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家允許進城落戶的農村村民依法自願有償退出宅基地,你支持嗎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健全完善以《土地管理法》為核心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規體系,自然資源部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為了增強立法的公開性和透明度,提高立法質量,2020年3月30日,自然資源部將徵求意見稿及其說明公布,徵求社會各界意見。有關意見建議可以在2020年4月30日前提出。
由上可知,宅基地有償退出,是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但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大家在退出前還是要結合自身情況謹慎做決定。因為一旦選擇了宅基地有償退出,就意味著永久失去宅基地使用權了,也沒有後悔葯可吃。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國家鼓勵的是自願有償退出宅基地,退或不退由農民自己選擇,如果農民不願意退出宅基地,任何人不能強迫其退出宅基地,即使你在城裡買了房,農村的宅基地想保留,也是可以保留的。不過,千萬不要長時間讓宅基地空閑著,因為國家政策規定,宅基地空閑或房屋倒塌兩年以上未修建,那集體在徵得人民政府同意後,是可以收回宅基地的。
國家允許進城落戶的農村村民依法自願有償退出宅基地,你如何看?你支持還是反對呢?你支持或反對的理由是什麼呢?你們當地選擇宅基地有償退出的人多嗎?
『貳』 有償退出或轉讓宅基地會給進城落戶人員帶來哪些好處
該政策是對於進城落戶的原農業戶口人員特有的優惠政策,可以增加進城落戶人員的收入;
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戶口遷出當地後,宅基地上的建築物自然損壞不能利用的,是因由原集體「無償」收回該宅基地使用權的;
該政策旨在引導農村人口向城市化發展,解決農村戶口的存量問題,進一步加快城市化建設,使戶籍改革落實到位;
進城落戶人員的子女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根據我國《義務教育法》第12條的規定,適齡兒童、少年應該在本人的戶口所在地的對口學區就近入學。
一,《河北省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以河北省為例,供參考):
第十五條 農村村民戶口遷出本集體經濟組織後,其宅基地上房屋損壞不能利用的,應當退出其宅基地,由村民委員會依照本辦法第十四條的規定無(償)收回。
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國發〔2014〕25號):
四、切實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權益(十二)完善農村產權制度,........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推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公開、公正、規范運行。堅持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引導農業轉移人口有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進城落戶農民是否有償退出「三權」,應根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在尊重農民意願前提下開展試點。現階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
『叄』 農民進城落戶,承包地和宅基地還可以保留嗎
可以。
《農村土地承包法》等國家法律政策明確規定:「現階段,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也就是說,戶口遷走了,按國家規定,只要你不想交回土地,土地的歸屬還是不會變。
『肆』 農村宅基地被有償退出後還應有權分配別處宅基地嗎
當前農村宅基地的政策是一戶一宅,多餘的無償收回。只要當下有宅基地住房不再分配宅基地。把自己的宅基地買賣,贈送或者轉移他人的都屬於無效行為。
『伍』 德州市農宅基地有償退出補助多少
1、宅基地有償退出是指進城落戶農民自願退出自己的宅基地,集體或者政府給予一定的補償的制度。
2、2015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聯合下發了《關於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該意見明確規定要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探索進城落戶農民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自願有償退出或轉讓宅基地。
3、宅基地有償退出制度的重點是自願、有償,必須是農民自願退出,且集體經濟組織或政府要給予一定的補償。宅基地有償退出的適用對象是進城落戶的農民。退出的宅基地仍屬於集體經濟組織集體所有。
『陸』 進城落戶農民宅基地試點有償轉讓~是什麼意思
有準備將戶口轉為非農戶口的人將名下的宅基地有償轉給本集體的。
宅基地使用權的轉讓法律效力:
1、宅基地使用權不得單獨轉讓,有下列轉讓情況,應認定無效:
(1)城鎮居民購買;
(2)法人或其他組織購買;
(3)轉讓人未經集體組織批准;
(4)向集體組織成員以外的人轉讓;
(5)受讓人已有住房,不符合宅基地分配條件。
2、宅基地使用權的轉讓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轉讓人擁有二處以上的農村住房(含宅基地);
(2)同一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成員轉讓;
(3)受讓人沒有住房和宅基地,符合宅基地使用權分配條件;
(4)轉讓行為徵得集體組織同意;
(5)宅基地使用權不得單獨轉讓,地隨房一並轉讓;
『柒』 允許進城落戶人員自願有償退出或轉讓宅基地什麼意思
1、該項是指為了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國發〔2014〕25號)的相關規定,對於進城落戶的原農業戶口人員特有的優惠政策;
2、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戶口遷出當地後,宅基地上的建築物自然損壞不能利用的,是因由原集體「無償」收回該宅基地使用權的;
3、該政策旨在引導農村人口向城市化發展,解決農村戶口的存量問題,進一步加快城市化建設,使戶籍改革落實到位。
一,《河北省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以河北省為例,供參考):
第十五條 農村村民戶口遷出本集體經濟組織後,其宅基地上房屋損壞不能利用的,應當退出其宅基地,由村民委員會依照本辦法第十四條的規定無(償)收回。
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國發〔2014〕25號):
四、切實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權益
(十二)完善農村產權制度,........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推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公開、公正、規范運行。堅持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引導農業轉移人口有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進城落戶農民是否有償退出「三權」,應根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在尊重農民意願前提下開展試點。現階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
『捌』 農民進城後,農村的宅基地以及承包地等土地使用權怎麼辦
2016年10月抄1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發布。
《通知》指出,將建立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這三權的維護和自願有償退出機制、將進城落戶農民完全納入城鎮住房保障體系,並將在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城鎮養老保險、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權利等方面加以落實。
《通知》明確,不得強行要求進城落戶農民轉讓其在農村的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或將其作為進城落戶條件。
與此同時,將加快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確保如期完成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等確權登記頒證,積極推進農村集體資產確權到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健全農村產權流轉市場體系,探索形成農戶對「三權」的自願有償退出機制,支持和引導進城落戶農民依法自願有償轉讓上述權益,但現階段要嚴格限定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