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攤銷會計估計變更

攤銷會計估計變更

發布時間:2020-12-20 03:26:49

⑴ 長期債券投資折價攤銷由直線法改為實際利率法是會計政策變更還是會計估計變更

應該是會計政策的變更,因為直線法的計量基礎是歷史成本,而實際利率法的計量基礎是攤余成本,計量基礎發生了改變,因此是會計政策變更。

無形資產攤銷的會計估計變更

壽命無法確定的無形資產,不攤銷

⑶ 無形資產攤銷方法的變更是否屬於會計估計變更

是對的,無形資產攤銷方法的變更是屬於會計估計的變更,無形資產和固定回資產均屬於會計科目答賬戶,只是在會計中用不同的方法而已,無形資產用累計攤銷法,固定資產用計提折舊法,所以無形資產攤銷方法屬於會計估計變更方法。

⑷ 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的攤銷方法的確定屬於會計估計嗎

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其使用壽命與以前估計不同的,應當改變攤銷期限,按照會計估計變更的方法進行處理.

⑸ 怎樣解釋低值易耗品攤銷由一次性攤銷變更分次攤銷,既不屬於會計政策變更,也不屬於會計估計變更

低值易耗品攤銷方法變更對於企業沒有太大實質影響,根據重要性原則,將這種變化既不理解為會計政策變化,也不是會計估計變更。低值易耗品攤銷方法的變更,屬於不重要的事項,通常不界定會計政策變更和估計變更。

⑹ 折舊方法改變,是會計政策變更還是會計估計變更

折舊方法改變,是會計估計變更。

重要會計估計是指公司依據《企業會計准則》等的規定,應當在財務報表附註中披露的重要的會計估計,包括:

1、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定;

2、採用公允價值模式下的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的確定;

3、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與凈殘值;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

4、生物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與凈殘值;各類生產性生物資產的折舊方法;

5、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的預計使用壽命與凈殘值;

6、可收回金額按照資產組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確定的,確定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的方法;

可收回金額按照資產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確定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及其折現率的確定;

7、合同完工進度的確定;

8、權益工具公允價值的確定;

9、債務人債務重組中轉讓的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由債務轉成的股份的公允價值和修改其他債務條件後債務的公允價值的確定;

債權人債務重組中受讓的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由債權轉成的股份的公允價值和修改其他債務條件後債權的公允價值的確定;

10、預計負債初始計量的最佳估計數的確定;

11、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確定;

12、承租人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出租人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分配;

13、探明礦區權益、井及相關設施的折耗方法。與油氣開采活動相關的輔助設備及設施的折舊方法;

14、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成本的公允價值的確定;

15、其他重要會計估計。

(6)攤銷會計估計變更擴展閱讀

針對企業的會計估計變更應在會計報表附註中披露:

1、會計估計變更的內容和理由。主要包括會計估計變更的內容、會計估計變更的日期以及會計估計變更的原因;

2、會計估計變更的影響數。主要包括會計估計變更對當期損益的影響金額、會計估計變更對其他項目的影響金額;

3、會計估計變更的影響數不能確定的理由。

⑺ 對使用壽命不確定無形資產如證明使用壽命有限應按會計變更政策處理對以前未攤銷的年限追朔處理,這句話對

不對,根據《中來級自會計實物》一書的表述,對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如果證明其使用壽命是有限的,視為會計估計變更處理。即應採用未來適用法,在會計估計變更當期及以後各期,採用新的會計估計,不改變發前期間的會計估計,也不調整以前期間的報告結果。
會計估計變更是指:企業對不確定的交易或事項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為基礎所作的判斷。所以你上面說的這句話是錯的!

⑻ 無形資產攤銷方法由生產總量法改成平均年限法屬於會計估計變更嗎 我個人覺得它並沒有涉及到諸如攤銷年

不對,屬於會計估計變更。會計估計變更,是指由於資產和負債的當前狀況及預期未來經濟利益和義務發生了變化,從而對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或資產的定期消耗金額進行的重估和調整。

⑼ 會計中說到計提折舊是什麼意思呀能舉個通俗的實例嗎

1、折舊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逐漸損耗而轉移到商品或費用中去的那部分價值,也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由於使用資產而在其使用年限內分攤的資產耗費。

確定資產的折舊范圍是計提折舊的前提。

2、通俗的例子:

企業購買了一個機械設備80萬,機械設備一直都會使用,所以每年肯定會有損耗,這部分損耗其實就是計提的折舊。

具體實例:企業購買了一個80萬的機械設備,預估使用5年,預期凈殘值為5萬元,採用年限平均法進行折舊。

每年的折舊=(80-5)/5=15萬元

每年計提的折舊分錄:

借:累計折舊 15萬元

貸:固定資產 15萬元

(9)攤銷會計估計變更擴展閱讀:

一、折舊方法:

1、直線折舊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定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相等。

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月折舊率 = 年折舊率 / 12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月折舊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算每期應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 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2、加速折舊法

(1)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也稱合計年限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以各年年初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預計使用年限逐年數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折舊額的一種方法。

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 =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總和*100%

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總和=n*(n+1)/2

月折舊率 = 年折舊率 / 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2)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指不考慮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原價減去累計折舊後的余額(即固定資產凈值)和雙倍的直線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

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凈值*月折舊率

由於每年年初固定資產凈值沒扣除預計凈殘值,因此,在應用這種方法計算折舊額時必須注意不能使固定資產的凈值降低到其預計凈殘值以下,即採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通常在其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平均分攤。

⑽ 用於生產產品的無形資產的攤銷方法由直線法改為產量法。是會計政策變更還是估計變更

可以,如果變更後更加符合該無形資產的現況,屬於會計估計變更,適用未來適用發,不調整以前年度的攤銷
但是稅法上不允許,需要在匯算清繳時按稅法規定調整應納稅所得額

閱讀全文

與攤銷會計估計變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培訓工作計劃 瀏覽:190
上海市與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757
鄉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計劃 瀏覽:564
工程質量維修期限承諾 瀏覽:769
第四屆山東省知識產權新年論壇 瀏覽:176
房產證上沒有使用年限 瀏覽:867
誰創造了拼圖 瀏覽:998
簡單的土地轉讓協議書 瀏覽:708
南京江北新區知識產權告知書 瀏覽:251
工商局廉政談話講話稿 瀏覽:979
轉讓優思明 瀏覽:583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協議格式 瀏覽:117
商河縣工商局 瀏覽:810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