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拘役的緩刑考驗期為多久
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版但不能少於二個月。緩刑的考驗期限最高權也只能在1年以下、2個月以上的范圍內確定。根據《刑法》第42條的規定,拘役的期限為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數罪並罰不能超過1年。
Ⅱ 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是多久
被判處拘役的來犯罪分子的緩刑考驗源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不能少於二個月。緩刑的考驗期限最高也只能在1年以下、2個月以上的范圍內確定。根據《刑法》第42條的規定,拘役的期限為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數罪並罰不能超過1年。
Ⅲ 請問有誰能幫我解釋以下一句話: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兩個月
比如
原判拘役3個月(大於2個月),那麼判緩刑考驗期限可以是3個月到1年的時間
但如果原判拘役20天(少於2個月),那麼判緩刑考驗期限就只能是2個月到1年的時間了。
緩刑考驗期限 就是真正實施拘役前的考驗期限,若考驗期限內沒有惡劣行為,則不用實施拘役。
Ⅳ 關於緩刑考驗期的問題:"拘役的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這個原判刑期是什麼意思
按法律規定,原判刑期是指判處的拘役期限。
根據刑法第
42條的規定
拘役的期限為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數罪並罰不能超過1年。即使犯罪分子被判處一個月的拘役,拘役的緩刑考驗期限也不能少於2個月;
如果實行數罪並罰,犯罪分子被判處1年的拘役,緩刑的考驗期限最高也只能在1年以下、2個月以上的范圍內確定。
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於1年。決定緩刑考驗期限,應當根據犯罪分子犯罪的情節,悔罪的表現以及判處的刑期,在考驗期限的幅度內決定犯罪分子的考驗期限。
(4)拘役判緩刑有考驗期限擴展閱讀:
我國《刑法》規定,緩刑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判決確定之日是指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
如果提出上訴或者抗訴後,經二審維持原判的,則應從二審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緩刑考驗期限內進行考察,判決前先行羈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緩刑考驗期。
如果一審宣判後,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仍在押的,可先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待判決生效後再依法交付考察。
一、緩刑考驗期的長短以原判刑期長短為依據,可以和原判刑期時間相等;也可以適當長於原判刑期,但有封頂,最長不超過原判刑期一倍;
二、緩刑考驗期也不能短於原判刑期,這樣不利於充分發揮緩刑的作用;
三、緩刑考驗期,說明對判緩刑的犯罪分子並非免除刑事處罰,是否不執行刑事處罰,取決於犯罪分子在考驗期的表現,如果表現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執行緩刑的規定,則撤銷緩刑,執行刑罰;
四、緩刑考驗期間的時間起算從判決生效之日起計算,由於緩刑是有條件的不執行原判刑期,所以判決之前先行羈押的日期不能折抵緩期考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