
啊,親愛的母校
我們為你祝福
祝福你桃李芬芳的明天
『貳』 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辦學成果
高考成績 2012年,該校蔣同學以705分奪取黑龍江省理科狀元,有23人考入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有39人考取美國、新加坡、香港及其他國外大學,保送清華北大等全國著名高校22人,理科重點率95.0%,文科重點率90.8%,振華理科重點率74.0%,振華文科重點率76.9%,列全市重點中學分校之首。
2013年,該校有39名學生被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新加坡等國外的名牌大學錄取,這其中包括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紐卡斯爾大學等歐美名牌大學,有23人被保送升入清華、北大等名校,136名學生獲得北大、清華等名校的自主招生資格。
2014年,該校高考人數為793人(不含藝體特長生),超過600分(含600分)的人數文理科共計456人,佔全校報考人數的57.5%;其中統招理科參加高考459人,最高分695分,600分以上323人,占報考人數的70.37%;其中統招文科參加高考人數僅63人,最高分658分,600分以上35人,占報考人數的55.6%;另外有35人被美國杜克大學等中國國外知名大學錄取,另有189人次獲得清華、北大等全國著名大學自主招生資格。
2015年,哈師大附中實際參加高考787人,其中理科600分以上304人,文科600分以上15人,600分以上學生佔比40%以上,為哈爾濱市第一。 學科競賽 時間學生賽事名稱獲獎情況/榮譽2012年於鵬飛、商亮等26人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省級一等獎李駿承、周帥辰全國高中物理競賽銅牌 2013年9月銀大成、李尚等5人黑龍江省物理競賽省級一等獎2013年10月銀大成物理競賽全國決賽銅牌2013年11月孫鑠、劉夢哲等12人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省級一等獎於天澤、李宗儒等4人全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初賽(黑龍江賽區)省級一等獎2013年12月於天澤、葛靖暄全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銀牌李宗儒銅牌 2014年6月李宗澤、李璦琳等7人 第八屆「地球小博士」全國地理科技大賽一等獎潘瀾冰、田雯等11人二等獎厲瑋含、楊鸞等12人三等獎 備註:以上為部分學生學科競賽成績 其他競賽 時間學生賽事名稱獲獎情況/榮譽2014年5月趙一帆、武詩傑 信息學奧賽省一等獎 2014年12月馬寧遠、鄭海洋第一屆全國中學生模擬聯合國大會世界衛生組織(WHO)Non-communicable Diseases議題傑出代表獎霍佳銳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UNFCCC)2020年後國際氣候變化資金機制的建立議題最佳個人風采獎 2015年6月滕雨東、彭茁等6人黑龍江省中學生音樂類單項比賽一等獎劉研、邢榮等5人二等獎 2011年10月,該校劉治軍老師在全國中小學主題班(團、隊)會課展示大賽中獲一等獎
2012年4月,該校英語組徐丹、李迪老師獲省說課大賽一等獎第一名。英語組李迪老師獲省課堂大賽一等獎;8月,地理組韓毅老師獲第三屆全國地理課堂教學數字課程資源大賽特等獎。
2013年4月,該校英語組尚麗萍老師獲第二屆黑龍江省與吉林省新課程高中英語優秀課展評一等獎(國家級),岳岫岩、高建民兩人獲展評錄像課一等獎(國家級);政治組於佳老師獲首屆黑龍江省教師素質大賽說課板書一等獎(省級)。5月,物理組張國棟黑龍江省說課大賽一等獎(省級)。6月,英語組耿文靜第二屆黑龍江省與吉林省新課程高中英語優秀課展評說課一等獎(國家級)。6月,地理組趙璐瑤、宋玉娥、唐丹丹獲第七屆「地球小博士」全國地理科技大賽優秀指導教師一等獎。
2014年5月,該校關瑩老師在2014年全國基礎外語教育研究培訓中心東北地區高中英語教學研究高端論壇第四屆學術活動中獲「閱讀教學策略研討課」國家級 一等獎。
備註:以上為部分教師成績 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2000年)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2007年)全國五一勞動獎(2011年)教育系統抗震救災先進集體(2008年)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2006年)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列》優秀學校(2002年)全國先進單位哈爾濱市優秀學校黑龍江省省級衛生先進單位中小學生德育工作先進集體黑龍江省課改先進集體資料來源:2015年10月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網
『叄』 盤錦市高級中學的辦學成果
2009年,門利成主任被評為盤錦市優秀共產黨員;
2010年,馮華老師獲2010年度「盤錦市十大傑出母親「稱號;
2010年10月,王海濱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的《提高課堂實效性的教學策略研究》課題,獲全國一等獎;
2012年5月,錢桂榮被授予遼寧五一獎章榮譽稱稱號。
2012年6月,該校劉嘉莉等四名教師在」第六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中獲高中組優秀獎。
2011年教師個人榮譽
時間 姓名 獎 項 授予單位 2011 王海斌 全國素質教育先進人物 中國教育協會等 2011 錢桂榮 遼寧省優秀共產黨員、盤錦市優秀共產黨員 中共遼寧省教育廳黨組 2011 王紅霞 遼寧省骨幹教師 省教育廳 2011 楊丹 遼寧省骨幹教師 省教育廳 2011 錢桂榮 盤錦市優秀共產黨員 中共盤錦市委 2011 姜姝 遼寧省德育副校長 遼寧省宣傳部等 2011 姜姝 盤錦青年五四獎章 共青團盤錦市委員會、盤錦市青年聯合會 2011 姜姝 盤錦市優秀班主任 盤錦市教育局 2011 劉捷 盤錦市優秀教育工作者 盤錦市教育局 2011 王紅霞 盤錦市優秀教師 盤錦市教育局 2011 鄒麗艷 盤錦市優秀教師 盤錦市教育局 2011 徐景武 盤錦市教科文衛系統職業道德標兵稱號 盤錦市總工會 2011 王海斌 教育部課題研究先進工作者 全國教育專家委員會、全國中學教育科研聯合體 2011 陳桂清 教育部課題研究先進工作者(教科室主任) 全國教育科協「十一五」教育部規劃課題總課題組 2011 齊艷玲 教育部課題研究先進工作者 全國教育科協「十一五」教育部規劃課題總課題組 2011 齊艷玲 心理援助專員 中國心理學會 2011 鄒麗艷 新課程B版教材改革優秀實驗教師 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 2011 姜姝 「國培計劃」高中化學學科優秀學員 教育部 2011 劉嵐蘭 全國骨幹教師培訓 首都師范大學 2011 王英女 全國骨幹教師培訓 首都師范大學 2011 趙宏 全國骨幹教師培訓 首都師范大學 2011 孫亞玲 國培計劃全國骨幹教師培訓 教育部 2011 楊長發 國培計劃全國骨幹教師培訓 教育部 2011 陳桂清 市先進工作者 盤錦市教育學會 2011 劉勇 2010年度消防工作達標先進個人 盤錦市消防委員會 截至2015年04月29日,該校先後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素質教育先進示範校」「全國教科文衛體系統模範職工之家」「全國和諧校園創建先進學校」等15項國家級榮譽稱號。連續17年獲「遼寧省文明單位」「遼寧省文明學校標兵單位」「遼寧省模範學校」「遼寧省五一獎狀」等37項省級榮譽稱號。2011年起,該校連續四年成為清華大學「新百年領軍計劃」優質生源基地、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學校、全國重點大學暨「211工程」大學優質生源基地。
『肆』 長河高級中學的辦學成果
1985年2月學校成為蕭山縣首批文明單位並授牌。
為把我校辦成杭州地區第一流的有特色的農村高中而努力。在1995年1月1日被蕭山市教育局認定為蕭山市重點普通中學。
根據市教委文件(杭教普[1996]3號):關於在全市開展創行為規范達標學校活動的意見,學校立即響應,開展爭創活動。經申報考評,1996年4月,我校成為蕭山市首批達標學校。
在學校第三個三年發展規劃(1995.9--1998.8),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於1998年3月19日被評為重點中學
自85年後,學校在精神文明建設和德育工作中不斷取得優異成績。96年7月學校劃歸杭州以後,全校師生即開展爭創市級文明單位的活動,1998年5月被認定為杭州市文明單位並授牌。
大力開展群體活動和愛國衛生運動、美化綠化校園是我校的優良傳統,曾多次獲得榮譽稱號。1999年3月30日又一次被認定為杭州市愛國衛生先進單位並授牌。
96年9月學校成立教育科研室以來,得到了浙師大教科所熱情指導。99年10月,學校聘請浙師大吳立德教授為學校教科研顧問,與此同時我校被確定為浙師大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科研基地並授牌。
自90年春以來,我校已多次接納師范院校實習生的培訓任務,並有多人分配留校工作。我校於2000年1月3日與杭師院簽訂共建高師教育實習基地的協議並授牌。
2001年8月,在吳立德教授幫助指導下,學校教科研工作有了良好的發展氛圍,我校被吸收為省創造學習研究會團體會員。省第二屆青年學術論壇--創造的科學與方法的創造(分論壇)在我校舉行。
濱江區成立以來,學校每年均被評為杭州市教育系統或濱江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自80年學校建立黨組織以來,曾先後七次被評為基層先進黨組織。通過全體黨員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優秀成績。通過上級黨委考評,2003年6月又一次被評為先進黨組織。
在學校教科研室組織領導下,全校教師努力探索教育教學改革,走「以法治校、科研興校」的道路。03年9月20日學校被確定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大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實驗學校。
『伍』 要填寫一份例行簡歷 教育經歷中高中」教育培訓內容,教育培訓成果「 為必填內容 要怎麼寫
高中的教育培訓內容主要是高中的課程,但是你是否參加教學改革的培訓,各種競賽、特長培訓如體育方面、書法繪畫、唱歌等等,教育培訓成果就是獲獎,從高到底即國家競賽、比賽,省市的、學校的
『陸』 西安高級中學的辦學成果
高考成績 2013-2015學生高考成績速覽表學年參加高考人數一本上線二本上線上線數百分比上線數百分比2015年 28423181.5%27596.9%2014年41635384.90%40597.40%2013年46137280.7%44997.4%(資料來源)
2015年,該校高考報名284人,一本上線81.5%,其中珍珠班49人,100%上一本線;二本上線96.9%;語文120分以上73人,佔全年級31.4%,其中最高分127分;數學130分以上63人,佔全年級22.1%,其中理科數學最高分143分,文科數學最高分141分;英語130分以上88人,佔全年級30.9%,其中最高分142分;理綜最高分264分;文綜最高分222分。
2014年,學校參加2014年高考報名416人;一本線以上人數為353人,上線率為84.9%;二本線以上人數為405人,上線率為97.4%;珍珠班一本上線率50人,上線率100%,最高分680分;600分以上113人。
2012年,該校學生一本線以上人數322人,上線率為72.6%;二本線以上人數426人,上線率為96%;理科最高分690陝西省第45名;文科最高分654陝西省第40名;630分以上34人;600分以上90人;珍珠班學生50人,一本上線率100%,最高分690分,平均分615分;兩名學生被清華大學錄取。
2011年,學校學生一本上線322人,上線率為72.6%;二本上線426人,上線率為96%;珍珠班50名學生,最高分690分,平均分615分,100%上一本線;630分以上34人,600分以上90人,理科最高690分,列陝西省45名,文科最高654分,列陝西省40名;4名考生過清華錄取線,兩名學生被清華大學錄取。
其他成績
2012年3月,在RoboCup青少年機器人世界盃中國賽區選拔賽上,學校代表隊獲得了選拔賽「CosPace機器人救援」項目全國一等獎(季軍)。
2012年10月,在第四屆「中少杯」全國中小學生作文大賽陝西分賽區中,該校共有83名同學獲獎,其中一等獎19人,二等獎36人,三等獎28人。
2014年12月14日,在第七屆中學生數理化學科能力展示活動(初賽)中該校共有170名學生參賽(數學53人,物理48人,化學69人);其中數學有32名學生獲獎,物理有10名學生獲獎,化學有20名學生獲獎。 2014年,學校申報度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教師課題,立項四項;教師發表論文獲得5個獎項,其中國家級、省級、市級各1項;上報西安市教育教學高中課程改革論文20篇,上報未央區教育教學論文、教學設計作品30篇,教師論文、課件獲得7各獎項 。教師課題結題獲得8各獎項,其中國家級4項、省級2項、市級2項。
截至2015年6月24日,該校承擔了國家、省、市、校級教育科研課題56項,結題24個。
國家級科研課題:《中小學生作文個性化發展研究》的子課題《語文教學的人文理論與學生個性化發展》等。
國家級重點課題:《心理健康教育》子課題《不同途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高中階段推廣和普及智能機器人教育的試驗與研究》、《數學手持技術與學科整合》等。
省市級重點課題:《新課程背景下考試評價制度研究》的實驗、《理化生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探索》等。 2014年教師論文發表、教學設計、課件獲獎統計表學科姓名內容等級級別英語 李愛榮 論文:「中學生英語學習習慣問卷調查」調研分析和對策 三 國家級 英語 李愛榮 論文:「中學生英語學習習慣問卷調查」調研分析和對策 一 市級 歷史 竇敏 教學設計: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與毛澤東思想 三 市級 英語 李愛榮 教學設計:Unit 3 Computers 二 市級 化學 楊生傑 28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初賽)培訓評為陝西賽區「優秀指導教師」 —— 省級 化學 馬雲靜 28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初賽)培訓評為陝西賽區「優秀指導教師」 —— 省級 (資料來源) 歷任領導一覽表姓名在位時間職務焦雲龍(1891-1894年)校長蕭開秦(1894-1902年)校長周鏞(1902-1905年)校長楊直牧(1905-1907年)校長宜翰周(1908-1912年)校長韓鴻鈞(1913年)校長宋煥彩(1914年)校長藍文錦(1914年)校長周鏞(1915年年)校長蔡江澄(1915-1919年)校長郗朝俊(1919-1923年)校長傅銅(1924-1927年)校長劉含初(1927年)校長黃統(1928年)校長余天休(1929年)校長延國符(1930年)校長馬進(1931年)校長黎晴嵐(1931年)校長李百令(1932年)校長李儀祉(1932年)校長唐得源(1933-1936年)校長李伯恂(1937年)校長王捷三(1938年)校長亢心栽(939-1940年)校長侯良?(941-1949年)校長余達夫(949-1957年)校長黃克(1958年)校長王潤民(1958-1963年)校長耿丁一(1963-1966年)校長李生民(1971-1973年)校長呂中(1973-1978年)校長郗練學(1978-1984年)校長董鴻德(1984---1995年)校長劉析(1995-2003年)校長安保仁(2003-2010年)校長解慧明(2010-2014年)校長葉同心(2014年至今)校長(資料來源)
『柒』 簡歷中教育培訓經歷怎麼寫
創作思路:
確定中心,寫出深意。我們要著於挖掘所寫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閃光的地方,反復思考,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於從普通的小事中寫出深意來。
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一件事情的發生,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這六方面,即常說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這幾方面,才能使讀者對所敘述的事,有個清楚、全面的了解。
正文:
1、教育背景:
按照時間倒序排列,只寫大學和以後的教育經歷。學業課程,列出你所讀的核心課程及與所聘崗位有關的主要課程,一般不超過10項;學業成績一般無需標注,除非所聘單位有要求。如果你做過與你現應聘崗位有關的課題研究項目,可列出並作簡單介紹,前提是研究報告或論文里有你的署名。
2、獎項和證書
所獲獎項最遠追溯到大學,按照時間倒序排列,部分特殊獎項可簡述獲獎原因;獎學金,列出校級和以上級別的即可,不用寫金額;證書貴在精不在多,標明獲得的時間,如果你有很多的證書,建議進一步地細分類別,歸為IT技能證書、語言能力證書、職業技能證書等等。
3、校內工作情況(學生會、社團等)
如果曾擔任過學生會部長、社團部長、班長等職務,或者有過組織策劃大型活動的經歷,可在簡歷中按時間倒序列出;在職務頭銜後,選擇1-2件你干過的特別閃光的工作加以簡述;用前後對比法說明你的工作給團體或活動帶來的變化,如能數字化體現最佳。
4、結束階段:仔細檢查
簡歷作為你的門面,千萬不要有一些錯誤信息。在將教育背景寫好之後,一定要多次檢查,看一看有沒有錯別字,時間是否正確,再三確定後,就可以了。
『捌』 揭陽市華僑高級中學的辦學成果
學校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高考成績連創新高,高考進步率居全市前列,學生上本科率高於全市上本科率,連續多年被授予「揭陽市高考成績優異單位」稱號。現在,該校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高進優出、低進高出」的典型學校,得到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贊譽。
2009年高考取得了重大突破:上本科線人數突破700人大關;2010年在報考總人數減少100多人的情況下,上本科線人數達到842人,實現了新的歷史性突破。學校已經連續8年被授予揭陽市高考成績優異單位。
2013年高考喜獲豐收,上一本線人數實現重大突破,上一本線110人(其中體育特招生2名),比2012年增加33人,增幅高達44%,高於全市增幅14個百分點;上本科線1041人(其中體育特招生6人),列全市第六名,本科上線率54.79%,上線率高於全市17.01%,是全市本科上線率達50%以上的10所高中之一;上省線1835人,上線率高達97.14%,在全市5所國家級示範性高中位列第二。
學校在總結50多年豐富辦學經驗的基礎上,整合學校文化,突出了「注重人文、國際視野、藝體見長」的辦學特色,並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績。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保持傳統特色。學校作為全國培養體育後備人才試點中學、省體育(籃球)傳統項目學校、省體育特色學校,藉助新校園的資源優勢,得到了更好的發展,2009年7月,該校男子籃球隊在珠海舉行的「廣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男子籃球比賽」中榮獲冠軍。
第二,校本文化建設。在文化內涵上,結合辦學特色,突出了傳統經典文化及其所蘊含的人文情感;突出了課程性原則,即將校本文化建設和校本研究、校本課程開發相結合,注重學校文化的延伸、拓展和再生成。概括出富有特色和示範價值的「僑文化」。得到了廣東省教學水平評估專家和國家級示範性高中評估專家的高度評價。校園「四化」建設成績突出,被評為廣東省書香校園。
2008年以來,在該校召開的現場會議有:廣東省校園安全應急管理現場會、揭陽市學校文化建設現場會、榕城區校本培訓現場會等。
第三,學習型組織建設和校本培訓工作卓有成效。示範性得到上級肯定,被評為廣東省中小學校本培訓示範校,承擔了本區的教師培訓和教研任務。
第四,「人文僑中」建設取得優異成績。學校的人文關懷,安全與文明建設都在當地發揮了示範性作用。2007年以來,學校被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廣東省文明校園、揭陽市安全應急管理示範校、交通文明示範校等。
第五,學生教育管理,尤其是在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新公民教育、生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嘗試並取得了優異成績,得到了廣泛認可,在當地發揮了示範性作用。
學校將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借鑒先進的辦學理念,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辦學道路。力爭早日辦成揭陽市乃至粵東地區的一流名校。
『玖』 連雲港高級中學的辦學成果
高考成績 2000年高考,該校本科錄取99人,其中谷林同學總分609分,列全市理科第8名;文科的江婷婷同學語文和綜合科成績均為全市最高分。
2001年高考本科錄取147人。
2002年高考本科錄取142人。
2003年高考本科錄取203人。
2004年高考本科錄取110餘人。
2005—2008年分別考入本科院校學生數為197、205、248、227人。
2013年高考本科院校錄取188人, 一人被復旦大學錄取、一人被中國音樂學院錄取、一人被浙江傳媒學院錄取、兩人被北京石油大學錄取。
2014年高考,據連雲港市招辦統計,該校共有222名同學被本科院校錄取。
2015年高考中,該校本二以上達線人數236人。 學科競賽 2004—2007年,該校2人獲得全國藝術競賽一等獎,1人獲得江蘇省作文大賽一等獎,10餘人獲得省奧賽二等獎。
2011年,全國高中數學競賽中,該校一名同學榮獲江蘇省二等獎。
2012年,該校一名同學榮獲第18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一等獎。2013年該同學被復旦大學軟體工程專業預錄取。
2014年,江蘇省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中,該校一名同學獲得江蘇省一等獎,二名同學獲得省二等獎,二名同學獲省三等獎。 素質成績 時間學生/團體賽事名稱獲獎情況/榮譽2014年7月男子足球隊江蘇省「省長杯」青少年校園足球陽光聯賽總決賽暨第十五屆中學生足球錦標賽優秀組織獎2014年5月國際象棋代表隊連雲港市第五屆智力運動會國際象棋比賽團體總分第六名2013年王藝璇、楊雨、龐思涵、劉靜、李紫薇、張可愛、李姝睿連雲港市第九屆高中生音樂、美術現場比賽一等獎戴進、夏文培、董藝茵、陳儀、張藝鍾、郭雨、王儷穎、謝雨杏、王文煊、齊益全、徐楠二等獎蔣嵐、李亞芯、孫瑞、陸瑩、吳麗亞、王秋茹、韋錚、孫尚、 程軒、龐燁、王瑄、祁泓源、鮑芊夢、楊涵哲、李欽朋 三等獎孫衛民、於潔、徐新浩老師優秀指導教師獎2013年9月校代表隊連雲港市普通高中軍訓會操比賽一等獎2013年魏菁第七屆「地理小博士」全國地理科技大賽地理小博士15人、19人、28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潘家永副校長全國科技先進校長卞紅、孫浩、盧秋亦、惠志娟、張慧老師優秀指導教師一等獎、全國優秀科技輔導員2013年新疆高中班第二屆全國內地新疆高中班師生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覽活動優秀組織獎范永江、孫建軍、徐新浩老師二等獎參考資料 務本進取
「務本進取」字面淺顯易懂,便於記憶,寓意深刻。「務本」即學校成員要務學校發展提升之本,務管理育人、教書育人、服務育人之本,務讀書做人、健康發展之本。「進取」是一種精神風貌和行為狀態,意味著努力和追求。「努力」是為了甩掉落後的帽子,「追求」是為了實現學校的夢想——躋身名校行列。另外,「務本進取」內涵的理解和把握可以因人而異,無論是教育者,還是受教育者,都能根據自身的實際和理想選擇屬於自己的「務本進取」內涵。為此,選擇「務本進取」作為校訓,既傳承了學校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的文化內核,又反映出學校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的發展個性。 學生組織 序號社團名稱所屬類別1校園創意文化社、「青春之聲」校園廣播站文藝團體2學生會管理團體3博愛心理社團、「一路有愛」愛心社團愛心團體4舞美社團、舞蹈社團、「舞動青春」社團體育團體文化活動 截止2015年,該校舉辦的文化活動有校園藝術節、中學生業余黨校培訓、元旦文藝晚會 、內高班新年新詩會 、讀書節主題演講比賽 、讀書節古文讀譯比賽 、讀書節英語單詞拼寫比賽 。 文化刊物 該校於2014年發行校報——《厚生學報》,《厚生學報》主要分為四大版塊:
1、校園新聞:主要反映上級領導和相關人員到我校開展的各項工作督察、指導和交流、調研活動,反映學校重大教學、教研和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以及學校管理過程中的新舉措、新方法和新成效,展示師生參加各級教育教學和文化活動獲得表彰的重大教學成果等。包括喜報、校園動態等。
2、學生園地:學生習作、社團和興趣小組活動,重點展示我校以生命教育為特色的品牌校園文化建設成果。
3、教育科研:名師成長、名師指導、科研成果等。
4、校園活動:學校大型的活動,設立內高班專欄。
『拾』 高中生研究性學習成果
高中生研究性學習活動報告
「校園·生活」現狀調查
——高一(7)班研究性學習活動報告
一、課題的來源和確定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中學實踐活動課的開展,是貫徹這種教育目標的一種重要方式。上個世紀以來,許多學校都對此作了積極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在新課改的教材中,各科也安排了有關探究性學習的課程。
我校是一所農村中學,軟硬體都相對落後,學生基本都來自於農村,他們不如城裡的同齡人見多識廣,獨生子女或者留守少年的家庭教育環境,使他們缺乏自信,也缺乏對周圍人事的關心。我校實行雙休日,對距家較遠而不能回去的寄宿生而言,往往有大量時間可以支配,作為班主任正好可以適時引導學生開展一些有意義的研究性活動。
開展研究性學習,對我校老師和學生都是一個挑戰。在閱讀了大量研究性學習案例後,結合我校實際和學生實際,我將課題定為「校園·生活」。營造一個文明安全的校園,需要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才能使學生關愛自己的校園,了解自己的生活,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校園主人翁的意識,自覺遵守和維護校園文明,遠離危險,參與營造「平安校園」,同時,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道德素質。
二、課題目標與方案設計
(一)課題目標
1.認識到維護和創造校園文明、安全需要大家共同參與。
2.讓學生學會設計、收集和處理信息,學會合作、討論以及與他人的溝通,學會基本的調查研究方法。
3.培養學生熱愛校園,關愛他人。
(二)方案設計
1.子課題的確立
「校園·生活」涉及面很廣,學生也各有所長,各人興趣愛好也不一樣,又要調動所有學生的參與熱情,我和學生共同設計了以下七個課題:「校園·生活」紀律現狀與問題衛生現狀與問題校園安全現狀與問題校園水電節約情況調查教學情況調查校園飲食情況調查學生課余時間安排情況調查2.具體方案設計
課題組成員為高一(7)班66名同學。在公布七個子課題後,由學生自由選擇研究內容,編成七個小組。每小組任命一名組長,再由組長組織成員共同討論本小組研究方案,然後進行分工實施。
三、活動實施過程
1.學習培訓:對學生進行社會學研究方法(問卷法、訪談法、信息分析、撰寫報告等)指導。
2.分組討論,制定調查問卷並各復印30份。 (調查報告www.fwsir.com) 討論確定本組研究方案並進行調查。
3.各小組對資料進行整理分析討論,並撰寫調查報告。由班主任進行整體匯整。
4.課題總結。由班主任撰寫整體報告,並利用班會課,對學生的調查活動進行總結點評。
四、學生的研究成果
(一)紀律現狀與問題調查報告
總體來說,我校大多數學生的紀律狀況良好,上課能夠認真聽講,尊敬師長,考試和作業過程中都有較強自主性。但也有11%的學生存在一些問題,如打飯插隊,上課玩手機或者睡覺現象等等。
問題存在原因主要是學生缺乏自律,同時和部分老師要求不嚴格也密切相關。
(二)學校衛生現狀調查報告(大磊、李政策、蘇敏、紀沈琴等19人)
對於寢室衛生,有一半同學認為寢室衛生間設計不合理。59%的同學認為寢室區有異味、不衛生。但同時,同學也坦承各班寢室垃圾能夠及時清理。
對於教室衛生,高中部有近五成的班級達不到清潔要求。從調查結果來看,普遍原因是少數同學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對於校園衛生區衛生,絕大多數同學能夠將垃圾倒在指定場所,對校園衛生間衛生也基本滿意,但近七成的學生認為校園整體不是很清潔。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絕大多數同學都有較強的衛生意識,能夠自覺維護校園和教、寢室衛生,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希望生活在一個清潔的校園環境中,並承認這對學習有影響。學生們對良好衛生環境的普遍心理需求,是學校能徹底改善衛生的希望所在,只要學校適當調整衛生間布局,改善部分設施,加大宣傳,班級進一步加強對衛生管理,並實施有效的監督機制,一個清潔美麗的校園一定會展現在我們面前。
(三)我校安全情況調查(楊玲、陸玉娟、尹星、吳小知、許榮等8人)
圍繞安全問題,我們作了七個方面的調查。從調查結果來看,用電安全、運動安全和實驗安全整體較好,分別只有7%和3%的同學出現過意外(原因不詳)。
同學們意見較為集中的安全隱患有三個方面,一是校園丟失物品的情況較為嚴重,近一半學生承認丟失過物品或者有失竊經歷。二是在校園一些監控死角,學生聚集吸煙情況普遍,有一半學生都知道這種情況存在;三是教學樓樓道照明情況有重大安全隱患,絕大多數同學對此表示不滿。只有1/5的學生認為無所謂。
為此,小組建議學校為教學樓樓道裝聲控或者光控的照明燈。同時,對極少數學生攀爬圍牆的行為,進行監督和制止。
(四)校園水電節約情況調查(陳彥宇、紀蓓蓓、桂盈盈、汪麗、吳青青、陳華等6人)
調查方式:問卷、訪談
本校87%的高中生都同意並提倡節約水電,並有較強的環保意識,如利用洗臉水灑地、洗衣服;減少手機的使用,保持長期待機狀態等。但仍有少數同學在冬天用熱得快燒水現象,這既不安全,也不環保。希望學校加強環保宣傳,並制定相關的制度,讓高中生為社會、校園的和諧發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五)教學情況調查(組長:田浩然)
調查方式:問卷、訪談
85%的學生認為本校教師教學嚴謹,輔導認真,對學生較熱情。多數學生認為學校硬體設施配套齊全。但對老師的教學行為,仍有個別小問題存在。一是有部分老師經常在上課期間接聽手機;二是極少數老師在上課期間吸煙;三是有1/4的高中生反映自己受過老師的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另外,也有學生反映教學樓漏雨,體育器材缺乏等問題。
建議學校對教師加強職業道德教育,進一步改善教學設施,力創和諧文明校園。
(六)校園飲食情況調查(查文寶、高志、許濤、陳秋霞、桂佳、桂蜜棗等9人)
調查方式:問卷、訪談
調查顯示,只有2%的同學對學校食堂滿意。91%的學生都有吃零食的習慣,還有少數學生有節食的不良習慣。
建議學校食堂適當調低飯菜價格,用黑板或者公告等形式進行飲食健康知識宣傳,引導學生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
(七)學生課余時間安排情況調查(張晟、劉超2人)
調查顯示,在課余時間選擇運動的學生只有11%,60%的學生選擇休息,還有21%的學生仍然堅持學習。
從調查情況來看,絕大多數同學沒有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相當一部分同學不懂得勞逸結合。調查結果還顯示,對於學生課余活動,沒有得到很好的引導,導致很多學生對這段時間的安排處於茫無頭緒的狀態。
希望各班加強對學生體育鍛煉的宣傳,學校和班主任要對學生課余時間安排進行科學引導。
五、學生對研究性學習的感受
1.許榮:我們從事任何事情,都要有團隊精神,相互合作,聽從隊長的指揮與安排,切不可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只樣只會拖累集體。
2.尹星:在這次活動中,我收獲了很多。它讓我了解了怎樣開展一項研究性活動,讓我知道了怎樣製作一份調查問卷,提高了我的動手能力。通過發放調查問卷,使我學會了大膽與別人交流。
3.小蕾:平時在報刊上看到調查報告總是不以為然,只是隨意看上一眼,有時還會說:「什麼嘛!不感興趣!」然後將它丟在一邊,卻沒有發現在這簡單的調查報告背後凝聚著多少人的汗水!今天才體會到一份調查報告的誕生是多麼的不容易!
4.陳香香:通過這次活動,我明白了:合作是成功的前提,安全是生命的基礎。
5.楊玲:我們每進一個班級首先找班長,解釋此次活動的原因、目的,並自我介紹,他們都很樂意幫我們。
6.吳小知:當我們進行走訪這一步驟時,成效不怎麼明顯。有些被調查者為了自己的利益或名譽,不願意據實相告,答案與事實背道而馳,所以,這次調查結果不怎麼准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