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代海富榮事件,是哪個朝代具體是哪一年現如今其後裔在哪
夏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1-3] )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4] 同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5-6] 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自己的兒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7] ,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後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系,政治上有分封關系,經濟上有貢賦關系,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范圍。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8] 。
夏朝共傳14代,共17帝王[9-11] (夏朝最高統治者的稱謂),延續約471年[12] ,為商朝所滅。後人常以「華夏」自稱[13] ,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中國傳統文獻中關於夏朝的記載較多,但由於都成書較晚,已知的又沒有發現公認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證據,如夏朝同時期的文字作為自證物,因此近現代史學界一直有人質疑夏朝存在的真實性。[14] 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發現的二里頭文化具備了屬於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條件,但由於一直未能出土類似殷墟甲骨卜辭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夏朝的存在性始終無法被證實。許多中外歷史學家認為,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遺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遺跡,不過仍在尋找確鑿的依據來釐清。[15] 另外,河南省新密市新砦遺址也被認為是夏朝遺存,新砦期文化被稱為最早的夏文化
商朝,又稱殷、殷商[1-3] ,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文字記載的朝代。夏朝諸侯國商部落首領商湯率諸侯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在亳(bó)建立商朝[4-9] 。之後,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後裔盤庚遷殷(今安陽)後,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殷建都達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稱為「殷」或「殷商」。
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600年左右。末代君主帝辛(紂王)派部下向東征討萊夷,攻打南方九苗,將商的勢力延伸到了東海和長江流域。後由於頻繁征討東夷造成國力空虛,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後滅亡。
殷墟發掘,確證了中國商王朝的存在。商朝處於青銅時代及奴隸制鼎盛時期,奴隸主貴族是統治階級,形成了龐大的官僚統治機構和軍隊。商朝流行活人祭,擅長用蠻夷來做祭品。甲骨文和金文的記載是目前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元號。在商時期的長江流域也平行存在發達的非中原文明。
周朝(前1046年—前249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朝代。周亦為「華夏」一詞的創造者與最初指代。周朝共傳30代37王,共計約798年,周朝於公元前1046年建立,也就是武王伐紂的那一年,所以周朝的建國之年就是公元前1046年。[1]
周朝分為「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宗周),成王五年營建東都成周洛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成周),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
其中東周時期又稱「春秋戰國」,分為「春秋」及「戰國」兩部分。周朝是中國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世襲奴隸制王朝,其後秦漢開始成為具有從中央到地方的統一政府的大一統國家。史書常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2]
在滅商之前,周部落源自華夏(漢)民族,因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擾,周部落的首領古公亶父(亶dǎn)率領周人遷移到岐山(今陝西岐山縣東北)下的平原定居下來。生活於渭河流域(陝西關中地區),其始祖姬棄就是被稱為農神的「後稷」,《說文》雲「黃帝居姬水,以姬為氏,周人嗣其姓」,語言為上古漢語,文字上仍採用古漢字,在民間記事仍以龜骨和牛骨刻字記事為主,王室則以新興的錦帛等記事為主。周朝行分封制,周王為「天下共主」。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1] ,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朝代,是由戰國後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
秦國原是周朝的一個諸侯國,其始祖伯益曾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賜了嬴姓。[2] 伯益的後人非子曾為周孝王養馬,憑著他的本事,馬繁殖得很快。周孝王於是把秦谷(今甘肅天水市)一帶分封給他,這就是「秦」的起源。[3]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至雒邑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建國,接收周朝在關中的領地。[4]
秦始皇嬴政從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後攻滅關東六國,完成國家統一,後北擊匈奴,南並百越,建立中國空前統一的大帝國。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文化及對外開拓諸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大大加強了全國之一統,對後世亦產生頗大的影響。
秦朝結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來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華夏族為主體、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權制國家。[5] 首創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為代表的中央官制,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徹底打破自西周以來的世卿世祿制度,強力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奠定中國大一統王朝的統治基礎,故稱「百代都行秦政法」。
秦朝王室嬴姓,故史書上別稱嬴秦,以別於其他國號為秦的政權[6] 。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亥與趙高合謀篡改秦法導致秦末農民起義。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國祚共十五年。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1月),又稱前漢,與東漢合稱漢朝,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14帝、1主(傀儡皇太子孺子嬰),歷210年。
秦朝滅亡後,經過楚漢之爭,劉邦擊敗項羽[1] ,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國號漢,史稱西漢,定都長安。西漢在諸多制度上承襲了秦制,漢初實行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國策,被秦末戰亂破壞的社會經濟迅速恢復,農業、手工業及商業空前繁榮,史稱」文景之治「。[2]
漢武帝繼位後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以此加強中央集權,推行推恩令、中朝、刺史制度、鹽鐵官營等,並獨尊儒術統一思想。[3] 對外則開拓了東並朝鮮、南包越南、西逾蔥嶺、北達陰山的遼闊疆域,奠定漢地范圍[4] ;又開辟了溝通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拓展了對外交往。[5-6] 另外建立年號、頒布太初歷、開創察舉制、創立太學等亦影響深遠。
漢昭帝繼位後,沿襲武帝晚年息兵養民的國策,恢復武帝時期損耗的國力,到漢宣帝時降服匈奴並設置西域都護府[7-8] ,使西漢國勢達到極盛,史稱」昭宣中興「。公元前36年,陳湯斬殺郅支單於,標志西漢時期的漢匈戰爭結束。[9] 公元8年12月,王莽篡漢,西漢滅亡。
西漢時期使諸夏人民融合成文化共同體即漢族,[1] 同時也是中國的黃金時代,[10] 中國文化發展的一個高峰,社會經濟文化全面發展,文學、史學、藝術和科技等領域的成就輝煌燦爛,對外交往的日益頻繁,成為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強國。[2] 西漢出土文物種類豐富,展現出多姿多彩的時代風貌。
東漢(公元25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與西漢合稱漢朝,為區別於西漢之前漢,故又稱後漢。東漢首都洛陽被稱為東京,因此又以東京為東漢的代稱[1] ,共十四位皇帝,國祚195年。
公元25年劉秀稱帝,仍沿用漢的國號,定都洛陽。[2] 漢明帝和漢章帝在位期間,東漢進入全盛時期,史稱明章之治。[3] 東漢時,三公權力再次大幅被削弱,尚書台權力得到提升。[4] 在漢章帝後期,外戚日益跋扈,[5] 漢和帝繼位後掃滅外戚,親政後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之為永元之隆。[6-7] 中後期太後稱制、外戚干政,幼年繼位的幼君多藉助宦官才能親政,史稱戚宦之爭,朝政日益腐敗,而因豪強勢力已成,造成地主庄園勢力的土地兼並。
桓靈在位時期,荒淫無道、橫征暴斂、買官鬻爵,農民在多重殘酷壓榨下不堪重荷,終於在184年爆發黃巾之亂,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將這場聲勢浩大的民亂基本鎮壓。公元190年,董卓之亂又起,自此漢廷大權旁落,而地方豪強擁兵自重,揭開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東漢政府名存實亡。[8] 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中國進入三國時期。
東漢在文化、科技、軍事等方面亦有顯著成就,文化上鄭玄將經學推向高峰並開創鄭學;科技上蔡倫改進造紙術,張衡發明地動儀和渾天儀;軍事上使北匈奴西遷,同時佛教也在此期間傳入中國,道教也於東漢時期形成[9] 。東漢時期豪強地主勢力擴張,門閥士族形成,匈奴、羌族、氐族等民族內遷,鮮卑人占據漠北,都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在成都延續漢朝,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時期。
西晉(公元266年—316年)是中國歷史上短暫的大一統王朝之一。西晉為時僅51年,共5位皇帝。[1] 如果從滅東吳開始算起,則僅立朝37年。[2-3]
西晉的開國君主司馬炎是出身於河內溫縣的世族,祖父司馬懿乃三國時曹魏的大將軍、太尉、太傅,其與二子司馬師、司馬昭都是曹魏後期權傾一時的權臣,權勢超過君主。
司馬炎於265年取代曹魏政權而建立,建國號為晉,定都於洛陽,區別於五代時的後晉,史稱「西晉」,又稱為司馬晉。[4] 西晉代魏後,期間發生西陵之戰,280年滅孫吳,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統一。[5-6]
西晉一大特色是大量游牧部落內遷。自東漢光武帝劉秀允許邊民內遷以來,大量游牧民族因各種方式被遷入,到西晉時關中和涼州一帶的外族已佔當地人口一半。這些外族本身都是被世家門閥收作奴婢 [7] 。由於遷入人口數目相當多,與關中一帶晉人相差不遠。為西晉亡國和五胡十六國埋下伏筆。[2] [8]
八王之亂後西晉元氣大傷,內遷的諸民族乘機舉兵,造成五胡亂華的局面,大量百姓與世族開始南渡。316年,西晉被前趙所滅,北方從此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西晉是魏晉南北朝長期分裂時期中的短暫統一,所謂「曇花一現」。[9] 317年司馬睿在建康稱帝,改元建武,史稱東晉。[10-11]
西晉時期以仿鑄造青銅器的高溫燒制的青瓷聞名。西晉墓穴中除了青瓷,還發現有墓穴模型、銅鏡等。[8] 西晉的文化程度也很高,名醫王叔和著有《脈經》,地理學家裴秀編有《禹貢地域圖》,史學名著《三國志》即由陳壽所著。
東晉(317年-420年),是由西晉宗室司馬睿南遷後建立起來的政權,建都洛陽的西晉覆亡,史稱東晉,此外,史書中又仿東漢稱中漢,稱東晉為中晉,寓以晉室中興之意;又東晉統治地區大部分在江東,古稱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東晉。[1]
東晉是門閥士族政治,與北方的五胡十六國並存,這一歷史時期又稱東晉十六國。東晉時代,也曾經內部四分五裂。420年,宋公劉裕廢除晉安帝,建立劉宋,進入南北朝時期。東晉與之前的孫吳以及其後的宋、齊、梁、陳,合稱為六朝。
東晉也曾多次試圖北伐,但由於內部不團結,除了最後篡晉的劉裕取得一定成果外,其餘都無建樹。祖逖本有希望恢復舊土,但他被司馬睿挾制,鬱郁而終。桓溫的北伐則被慕容垂擊敗。
383年,前秦苻堅率兵南侵,東晉宰相謝安力主抗擊,派謝石謝玄率軍,在淝水之戰大獲全勝,苻堅隻身逃回北方,南北分立之勢從此而成。後有桓玄叛亂,廢安帝,自立為天子,後為大將劉裕所平,擁恭帝,然大權落裕。[2]
公元420年,劉裕篡奪帝位,取代東晉。公元439年,拓跋燾統一北方。至此,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中國正式進入南北朝時期。
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1] )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上承東晉十六國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劉裕代東晉建立劉宋開始,至公元589年隋滅陳為止。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宋、齊、梁、陳四朝;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81年)則包含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南北兩勢雖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長期維持對峙形式,故稱南北朝。
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社會階層分為世族、齊民編戶、依附人及奴隸,對外交流也很興旺,東到日本和朝鮮半島,西到西域、中亞、西亞,南到東南亞與南亞。
此時也出現民族大融合的趨勢,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融合也進一步加速少數民族封建化的步伐。
隋朝(581年-618年,一說619年或630年)是中國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重要朝代,因隋朝與唐朝的文化、制度、社會特點一脈相承,故史學家常將兩朝合稱隋唐。581年北周靜帝禪讓給楊堅,定國號為「隋」,北周覆亡。618年隋恭帝楊侑禪讓李淵,619年王世充廢隋哀帝,隋朝覆亡,國祚38年。[1-2]
為了鞏固隋朝的統治,隋政府在政治、經濟、文化及外交等領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政治上,確立了影響後世深遠的三省六部制,以鞏固中央集權制度;正式推行科舉制度,以選拔優秀人才,弱化世族壟斷仕官的現象;另外還建立政事堂議事制度、監察制度、考績制度,這些都強化了政府機制,深刻影響後世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3-4]
在軍事上,繼續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經濟上,一方面實行均田制並改定賦役,減輕農民生產壓力,另一方面採取「大索貌閱」和「輸籍定樣」等清差戶口措施,以增加財政收入。這些政策成就了隋初的開皇之治。[3]
外交方面,隋朝的盛世也使得當時周邊國家和境內的少數民族如高昌、倭國、高句麗、新羅、百濟與臣服的東突厥 [5] 等國皆深受隋朝文化與典章制度的影響,外交交流以日本的遣隋使最為著名。[3-4]
隋朝根據南北朝的經驗而改革政治,興建大運河以及馳道改善水陸交通線,同時興建京都大興城和東都洛陽。
唐朝(618年—907年[1] ),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二十一位皇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2] 因皇室姓李,故稱為李唐,又因與隋朝的政治制度、社會文化等一脈相承,故又被史學家合稱為隋唐。
公元618年李淵在長安(今西安)稱帝建立唐朝[3] 。626年,唐太宗登基之後開創了貞觀之治,唐高宗以後武則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龍革命後恢復大唐國號。唐玄宗即位後,政治清明,經濟發達,軍力強盛,四夷賓服,萬邦來朝,開創了極盛的開元盛世。[4] 天寶末,全國人口達八千萬上下。[5-8] 安史之亂後國力日衰,904年朱溫脅迫唐昭宗遷都洛陽,907年朱溫篡唐,唐朝滅亡,中國進入五代十國。[9]
唐朝疆域遼闊,是版圖最大的中原王朝,亦是唯一未修建長城的大一統中原王朝。[10-12] 唐代國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今日中國疆界的范圍。[13-14] 唐朝藉由羈縻制度控制突厥、回鶻、鐵勒、契丹、靺鞨、室韋等等民族,還征調漠北地區的突厥諸部士兵攻打西突厥、高句麗,並且讓南詔、新羅、渤海國、日本等國學習自身的文化與政治體制。[15]
唐代科技、文化、經濟、藝術具有多元化的特點[16] ,在詩、書、畫各方面涌現了大量的名家,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顏筋柳骨的顏真卿、柳公權,畫聖吳道子、李思訓,音樂家李龜年等[17] 。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海內外各民族文化進行交流學習,形成開放的國際文化[18] 。
五代十國(907年-960年[1-2] )這一稱謂出自《新五代史》,是對五代(907年~960年[1] [3] )與十國(891年~979年[1] [3] )的合稱,也指唐朝滅亡到宋朝建立之間的歷史時期。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更替的位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公元960年,趙匡胤篡後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政權之外存在過許多割據政權,其中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個割據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統稱十國。
北宋建立後先後統一了尚存的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等政權,基本實現了全國的統一。
唐朝與當時的阿拉伯帝國並列為世界上最強盛的帝國,聲譽遠揚海外,與亞歐國家均有往來。[19] 唐朝以後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20]
北宋(960—1127年)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後的朝代,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1] 共九位皇帝,享國167年。北宋定都於汴梁(今河南開封),並設陪都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陽)、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與東京開封府合稱四京。
公元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後周末帝柴宗訓被逼禪位於趙匡胤。趙匡胤即位後通過杯酒釋兵權,將兵權與財政權全部集中於中央,避免出現中晚唐藩鎮割據的亂象。[2] 但也導致宋朝與遼國及西夏的戰爭中屢遭戰敗。靖康元年(1126年)發生靖康之難,金國兵臨汴梁,次年滅亡。
北宋的統治區域,東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門關為界;西北以陝西橫山、甘肅東部、青海湟水為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為界。宋神宗時通過熙河開邊收復熙、河、洮、岷、疊、宕六州。
北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代。[3] 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的GDP為265.5億美元[4] ,占據世界比重的22.7%[5] ,人均GDP為450美元,頂峰時為600美元,均超過當時西歐人均GDP400美元,而1820年經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英國人均GDP為1707美元。[6-7]
北宋時期儒學得到復興,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政治也較開明廉潔,經濟文化輝煌,因推廣占城稻人口從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的3710萬迅速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萬。[8-9]
北宋時期對外關系在唐朝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在東亞同朝鮮和日本關系交流密切[10-11] ,在東南亞同越南和印尼也加強了聯系[12-13] ,同時還影響到了西亞和非洲。
南宋(1127-1279年)是北宋滅亡後,宋室南遷在江南建立的政權,是中國歷史上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科技進步的朝代。共九位帝王,享國一百五十二年。
1127年靖康之變時宋徽宗、宋欽宗被金國所俘,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繼承大宋皇位,史稱南宋,後遷都臨安。[1] 南宋由於軍事力量較弱,後通過紹興和議向金國稱臣納貢,後來金國幾度南征都未能消滅南宋,而南宋也有過數次北伐皆無功而返,南宋和金國形成對峙局面,雙方以秦嶺淮河為界。到南宋中後期奸相頻出,朝政糜爛腐敗,而處於漠北草原的蒙古人開始崛起,鐵木真於1206年建立大蒙古國,征服金國之後開始大舉入侵南宋,南宋軍民拚死抵抗,直到1276年南宋都城臨安被攻佔,1279年崖山海戰宋軍戰敗,宋末帝趙昺隨陸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南宋滅亡。[2]
南宋雖偏安於秦嶺淮水以南,卻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發達、古代科技發展、對外貿易、對外開放程度較高的一個王朝。南宋與金國、西遼、大理、西夏、吐蕃及13世紀初興起的大蒙古國為並存政權。游牧民族對宋朝先進生產關系的毀滅性打擊,使一直處於上升階段的東方先進文明,從此逐漸轉向衰落,最終沒落於世界主流舞台之後。[3]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國歷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
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統」。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先後消滅金國、西夏、大理國、南宋等政權,完全統一中國,結束了自五代十國以來的分裂局面。[1]
元朝疆域空前廣闊,東起日本海、西抵天山、北包貝加爾湖、南至暹羅,國土面積達1400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疆域最遼闊的王朝。元朝實行一省制,在中央設中書省,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處理政務。地方實行行省制度,開中國行省制度之先河。商品經濟和海外貿易較繁榮,其整體生產力不如宋朝,期間出現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2]
元朝建立後持續對外擴張,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東南亞諸國時屢遭失利,其中在元日戰爭中失敗。元中期皇位更迭頻繁,政治始終未上正軌,經濟有所發展但未能恢復到宋朝時期水平。後期統治腐敗,政變頻繁,宰相擅權,民族矛盾日益加深,導致元末農民起義。[3]
1368年,朱元璋領導農民軍攻佔南京,隨後北伐占據北京,元朝滅亡。此後元朝政權退居漠北,史稱「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奪政權建國「韃靼」,北元滅亡。[4]
明朝(1368-1644年[1] )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歷經十二世,共十六位皇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2-4]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5] 。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稱朱明。[6] 明初定都於應天府,1421年遷都至順天府[7] ,而在應天府設立南直隸[8] 。[9] 明朝前期國力強盛,經歷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國勢達到全盛,疆域遼闊。[3] 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後期因政治腐敗和天災外患[10-12] 導致國力衰退,爆發明末民變。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朱由檢於煤山自縊。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政權,隨後清朝趁亂入關,擊敗李自成農民軍和南明政權,1662年永曆帝朱由榔被殺,南明滅亡。1683年清軍攻佔台灣,明鄭結束。[13]
明朝疆域囊括漢地范圍,初年東北抵日本海、外興安嶺、黑龍江流域諸部落有宗主權,[14] 後縮為遼河流域;初年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撤今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退守嘉峪關;並曾在今青藏高原、東北(包括外東北)、新疆東部等地設有羈縻衛所。明成祖曾收復安南[15] ,明朝極盛國土面積約達1000萬平方公里。[16-22]
明代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繁榮,出現商業集鎮和資本主義萌芽,文化藝術呈現世俗化趨勢。根據《明實錄》所載明朝人口峰值為7185萬[23] ,但大部分學者認為實際逾億[24] ,也有學者指出晚明人口接近兩億[25-27] 。
明朝是繼漢唐之後強盛的大一統中原王朝。[28] 明代無漢之外戚、唐之藩鎮、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29-31] 清修《明史》評價明朝為「治隆唐宋」[32] 、「遠邁漢唐」[33] 。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政權[1] ,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帝制國家。共有十二帝,國祚267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2-3] 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4] 1644年李自成率大順軍攻佔明朝國都北京。一片石之戰後,清軍趁勢入關,政治上推行剃發易服,[5] 軍事上打擊農民軍和南明諸政權,逐步掌握全國。[6] 後歷經康雍乾三朝,發展至鼎盛。這一時期多民族統一的國家得到鞏固,基本上奠定了中國版圖,同時君主專制發展到頂峰。
清朝中後期由於政治僵化、[7] 文化專制、[8-10] 閉關鎖國政策、[11-12] 思想停滯逐步落後於世界,科技文化與思想眼界均受到極大的封閉與抑制。[13] 1840年爆發了中英鴉片戰爭,多遭列強入侵,主權和領土嚴重喪失。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開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地主階級進行了洋務運動。[14] 甲午戰爭之後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以康梁為首的維新派開始進行戊戌變法,但是遭到以慈禧太後為首的保守派絞殺,導致變法失敗。1900年的夏天,八國聯軍為了鎮壓義和團運動維護在華利益侵略中國。[15]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統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從此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帝制
② 赤峰市紅山區橋北街與清河路交叉口的那個新小區叫什麼名字
以下的個別店鋪地址了一些調整,大部分可以用,我祝你好食慾!
1,交大西門「好口Formige線」,它的美味。
交通大學北門「翹腳牛肉湯味道鮮美。
3,九里堤公交站走右邊的路口,撫順臟豆腐,美味的家庭和他們的浸菜辣哈薩克一點。
中國北方科路「自貢好吃的乘客,潛水蛙」美味「。
5,榆林家」姜王,內青蛙和烹飪口味好了很多。
6,晶晶兔火鍋很好吃,一定芋兒的家旁邊的游樂園。
7,下家的彩虹橋光大銀行,家燒烤的味道非常好,我們都喊她光大燒烤
8,新華公園主要入口的家煙花爆竹雞的味道不錯。
9,雙流喬一喬降壓。的味道是為了緩解。
10,內生資市場附近的清真牛肉麵的光榮細胞。
11,南新路附近的空軍禮堂虛勞8好的汁面(脆紹,氣味,骯臟的,白味元子面推薦)
12,華興街雨田廚師的背後的商業領域。
13,龍江路交通飯店旁邊的泰國泰國好(刺身)。
14,寬巷子藝術學院側叉的道路寬香辣蟹味道也不錯。
15,長順街那邊的牛蛙火鍋「太」好家中。
16,天府廣場附近的小街金家壩的清真餐廳回到大廳春菜的味道不錯。
17日,,對面的首要九眼橋SOHO中國海鮮燒烤還是不錯的。
18,方正東街和北書院街交叉的一條小路上散蝸牛是蠻好吃的。
19家牛雜火鍋撫琴路小巷子裡面多好,8點鍾切絕對沒有內臟。
20,國立成功大學側撫順腌制的豆腐和韓國小火鍋還是可以的。
21日,法國鹽市口簽名餅屋奧普拉。
22,南鹵鴨非拉的人的名字忘了,原來所謂的智慧,把它「酸奶水果沙拉披薩」好
23日,芳草街東順姐姐餃子餃子,番茄牛肉麵。
24,大世界家樂福阿瑪尼的韓國燒烤,眼肉。
25,雙橋子家樂福對面的肥腸粉。
月26日,新華公園後門的公交車站後面的店牛肉火鍋粉超級推薦。
27,大世界家樂福對面砂鍋。
月28日,電子科技大學第五大道內,李記燒烤,他們的家庭燒肉的味道巴適得很。
29,九眼橋回家的Tazza手機串熱的粉紅色的美味。
30日說,聽朋友的犀浦夜市好好吃家烤魚,雖然有很多,但在直首先在左邊的小路口,味道最美好的夜晚良好的商業老闆娘的態度是相當差。 ..
31,國立交通大學,對面的西大門離開了家肥腸粉多年的味道。
32,推薦「老麻抄手」,夠味。推薦撫琴路與方正街2。
33,的成都酒店旁邊高明區頭家「天麩羅」美味。
34,青羊實驗中學(西)前面的路,回家品嘗到新鮮的缽缽雞,可口的他們的抄手暴力。是吃味道鮮抄手哈,青椒和小米辣切成小塊,紅,綠,尤其是胃口有點麻,白雞湯餛飩湯,新鮮的口味的味道。
35,學道街1閻一個小火鍋味道不錯,推薦牛肉,不管煮長滑。
36,榆林電腦城對面的胡同(下電信運營點),在那裡去,然後七拐八拐香辣鵝唇,兔頭,香辣蟹,味道鮮美。
37,紫荊住宅邊的房子,樂富,有露天燒烤的烤魚很好吃,還有各種口味的啤酒。 (黑葡萄味啤酒,飲料)
38,四道街,焦家巷他餃子的味道巴適,比鍾水餃輕松。他餃子嬌子大廈前面的一個洞,耗子洞張鴨子,孔切。
39,章老5(39)拼貼畫房子只有筋道哦鍋盔。人還是右手邊,一個爐子烤。
40.3在接下來的那條巷子左邊一個更像是一個亭子旁邊的一家川菜館美味,最喜歡的牙簽牛肉「裡面的麻花。
41,如果有一天你想要吃面條,7下徐老八氣味面對的??是絕對是最好的選擇!1 2 1 2喊。
42,四川業務部門外的主頁面館的燃面刀削麵還有涼糕很好吃。
43,2向左走口街的寓所華西米,真棒,比任何一個成都華西米粉美味。
44,餃子街的兄弟燒烤美味。
45,四川大東二院地下冰真棒超便宜。
50,中國北方科路彼得西餐,吃,根本不想去其他西餐店。尤其是他自製的冰淇淋,和瘋狂的美味。
51,鹽市口新世界樓下的異國情調的好料理,韓國燒烤,新加坡雞飯
52,新鴻路新鴻基社區內,新鴻路,門,進去約50米,有一個串店,名字忘了,因為它是公婆打開的跡象,你知道。似乎把茶或中國醫學反正鍋的底部,不是很辣,不上火。
53,蜀漢路對面的歐尚,杏仁廣場1,賣炒麵,不僅是表面,以及大米,味道還不錯,而且價格也很便宜。
54,在蓮花小區好吃街的芋兒雞,吃一些愚蠢的窗簾貴州下一子智慧,芋兒雞成都市的最美味的咯。
55,18附近的金羅路,陶然居的眼鏡燒烤哈!烤腦花拿錫紙包裹灑了香料那些太好吃咯`
56川師南大門的雅風麵店和,優優表面。
57,交大北門側樂山燒烤。
58,西安路重慶老火鍋王「 。
59,清江東路「大宅門」火鍋。
60,玉林中路「老碼頭」火鍋。
61,玉林西路清香鍋。 「
蜀九香鍋62,(玉林,紫荊,百花潭店,雙楠店叫」每一個祝福
63川江號子(玉林芳草街,八寶街)
64,「孔亮鱔魚火鍋。「(成溫立交橋,廣福橋,人民北路店)
65,」周記火鍋(石人細胞撫琴小區,辣椒)
66,三耳壺頭。「(玉林,玉雙路)
67橋,肖家河街道」絕對美味蛙王「的味道,推薦泡椒味的菜啊......放心了一倍生青椒。
68順興老茶館裡面的老三樓展覽加州旅館菜:紅菜拌雞。
69場砍小學對面(蜀都花園後門)的命名方面,重慶特色面庄,的味道很正,也好吃哦,很香,老闆說他家的牛肉麵是地道的重慶味道很
70,四川南門外山東煎餅¥設置。炒年糕棒也不錯,3元說。
71,紅瓦寺去,去的丁字路口,可以看出,在前面的一條小巷裡,在地面上打上了一個大大的許可證,牛肉豆腐腦,走在回最後,這個地方看起來有點臟,但沒有把味道,但也便宜了3.5元一碗。最喜歡的牛肉豆腐腦表面4.5元美味和到達胃
72,馬鞍北路甘科額肥腸粉,每天都是人滿為患。下脆紹面不錯哦
73,紅星路二段香港良的街道上,側角超市的廁所旁邊,走在那個路口,有買的干鍋字元串字元串的品種少,但美味的兔肚,兔腰氣味,非常美味。他的干鍋也美味
74,榆林側彭州市藍天路是必須的,干鍋兔的頭骨,鵝唇,翅,鵝掌楸
75,青羊區食品市場內的玻璃表面。
76,榆林鍾項拉契高鍋庄,邊緣的中國銀行,味道不錯,特別推薦辣炒六十年代
77,和諧在家裡,他們家的烤魚,真的是很美味的烤魚和排骨的味道。
78,西門奧林公園後面的小街上,商店玄明礁溪味道,賣牛肉真的很好吃,醬,烤牛肉不熄,但一個小商店,看起來有點邋遢,但不要使牛肉美味
79,對布後街和慈惠唐的孔,街賣面條,牛肉脆臊切片好吃的,哈哈。
80,被稱為皇城牛肉茶店子西街的家賣的牛肉。
81,東城根街小學,3所醫院中間胡同家東小快餐,烹飪也不錯哦,補充新鮮青椒菜菜巴士。
82,燉雞面對面的新城市廣場米樂星超級好吃的,不管你混雞吃
83大南門四川約50米外的一個小區裡面的糕點雞鍋家橋他家的稀飯煮熟的豆漿,美味的生活。
84,玉林北路或南路忘記, ,火鍋涼,辛辣食物的香味,人們不能錯過
85磨子橋百腦匯對面的「紅糖」冰的,超級芒果冰
86,芋圓,經典,美味的烤品牌聽說新的「甚至是炒」
88,第一個城市,6樓,中國土壤咖啡,牛肉拌飯。
89,紅牌樓北街,二環路音之舞「,孔約50米的家很破舊的門面牛雜火鍋味道不錯奇數,奇數和惡老闆的態度。
90本草堂鎮黃粵,有點貴,推薦甜品。
91,陽西縣紅照壁餐廳和紅燒豬肉九眼橋開普敦好望角,王烤豬肉。
95,93,布後街路口,謝般再大排檔推薦的麻辣龍蝦,麻辣龍蝦。聯合會的文學和食堂在隔壁的巷子里,3。建議涼粉牛肉,茶樹菇回鍋肉
96和諧了20年的竹樓春卷
97,布後街盈餘鍋舞。<BR / 98,中國北方科路自貢美味的青蛙
99的小巷裡,這個比喻家的廚房,四川120元,建議庫克刷像
100,美國魚類博物館羅馬假日。
101,玉林賓館旁邊的石頭竇華庄
102慶陽食品市場前的麻辣燙。(第一個吃)
103,政府中心後面的草市街文殊綠豆湯飯。
104青石橋崇州蕎面(家樂福對面的房子)
106,營門口橋南小餐廳牛肉巴合適,味道非常。
107,冷啤酒杯西門子龍蝦,酒吧,健身哦
108,西御飯店旁邊的天府廣場下面一個比較大的餐廳,食物非常匯流排。
109新華公園後門的蹄鮮花規劃院之夜
110,2醫院拼貼辣烤的魚,太好吃了。
111,西北橋兩賣降壓,梅兔頭和鄧兔頭很好吃。
112,金沙路附近的沙灣公約同行一頓肉丸和雞米芽菜也不錯
113個新的世界負一樓新開的新加坡美食的味道有多好,就是有點貴。
114蹄花對面貝爾沖印隔壁的「魯封裝四川烘烤,媽媽,和更??小的,3元4個非常清新,柔和的表面層不知道什麼東西醬,有內容,像鳳梨集合?一個黃色的奶油醬?味道還不錯。
116玉林靈靈的冷鍋字元串。
117二環路,北中國科路路口有一個苗寨酸湯味道不錯。百聯天府斜對面,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側,「牡丹亭一樓街附近哈薩克未來的家魚的辣椒或胡椒雞,沒吃過的苗寨酸湯也有??一些有,吃的吃,穿苗族衣服的MM出來給你敬酒,是他們特別的苗族的酒。菜應該問你要添加到他們的特殊姜油股份薄荷氣氣的,是的。
豆腐和118川師南大門總部,在面對右邊的「砂鍋」,更美味的南大門內的廣場。過橋米線很好吃,用料足。湯濃。7¥像
119 9成都軍區對面,二樓,過橋??米線6 $ 1份,足以支付,砂鍋端熱雞湯,米粉倒,吃的東西,等3-4分鍾就能吃了。分別為28¥1炸豬排,剛吃覺得油點,越吃越香。
120,馬家場清水河邊有一個晶晶美味的火鍋兔哈薩克,這是相反的新鮮兔頭,相當不付諸表決。晶晶火鍋兔游樂園總部
121的肖家河阮母字元串或拿取食物,特別是他們自製的菜餚,味道很正宗又辣又香,但不能吃多估計食品基地
122芳草東街順姐水餃。
123高科技實驗學校門口餛飩湯餛鈍的家庭還可以採取食品。
127,海騰肋骨,金玉米,蟹黃豆腐。
128,撤退在寺內香火四方皮皮蝦。
129,川音對面的店總部味道鮮美,甘甜的水在超市旁邊。
130,雙橋子家樂福樓橋香園米線。
131環三段東茶市中心魚頭火鍋,味道巴適,夠辣,頭,成華區政府足夠大的對面。
132嘮叨回家的路田毛肚火鍋,鴨實際廣泛,如鵝腸。
133游樂園附近的曹家巷菜市場旁邊的一條小街上,被稱為冥壽飛餐廳的特色腦花豆腐相當大的馬。大豆阿玉是一定要吃的菜。
134,新鴻路好又多的下家鐵板魷魚,1男1女出擺起17:00魷魚是我吃過最好的炒熱吃烤豬肉也是必須的,暗點削減沒有的。
135,大肉面巨石上,西方和魷魚的臉。
136油水餃建設路71號82信箱金閣21層內,很多人長途跋涉,在過去吃,比鍾水飾和春陽都好吃哈,還送一碗蔬菜,只是棒水餃或米飯膠狀物質吃,放不出來的味道。
137二號橋冷串串過去的右邊的巷子里。
138,雙楠鴨熱鍋
139荷花路西,一個所謂的「妹妹字元串飛餐廳,您還可以牛肉,但最重要的是她的下一個烤腦花簡直是人間美味
140的晶藍半島沿街商鋪是有家賣菌子,味道不錯,價格不貴,和態度。141,銅仁路,小巷家魚火鍋,清浪魚和魚美味的錢。
142,大學路四川華西側門蛋烘糕,一般17點放出來,賣了很多年了,餡夠了,我喜歡皮膚厚,但很軟。
143,玉林紅旗超市對面的缽缽雞美味的雞翅,尤其是可口,甜,夏天紅糖冰粉供應。
144,太升南路,靠近中國食品鹽市口順城大街,迅速孔家專門從事牛肉,狂好吃湯番茄牛肉內。<BR / 146,百壽路幾家的干鍋味道不錯?
147,撫琴家燒烤口感美妙,接近第一環道,直邊,通過小孔,放入牛雜火鍋味道是必須的。
148,3前面美味的燒烤
149,在四川西蒙SOHO一吃小街上,在家裡的鍋香,價格偏貴,但味道是一流的。
150,好小南街回家甜點比薩美味的餃子店附近的義大利爆發力好
151,電子科大南院從萬人坑在去學校的路上,家裡歲的楊記面,炒麵好等特點被稱為「小的紅色尖端的兩側喊簡稱。
152內雙楠少陵街道街,可以直接進入一些川菜館美味。
154,」兄弟舒適的夥伴關系「冷鍋的字元串的味道,最重要的他的特長油碟,叫雙椒油碟,非常辣。怕辣的朋友可以加少許醋,推薦地址是九村邊的街道裡面,似乎是在小天西街啊?是非常有名的九村好吃街。
155,學院的教育金陵路的家「淺湯魚」。
157,交大東門出門象右轉街對面,已走,家居床上用品表面,味道不熄。
158,傳國橋溪源甜點雙皮奶,樂山牛字元串養雞公司。
159,冷鍋金夏威夷蓄勢待發字元串。
160送仙橋古玩市場的主入口的街道何重慶市萬州面館,那裡的泡椒雞雜面,肝腰合共美味的每個炒麵,如炒好的材料到表面。
161,中國傳統醫葯在門大學棗子巷,有兩個燒烤,遠離了學校大門,美味的凸台特徵茄子,魚香牛肉一樣鼎力推薦!還有烤大排和魚。
162,北門大橋的橋頭堡的床上用品表面上,表面的勢頭是相當不夠的。旁邊一歪梭街對麵食用魚的鋪蓋面。
166,16家韓國小餐館,味道做得很資格。
> 170二環路,北門,易初蓮花方向50??0米處有一個紅旗超市,步行到100米在右手邊的兔火鍋旁邊的一個小胡同里。日常業務爆裂。
171,東光小區的胖哥面,美味
172,新城市廣場對面的「小譚豆花,味道正宗
173王坪街四妹缽缽雞
175,新都西南石油學院對面的雞。
177,川大南門後面雜七雜八的食物,特別是西關的兩個小雙皮奶。
178,少年宮未來三多里胡同回家盆和蝦也不錯。 BR /> 179,二環路紅牌樓方向的電視競爭的火鍋,美味的牛雜火鍋業務孔對面的小胡同里爆發力好。
181,在龍街中間的一個丁字路口,向南走30米骨科醫院,成都,巴蜀味苑,雞湯燉,豆瓣魚也不錯。
182,香檳廣場C樓家陽春面美味的番茄和牛肉巴適。
183電子科技大學學生公寓的門,國光烹調「好
184果凍文殊門五,黃涼粉,甜的水
186紫荊花路東口的一個超市旁邊的一條小巷珠,對面的一個區, 「張古山鵝腸火鍋」,鵝腸和肥牛好建議千層肚。家分店,在新加坡花園附近的老闆和良好的心態。
187家自貢梭邊魚,好美食多,最好吃泡椒兔,麻辣,但特別好吃,好美食的左手側有中國工商銀行,從中國工商銀行旁邊的巷子里。
188,傷心涼粉大家應該都知道,但最好不要吃洛帶,也不是四川襪子街道,但溫江店兩個涼糕的味道是不一樣的,它是巴適
190個人認為這是最好吃的果凍在人民公園右邊的房子。每time'll的呼叫只豬蹄一碗甜的水要在下一子
191傳竹林村裡面,進了大門一直往前走不多遠右邊的「雙王餃子。
192蓮花情節的燒烤稱為「薩達姆」(樂山燒烤國王)
193索菲特大酒店旁邊壩肩印度的印度菜菜酸奶。
195家巷內的霍包餃子,吃餃子,蒸排骨的焦點。<BR / ,牛王廟正街196城市火鍋,芋頭孩子雞肉,以及串花環匯流排。必須的
197,4對長城公園後門,走那條道路上的家餃子店,餃子特普家的孩子是玉米,豌豆,蘑菇,香菇,蓮藕,雞,也可以是什錦口味的白湯好
203傳北門招商銀行門口的沙縣小吃,絕對比其他所有沙縣小吃的美味 /> 205,中國四川省樂山市牛,南門吃麻辣燙好。
207,新中心背後的涼糕巴適。
校園208頭,成都信息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成都雙流街頭吃的都巴適,特別推薦房子萬州烤魚。
209玉霜3000??食品,以及重慶方面華興炒麵。
210,水碾河主要的入口小土豆。 /> 211,青石小橋的海鮮夜市。
212,四川師范大學東借殼肉夾饃
213,苻秦烤肉,如果叫撫琴燒烤,巴適。
215陽西縣花好月圓歐尚生活廣場對面1:一個涼爽的抄手。特點:牛肉加上一個特殊的香油味道很
216,對面的老麻抄手小天竺的,潮皇閣
217,一個是家樂福對面老東城根街葯店旁邊的節子肥腸粉,節子超好吃,很新鮮
218福甜品,武侯區紫荊南路18(近紫色的襯衫步行街),光華村店
219家,貴溪巴士站側的孩子太好吃了推薦的色情色情表面看起來不熟悉的辣椒的怪物番茄花園
220,新鴻路食品市場火鍋兔子頭
221來到團結鎮夜市的裡脊肉夾饃好吃的豆豆蛋糕尤其是玉米味道可口美味可口的團結你知道如何和諧鐵路南站,222家酸辣鍋土鱔魚和青蛙霸道
223,川師東區再往下面走一個小味道的烤魚鱅魚的20磅重的相當招標
224,玉林東街,美領居裡面的包裝平面素食辣椒面鍾水餃推薦下大排面
瀑布 - - 向河流和湖泊,甚至在面對百丈深淵,仍然呼嘯向前,永不退縮
③ 孝感市哪裡早點好吃
1。解放西街的包子,皮薄汁多,肉厚,老面發的,百吃不膩。挨著的一家的三鮮粉,味道不多。枚寧關熱乾麵,一塊錢一碗,竟然還有一大勺炸醬。味道也不錯,分量也足,吃完了還可以問老闆要一碗海帶湯,一塊錢也可以吃的有滋有味。所以值得推薦!文化路竹林圓一側的一家燒餅店可以,外焦里嫩,個人覺得豬油的比較好吃
2。要說燒餅,在和聖名品旁邊得最好吃了~在文化路得竹林園對面得巷子里頭得一家搞燒柴魚的一家小吃不錯~三元井的雞爪,先鹵後炸,入味也爛,進口就化,我一口氣可以吃好幾串,而且速度飛快,經常有朋友掐表看我的速度。後來被他們封一雅號「爪聖」!值得推薦。其實那裡的綠豆湯味道也非常不錯,我們去吃東西的時候經常點一「桶」綠豆湯,可見魅力非常!地址:卧龍銀行門口!通常是在下午5,6點開集
4。介紹小炒:師專那裡的翰林,米酒館二樓,園林路的漢川都是吃家常菜的地方,而且都是價格便宜,味道不錯~!不要給我講老賴醬板鴨~!偶的口水已經將我淹,其實論醬板鴨,我家四周有一家也可以和老賴的一博的,九真菜場的拐角一家那家的醬板鴨也是天天都供不應求,要比老賴的便宜很多!
5。不曉得你們有沒有人知道文昌中學旁邊那個烤肉串的婆婆。她那的肉串和臭乾子不錯哦!聽說某某人是從小學就開始吃那個婆婆的東西。熊本拉麵館的拉麵第一次吃覺得還行,再吃就覺得膩了,獅王的菜做的還行,三五的徒有其名,嘻嘻,小藍鯨的偶沒吃過,小吃類的就吃過幾次燒烤,還行,米酒絕對正宗,不過還是覺得太膩,總之,孝感吃的DD還不錯啊!
7。長征一路東的燒餅好吃,就是在規劃設計院門口的,是個地道的河南人做的燒餅!5毛錢一個,一塊前兩個,三個就是一塊五啦,四個當然就是兩塊了,五個就是兩塊五了,六個就是8塊了,7個就不要錢了,8個你就撐死了,9個你就長的象個燒餅了!
8。仙女路的蝦子排擋的燒龍蝦味道不錯,不過他那裡生意爆好,要去的話就要趁早,晚了就沒位子咯。明星藝術幼兒園門口佳宜酒家的鴨頭,鴨脖,等都蠻好吃,中山街銳銳酒家的蒸肉蠻好吃,還有老一中門口一家綠豆湯和果凍涼粉蠻好喝的,再就是小東門口上一家回民搞的羊肉餃子和羊排鍋仔都蠻爽
10.我覺得小藍鯨比獅王味道好。乾坤雖然也不錯,可是貴了點。另外,我覺得我們學校這邊凱亞比翰林的味道好些,價錢也合理。我很贊成樓主的解放街的包子和仙女路的蝦子好吃,我雖然住在園林路,可偶然還專門跑去解放街買包子吃。仙女路的全蝦比蝦球好吃。
11,我再補充幾點,燒烤要數從文化路到園林路那巷子裡面幾家,味道都很不錯,非凡是那的烤的土豆片比別的地方好吃.喝茶的話現在不要去竹林園了,那越來越差了,自我感覺時光倒流比加州的飲品要好一點點,但加州的吃的東東要強些。金色時光去得不多,覺得那比加州和時光便宜,可是環境沒那2個地方好。包房的音響效果都還不錯。還有啊樓主,現在肉夾饅長價了,沒有1塊錢一個的了
12.我也覺得時光倒流的飲料比加洲的要好。味道正一些。加洲陽光的煲仔飯比時光倒流的要好吃些。我覺得金色時光的不么樣,去了一次都不想去了。沒什麼意思,在加洲陽光吃煲仔飯還送一杯紅酒(這個紅酒蠻好喝的,甜甜的味道象飲料)。品著紅酒吃著煲仔飯別有一番情調!丹尼斯也有煲仔飯,我吃過,十元錢一份,沒有加洲陽光的煲仔大。我吃的是魚香肉絲的煲仔飯,味道還不錯.其實丹尼斯的小吃既實惠又衛生.主要是環境蠻干凈.比米酒館強多啦!
14,金獅新推出的湖南菜我吃過的。真的不么樣!最好不要去吃!另外金獅在文化路竹林員隔壁開的那個美樂福快餐,還可以覺得,味道還行,稍微有點貴,環境也不錯!長征一路和宇濟商貿城裡漢川人開的小酒店裡的蒸鱔和盤鱔都還不錯,而且價格也不是很貴
15.在推薦點,玉泉南路盡頭有家燒烤店,臭甘子、烤雞爪、烤魚都很不錯,我天天幾乎都和女朋友一起去,當然最吸引我的還是那份油煎大蝦,都快吃上癮了,竹緣麵包房(園林路菜場旁邊的)對面的雞湯粉、原湯餛飩不錯,一宮菜場(孝感學院旁邊)有一家餃子炸的很有特色,園林路菜場口的九九鴨脖、鴨掌的牛雜面也夠味
16.竹林園那裡的是豬油餅子吧!還有園林路的露珠水餃,原後湖公園那裡的肉夾饃(現在不知道搬哪裡了),長征路和園林路交匯處的雞爪也不錯!在學院門前,出大門右轉!!走十五米開了一家店,那裡的小麵包特香,而且非凡便宜,1塊錢可以買5個呢!去買的人可多了!我跟大家介紹一下,在學院門口一出來,往左轉的巷子里,那裡的早點還搞的不錯。。非凡是那的三鮮粉,味道一級棒
19,竹林園這段時間早餐挺火的,每次我去生意好的不得了.離我們單位近,我進去過幾次.環境還可以,比吃路邊攤感覺要好,雖然味道一般.有個油炸小面窩,1塊錢5個,別人推薦給我,可能是我早上不習慣吃油的,所以覺得一般.有一點不同意,煲仔飯丹尼斯不好吃。還是園林北路的西餐廳的煲仔飯好吃,味正,油多,焦些,肉多些
24,來孝感時間不長,只去過幾個地方,說一下感受:
金師很差,量少味道差人意。除了味精就是雞精,沒意思。德庄也在誤導川菜,難道吃到你心口痛就是夠麻夠辣??小藍鯨還可以,就是貴,乾坤不要說了,不如個小館子搞的好吃。和展還沒去過,等機會。
94年我第一次來孝感的時候,八里街一個老頭的桂花米酒好吃的不得了,現在再也沒有吃到那麼好吃的米酒了,到處都是拿個大桶裝著,要喝的話就搞個塑料封裝--爛。
25,園林路里的雞湯混沌,具體地址是在以前園林路裡面的「竹林圓蛋糕房」對面,那蛋糕房不知為什麼關門了,但餛飩早點店還在。這家的雞湯很好喝,很多人吃了餛飩還不滿足,另外花10¥單獨叫一碗雞湯喝,嘿嘿~~ 廣水酒樓的燉缽、海富酒樓的手撕鯰魚、園林側路山裡人家的孝昌農家肉、德庄的魚丸算不錯啦~~小吃到長征路心連心超市對面那一溜漢川館子不錯~~
26,文化東路的酸辣粉,武漢有好多,但孝感只有這一家,做得還不錯 在文化東路中段,靠街南邊的小店面 我知道一宮菜場旁邊的羹粉很不錯啊~~那才是孝感真正的特色哦~~!!新華街道辦事處旁的萬福飯店的菜搞得很有特色。 偶認為沒有哪個地方的煲仔飯比得上簡愛的好吃,從文化路建行那兒進去50米左右。文化路中段的馬口蒸蟮也很不錯.
28 肖記的雜醬面味道還不錯。上次有個人說一碗吃不了,其實可以要2元一碗的,還可以送一杯豆漿
十五軍幼兒園旁邊那個白發老太太賣的米酒(生的)味道很好,聽說早上在一宮菜場內賣。味道絕不比孝感米酒館差。 那個玉泉路上賣的白吉饃不衛生,奉勸各位千萬不要去吃。要吃也行,別忘了吧止瀉葯帶上。
32,學院門口又有新驚喜了,前幾天過去的時候發現一家,煎餅果子,山東的,個人感覺非常好吃的說。大家可以試下哦。園林路和文化路路口四周,好再來的燒烤一般,藕湯不錯
33,胖婆的熱乾麵最好吃了,但那的牛肉麵做的不如以前了。其實從胖婆門口向西走50米有一家面館,在糧食車隊門口,幾個MM開的,做的牛肉麵很有味道,她的牛肉不是切成片的而是切成丁的,很好吃,不妨去嘗一嘗。
還有在乾坤斜對面有一家德林酒家,那的燉缽也很有味道
還有現在商都作的菜也很好吃,價格也公道。有一個烤全羊很好吃,放心是很小的羊羔。
38,吃堡仔飯最開始是在快可立吃的,當時驚為天人,但是很快,那的堡仔飯就只剩下回憶了。接下來是加洲陽光,不能說不好吃,只是沒有讓人驚艷的感覺,只能說:just so so。最後說說簡愛的堡仔飯,不知道為什麼那麼有名氣,我慕名前去吃過一次,可能那天大廚心情不好,總之:失望。
點心呢,我比較喜歡鑫冠,那的泡芙是偶每次逛街必買的東東~~~口水。。。
米酒館里的環境可能差了點,但是,米酒跟很多小吃還是可圈可點的~~
再就是仙女路上的排擋,那是公認的好吃~不過做學生時會覺得貴了點~~呵呵~
偶是個超級好吃鬼,在孝感四年就找了四年好吃的~~等我再想起來的時候再匯報~~
40,仙女路滴排擋數那家叫剛清滴蝦球做滴最好吃哇!畢業滴時候我一好朋友離校回家滴頭一天晚上我們倆去剛清(好象是這么寫,大概在那排排擋滴中間吧)那裡點了兩盤!然後紅著嘴巴辣滴嘶啦嘶啦滴~無比美好滴回憶!
餅餅寶貝你怎麼能忘了說奶茶!唉..我來北京後見著奶茶就要喝,為的就是找一家和學校那家奶茶味道相似的..只可惜啊..讓我如此懷念滴就是孝感學院西區大門對面的那家奶茶!!從西區大門出來就能看見,偏右邊一點。真是絕啦!我比較喜歡加椰果滴,我幾個同學比較喜歡珍珠果,於是後來我就一杯椰果,一杯珍珠果,一杯混著的!哈~才1塊錢錢一杯哦~去年冬天回學校的時候又去喝了好多,只可惜那次回去氣候不適應晚上睡覺沒暖氣竟然整涼胃了..上吐下瀉..唉..可惜啊!
41,再次強烈推薦一下一宮菜場門口的炸餃子!!太好吃了!!我個人喜歡吃粉條餡的!!HO~以前寢室里滴10個MM們基本上都愛吃,有時派我騎車去買回寢室。一買就是10幾個,那個老闆人可好了~總是優先給我~哈~那個女老闆挺不輕易的,一個下崗女工,人特勤快~一般都賣到中午11點~去年回去滴時候她還認出我了,
長征路上有一排漢川小餐館,其中有一家好象是叫漢川酒家還是漢川餐館,聽我同學說那家生意最好,請我去吃了一回,生意的確好滴驚人。但是因為生意太好,上菜好慢。。盤膳什麼滴,味道都不錯哇!
45,在建設路、分絲路(就是建設路到理絲路的一條路)路口,有一家仙桃毛咀鹵菜店很有一點特色,他雖然是個專賣鹵菜的店,但跟路園林路的那幾家有區別,那裡早上可以過早,有稀飯,饅頭供給,還有很多鹵菜供給,假如早上時間充足,可以在那裡買點鹵菜,搞碗稀飯,再搞個把饅頭,假如多幾個人還可以喝點早酒。
49,園林二路路口,新來一個天津包子,好吃的不得了,好多人排隊買啊。對這一條龍的口子,在城站路上面!!
107國道永收費站旁的中意飯店,生意好的不得了,以野味當家菜,一餐下來不得了
還有德庄,他們自製的啤酒是我喝過的最難喝的酒了!
我覺得吃火鍋還是到小肥羊去,那裡的最好吃了。就是原來在長征路口的那個,現在搬到電視大廈那裡去了。
51、麵包我覺得還是竹緣的好吃,那個紅豆木材麵包片不錯。鑫冠的麵包主要是香,因為裡面加了很多香精、香料、色素之類的,不太利於身體健康。
我還記得在青連的有一次,吃的雞蛋炒飯不錯(色,香,味都還不錯的),不知道有沒有人有同感啊?!
6月28日理絲東路同升小學對面又開了一家特色餐館 天下第一鞭
過早的好吃地方
園林路昌隆超市對面的一家胖婆的涼面好吃喲
不過有點貴2.50元一碗 面條非凡細 假如給點辣椒的話 好吃的不得了
我吃過很多家的燒烤,還是覺得理絲路上的好吃,就在知音超市門前
書院街以前的老菜場有一家牛肉拉麵,是我從小學吃到現在的老字型大小,很不錯
文化路上的美樂福早餐比較好吃,炸醬面和油炸小面窩都不錯。還有肥牛飯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