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地使用權出讓與土地使用權劃撥的異同
土地的性質都是使用權而不是所有權.
出讓土地是通過招投標或以市場等價回補償方式取得的,交易時無限繳答納土地出讓金.
劃撥土地則是國家通過無償方式劃撥給國有企事業單位建房的,交易時必須繳納土地出讓金給國家補償.
2. 什麼是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兩者有什麼區別
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國家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給土地使版用者,由土地權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是土地交易一級市場,由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代表國家通過拍賣、招標、掛牌出讓和協議四種方式出讓土地。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已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讓的行為。是土地使用權交易二級市,採取方式多為出售、交換和贈與。
3. 土地使用權出讓與轉讓的關系
:(一)出讓與轉讓的聯系:土地使用權作為土地使用權轉移的一種形式版,它與土地使用權權轉讓行為相同,都是一方將基擁有的土地使用權依法有償、有期限地讓渡於另一方當事人;土地使用權出讓與轉讓行為均不影響國家對出讓、轉讓的土地的所有權。這兩點體現了二者的共同性。
(二)出讓與轉讓的區別:1、土地使用權出讓是創設財產權的行業,而土地使用權轉讓則是轉移財產權的行為。2、法律關系的主體不同。出讓法律關系的主體一方為土地所有者,另一方為土地使用者。3、出讓金與轉讓費的構成及反映的關系不同。
4. 土地使用權轉讓和出讓的區別是哪些
兩者的主體不同、行為性質不同、轉移條件與程序不同、交易市場不同。
5. 國家土地使用權出讓與轉讓的區別有四點
隨著中國城市化的發展,現在農村面值逐年減少,而土地的紛爭則越演愈烈。國人對於土地的狂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從古至今,有多少王朝因為土地的事情而衰落甚至滅亡,特別是一些農民起義,關於土地使用權該怎麼辦呢?首先在法律上下功夫。有朋友就問國家土地使用權出讓與土地權轉移有什麼區別?其實它們的區別具體有四小點。
出讓。即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
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移的行為,包括出售、交換和贈與。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與土地使用權轉讓的區別是
(一)兩種行為當事人不同。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行為的當事人,一方是作為土地所有者代表的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等,另一方是土地使用者。土地使用權轉讓行為的當事人雙方都是土地使用者。
(二)兩種行為的標的不同。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行為的標的有兩個特徵,一是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地塊面積大,二是土地使用權讓渡期限長,而土地使用權轉讓者所涉及地塊的面積和讓渡期限一般低於前者。
(三)兩種行為運行機制上不同。
土地使用權出讓的運行機制體現為壟斷競爭性。其壟斷性表現為國家是土地使用權的唯一的提供者;其競爭性表現在土地使用權的需求方多樣性,以及土地使用權出讓方式的靈活性。土地使用權轉讓的運行機制則是限制競爭性,因為這一層次的土地使用權的流動及價格的形成受市場機制的影響較為明顯,如果管理失控,極易導致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投機現象的發生。其限制性表現在,國家在土地使用權轉讓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時,具有優先購買權;土地使用權價格不合理上漲時,國家可以採取最高限價或稅收加以干預。同時,土地使用權轉讓必須是按照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條件進行的開發、利用,否則不允許轉讓。
(四)兩種行為當事人權利與義務的不同。
從現行法律規定來看,土地使用權出讓時,土地使用者應當在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後六十日內,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土地使用者支付出讓金後,須依法將土地使用權取得登記手續,領取《國有土地使用證》,並按照出讓合同的要求開發、利用和經營土地,若需要改變土地用途的須經過政府及有關部門審批,重新簽訂出讓合同。
對於未按出讓合同規定期限和條件開發、利用土地或擅自改變其土地用途的,將受到政府部門的行政處罰,直至收回土地使用權。而在土地使用權轉讓時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主要限定在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所規定的范圍之內。土地使用權轉讓後,轉讓人便不再與土地使用權出讓人發生權利義務關系,而由轉讓行為中的新的受讓人繼承尚未履行的義務。同時,轉讓雙方當事人應就轉移土地使用權及出讓合同和登記文件中所載明的權利義務等辦理過戶登記手續。
經過上述說的四小點,希望能夠解決各位朋友的問題和困惑,避免因為不懂其含義而受蒙騙,做了虧本的事情,又糊里糊塗的。對於土地這方面的事情,小編建議各位朋友都是要小心為上,遇事要留一個心眼,有些朋友可能是學法律的更加要弄清楚其區別。遇上出讓或者轉讓土地的事情是最好向相關律師咨詢一下,尋求法律的幫助,這樣就萬無一失了。
6. 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的區別和性質是什麼
國有土地出讓是指國家作為土地所有者通過有償的方式向單位和個人提供土地使用權內的行為;土地使容用權轉讓時指已經出讓的國有土地,經受讓方投資達到一定數額和規模後再進行買賣的行為。出讓地包括工業、商業、住宅等。40年是商業用地,住宅是70年。也可能是其他性質的出讓地改變用途為住宅,已經減去以前出讓時已經使用的年限。
7. 土地使用權出讓和土地使用權轉讓有什麼不同了
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國家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版給土地使用者,由權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是土地交易一級市場,由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代表國家通過拍賣、招標、掛牌出讓和協議四種方式出讓土地。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已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讓的行為。是土地使用權交易二級市,採取方式多為出售、交換和贈與。
8. 股權轉讓與土地使用權轉讓有哪些關系
土地使用權轉讓和股權轉讓都以土地使用權轉讓的形式取得目標土地使用權,或以公司股權轉讓方式取得目標公司控制權,都可以達到實際開發利用目標土地的目標。應該說,經濟學、法律意義上的股權轉讓和土地使用權轉讓,本來界限是十分清晰的。但虛擬資本的轉讓,往往意味著實體資產支配權的轉移,從而使一些人對二者的界限模糊起來。比如,有人認為,在股東之間發生股權轉讓時,其包含的土地使用權也發生了轉移,所以股權轉讓也應當符合土地使用權轉讓條件,辦理土地變更登記,繳納有關土地稅費,否則,即構成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股權轉讓和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構成要件、轉讓條件、適用法律、登記部門和發生的稅費均不同,不能將股權轉讓和土地使用權轉讓混為一談,簡單地認為股權轉讓和土地使用權轉讓是一碼事。
股權轉讓與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根本區別在於,股權轉讓是虛擬資本的轉讓,受《公司法》調整,不能認定為任何特定實體資產的轉讓。股東取得股權,意味著取得了對公司一定程度的財產支配參與權與收益分配權,而不是某個特定財產的擁有權,只有在公司財產分割時才能確認具體財產的權益。即使在極端的情況下(如公司僅有土地使用權),也不能理解為特定財產的轉讓。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則是實體資產的轉讓,也是特定資產的轉讓。在我國,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受《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物權法》等調整。土地使用權轉讓,是一種特定實體資產支配權的轉讓,與股權轉讓有本質的不同。盡管股權轉讓中涵蓋了包括土地使用權等資產在內的支配權的轉移,但不能說股權轉讓就是土地使用權轉讓。
經濟學、法律意義上的股權轉讓和土地使用權轉讓,本來界限是十分清晰的。但虛擬資本的轉讓,往往意味著實體資產支配權的轉移,從而使一些人對二者的界限模糊起來。比如,有人認為,在股東之間發生股權轉讓時,其包含的土地使用權也發生了轉移,所以應當符合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條件,並辦理土地變更登記,繳納有關土地稅費,否則,即構成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
9. 什麼是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與轉讓有啥區別
很多人對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概念不是很清晰,也不懂得它與轉讓有哪些區別。其實,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權讓與轉讓在主體、行為性質等多方面都是有所差別的。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向國家交付土地使用權出讓費用,國家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的年限內讓予以土地的使用者的行為。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與轉讓區別:
1.主體不同
出讓主體:國有土地所有者,即國家,由法律授權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予以具體實施的;
轉讓主體: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
2.行為性質不同
根據物權理論,出讓,他物權設定;轉讓:他物權轉移。
3.轉移條件與程序不同
出讓條件無限制,簽訂出讓合同,繳出讓金,即可辦證;轉讓條件有限制,轉讓須經申請、審批或補辦出讓手續,繳納稅費,方可登記過戶。
4.交易市場不同
出讓,一級市場,即國家作為國有土地所有者壟斷;轉讓:二級市場,即符合法定條件的自由轉讓。
了解了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與轉讓和差別,希望能對正在疑惑的網友有所幫助。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與轉讓還是存在細節上的差別的。
10. 轉讓和出讓的區別聯系
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國家[市、縣(市)人民政府]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並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土地一級市場)。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移的行為(土地二級市場)。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讓的土地使用權轉讓和劃撥的土地使用權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