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事不再罰與六個月起訴期限的關系(行政法)
二者沒什麼關系。
一事不再罰,是行政處罰法的原則。
起訴期限,是行政訴訟法的規定。
要說聯系,只能說,二者都是對行政相對人的一種保護性規定。
『貳』 行政處罰「一事不再罰原則」
1、你的理解出錯了,這里的「同一個違法行為」,指的是獨立的一個違法行為,而不是同一類違法行為。再次違反還是會受到處罰的。對一事不再罰原則的理解首先是對「一事」即「同一個違法行為」的理解和認識。
2、《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對當事人的同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這樣的規定,使一事不再罰成為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和人民法院審查具體行政行為時所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
(2)一事不再罰的期限擴展閱讀
根據理性制度的要求和立法精神,中國行政處罰領域應該存在一事不再罰原則,其中,一事指符合一個行政違法構成要件的行為;
不再罰指除非法律有特別規定,行政主體只能給予一個和一次處罰。復雜的事數形態和法條競合領域也應貫徹一事不再罰原則,但基於行政處罰主體的多樣性,現行處罰種類性質上的不純真性、過罰相當的有效性,該原則應該存在必要的例外。
一事不再罰原則是法理學上的概念,是指對違法行為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同一依據,給予兩次或者兩次以上的處罰。一事不再罰作為行政處罰的原則,目的在於防止重復處罰,體現過罰相當的法律原則,以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我國貫徹一事不再罰原則還存在的問題:
一、《行政處罰法》對「一事不再罰」處罰主體的表述欠缺唯一的確定性。對幾個機關都有管轄權的違反行政管理法律;
二、《行政處罰法》的「一事不再罰」原則對適用法規時的沖突沒有提供合適的沖突適用規則。相信隨著行政法治的發展與完善,這些問題都會得到解決。
『叄』 法律一事不再罰原則
一事不再罰原則是法理學上的概念,是指對違法行為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同一依據,給予兩次或者兩次以上的處罰。
我國《行政處罰法》第24條規定「對當事人的同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即:行政主體【包括行政機關(狹義的)和被授權組織】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同類(罰款)的行政處罰。
『肆』 行政處罰法中一事不再罰的具體意思是什麼
一事不再罰是指行政機關不得以同一事實和同一依據,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給予兩次罰款的行政處罰。要適用本原則需要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只存在一個行為,如果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行為,不適用該原則;
2、只違反了一條法律規定,如果違反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法律規定,不適用該原則;
3、不得作出兩次處罰決定。
同一次處罰可以作出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的處罰。
(4)一事不再罰的期限擴展閱讀
什麼是一事不再罰原則?它在實施行政處罰過程中有何意義?
一事不再罰是指對違法行為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同一依據,給予兩次以上的行政處罰。
一事不再罰作為行政處罰的原則,目的在於防止重復處罰,體現過罰相當的法律原則,以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現實生活中,行政管理活動十分復雜,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也是錯綜復雜的,因此,同一行政違法行為可能同時違反兩個以上不同方面的行政管理秩序,觸犯兩個以上的法律規范。
面對這種情況,既要保護行政相對人的正當權益,又不能違背行政處罰過罰相當、依法處罰的原則,如何規定對同一違法行為的處罰原則就成為十分重要的問題。
如果簡單地規定對同一違法行為只能處罰一次有可能會使違法者逃脫應受的處罰;但如果盲目地允許對同一違法行為有管轄權的行政機關都有權再處罰,必然會侵害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影響處罰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同時也會損害行政機關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
正因為如此,有必要對同一違法行為侵犯了同一或者不同法律規范的幾種情形作出分析,對一事不再罰原則進行深入研究,避免實踐中這一原則的不同理解,以利於一事不再罰原則在行政處罰實踐中的正確運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亂,使行政機關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對同一違法行為作出既合理又合法的處罰。
參考資料
網路-一事不再罰原則
中國人大網-什麼是一事不再罰原則?
『伍』 工商局一事不再罰時限是多長
朋友你好!這個要根據不同事來對待,一般是半個月到三個月不等
『陸』 刑法是否有一事不再罰原則
刑法是有一事不再罰原則。
根據理性制度的要求和立法精神,中國行政處罰領域應該存在一事不再罰原則,其中,一事指符合一個行政違法構成要件的行為;不再罰指除非法律有特別規定,行政主體只能給予一個和一次處罰。
復雜的事數形態和法條競合領域也應貫徹一事不再罰原則,但基於行政處罰主體的多樣性,現行處罰種類性質上的不純真性、過罰相當的有效性,該原則應該存在必要的例外。
(6)一事不再罰的期限擴展閱讀
不屬於一事不再罰原則:
1、行為人數個違法行為應分別處罰。行為人實施了不同性質的兩個以上的違法行為,可按前述原則分別處罰,這是原則。
2、行為人同一違法行為觸犯兩個以上的法律規范,各有權處罰機關可同時給予行為罰或其他不同種類的處罰。如一機關給予行為人罰款後,另一機關依據不同法律規定給予罰款以外的其他處罰。
3、行為人同一違法行為同時觸犯一個法律規范的兩個法條,行政機關可一次作出兩個處罰。如《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六條規定:「有兩種以上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分別裁決,合並執行。」雖然分別裁決,但屬於一次處罰。
參考資料來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柒』 行政處罰法 一事不再罰
《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四條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按此規定,一事不再罰可界定為:行政主體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同類(罰款)的行政處罰。
也就是說,行為人的一個行為無論是違反一規范,還是數個規范,受一個行政主體管轄,還是數個行政主體管轄,可以給予兩次以上的行政處罰,但如果是罰款,則罰款只能一次,另一次處罰可以是吊銷營業執照或其他許可證,也可以是責令停產停業,還可以是沒收等,只是不能再罰款。
『捌』 一事不再罰
一事不能再罰的目的在於防止重復處罰,體現過罰相當的法律原則,以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所謂「一事不再罰」,是指行政機關不得以同一事實和同一依據,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給予兩次罰款的行政處罰。「一事不再罰」原則是行政處罰的一個基本原則,《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四條是這一原則在法律中的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