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常州良田轉讓

常州良田轉讓

發布時間:2021-03-27 09:30:23

㈠ 武進區「萬頃良田建設工程」項目區前期工作調查報告

圍繞江蘇省「萬頃良田建設工程」試點工作方案的要求,結合「加快推進武進城鄉一體化實施意見」,以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為載體,在一定區域內對田、水、路、林、村進行綜合整治,增加耕地有效面積,提高耕地質量;實施整村搬遷,實現農村居民到城鎮集中居住;節約集約利用建設用地,優化土地利用格局,建成大面積的連片高標准農田,實現農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約、效益集顯的目標。常州國土資源局武進分局抽調人員,組成前期工作小組,對項目選址定位村莊搬遷、土地利用現狀等情況進村入戶開展了調查,在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對項目建設投資經費進行了初步測算,並對項目如何進行初步研討。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1項目的選址定位

根據江蘇省「萬頃良田建設工程」試點方案的項目立項條件,項目區總面積必須在1000公頃以上,分片工程面積300公頃以上的要求,從我們武進客觀情況出發,經過反復篩選,擬定一個項目,分兩個片規劃實施,現暫定位於禮嘉鎮(原政平鄉)西楊村、十車村和龐家村部分村民小組,共涉及43個村民小組,土地整理面積546.15公頃(摺合8192.32畝);另一片定位於鄒區鎮(原泰村鄉)凌庄村、杏塘村,共涉及38個村民小組,土地整理面積486.54公頃(摺合7298.10畝)。整個項目涉及兩個鎮、5個村、81個村民小組,項目區總面積為1032.69公頃(摺合15490.42畝)。不含安置區面積。

2項目區內基本情況

項目區現有土地15490.42畝(1032.69公頃),其中耕地9449.23畝、坑塘(漁塘)1891畝、林果1312畝、宅基地1743畝,其他面積1095畝,需搬遷81個村民小組,2130戶、7269人;需拆遷民房9230間、建築面積557444平方米,養殖用房28486.70平方米;需搬遷企業54家,拆遷廠房建築面積97739.3平方米,涉及在廠職工2924人,退出土地268.08畝。區內地上附著物、構築物、水泥場地85200平方米,樹木42600棵,墳墓6390個(不包括公共設施在內)。

3搬遷安置方案

結合武進區城鄉一體化建設的規劃,確定安置區的點位。共需安置2130戶、9510人(安置人口測算辦法是,現有人口7269人加上照顧人口2130人),按每人40平方米計算,共需建造安置房380400平方米,用地476.84畝。企業全部安置進入鎮工業集中區,共需安置54個企業,用地268.08畝。農民安置和企業安置共需744.92畝。

農民搬遷後,必須解決基本生活保障,必須納入城鎮社保體系,必須充分尊重農民意願。

4項目建設工程總投資費用概算

依據江蘇省政府的要求,參照武進區拆遷安置補償等有關文件規定的標准和土地整理工程量進行分項測算,項目總投資需136641.44萬元。通過農村建設用地集約利用,節余建設用地掛鉤利用增加的土地收益和安置房安置價格的收益等,共可收回資金34475萬元,省、市、區共需凈投入10.2億元人民幣(具體分項測算數據詳見附表),如該項目三年實施到位,每年需投資3.5億元。

5項目實施後的成果分析

(1)有利於解決農村耕地分散、村莊布局凌亂、戶均佔地過大、生產方式落後、保障水平較低等矛盾和問題。

(2)有利於落實科學發展,破解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

(3)有利於促進農業由分散經營向規模經營轉變、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成為高效農業示範園區。

(4)有利於保護資源、保障發展、實現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該項目經整理後可新增耕地3500畝以上,騰出的建設用地可緩解我區建設用地緊張的局面。

(5)有利於推進集鎮建設,促進集鎮的繁榮,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

6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土地整理不同於土地徵收,對農民住宅、企業搬遷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依據,以自願為原則,宣傳、動員的工作量較大。

農民搬遷涉及村、隊體制的改變,土地所有權、經營權的轉換等問題需要穩妥處理。

工程資金需求量大,工程區選擇應以實際經濟狀況為原則,分步實施,試點先行。

項目實施工作量大、涉及面廣,必須舉全區之力,各部門協調動作,尤其要調動鄉鎮的積極性,方能順利實施。

7項目實施意見

對下一步工作的建議:

聘請專業機構,對項目實施方案進行可行性規劃論證,區政府盡早向省國土資源廳申報立項。

成立由國土、建設、水利、農林、農工辦、民政、發改、財政、公安等部門和相關鎮抽調人員,成立工程指揮部,明確一名區領導負責,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開展日程工作。

落實好安置區選址和建設規劃、建築設計等。

多渠道想方設法籌措資金,建議採取向上爭取、向下挖掘、政策扶持、社會參與等方法集聚資金。

區政府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擇期制定相關配套文件,如項目規劃論證,實施計劃安排,組織機構成立、村隊體制、承包機制的轉換、戶口性質過渡等,項目實施和資金管理、社會保障以及項目建成後如何經營管理,收益如何分配等等,以便宣傳發勁、統一思想、規范行為。

㈡ 村民可以私自永久性轉讓責任糧田幺

村民可以私自永久性轉讓責任田的,因為國家有明確的規定,在自己承包這個范圍之內,是可以永久性轉讓責任,良田的

㈢ 常州新北區萬畝良田拆遷多少錢一平方

磚混結構重置價格
一等:450(磚或鋼砼條基,實砌磚牆承重,構造柱,圈樑,外牆面磚,花崗岩或木地板,鋁合金門窗,琉璃瓦屋面,水、電、衛齊全。)
二等:350(磚或鋼砼條基,實砌磚牆承重,構造柱,外牆水刷石,水磨石地面,鋼砼木衍條,琉璃瓦屋面,鋁合金門窗,水電衛齊全。)
三等:300(磚或鋼砼條基,實砌牆體,琉璃瓦屋面,鋼砼木衍條,多空板,水泥地面,水刷石或水泥砂漿外牆,鋁合金門窗,水電衛齊全。)
四等:280(磚或鋼砼條基,部分實砌,部分空斗牆體,平本瓦屋面,鋼砼木衍條,多空板,水泥地面,水刷石或水泥砂漿外牆,木門窗,水電衛齊全
五等:250(磚基礎,空斗牆,平木瓦屋面,多空板,水泥地面,水泥砂漿外牆,木門窗,水電衛齊全。)

㈣ 請問農村良田能買賣嗎需要注意什麼呢

關於這個問題,你所說的農村良田,是指承包地。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承包地不得買賣。買賣土地的行為屬於違法行為。承包期內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流轉。

3.可以並處罰款。罰款額為非法所得的百分之五十以下。

情節嚴重的還有可能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綜上,農村良田,也就是承包地,是不允許買賣的,非法買賣的行為屬於違法行為。所承包的土地在承包期內,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進行流轉,流轉不得改變承包土地的農業用途,不得損害利害關系人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

㈤ 常州新北區萬畝良田拆遷的按照什麼時候的標准。以前280/平方太低,物價都翻了幾倍了。

還是按照2004的183號文件標准進行補償的,關鍵是農民的土地使用權按每年550元的保低分紅被流轉承包後什麼補償也沒有了,既不適用失地農民最低生活保障辦法,也不符合征地農民補償辦法。失地農民只能靠每年550元的土地分紅過日子了,其他的什麼也沒了。

㈥ 常州市溧陽市「萬頃良田」拆遷補償標准

不合理。這么便宜么

㈦ 常州市新北區萬畝良田拆遷方案

木門屬於房屋的本體部分,在拆遷過程中一般不會針對木門進行賠償。
至於獨生子女的優惠政策?你得看到當地的拆遷辦咨詢下拆遷實施方案,各地不同的!

㈧ 良田轉國有土地要多長時間

一、這個問題涉及到集體土地轉為國有土地的變更問題,過程很繁瑣,還要繳納很多的費用,具體的時間需要根據辦事部門的辦事效率來具體確定。有關集體土地變更為國有土地的情況解釋如下:
目前的法律規定集體土地是不能進行交易的,你怎麼能買到集體土地了.如果你是集體企業佔用集體建設用地,可以申報集體土地轉國有建設用地,但是這個過程是相當麻煩的.目前在我國審批集體土地轉為國土土地的只有國務院和省級人民政府可以啊
需要先到計委立項,然後到土地部門申請辦理徵用土地了!然後交很多費用。
具體講:只有重大項目征地才能將集體土地轉為國有土地,也必須要辦理農轉用等一系列的征地手續,居民個人無權改變土地性質。
二、相關的法律規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八條規定:「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
第四十三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但是,興辦鄉鎮企業和村民建設住宅經依法批准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或者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經依法批准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除外。
前款所稱依法申請使用的國有土地包括國家所有的土地和國家徵收的原屬於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
第四十四條 建設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的道路、管線工程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國務院批準的建設項目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國務院批准。
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範圍內,為實施該規劃而將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機關批准。在已批準的農用地轉用范圍內,具體建設項目用地可以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
本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以外的建設項目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十五條 徵收下列土地的,由國務院批准:
(一)基本農田;
(二)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三十五公頃的;
(三)其他土地超過七十公頃的。
徵收前款規定以外的土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國務院備案。
徵收農用地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先行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其中,經國務院批准農用地轉用的,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不再另行辦理征地審批;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征地批准許可權內批准農用地轉用的,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不再另行辦理征地審批,超過征地批准許可權的,應當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另行辦理征地審批。
第四十六條 國家徵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後,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並組織實施。
被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第四十七條 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規定。
被徵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徵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國務院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
第四十八條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後,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公告,並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
第四十九條 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將徵收土地的補償費用的收支狀況向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公布,接受監督。
禁止侵佔、挪用被徵收土地單位的征地補償費用和其他有關費用。
第五十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支持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從事開發經營,興辦企業。
第五十一條 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收土地的補償費標准和移民安置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第五十二條 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論證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和建設用地標准,對建設用地有關事項進行審查,並提出意見。
第五十三條 經批準的建設項目需要使用國有建設用地的,建設單位應當持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有關文件,向有批准權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建設用地申請,經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
第五十四條 建設單位使用國有土地,應當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但是,下列建設用地,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劃撥方式取得:
(一)國家機關用地和軍事用地;
(二)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和公益事業用地;
(三)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用地;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用地。
第五十五條 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單位,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標准和辦法,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等土地有償使用費和其他費用後,方可使用土地。
自本法施行之日起,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百分之三十上繳中央財政,百分之七十留給有關地方人民政府,都專項用於耕地開發。
第五十六條 建設單位使用國有土地的,應當按照土地使用權出讓等有償使用合同的約定或者土地使用權劃撥批准文件的規定使用土地;確需改變該幅土地建設用途的,應當經有關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報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在城市規劃區內改變土地用途的,在報批前,應當先經有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同意。
第五十七條 建設項目施工和地質勘查需要臨時使用國有土地或者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其中,在城市規劃區內的臨時用地,在報批前,應當先經有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土地使用者應當根據土地權屬,與有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簽訂臨時使用土地合同,並按照合同的約定支付臨時使用土地補償費。
臨時使用土地的使用者應當按照臨時使用土地合同約定的用途使用土地,並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築物。
臨時使用土地期限一般不超過二年。
集體土地是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也叫做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土地。
集體土地是我國土地所有制的一種形式。
我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土地的所有制形式包括國家所有(全民所有)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二種形式。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條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第八條「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2)在集體土地的經營管理方面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3)集體土地所有權的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所有權。」
(4)集體土地的徵收和徵用。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5)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由集體或者個人承包經營,從事農林牧漁生產。
所有權的轉變目前只有土地徵收一條路,而獲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辦法是從政府獲得出讓,或者其他使用權人的轉讓。詳細法律可以參考《土地管理法》
集體建設用地,是指鄉村、集鎮內的住宅建築、公共建築、公共設施、道路、綠化以及鄉村企業、事業等各項用地。它主要包含以下三個部分:鄉(鎮)、村企業建設用地,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用地,農村居民住宅建設用地。集體建設用地的規劃,應當遵循合理布局、節約用地、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
集體建設用地的流轉,是經規劃為建設用地的集體土地的所有者、所有權行使者、使用者,依法將建設用地的使用權以轉讓、出租、作價入股、合作、聯營的方式移轉給受讓人,並通過簽訂集體建設用地有償使用合同,取得一定數量的土地收益的土地法律制度。
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的主體,分流轉方和受讓方。流轉方,既有鄉(鎮)、村集體經濟組織等集體土地所有者所有權的行使者,還有鄉(鎮)、村企業等經濟組織和個人等依法享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益的土地使用者。受讓方,即土地使用者,既可以是本集體經濟組織的內部成員,也可以是其他集體經濟及其成員,甚至可以是其他法人和個人。
當前各地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的實踐狀況不一致,主要是受到所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狀況的制約:(1)在農村經濟欠發達地區,形式上一般僅限於農民出租住宅和市場出租攤位所涉的土地流轉;(2)在農村經濟中等發展地區,形式上除出租住宅、攤位外,已經涉及農村企業改制、改組和盤活廠房、場地過程中的土地使用權;(3)在農村經濟發達地區,以轉讓、出租為主的多種形式並存,更趨於靈活。同時,流轉涉及的地類較全,數量也較大。可以說,建設用地流轉在這些地區已得全面發展,在土地交易市場體系的地位日益重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規模經營土地資產的局面已經來臨。
當前,集體建設用地的流轉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直接轉讓、出租土地使用權;
(2)農村房屋產權人轉讓、出租房產時,連帶轉讓、出租土地使用權;
(3)鄉村企業的兼並、改制過程中涉及集體土地轉讓、出租;
(4)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聯營等形式新辦企業;
(5)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土使用權合作的方式開發項目;
(6)經徵用、補辦為國有土地並輸轉讓、出租;
(7)由於企業破產清算或債權債務因素,經司法裁定發生流轉。
推行集體建設用地流轉,有利於農村經濟改革的深化,有利於農村土地法律制度的完善。正確實施建設用地流轉的重要意義,應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維護了土地公有制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使土地所有權在經濟上得到體現,有利於農村經濟組織的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2)有利於防止浪費土地,調動土地的合理配置,促進土地的合理利用,提高土地經濟效益。
(3)一定程度上減輕國家、集體的經濟負擔,彌補農村建設資金的不足,為農村的土地開發和興辦公益事業提供經濟上的保證。
三、建立村民股份製法人模式的土地產權制度。
當前,我國法律尚不能明確指出集體土地所有權主體。如《民法通則》規定「集體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這一規定沒有明確指出所有權主體,導致集體、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對土地的權屬顯示不清。我國學者一直以來從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觀點。總的來看,無論何種觀點均有其缺陷性。近年來,在物權法、民法典的創制過程中,就體現二種觀點。
(1)一種觀點認為:集體土地屬於該集體全體成員共同所有。
《中國物權法草案建議稿》對集體土地所有權歸屬明確規定「屬於全體居民共同所有」。
此觀點完全引入「共同所有」的概念,又指出農村集體土地由其所涉集體的內部成員共同享有權利(佔有、使用、收益、處分四項權能),共同受「不得劃分份額,不得轉讓繼承」的限制。而內部成員直接享有權利則體現在使用土地方面和土地收益方面。這一觀點有其缺陷:
①集體、全體成員因出生、婚姻、死亡遷徙等原因始終處於動態,是一個變數。這使得集體組織在確定所有者具體權屬和土地收益分配的操作上產生極困難。
②共同所有的觀點,與我國農村現階段「鄉(鎮)、村集體所有」所有制相沖突。現階段,農村集體土地事實上由村、村民小組、鄉鎮實際控制。
③共同所有的觀點,容易引起土地私有化,會背離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原則。
(2)另一種觀點認為:集體土地由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行使所有權。
《中國民法典(草案)》的物權法編第六章第五十八條的規定「農村集體土地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行使所有權。」
此觀點的產生,實際上學者們已經注意到前一觀點的缺陷性,於是提出「集體土地屬於農村集體所有的,由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行使所有權。」但這一提法仍沒有解決問題的結症。
其缺陷性體現在:
(1)對集體所有權主體不予明確「農村集體所有」是一個模糊概念。看該款表述,所有權主體,既不是農民,也不是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
(2)集體土地受益者——農民,如何從所有權行使者獲得的權益,由於缺乏法律依據造成權益實現困難。
(3)「村集體經濟組織」又是不明確概念。
因此,法律應當明確規定集體土地所有權主體為股份製法人,可表述為「農村集體土地屬於村集體經濟組織成立的股份製法人所有」。同時也可規定股份製法人可以是村經濟合作社或是村土地資產經營公司,可以是鄉鎮資產經營公司或鄉鎮土地資產經營公司。作為村集體內部成員或鄉鎮集體內部成員的每個村民以股份制形式,享有與其他成員平等的使用上收益上權益。股份製法人則代表全體股份成員的利益。兩者產權關系,股份製法人與村民的財產權相互獨立,各自承擔自己的民事責任,村民對股份製法人則享有較公司股東更廣泛的權利的成員權。這種權利,不僅限於表決權,收益權等股東權利,它還應包括特有的股份法人資產流轉使用權和股份製法人投資的公共設施、公益設施使用權利等等。股份製法人的設立,同時引入類似公司法上的股東會、董事會模式的議事規則,使其具有現代理念決策機制,從而保證其對集體土地的權益行使更加規范。
採用股份製法人模式是基於如下幾個因素:
(1)股份製法人為集體土地所有者、經營者,並不需要改變我國農村土地的結構狀況,也不是對現行集體土地所有制的根本改變,它只是對集體土地所有權主體的確認。股份製法人作為集體土地所有者,是對我國農村土地現狀的承認,並沒有根本否定村、村民小組、鄉鎮是事實上土地所有者的狀況。
(2)股份製法人為集體土地所有者、經營者,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性質,明確了法律上的土地所有權關系。其對本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法人所有權與農村集體所有制的性質相符合。
(3)股份製法人作為集體土地所有者,從而排除「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模糊概念,排除「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非經濟主體的概念,顯得更為科學。

㈨ 村幹部私自將良田轉讓給私營企業做貨場是違法行為嗎因負什麼法律責任

村裡的土地歸全體村民共有,因此村幹部無權將糧田轉讓給私營企業做貨場,這樣做是違法的。未經過全體村民大會通過就把土地轉讓給別人去經營,這是范侵佔公共財產罪。

㈩ 常州良田電氣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常州良田電氣設備有限公司是1999-08-24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武進區橫山橋鎮星辰村。

常州良田電氣設備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0412717400925W,企業法人楊可達,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常州良田電氣設備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電器配件、焊割設備、塑料製品(除醫用塑料製品)製造,汽車零部件、機械零部件加工。(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常州良田電氣設備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閱讀全文

與常州良田轉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到宿遷汽車時間 瀏覽:215
公共衛生服務的工作目標 瀏覽:813
知識產權服務制度 瀏覽:726
警察管詐騙叫民事糾紛 瀏覽:650
馬鞍山胡駿 瀏覽:110
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試點工作調研 瀏覽:680
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49
投訴制凝 瀏覽:932
黑警投訴 瀏覽:95
國培預期研修成果 瀏覽:151
知識產權專利培訓心得 瀏覽:974
工商登記需要提供什麼資料 瀏覽:683
大連使用權房子辦產權需要花多少錢 瀏覽:630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