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短期利率與長期利率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1、概念不同
短期利率是指融資期限在一年以內的各種金融資產的利率。也指貨幣市場上的利率。
長期利率是一年期以上的市場利率。亦稱資本市場利率。資本市場大體可分為長期證券市場和銀行信貸市場。長期證券市場包括股票市場與債券市場。在長期證券市場上,長期利率即1年期以上證券的利率。在銀行信貸市場上,長期利率通常指1年期以上貸款利率。長期利率期限較長,因此不確定性較大。
2、特點不同
長期利率不同於短期利率的重要特點是由於期限長,不確定因素增多,風險加大。
短期利率走勢變化。收益率出現躍升。比如,在一級市場,中國進出口銀行於10月16日發行了100億的金融債券,固定利率,期限九個月,發行利率3.71%,達到招標利率區間的上限,較二級市場收益率3.45%高出26個基點,招標倍數僅為1.03,認購踴躍程度跌至近期市場低點。
3、利率的確定不同
對未來短期利率的完全預期是形成長期利率的基礎,如果預期未來短期利率趨於上升,則長期利率高於短期利率;反之亦反。
市場分割理論認為投資者和借款者都有期限偏好,不同的期限需求將金融市場分割,各自有不同的供給與需求條件,長期利率和短期利率是由各自的市場條件所決定,即不同期限證券的替代是有局限性的,不是完全替代關系。實際上,長期利率水平一般是高於短期利率的。
Ⅱ 怎麼計算信用利差它的具體操作是什麼
信用利差的計算方法一般是採用滾動債券的加權平均利率,然後根據不同的評級計算不同的信用利差。 最高的aaa價差很小,低等級和垃圾債券的價差很大。 你需要建立一個資料庫,國債統計5年期國債的收益率,信用債統計每天或每周新發債券的收益率。 發行新債券後,添加新債券並刪除最舊的一批。 可以獲得動態的信用利差數據。
信用利差通常來說是債券信用等級越高,信用利差的大小就越大,而債券信用等級越高,利差就會越小,所以我們在進行債券評級的時候,也可以根據債券的不同信用等級進行不同的債券評級。我們知道債券信用等級評定有三個參考,一是主觀評級,二是市場評級,三是財務報表評級。
Ⅲ 一般來說,期限越長,利率越低
A 本題考復查對利率市場化的制認識,解題的關鍵在於准確解讀材料信息。由材料信息可知,如果把一年期利息在一年後轉為本金,三年的收益超過一次存三年的收益,因此①③符合題意,入選;由外資銀行的利率與央行規定的利率不同,可知外資銀行的利率根據市場需求自主確立,得出②符合題意,入選;④在材料中沒有體現,不選;故選A項。
Ⅳ 存貸利差的計算
2.75%=1年期貸款利率-1年期存款利率
Ⅳ 什麼叫利率期限結構錯配
自1996年以來,我國利率經過了8次調整。通過對我國利率這9年來的期限結構分析,可以發現目前我國利率期限結構嚴重錯配。
從下面的一組數據可看到,存貸款的利率期限走勢都漸趨平緩。期限作為決定利率的一個決定因素,其所起的作用正在趨弱,而利率對期限的敏感性可以刺激資金的來源和運用,對居民、銀行、企業以及國家宏觀調控也有很大的影響。
居民持幣待消費,儲蓄意願不強。目前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為1.98%,考慮20%利息所得稅和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利率為-1.616%(即1.98%×0.8-3.2%)。而且,活期存款分別與一年期、五年期利率相差1.26、2.02個百分點,利率的期限部分沒能彌補通貨膨脹、機會成本等因素,居民進行長期儲蓄不僅不能保值增值,甚至可能因通貨膨脹等因素而減值,因而長期存款對居民的吸引力不大。這種情況如果持續,大多數居民將選擇別的投資渠道,或者是活期存款儲蓄以等待新的投資機會。根據央行的統計數據,近幾個月來儲蓄存款出現了明顯分流跡象。當前我國資本市場正處於低迷階段,一旦市場轉暖,投資品種增加,將對居民儲蓄存款分流產生更大作用。
銀行流動性不足,存貸期限錯配。央行2004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3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7.9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余額為10.74億元,中長期貸款余額為7.16萬億元;同期居民本外幣儲蓄余額11.87萬億元,除去7.5%的法定存款准備金和4%左右的超額存款准備金,商業銀行可用於放貸的儲蓄額不過10.5萬億元。據央行統計,活期存款、定期儲蓄分別佔34.23%和65.76%(而1999年分別為24.5%和75.4%),這就是說,定期儲蓄余額不過6.91萬億元,相對於中長期貸款余額少2500億元。這說明銀行利率期限敏感性缺口嚴重失衡,銀行的中長期貸款依靠短期資金來源支撐,一旦銀行銀根緊縮,居民獲得新的投資機會,或者銀行貸款風險加大,產生大量的不良資產時,銀行就會面臨流動性風險,可能會造成銀行的虧損、破產、倒閉風險,甚至進而引發金融風險。
企業投資需求強,引發經濟過熱。由於貸款利率六個月以下的與五年期以上的相差0.72個百分點,對企業來講,力爭中長期貸款可減少資金還款壓力,擴大資金使用范圍,而且對於企業來講都有一種擴大生產的沖動,因而上項目、鋪攤子、搞基建也就成為貸款的主要去處。今年一季度金融機構實際增加貸款8351億元,已佔全年預期目標2.6萬億元的32%,同比多增24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少,基建貸款等中長期貸款繼續多增,基建貸款增加1700億元,同比多增337億元;其它中長期貸款增加1887億元,同比多增362億元。自1998年以來,中長期貸款的比重不斷提高,2004年3月末金融機構中長期貸款占各項貸款比重已達40%,比1997年末提高20個百分點。由於企業的中長期貸款多投於固定資產或者基礎設施建設,使得某些行業已出現了過熱現象,如鋼鐵行業、水泥行業、電解鋁等行業。這些行業的過高增長,一方面造成經濟運行的不平穩,使經濟呈現局部過熱現象,另一方面也造成我國能源的高消耗。
國家調控空間小,升息壓力大。作為為國家宏觀調控服務的利率,其主要是進行結構調整,不到萬不得已,一般不動利率。而且決定利率走向時要考慮「利差」,目前人民幣一年期利率為1.98%,境內美元的同期利率約為0.56%,如果提高利率無疑將對人民幣升值造成壓力。日前美聯儲加息為我國調高利率留下了一定空間,但由於我國尚未建立市場化的利率體系,存貸款各期利率的變動尚沒能形成聯動趨勢,目前利率期限結構趨勢平緩,不管是調高利率,還是降低利率的可操作空間都不大,因而建立由基準利率為決定基礎的市場化利率體系也就成為解決利率期限結構不敏感的主要方法。
Ⅵ 面對利差收窄的嚴峻趨勢如何才能提升經濟效益
當前,在經濟轉型不斷深化、利率市場化進程加快、金融脫媒和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金融創新層出不窮的趨勢下,銀行業風險的形成機制、觸發機理、傳導路徑呈現出新特徵和新變化,各類風險多點多發、相互交織,風險間的傳染滲透效應更為明顯。城商行受經營地域、業務資質、客戶覆蓋、資金實力、人才儲備等方面的制約,風險分散能力較差,對經濟周期大幅波動的耐受力較弱,風險管理面臨更大壓力,風險表現形式具有更加鮮明的特徵。城商行只有加倍努力提升全面風險主動管理能力,才能實現有效經營轉型發展,不斷提升服務地方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水平,完成與經濟轉型升級互動發展的歷史使命。
城商行風險表現新特徵
行業性風險偏好趨於上升
新常態下,銀行負債成本快速攀升、利差不斷收窄,利潤增速快速下滑,盈利能力有所下降,2014年銀行業資產利潤率和資本利潤率均值分別為1.2%、17.7%,同比下降0.1和1.6個百分點。近兩年來,為緩解利差收窄的沖擊,各家銀行紛紛加快創新轉型,推動綜合化經營,尋求新的盈利增長點。但在新的運營模式和盈利模式形成前的一定時期內,將會在現有盈利模式的慣性牽動和考核指標體系的導向下,迫於經營壓力在高風險收益領域進行資產配置,以彌補負債成本上升引發的收益下降,行業性風險偏好趨於上升。城商行受經營區域、金融牌照等「個性化」因素制約,創新轉型步伐客觀上落後於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資產配置方式和定價能力受限,風險偏好被迫上升的壓力更為明顯。如果不能帶動管理、人才、風控等方面的同步提升,城商行發展將蘊含巨大的戰略風險。
利率風險及其影響凸顯
2014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5次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下調125BP和140BP,存貸款利率波動在各金融工具、各金融主體之間快速傳導。大型銀行應對降息較為從容,存款利率上浮比例基本維持不變,城商行出於生存競爭需要,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存款上浮比例,同時資產定價受議價能力和非對稱降息因素影響快速下滑。市場利率的頻繁、大幅波動給城商行利率風險管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全方位沖擊。一是短期負債支持長期資產的經營模式下,資產重定價滯後於負債重定價所形成的風險;二是非對稱降息帶來的基差風險;三是資產與負債方產品期限不一、收益率變動不一帶來的風險;四是利率下行通道下,借款人傾向於提前還貸、以低利率重新貸款的隱含性期權風險。
城商行產生並成長於穩定的利差環境下,利率風險管理意願、意識均較為薄弱,普遍僅參照「1104報表」模擬測算重定價敏感性缺口對凈利息收益的影響,分析技術、管理手段單一,缺乏有效的風險對沖工具。面對利率市場化的沖擊,凈利差、凈息差快速收窄,凈利潤增幅放緩。此外,金融產品定價管理基礎薄弱也成為了制約城商行健康發展的瓶頸。
Ⅶ 什麼是靜態利差
靜態利差法以國債到期收益率曲線上各不同期限的收益率加上一固定利差作為定價的貼現率,再將未來各期現金流進行貼現以計算資產證券化產品的價格。這種定價方式考慮到了不同期限的貼現率的不同,即反映了證券化產品與國債之間的風險貼水差異。因此,靜態現金流量報酬率法是以債券的平均報酬率來確定債券價格,而靜態利差法則是以整條到期收益率曲線來確定證券化債券的價格。
靜態利差法和靜態現金流量報酬率法在現金流量比較集中的情況下,差異不大,但在現金流量分散的情況下,就會有較大差異。一般的公司債其最大現金流量集中在到期日,因此靜態利差法和靜態現金流量報酬率法的定價方式對於公司債的價格而言差別不大,但對於證券化產品來說卻不一定。證券化所產生的許多債券中有很多是還本型債券,其特點是現金流量的流入比較平均地分布於各期而非集中於某一期,以靜態利差法來評估就會較為准確。
一般而言,平坦的到期收益率曲線較為少見,即期到期收益率都是隨著期限的延長而提高,反映了針對長期而言不確定的風險溢價。因此,靜態現金流量報酬率法只適用於短期的、現金流較為集中的證券化產品的定價;而靜態利差法則適用於長期的、現金流入較為均勻的證券化產品的定價。但是不論何種方式,一個成熟的、能提供不同期限即期收益率曲線的國債市場是其能正確定價的前提條件。
Ⅷ 杠桿投資和期限錯配套取利差是什麼意思,能不能通俗易懂地解釋下,謝謝
杠桿投資,就是花很少的錢辦同樣的事情。
比如交易,我是買手內機的,我花了一半的錢容從廠家訂購手機,拿到了提貨單。然後賣給你提貨單。
我掙得是賣一個手機的錢,付現的本金只有一半,那我就是兩倍杠桿。
期限錯配,是比如存款,最好的是1年定期,貸給1年貸款。但是通常存款不會選那麼長,貸款卻很長。所以只能錯配,銀行吸收存款是有利息成本的,如果不能有利放貸就要虧損。所以只能短期融資但是一邊進一邊出,維持整體穩定。這中間就有更大的利差,因為短期的利率低。
Ⅸ 炒股的買房的都要小心了是怎麼回事
24日下午,央行通過官方微博公布,當日對22家金融機構開展MLF操作共2455億元,包含六個月和一年期,且其中標利率分別較上期上調10BP至2.95%和3.1%。
Ⅹ 怎麼計算信用利差具體操作怎麼做
信用利差被定義為兩種債券(大多具有相似的期限和不同的信用質量)的收益率差異。如果 5 年期國債的收益率為 5%,另外 5 年期公司債券的收益率為 6.5%,那麼國債的利差將為 150 個基點 (1.5%)。信用利差的增加可能令人擔憂,因為這可能表明借款人對資金的需求更大、更快(上例中的公司債券)。在考慮任何投資之前,應該協助借款人的財務狀況和信譽。另一方面,信用利差縮小表明信用度提高。
有一種普遍的誤解,認為信用利差是決定債券信用風險的最大單一因素。然而,還有多種其他因素決定了債券相對於其他國債的“利差溢價”。例如,市政債券等具有優惠稅收影響的債券的交易收益率可能低於美國國債。這不是因為市場認為它們風險較小,而是因為人們普遍認為市政債券幾乎與國債一樣安全,並且具有很大的稅收優勢。同樣,許多公司債券缺乏流動性,這表明一旦購買債券可能難以出售,因為債券市場不活躍。這將使投資者期望更高的收益率,從而增加信用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