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需要一份大學生暑假社會實踐內容及成果摘要
網上了解新聞,定個課題。然後找些數據,邊湊邊寫就搞出來啦。只要你喜歡研究的東西,什麼化妝品行業,服裝,山區教育之類的。你現在試著認真做這些課題,以後的論文就有頭緒了。
❷ 急求社會實踐內容及成果摘要
社會實踐報告
8月20日 天氣:雨
早上8:30,爸爸把我送到了伯伯工作的宏達機械有限公司,伯伯把我帶到了二樓的一車間,一進去我就聽見了隆隆的機器聲,幾十個工人在不停地忙著。伯伯把我的情況告訴了車間主任,還在最後加上了一句:給他找最苦的活干!我差點就昏了過去。車間主任將我帶到了最後排的類似顯微鏡的機器旁,只不過在顯微鏡細准焦螺旋的下方位置多了一根長長的鐵棒,一整根都生了銹。
車間主任分配給我的工作量卻實在嚇了我一大跳,整整兩大箱的滿滿的馬達,和一桶數也數不清的扁圓柱。據我估計應該有800多個馬達。而且將馬達軸壓進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將圓柱放入載物台(也就是②)的中間圓柱體的凹槽中,並且圓柱的洞要與前面的痕跡對齊,再把馬達放入載物台載物台與壓桶(④)之間的空檔③中,並且用手將馬達盡量直立,再用右手將棒(⑤)向前拉,將馬達軸壓入圓柱洞中,要完全壓入,圓柱洞中不能留有空隙,我覺得最難的還是在於拉鐵棒,有時如果軸對准了圓柱洞,能較輕松地將軸壓進去,但有時如果偏了一點點,就要用很大的力氣將軸壓進去(不過這也是一個鍛煉的好機會)。不過,更痛苦的是手握住滿是銹的棒來回800多下,不久我的手變得紅一塊紫一塊,使不上力來。結果這活一干就是6個小時,弄得我精疲力竭,心神交瘁。3時左右,我終於將兩箱馬達全部壓進了圓柱體中,緊接著又幫其他工人將剛剛被我弄好的馬達一個個放入泡沫箱子,再放入硬紙板箱中,不過這也很煩人,終於等到了4:30,幹了足足8個小時,累都累死了,趕忙一溜煙地跑掉了。
8月21日 天氣 晴
今天早上7:00媽媽就把我從床上「吵」了下來,說是要像其他工人一樣一起在規定時間內上班。7:30我很不情願地乘著哥哥的車去工廠。不過在我的死纏賴磨下,媽媽同意明天不去上班了(原計劃3天)。
今天的任務更痛苦,別看東西小,但更難。具體任務是將兩個銅片嵌入馬達蓋。
雖然圖畫的不怎麼好,但是將兩個銅片塞進去的確很煩,塞一兩個不會,但是幾百個(接近1000個)就不一樣了,單單一個早上,我的手就因為按銅片用力,變得又紅又腫又痛,還有些手指上漆黑一片,因為在將兩銅片調整好位置時,不斷地碰到類似磁鐵的東西,把上麵粉末全部粘在了手上,自己看著都覺得惡心。因為車間里一個都不認識,只能埋頭苦幹,沒有休息時間,只好想出點兒法子消遣消遣。於是我把大堆的馬達蓋分成兩份,讓一份當「八路軍」,一份當「小日本鬼子」。於是每次各拿一個,用手彈來彈去被彈出的就算「陣亡」,要送到箱子里,於是我馬上給「陣亡」的嵌入銅片,再扔進完成品的箱子中。這樣打磨了將近一個多小時,「八路軍」以少勝多,將「日本鬼子」全部消滅,放到了 「俘虜營」—成品箱中,並且都帶上兩板木板(銅片)以作標記。不過後來沒過多久就覺得又很無聊,只能慢吞吞地將東西弄好。在期間我至少去了3次洗手間,將滿手的黑末洗去。
終於不知過了多久,伯伯上來叫我可以回家了,還叫我明天繼續來。「嘿嘿,我明天不來了,我請姐姐打電話給伯伯,就說我嚇得不想去了!」我心裡默默想著。我再次一溜煙地跑了。
在這一天,我當了一次逃兵,不過我認為我已經收獲了不少,完成了實踐生活,也算是一次「失敗的成功」!
附:1、感想
2、實踐證明
1、 感想
通過2天的車間生活,我懂得了其中許多。其中只是與我父母工作對比一下
便會有很多感觸。首先父母都是坐在有空調的辦公室中,每天8:30上班,下午5:30下班,中午從11:30—14:00休息,還有雙休日。而工人卻一天不到半小時休息時間。第二,父母的工作量與工人相比十分輕松,大多數工作任務都是在電腦上完成的,而工廠中的工人卻擔著沉重的體力勞動,大量的工作量讓他們幾乎沒有時間表娛樂。不過,最為重要的是工資問題。工人們工作一天工資30元,學徒還要減半,一年下來只有10800元,而父母一年收入加起來將近20萬元。這是一個多大的區別啊!
在不斷比較中,我也明白了許多道理,如果在學生時代不努力學習,沒學好本領,將來就不能從事復雜的腦力勞動,只能從事簡單的機械的勞動,相應的工作環境就惡劣,報酬也低。因此父母們常說「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報效國家,同時也為自己創造富裕快樂的生活」。所以我現在一定要努力學習,不辜負父母的期望。
❸ 網申的裡面「主要學術成果」和「主要學術成果摘要介紹」怎麼填寫
再填獲獎的時間填成果的具體名稱、以最高為准,頒獎的單位(注意:一件成果
❹ 網申的裡面「主要學術成果」和「主要學術成果摘要介紹」怎麼填寫
應視實際情況復和項目要求進行填制寫說明即可。
申請表中的有關欄目應視實際情況和項目要求進行填寫,如無相關情況可不填(如工作經歷)。申請人提交的書面申請表應與網上報名信息內容一致。申請人提交申請表後,在受理機構接收前可以提回修改,受理機構接收後不能提回申請表。
如確實需在受理機構接收後修正內容,需聯系受理機構退回,並在項目開通期內再次提交申請表。因此,申請表填寫完成後,請務必仔細核對無誤後方可提交。申請人需在申請材料「申請人保證」欄中簽名。
(4)csc成果摘要擴展閱讀:
網申的相關要求規定:
1、提供成績單應包括本科、碩士(如有)、博士(如有)學習階段,直至最近一學期的成績。成績單應由就讀單位教務處、研究生院或有關學生管理部門開具並蓋章。在外人員可提供外文成績單,如為英語以外語種,需另提供英文翻譯件。
2、申請人應提供所持有的最高學歷及學位證書的復印件。應屆本科畢業生無需提供。如最高學位在境外大學/教育機構獲得,可僅提交學位證書復印件,無需提供最高學歷證書復印件。
❺ csc申請中的個人成果如何填寫
CSC申請個人成果中一般包括以下三個部分:論文,專利,所獲得的獎勵。
論文:在整個過程中,發表過哪些論文,只要字數夠,就把所有發表過的論文全羅列出來,記得,發表的論文是指有個人的署名的才算。
專利:在整個過程中,以個人名義,或者是以團隊名義而申請的馨香,都可以在成果表裡羅列出來,與論文一樣,只要有自己署名的都算是自己的成果。
獎勵:在整個過程中,獲得過的獎勵也可以一一羅列,若是獎勵太多,則建議只羅列有意義,有分量,有價值的獲獎項目。
❻ 什麼是讀書成果摘要
讀書成果摘要,即讀書摘要。摘要又稱概要、內容提要。摘要是以提供文內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容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
讀書摘要屬於一種閱讀方法,能夠有效的幫助讀者理解文本內容,加強對文本的記憶。
讀書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具體地講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對象和范圍,採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結果和重要的結論,有時也包括具有情報價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
摘要一般應說明研究工作目的、實驗方法、結果和最終結論等.而重點是結果和結論。中文摘要一般是2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過250個實詞。除了實在迫不得已,摘要中不用圖、表、化學結構式、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摘要可用另頁置於題名頁(頁上無正文)之前,學術論文的摘要一般置於題名和作者之後,論文正文之前。
(6)csc成果摘要擴展閱讀
摘要的要求
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並且擁有與文獻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閱讀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不容贅言,故需逐字推敲。內容必須完整、具體、使人一目瞭然。英文摘要雖以中文摘要為基礎,但要考慮到不能閱讀中文的讀者的需求,實質性的內容不能遺漏。
❼ 蘋果手錶健康功能怎麼用
操作如下:
1、首先請激活點亮 Apple Watch 的屏幕,按下數碼皇冠按鈕,回到主屏應用界面。
(7)csc成果摘要擴展閱讀:
蘋果手錶使用
1、開啟省電模式:只需要按住側邊按鈕不放,然後滑動省電模式即可進入。
2、手掌覆蓋來靜音:使用手掌覆蓋住蘋果手錶的屏幕三秒即可。
3、截屏:同時按下數碼錶冠和側邊按鈕。
4、截圖將出現在自己的蘋果手機上。
❽ 研究性學習中論文成果摘要怎麼寫
摘要摘要是現代科技論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極短的文章才能省略。它是解決讀者既要盡可能掌握浩瀚的信息海洋,又要面對自身精力十分有限這一對矛盾的有效手段。 根據GB6447-86的定義,摘要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 摘要有兩種基本寫法:報道性摘要--指明一次文獻的主題范圍及內容梗概的簡明摘要(也稱簡介);指示性摘要--指示一次文獻的陳述主題及取得的成果性質和水平的簡明摘要。介乎其間的是報道/指示性摘要--以報道性摘要形式表述一次文獻中信息價值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述其餘部分的摘要。一般的科技論文都應盡量寫成報道性摘要,而對綜述性、資料性或評論性的文章可寫成指示性或報道/指示性摘要。 摘要應簡明,它的詳簡程度取決於文獻的內容。通常中文摘要以不超過400字為宜,純指示性摘要可以簡短一些,應控制在200字上下(GB6447-86規定:報道性摘要和報道/指示性摘要一般以400字為宜;指示性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為宜。GB7713-87規定: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過2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過250個實詞。如遇特殊需要字數可以略多)。對於使用英、俄、德、日、法以外文種書寫的一次文獻,它們的摘要可以適當詳盡一些。學位論文等文獻具有某種特殊性,為了評審,可寫成變異式的摘要,不受字數的限制。摘要的編寫應該客觀、真實,切忌摻雜進編寫者的主觀見解、解釋和評論。如果發現一次文獻有原則性錯誤,可加註"摘者注"。 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並擁有與一次文獻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閱讀文獻的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因此摘要是一種可以被引用的完整短文。 [編寫摘要的注意事項]: ① 排除在本學科領域方面已經成為常識的內容; ② 不得簡單地重復文章篇名中已經表述過的信息; ③要求結構嚴謹,語義確切,表述簡明,一氣呵成,一般不分或力求少分段落;忌發空洞的評語,不作模稜兩可的結論。沒有得出結論的文章,可在摘要中作扼要的討論。 ④ 要用第三人稱,不要使用"作者"、"我們"等作為摘要陳述的主語; ⑤要採用規范化的名詞術語。尚未規范化的,以採用一次文獻所採用的為原則。如新術語尚無合適的中文術語譯名,可使用原文或譯名後加括弧註明原文; ⑥不要使用圖、表或化學結構式,以及相鄰專業的讀者尚難於清楚理解的縮略語、簡稱、代號。如果確有必要,在摘要首次出現時必須加以說明; ⑧ 必要提及的商品名應加註學名。 當然,應該使用法定計量單位以及正確地書寫規範字和標點符號。 摘要的書寫要求詳細見國標GB6447-86。 引言(前言、序言、概述)經常作為論文的開端,主要回答"為什麼研究(why)"這個問題。它簡明介紹論文的背景、相關領域的前人研究歷史與現狀(有時亦稱這部分為文獻綜述),以及著者的意圖與分析依據,包括論文的追求目標、研究范圍和理論、技術方案的選取等。引言應言簡意賅,不要等同於摘要,或成為摘要的注釋。引言中不應詳述同行熟知的,包括教科書上已有陳述的基本理論、實驗方法和基本方程的推導;除非是學位論文,為了反映著者的學業等等,允許有較詳盡的文獻綜述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