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臉書

成果臉書

發布時間:2021-03-28 06:24:52

Ⅰ LADY GAGA 一生的成就 她在成名道路上經歷了那些坎坷

英國單曲榜年度在榜周數最久的紀錄(156周),《Bad Romance》打破美國告示牌17年點播記錄,其MV也成為YouTube全世界點播率最高的影片。2011年單曲《Born This Way》,不僅在發售後3小時16分即登上美國iTunes數位銷售冠軍,又在24小時內於世界各地的iTunes拿下驚人的23國同時冠軍之記錄,是iTunes史上最暢銷的歌曲 ,gaga同時也被美國《福布斯》雜志評為2011年最具影響力的名人。其驚世駭俗的肉片裝也被收錄在搖滾名人堂博物館展出 一年一度的美國音樂錄影帶大獎(VMA)2009已揭曉的提名中,人氣在一年以內飆升的Lady Gaga與前輩碧昂斯(Beyonce)同獲九項提名,成為本屆VMA藝人獲獎提名之最,同時也追平了往屆的記錄。
在ShoutMouth雜志評選全世界最美麗女歌手的名單,LADY GAGA被評選第五十名,新專輯ALEJANDRO在三天之內點擊率為800萬,時代周刊2010年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榜,LADY GAGA被評選為第二名。
冠軍單曲Lady GaGa自出道以來,共有三首單曲登上Billboard榜冠軍寶座,分別是《Just Dance》、《Poker Face》和《Born This Way》
成長歷程
GaGa在1986年生於美國紐約曼哈頓的一個義大利家庭。她的父親,Joseph Germanotta,是一位網路企業家,她的母親,Cynthia,是一位通訊助理。而GaGa是他們的長女。當GaGa11歲時,她原本要被送到曼哈頓的茱利亞音樂學院就學,但後來她進入了天主教學校聖心學校就讀。GaGa在4歲時聽著鋼琴聲學習鋼琴,她在13歲的時候寫了自己的第一首鋼琴敘事曲,並且在14歲時開始在晚間表演。在她17歲時,她獲得紐約大學Tisch School of the Art的提前錄取,她在那裡學習音樂。她透過寫小品散文及分析性質的報告,來使自己的作曲著重於藝術,宗教和社會政治等題材。之後她自紐約大學退學,以專注在音樂事業上。
在20歲時,她開始在Interscope Records寫歌,並為小野貓、布蘭妮等流行歌手寫歌。在她搬出父母的房子後,GaGa開始在城裡表演,在紐約的下東區,她和Mackin Pulsifer和SGBand同台演出。寄希望於從典型的搖滾歌手中脫穎而出,她選擇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於流行音樂。當說到她父親對她吸毒和在脫衣舞表演的反應,「他好幾個月都對我不理不睬,我當時穿著皮革拖鞋,他覺得很難過——他無法理解。」同時,GaGa愛上一位名叫Luke的重金屬鼓手。在2009年5月的滾石雜志上,GaGa描述了他們的關系和他們的分手「I was his Sandy,and he was my Danny,and I just broke.」她這樣說。後來他成為她首張專輯的創作靈感之一。
在2006到2007年中
音樂製作人Rob Fusari將她的聲音及曲風和英國著名樂隊皇後樂隊的主唱佛萊迪·摩克瑞相提並論,便以1984年Queen的單曲《Radio GaGa》來昵稱其為GaGa。她便以「GaGa」為其早期的藝名,而後再演變成「Lady GaGa」,其意為「狂熱小姐」。Fusari也幫助她創作了一些她的早期熱曲,如《Disco Heaven》,《Dirty Ice Cream》和《Beautiful, Dirty, Rich》。
GaGa 在19歲時曾簽約Def Jam,那是因為音樂監制L. A. Reid在辦公室聽到她在走廊的歌聲。然而GaGa 說Reid從未和她見面。「我常常在他的辦公室外等好幾個小時,希望他和我談談我的音樂理念等等,但他從來沒有這么做,甚至出來見我一面。」,Reid在三個月後舍棄了GaGa。
她停步了幾年,直到2008年製作人文森特·赫伯特簽她到Interscope。被她敏銳的發現音樂的能力所震撼,很多藝人僱傭她寫歌,包括Akon的Konvict品牌,同時也有菲姬,小野貓,布蘭妮和New Kids on the Block,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被收錄在布蘭妮《Circus》豪華版專輯內的歌曲《Quicksand》。GaGa 在2007年初獲得了Interscope主席Jimmy Lovine的欣賞。他為她通過Streamline/Interscope提供了一個品牌,同時促使她和阿肯的合作關系。在Akon聽到他專輯之中一首GaGa 所唱的Demo後,他發覺GaGa 同時具有演唱的天分。阿肯最終和Jimmy達成協定,將她簽約到自己的公司Kon Live Distribution下。
在2007年,GaGa 與和她名字相似的下東區搖滾DJ,舞娘兼表演藝術家Lady Starlight合作,她幫助GaGa 確立了她在舞台上的時尚造型。這對組合開始在城裡的酒吧如Mercury Lounge、The Bitter End和Rockwood Music Hall演出,她們現場表演,也有「Lady GaGa and The Starlight Revue」。號稱「The Ultimate Pop Burlesque Rockshow」她們的行為帶有一種低調的向1970年代致敬的味道。在2007年8月GaGa and The Starlight Revue被邀請在美國音樂節Lollapalooza表演,她們狂野的表演使觀眾大為震驚。這場表演廣受好評,她們的表演受到了很多積極評價。
最初,專注於前衛及電子舞曲音樂。而後GaGa 發現了自己的音樂風格,她開始將流行音樂的經典旋律和華麗搖滾樂如大衛·鮑威和Queen的音樂混合起來。「大衛·鮑威和Queen是我的主要的靈感來源,直到發現他們之前我都不知道怎樣進展。」GaGa 說。「當我在紐約的俱樂部演唱時,很多唱片公司說我呈現的方式太戲劇化了,但我去面試舞台劇的時候,製作人又說我太盲從流行沒有古典感。」
通過她和阿肯的關系,她開始和製作人RedOne製作自己的首張專輯。已經有堅實的電音基礎,大衛·鮑威的風格,受Queen所啟發的音樂,GaGa 希望用城市的旋律對她的復古舞曲進行混音,雖然是流行歌曲但遊走在搖滾的邊緣。他們製作的第一首音樂是M tley Crüe 的熱門曲〈Girls, Girls, Girls〉和AC/DC的〈T.N.T.〉的混合,也就是後來收錄在《The Fame》專輯里的歌曲《Boys Boys Boys》。
在2008年GaGa 來到洛杉磯,和她的唱片公司合作完成她的首張專輯 The Fame。「《The Fame》是有關讓所有人都能感覺到如何著名。」,她解釋道。「流行文化是一種藝術。痛恨流行文化並不能讓你變酷,於是我擁抱了他,而且你能在《The Fame》中感覺到。但這是一種可分享的名望。我想邀請你們所有的人加入這個派對。我希望人們感覺到他們自己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為了這張專輯,GaGa 說自己「嫁給」了不少風格,「從威豹樂隊鼓和掌聲到金屬鼓和城市音樂。」GaGa 開始和一個名為「Haus of GaGa」的集團合作,他們以她作為時尚,舞台表演和音樂謬思。「在這個產業中,你有很多造型師和製作人,但是我有自己的創意團隊,在仿造成安迪·沃霍爾工廠的地方。每個人都不到26歲,我們都一起做所有的事情。」。
GaGa 的首張單曲《Just Dance》在2008年4月8日發布,並且在7國取得了第一。在其中的美國,《Just Dance》在10月開始接受廣播播放,並且在2009年達到第一,成為GaGa 的第一張美國冠軍單曲,至今全球銷量高達790萬張。第二張單曲《Poker Face》 在2008年9月29日發布,並且在20國成為冠軍單曲,幾乎包含世界上所有的音樂市場,此單曲也成為GaGa 的第二張冠軍單曲,全球銷量更是突破920萬張。 《The Fame》在2008年10月末正式在美國發行,並且首戰登上告示牌Top 200的17名,首周銷量24000張。此專輯得到了大多數評論人的好評,Metacritic的音樂評論給了一個平均70分的評價。泰晤士報網路版描述這張專輯為「Bowie風格的奇妙混音,戲劇化的,受Queen激發的Midtempo和追逐名利的富有孩子的舞曲。」而此後的專輯第三波主打《LoveGame》登上美國公告牌(Billboard)Top 5,而單曲全球總銷量至今已突破3000萬張。
《The Fame》在世界各國皆取得銷售第一名的位置。隨後Haus of GaGa開始把注意力轉移到美國市場,GaGa 開始她的初次巡演和Interscope的夥伴Pop組合,重組的New Kids on the Block。在2008年10月8日GaGa 開始和New Kids on the Block在洛杉磯有少量的合作直到11月末。她作為嘉賓出席在他們的演唱會上,演唱了他們新專輯《The Block》中的《Big Girl Now》。
在2008年12月5日,GaGa 被添加到BBCSound of 2009,一個專門介紹新人的列表。GaGa 被確認為小野貓從2009年1月到5月,在歐洲和大洋洲的巡演演唱會上的嘉賓。從2009年1月18日,巡演開始於蘇格蘭的鴨巴甸,到2009年5月30日在澳大利亞的珀斯結束。選擇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於流行音樂。
在2009年
GaGa 的《Just Dance》獲得了第51屆格萊美獎最佳舞曲的提名,但輸給了Daft Punk的《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在2009年2月18日,GaGa和搖滾樂隊殺手樂隊的布蘭登·夫洛爾和電子雙人組合Pet Shop Boys在2009全英音樂獎的舞台上表演。Pet Shop Boys表演了自己的熱門曲,GaGa 和夫洛爾則在後段加入,表演1985年的熱門單曲《West End Girls》。
在2009年2月20日,據Huliq News報到,GaGa 將自己在任何《The Fame Ball Tour》的門票和一個見面和一個問好的所得捐贈給洛杉磯的Odyssey Charter School和小學,為緩解他們資金預算的不足籌款。競拍在2009年2月17日開始,在eBay上,GaGa 被描述為「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機會見到為兒童教育問題積極努力的GaGa。」這個拍賣由Giving Engine Auction Management管理,已於2009年2月26日結束。
GaGa 的首個北美巡演,《The Fame Ball Tour》,於2009年3月12日開始,受到極大好評。事先GaGa 對她的支持者承諾從她馬上進行的表演上,他們將感受到高度的戲劇化表演,她說,「我希望我做的更具有安迪·沃霍爾概念:流行表演藝術,多媒體,時尚,科技,視訊,影片。而且他們要一起出現,而且他要成為流動的博物館展覽。」GaGa 在小野貓5月的巡演演唱會澳大利亞站的嘉賓表演受到熱烈的好評,但也有評論員指出GaGa 用她的表演搶了小野貓的風頭。
GaGa 在2009年5月的滾石雜志封面半裸出鏡,是僅僅為他們的年度「穿著塑料泡沫Hot List」,此造型在世界各地引起不小話題,GaGa 本人更曾穿著此套衣服演出。在2009年6月,她宣布將和肯伊·威斯特一起舉行巡演,但最後取消了合作計劃。
2009年11月23日,GaGa 推出改版加新歌專輯《The Fame:Monster》,首波主打《Bad Romance》更在美國告示牌百大單曲排行榜得到第二名位置,此歌曲在全世界創下瘋狂熱潮,世界各地皆可以聽到此歌曲熱唱,而該歌曲的音樂錄像帶在YouTube上更在短短三個月內突破一億的點閱次數,音樂錄像帶當中GaGa 的瘋狂造形也在全世界引起模仿熱潮,此歌曲的大熱賣使得GaGa 在世界各地更加知名。而隨著改版專輯《The Fame:Monster》的發行,GaGa 展開了全新的世界巡迴演唱會《The Monster Ball Tour》,在北美的每一個場次門票皆全數銷售一空,而國外場次的門票也非常搶手。
2009年12月在洛杉磯的諾基亞劇院演出時,並向全球歌迷宣布首專《The Fame》銷量大破800萬張的好消息。
在2010年
GaGa 在2009年底藉由《Bad Romance》一曲於世界各地爆紅,令她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迅速攀上世界樂壇天後地位,而她的音樂也被國際各大音樂獎項肯定。在第52屆格萊美獎上,GaGa 獲得了5項提名,最後抱回兩項大獎,而她在頒獎典禮現場與艾爾頓·約翰的演出,更被媒體評為格萊美最佳演出之一。她在今年度於世界各地繼續她的《The Monster Ball Tour》,她在忙碌之餘不忘公益,她出席了包含防治艾滋病等等的公益活動,她也將一場位於紐約的演唱會收入,全數捐給受強震侵襲海地災民。
2月16日,全英音樂獎第30屆的頒獎典禮在英國舉行GaGa 入圍三項並擔任表演嘉賓,最後三項大獎全數得獎,成為第30屆全英音樂獎的最大贏家,而她在領取獎項時哽咽落淚表示「歌迷是第一個願意相信我的人。」,她也在發表感言時向剛過世的知名設計師亞歷山大·麥昆致敬,這位設計師曾將GaGa 譽為自己的「謬斯女神」,而GaGa 在《Bad Romance》中的瘋狂設計也皆出自麥昆之手。
3月3日,GaGa 的官方網站正式宣布了《The Fame Monster》專輯的第二首主打歌《Telephone》的音樂錄像帶即將首播,該音樂錄像帶則由動感天後碧昂絲跨刀演出,而《Telephone》在3月5日登上Billboard排行榜的舞曲點播排行榜冠軍,成為GaGa第六首得到告示牌舞曲排行榜冠軍的單曲。
3月4日,德國的Echo Music Awards上,GaGa 贏得了最佳新人獎、最佳國際流行/搖滾藝人以及最佳年度單曲三項大獎。
3月底,GaGa 正式公開《The Fame Monster》專輯的第二首主打歌《Telephone》的音樂錄像帶,她在MV中近全裸的演出以及碧昂絲的跨刀演出,令這只音樂錄像帶在各大網站與媒體迅速傳播著,縱使這只音樂錄像帶公開後受到不少保守人士的批評,但《Telephone》依舊登上眾多排行榜的冠軍。
GaGa 的官方網站在五月發表了《The Monster Ball Tour》於2011年的加演巡迴場次,也宣布第三波主打《Alejandro》將於6月1號正式公開。
在2010年的世界音樂獎上,GaGa 的音樂再次獲得大肯定,她一個人包辦了包含最佳流行歌手在內等五項大獎,成為今年世界音樂獎的最大贏家。
6月初,GaGa 在節目Larry King中談到自己的狼瘡測試結果呈陽性,但目前為止還不能確定患有狼瘡病。
6月8日,官方網站正式播出第三波主打《Alejandro》音樂錄像帶。GaGa 在MV當中演出修女的形象隨即遭到教派人士評擊。美國知名歌手Katy Perry也因身為虔誠的天主教徒,而在Twitter上表達對於該MV的不滿,但她本人則表示該MV是獻給她年初過世的知名設計師好友Alexander McQueen,而該MV所製造的話題也使得點閱人次在僅僅僅三天內達到800萬。
7月,《Bad Romance》成為YouTube成立五周年內點閱率最高的影片。
7月9日,GaGa 在NBC電視台的早上直播節節目《今日秀》(Today)中表演,現場吸引了超過過20000名歌迷觀賞,亦創下該台開播以來現場人數最多記錄。
8月12日,GaGa 在洛杉磯史泰博體育中心進行巡演演唱時,公布出道以來專輯銷量已突破1300萬張,單曲銷售更是突破5100萬張!
9月,一年一度的MTV音樂錄像帶大獎於洛杉磯展開,GaGa 以13項入圍創下史上單屆最多入圍記錄,最後更風光拿下包含年度最佳音樂錄像帶等8項大獎,她於領獎時激動地落淚,同時宣布她的第二張專輯命名為《Born This Way》並且現場演唱該歌曲的其中一段。而她在該頒獎禮所穿的一套由新鮮牛肉所製成的肉片裝,再次使她成為全世界的焦點話題。
在2011年
年初,GaGa 宣布第二張專輯《Born This Way》將於5月23日推出,首張同名單曲《Born This Way》則自原訂2月13日提早至2月11日推出。
2月11號,《Born This Way》正式推出,隨即空降iTunes音樂商店世界各地23個國家的下載榜首,成為有史以來iTunes音樂商店最暢銷的歌曲。雖然單曲相當成功,但卻引來抄襲疑雲與反應兩極的評價。《Born This Way》被指扮襲Madonna的1989年名曲《Express Yourself》,其單曲封面也被指抄襲Kylie Minogue2007年歌曲《2 Hearts》的封面。不少人認為該歌曲不如GaGa 之前的歌曲,但也有另一派的聽眾認為這是她轉型之作。縱使風波不斷,但這並不妨礙GaGa 女王般的降臨而首日電台的下載次數,也打破動感天後碧昂絲先前所保持的紀錄。在2月15日的告示牌Hot 100單曲排行榜上,《Born This Way》僅推出三日就達到45萬次下載數量並空降排行榜冠軍,這不僅是GaGa 的第三支Hot 100冠軍單曲,更成為告示牌排行榜創立半世紀以來的第1000首冠軍單曲,第20首空降冠軍的單曲。《Born This Way》自首周空降冠軍後連續穩坐冠軍位置長達六周,但該紀錄亦被Katy Perry的《E.T. (Feat. Kanye West)》升上排行榜冠軍而中斷。
2月13號,音樂界的盛事第53屆葛萊美頒獎典禮在洛杉磯舉辦,坐在蛋形容器內由幾位舞者抬著的她直到正式表演新單曲《Born This Way》時才露面。她在舞台上的精湛表演與光芒四射的舞檯布置成為該屆格萊美的最大亮點,也成為了一個為許多樂迷津津樂道的話題。該屆頒獎典禮上,她獲得最佳流行女歌手、最佳短篇音樂錄影帶與最佳流行專輯獎,成為該屆格萊美獎的最大贏家。
3月11日,位於亞洲的日本東部發生芮氏規模9.0的強震並引發海嘯,該國沿海眾多大城市都遭淹沒損失相當慘重,GaGa 在隔天立刻於網路上公開販售賑災手環,並號招歌迷與歐美眾明星們共同捐款響應賑災。
第二支主打單曲《Judas》原定在5月8日公開,但由於泄露,已提早至4月19日,但是在4月16日在網上已經流出,所以在該日放上架。MV里Mary Magdalene(GaGa飾),愛上Judas,因為無法原諒自己沒有殺了Judas的錯誤,所以沒辦法繼續前行,她將背叛看的太重,寬恕自己愛的人,又被愛自己的人寬恕, 所以讓自己去頂替所有罪過,讓世俗把自己折磨致死, 於是在結尾被亂石打死。該MV當中的耶穌由一位黑人飾演也引起爭議。由於諸多爭議以及曲風和舊單曲《Bad Romance》的相似,《Judas》並沒有獲得預料中的好成績,在告示牌排行榜上僅僅首周空降第十名,之後就快速下滑,很快就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雖然單曲成績不盡理想,它的MV點閱率卻是目前專輯釋出的四個音樂錄像帶中最高的,達到95,000,000次。
HBO電視台於5/7日播出GaGa 於紐約麥迪遜花廣場錄影的The Monster Ball Tour紀錄片,這也是首次正式的官方錄影播出。
5月9日,第一首宣傳單曲《The Edge Of Glory》上傳到itunes販賣,並迅速上升至該下載榜第一位。
5月12日,GaGa 為了促銷最新專輯,將與臉書熱門游戲「農場鄉村」(FarmVille)電玩業者異業結盟,在5月17日,推出全新的GaGa 主題游戲。媒體報道,社群游戲大廠Zynga即將在17日推出「以GaGa 為靈感來源的農場游戲,呈現GaGa 的風格,以及專輯、音樂錄像帶的主題,比方說水晶、獨角獸和騎機車的綿羊等」。另外,Zynga在回饋玩家的獎勵系統Rewardville中,也將提供10項相關虛擬寶物供玩家換取。歌迷在完成「GaGa農庄」中的某些特定任務後,還能提早欣賞到GaGa預定在23日上市的新專輯《Born This Way》。此外,粉絲只花25美元(約713元台幣)買游戲儲值卡,就能免費下載該專輯,同時得額外單曲和專屬GaGa虛擬寶物等。GaGa 發表聲明,希望透過嶄新方式與歌迷分享和慶祝《Born This Way》專輯上市,「Zynga在農場鄉村另闢神奇地點,讓粉絲可前往游戲,率先聽到新專輯。」
5月17日,GaGa 見《The Edge Of Glory》出乎意料地非常受歡迎,決定把《The Edge Of Glory》派到電台和正式轉為《Born This Way》專輯里的第三首單曲。另外,第二首宣傳單曲《Hair》被上傳到itunes販賣,該曲由RedOne監制。
5月18日,美國著名雜志《福布斯》公布了今年全球最具權勢的名人100名,GaGa 擠下蟬聯冠軍4年的奧普拉,登上No.1的寶座。要知道奧普拉是怎樣的一位人物,能夠擠下蟬聯4年的奧普拉,GaGa 的實力已經到了壓倒性的水準。
5月23日,被GaGa 宣稱為「十年來最偉大的專輯」,她個人的第二張專輯《Born This Way》正式發行。(詳情請看「Born This Way」詞條後評)
6月16日,《The Edge Of Glory》MV正式推出,原定由知名導演Joseph Kahn的美人魚概念作為最後採用方案,但在最後已經拍攝好的MV遭到遺棄,整個原訂的導演團隊更遭到開除,並由GaGa 本人親自導演新的內容。這支MV推出後立刻遭到多方批評為「最無趣也最失望的音樂錄像帶」,而擁護者則認為她想透過該MV表達對過世祖父的思念。GaGa 也與導演的團隊陷入僵局,她臨時放棄原本拍攝的內容並且開除導演團隊之行為,被批評為「對導演最大的侮辱」,雙方擁護者在Twitter上面掀起一場論戰,但GaGa 本人至今仍未對於這件事情有任何錶態。MV中的薩克斯風手於MV推出不久後因心臟衰竭而不幸辭世。
6月21~30日,GaGa 第四度訪問日本,並於25日千葉幕張出席日本MTV錄像帶音樂獎賑災演唱會之記者會時,全程閉眼接受采訪,更捐助150萬美元給日本地震受災災民。
結束長達11天的日本宣傳行程後,GaGa 於7月1日晚間搭乘私人專機飛抵台灣,展開她的首次寶島行。台中市政府訂7月3日為「GaGa日」,同日於台中圓滿戶外劇場舉行歌友會。歌友會原訂只演出4首,但最後加碼為9首,也成為她這一次為了宣傳新專輯的表演中,時間最長也演唱最多曲目的一次。她於4日出席位於她下榻之台北晶華酒店的記者會,當被問到何時再訪台灣時,她立刻回答「Next Year」,並用「I Promise」承諾台灣歌迷將於明年的巡迴演唱會時將再次回到台灣並舉辦演唱會,但她原訂於5日離台則提早至4日晚間10點,據稱是歌友會的加碼演出讓她體力透支,於是提早前往下一站新加坡休息。
2011年7月初,因第三支單曲《The Edge Of Glory》在Hot100的排名已達到極致,GaGa 因此表示將推出第四支單曲,並以「YUYI」來表示第四單,至於「YUYI」則被歌迷謠傳就是抒情歌曲《Yoü And I》。
7月20日,GaGa 正式展開第四支單曲的MV拍攝,她於訪問台灣期間就已透露正在准備推出專輯的第四支單曲。她表示這支單曲將會等到MV拍攝完畢後,於播出MV時才會同步開放電台點播與線上下載。她在美國時間7月25日在節目受訪時透露第四支單曲為《Yoü And I》,這支新單曲的MV原定於8月19日公開,但在8月16日就由GaGa 本人提前於自己的Twitter網站上公開,其中的人魚造型以及她化為一名叫做Jo Calderone的男子並與自己親吻等情節都成熱門話題。
8月28日,MTV音樂錄像帶大獎於洛杉磯盛大登場,GaGa 化身為《Yoü And I》MV中的Jo Calderone出席領獎典禮並擔任典禮的開場表演嘉賓,傳奇樂隊Queen的吉他手Brian May更特別傾情伴奏。她以《Born This Way》的MV奪得最佳女歌手錄影帶以及最具啟發性音樂錄影帶兩個獎項,使她個人以13座獎杯的紀錄成為MTV音樂錄音帶大獎史上得獎數排名第二位的歌手,僅次於流行天後Madonna。

gaga的 主要成就poker face(19國蟬聯單曲排行榜第一名),Just Dance(各大酒吧夜店追捧,傳唱率超高的超人氣作品),
Paparazzi(專輯主打歌),Love Game, Bad romance, Telephone.
gaga的主要成就: 一座艾美獎
五座格萊美大獎
十三座MTV音樂錄影帶大獎
十七座公告牌大獎

心酸
她爸爸也看不慣自己女兒的穿著打扮,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示不滿。

在一次雜志的采訪後,雜志封面上的GaGa仍像以往一樣濃妝艷抹,但全身卻只穿著一套肉色的內衣,對比頗為強烈。在雜志內頁的文章中,GaGa則向讀者談到了自己在成名之路上遇到的點點滴滴。當GaGa談到自己的演藝生涯,她說道:「很長一段時期內人們並不理解我,他們不是說我『太前衛』,就是說我『太戲劇化』。但我自己對這一點一直懷有巨大的抱負。」至於她對舞台的熱愛,人們更是可以從她的字里行間感受到,「我的朋友們對我開玩笑,說舞台下面的我就是一具死屍。看來現在是我的屍體在接受采訪了。」

Ⅱ 中國人工智慧產業還存在哪三項弱點

如今,「智能+」社會已步步臨近,社會各界也正積極勾勒未來社會圖景。國外人工智慧巨頭動作不斷,在基礎技術、應用領域方面都有諸多突破,可以總結為三點:基礎研究能力強、跨界創新密集、人才紅利持續發揮。

騰訊研究院發布的《中美兩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全面解讀》,從企業人數分布可以看出中美之間的巨大差異。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美國共有1078家人工智慧企業,員工數量為78700名;中國有592家人工智慧企業,員工數量為39200名,約為美國的50%。分領域來看,在處理器/晶元領域,美國員工人數是中國的13.8倍,美國17900人,中國1300人。中國在技術層領域的企業人數也遠遠落後於美國,僅在智能機器人領域人才稍多,為6400人,是美國同領域人數的3倍。

根據全球職場社交平台「領英」的數據,7成美國人工智慧人才從業10年以上,而中國僅有4成相關人才有這樣的從業經驗。報告分析,這源於中國人工智慧產業起步比美國晚,人才培養模式尚存差距。

中國高校在很長時間內並沒有人工智慧專業,而美國是人工智慧概念的誕生地,基本上大院校都有人工智慧專業和研究方向。根據美國國家科技委員會的人工智慧全球大學排名,前20名中有16所是美國大學,這些大學源源不斷地向科技企業輸送人才。

業內人士表示,由於人才匱乏,人工智慧工程師的年薪水漲船高。博士畢業進入企業,起薪或可高達百萬元,「否則根本留不住人」。而且,即便這樣的人也很難「上手就用」,都要在公司經過數月至一年的專業培訓。

目前,中國正在快速追趕美國人工智慧人才的培養步伐。從論文發表數量來看,華人作者的領先優勢日益明顯。在「深度學習」領域,中國的論文數量從2014年開始超越美國。專家認為,人才培養是「智能+」發展的關鍵,而且,人才培養要與重點項目相結合,真正做到核心人才本土化、核心項目自主化。

《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建議,應建立機器人行業亟須的多層次、多類型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建立校企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同時,建立培養標准體系,運用職業培訓和職業資格制度加深與汽車、電子、化工、消防等相關行業合作,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良好對接。

國務院2017年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提到將「加快培養聚集人工智慧高端人才」。伴隨著巨大的市場需求和應用場景,我國有望吸引更多人才來華從事人工智慧行業。

在面向2030年對我國人工智慧發展進行的戰略性部署中,我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也明確提出了我國人工智慧發展的「三步走」目標:

第一步,到2020年,人工智慧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人工智慧產業進入國際第一方陣,成為我國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第二步,到2025年,人工智慧基礎理論實現重大突破、技術與應用部分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人工智慧產業進入全球價值鏈高端,成為帶動我國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主要動力,智能社會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到2030年,人工智慧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我國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人工智慧產業競爭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專家認為,要想讓機器人滲透到人們生活,真正實現智能社會,一定要把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好,建立知識庫、大資料庫、面向各類具體問題的智能系統等。「這不僅要有技術,還涉及整個社會體系、服務體系和治理體系等。」業內人士呼籲,要加快機器人向各領域的應用,實現人機協調、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營造有利於機器人發展的良好生態。

瑞銀研究報告顯示:至2030年AI每年將為亞洲貢獻經濟價值高達1.8萬億至3.0萬億美元,將對金融服務、醫療保健、製造、零售和交通等行業產生巨大影響。這些行業加起來,相當於目前亞洲GDP的三分之二。

據統計,2000至2016年,中國人工智慧企業數量累計增長1477家,融資規模達27.6億美元。其中,2014至2016年三年是中國人工智慧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這三年裡新增的人工智慧企業數量占累計總數的55.38%。另據艾瑞咨詢公開數據,中國人工智慧產業規模2016年已突破100億元。

面對優勢,還需戒驕戒躁;面對補足,還需踏實補強;我國應在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浪潮中爭當「弄潮兒」。

未來已來,當時代的鍾聲緩緩敲響,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將是最難掌控但必須面對的不確定性因素之一,抓住了就是機遇,抓不住就是挑戰,必須在日新月異的科技大變革中、在國際合作與競爭的征程中加速前進。

Ⅲ 扎克伯格成為全球第三大富豪,他的成就有哪些

80後的扎克伯格可能感覺已經到達人生的巔峰,因為他正式進入了世界“千億富豪”俱樂部了,而個這“俱樂部”是全球最難進入的一個,因為在今天之前也只有兩名“會員”世界首富貝索斯和前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扎克伯格的身家達到歷史最高點超“100,000,000,000”美元。







Ⅳ 美國總統華盛頓,主要的成就有哪些

喬治華盛頓是美國的第一任總統,他是唯一在接連兩次選舉中都獲得全體選舉團無異議支持他當選總統。由於他在美國獨立戰爭和建國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他在1775年至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時是殖民地軍的總司令),華盛頓通常被稱為美國國父。

被選為第二任總統後,華盛頓堅持拒絕擔任第三任總統,因此寫下美國總統任期不能超過兩屆的不成文慣例(後來被正式寫進美國憲法第二十二修正案。)他在任期里所執行的政策和法案,有許多被延用至今。重要的法案有:

Ⅳ 扎克伯格致敬微信,Facebook支付能成功嗎

很困難,海外市場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尚未全面展開,支付場景也無法完全銜接。大多數情況下仍然需要傳統的支付方式,因此移動支付很難顯示碾壓的經驗優勢。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目前有近8000萬人使用移動支付,約占總人口3.3億的24%。此外,許多對蘋果支付不滿意的用戶覺得谷歌錢包不方便,三星支付用戶也隨著智能手機份額的流失而被遇難。從這個角度來看,占據全球20多億用戶社交生活的Facebook Pay仍有很大的增量空間。


雖然前面提到的移動支付的市場潛力仍然很大,但這並不意味著Facebook Pay將是第一個獲得增量獎金的幸運者。谷歌早在2011年就推出了谷歌錢包,亞馬遜的亞馬遜支付也在2015年推出,Facebook Pay已經在信使支付上測試了三年,更不用說蘋果支付和蘋果卡了。如此眾多的巨頭各自擁有巨大的全球業務支持並不斷前進,但目前只有在安全性方面享有很高聲譽並使用NFC技術進行近場支付的蘋果支付可以說取得了一些成就。幾乎所有其他公司都遇到了信息安全方面的擔憂。

Ⅵ Facebook為什麼可以讓意念打字成為現實

前不久,馬斯克的「神經蕾絲」公司公布了其植入型腦機介面技術,引起了廣泛關注。近日,Facebook也發表了有關腦機介面的研究報告,看起來好像比「神經蕾絲」更厲害。



Facebook的創辦人是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他是哈佛大學的學生,之前畢業於阿茲利高中。最初,網站的注冊僅限於哈佛學院的學生。在之後的兩個月內,注冊擴展到波士頓地區的其他高校,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學院、特福茨大學Tufts,以及羅切斯特大學Rochester、斯坦福Stanford、紐約大學NYU、西北大學和所有的常春藤名校。第二年,很多其他學校也被加入進來。最終,在全球范圍內有一個大學後綴電子郵箱的人,如.e,.ac,.uk等都可以注冊。之後,在Facebook中也可以建立起高中和公司的社會化網路。

Ⅶ 是否是因為社交軟體讓我們更孤獨

如今的社交軟體越來越發達,人們習慣的喜歡用社交軟體溝通,然而是否是因為社交軟體讓我們更孤獨呢?下面就讓我們來探討一下是否是因為社交軟體讓我們更孤獨。
即使當人們在網路上越來越活躍地交往時,現實中是不是變得越來越孤獨?
來自威斯康星大學密爾沃基分校交流傳播專業的副教授Hayeon Song在最新的研究中解釋了這個疑問。
宋教授的研究特別針對臉書(Facebook)這種社交網路。臉書目前已經擁有超過十億的用戶,並且這一數字還在持續增長,它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社會交互的主要推動力。
宋教授和他團隊的這項工作成果發表在今年夏天的《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上面,他們通過分析已經存在的相關研究數據得出結論,認為臉書的使用和人們的孤獨感之間確實有某種聯系。這些研究者總結道,並不是臉書讓人們感到孤獨,而是孤獨感把人們帶到臉書裡面。
「互聯網悖論」的假設
研究者們之所以將關注點集中在臉書上面,是因為到目前為止臉書是最受歡迎的社交網站,研究顯示,人們通過這個網站分享自己的個人的消息,認識不同的人們,結交新的朋友。對全世界的網民來說,在家裡或者在工作中使用臉書的時間佔到其總上網時間的百分之五十四,對美國網民來說更是達到了百分之六十二。
宋教授提到,不管社交網路的這種「聯絡」作用對人們之間的互動關系有利或者有害,這樣的話題一直都是媒體以及學術界持續的話題。近幾十年以來,研究者們一直在調查互聯網的使用總體上對人們的心理是有害的還是有益的。
宋教授提到,總的來看,研究者對這個問題所謂的「互聯網悖論」有兩種互相矛盾的假設:
是不是在機器上花費了太多的時間,反而阻礙了人們真正在現實生活中結交新的人?
是不是社交網路這種途徑使得那些靦腆的,不善於社交的人有機會可以用一種對他們更舒適的方式與他人交流?比如說,人們上網交流時,在說話之前他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深思。這使得人們在交流的時候減少很多焦慮感。
盡管關於互聯網使用的總體研究已經非常廣泛,但是與臉書這種新的現象相關的研究還不是特別多。
宋教授和他的團隊搜集和回顧了所有已經發表的與這一問題有關的數據,他們以「臉書」為關鍵詞在電子資料庫中搜索,並且也和其他比如焦慮、悲傷和孤獨等相結合。
宋教授提到,一些研究者認為臉書的使用有利於減少人們的孤獨感,也有一些研究者持相反的意見。

Ⅷ 矛盾難解 ,分歧加大,G7何以淪為「吵架俱樂部」

近兩年的G7俱樂部,完全就是在吵架,沒有一個問題能達成共識,在歐洲經濟影響力的減弱下,G7俱樂部的矛盾越來越多,各個國家都在表達自己的意見,就像菜市場一樣,完全沒有了大國會議的尊嚴。

作為一個富人俱樂部,各個成員國有著相同的利益,很多方面都有著相似性,如果G7因為本身整體實力衰弱而出現矛盾,達不成一致的觀點,這個G7峰會存在的意義,將會越來越弱.

Ⅸ 怎麼樣才能保持專注

我自己用的方法是再處理瑣碎事情之前,先記下自己的大概的思路,回來之後 自己思考閉眼睛回顧之前的問題1分鍾,然後再繼續處理那件事

那麼如何能夠在這么長的工作時間中保持專注呢?

為了確保進度,我需要每天學習10-12小時。而且還得專心,而不僅僅是時間長。當你在以兩倍的播放速度看上課視頻的時候,即使是短暫的開小差也會讓你的進度脫軌。

下面是幾個有效的幾個關鍵點供參考:

1. 啟動效應

2. 無干擾的休息

3. 主動工作

4. 固定日程

啟動效應:如何大幅提高動力來保持專注

我採用的第一條策略被我稱作啟動效應,意思是設置好你的工作環境和常規工作來讓你更想把事情完成。

我們都明白啟動效應的消極形式。當你在拖延並且沒有趕上工作進度的時候,將會非常難驅使自己去著手開始。即使工作量本身很小,還是經常讓人覺得不可能著手去完成它。

一個主要原因是負面啟動效應。當你開始拖延的時候,它影響了你的思維模式,使得你更難激勵自己。心理學家已經確立了很多種情形下的啟動效應,所以沒有理由認為拖延不適用於此。

但是正如負面啟動效應可以滅掉你的動力,積極的啟動效應可以創造動力。如果你正確地布置你的環境,他們會強化這種效果,使得你無需多少努力來具備更強的工作意願。

這里有一些我用啟動效應成功的辦法:

1. 早起並馬上開始工作。

這么做不是為了節約時間,而是因為早起對我來說和完成工作有著極強的關聯。當早起的時候(早是相對我的休息日而言,那些日子我通常睡到自然醒),我相當於馬上給自己一個「今天要好好乾」的潛意識信號。

2. 制定一個行動計劃。

即使工作並不復雜,我也經常制定計劃。因為計劃本身是一種開始行動的正面啟動效應。當然,你可以浪費很多時間在計劃上。但是用10分鍾來籌劃你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要做的事情可以促使你前進。

3. 早早完成一大塊工作。

如果你很早就把工作完成,這會給當天剩下的時間帶來積極啟動效應。我一大早就完成2-3小時工作的日子也正是我能夠輕易在接下來的8個小時中堅持工作的日子。

無干擾休息:如何不消滅你的動力

休息是無法避免的。並且有時候,休息是有意義的。在解決bug的時候休息一段時間可以幫助你從新的角度思考問題。清空你的大腦有助於你重新獲得專注。

然而,大部分人的休息方式是愚蠢的。他們不僅休息時間有問題,並且在休息期間做的事情也不對。這些錯誤完全消滅了他們早先獲取的動力。

無干擾休息意味著不消滅你的動力的休息方式,這樣你就可以重新激發能量,而不是被停工拖住而最終陷入拖延。

第一條休息原則是:永不採用參與式的休息。電視,網路,電子游戲,臉書(Facebook),手機簡訊,電子郵件或任何會占據你的頭腦的東西都不行。原因是,你不能讓好不容易建立的動力被其他任務所替代。

相反,我發現採用放鬆式的休息更加有效,但我可以很容易地重新回到工作中。散散步,喝杯水,或者伸展一下,都是不錯的選擇。我還發現小憩也很有用,不過好像這並非對所有人有效,所以小心使用吧。

那麼,聽起來我好像把所有有趣的事情都從休息中排除了。如果你沒法享受的話,那麼休息還有什麼意義呢?

這就是它的意義所在。休息不是用來做有趣的事的,放假才是。

休息是有策略地重新組織你的能量和能力來完成手頭上的工作。把電視,游戲,和娛樂放在你可以沒有負疚感放鬆的夜晚吧。

主動工作:或——為什麼聽課的時候那麼難保持清醒

被動任務比主動任務更難專注。比如,閱讀比寫作更難保持專注。聽課比編程更難保持專注。被動任務主要是在觀察,主動任務主要是在做事。

因為被動任務使得保持專注更難了,並且那麼多學習內容都默認為一種被動任務,許多學生都發現一次保持一到兩小時的專注時間是難以置信地難。

我用了這些辦法來學習:

1. 使得任務變得主動:
閱讀的時候,採用主動閱讀技巧來使得閱讀過程不那麼被動(這不車軲轆話么,囧——譯者)。聽課的時候,寫下你自己的想法和解釋,而不是只寫下授課老師說的話。

2. 分解主動任務。將長閱讀或聽課分解為主動的自我解釋任務。這可以是採用費恩曼學習法或對學習內容進行快速自測。

固定日程:努力工作的最好辦法是好好過日子

調整適應大量工作任務的最重要辦法是保證自己有休假時間。如果你白天不好好工作,卻逼迫自己整夜學習的話,你很容易就會筋疲力盡的。

這就是為什麼當我感覺有壓力的時候,我最晚在下午7點就停止工作。而且我總是保證周六放假。這兩件事情是不可協商的,並且他們幫助我保持清醒。

Cal Newport
(另一個效率博客的作者——譯者注)把這種方法叫做固定日程生產力。我發現,如果你需要靈活性來經常變更每日任務計劃,卻又不想推遲工作時間的話,這是一種特別有用的辦法。

我在工作日使用固定日程的既定界限,同時結合我自己的以任務為核心的時間管理系統——每周/每日目標法。當我的工作可以很容易地被事先分解成為任務時,我喜歡僅僅採用每周/每日目標法。但是我發現,如果我事先無法知道自己將做些什麼的話(當我打算幾天就學完一門課的時候,往往如此),兩種辦法都用比較好。

然而,關鍵之處並不在於你採用哪種系統,而在於你將工作和生活清晰地分離開來。我見過總是陷入超時工作無法自拔的學生。他們沒有意識到,這么做對他們的整
體效率是多麼大的損害。即使我一周學習65小時,以四倍的速度來學習一門課,我仍然確保自己的夜晚和周六是空閑的——沒有例外。

專注的關鍵不在於巨大的毅力或濫用葯物,而在於使用你自己的心理與動機機制來完成更多事情。更重要的是,它意味著你需要有策略地使用休息和放假。這樣,你就可以最大化自己的生產效率,而不是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盡。

方法供參考,具體問題因人而異,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很重要。

Ⅹ 愛因斯坦臨終前為何燒掉全部筆記

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但是根據愛因斯塔生前的話語來說,這個行為或許只是意味著愛因斯坦和這個世界在進行告別。對於這樣一個智商堪稱是有史以來最厲害的人物,我們很難對其行為進行推測。但是簡單的猜想還是可以有的。在愛因斯坦的筆記本當中,所記錄的東西千金難易。

當然,同樣不排除愛因斯坦保有自身神秘感的因素。縱觀大多數的科學家,所取得的讓人矚目的成就,往往都是發生在二十齣頭的年紀當中,再往後所能夠取得的成就往往只是建立在之前的基礎之上,愛因斯坦或許為了避免自己被公眾剖析,從而選擇焚燒所有的筆記。

閱讀全文

與成果臉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