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土地仲裁有時間限制嗎
關於土地仲裁,如果合同中約定了仲裁條款,才能申請仲裁。如果沒有約定仲裁條款,就不能申請仲裁。
土地糾紛案,可以向法院起訴,時效兩年,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權之日起計算
㈡ 請問土地合同約定仲裁,但已失去時效,法院能否直接受理
據我所知,土地糾紛要先由行政部門調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十六條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㈢ 土地仲裁
初出茅廬,交流學習一下。專業東西不講太多,我們通俗易懂一些。
農村宅基地,用於保障農民基本生活的住所。而且一戶只能有一塊宅基地,不能交易買賣。所以和土管所 村組交易(已成交易事實)取得兩塊宅基地,本身就是一種違法行為,不能得到法律的保護。此外,經批準的宅基地,兩年不建住宅的,原批准文件失效。可以參考以下解釋理解。
農村村民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宅基地:(一)因子女結婚等原因確需分戶,缺少宅基地的;(二)外來人口落戶本村,成為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沒有宅基地的;(三)因發生或者防禦自然災害,實施村莊和集鎮規劃以及進行(鄉)鎮村公共實施和公益事業,需要拆遷的;
根據《土地管理法》、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見》有關規定:農村村民建住宅需要使用宅基地的,先要向本集體經濟組織提出申請,經村民會議同意並在本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小組張榜公布。公布期滿無異議的,經村委會審查後,由所在地國土資源中心所實地勘查,簽出查勘意見和審核意見,再報鄉鎮(場)人民政府審核後,報縣國土資源局審核和縣人民政府審批。經依法批準的宅基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小組應及時將審批結果張榜公布。經批準的宅基地,兩年不建住宅的,原批准文件失效。(引http://..com/link?url=__E3ZyzfIyc_)
建議和土管所及村組協商,返還交易款。兩塊宅基地賠償,可能性不大。
回答僅供參考。
㈣ 請問仲裁有效期的起始時間確定
沒有過仲裁時效,如果出現問題,盡快勞動仲裁。
㈤ 農業局土地仲裁書下達後想上訴有沒有時間限制具體昰怎樣規定的
【1】《仲裁法》
第59條 當事人申請撤銷裁決的,
應當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6個月內提出。
【2】 第60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撤銷裁決申請之日起
兩個月內作出撤銷裁決或者駁回申請的裁定
【3】做出土地仲裁的裁決書後,
當事人不服的,可以去當地一審法院申請撤銷裁決書。
時間是:自收到裁決書6個月內。
㈥ 土地仲裁什麼情況下不生效
當事人對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有人民法院判決書的,以人民法院判決書的判決為准。
農村土地承包法
第五十一條 因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也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等調解解決。
當事人不願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對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㈦ 土地仲裁30天未上訴即有法律效力是什麼意思
土地糾紛根據規定,由行政部門處理,不屬於仲裁的范圍。建議咨詢當地律師。
仲裁法
第三條 下列糾紛不能仲裁:
(一)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
(二)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
第四條 當事人採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應當雙方自願,達成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第五條 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
第五十七條 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