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象棋等級。
中國國際象棋業余等級條例,共設17個等級和榮譽稱號 包括 棋協大師、候補棋協大師、棋協一級棋士、棋協二級棋士、棋協三級棋士、棋協四級棋士、棋協五級棋士、棋協六級棋士,棋協七級棋士、棋協八級棋士、棋協九級棋士。
棋協十級棋士、棋協十一級棋士、棋協十二級棋士、棋協十三級棋士、棋協十四級棋士、棋協十五級棋士。
凡中國國際象棋協會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體育局認可的國際象棋比賽,根據比賽的級別、規模及棋手所取得的成績,授予棋手相應的等級稱號。
(1)國象等級證書擴展閱讀:
中國國際象棋協會棋士等級稱號的產生
( 一)凡經中國國際象棋協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體育行政管理部門或相應的棋類協會 、省轄市一級體育行政部門或相應的棋類協會。
縣級體育行政管理部門或相應的棋類協會主辦或授權的國際象棋比賽,根據比賽的級別、規模及棋手所取得的成績,均可授予棋手相應的棋協等級稱號。
(二)獲得棋協大師稱號者有資格參加全國運動員等級賽二級運動員組比賽;候補棋協大師有資格參加全國運動員等級賽三級運動員組比賽;棋協一級和二級棋士有資格參加運動員等級賽定級組的比賽(指省級和市級比賽)。
( 三)獲得一級運動員等級稱號者,可以申請辦理棋協大師稱號;獲得二級運動員等級稱號者可以申請辦理候補棋協大師稱號。
( 四)對積極支持中國國際象棋運動發展且有重大貢獻者,經省級體育管理部門 ( 見本條例第六條)的申報,由中國國際象棋協會審批,可授予榮譽棋協大師稱號;
( 五)申報中國國際象棋協會棋協大師和候補棋協大師等級稱號的比賽輪次不得少於9輪,比賽雙方每局用時總和不少於1 2 0分鍾;
(六)申報中國國際象棋協會一至六級棋士等級稱號的比賽輪次不得少於7輪。如使用棋鍾,比賽雙方每局用時總和不少於60分鍾。
(七)申報中國國際象棋協會七至十級棋士等級稱號的比賽輪次不少於5輪。如使用棋鍾,比賽雙方每局用時總和不少於40分鍾。
(八)各地應根據參賽人數和賽制,確定具體比賽輪數,使之更加符合競賽原則和公正性。
(九)棋協十一級至十五級棋士等級稱號屬於鼓勵性質,根據學生學習進度和實際棋力由各地培訓機構及教練、教師直接授予,具體標准如下:
十一級棋士:30分鍾內解答20道簡單的兩步連殺棋題。
十二級棋士:5分鍾內解答10道簡單的一步殺棋題。
十三級棋士:會雙車和單車殺王。
十四級棋士:會基本殘局殺王,如單後殺,單兵升變;掌握王車易位原則,過路兵的吃法和逼和的規則。
十五級棋士:了解國際象棋基本規則,能夠正常下完一盤棋。
(十)凡申報中國國際象棋協會棋士等級稱號的比賽,可以申報計算協會等級分。
三、中國國際象棋協會棋士等級稱號晉升得分率表格
(一)根據棋手在比賽中所取得成績(得分率),參照晉升等級的對照表,可申請中國國際象棋協會棋士等級稱號。
網路—中國國際象棋業余等級條例
㈡ 怎樣查國際象棋等級棋士
專業國際象棋等級分5各等級:特級大師、國家大師、一二三級運動員,通過專業比賽成績授予;業余國際象棋等級分8個等級:大師、候補大師、一至六級棋士,通過業余等級比賽授予。 專業國際象棋等級由政府體育部門授予,業余國際象棋等級由行業協會中國國際象棋協會授予。
㈢ 國際象棋有考級嗎怎麼考
國際象棋有考級。
考級方式:在國際棋聯規定的各種比賽中取得一定的成績,可獲得國際棋聯所定的等級稱號。
在面對面比賽中的國際等級稱號有:特級大師、國際大師、棋聯大師、女子特級大師、女子國際大師等5種。
國際棋聯:世界國際象棋聯合會(FIDE)1924年成立於法國巴黎,是國際象棋領域擁有最高權力的世界性組織,是國際智力運動聯盟的成員。截至2018年,擁有189個成員單位,是世界上第二大單項組織。其主要任務是負責組織全球及洲際的重大國際象棋比賽等。
拓展資料:
國際棋聯最重要的任務是負責舉辦或組織全球及洲際的國際象棋比賽,監督指導其他一些相關的比賽,而大多數的頂級賽事,幾乎都會尊重國際棋聯的規則和條例。
國際棋聯負責訂定國際象棋的規則,包括棋盤上的規則以及國際比賽進行時的規范。這些規則為地方比賽的基礎規范,不過地方機構還是可以對規則稍作修改。國際棋聯還負責授予組織的頭銜,如國際仲裁者(International Arbiter),擁有此頭銜表示這人有能力控管世界一流的比賽。
國際棋聯負責計算選手的等級分(Elo ratings),並以此積分為基礎,將頭銜授予在競爭激烈的比賽中贏得勝利的選手。這些頭銜包括有:國際棋聯大師、國際大師、國際特級大師、以及女子的國際象棋頭銜。國際棋聯也將大師和特級大師的頭銜授予解決棋謎、製作棋謎及完成相關研究的選手,並定期出版以最佳棋謎為主題的國際棋聯特輯。
國際象棋世界聯合會的目的和目標是為了在全世界各國家間傳播和發展國際象棋運動,同時在其運動性、科學性、創作性及文化基礎層次等方面,全面提升國際象棋文化和知識技巧。
國際棋聯-網路
㈣ 您好, 我有個國際象棋五級棋士的證書,請問有什麼用呢
國際象棋五級棋士的證書,可以挑戰國際象棋國際比賽資格。
包括棋協大師、候補棋協大師、棋協一級棋士、棋協二級棋士、棋協三級棋士、棋協四級棋士、棋協五級棋士。
凡中國國際象棋協會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體育局認可的國際象棋比賽,根據比賽的級別。
(4)國象等級證書擴展閱讀:
中國國際象棋協會榮譽等級稱號的申報:
中國國際象棋協會對有特殊貢獻的人士頒發榮譽棋協大師稱號。
榮譽等級稱號申報程序:由申報單位填寫申報表,推薦至省級體育管理部門審核,報中國國際象棋協會批准,核發榮譽等級證書。
㈤ 我想考國際象棋等級證書
不是考的,是比賽
每個比賽規格不一樣,所以等級也不一樣。年齡組也不一樣,成回人組給的機答會就多一些。少兒組的級別有很大限制
比方說李成智,協作區,這類的比賽算得上是國內業余頂級賽事,所以給的級別就高,數量就多
地方性的也不少,只是等級最多給到1級一類的
你住在棋院那裡可以直接去問。
崇文的區等級賽我不知道還有沒有了,我10年前在那裡比過區等級賽,第3名吧,好像給了個2級。1級就要去市級比賽了,棋協大師是要在北京市等級賽拿前幾的(或者協作區這一類的比賽)。
現在據說級別好拿了,因為辦證收錢多了。
㈥ 國際象棋等級證書必須一級一級辦嗎
不是考的,是比賽
每個比賽規格不一樣,所以等級也不一樣。年齡組也不一樣,成人組給的機會就多一些。少兒組的級別有很大限制
比方說李成智,協作區,這類的比賽算得上是國內業余頂級賽事,所以給的級別就高,數量就多
地方性的也不少,只是等級最多給到1級一類的
你住在棋院那裡可以直接去問。
崇文的區等級賽我不知道還有沒有了,我10年前在那裡比過區等級賽,第3名吧,好像給了個2級。1級就要去市級比賽了,棋協大師是要在北京市等級賽拿前幾的(或者協作區這一類的比賽)。
現在據說級別好拿了,因為辦證收錢多了。
㈦ 國際象棋等級
中國國際象棋業余等級條例,共設17個等級和榮譽稱號。
包括棋協大師、候補棋協大師、棋協一級棋士、棋協二級棋士、棋協三級棋士、棋協四級棋士、棋協五級棋士、棋協六級棋士,棋協七級棋士、棋協八級棋士、棋協九級棋士、棋協十級棋士、棋協十一級棋士、棋協十二級棋士、棋協十三級棋士、棋協十四級棋士、棋協十五級棋士。
凡中國國際象棋協會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體育局認可的國際象棋比賽,根據比賽的級別、規模及棋手所取得的成績,授予棋手相應的等級稱號。
(7)國象等級證書擴展閱讀
中國國際象棋協會榮譽等級稱號的申報
1、中國國際象棋協會對有特殊貢獻的人士頒發榮譽棋協大師稱號。
2、榮譽等級稱號申報程序:由申報單位填寫申報表,推薦至省級體育管理部門審核,報中國國際象棋協會批准,核發榮譽等級證書。
3、可申報中國國際象棋協會榮譽等級稱號的單位:
1)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單列市體育局棋牌運動管理中心 ( 棋院) ,或相應的國際象棋協會或棋類協會。
2)在中國國際象棋協會備案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各地俱樂部。
㈧ 國際象棋業余棋士等級現在在哪兒能夠查詢到
國際象棋業余最高級是棋士六級。
國際象棋棋手技術等級標准
第一條:等級稱號和等級標准
等級稱號
特級大師
1.世界個人冠軍賽前八名
2.國際特級大師
3.國際象棋奧林匹克團體賽和世界團體錦標賽的名次按比
例:冠軍100%;亞軍80%;第三名60%;第四——六名40%;第七——八名200%
4.兩次達到等級稱號賽規定之標准分(見附表)
國際健將
大師
1.亞洲個人賽、中國獨立區個人賽和全國個人冠軍賽前八名
2.國際大師
3.亞洲團體錦標賽和全國團體錦標賽的名次按比例:冠軍100%;亞軍80%;第三60%;第四——六名40%;第七——八名25%;
4.全國青年冠軍賽冠軍
5.兩次達到等級稱號賽規定之標准分(見附表)
運動健將
一級棋士
1.全國個人賽和中國獨立區個人賽前十八名
2.棋聯大師
3.全國團體賽前八名未獲大師稱號者
4.全國青年冠軍賽前六名
5.李成智分齡組冠軍賽十四——十八歲組冠軍
一級運動員
二級棋士
1.全國個人賽前三十六名
2.全國青年冠軍賽前十六名
3.省、自治區、直轄市個人賽前十六名
4.行業體協、計劃單列市個人賽前十二名
5.李成智分齡組冠軍賽十——十二歲組前八名;十四——十八歲組前十二名
二級運動員
三級棋士
1.省、自治區、直轄市個人賽前三十二名
2.行業體協、計劃單列市個人賽前二十四名
3.省轄市、地區個人賽前六名
4.縣個人賽冠軍
三級運動員
第二條:評定技術等級稱號的有關規定:
1、凡達到等級標准中一條標准者,即可獲得申請該項技術等級稱號的資格。
2、非各級正式比賽(如邀請賽、職工賽等)的成績和未明確的名次不得作為確定技術等級稱號的依據。
3、男女棋手通用本標准。第三條:批准許可權特級大師、大師由國家體育總局批准授予;一級棋士以下由相應各級體委批准授予。國際象棋棋手等級分制和技術等級標准實施細則
為執行國際象棋等級分制和技術等級標准,特製定本實施細則。
一、(一)棋手等級分是棋手比賽成績的數學化指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棋手的實力水平。
(二)棋手等級分由國家體育總局棋類運動管理中心根據棋手在統計期限內的比賽成績計算確定。
(三)經國家體育總局棋類運動管理中心批准,可以隨時公布一部分棋手的新等級分。
二、經過計算確定的棋手等級分由國家體育總局棋類運動管理中心列表,於每年一月一口和七月一日各公布一次。公布的最低數字:為2001。棋手如長期不參加比賽,其等級分可在等級表中保留三年。以後根據比賽成績重新確定等級分。
三、可計算等級分的比賽統稱為等級分賽,包括:
(—)全國團體賽和個人賽;
(二)全國優秀棋手在集訓期間的正式比賽;
(三)國際正式比賽;
(四)經國家體育總局批準的其它比賽;
四、等級分賽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循環制比賽,至少三分之一的棋手應有等級分;如參賽人數在十人以上,則至少有四名有等級分;雙循環賽中,六名棋手至少有四名有等級分。
(二)參賽單位只能以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或相應級別的單位,主辦單位參加時例外),並不得少於三個單位(舍文寧根制除外),同單位棋手不得超過總數的三分之二。
(三)至少應有二名國家級裁判員主持整個競賽的裁判工作。
(四)採用國家體育總局審定的最新國際象棋競賽規則,時限為兩小時不超過46著,每天不超過兩輪。
(五)主辦單位必須在賽前上報國家體育總局棋類運動管理中心,經批准後有效。
五、可獲得等級分稱號的比賽,統稱等級稱號賽,包括:
(一)可獲得男子(女子)大師稱號的比賽,簡稱男子(女子)大師賽。
(二)可獲得男子(女子)特級大師稱號的比賽,簡稱男子(女子)特級大師賽。
㈨ 國際象棋等級如何分級
中國國際象棋業余等級條例,共設17個等級和榮譽稱號。
包括棋協大師、候補棋協大師、棋協一級棋士、棋協二級棋士、棋協三級棋士、棋協四級棋士、棋協五級棋士、棋協六級棋士,棋協七級棋士、棋協八級棋士、棋協九級棋士、棋協十級棋士、棋協十一級棋士、棋協十二級棋士、棋協十三級棋士、棋協十四級棋士、棋協十五級棋士。
凡中國國際象棋協會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體育局認可的國際象棋比賽,根據比賽的級別、規模及棋手所取得的成績,授予棋手相應的等級稱號。
(9)國象等級證書擴展閱讀:
中國國際象棋協會榮譽等級稱號的申報:
( 一)中國國際象棋協會對有特殊貢獻的人士頒發榮譽棋協大師稱號。
( 二)榮譽等級稱號申報程序:由申報單位填寫申報表,推薦至省級體育管理部門審核,報中國國際象棋協會批准,核發榮譽等級證書。
( 三)可申報中國國際象棋協會榮譽等級稱號的單位:
1、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單列市體育局棋牌運動管理中心 ( 棋院) ,或相應的國際象棋協會或棋類協會。
2、在中國國際象棋協會備案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各地俱樂部。
㈩ 國際象棋有考級嗎
沒有考級。有比賽。多參加比賽就行。換級位證書是件很花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