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標權侵權訴訟費怎麼計算
您好,侵權來賠償額由人源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確定;根據2002年10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人民法院在確定賠償數額時,應當考慮侵權行為的性質、期間、後果,商標的聲譽,商標使用許可費的數額,商標使用許可的種類、時間、范圍及制止侵權行為的合理開支等因素綜合確定。
並且,最終確定的侵權賠償額不得超過50萬元。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2. 商標權侵權訴訟費標準是什麼 應該由誰承擔訴訟費
商標權侵權屬於民事訴訟,訴訟費按照訴訟要求的標的額,梯級按比例收取
3. 商標侵權訴訟費是多少
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沒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每件交納500元至1000元;有爭議金額或者專價額的,按照財產案件的屬標准交納。
財產案件根據訴訟請求的金額或者價額,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計交納:
1.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元;
2.超過1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2.5%交納;
3.超過10萬元至20萬元的部分,按照2%交納;
4.超過20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照1.5%交納;
5.超過50萬元至10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
6.超過100萬元至200萬元的部分,按照0.9%交納;
7.超過200萬元至500萬元的部分,按照0.8%交納;
8.超過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7%交納;
9.超過1000萬元至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6%交納;
10.超過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4. 商標侵權案律師收費多少錢
知識產權民抄事案件,沒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每件交納500元至1000元;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按照財產案件的標准交納。財產案件根據訴訟請求的金額或者價額,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計交納: 1.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元; 2.超過1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2.5%交納; 3.超過10萬元至20萬元的部分,按照2%交納; 4.超過20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照1.5%交納; 5.超過50萬元至10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 6.超過100萬元至200萬元的部分,按照0.9%交納; 7.超過200萬元至500萬元的部分,按照0.8%交納; 8.超過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7%交納; 9.超過1000萬元至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6%交納; 10.超過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5. 商標法規定權利人侵權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由人民法院判定給予多少元的補償
《商標法》第六十三條規定: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 按照權利人因被侵回權所受到的實答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商標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
對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情節嚴重的,可以按照上述方法確定數額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確定賠償數額。賠償數額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注冊商標許可使用費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百萬元以下的賠償。
6. 商標侵權公證的費用誰承擔
你好,現有申請人承擔,最後有敗訴的一方承擔,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7. 咨詢商標侵權代理律師費大概有多少
商標侵權行為的種類 首先,是《商標法》第五十二條規定了五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 (1)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 (2)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3)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4)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這種行為又稱之為「反向假冒」。 (5)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其次,是《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五十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屬於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所稱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 (1)在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上,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標志作為商品名稱或者商品裝潢使用,誤導公眾的; (2)故意為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倉儲、運輸、郵寄、隱匿等便利條件的。 第三,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下列行為屬於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規定的給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 (1)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為企業的字型大小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的; (2)復制、摹仿、翻譯他人注冊的馳名商標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類似商品上作為商標使用,誤導公眾,致使該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 (3)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注冊為域名,並且通過該域名進行相關商品交易的電子商務,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的。 侵犯商標權的法律責任 1、民事責任 《商標法》第五十六條規定,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前款所稱侵權人因侵權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因被侵權所受損失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並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糾紛案件中,依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商標法第五十三條的規定和案件具體情況,可以判決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賠償損失、消除影響等民事責任,還可以作出罰款,收繳侵權商品、偽造的商標標識和專門用於生產侵權商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財物的民事制裁決定。罰款數額可以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的規定確定。 另外,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同一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已經給予行政處罰的,人民法院不再予以民事制裁。 根據上述規定,侵犯商標權的民事責任主要是:停止侵害、賠償損失、賠禮道歉和消除影響。 2、行政責任 《商標法》第五十三條規定,有本法第五十二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專門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並可處以罰款。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就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二條的規定: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罰款數額為非法經營額3倍以下;非法經營額無法計算的,罰款數額為10萬元以下。 根據上述規定,侵犯商標權的行政責任主要是: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專門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並可處以罰款。 3、刑事責任 (1)假冒注冊商標罪 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的「情節嚴重」,應當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 (二)假冒兩種以上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三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應當以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非法經營數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的; (二)假冒兩種以上注冊商標,非法經營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 (2)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示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示罪。 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是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條規定的「情節嚴重」,應當以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偽造、擅自製造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數量在二萬件以上,或者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 (二)偽造、擅自製造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兩種以上注冊商標標識數量在一萬件以上,或者非法經營數額在三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應當以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偽造、擅自製造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數量在十萬件以上,或者非法經營數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的; (二)偽造、擅自製造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兩種以上注冊商標標識數量在五萬件以上,或者非法經營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 (3)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罪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並處或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銷售金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8. 侵權人就商標權人為制止侵權支付的合理費用法院是否應
12月21日,諾基亞正式向外界宣布,分別在德國的杜塞爾多夫、曼海姆和慕尼黑地區法院以及美國得克薩斯州東部地區法院提起訴訟蘋果公司32項專利侵權。圖片來源於網路有媒體報道稱,諾基亞此舉是在不公平地向蘋果索要過高費用。也有人人認為這是諾基亞重回智能手機市場的新營銷手段。那麼到底是勒索還是一種新營銷手法?我們先看看事由。早在2009年,諾基亞就訴訟過蘋果使用自己專利的糾紛,但是涉及幾大手機製造商和電腦製造商巨頭之間一波專利訴訟浪潮,最終蘋果公司妥協,為此蘋果向諾基亞支付了7.2億美元。不過,諾基亞此次在聲明中指出:「自從2011年同意了一項涵蓋諾基亞部分專利的許可協議之後,蘋果拒絕接受諾基亞提出的經許可使用其它諾基亞專利發明的要求,這些專利被蘋果的許多產品使用。」換句話說,按照諾基亞的聲明指出,蘋果公司可能沒有嚴格信守2011年達成的全面協議,將諾基亞授權的專利技術使用在了非授權的產品上,侵權專利高達32項。根據諾基亞出示的的訴訟文書顯示,蘋果公司侵權專利涵蓋顯示、用戶界面、軟體、天線和視頻編碼等32項技術。諾基亞還表示,將在其他轄區進一步提起訴訟。蘋果公司的回應認為,Acacia Research和Conversa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這兩家專利主張實體第三方公司採取法律行動,是在勾結諾基亞,不公平地向蘋果索要過高費用。換句話說,按照蘋果公司的說辭,這是諾基亞被第三方慫恿和勾結,向蘋果公司進行勒索。蘋果方面發言人表示,蘋果一直以來都願意為其產品的專利支付「公平的價格」。在二少看來,與其說是諾基亞主張自己的專利權利,還不如說這是諾基亞重回智能手機市場的新營銷手法。為諾基亞新產品上市的前期宣傳與造勢。是的,諾基亞授權HMD Global Oy之後,必然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後盾,因此向蘋果公司主張自己的權利,可以帶來一定數量的資金流。與此同時,也可以借勢營銷諾基亞手機。換句話說,諾基亞告訴用戶的是,你們使用的蘋果產品,很多專利技術是諾基亞的專利技術,那麼諾基亞智能手機重回市場,手機專利技術比iPhone還要好。因此,即便諾基亞不能打贏這場官司也不要緊,總比花真金白銀向用戶說明諾基亞專利技術要實惠得多,這是一種反證營銷手法,諾基亞這一招有點狠。
9. 被投訴商標侵權多少律師費
商標侵權說明您用了別人得商標品牌,商標侵權比較麻煩,必須要該商標持有人撤訴才能解決,如果該商標是你得,你把在工商注冊得商標持有人以及登記號申訴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