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企業財務管理的內容包括資金籌集、資金投放、成本費用和( )等方面
除了籌資,投資,經營,還有企業分配活動,即對利潤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分配,其中經營活動包括資金收支,除了你指的成本費用還有取得的收入
Ⅱ 財務管理
營運能力分析
營業費用率 = 營業費用 / 主營業務收入×100%
財務費用率 = 財務費用 / 主營業務收入×100%
三項費用增長率 =(上期三項費用合計-本期三項費用合計)/ 本期三項費用合計
三項費用合計 = 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存貨周轉率 = 銷貨成本×2/(期初存貨+期末存貨)
存貨周轉天數 = 360天/存貨周轉率
固定資產周轉率 = 銷售收入/平均固定資產
總資產周轉率 = 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
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 =(本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100%
其他應收帳款與流動資產比率 = 其他應收帳款/流動資產
盈利能力分析
營業成本比率 = 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營業利潤率 =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銷售毛利率 =(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稅前利潤率 = 利潤總額/主營業務收入×100%
稅後利潤率 = 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資產收益率 = 凈利潤×2/(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100%
凈資產收益率 = 凈利潤/凈資產×100%
經常性凈資產收益率 = 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股東權益期末數×100%
主營業務利潤率 = 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固定資產回報率 = 營業利潤/固定資產凈值×100%
總資產回報率 = 凈利潤/總資產期末數×100%
經常性總資產回報率 = 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總資產期末數×100%
償債能分析
流動比率 = 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比率 =(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保守速動比率(超速動比率)=(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帳款)/流動負債
現金比率 =(貨幣資金/流動負債)
應收帳款周轉率 = 銷售收入/平均應收帳款
應收帳款周轉天數 = 360天/應收帳款周轉率
Ⅲ 財務管理的幾個問題
同學你好!
一、分母中利息費用是指本期全部的應付利息,不管是費用化的還是資本化的,這里我還能理解?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如:2013年度ABC公司稅前利潤為150萬元,財務費用---利息支出20萬元,資本化利息支出10萬元。
二、什麼叫做資本化利息本期費用?
1、 資本化利息本期費用:指公司「長期借款(或專項借款)」所支付的利息---這部分利息費用---直接計入工程項目成本(造價)之中---將來作為固定資產(所以叫做「資本化」)
提示:一般流動資金「短期借款」的利息支出---直接計入---利潤表的財務費用。
2、息稅前利潤=財務費用---利息支出20萬元+資本化利息支出10萬+稅前利潤為150萬元。
3、利息費用=財務費用加上資產負債表固定資產等成本的資本化利息本期費用(財務費用---利息支出10萬元+資本化利息支出10萬)
4、利息保障倍數=(20+10+150)/(20+10)=180/30=6(倍)
三、書上寫著這里的經營的意思是除金融活動以外的活動,包括生產性長期資產的投資活動,可是為什麼又說融資租賃引起的是金融活動?
1、 生產性長期資產的投資活動---如上例---公司「長期借款(或專項借款)」所支付的利息---資本化利息支出10萬元。
2、 融資租賃引起的是金融活動---簡單地說---是為了取得另一公司的一項投資項目(工程)通過銀行(或國內外金融機構)合約的一種投資類型。
如:ABC冶建公司為了取得三一M設備租賃公司的一項資產(塔式起重混凝土泵漿機)100萬元,採用「 融資租賃」方式支付(五年期)。
(1)ABC冶建公司---目前財務僅有10萬元現金;
(2)塔式起重混凝土泵漿機---為三一M設備租賃公司產品;
(3)雙方通過一種---叫「 融資租賃」方式。促成---ABC公司與三一M設備租賃公司交易成功。
三方簽訂「 融資租賃」---一攬子合同。
其中:
ABC公司---一次交款10萬元
ABC公司與三一M設備租賃公司簽訂合約---分期支付設備款項,《企業會計准則》允許融資資產---計提---固定資產折舊(這是「融資租賃」方式的其中之一亮點)。
注意:
與長期投資一樣?
一樣(都是固定資產---長期投資),
又不一樣---到期ABC公司作為---固定資產買入,也可以不買入(這又是「融資租賃」方式的其中之一亮點)。 教科書這樣描述:
「融資租賃」---指實質上轉移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或絕大部分風險和報酬的租賃。資產的所有權最終可以轉移,也可以不轉移。
點到為止吧---「融資租賃」方式可以寫成---一句話、一段文字、一篇文章、若干篇論文,及至可以寫成一本著作。
祝你進步,祝你快樂!
Ⅳ 何謂資金成本怎樣理解資金成本在財務管理中的作用
資金成本是指企業為籌集和使用資金而付出的代價。資金成本包括資金籌集費用和資金版佔用費用兩部分權。資金籌集費用指資金籌集過程中支付的各種費用,如發行股票,發行債券支付的印刷費、律師費、公證費、擔保費及廣告宣傳費。需要注意的是,企業發行股票和債券時,支付給發行公司的手續費不作為企業籌集費用。因為此手續費並未通過企業會計帳務處理,企業是按發行價格和除發行手續費後的凈額入帳的。資金佔用費是指佔用他人資金應支付的費用,或者說是資金所有者憑借其對資金所有權向資金所有者索取的報酬。如股東的股息、紅利、債券及銀行借款支持的利息。
資金成本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企業籌資決策中的作用和投資決策中的作用兩方面:
資金成本在企業籌資決策中的作用表現為:
1、資金成本是影響企業籌資總額的重要因素;
2、資金成本是企業選擇資金來源的基本依據;
3、資金成本是企業選用籌資方式的參考標准;
4、資金成本是確定最優資金結構的主要參數。
資金成本在投資決策中的作用表現為:
1、在利用凈現值指標進行投資決策時,常以資金成本作為折現率;
2、在利用內部收益率指標進行決策時,一般以資金成本作為基準收益率
Ⅳ 財務管理:判斷題:某種資本的用資費用高,其成本率就高;反之,用資費用低,其成本率就低.
不是籌資總額,是籌資凈額。比如債務籌資資本成本=利息*(1-所得稅)/(籌資總額-發行費用
Ⅵ 財務管理怎樣運用
(一)資金籌集和運用相結合
資金有其籌集來源的一面和投放運用的一面。資金籌集和資金運用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一是根據資金運用的需要來確定籌集資金,資金的運用要確保有效的運用,只有有效的資金運用,投入才能有產出,才能給資金的籌集提供保證,從而確保企業資金的抗風險能力。二是資金的籌集運用與權益必須相配比,超越了配比的比例,必定給企業的運轉帶來越來越大的風險,企業的運轉帶來越來越多的困難。
這就要求企業一是在進行資金決策時,既要做好投資決策,也要做相應的籌資決策,並且注重有效使用資金,確保資金增值,提高自身的積累,以求取得盡可能高的經濟效益。二是多種渠道吸收資金,打破一貫銀行借款作為籌資的唯一渠道,要吸收外資、吸收現金的投入。
(二)費用成本和收益相結合
企業付出費用成本,目的在於取得收益,必須能補償資金成本而有餘,稅後凈收益增加企業的積累,從而確保國有資產的增值性。如果費用成本和收益不配比,收益不能補償費用成本,就會給企業帶來損失,削弱企業持續經營的能力,增加企業經營的風險。因此必須提出費用成本與收益相結合的觀點,每一筆收益可能抵補成本費用,每一筆成本費用一定要帶來收益。要學習邯鋼市場成本否決法,只有費用成本與收益的配比,企業才能生存與發展。
(三)動態管理和靜態管理相結合
企業的經營活動是一個動態過程,動態是絕對的,靜態是相對的,因此財務管理既有動態的一面,也有靜態的一面,企業的發展有初創期、發展期、成熟期、衰弱期等不同的階段,這也就要求企業根據市場環鏡及企業本身情況的變化進行相應的決策調整。那麼,財務會計工作決不能僅限於記賬、算賬的靜態管理核算,也不能停留在一種期間的決策,而要求財務管理能夠適應各個階段的管理要求,通過市場信息、預測分析、參與決策,通過動態的管理達到實現財務控制,促進經營持續發展的目的。過去我們的財會按照季度、年度會計信息進行靜態的分析,這種分析是必要的,還要提高質量,按照年度會計報表向董事會、監事會報告,但是還不夠,要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必須加強動態管理。
(四)結果控制與過程式控制制相結合
企業的運營管理有其運營前決策管理,運營過程中控制管理,運營結束後分析管理,因此必須通過全過程的控制來保證對預期結果的實現,保證效益最大化。這一要求使財務管理更多的融入企業的業務經營活動全過程,更滲透到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使財務管理貫穿於整個企業管理過程中,並以用活資金為中心,嚴把資金調控關,以完善內控制度為手段,嚴把審核關,以控製成本為重點,嚴把開支關,通過管、審、促,經過控制職能,提高管理效能。加強對企業進行半年度、年度的審計,這對結果控制起到重要推進作用,從實踐中更體會到要加強過程的控制才能確保理想的結果。
Ⅶ 財務管理:一般來說,在企業的各種資金來源中,資本成本最高的是
(來1)普通股籌資,資本自成本較高。首先,發行普通股的資金成本一般高於債務資金(長期借款、債券)。從投資者的角度講,投資於普通股風險較高,相應地要求有較高的投資報酬率。其次,對籌資來講,普通股股利從稅後利潤中支付,不具有抵稅作用。另外,普通股的發行費用也較高。
(2)長期借款籌資的優點是籌資成本低,由於利息列支在稅前財務費用,且籌資費用較低。因此,其籌資成本相對較低。
(3)債券籌資的優點是籌資成本低,債券利息作為財務費用在稅前列支,從而具有節稅功能。因此,利用債券籌資的資金成本較低。
(4)優先股是一種混合證券,既具有普通股的某些特徵,又與債券有相似之處。優先股與普通股相比有固定的股利率。
Ⅷ 財務管理基本內容包括哪幾個方面
1、基本理論
資本結構理論是研究公司籌資方式及結構與公司市場價值關系的理論。1958年莫迪利安尼和米勒的研究結論是:在完善和有效率的金融市場上,企業價值與資本結構和股利政策無關——MM理論。米勒因MM理論獲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莫迪利尼亞1985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2、財務規劃
財務規劃幫助公司設立指導方針來制定運營和財務計劃。將公司的關鍵目標合理化並兼顧到資本投資。公司目標轉化成有形的財務指標。投資決策和目標產生整合的財務報表,把財務目標和財務指標聯系起來。然後整個組織圍繞這些目標和指標運營。
3、成本費用
製造成本。製造成本是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實際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資、製造費用等。
期間費用:期間費用是企業為組織生產經營活動發生的、不能直接歸屬於某種產品的費用。包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期間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從當期收入中抵消。
4、預算
財務經理應當通過確定並解決預測問題的常見症狀,認識到自己的弊病所在。其次,認識到這一點之後,財務經理可以採取措施以實現更為健康的預測實踐,並且最終轉變為更加靈活且具有盈利能力的組織。
(8)財務管理資金使用費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事前預算差,事後分析不到位。許多企業管理者沒有提前收集數據進行預算分析和編制,也沒有在執行過程中嚴格評估預算完成情況。缺乏後評價分析也是企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2、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金融創新。在現代企業管理中,許多企業財務管理模式都受到網路技術的限制。他們採用了更分散的管理模式。電子化程度不高,上下級財務信息不能共享,監管信息反饋滯後,工作效率低,沒有開發出適合電子商務環境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
3、財務結構不健全,組織結構不合理。大多數企業的金融機構中間層次多、效率低;有的企業管理者設立金融機構不夠科學,有的甚至沒有設立專門的金融機構。
4、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風險管理意識。部分企業財務運行不規范,權責不到位,內部控制制度等基本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企業缺乏風險管控機制。
5、費用管理不規范,資產管理分散。在費用方面,一些企業管理不嚴,沒有建立或實行「一筆」審批制度。在資產管理方面,部分企業不定期清查資產。實物資產與登記冊不符。實物管理和會計管理存在諸多漏洞。
6、成本核算粗放,成本控制不嚴。在一些企業,成本核算非常粗放,不利於通過匯總各種產品的成本來加強成本控制。在一些企業中,管理者只注重生產過程的成本控制,事前和事中控制能力低,造成不必要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