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道中級財務會計題
①因為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所以初始入賬金額為公允價值加相關稅費之和回
則債券利息收答益:(1100+4)×8%=88.32
②票面利息=1200×6%=72
利息調整金額=1176-1080=96
投資收益與票面利息之差=88.32-72=16.32
則……余額=96-16.32=79.68
③面值與公允價值之差=1200-1080=120
此差與利息調整金額之差=120-96=24
則損失=24+16.32=40.32
該公司轉讓該項債券投資實現的投資收益=轉讓收入-債券投資賬面價值=3120-(3000+300-48-60)=3120-1 596=-72(萬元)。
折價攤銷余額:48萬元
已計入收入的利息額:3000*5%*2=300萬元
那麼轉讓時的收益:3120+60+48-3000-300=-72萬元
即轉讓時虧損了72萬元。
分錄:
借:銀行存款 3120
長期債券投資(債券折價) 48
長期投資減值准備 60
投資收益-債券投資 72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3000
--應計利息 300
Ⅲ 會計業務計算題求解謝謝
企業銀行存款賬面余額
加: 銀行已收企業未收 10000
減版: 銀行已付企業未付 8000
銀行對賬單余額
加: 企業已權收銀行未收 2000
減: 企業已付銀行未付 18000
Ⅳ 求解一道會計基礎計算題
原材料根據總分類賬和甲材料、乙材料的明細分類賬可以算出丙材料的借方和貸方發生額
丙材料借方發生額=總賬借方發生額-甲材料借方發生額-乙材料借方發生額
=50000-16000-26000
=8000
丙材料貸方發生額=總賬貸方發生額-甲材料貸方發生額-乙材料貸方發生額
=48000-12000-32000
=4000
應收賬款的總分類帳根據A客戶、B客戶、C客戶的明細分類賬借方發生額和貸方發生額
總分類帳借方發生額=A客戶借方發生額+B客戶借方發生額+C客戶借方發生額
=20000+80000+160000
=260000
總分類賬貸方發生額=A客戶貸方發生額+B客戶貸方發生額+C客戶貸方發生額
=20000+40000+70000
=130000
應付賬款根據總分類賬和新華公司、紅星公司的明細分類賬可以算出飛升公司的明細分類賬
飛升公司貸方余額=總賬貸方余額-新華公司貸方余額-紅星公司貸方余額
=120000-60000-80000
=-20000
貸方余額為負,說明余額在借方
飛升公司的明細分類賬本期借方余額為20000
Ⅳ 中級財務會計題目
1、債券發行:
借:銀行存款 1050萬元(1100-50)
貸:應付債券--面值回 1000萬
應付債券--利息答調整 50萬
2、年底計提利息:
需要按插值法計算發行債券的實際利率
1000*4%*(P/A,I,4)=1050, 查年金現值系數表得到i=3%(比方的,實際你自己算)
借:財務費用 1050*3%=31.5萬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8.5萬
貸:應付利息 1000*4%=40萬
以後各年按實際利率和攤余成本計算
3、第二年年底計提利息:
借:財務費用 (1050-8.5)*3%=31.245萬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8.755萬
貸:應付利息 1000*4%=40萬
希望可以幫助你
Ⅵ 根據費用攤銷計算單怎麼寫會計分錄
發行債券無論是溢價還是折價都涉及與票面金額有差的。這個差是要在發行年度比版如5年,要權按攤余成本乘以實際利率分攤的,並要求計入到」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票面金額乘以票面利率=應付利息攤余成本乘以實際利率=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的攤銷額應付利息與攤銷額之間的差額計入到"財務費用「中。推薦你能看一看2013年度的《會計中級職稱教材》第九章。
Ⅶ 實際利率的計算方法
解答如下:
攤余成本
是把
實際利率
計算的收益和票面收益的差額,調整攤余成本。
1000元
債券,票面收益每年59元,實際利率為10%,第一年就產生41元的差額,
攤銷
利息調整
賬面余額
。
會計處理,購買時:
借:
持有至到期投資
—成本1250
貸:銀行存款1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250
第一年攤銷:票面利息
1250X4。72%=59,實際利息:1000
X10
%=100,差額41元,調整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科目。
借:
應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41
貸:
投資收益
100
第二年攤銷時,計算
實際收益
以1000+調整部分41元為基礎,1041X10%=104.10元,調整104.1-59=45.10元,會計處理:
借:應收利息59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45.10
貸:投資收益104.10
以後年度同樣處理,以上年度攤銷的
持有到期投資
賬面余額為基礎計算實際收益。
最後一年
的利息調整以余額為准,可以和計算的收益有
少微
誤差。
拓展資料:
所謂
插值法
:比如8%實際利率
公允價值
為1000,10%實際利率公允價值為800,那麼如果債券實際公允價值為900,那麼實際利率=R:(10%-8%)/(800-1000)=(R-8%)/(900-1000)。
實際利率計算了所獲得利息的購買力,是把
名義利率
以
通脹率
作調節。如果該年的通脹率是10%,在年底戶口裡的1100元,只能與一年前的1000元購買相同數量的貨品,因此其實際利率是0%。
關於系數的計算方式:
1.
復利現值系數
(P/F,i,n)=(1+i)-n
2.
復利終值系數
(F/P,i,n)=(1+i)n
3.
普通年金現值
系數(P/A,i,n)=[1-(1+i)-n]/
i
4.
普通
年金終值系數
(F/A,i,n)=[(1+i)n-1]/
i
5.
償債基金系數
(A/F,i,n)=
i
/[(1+i)n-1]
6.
資本回收系數
(A/P,i,n)=i
/[1-(1+i)-n]
7.
即付
年金現值系數
=[1-(1+i)-n]/
i×(1+i)
8.
即付年金終值系數=[(1+i)n-1]/
i×(1+i)
Ⅷ 怎麼計算攤銷費用
攤銷費是指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在一定期限內分期攤銷的費用。也指投資不能形成固定資產的部分。
在企業經濟運營中,按會計准則進行帳務處理時,對當期所發生的費用進行歸屬計算的都叫攤銷費,不一定專指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
長期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出,不能全部計入當年損益,需在1年以上分期攤銷的各項費用,包括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開辦費、不能由股票溢價和發行股票凍結期間利息收入抵銷的股票發行費用等。由於這些費用不同於列作流動資產需在1年或1年以內攤銷的待攤費用,在會計中將它另行設置「遞延資產」或「長期待攤費用」科目(採用企業會計制度的開發企業在「長期待攤費用」科目)進行核算,發生時將它記入「遞延資產」或「長期待攤費用」科目的借方。
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採用攤銷方法核算的,實際發生的大修理支出,應在大修理間隔期內平均攤銷。如兩次大修理的間隔期為3年,就應在36個月內平均攤銷。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應在租賃期限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孰短的期限內平均攤銷。在攤銷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和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時,應按受益對象分攤攤入工程施工成本、開發成本、管理費用,作如下分錄入賬:
借:工程施工 ×××
開發成本或生產成本 ×××
管理費用 ×××
貸:遞延資產或長期待攤費用×××
企業在籌建期間發生的開辦費,包括人員工資、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以及不計入固定資產價值的借款利息等,在發生時,應記入「遞延資產」或「長期待攤費用」科目的借方。至於分期攤銷還是一次轉銷,則有較大的分歧。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制度根據企業財務通則規定:開發費自投產營業之日起,按照不短於5年的期限分期攤銷。企業會計制度規定:開辦費一次計入開始生產經營當月的損益。將開辦費一次計入開始生產經營的當月損益,雖符合會計謹慎性原則,但在開發企業開始經營時,一般不可能有經營收入,這樣就會使開業當月發生較大虧損,這在核算上有失公允。不論分期攤銷還是一次攤銷,開辦費均應將它自「遞延資產」或「長期待攤費用」科目的貸方轉入「管理費用」科目的借方。作如下分錄入賬:
借:管理費用 ×××
貸:遞延資產或長期待攤費用 ×××
股份有限公司委託其他單位發行股票支付的手續費或傭金等相關費用,減去股票發行凍結期間的利息收入後的余額,從發行股票的溢價中不夠抵銷的,或者無溢價的,若金額較大,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應先記入「長期待攤費用」科目,在不超過2年的期限內平均攤銷,計入管理費用;若金額不大,可直接計入當月管理費用。
「長期待攤費用」科目應按費用的種類設置明細分類賬,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攤銷的各項遞延資產或長期待攤費用,在會計報表附註中,應按費用項目披露其攤余價值、攤余期限、攤銷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