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攤銷方法對單位利潤有什麼影響急!!
影響是一定有的,攤銷方法的變更,會導致攤銷期各年的攤銷額變動,加速方法版下,前幾年的攤銷額權會增加,利潤會減少,後幾年的攤銷額會減少,利潤會增加。從整個攤銷期來看,不會有影響,但是從各個期間來看,會有影響。
B. 為什麼提折舊,它對利潤有什麼影響嗎對企業有什麼影響嗎
因為固定資產提取折舊,是把固定資產的價值在一定期限內逐步分攤到費用或成本中專去。
對利潤的影屬響:主要表現在折舊計提的金額會直接計入相應的成本或費用中去,導致成本或費用的增加,就會直接影響到利潤的減少。
對企業影響:固定資產折舊不會直接減少利潤,但是會通過財務費用,管理費用等反映在利潤的減少。固定資產折舊費用根據固定資產的原值和規定的折舊率計算確定,按照一定的標准分攤記入各期的間接費用和期間費用。
(2)折舊和攤銷對利潤的影響擴展閱讀:
計提固定資產減值後固定資產應按照會計估計變更處理,即按未來適用法計提折舊。而稅法規定按照會計准則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在發生實質性損害前不得扣除,不得調整該資產的計稅基礎,以後會計計提的折舊小於稅法計提的折舊時,應相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
C. 固定資產折舊對當年凈利潤的影響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體系(2006)的有關規定,題中:
2003-2006年年折舊額 = (403 500 - 3 500)內/ 10 = 40 000元容
2006年12月31日固定資產賬面凈值 = 403 500 - 40 000 * 4 = 243 500元
2007年年折舊額 = (243 500 - 1 500) / (6 - 4) = 121 000元
變更減少凈利潤額 = (121 000 - 40 000) * (1 - 33%) = 54 270元
D.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對企業的利潤確定會產生什麼影響
一般情況下,固定資產的折舊政策一經確定是不能隨意改變的.你要綜合考慮你們單位的版實際情況,如果前期盈利大權,而且固定資產都是些易於更新的電子產品,你們可以按照最低折舊年限來計提折舊.如果盈利比較平穩,則可以根據固定資產的更新狀況來確定折舊年限,例如6年更新一批固定資產,你們可以按6年(當然不能低於最低折舊年限)來確定折舊年限,這樣能保證每年都有穩定的折舊額來影響利潤. 目前稅務上最低折舊年限是按類別算的: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在不違反稅收制度的情況下,合理確定折舊年限以達到避稅的目的.
E. 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後對利潤有何影響
固定資產折舊不會直接減少利潤,但是會通過財務費用,管理費用等反映在利潤的減回少。固定資產答折舊費用根據固定資產的原值和規定的折舊率計算確定,按照一定的標准分攤記入各期的間接費用和期間費用。
生產車間用房屋建築物、機器設備的折舊,作為間接費用,計入製造費用帳戶,廠部行政用辦公房屋的,計入管理費用帳戶,由當期收入負擔。折舊合計數計入「累計折舊」帳戶的貸方。
例如:辦公室設備折舊。
借:管理費用
貸:累計折舊
年末管理費用作為費用扣減本年利潤,從而影響利潤。
(5)折舊和攤銷對利潤的影響擴展閱讀:
注意計提折舊的范圍,按現行企業會計准則規定,除以下情況外,企業應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1、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2、按照規定單獨計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
3、處於更新改造過程中的固定資產。
4、未使用的機器設備、儀器儀表、運輸工具、工具器具、季節性停用也要計提折舊。
5、注意再計提固定資產這就是應考慮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6、注意折舊期間跨年度時年折舊額的確定。
F. 折舊和攤銷在利潤表中怎麼反映
折舊和攤銷在利潤表中是在附註中顯示的。
說明:
1、《企業會計准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附註中披露的內容:
(六)對已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中列示的重要項目的進一步說明,包括終止經營稅後利潤的金額及其構成情況等。
2、《企業會計准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應用指南規定了一般企業報表附註的內容:
(六)報表重要項目的說明
企業對報表重要項目的說明,應當按照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及其項目列示的順序,採用文字和數字描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披露。報表重要項目的明細金額合計,應當與報表項目金額相銜接。
披露固定資產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的格式如下圖:
G. 折舊政策對利潤的影響
折舊方法歸結起來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法。
1、平均年限法:由於每年折舊額都是相等的,因此每年結轉攤入經營成本的數額也是相等的,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採用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其折舊額表面上對利潤是不發生變化的,然隨著資產的使用,所需要的修理和維護費用會逐年增加,就會產生資產使用早期承擔的費用較少,分攤計入利潤表的經營成本偏低;而資產使用後期承擔的費用較多,分攤計入利潤表的經營成本偏高,這樣就會導致利潤逐年減少,所得稅逐年減少,則利潤亦會減少。
2、工作量法:按照工作量來計提折舊的,當資產不工作的時候。就不計提折舊,使用資產的折舊額與使用程度呈正比例關系,體現了收入與費用相配比的會計原則。該計提方式使得當利潤表隨著資產使用程度而變動:在資產使用程度較高的年度,企業需要上交的所得稅就較多,反之則較少。使企業的管理人員,所有者和債權人能快速的了解到資產與利潤表的關系,更加准確的做出的適合企業發展的決定。
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都是直線法,兩種的優點是運用簡答,比較實用,特別適用運輸企業,建築用大型工具租賃企業等,但該方法的缺點也明顯,它將有形的損耗看做資產折舊的唯一原因,而忽視了無形損耗的客觀存在,即使資產不使用也會發生折舊的,使得資產在無形中發生的損耗沒有按照合適的方法計入經營成本中,導致企業虛增利益的現象出現,無法正確的反應資產與利潤表的關系。
3、加速折舊法:由於資產使用初期能夠帶來的經濟效益比使用末期多,因此,初期計提的折舊額比末期多是符合實際的。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的折舊額在前期較多,末期較少,使得利潤表的變化與實際生產成本相對應,避免因為市場的變化迫使資產提前報廢帶來的損失,而使得利潤表發生劇烈波動。 4、年數總和法:年數總和法計提的折舊額第一年是最多的,往後依次遞減,最後一年最少的。這種計提方法比雙倍余額遞減法更加貼近企業實際情況。因為越到資產使用後期,需要的修理和維修費用越多,而帶來的經濟效益卻越來越少。該計提方法使得利潤表的變化與企業實際情況更加匹配,使報表的使用者對企業的實際運營情況了解的更加全面。
總結:個人認為加速折舊對企業有更大的好處,其中雙倍余額遞減法應該在適合的企業中推廣。原因如下:1、雙倍余額遞減法更加貼近企業實際情況,使得利潤表不會因為折舊費用的攤入而發生與實際不符的變化,可將企業整體折舊額大部分放在後期,為企業資本的高效運用提供方便,加速資本的積累和復生;2、符合市場發展趨勢。市場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企業的大量設備面對著提前報廢進入清理期的威脅,如果固定資產提前報廢,就迫使企業在資產報廢年度需要承擔更多經營成本,當年的利潤表波動異常,利潤額驟減,可能引起企業所有者與債權人的疑惑和不安,對企業的經營發展產生影響。雙倍余額遞減法則可以合理的避免了這種現象的發生,因為它在前期已經提取了大部分的折舊額,使得後期的折舊額較少,即使提前報廢,當年的利潤表也不會過於強烈的波動。分散了企業需要承擔大風險,使折舊費用盡快轉化為資產,增強了企業承擔風險的能力,因而促進了市場經濟風險機制的形成。
H. 計提折舊和攤銷對企業和國家收入有什麼影響
對企業不利的因素是稅收處罰風險,對國家不利的因素是利潤滯後,專偷逃稅款的風險
土地價格屬高於原價買入的時候,不僅需要交納土地增值稅,同時增加了土地攤銷的基數。但是如果把增值部分一次性計入費用,不僅大大降低了當期利潤,遠期還會影響土地的攤銷,在同等收入的情況下,相當於延遲了盈利時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