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勞動力受教育年限的平均數,這是一項反映勞動力文化教育程度的綜合指標,表現勞動力文化教育程度的現狀和發展變化。按照現行各級教育年數的一般規定,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為16年、高中12年,初中為9年、小學為6年、文盲為0。
2. 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0.8年,你的受教育年限呢
我國勞動年齡,人均受教育年限為10.8年,受教育年限就是指從你開始上學算直到你正式步入工作這個時間到底有多久?它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教育的普及程度,以及人均的素質。
自己從5歲開始上學直到22歲,大學畢業怎麼算的話應該是16年17年左右的時間,如果說有人考了研究生,那差不多就是20年左右的教育年限,從他上幼兒園開始他就在一直上學,中間可能有寒暑假,但那個並不是教育年限的中斷,因為他是正常的休息,所以到研究生階段,如果他中途中考高考,研究生考,沒有任何一次卡殼都是一次通過,那他這一套流程下來應該是保持在教育年限20年左右。
接受教育這是一個值得開心的事情,因為你接受的教育年限越久意味著你本身所接觸到的知識越多,這不能說你這個人能力就越強了,也不能說你工作之後就會順風順水,而是說你具備了更加強大的專業底蘊,你以後再考各種各樣的資格證以及工作上面臨困難的時候,你都會想到自己上學的時候老師跟自己說過什麼,自己學過哪些東西,這些都會化為你成長的養料。
3. 2009年我國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受教育年限是多少
2009年9月8日,由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主辦的「教育改革和人力資源研討會暨2009年《人口與勞動綠皮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學者圍繞中國教育改革和人力資源發展問題,依據教育發展規律,提出了中國教育和發展的中長期戰略,對我國未來教育需求的發展和勞動資源配置等問題進行了分析與預測,並發布了《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10》。
《人口與勞動綠皮書》指出,經過近30年的發展,我國教育水平有了長足的提高。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達到95%以上,青壯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1%。但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國人口受教育狀況存在以下明顯差距:第一,勞動年齡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遠遠低於發達國家。2005年,美國該指標為13.63年,日本為12.9年,比我國高出5年左右。第二,人口預期受教育年限也有很大差距。2005年我國該指標為12.3年,而2000年美國已達到14.7年。第三,發達國家教育處於長期穩步提高的過程,中國則出現大起和大落。美國分隊列的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變化平緩,且隨時間呈穩步增長趨勢。相比之下,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在隊列間起伏較大,且各隊列隨時間遞增幅度差異較大。
4. 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怎麼計算,數據怎麼獲得
平均受教育年限的計算方法
《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1號)》:我國於2000年11月1日進行了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登記工作。全國總人口為129533萬人。其中: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共126583萬人。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接受大學(指大專以上)教育的4571萬人;接受高中(含中專)教育的14109萬人;接受初中教育的42989萬人;接受小學教育的45191萬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文盲人口(15歲及15歲以上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人)為8507萬人,文盲率為6.72%。每10萬人中擁有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數:具有大學程度的為361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為1114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為33961人;具有小學程度的為35701人。
根據以上數據,粗略計算我國人均受教育年限。
大學(指大專以上)教育的4571萬人,考慮到專科三年制,大專以上按人均受教育16年計算,教育年限存量儲備為:
16年×4571萬人=73136萬年
高中(含中專)教育的14109萬人,按人均受教育12年計算,教育年限存量儲備為:
12年×14109萬人=169308萬年
初中教育的42989萬人,按人均受教育9年計算,教育年限存量儲備為:
9年×42989萬人=386901萬年
小學教育的45191萬人。按人均受教育6年計算,教育年限存量儲備為:
6年×45191萬人=271146萬年
文盲人口(15歲及15歲以上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人)為8507萬人,按人均受教育1年計算,教育年限存量儲備為:
1年×8507萬人=8507萬年
全國人口教育年限存量儲備為:
73136萬年+169308萬年+386901萬年+271146萬年+8507萬年=908998萬年
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共126583萬人。
2000年全國人均受教育年限為:
908998萬年÷126583萬人=7.18年
以上,可以看出,滿打滿算,全國200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接近8年。
人均受教育年限低的原因是接受高中以上教育的人口比重低。要使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有要在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高中以上教育。
5. 我國把16歲到多少歲這一年齡階段人口稱為勞動年齡人口
年滿十六歲,退休年齡之前。
附:《勞動法》第十五條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
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招用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履行審批手續,並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5)勞動年齡人口受教育年限擴展閱讀:
法定勞動年齡是中央政府規定的年齡。在勞動年齡范圍內的人數代表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勞動力資源的所有權,應按常住人口計算。區分勞動年齡人口的年齡界限,是了解一定數量和規模的勞動年齡人口,確定勞動力資源的開發利用,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重要依據。
由於勞動年齡人口的狀況不同,不同國家的健康水平也不同。勞動年齡人口不同於經濟活動人口。經濟活躍人口是指實際從事一定社會勞動並獲得報酬的人口總量中的人口。它的劃分是根據人口是否有工作,沒有達到或超過工作年齡,但仍然從事勞動。
6. 什麼是預期人均受教育年限
預期受教育年限的定義與計算_邱國版華_新浪博客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3788c010008rr.html
7. 什麼是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勞動力受教育年限: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專,在一定時期內,勞動力受屬教育年限的平均數,這是一項反映勞動力文化教育程度的綜合指標,表現勞動力文化教育程度的現狀和發展變化。按照現行各級教育年數的一般規定,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為16年、高中12年,初中為9年、小學為6年、文盲為0。
*
平均受教育年限:指一定區域內的某個人口群體在某個時期平均接受學歷教育(包括成人學歷教育,不包括各種學歷培訓)的時間和程度。計算上一般先統計出該人口群體接受學歷教育年數的總和,然後再作總人口的平均,通常統計總受教育年數時計算方法可自行選擇。
大陸一般按現行學制來計算受教育時間
,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按16年計算,高中12年,初中9年,小學6年,文盲為0年。—無錫市統計局核算處。
8. 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0.8年,這意味著什麼
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齡是10.8年,就說明我國的九年義務制教育得到了非常好的推廣,勞動年齡人口的平均教育年齡水平就代表著我們整個國家的九年義務制的教育是否真正的做到了實施和落實。
只有一個人自己內心當中有一定的理解和有一定豐富的知識底蘊的時候,我們才能夠對於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有一定的了解和一定的目的,才能夠知道我們為了什麼奮斗才能夠找到我們每一個人人生的目標。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對於每個人來說都非常的重要。
9. 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屬於哪個部門統計
《勞動統計年鑒》里有勞動力受教育程度
《中國勞動力動態調查:2017年報告》里有回平均受教育年限答
值得注意的是 受教育年限 可調整的空間太大
因為受教育年限基本都是賦值來算 如文盲對應(1) 小學對應(6) 然後乘以對應人數佔比
因此操作空間十分大(比如研究生算幾年,學碩專碩也都不一樣)
如果你需要做實證 最好自己賦值 別拿現成的 用勞動統計年鑒里的自己算
10. 發達國家人均受教育年限是多少
發達國家人均受教育年限是12年。
目前,發達國家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加拿大為專14.6年,屬澳大利亞為14.4年,英國為14年,芬蘭為13.5年,美國為13.4年,法國為13.1年,日本為11.1年。這些國家也都是義務教育起步最早的國家。我國15歲以上年齡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限為9.1年,低於上述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