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指的是什麼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是指交易雙方主要以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內產和長期股權投資容等非貨幣性資產進行的交換。該交換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貨幣性資產(即補價)。認定涉及少量貨幣性資產的交換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通常以補價占整個資產交換金額的比例低於25%作為參考。
支付的貨幣性資產占換入資產公允價值(或占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支付的貨幣性資產之和)的比例,或者收到的貨幣性資產占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或占換入資產公允價值和收到的貨幣性資產之和)的比例低於25%的,視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適用本准則;高於25%(含25%)的,視為以貨幣性資產取得非貨幣性資產,適用其他相關准則。
披露
企業應當在附註中披露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有關的下列信息:
(一)換入資產、換出資產的類別。
(二)換入資產成本的確定方式。
(三)換入資產、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以及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
(四)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確認的損益。
『貳』 在成本模式下,存貨與投資性房地產相互轉換,為什麼不像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那樣結轉
可以理解為把「存貨」賣掉了,扣除相應的減值准備後的凈額作為投資性房地產的初始入賬價值。這和固定資產轉為投資性房地產是有區別的。因為原有的固定資產計提的減值准備和折舊,作為成本模式計量屬性時的投資型房地產都有對應的科目。
存貨的跌價准備是可以在跌價消失後轉回的。而固定資產的減值准備一經計提,持有期間不得轉回,而且你看存貨跌價准備根本沒有在「資產減值准則」中規范合算,或者說教材上沒有把它並入到這里。綜上所述,把一個可以轉回的跌價准備和一個不得轉回的減值損失一一對應,這顯然不合適。
小標題:固定資產是廠房,那麼相應的增值稅進項稅額需要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實際上工程物資如果提及有進項稅的話,也得轉出。如果是建造生產用的生產線,那麼進項稅額是可以抵扣的。
《企業會計准則第3號——投資性房地產》的規定: 第十五條 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轉換為自用房地產時,應當以其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作為自用房地產的賬面價值,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根據現行會計准則的規定,企業將作為存貨的房地產轉換為採用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應當按該項存貨在轉換日的賬面價值,借記「投資性房地產」科目,原已計提跌價准備的,借記「存貨跌價准備」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開發產品」等科目。
所以,首先這是准則規定;存貨跌價准備可以轉回,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減值准備均不可轉回,故投資性房地產減值准備不能轉存貨跌價准備。
所以,不能對應結轉,能轉過來的只是投資性房地產的賬面價值。購入原材料自用,應做進項稅轉出,將其進項稅轉入成本。
自用房地產或存貨轉換為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時,投資性房地產按照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計價,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小於原賬面價值的,其差額計入當期損益;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大於原賬面價值的,其差額計入所有者權益。
『叄』 請教一道:換出無形資產換入存貨的會計分錄
我認為答案是錯的,甲公司換入存貨的價值應該是12萬。
實際上就是以此存貨的公允價值入賬,這應該屬於「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比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更加可靠的」情況,就是說,存貨的公允價值才是其真正的價值。
甲公司:
借:存貨科目 12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20400
累計攤銷 20000
貸:無形資產 150000
營業外收入-非貨幣資產交換利得 10400
乙公司:
借:無形資產 130400
營業外支出-非貨幣資產交換損失 1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2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0400
『肆』 企業以存貨換取其他企業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怎麼判斷是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呢
經營出租的公寓不是存貨,因此是非貨幣性交換。
『伍』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以公允價值計量:甲以存貨換入乙無形資產,無形資產的營業稅怎麼辦
非貨幣性資來產交換具有商業實源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應當以換出資產的公
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除非有確鑿證據表明換入資產
的公允價值比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更加可靠。
在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情況下,不論是否涉及補價,只要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其賬
面價值不相同,就一定會涉及損益的確認,因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益通常是換出
資產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通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予以實現。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會計處理,視換出資產的類別不同而有所區別:
1.換出資產為存貨的,應當視同銷售處理,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14號——收入》
按照公允價值確認銷售收入,同時結轉銷售成本,相當於按照公允價值確認的收入
和按賬面價值結轉的成本之間的差額,也即換出資產公允價值和換出資產賬面價值
的差額,在利潤表中作為營業利潤的構成部分予以列示。
2.換出資產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換出資產公允價值和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
額,計入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無形資產轉讓是按 5%徵收營業稅的,徵收營業稅計入換出方的當期損益!
轉讓時
借:營業外支出
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陸』 關於中財以無形資產換入存貨的問題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按照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入賬 營業外收入改到庫存商品成本中
『柒』 存貨轉入無形資產,從而虛增利潤是怎麼做的
首先,存貨已經被使用了,也就是存貨實物沒有了,這時會計上肯定是,貸:存貨,借方有幾專個選擇:進成本、屬進費用或者資本化(借:資產),無論是進成本還是進費用,都會減少當期利潤,而如果資本化作為開發支出,首先未完成開發的不攤銷,不會影響利潤,即使開發完成,也是分年攤銷的,比如按10年攤銷,10月份完成,則計入費用的只有10%*2/12,會比直接進成本或費用小。所以資本化後當期利潤會變大,但其實以後各期利潤會變小。
『捌』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會計處理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會計處理要分兩種情況:
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支付補價方,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加上補價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
收到補價方,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補價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例:同樣是上例的條件,如果不具備商業實質,甲公司做如下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 43.81
無形資產 186.19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30
貸:長期股權投資 250
銀行存款10
如何選擇公允價值計量還是賬面價值計量: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准則規定了確定換入資產成本的兩種計量基礎和交換所產生損益的確認原則:
(一)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同時滿足下列兩個條件的,應當以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1.該項交換具有商業實質。
2.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
(二)不具有商業實質或交換涉及資產的公允價值均不能可靠計量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應當按照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
『玖』 用庫存商品和無形資產抵債的分錄要怎麼做
如果所抵資產是存貨
a.借:應付賬款(賬面余額)
貸:主營業務收入內或其他業容務收入(商品的公允價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商品的計稅價值×17%)
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收益[債務額-存貨的公允價值-銷項稅額+收到的補價(或-支付的補價)]
b. 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或其他業務成本
存貨跌價准備
貸:庫存商品
2. 如果所抵資產是無形資產
借:應付賬款(債務額)
累計攤銷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營業外支出――無形資產轉讓損失(無形資產的公允價值-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相關稅費)
貸:無形資產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營業外收入――無形資產轉讓收益(無形資產的公允價值-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相關稅費)
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收益[債務額+收到的補價(或-支付的補價)-無形資產的公允價值]
這些是會計老師總結的分錄。你慢慢研究。現實中的問題 沒有他寫的那麼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