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政府補助收入可以按資產折舊年限分攤計入納稅所得嗎
折舊和攤銷的來區別是源:1、折舊的是資產,攤銷的是費用。折舊一般指固定資產的折舊;攤銷一般有低值易耗品的攤銷、無形資產的攤銷、待攤費用的攤銷、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2、折舊和攤銷都是逐步的計入成本費用,但是計入的期限長短不同。折舊至少兩年以上。而攤銷除了長期待攤費用以外,都是一年內攤銷完畢。3、固定資產的折舊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逐漸損耗而消失的那部分價值。固定資產損耗的這部分價值,應當在固定資產的有效使用年限內進行分攤,形成折舊費用,計入各期成本。4、攤銷就是本月發生,應由本月和以後各月產品成本共同負擔的費用。攤銷費用的攤銷期限最長為一年.如果超過一年,應作為長期待攤的費用核算。5、折舊和攤銷的計算方法不一樣。折舊的計算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又稱直線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而攤銷的計算方法有:一次攤銷法、分期攤銷法、五五攤銷法等。
❷ 關於政府補助,什麼時候計入遞延收益科目,什麼時候計入營業外呢
1、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確認為遞延收益,然後自相關的資產可供使用時起,在該項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
2、用於補償企業以後期間的相關費用或者損失的,在取得時先確認為遞延收益,然後在確認相關的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用於補償企業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者損失的,取得時直接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
(2)攤銷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方法擴展閱讀:
2017 年5 月10 日 財會[2017]15 號《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的第二章《確認和計量》中:
第八條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沖減相關資產的賬面價值或確認為遞延收益。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確認為遞延收益的,應當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合理、系統的方法分期計入損益。按照名義金額計量的政府補助,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相關資產在使用壽命結束前被出售、轉讓、報廢或發生毀損的,應當將尚未分配的相關遞延收益余額轉入資產處置當期的損益。
第九條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分情況按照以下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一)用於補償企業以後期間的相關成本費用或損失的,確認為遞延收益,並在確認相關成本費用或損失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或沖減相關成本;
(二)用於補償企業已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或損失的,直接計入當期損益或沖減相關成本。
❸ 攤銷遞延收益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1.取得遞延收益時:復
借:銀行存制款
貸:遞延收益
2.在收益分攤時:
借:遞延收益
貸:營業外收入-政府補貼
遞延收益是指尚待確認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說是暫時未確認的收益,它是權責發生制在收益確認上的運用。與國際會計准則相比較,在中國會計准則和《企業會計制度》中,遞延收益應用的范圍非常有限,主要體現在租賃准則和收入准則的相關內容中。
會計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根據政府補助准則確認的應在以後期間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
企業在當期損益中確認的政府補助,在「營業外收入」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政府補助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
三、遞延收益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按應收或收到的金額,借記「其他應收款」、「銀行存款」、「xx資產」或其他資產類科目,貸記本科目。在相關的資產的使用壽命內分配遞延收益時,借記本科目,貸記「其他收益」科目,處置該資產時,將該資產對應的遞延收益科目余額轉入資產處置收益(營業外收入)科目。
(二)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按應收或收到的金額,借記「其他應收款」、「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❹ 政府補助攤銷的確認
總結一句話,只要是在建設期以前收到的資金要按月從收到之日起到建設回期滿,分月攤銷;如果是在答建設期以後收到的資金直接計入「營業外收入」。分錄如下:在建設期以前收到資金 借:銀行存款 貸:遞延收益 分期攤銷: 借:遞延收益 貸:營業外收入 在建設期滿後收到資金 借:銀行存款 貸:營業外收入
❺ 請問與資產有關的政府補助分攤的時間問題
你好。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體系(2006)的有關規定:企業取得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不能內直接確認為當期損容益,應當確認為遞延收益,自相關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起,在該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分次計入以後各期的損益(營業外收入)。
上述規定中:「相關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對於應計提折舊或攤銷的長期資產,即為資產開始折舊或攤銷的時點。
由此可見,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其遞延收益的分配計入各期損益的時點、期間,應當與資產折舊、攤銷時點、期間,相一致。
❻ 政府補助攤銷日期
是什麼商業設施,比如計算機軟體
如果作為固定資產核算,從20x8年10月起開始計提折舊;
如果作為無形資產核算,從20x8年9月起開始攤銷。
題中使用「攤銷」,應當是無形資產。
❼ 注會 固定資產折舊 政府補助 遞延收益攤銷
呵呵,你的理解是正確的,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自相關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起在該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應該是從10月份開始攤銷。
❽ 政府補助的固定資產的遞延收益是次月攤銷,一般收益類的政府補助當月攤銷遞延收益,對嗎
不要被會計書本誤導,會給企業帶來損失的,稅法規定不是這樣的。
❾ 攤銷遞延收益分錄怎麼做,急求,謝謝
1.取得遞延收益時;
借:銀行存款
貸:遞延收益
2.在收益分攤時:
借:遞延收益
貸:營業外收入-政府補貼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確認的應在以後期間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本科目可按政府補助的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二、遞延收益的主要賬務處理。
(1)企業收到或應收的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借記「銀行存款」、「其它應收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分配遞延收益,借記本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2)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用於補償企業以後期間相關費用或損失的,按收到或應收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其它應收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在發生相關費用或損失的未來期間,按應補償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用於補償企業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按收到或應收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其它應收款」等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應在以後期間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
❿ 關於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
企業取得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確認為遞延收益,然後自相關資產可供使用專時起,在該屬項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這里需要說明兩點:
【1】遞延收益分配的起點,起點是「相關資產可供使用時」,對於應計提折舊或攤銷的長期資產,即為資產開始折舊或攤銷的時點。
【2】遞延收益分配的終點,點是終「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或資產被處置時(孰早)」。相關資產在使用壽命結束前被處置(出售、轉讓、報廢等),尚未分配的遞延收益余額應當一次性轉入資產處置當期的收益,不再予以遞延。
該資產自2012年12月開始使用,2013年開始計提折舊,可使用年限為10年,因此建議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平均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