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民事案件審理期限
黑龍江復龍廣律師事務所鄭雲鵬律制師為您解答:
具體的審限與審理的程序有很大關系,以下為您列舉一般案件的審限。
第一,一審簡易程序審限為3個月。第二,一審普通程序審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由上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3個月。第三,二審程序,對判決上訴審限為3個月,有特殊情況由本院院長批准;對裁定上訴審限為30日。
如果您有其他任何需要,黑龍江龍廣律師事務所的專業律師將為您提供相關的法律咨詢。
『貳』 民事訴訟由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的審限如何計算審理期限從立案的次日起計算是什麼意思
從立案之日起計算,也就是從簡易程序立案之日起計算,轉化為普通程序後期限繼續計算。例如3月1日立案決定用簡易程序審理,13日決定轉為普通程序,那麼一審的期限就從3月1日開始計算。
『叄』 如何計算民事案件審理期限
民事案件的審理期期自法院正式立案開始計算,作出判決為審結。適用簡易程序的審限一般為三個月;適用普通程序的審限一般為六個月,但最長可能達到15個月,均在合法審限內。
『肆』 怎麼計算民事案件的二審的審理時間
民事訴訟的期限從立案之日開始計算,一般是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在民事上訴專程序中,不能以屬上訴人遞交上訴書的時間計算。因為上訴案件要由一審法院向上訴法院移交案卷,經二審法律審查手續、材料齊全的才算立案受理。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從這一規定不難看出,二審案件審理期限的起算時間點是第二審立案之日。
『伍』 如何計算民事案件適用簡易程序的審限
我們在進行案件管理中,對如何計算簡易程序的審限有不同的認識。一種意見認為,簡易程序的審限是從立案之日開始到結案之日,時間不得超過3個月,超過3個月應當轉入普通程序審理。另一種意見認為,審限是指實際審理的期限,因法定事由(如鑒定、審計、管轄權異議等)扣除的時間不計算在內,只要扣除後實際審理時間不超過3個月的,即可以適用簡易程序。請問哪種意見正確?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定, 基層人民法院 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簡易程序。按照民事訴訟法的這規定,所謂簡單民事案件,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事實清楚。是指當事人雙方對爭議的事實陳述基本一致,並能提供可靠的證據,無須 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 即可判明事實、分清是非;二是權利義務關系明確。是指誰是責任的承擔者、誰是權利的享有者,關系明確;三是爭議不大。是指當事人對案件的是非、責任及訴訟標的爭執無原則性分歧。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審理期限不得延長。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案情復雜,需要轉為普通程序審理的,可以轉為普通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71條規定:已經按照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在審理過程中無論是否發生了情況變化,都不得改用簡易程序審理。 因此,是否適用簡易程序,應判斷案件是否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規定的條件,而不是依據案件審理所需的期限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