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會計初級實務中用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是不是應該不提折舊不提攤銷沒有減值為什麼交易性金融資產沒有
折舊和攤銷只是針對採用歷史成本計量的資產,如固定資產、無形資版產和投資性房權地產。
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用出售金融資產均採用公允價值計量,但前者不計提減值而後者需要計提,這是因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已經計入了當期損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僅計入其他綜合收益而不影響當期損益,當資產出現減值時,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如果不確認減值損失而直接計入其他綜合收益,這是不符合會計謹慎性原則。
② 成本模式下和公允價值模式下的折舊和攤銷問題
成本模式需要計提折舊和攤銷。
當月增加的房屋下月計提折舊
當月增加的土地當月計提攤銷
公允價值模式不需要計提折舊和攤銷。
希望對你有用
③ 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不計提折舊或進行攤銷,怎麼通俗的理解!
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房地產用於投資的,不計提折舊或攤銷費用。
舉個例子來說,已出租的建築物存在活躍房地產交易市場,每天的交易價格都是不斷發生變動的。由於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因此該項投資性房地產需要反應價格的變動情況。如果需要計提折舊,折舊基數需要不斷的進行調整。
在會計准則中採用公允價值計量的有形動產中,只有投資性房地產和持有代售資產,二者均不計提折舊。主要原因都是因為其賬面價值就是公允價值,需要不斷的進行調整,公允價值已經綜合反應了資產損耗因素、時間因素、殘值因素等。因此無需計提折舊。
採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後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應根據基預計使用壽命計提折舊或進行攤銷。錯誤。投資性房地產採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後續計量的,不計提折舊或進行攤銷,企業應當以資產負債表日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調整其賬面余額。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3)公允價值報表為什麼要攤銷擴展閱讀:
屬於以下三種情形之一的,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視為能夠可靠計量:
1、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存在活躍市場,以市場價格為基礎確定公允價值。
2、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不存在活躍市場,但同類或類似資產存在活躍市場,以同類或類似資產市場價格為基礎確定公允價值。
3、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不存在同類或類似資產可比交易市場,採用估值技術確定公允價值。採用估值技術確定公允價值時,要求採用該估值技術確定的公允價值估計數的變動區間很小,或者在公允價值估計數變動區間內,各種用於確定公允價值估計數的概率能夠合理確定。
④ 為什麼用公允模式計量不折舊不攤銷不減值
舉個例子來說,已出租的建築物存在活躍房地產交易市場,每天的交易價格回都是不斷發生變答動的。由於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因此該項投資性房地產需要反應價格的變動情況。如果需要計提折舊,折舊基數需要不斷的進行調整!
在會計准則中採用公允價值計量的有形動產中,只有投資性房地產和持有代售資產,二者均不計提折舊。主要原因都是因為其賬面價值就是公允價值,需要不斷的進行調整,公允價值已經綜合反應了資產損耗因素、時間因素、殘值因素等。因此無需計提折舊。
⑤ 採用公允價值進行後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還需要計提折舊嗎
採用公允價值進行後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是不需要折舊的。你看到的折舊一定不是採用公允價值後續計量計提的折舊。看是不是成本模式轉公允價模式時沖銷「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的分錄。
按照現行會計准則來講的話,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是不需要計提折舊和攤銷的,你說題中有的話,我還真沒見過。
其實這都是會計准則裡面謹慎性原則的體現,資產計提折舊或者攤銷都是為了體現出資產的真實性,都是為了符合資產的定義,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話他已經反應了資產的真正價值,其效果和計提折舊是一樣的,都會體現出資產價值的真實性。所以以公允價值計量是不需要計提折舊和攤銷的。
(5)公允價值報表為什麼要攤銷擴展閱讀:
一、採用評估模型確定公允價值的條件
IAS39使用指南提出了採用評估模型確定公允價值的條件:
(1)使用該方法的目的是建立計量日的可能交易價格,該價格為一般商業考慮下的正常交易價格;
(2)價值評估方法盡量加入市場參與者在定價時考慮的所有因素;
(3)盡量定期使用可觀察的同一商品現時市場價格或可觀察市場信息,測試並校正該評價方法的有效性。除了考慮這三個條件外,還應該考慮資料輸入的使用、可觀察的市場信息和其他可能影響金融商品公允價值的不可觀察因素。
例如,債券商品評估的可觀察的市場信息,即計量日的市場基準利率,可採用銀行間的同業拆借利率,不可觀察因素為信用風險貼水等。評估結果最好使用實際交易價格進行校正,同時調整信用風險貼水,以便評估模型在開始時就能夠產生「交易價格」。
二、三個條件確定合理的公允價值
(1)信息公開,雙方對於交易對象所了解的信息是對稱的;
(2)雙方自願,若沒有相反的證據表明所進行的交易是不公正的或處於非自願的,市場交易價格即為資產或負債的公允價值。
(3)對資產或負債進行公平交易。
公允價值既可以是基於事實性交易的真實市價,也可以是基於假設性交易的虛擬價格。
⑥ 第三步中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的差額調增的利潤攤銷和調減的存貨為什麼都要用凈利潤減
不是以利潤來減,是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這個科目本來就是利潤表科目,是要稅前扣除的。
使用年限法就是直線法計提折舊本就是(原值-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不是剩餘使用年限。
⑦ 公允價值模式計量不折舊不減值不攤銷比如交易性金融資產、為什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也是公允價值模式計量就
因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價值變動直接計入損益,而計提減值准備的目的是真實回反映當期損益。 可供出答售金融資產的價值變動,是計入資本公積,資本公積是不屬於當期「損益」的,也就是說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價值變動在資產負債表日沒有在當期的利潤表中體現出來,僅僅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實際出售時,才把原來確認的資本公積轉入投資收益。
所以在資產負債表日,為了真實反映企業當期損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非正常減值是要計提准備,從而在當期損益中體現出來。
⑧ 投資性房地產採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後續計量的為什麼不提折舊或攤銷
折舊和攤銷都屬於會計估計,可以理解為對公允價值的一個估計。如果公允價版值可以直接得到,權我們就不需要估計。
這就好比菜場里的菜價,如果這個菜場沒有人實時通報菜價,那我們只能通過自己以往買菜價格去估計。但是如果這個菜場有人實時通報菜價,我們就不需要去估計。
⑨ 請教長期股權投資,其中公允,賬面差額的攤銷方式
無形資產公允價值 2000,賬面價值 500,
丁公司個別報表每年攤銷 500/10=50 兩年就是專100
而對於甲公司來說此無形資產價值屬應為2000,相應的每年攤銷2000/10=200,兩年攤銷400
丁公司的凈利潤是按其個別報表計算得來的,對於甲來說要進行調整,因為攤銷的多所以要調減,凈利潤為1500-(400-100)=1200
⑩ 注會獎勵積分部分,為什麼確認獎勵積分公允價值記錄到遞延收益的部分日後攤銷不貸記銀行存款呢
首先要說,實際生活中,你見過拿著積分卡去要求商家給你退錢的嗎?內??通常都容是兩種情形:一種是,用積分可以免費兌換商品;另一種是,再去購物時,使用積分卡可以減免部分現金。哪有商家直接退款的?!
再說題目,「遞延收益」可是負債科目,表明這部分是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延伸一下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說:只能在以後獎勵積分兌換時(比如客戶以後再來購買商品使用了以前的積分),使用的積分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才能確認收入。
所以當客戶兌換積分後,自然要將以前確認的「遞延收益」轉到「收入」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