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礦產資源無形資產評估計算的凈現值中包括哪些方面(稅金是否包含在內)
一、靜態評價法就是採用方案評價的靜態指標,在不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前題下,對項目或方案的經濟效益進行計算比較的一種方法。把一個項目的費用和效益數量化,可以使我們把一系列的費用、效益概括成幾個簡單的指標,以便提供對一個項目進行全面的評估和決策的依據。
1、投資回收期法
回收期法又叫返本期法,或叫償還年限法,是以項目的凈收益抵償全部投資(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流動資產投資)所需要時間的一種評價方法。對於投資者來講,投資回收期越短越好,它是反映工業項目財務上清償能力的重要指標。投資回收期自建設開始年算起,但也應同時寫明自投產開始年算起的投資回收期。
2、追加投資回收期法(差額投資回收期)
投資回收期只用於一個方案的判斷,追加投資回收期是用於兩個或兩個以上方案比較的一種經濟評價方法。追加回收期是指一個方案比另一個方案多追加的投資,用兩個方案的年成本節約額去補償所需要的年限。若追加投資回收期小於標准投資回收期,則投資大的方案較優;反之,投資小的方案較優。
3、計算費用法
計算費用法又稱最小費用總額法,這種方法就是把參與比較的各方案投資和經營費用這兩項性質不同的費用,利用標准投資回收期(或標准投資效果系數)將經營費用(或投資額)折算成與投資(或經營費用)相類似的費用,然後相加再比較方案的優劣。
4、投資收益率法
投資收益率又稱投資效果系數,是指項目投產後每年的凈收益與總投資額的比率。
投資收益率是評價項目經濟性的正指標,把求得的投資收益率與標準的投資收益率相比較,若大於標準的投資收益率,則方案是一個較優的方案。
二、動態評價方法
技術經濟動態評價方法:年值法、現時價值法、內部收益率法和外部收益率、收益成本比值法。
(一)年值法
在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條件下,計算項目在壽命期內的每年的成本或收益凈值。
1. 年成本:只考慮壽命期內每年的支出成本。只用於擇優(AC成越小越好)
2.凈年值:考慮項目壽命期內全部現金流。既可判別可行又可擇優
(二)現時價值法
1.現值成本法(PW法):考慮壽命期內的全部費用支出的現值。只用於擇優。
2.凈現值法(NPV法):考慮到收入和支出的總現值,即凈現值。 既可判斷可行性,又可擇優。
3.凈現值指數(凈現值率)
注意:凈將來值,凈年度等值,費用年值。
4、現值法評價(優缺點)
(1)優點:直觀,「量」明確.
(2)缺點:容易忽視投資的「質」的方面,多方案決策時,有利於高投資的方案.期望收益率的選取帶有主觀因素,選擇不當,則影響決策的正確性。擇優需要與其他指標(NPVI)配合。
(三)內部收益率法和外部收益率
(即資本的邊際效率)指在項目壽命期內凈現值為零時的貼現率。
(四)收益成本比值法
是指項目在整個壽命期內收益的等價值(年值)與成本的等價值(年值)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