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船舶所有權證書》、《船舶登記證書》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辦理了《船舶所有權證書》還要辦理《船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版》和《中華人民共權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船舶登記證書主要包括《船舶所有權證書》和《船舶國籍證書》。前者公示(證明)船舶的所有權歸屬,後者是船舶航行、停泊和作業的法定必要條件之一。
打個比方,類似機動車,船舶所有權證書好比機動車的所有權登記證(大的綠本),船舶國籍證書好比機動車的行車證(小的藍本)。
『貳』 海事能給上協查與黑名單的船舶簽證嗎
海事不給上協查與黑名單的船舶辦理簽證。
「黑名單」,即「重點跟蹤船舶名單」,是對有嚴重違法行為的船舶的監管措施。對列入「重點跟蹤船舶名單」的船舶,海事管理機構會每港必查。海事局並未限制「重點跟蹤船舶」的簽證,符合條件,應當予以簽證。「重點跟蹤船舶名單」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網站查詢。具體規定,請查閱海船舶〔2013〕328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關於印發《重點跟蹤船舶監督管理規定》的通知。
國內航行船舶進港簽證業務流程
一、執法依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第十二條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第三十四條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十八條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行政許可條件規定》第十六條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高速客船安全管理規則》第二十六條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簽證管理規則》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規則》
(八)《老舊運輸船舶管理規定》第二十一條
(九)《關於發布<船舶IC卡管理規定>和<船舶IC卡管理工作程序>的通知》
二、崗位職責
受理人負責船舶進港簽證受理、審核,負責有關材料的歸檔、台帳登記等工作,負責有關信息的傳遞。
三、工作流程
(一)受理
1、受理人收到國內航行船舶進港簽證申請後,應對申請是否屬本機構管轄范圍、申請人是否符合申請條件、申請材料是否齊全等進行審查,申請材料應包括:
(1)《船舶簽證簿》及《船舶簽證簿》內的《船舶進(出)港簽證申請單》;
(2)船舶電子信息卡(適用的船舶);
(3)船舶國籍證書及復印件;
(4)船舶檢驗證書及復印件;
(5)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及復印件;
(6)船員適任證書及復印件;
(7)防止油污證書及復印件(適用的船舶);
(8)船舶安全管理證書和公司安全管理體系符合證明副本及復印件(適用的船舶);
(9)船舶安全檢查記錄簿及復印件;
(10)船舶港務費繳納或者免於繳納證明;
(11)經批準的船舶載運危險貨物申報單(適用的船舶);
(12)船舶營運證及復印件(適用的船舶);
(13) 委託證明及委託人和被委託人身份證明及其復印件(委託時)。
前款第(3)項至第(8)項所列證書信息已經由海事管理機構在船舶簽證簿內記載或者存儲在船舶電子信息卡的,可以免於提交。
2、對資料齊全、文書填寫完整的,受理人予以受理並審核。
3、對依法不需要申請或不屬於本機構職權范圍,應當及時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在簽證簿簽證欄內簽注意見,填寫海事行政執法證編號、海事管理機構代碼、日期、加蓋船舶簽證專用章,交申請人,並告知不需要申請或向有關行政機關申請。
4、申請材料存在可以當場更正的錯誤的,應當告知並允許申請人當場更正。
5、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或申請人不符合規定的應當當場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並向申請人出具《海事行政許可補正通知書》。
6、對申請人遞交的復印件經審查與原件一致,應在復印件上加蓋「與原件核對無誤」章,署明受理人及日期,將原件退回申請人。
(二)審核
1、受理人審核同意後,在船舶簽證簿簽證欄內簽注准予簽證的意見、填寫海事行政執法證編號、海事管理機構代碼、日期、加蓋船舶簽證專用章。
2、受理人審核不同意,在船舶簽證簿簽證欄內簽注不準予簽證的意見和不予簽證的理由、填寫海事行政執法證編號、海事管理機構代碼、日期、加蓋船舶簽證專用章。
(三)辦理與告知
1、由受理人將船舶簽證簿當場交申請人。
2、受理人發現船舶簽證簿內未記載船舶證書和船員證書相關信息的,根據申請人的申請按照《船舶簽證管理規則》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在船舶簽證簿內校核並記載船舶證書和船員證書相關信息。
3、辦理完畢後,受理人應登記,並及時將相關信息發給現場監管部門/人員。
(四)歸檔
受理人應及時將《船舶簽證簿》內的《船舶進(出)港簽證申請單》、申請材料、《船舶簽證簿》內的《簽證欄頁》等材料進行歸檔。
四、執法主要標准
(一)相關申請材料內容填寫完整、規范。
(二)證書文書審查要點:
1、船舶國籍證書是否合法有效,證書有效期最長不超過五年;臨時國籍證書有效期不超過一年;檢查國籍證書中的船舶概況與船舶檢驗證書中是否相符。
2、適航證書是否在有效期內,貨船適航證書有效期不超過5年,客船適航證書有效期不超過2年;檢查適航證書中的船舶航區與船舶實際航區是否相符。
3、150總噸及以上的油船和400 總噸及以上非油輪應持有《防止油污證書》。檢查證書是否在有效期內和是否進行了法定的年度檢驗。證書有效期最長為五年,法定年度檢驗應在證書到期日每周年前後三個月內進行。證書應附有附件。
4、船舶噸位證書長期有效;注意檢查《船舶簽證簿》中所填寫的總噸、凈噸與證書所載是否相符。
5、船舶載重線證書:對於船長小於20M的船舶可免除;船舶載重線證書有效期不超過5年,法定年度檢驗應在證書到期日每周年前後三個月內進行。
6、乘客定額證書正常情況下,長期有效。臨時乘客定額證書的有效期為一個航次或最長不超過3個月。
7、適拖證書,單程一個航次。
8、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及船員適任證書有效期與國籍證書相同;配員證書的航區限制及航線限制是否與適航證書相對應;按證書核對船舶配員情況,應與船員適任證書、簽證報告單一並檢查,要特別對照GMDSS操作員配備和適任證書的航區、噸位、主機功率、用途,確定是否與實船相符及是否滿足適航證書及配員證書中的要求;定線船舶可以按證書後的備注欄中的要求進行檢查;根據船員服務船舶種類、航區、噸位、功率等實際情況查驗船員適任證書是否適任該船舶,重點查驗證書上的限制項目。
9、「符合證明(DOC)」 有效期不超過5年,其有效性服從於年度審核;「安全管理證書(SMC)」有效期不超過5年,其有效性服從於DOC和中間審核。
10、船舶安全檢查記錄簿檢查船舶上次安全檢查日期距今是否已達六個月、是否符合97安檢規則規定不受6個月限制條件、是否連續兩次及以上由同一海事管理機構執行的安檢,以確定是否需要檢查;檢查上次檢查報告中是否有缺陷需在本港糾正或已糾正尚未復查的,以確定是否需在本港復查;
11、船舶載運危險貨物適裝證書及相關證明文件,還包括:
①海上船舶防止散裝運輸有毒物質污染證書;
②海上船舶散裝運輸液化氣體適裝證書;
③海上船舶散裝運輸危險化學品適裝證書;
④內河船舶散裝危險化學品適裝證書;
⑤內河船舶散裝運輸液化氣適裝證書等;
⑥應注意查驗船舶實際所載貨物品名在證書附件內是否載明;
⑦水上拖帶大型設施和移動式平台的適拖證書或相關檢驗證明;
⑧其他相關文書的檢查:如經審核批準的《船舶載運危險貨物申報單》、有效的保險文書和證明文件、水上拖帶作業許可證等。
(三)船舶因避風、候潮、補給等原因臨時進港或者航經港區水域的,免於辦理船舶進港簽證。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船長或者履行相應職責的船員發生變動;
2、上下旅客;
3、裝卸貨物。
3、拖駁船隊在中途要加解駁船時,加、解的船舶應當申請船舶簽證,拖駁船隊其他船舶不再辦理船舶簽證。
(四)老舊運輸船舶進港簽證:老舊船舶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老舊運輸船舶管理規定》中老舊海船和老舊河船。該類船舶除按一般簽證程序執行外,還應交驗船舶營運證(國內航線)或國際航線運輸批准文件(國際航線),符合特別檢驗的船舶,還應核查特別檢驗情況。
(五)持IC卡船舶辦理進港簽證:
1、首次持卡辦理進港簽證時,船舶應攜帶IC卡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簽證管理規則》規定的資料申請辦理簽證。受理員需校核IC卡內船舶基本信息,並將船舶證書、船舶配員、安全檢查、進出港等信息錄入IC卡。以後辦理簽證時,船舶需提供船舶IC卡、簽證簿、船舶安全檢查記錄簿辦理簽證。
2、注意事項:
(1)如相關船舶信息發生變化時,還應同時提供相關證書或證明文件;
(2)一艘船舶只能持有一張IC卡,如發現船舶同時持有兩張及以上IC卡的,應立即暫扣IC卡,並立即向上級匯報;
(3)船舶IC卡內信息與簽證簿或相關證書信息不一致時,應查明原因,原則上以簽證簿和證書信息為准;
(4)船舶IC卡或IC卡遺失在補卡期間,可按簽證規則規定要求辦理簽證。
(六)進港簽證,申請人應當在船舶抵達後24小時內辦理。船舶抵達前24小時內已經向擬抵達地海事管理機構報告船舶情況的,進港簽證可以與出港簽證合並辦理。船舶或者其經營人可以通過傳真、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EDI)等方式辦理船舶簽證,可以採用電報、電傳、傳真、手機信息、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EDI)等方式報告船舶進港情況,並在船舶航海(行)日誌內作相應的記載。報告的內容應當包括船舶名稱、種類、尺度、總噸、吃水、客貨載運情況、擬靠泊地點。
(七)船舶簽證應當由船舶或者其經營人申請辦理。被拖船可由被拖船或者其經營人申請,也可由拖船或者其經營人代為申請。申請人可以委託代理人辦理船舶簽證。
(八)對船舶簽證申請材料內容的真實性有懷疑或者接到相關舉報的,由受理員組織現場核查。
(九)船舶簽證數據應按規定錄入相關海事業務管理系統。
(十)進港簽證時,發現船舶存在違法行為的,應按規定程序立案調查處理。
(十一)船舶進港簽證當場辦結。
(十二)受理的材料齊全合格,許可的程序符合規范,受理情況登記清楚。
(十三)印章使用正確、規范,台帳記錄、檔案收集完整。
『叄』 船舶違規進出港未簽證
進港前得到得到的靠泊計劃,在錨地時將所有的入行手續備妥,報備給交通管制,這個過程就是報港。國內航行船舶進港簽證業務流程一、執法依據(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第十二條(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第三十四條(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十八條(四)《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行政許可條件規定》第十六條(五)《中華人民共和國高速客船安全管理規則》第二十六條(六)《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簽證管理規則》(七)《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規則》(八)《老舊運輸船舶管理規定》第二十一條(九)《關於發布和的通知》二、崗位職責受理人負責船舶進港簽證受理、審核,負責有關材料的歸檔、台帳登記等工作,負責有關信息的傳遞。三、工作流程(一)受理1、受理人收到國內航行船舶進港簽證申請後,應對申請是否屬本機構管轄范圍、申請人是否符合申請條件、申請材料是否齊全等進行審查,申請材料應包括:(1)《船舶簽證簿》及《船舶簽證簿》內的《船舶進(出)港簽證申請單》;(2)船舶電子信息卡(適用的船舶);(3)船舶國籍證書及復印件;(4)船舶檢驗證書及復印件;(5)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及復印件;(6)船員適任證書及復印件;(7)防止油污證書及復印件(適用的船舶);(8)船舶安全管理證書和公司安全管理體系符合證明副本及復印件(適用的船舶);(9)船舶安全檢查記錄簿及復印件;(10)船舶港務費繳納或者免於繳納證明;(11)經批準的船舶載運危險貨物申報單(適用的船舶);(12)船舶營運證及復印件(適用的船舶);(13)委託證明及委託人和被委託人身份證明及其復印件(委託時)。前款第(3)項至第(8)項所列證書信息已經由海事管理機構在船舶簽證簿內記載或者存儲在船舶電子信息卡的,可以免於提交。2、對資料齊全、文書填寫完整的,受理人予以受理並審核。3、對依法不需要申請或不屬於本機構職權范圍,應當及時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在簽證簿簽證欄內簽注意見,填寫海事行政執法證編號、海事管理機構代碼、日期、加蓋船舶簽證專用章,交申請人,並告知不需要申請或向有關行政機關申請。4、申請材料存在可以當場更正的錯誤的,應當告知並允許申請人當場更正。5、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或申請人不符合規定的應當當場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並向申請人出具《海事行政許可補正通知書》。6、對申請人遞交的復印件經審查與原件一致,應在復印件上加蓋「與原件核對無誤」章,署明受理人及日期,將原件退回申請人。(二)審核1、受理人審核同意後,在船舶簽證簿簽證欄內簽注准予簽證的意見、填寫海事行政執法證編號、海事管理機構代碼、日期、加蓋船舶簽證專用章。2、受理人審核不同意,在船舶簽證簿簽證欄內簽注不準予簽證的意見和不予簽證的理由、填寫海事行政執法證編號、海事管理機構代碼、日期、加蓋船舶簽證專用章。(三)與告知1、由受理人將船舶簽證簿當場交申請人。2、受理人發現船舶簽證簿內未記載船舶證書和船員證書相關信息的,根據申請人的申請按照《船舶簽證管理規則》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在船舶簽證簿內校核並記載船舶證書和船員證書相關信息。3、完畢後,受理人應登記,並及時將相關信息發給現場監管部門/人員。(四)歸檔受理人應及時將《船舶簽證簿》內的《船舶進(出)港簽證申請單》、申請材料、《船舶簽證簿》內的《簽證欄頁》等材料進行歸檔。四、執法主要標准(一)相關申請材料內容填寫完整、規范。(二)證書文書審查要點:1、船舶國籍證書是否合法有效,證書有效期最長不超過五年;臨時國籍證書有效期不超過一年;檢查國籍證書中的船舶概況與船舶檢驗證書中是否相符。2、適航證書是否在有效期內,貨船適航證書有效期不超過5年,客船適航證書有效期不超過2年;檢查適航證書中的船舶航區與船舶實際航區是否相符。3、150總噸及以上的油船和400總噸及以上非油輪應持有《防止油污證書》。檢查證書是否在有效期內和是否進行了法定的年度檢驗。證書有效期最長為五年,法定年度檢驗應在證書到期日每周年前後三個月內進行。證書應附有附件。4、船舶噸位證書長期有效;注意檢查《船舶簽證簿》中所填寫的總噸、凈噸與證書所載是否相符。5、船舶載重線證書:對於船長小於20M的船舶可免除;船舶載重線證書有效期不超過5年,法定年度檢驗應在證書到期日每周年前後三個月內進行。6、乘客定額證書正常情況下,長期有效。臨時乘客定額證書的有效期為一個航次或最長不超過3個月。7、適拖證書,單程一個航次。8、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及船員適任證書有效期與國籍證書相同;配員證書的航區限制及航線限制是否與適航證書相對應;按證書核對船舶配員情況,應與船員適任證書、簽證報告單一並檢查,要特別對照GMDSS操作員配備和適任證書的航區、噸位、主機功率、用途,確定是否與實船相符及是否滿足適航證書及配員證書中的要求;定線船舶可以按證書後的備注欄中的要求進行檢查;根據船員服務船舶種類、航區、噸位、功率等實際情況查驗船員適任證書是否適任該船舶,重點查驗證書上的限制項目。9、「符合證明(DOC)」有效期不超過5年,其有效性服從於年度審核;「安全管理證書(SMC)」有效期不超過5年,其有效性服從於DOC和中間審核。10、船舶安全檢查記錄簿檢查船舶上次安全檢查日期距今是否已達六個月、是否符合97安檢規則規定不受6個月限制條件、是否連續兩次及以上由同一海事管理機構執行的安檢,以確定是否需要檢查;檢查上次檢查報告中是否有缺陷需在本港糾正或已糾正尚未復查的,以確定是否需在本港復查;11、船舶載運危險貨物適裝證書及相關證明文件,還包括:①海上船舶防止散裝運輸有毒物質污染證書;②海上船舶散裝運輸液化氣體適裝證書;③海上船舶散裝運輸危險化學品適裝證書;④內河船舶散裝危險化學品適裝證書;⑤內河船舶散裝運輸液化氣適裝證書等;⑥應注意查驗船舶實際所載貨物品名在證書附件內是否載明;⑦水上拖帶大型設施和移動式平台的適拖證書或相關檢驗證明;⑧其他相關文書的檢查:如經審核批準的《船舶載運危險貨物申報單》、有效的保險文書和證明文件、水上拖帶作業許可證等。(三)船舶因避風、候潮、補給等原因臨時進港或者航經港區水域的,免於船舶進港簽證。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1、船長或者履行相應職責的船員發生變動;2、上下旅客;3、裝卸貨物。3、拖駁船隊在中途要加解駁船時,加、解的船舶應當申請船舶簽證,拖駁船隊其他船舶不再船舶簽證。(四)老舊運輸船舶進港簽證:老舊船舶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老舊運輸船舶管理規定》中老舊海船和老舊河船。該類船舶除按一般簽證程序執行外,還應交驗船舶營運證(國內航線)或國際航線運輸批准文件(國際航線),符合特別檢驗的船舶,還應核查特別檢驗情況。(五)持IC卡船舶進港簽證:1、首次持卡進港簽證時,船舶應攜帶IC卡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簽證管理規則》規定的資料申請簽證。受理員需校核IC卡內船舶基本信息,並將船舶證書、船舶配員、安全檢查、進出港等信息錄入IC卡。以後簽證時,船舶需提供船舶IC卡、簽證簿、船舶安全檢查記錄簿簽證。2、注意事項:(1)如相關船舶信息發生變化時,還應同時提供相關證書或證明文件;(2)一艘船舶只能持有一張IC卡,如發現船舶同時持有兩張及以上IC卡的,應立即暫扣IC卡,並立即向上級匯報;(3)船舶IC卡內信息與簽證簿或相關證書信息不一致時,應查明原因,原則上以簽證簿和證書信息為准;(4)船舶IC卡或IC卡遺失在補卡期間,可按簽證規則規定要求簽證。(六)進港簽證,申請人應當在船舶抵達後24小時內。船舶抵達前24小時內已經向擬抵達地海事管理機構報告船舶情況的,進港簽證可以與出港簽證合並。船舶或者其經營人可以通過傳真、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EDI)等方式船舶簽證,可以採用電報、電傳、傳真、手機信息、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EDI)等方式報告船舶進港情況,並在船舶航海(行)日誌內作相應的記載。報告的內容應當包括船舶名稱、種類、尺度、總噸、吃水、客貨載運情況、擬靠泊地點。(七)船舶簽證應當由船舶或者其經營人申請。被拖船可由被拖船或者其經營人申請,也可由拖船或者其經營人代為申請。申請人可以委託代理人船舶簽證。(八)對船舶簽證申請材料內容的真實性有懷疑或者接到相關舉報的,由受理員組織現場核查。(九)船舶簽證數據應按規定錄入相關海事業務管理系統。(十)進港簽證時,發現船舶存在違法行為的,應按規定程序立案調查處理。(十一)船舶進港簽證當場結。(十二)受理的材料齊全合格,許可的程序符合規范,受理情況登記清楚。(十三)印章使用正確、規范,台帳記錄、檔案收集完整。五、執法文書和台帳(一)《船舶簽證簿》(略)(二)《船舶簽證簿》內的《船舶進(出)港簽證申請單》(略)(三)《海事行政許可補正通知書》(略)(四)《船舶簽證簿》內的《簽證欄頁》(略)國內航行船舶出港簽證業務流程一、執法依據(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第十二條(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第三十四條(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十八條(四)《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行政許可條件規定》第十六條(五)《中華人民共和國高速客船安全管理規則》第二十六條(六)《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簽證管理規則》(七)《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規則》(八)《老舊運輸船舶管理規定》第二十一條(九)《關於執行過程中若干問題處理意見的函》(十)《關於發布和的通知》二、崗位職責受理人負責船舶出港簽證受理、審核,負責有關材料的歸檔、台帳登記等工作,負責有關信息的傳遞。三、工作流程(一)受理1、受理人收到國內航行船舶出港簽證申請後,應對申請是否屬本機構管轄范圍、申請人是否符合申請條件、申請材料是否齊全等進行審查,申請材料應包括:(1)《船舶簽證簿》及《船舶簽證簿》內的《船舶進(出)港簽證申請單》;(2)船舶電子信息卡(適用的船舶);(3)船舶國籍證書及復印件;(4)船舶檢驗證書及復印件;(5)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及復印件;(6)船員適任證書及復印件;(7)防止油污證書及復印件(適用的船舶);(8)船舶安全管理證書和公司安全管理體系符合證明副本及復印件(適用的船舶);(9)船舶安全檢查記錄簿及復印件;(10)船舶港務費繳納或者免於繳納證明;(11)經批準的船舶載運危險貨物申報單(適用的船舶);(12)船長開航前聲明和車輛安全裝載記錄(適用的船舶);(13)護航申請書(適用的船舶);(14)船舶營運證及復印件(適用的船舶);(15)委託證明及委託人和被委託人身份證明及其復印件(委託時)。前款第(3)項至第(8)項所列證書信息已經由海事管理機構在船舶簽證簿內記載或者存儲在船舶電子信息卡的,可以免於提交。2、對資料齊全、文書填寫完整的,受理人予以受理並審核。3、對依法不需要申請或不屬於本機構職權范圍,應當及時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在簽證簿簽證欄內簽注意見,填寫海事行政執法證編號、海事管理機構代碼、日期、加蓋船舶簽證專用章,交申請人,並告知不需要申請或向有關行政機關申請。4、申請材料存在可以當場更正的錯誤的,應當告知並允許申請人當場更正。5、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或申請人不符合規定的應當當場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並向申請人出具《海事行政許可補正通知書》。6、對申請人遞交的復印件經審查與原件一致,應在復印件上加蓋「與原件核對無誤」章,署明受理人及日期,將原件退回申請人。(二)審核1、受理人審核同意後,在船舶簽證簿簽證欄內簽注准予簽證的意見、填寫海事行政執法證編號、海事管理機構代碼、日期、加蓋船舶簽證專用章。2、受理人審核不同意,在船舶簽證簿簽證欄內簽注不準予簽證的意見和不予簽證的理由、填寫海事行政執法證編號、海事管理機構代碼、日期、加蓋船舶簽證專用章。(三)與告知1、由受理人將船舶簽證簿當場交申請人。2、受理人發現船舶簽證簿內未記載船舶證書和船員證書相關信息的,根據申請人的申請按照《船舶簽證管理規則》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在船舶簽證簿內校核並記載船舶證書和船員證書相關信息。3、完畢後,受理人應登記,並及時將相關信息發給現場監管部門/人員。。(四)歸檔受理人應及時將《船舶簽證簿》內的《船舶進(出)港簽證申請單》、申請材料、《船舶簽證簿》內的《簽證欄頁》等材料進行歸檔。四、執法主要標准(一)相關申請材料內容填寫完整、規范。(二)審查要點:1、船舶具有齊備、有效的證書、文書和資料;2、船舶配員符合最低安全配員的要求,船員具備適任資格;3、船舶狀況符合出港航行、停泊、作業的安全和防污染要求。必要時已按要求制定各項安全和防污染措施或應急預案;4、載客、載貨符合乘客和裝載技術要求;5、載運危險貨物的船舶裝載情況符合船舶載運危險貨物的安全管理規定;6、船舶、船隊的尺度和拖帶量符合擬通過的船閘、橋梁、架空設施、淺窄航道的通航規定和要求。需要護航的,已向海事管理機構申請護航;7、已按船舶安全檢查通知書的要求糾正所存在的缺陷,並已復查合格;8、已按規定繳納船舶港務費;9、在本港有違法行為的,已經處理完畢;10、禁止船舶航行的司法或者行政強制措施已經依法解除;11、核動力船舶或者其他特定種類的船舶,符合我國法律、行政法規、規章的相關規定。(三)證書文書審核要點:1、船舶國籍證書是否合法有效,證書有效期最長不超過五年;臨時國籍證書有效期不超過一年;檢查國籍證書中的船舶概況與船舶檢驗證書中是否相符。2、適航證書是否在有效期內,貨船適航證書有效期不超過5年,客船適航證書有效期不超過2年;檢查適航證書中的船舶航區與船舶實際航區是否相符。3、150總噸及以上的油船和400總噸及以上非油輪應持有《防止油污證書》。檢查證書是否在有效期內和是否進行了法定的年度檢驗。證書有效期最長為五年,法定年度檢驗應在證書到期日每周年前後三個月內進行。證書應附有附件。4、船舶噸位證書長期有效;注意檢查《船舶簽證簿》中所填寫的總噸、凈噸與證書所載是否相符。5、船舶載重線證書:對於船長小於20M的船舶可免除;船舶載重線證書有效期不超過5年,法定年度檢驗應在證書到期日每周年前後三個月內進行。6、乘客定額證書正常情況下,長期有效。臨時乘客定額證書的有效期為一個航次或最長不超過3個月。7、適拖證書,單程一個航次。8、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及船員適任證書有效期與國籍證書相同;配員證書的航區限制及航線限制是否與適航證書相對應;按證書核對船舶配員情況,應與船員適任證書、簽證報告單一並檢查,要特別對照GMDSS操作員配備和適任證書的航區、噸位、主機功率、用途,確定是否與實船相符及是否滿足適航證書及配員證書中的要求;定線船舶可以按證書後的備注欄中的要求進行檢查;根據船員服務船舶種類、航區、噸位、功率等實際情況查驗船員適任證書是否適任該船舶,重點查驗證書上的限制項目。9、「符合證明(DOC)」有效期不超過5年,其有效性服從於年度審核;「安全管理證書(SMC)」有效期不超過5年,其有效性服從於DOC和中間審核。10、船舶安全檢查記錄簿檢查船舶上次安全檢查日期距今是否已達六個月、是否符合97安檢規則規定不受6個月限制條件、是否連續兩次及以上由同一海事管理機構執行的安檢,以確定是否需要檢查;檢查上次檢查報告中是否有缺陷需在本港糾正或已糾正尚未復查的,以確定是否需在本港復查;11、船舶載運危險貨物適裝證書及相關證明文件,還包括:①海上船舶防止散裝運輸有毒物質污染證書;②海上船舶散裝運輸液化氣體適裝證書;③海上船舶散裝運輸危險化學品適裝證書;④內河船舶散裝危險化學品適裝證書;⑤內河船舶散裝運輸液化氣適裝證書等;⑥應注意查驗船舶實際所載貨物品名在證書附件內是否載明;⑦水上拖帶大型設施和移動式平台的適拖證書或相關檢驗證明;⑧其他相關文書的檢查:如經審核批準的《船舶載運危險貨物申報單》、有效的保險文書和證明文件、水上拖帶作業許可證等。(四)對已經出港簽證的船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重新申請出港簽證:1、船長或者履行相應職責的船員發生變動;2、船舶結構、有關航行安全的重要設備發生重大變化;3、改變船舶航行區域、航線;4、出港簽證妥後48小時內未能出港。(五)船舶由於搶險、救生等緊急事由,不能按照規定程序船舶簽證的,應當在開航前向海事管理機構報告,並在任務完成後24小時內補船舶簽證。(六)船舶因避風、候潮、補給等原因臨時進港或者航經港區水域的,免於船舶簽證。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1、船長或者履行相應職責的船員發生變動;2、上下旅客;3、裝卸貨物。(七)拖駁船隊在中途要加解駁船時,加、解的船舶應當申請船舶簽證,拖駁船隊其他船舶不再船舶簽證。(八)受理員在船舶出港簽證中發現船舶情況可疑的,應及時將該信息傳遞給動態監管部門,發現黑名單上的船舶應將信息傳遞給船舶安全檢查部門。(九)對船舶簽證申請材料內容的真實性有懷疑或者接到相關舉報的,由受理員組織現場核查。(十)按規定現場滾裝客船的出港簽證,應注意收存《船長開航前聲明》與《滾裝船舶車輛安全裝載記錄》。在滾裝貨船出港簽證時,應當登輪檢查搭載的乘客(包括車輛駕駛員)數量,使其不超過11人。滾裝船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責令立即糾正或者限期糾正;開航前仍未糾正影響航行安全的,不得為其出港簽證手續:1、不符合安全適航條件;2、船員不符合有關要求;3、滾裝貨船載客不符合要求的;4、沒有按照安全管理體系進行有效運轉;5、未按《海船船員值班規則》實施值班;6、法律、行政法規和交通部規章規定的其他不得出港簽證的情形。(十一)老舊運輸船舶出港簽證:老舊船舶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老舊運輸船舶管理規定》中老舊海船和老舊河船。該類船舶除按一般簽證程序執行外,還應交驗船舶營運證(國內航線)或國際航線運輸批准文件(國際航線),符合特別檢驗的船舶,還應核查特別檢驗情況。(十二)持IC卡船舶出港簽證1、首次持卡出港簽證時,船舶應攜帶IC卡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簽證管理規則》規定的資料申請簽證。受理員需校核IC卡內船舶基本信息,並將船舶證書、船舶配員、安全檢查、進出港等信息錄入IC卡。以後簽證時,船舶需提供船舶IC卡、簽證簿、船舶安全檢查記錄簿簽證。2、注意事項:(1)如相關船舶信息發生變化時,還應同時提供相關證書或證明文件;(2)一艘船舶只能持有一張IC卡,如發現船舶同時持有兩張及以上IC卡的,應立即暫扣IC卡,並立即向上級匯報;(3)船舶IC卡內信息與簽證簿或相關證書信息不一致時,應查明原因,原則上以簽證簿和證書信息為准;(4)船舶IC卡或IC卡遺失在補卡期間,可按簽證規則規定要求簽證。(十三)出港簽證,申請人應當在船舶開航前24小時內。船舶抵港前24小時內已經向擬抵達地海事管理機構報告船舶情況的,出港簽證可以與進港簽證合並。船舶或者其經營人可以通過傳真、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EDI)等方式船舶簽證。(十四)船舶簽證應當由船舶或者其經營人申請。被拖船可由被拖船或者其經營人申請,也可由拖船或者其經營人代為申請。申請人可以委託代理人船舶簽證。(十五)船舶簽證數據應按規定錄入相關海事業務管理系統。(十六)出港簽證時,對出港船舶進行必要的氣象海況安全提醒。(十七)船舶出港簽證當場結。(十八)受理的材料齊全合格,許可的程序符合規范,受理情況登記清楚。(十九)印章使用正確、規范,台帳記錄、檔案收集完整。五、執法文書和台帳(一)《船舶簽證簿》(略)(二)《船舶簽證簿》內的《船舶進(出)港簽證申請單》(略)(三)《海事行政許可補正通知書》(略)(四)《船舶簽證簿》內的《簽證欄頁》(略)參考資料:/E_ReadNews.asp?NewsID=232
『肆』 內貿船舶怎麼簽證 流程是什麼,還有報港怎麼回事
進港前得到得到的靠泊計劃,在錨地時將所有的入行手續備妥,報備給交通管制,這個過程就是報港。
國內航行船舶進港簽證業務流程
一、執法依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第十二條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第三十四條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十八條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行政許可條件規定》第十六條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高速客船安全管理規則》第二十六條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簽證管理規則》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規則》
(八)《老舊運輸船舶管理規定》第二十一條
(九)《關於發布<船舶IC卡管理規定>和<船舶IC卡管理工作程序>的通知》
二、崗位職責
受理人負責船舶進港簽證受理、審核,負責有關材料的歸檔、台帳登記等工作,負責有關信息的傳遞。
三、工作流程
(一)受理
1、受理人收到國內航行船舶進港簽證申請後,應對申請是否屬本機構管轄范圍、申請人是否符合申請條件、申請材料是否齊全等進行審查,申請材料應包括:
(1)《船舶簽證簿》及《船舶簽證簿》內的《船舶進(出)港簽證申請單》;
(2)船舶電子信息卡(適用的船舶);
(3)船舶國籍證書及復印件;
(4)船舶檢驗證書及復印件;
(5)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及復印件;
(6)船員適任證書及復印件;
(7)防止油污證書及復印件(適用的船舶);
(8)船舶安全管理證書和公司安全管理體系符合證明副本及復印件(適用的船舶);
(9)船舶安全檢查記錄簿及復印件;
(10)船舶港務費繳納或者免於繳納證明;
(11)經批準的船舶載運危險貨物申報單(適用的船舶);
(12)船舶營運證及復印件(適用的船舶);
(13) 委託證明及委託人和被委託人身份證明及其復印件(委託時)。
前款第(3)項至第(8)項所列證書信息已經由海事管理機構在船舶簽證簿內記載或者存儲在船舶電子信息卡的,可以免於提交。
2、對資料齊全、文書填寫完整的,受理人予以受理並審核。
3、對依法不需要申請或不屬於本機構職權范圍,應當及時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在簽證簿簽證欄內簽注意見,填寫海事行政執法證編號、海事管理機構代碼、日期、加蓋船舶簽證專用章,交申請人,並告知不需要申請或向有關行政機關申請。
4、申請材料存在可以當場更正的錯誤的,應當告知並允許申請人當場更正。
5、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或申請人不符合規定的應當當場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並向申請人出具《海事行政許可補正通知書》。
6、對申請人遞交的復印件經審查與原件一致,應在復印件上加蓋「與原件核對無誤」章,署明受理人及日期,將原件退回申請人。
(二)審核
1、受理人審核同意後,在船舶簽證簿簽證欄內簽注准予簽證的意見、填寫海事行政執法證編號、海事管理機構代碼、日期、加蓋船舶簽證專用章。
2、受理人審核不同意,在船舶簽證簿簽證欄內簽注不準予簽證的意見和不予簽證的理由、填寫海事行政執法證編號、海事管理機構代碼、日期、加蓋船舶簽證專用章。
(三)辦理與告知
1、由受理人將船舶簽證簿當場交申請人。
2、受理人發現船舶簽證簿內未記載船舶證書和船員證書相關信息的,根據申請人的申請按照《船舶簽證管理規則》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在船舶簽證簿內校核並記載船舶證書和船員證書相關信息。
3、辦理完畢後,受理人應登記,並及時將相關信息發給現場監管部門/人員。
(四)歸檔
受理人應及時將《船舶簽證簿》內的《船舶進(出)港簽證申請單》、申請材料、《船舶簽證簿》內的《簽證欄頁》等材料進行歸檔。
四、執法主要標准
(一)相關申請材料內容填寫完整、規范。
(二)證書文書審查要點:
1、船舶國籍證書是否合法有效,證書有效期最長不超過五年;臨時國籍證書有效期不超過一年;檢查國籍證書中的船舶概況與船舶檢驗證書中是否相符。
2、適航證書是否在有效期內,貨船適航證書有效期不超過5年,客船適航證書有效期不超過2年;檢查適航證書中的船舶航區與船舶實際航區是否相符。
3、150總噸及以上的油船和400 總噸及以上非油輪應持有《防止油污證書》。檢查證書是否在有效期內和是否進行了法定的年度檢驗。證書有效期最長為五年,法定年度檢驗應在證書到期日每周年前後三個月內進行。證書應附有附件。
4、船舶噸位證書長期有效;注意檢查《船舶簽證簿》中所填寫的總噸、凈噸與證書所載是否相符。
5、船舶載重線證書:對於船長小於20M的船舶可免除;船舶載重線證書有效期不超過5年,法定年度檢驗應在證書到期日每周年前後三個月內進行。
6、乘客定額證書正常情況下,長期有效。臨時乘客定額證書的有效期為一個航次或最長不超過3個月。
7、適拖證書,單程一個航次。
8、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及船員適任證書有效期與國籍證書相同;配員證書的航區限制及航線限制是否與適航證書相對應;按證書核對船舶配員情況,應與船員適任證書、簽證報告單一並檢查,要特別對照GMDSS操作員配備和適任證書的航區、噸位、主機功率、用途,確定是否與實船相符及是否滿足適航證書及配員證書中的要求;定線船舶可以按證書後的備注欄中的要求進行檢查;根據船員服務船舶種類、航區、噸位、功率等實際情況查驗船員適任證書是否適任該船舶,重點查驗證書上的限制項目。
9、「符合證明(DOC)」 有效期不超過5年,其有效性服從於年度審核;「安全管理證書(SMC)」有效期不超過5年,其有效性服從於DOC和中間審核。
10、船舶安全檢查記錄簿檢查船舶上次安全檢查日期距今是否已達六個月、是否符合97安檢規則規定不受6個月限制條件、是否連續兩次及以上由同一海事管理機構執行的安檢,以確定是否需要檢查;檢查上次檢查報告中是否有缺陷需在本港糾正或已糾正尚未復查的,以確定是否需在本港復查;
11、船舶載運危險貨物適裝證書及相關證明文件,還包括:
①海上船舶防止散裝運輸有毒物質污染證書;
②海上船舶散裝運輸液化氣體適裝證書;
③海上船舶散裝運輸危險化學品適裝證書;
④內河船舶散裝危險化學品適裝證書;
⑤內河船舶散裝運輸液化氣適裝證書等;
⑥應注意查驗船舶實際所載貨物品名在證書附件內是否載明;
⑦水上拖帶大型設施和移動式平台的適拖證書或相關檢驗證明;
⑧其他相關文書的檢查:如經審核批準的《船舶載運危險貨物申報單》、有效的保險文書和證明文件、水上拖帶作業許可證等。
(三)船舶因避風、候潮、補給等原因臨時進港或者航經港區水域的,免於辦理船舶進港簽證。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船長或者履行相應職責的船員發生變動;
2、上下旅客;
3、裝卸貨物。
3、拖駁船隊在中途要加解駁船時,加、解的船舶應當申請船舶簽證,拖駁船隊其他船舶不再辦理船舶簽證。
(四)老舊運輸船舶進港簽證:老舊船舶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老舊運輸船舶管理規定》中老舊海船和老舊河船。該類船舶除按一般簽證程序執行外,還應交驗船舶營運證(國內航線)或國際航線運輸批准文件(國際航線),符合特別檢驗的船舶,還應核查特別檢驗情況。
(五)持IC卡船舶辦理進港簽證:
1、首次持卡辦理進港簽證時,船舶應攜帶IC卡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簽證管理規則》規定的資料申請辦理簽證。受理員需校核IC卡內船舶基本信息,並將船舶證書、船舶配員、安全檢查、進出港等信息錄入IC卡。以後辦理簽證時,船舶需提供船舶IC卡、簽證簿、船舶安全檢查記錄簿辦理簽證。
2、注意事項:
(1)如相關船舶信息發生變化時,還應同時提供相關證書或證明文件;
(2)一艘船舶只能持有一張IC卡,如發現船舶同時持有兩張及以上IC卡的,應立即暫扣IC卡,並立即向上級匯報;
(3)船舶IC卡內信息與簽證簿或相關證書信息不一致時,應查明原因,原則上以簽證簿和證書信息為准;
(4)船舶IC卡或IC卡遺失在補卡期間,可按簽證規則規定要求辦理簽證。
(六)進港簽證,申請人應當在船舶抵達後24小時內辦理。船舶抵達前24小時內已經向擬抵達地海事管理機構報告船舶情況的,進港簽證可以與出港簽證合並辦理。船舶或者其經營人可以通過傳真、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EDI)等方式辦理船舶簽證,可以採用電報、電傳、傳真、手機信息、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EDI)等方式報告船舶進港情況,並在船舶航海(行)日誌內作相應的記載。報告的內容應當包括船舶名稱、種類、尺度、總噸、吃水、客貨載運情況、擬靠泊地點。
(七)船舶簽證應當由船舶或者其經營人申請辦理。被拖船可由被拖船或者其經營人申請,也可由拖船或者其經營人代為申請。申請人可以委託代理人辦理船舶簽證。
(八)對船舶簽證申請材料內容的真實性有懷疑或者接到相關舉報的,由受理員組織現場核查。
(九)船舶簽證數據應按規定錄入相關海事業務管理系統。
(十)進港簽證時,發現船舶存在違法行為的,應按規定程序立案調查處理。
(十一)船舶進港簽證當場辦結。
(十二)受理的材料齊全合格,許可的程序符合規范,受理情況登記清楚。
(十三)印章使用正確、規范,台帳記錄、檔案收集完整。
五、執法文書和台帳
(一)《船舶簽證簿》(略)
(二)《船舶簽證簿》內的《船舶進(出)港簽證申請單》(略)
(三)《海事行政許可補正通知書》(略)
(四)《船舶簽證簿》內的《簽證欄頁》(略)
國內航行船舶出港簽證業務流程
一、執法依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第十二條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第三十四條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十八條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行政許可條件規定》第十六條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高速客船安全管理規則》第二十六條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簽證管理規則》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規則》
(八)《老舊運輸船舶管理規定》第二十一條
(九)《關於<海上滾裝船舶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執行過程中若干問題處理意見的函》
(十)《關於發布<船舶IC卡管理規定>和<船舶IC卡管理工作程序>的通知》
二、崗位職責
受理人負責船舶出港簽證受理、審核,負責有關材料的歸檔、台帳登記等工作,負責有關信息的傳遞。
三、工作流程
(一)受理
1、受理人收到國內航行船舶出港簽證申請後,應對申請是否屬本機構管轄范圍、申請人是否符合申請條件、申請材料是否齊全等進行審查,申請材料應包括:
(1)《船舶簽證簿》及《船舶簽證簿》內的《船舶進(出)港簽證申請單》;
(2)船舶電子信息卡(適用的船舶);
(3)船舶國籍證書及復印件;
(4)船舶檢驗證書及復印件;
(5)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及復印件;
(6)船員適任證書及復印件;
(7)防止油污證書及復印件(適用的船舶);
(8)船舶安全管理證書和公司安全管理體系符合證明副本及復印件(適用的船舶);
(9)船舶安全檢查記錄簿及復印件;
(10)船舶港務費繳納或者免於繳納證明;
(11)經批準的船舶載運危險貨物申報單(適用的船舶);
(12)船長開航前聲明和車輛安全裝載記錄(適用的船舶);
(13)護航申請書(適用的船舶);
(14)船舶營運證及復印件(適用的船舶);
(15) 委託證明及委託人和被委託人身份證明及其復印件(委託時)。
前款第(3)項至第(8)項所列證書信息已經由海事管理機構在船舶簽證簿內記載或者存儲在船舶電子信息卡的,可以免於提交。
2、對資料齊全、文書填寫完整的,受理人予以受理並審核。
3、對依法不需要申請或不屬於本機構職權范圍,應當及時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在簽證簿簽證欄內簽注意見,填寫海事行政執法證編號、海事管理機構代碼、日期、加蓋船舶簽證專用章,交申請人,並告知不需要申請或向有關行政機關申請。
4、申請材料存在可以當場更正的錯誤的,應當告知並允許申請人當場更正。
5、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或申請人不符合規定的應當當場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並向申請人出具《海事行政許可補正通知書》。
6、對申請人遞交的復印件經審查與原件一致,應在復印件上加蓋「與原件核對無誤」章,署明受理人及日期,將原件退回申請人。
(二)審核
1、受理人審核同意後,在船舶簽證簿簽證欄內簽注准予簽證的意見、填寫海事行政執法證編號、海事管理機構代碼、日期、加蓋船舶簽證專用章。
2、受理人審核不同意,在船舶簽證簿簽證欄內簽注不準予簽證的意見和不予簽證的理由、填寫海事行政執法證編號、海事管理機構代碼、日期、加蓋船舶簽證專用章。
(三)辦理與告知
1、由受理人將船舶簽證簿當場交申請人。
2、受理人發現船舶簽證簿內未記載船舶證書和船員證書相關信息的,根據申請人的申請按照《船舶簽證管理規則》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在船舶簽證簿內校核並記載船舶證書和船員證書相關信息。
3、辦理完畢後,受理人應登記,並及時將相關信息發給現場監管部門/人員。。
(四)歸檔
受理人應及時將《船舶簽證簿》內的《船舶進(出)港簽證申請單》、申請材料、《船舶簽證簿》內的《簽證欄頁》等材料進行歸檔。
四、執法主要標准
(一)相關申請材料內容填寫完整、規范。
(二)審查要點:
1、船舶具有齊備、有效的證書、文書和資料;
2、船舶配員符合最低安全配員的要求,船員具備適任資格;
3、船舶狀況符合出港航行、停泊、作業的安全和防污染要求。必要時已按要求制定各項安全和防污染措施或應急預案;
4、載客、載貨符合乘客和裝載技術要求;
5、載運危險貨物的船舶裝載情況符合船舶載運危險貨物的安全管理規定;
6、船舶、船隊的尺度和拖帶量符合擬通過的船閘、橋梁、架空設施、淺窄航道的通航規定和要求。需要護航的,已向海事管理機構申請護航;
7、已按船舶安全檢查通知書的要求糾正所存在的缺陷,並已復查合格;
8、已按規定繳納船舶港務費;
9、在本港有違法行為的,已經處理完畢;
10、禁止船舶航行的司法或者行政強制措施已經依法解除;
11、核動力船舶或者其他特定種類的船舶,符合我國法律、行政法規、規章的相關規定。
(三)證書文書審核要點:
1、船舶國籍證書是否合法有效,證書有效期最長不超過五年;臨時國籍證書有效期不超過一年;檢查國籍證書中的船舶概況與船舶檢驗證書中是否相符。
2、適航證書是否在有效期內,貨船適航證書有效期不超過5年,客船適航證書有效期不超過2年;檢查適航證書中的船舶航區與船舶實際航區是否相符。
3、150總噸及以上的油船和400 總噸及以上非油輪應持有《防止油污證書》。檢查證書是否在有效期內和是否進行了法定的年度檢驗。證書有效期最長為五年,法定年度檢驗應在證書到期日每周年前後三個月內進行。證書應附有附件。
4、船舶噸位證書長期有效;注意檢查《船舶簽證簿》中所填寫的總噸、凈噸與證書所載是否相符。
5、船舶載重線證書:對於船長小於20M的船舶可免除;船舶載重線證書有效期不超過5年,法定年度檢驗應在證書到期日每周年前後三個月內進行。
6、乘客定額證書正常情況下,長期有效。臨時乘客定額證書的有效期為一個航次或最長不超過3個月。
7、適拖證書,單程一個航次。
8、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及船員適任證書有效期與國籍證書相同;配員證書的航區限制及航線限制是否與適航證書相對應;按證書核對船舶配員情況,應與船員適任證書、簽證報告單一並檢查,要特別對照GMDSS操作員配備和適任證書的航區、噸位、主機功率、用途,確定是否與實船相符及是否滿足適航證書及配員證書中的要求;定線船舶可以按證書後的備注欄中的要求進行檢查;根據船員服務船舶種類、航區、噸位、功率等實際情況查驗船員適任證書是否適任該船舶,重點查驗證書上的限制項目。
9、「符合證明(DOC)」 有效期不超過5年,其有效性服從於年度審核;「安全管理證書(SMC)」有效期不超過5年,其有效性服從於DOC和中間審核。
10、船舶安全檢查記錄簿檢查船舶上次安全檢查日期距今是否已達六個月、是否符合97安檢規則規定不受6個月限制條件、是否連續兩次及以上由同一海事管理機構執行的安檢,以確定是否需要檢查;檢查上次檢查報告中是否有缺陷需在本港糾正或已糾正尚未復查的,以確定是否需在本港復查;
11、船舶載運危險貨物適裝證書及相關證明文件,還包括:
①海上船舶防止散裝運輸有毒物質污染證書;
②海上船舶散裝運輸液化氣體適裝證書;
③海上船舶散裝運輸危險化學品適裝證書;
④內河船舶散裝危險化學品適裝證書;
⑤內河船舶散裝運輸液化氣適裝證書等;
⑥應注意查驗船舶實際所載貨物品名在證書附件內是否載明;
⑦水上拖帶大型設施和移動式平台的適拖證書或相關檢驗證明;
⑧其他相關文書的檢查:如經審核批準的《船舶載運危險貨物申報單》、有效的保險文書和證明文件、水上拖帶作業許可證等。
(四)對已經辦理出港簽證的船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重新申請出港簽證:
1、船長或者履行相應職責的船員發生變動;
2、船舶結構、有關航行安全的重要設備發生重大變化;
3、改變船舶航行區域、航線;
4、出港簽證辦妥後48小時內未能出港。
(五)船舶由於搶險、救生等緊急事由,不能按照規定程序辦理船舶簽證的,應當在開航前向海事管理機構報告,並在任務完成後24小時內補辦船舶簽證。
(六)船舶因避風、候潮、補給等原因臨時進港或者航經港區水域的,免於辦理船舶簽證。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船長或者履行相應職責的船員發生變動;
2、上下旅客;
3、裝卸貨物。
(七)拖駁船隊在中途要加解駁船時,加、解的船舶應當申請船舶簽證,拖駁船隊其他船舶不再辦理船舶簽證。
(八)受理員在辦理船舶出港簽證中發現船舶情況可疑的,應及時將該信息傳遞給動態監管部門,發現黑名單上的船舶應將信息傳遞給船舶安全檢查部門。
(九)對船舶簽證申請材料內容的真實性有懷疑或者接到相關舉報的,由受理員組織現場核查。
(十)按規定現場辦理滾裝客船的出港簽證,應注意收存《船長開航前聲明》與《滾裝船舶車輛安全裝載記錄》。在辦理滾裝貨船出港簽證時,應當登輪檢查搭載的乘客(包括車輛駕駛員)數量,使其不超過11人。滾裝船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責令立即糾正或者限期糾正;開航前仍未糾正影響航行安全的,不得為其辦理出港簽證手續:
1、不符合安全適航條件;
2、船員不符合有關要求;
3、滾裝貨船載客不符合要求的;
4、沒有按照安全管理體系進行有效運轉;
5、未按《海船船員值班規則》實施值班;
6、法律、行政法規和交通部規章規定的其他不得辦理出港簽證的情形。
(十一)老舊運輸船舶出港簽證:老舊船舶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老舊運輸船舶管理規定》中老舊海船和老舊河船。該類船舶除按一般簽證程序執行外,還應交驗船舶營運證(國內航線)或國際航線運輸批准文件(國際航線),符合特別檢驗的船舶,還應核查特別檢驗情況。
(十二)持IC卡船舶辦理出港簽證
1、首次持卡辦理出港簽證時,船舶應攜帶IC卡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簽證管理規則》規定的資料申請辦理簽證。受理員需校核IC卡內船舶基本信息,並將船舶證書、船舶配員、安全檢查、進出港等信息錄入IC卡。以後辦理簽證時,船舶需提供船舶IC卡、簽證簿、船舶安全檢查記錄簿辦理簽證。
2、注意事項:
(1)如相關船舶信息發生變化時,還應同時提供相關證書或證明文件;
(2)一艘船舶只能持有一張IC卡,如發現船舶同時持有兩張及以上IC卡的,應立即暫扣IC卡,並立即向上級匯報;
(3)船舶IC卡內信息與簽證簿或相關證書信息不一致時,應查明原因,原則上以簽證簿和證書信息為准;
(4)船舶IC卡或IC卡遺失在補卡期間,可按簽證規則規定要求辦理簽證。
(十三)出港簽證,申請人應當在船舶開航前24小時內辦理。船舶抵港前24小時內已經向擬抵達地海事管理機構報告船舶情況的,出港簽證可以與進港簽證合並辦理。船舶或者其經營人可以通過傳真、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EDI)等方式辦理船舶簽證。
(十四)船舶簽證應當由船舶或者其經營人申請辦理。被拖船可由被拖船或者其經營人申請,也可由拖船或者其經營人代為申請。申請人可以委託代理人辦理船舶簽證。
(十五)船舶簽證數據應按規定錄入相關海事業務管理系統。
(十六)出港簽證時,對出港船舶進行必要的氣象海況安全提醒。
(十七)船舶出港簽證當場辦結。
(十八)受理的材料齊全合格,許可的程序符合規范,受理情況登記清楚。
(十九)印章使用正確、規范,台帳記錄、檔案收集完整。
五、執法文書和台帳
(一)《船舶簽證簿》(略)
(二)《船舶簽證簿》內的《船舶進(出)港簽證申請單》(略)
(三)《海事行政許可補正通知書》(略)
(四)《船舶簽證簿》內的《簽證欄頁》(略)
參考資料: http://www.npmsa.gov.cn/E_ReadNews.asp?NewsID=232
『伍』 船舶哪些證書是要年檢的
船舶中需要年檢的證書:設備安全證書,無線電安全證書。
船舶證書包括:法定證書和內其他一些證書,如船舶容國籍證書、船舶登記證書、船舶人級證書、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或其他財務保證證書、除鼠證書或免予除鼠證書、船舶衛生證書。
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氣脹救生筏檢驗證書、二氧化碳裝置檢驗證明及稱重記錄、可燃氣體清除證書、船舶裝載危險貨物准單、危險貨物監裝證書、船舶出口許可證、船舶安全檢査記錄簿、油類記錄簿、船舶垃圾記錄簿等救生筏證書。
(5)國內沿海船舶的乘客定額證書有效期擴展閱讀:
證書的有效期證明:
1、客船適航證書的有效期限不超過2年。
2、高速船安全證書的有效期限不超過5年。
3、貨船適航證書的有效期限不超過5年。
4、船舶載重線證書的有效期限不超過5年。
5、浮船塢安全證書的有效期限不超過5年。
6、防止油污證書的有效期限不超過5年。
7、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證書的有效期限不超過5年。
8、船舶噸位證書、乘客定額證書在正常情況下為長期有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船舶證書
『陸』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的第三章船舶國籍
船舶所有人申請船舶國籍,除應當交驗依照本條例取得的船舶所有權登記證
書外,還應當按照船舶航區相應交驗下列文件:
(一)航行國際航線的船舶,船舶所有人應當根據船舶的種類交驗法定的船舶檢驗機構簽
發的下列有效船舶技術證書:
⒈國際噸位丈量證書;
⒉國際船舶載重線證書;
⒊貨船構造安全證書;
⒋貨船設備安全證書;
⒌乘客定額證書;
⒍客船安全證書;
⒎貨船無線電報安全證書;
⒏國際防止油污證書;
⒐船舶航行安全證書;
⒑其他有關技術證書。
(二)國內航行的船舶,船舶所有人應當根據船舶的種類交驗法定的船舶檢驗機構簽發的
船舶檢驗證書簿和其他有效船舶技術證書。
從境外購買具有外國國籍的船舶,船舶所有人在申請船舶國籍時,還應當提供原船籍港
船舶登記機關出具的注銷原國籍的證明書或者將於重新登記時立即注銷原國籍的證明書。
對經審查符合本條例規定的船舶,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予以核准並發給船舶國籍證書。 依照本條例第十三條規定申請登記的船舶,經核准後,船舶登記機關發給船
舶國籍證書。船舶國籍證書的有效期為5年。 向境外出售新造的船舶,船舶所有人應當持船舶所有權取得的證明文件和有
效船舶技術證書,到建造地船舶登記機關申請辦理臨時船舶國籍證書。
從境外購買新造的船舶,船舶所有人應當持船舶所有權取得的證明文件和有效船舶技術
證書,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大使館、領事館申請辦理臨時船舶國籍證書。
境內異地建造船舶,需要辦理臨時船舶國籍證書的,船舶所有人應當持船舶建造合同和
交接文件以及有效船舶技術證書,到建造地船舶登記機關申請辦理臨時船舶國籍證書。
在境外建造船舶,船舶所有人應當持船舶建造合同和交接文件以及有效船舶技術證書,
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大使館、領事館申請辦理臨時船舶國籍證書。
以光船條件從境外租進船舶,光船承租人應當持光船租賃合同和原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
出具的中止或者注銷原國籍的證明書,或者將於重新登記時立即中止或者注銷原國籍的證明
書到船舶登記機關申請辦理臨時船舶國籍證書。
對經審查符合本條例規定的船舶,船舶登記機關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大使館、領事
館予以核准並發給臨時船舶國籍證書。 臨時船舶國籍證書的有效期一般不超過1年。
以光船租賃條件從境外租進的船舶,臨時船舶國籍證書的期限可以根據租期確定,但是
最長不得超過2年。光船租賃合同期限超過2年的,承租人應當在證書有效期內,到船籍港船
舶登記機關申請換發臨時船舶國籍證書。 對20總噸以上的船舶設定抵押權時,抵押權人和抵押人應當持下列文件到船
籍港船舶登記機關申請辦理船舶抵押權登記:
(一)雙方簽字的書面申請書;
(二)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或者船舶建造合同;
(三)船舶抵押合同。
該船舶設定有其他抵押權的,還應當提供有關證明文件。
船舶共有人就共有船舶設定抵押權時,還應當提供三分之二以上份額或者約定份額的共
有人的同意證明文件。 對經審查符合本條例規定的,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
7日內將有關抵押人、抵押權人和船舶抵押情況以及抵押登記日期載入船舶登記簿和船舶所有
權登記證書,並向抵押權人核發船舶抵押權登記證書。 船舶抵押權登記,包括下列主要事項:
(一)抵押權人和抵押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
(二)被抵押船舶的名稱、國籍,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的頒發機關和號碼;
(三)所擔保的債權數額、利息率、受償期限。
船舶登記機關應當允許公眾查詢船舶抵押權的登記狀況。 船舶抵押權轉移時,抵押權人和承轉人應當持船舶抵押權轉移合同到船籍
港船舶登記機關申請辦理抵押權轉移登記。
對經審查符合本條例規定的,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應當將承轉人作為抵押權人載入船舶
登記簿和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並向承轉人核發船舶抵押權登記證書,封存原船舶抵押權登
記證書。
辦理船舶抵押權轉移前,抵押權人應當通知抵押人。 同一船舶設定二個以上抵押權的,船舶登記機關應當按照抵押權登記申請
日期的先後順序進行登記,並在船舶登記簿上載明登記日期。
登記申請日期為登記日期;同日申請的,登記日期應當相同。
第五章光船租賃登記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出租人、承租人應當辦理光船租賃登記:
(一)中國籍船舶以光船條件出租給本國企業的;
(二)中國企業以光船條件租進外國籍船舶的;
(三)中國籍船舶以光船條件出租境外的。 船舶在境內出租時,出租人和承租人應當在船舶起租前,持船舶所有權登
記證書、船舶國籍證書和光船租賃合同正本、副本,到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申請辦理光船租
賃登記。
對經審查符合本條例規定的,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應當將船舶租賃情況分別載入船舶所
有權登記證書和船舶登記簿,並向出租人、承租人核發光船租賃登記證明書各一份。 船舶以光船條件出租境外時,出租人應當持本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的文件
到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申請辦理光船租賃登記。
對經審查符合本條例規定的,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應當依照本條例第四十二條規定中止
或者注銷其船舶國籍,並發給光船租賃登記證明書一式二份。 以光船條件從境外租進船舶,承租人應當比照本條例第九條規定確定船籍
港,並在船舶起租前持下列文件,到船舶登記機關申請辦理光船租賃登記:
(一)光船租賃合同正本、副本;
(二)法定的船舶檢驗機構簽發的有效船舶技術證書;
(三)原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出具的中止或者注銷船舶國籍證明書,或者將於重新登記時
立即中止或者注銷船舶國籍的證明書。
對經審查符合本條例規定的,船舶登記機關應當發給光船租賃登記證明書,並應當依照
本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發給臨時船舶國籍證書,在船舶登記簿上載明原登記國。
第二十九條需要延長光船租賃期限的,出租人、承租人應當在光船租賃合同期滿前15
日,持光船租賃登記證明書和續租合同正本、副本,到船舶登記機關申請辦理續租登記。
第三十條在光船租賃期間,未經出租人書面同意,承租人不得申請光船轉租登記。
第六章船舶標志和公司旗
第三十一條船舶應當具有下列標志:
(一)船首兩舷和船尾標明船名;
(二)船尾船名下方標明船籍港;
(三)船名、船籍港下方標明漢語拼音;
(四)船首和船尾兩舷標明吃水標尺;
(五)船舶中部兩舷標明載重線。
受船型或者尺寸限制不能在前款規定的位置標明標志的船舶,應當在船上顯著位置標明
船名和船籍港。
第三十二條船舶所有人設置船舶煙囪標志、公司旗,可以向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申請
登記,並按照規定提供標准設計圖紙。
第三十三條同一公司的船舶只准使用一個船舶煙囪標志、公司旗。
船舶煙囪標志、公司旗由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審核。
船舶煙囪標志、公司旗不得與登記在先的船舶煙囪標志、公司旗相同或者相似。
第三十四條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對經核准予以登記的船舶煙囪標志、公司旗應當予以
公告。
業經登記的船舶煙囪標志、公司旗屬登記申請人專用,其他船舶或者公司不得使用。
第七章變更登記和注銷登記
第三十五條船舶登記項目發生變更時,船舶所有人應當持船舶登記的有關證明文件和
變更證明文件,到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
第三十六條船舶變更船籍港時,船舶所有人應當持船舶國籍證書和變更證明文件,到
原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申請辦理船籍港變更登記。對經審查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原船籍港船
舶登記機關應當在船舶國籍證書簽證欄內註明,並將船舶有關登記檔案轉交新船籍港船舶登
記機關,船舶所有人再到新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辦理登記。
第三十七條船舶共有情況發生變更時,船舶所有人應當持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和有關
船舶共有情況變更的證明文件,到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辦理有關變更登記。
第三十八條船舶抵押合同變更時,抵押權人和抵押人應當持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船
舶抵押權登記證書和船舶抵押合同變更的證明文件,到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
對經審查符合本條例規定的,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應當在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和船舶抵
押權登記證書以及船舶登記簿上註明船舶抵押合同的變更事項。
第三十九條船舶所有權發生轉移時,原船舶所有人應當持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船舶
國籍證書和其他有關證明文件到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辦理注銷登記。
對經審查符合本條例規定的,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應當注銷該船舶在船舶登記簿上的所
有權登記以及與之相關的登記,收回有關登記證書,並向船舶所有人出具相應的船舶登記注
銷證明書。向境外出售的船舶,船舶登記機關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出具注銷國籍的證明書或者
將於重新登記時立即注銷國籍的證明書。
第四十條船舶滅失(含船舶拆解、船舶沉沒)和船舶失蹤,船舶所有人應當自船舶滅失
(含船舶拆解、船舶沉沒)或者船舶失蹤之日起3個月內持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船舶國籍證書
和有關船舶滅失(含船舶拆解、船舶沉沒)、船舶失蹤的證明文件,到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辦
理注銷登記。經審查核實,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應當注銷該船舶在船舶登記簿上的登記,收
回有關登記證書,並向船舶所有人出具船舶登記注銷證明書。
第四十一條船舶抵押合同解除,抵押權人和抵押人應當持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船舶
抵押權登記證書和經抵押權人簽字的解除抵押合同的文件,到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辦理注銷
登記。對經審查符合本條例規定的,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應當注銷其在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
和船舶登記簿上的抵押登記的記錄。
第四十二條以光船條件出租到境外的船舶,出租人除依照本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辦理
光船租賃登記外,還應當辦理船舶國籍的中止或者注銷登記。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應當封存
原船舶國籍證書,發給中止或者注銷船舶國籍證明書。特殊情況下,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可
以發給將於重新登記時立即中止或者注銷船舶國籍的證明書。
第四十三條光船租賃合同期滿或者光船租賃關系終止,出租人應當自光船租賃合同期
滿或者光船租賃關系終止之日起15日內,持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光船租賃合同或者終止光
船租賃關系的證明文件,到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辦理光船租賃注銷登記。
以光船條件出租到境外的船舶,出租人還應當提供承租人所在地船舶登記機關出具的注
銷船舶國籍證明書或者將於重新登記時立即注銷船舶國籍的證明書。
經核准後,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應當注銷其在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和船舶登記簿上的光
船租賃登記的記錄,並發還原船舶國籍證書。
第四十四條以光船條件租進的船舶,承租人應當自光船租賃合同期滿或者光船租賃關
系終止之日起15日內,持光船租賃合同、終止光船租賃關系的證明文件,到船籍港船舶登記
機關辦理注銷登記。
以光船條件從境外租進的船舶,還應當提供臨時船舶國籍證書。
經核准後,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應當注銷其在船舶登記簿上的光船租賃登記,收回臨時
船舶國籍證書,並出具光船租賃登記注銷證明書和臨時船舶國籍注銷證明書。
第八章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船舶國籍證書的換發和補發
第四十五條船舶國籍證書有效期屆滿前1年內,船舶所有人應當持船舶國籍證書和有效
船舶技術證書,到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辦理證書換發手續。
第四十六條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船舶國籍證書污損不能使用的,持證人應當向船籍
港船舶登記機關申請換發。
第四十七條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船舶國籍證書遺失的,持證人應當書面敘明理由,
附具有關證明文件,向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申請補發。
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應當在當地報紙上公告聲明原證書作廢。
第四十八條船舶所有人在境外發現船舶國籍證書遺失或者污損時,應當向中華人民共
和國駐外大使館、領事館申請辦理臨時船舶國籍證書,但是必須在抵達本國第一個港口後及
時向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申請換發船舶國籍證書。
第九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九條假冒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懸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航行的,由船舶登記
機關依法沒收該船舶。
中國籍船舶假冒外國國籍,懸掛外國國旗航行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五十條隱瞞在境內或者境外的登記事實,造成雙重國籍的,由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
吊銷其船舶國籍證書,並視情節處以下列罰款:
(一)500總噸以下的船舶,處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
(二)501總噸以上、10000總噸以下的船舶,處以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罰款;
(三)10001總噸以上的船舶,處以50000元以上、200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一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可以視情節給
予警告、根據船舶噸位處以本條例第五十條規定的罰款數額的50%直至沒收船舶登記證書:
(一)在辦理登記手續時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二)隱瞞登記事實,造成重復登記的;
(三)偽造、塗改船舶登記證書的。
第五十二條不按照規定辦理變更或者注銷登記的,或者使用過期的船舶國籍證書或者
臨時船舶國籍證書的,由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責令其補辦有關登記手續;情節嚴重的,可以
根據船舶噸位處以本條例第五十條規定的罰款數額的10%。
第五十三條違反本條例規定, 使用他人業經登記的船舶煙囪
標志、公司旗的,由船籍港船舶登記機關責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根據船舶噸位處以
本條例第五十條規定的罰款數額的10%;情節嚴重的,並可以吊銷其船舶國籍證書或者臨時船
舶國籍證書。
第五十四條船舶登記機關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嚴重失職的,
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五條當事人對船舶登記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依照國家有關法律、
行政法規的規定申請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十章附則
第五十六條本條例下列用語的含義是:
(一)「船舶」系指各類機動、非機動船舶以及其他水上移動裝置,但是船舶上裝備的救
生艇筏和長度小於5米的艇筏除外。
(二)「漁業船舶」系指從事漁業生產的船舶以及屬於水產系統為漁業生產服務的船舶。
(三)「公務船舶」系指用於政府行政管理目的的船舶。
第五十七條除公務船舶外,船舶登記機關按照規定收取船舶登記費。船舶登記費的收
費標准和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物價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制
定。
第五十八條船舶登記簿、船舶國籍證書、臨時船舶國籍證書、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
船舶抵押權登記證書、光船租賃登記證明書、申請書以及其他證明書的格式,由中華人民共
和國港務監督機構統一制定。
第五十九條本條例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柒』 我有漁船駕駛證,沒有「漁船戶口」。現在想新訂一艘漁船不知以後能不能上戶口
看起來是多麼大撈!通常情況下8-9個人啊!在船上一般不累啊!
『捌』 中國船檢局(ZC)和中國船級社(CCS)的區別
一、職能不同:
1、中國船檢局(ZC)中國國家的船舶技術監督機構。其職責是對船舶包括海上鑽井平台等執行監督檢驗,使之符合各規范標准以及有關國際公約規定的技術條件,以保障船舶和船上人命財產安全和防止水域遭受污染。
2、中國船級社依據國家有關法規和國際公約、規則,為船舶、海上設施及相關工業產品提供技術規范和標准,提供入級檢驗、鑒證檢驗、公證檢驗、認證認可服務,以及經中國政府、外國(地區)政府主管機關授權,開展法定檢驗和有關主管機關核準的其他業務。
二、分支機構不同:
1、中國船檢局(ZC)總局設在北京,在長江及沿海地區的主要港口設有辦事機構。
2、中國船級社設有80多個分支機構,覆蓋國內外主要港口,形成了遍布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全球服務網路。目前,接受了34個國家或地區的政府授權,為懸掛這些國家或地區旗幟的船舶代行法定檢驗。
三、服務不同:
1、中國船級社不僅在船舶、海上設施、集裝箱以及相關工業產品領域從事提供檢驗業務,還在可再生能源、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大型鋼結構等領域廣泛開展認證、審核、監理、檢測、評估、試驗、咨詢、培訓等服務。
2、中國船檢局(ZC)對修造和營運中的船舶、製造中的主要船用設備和材料以及到達中國港口的外國船舶執行國家規定的檢驗;辦理國內外船舶的入級業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的有關國際公約和國家間的協議,代表中國政府簽發各該公約或協議規定的船舶證書。
『玖』 船舶乘客如何 認定
不一定。小型船舶就不需要乘客定額證書。0317
『拾』 船級社ccs和zc有什麼區別
ZC和CCS的區別
ZC——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檢驗局(海事局下屬政府機構,主要負責國內沿海、內河的船舶法定檢驗,主要依據規范《船舶與海上設施法定檢驗規則》),先為海事局內部機構,各直屬海事局的船檢處。
CCS——中國船級社(社會團體性質的船舶檢驗機構,經中國海事局或船舶檢驗局授權進行法定檢驗及船舶入級檢驗,主要依據規范《船舶與海上設施法定檢驗規則》和《鋼質海船入級規范》及《內河船入級規范》等)
一、CCS的發展歷程
中國船級社(簡稱CCS)成立於1956年,是中國唯一從事船舶入級檢驗業務的專業機構。中國船級社通過對船舶和海上設施提供入級標准,通過提供獨立、公正和誠實的入級及法定服務,為航運、造船、海上開發及相關的製造業和保險業服務,為促進和保障人命和財產的安全、防止水域環境污染服務。
中國船級社是國際船級社協會(IACS)10家正式會員之一,並先後於1996年至1997年、2006年至2007年擔任IACS理事會主席。CCS最高船級符號被倫敦保險商協會納入其船級條款,享受保費優惠待遇。迄今為止,CCS接受26個國家或地區的政府授權,為懸掛這些國家或地區旗幟的船舶代行法定檢驗。CCS還是國際獨立油輪船東協會(INTERTANKO)和國際干散貨船東協會(INTERCARGO)的聯系會員。CCS在國內外設有逾60家檢驗網點,形成了覆蓋全球的服務網路。
作為社會團體性質的驗船機構,其建立的目的及意義在於:促使中國船舶製造業及航海與國際慣例一致。為提高我國在海上保險、船舶買賣、海上貨物運輸與國際接軌上做出巨大貢獻。
二、法定檢驗權的有無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和海上設施檢驗條例》對船舶檢驗局及中國船級社作了如下定義: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檢驗局(以下簡稱船檢局)是依照本條例規定實施各項檢驗工作的主管機構。
經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批准,船檢局可以在主要港口和工業區設置船舶檢驗機構。
經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可以在所轄港口設置地方船舶檢驗機構。
第四條 中國船級社(以下簡稱船級社,筆者注)是社會團體性質的船舶檢驗機構,承辦國內外船舶、海上設施和集裝箱的入級檢驗、鑒證檢驗和公證檢驗業務;經船檢局授權,可以代行法定檢驗。
從上述兩條規定可以知道,船檢局與船級社均可以實施法定檢驗行為,船級社的法定檢驗資質需要船檢局授權。
三、船級社入級檢驗與法定檢驗的區別
第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和海上設施檢驗條例》) 下列中國籍船舶,必須向中國船級社申請入級檢驗:
(一)從事國際航行的船舶;
(二)在海上航行的乘客定額一百人以上的客船;
(三)載重量一千噸以上的油船;
(四)滾裝船、液化氣體運輸船和散裝化學品運輸船;
(五)船舶所有人或者經營人要求入級的其他船舶。
依據該條規定,上述船舶如果要取得《船舶所有權證書》及《船舶國籍證書》,必須經由中國船級社進行入級檢驗,入級檢驗所依據的規范為《鋼質海船入級規范》。該規范與國外其他船級社的規范要求較為一致,能夠得到國際保險人、貨主等相關方的認可,便於中國籍船舶的國際航行。
同樣依據該條,除上述五款外的船舶要取得《船舶所有權證書》及《船舶國籍證書》,無需進行入級檢驗,僅需按照《船舶與海上設施法定檢驗規則》進行法定檢驗,無需滿足《鋼質海船入級規范》的要求。
一般來講,沿海、內河船舶的檢驗規范為《船舶與海上設施法定檢驗規則》,檢驗合格的船舶,由船檢局簽發《船舶檢驗證書簿》;
從事國際航行的中國籍船舶的檢驗規范為《鋼質海船入級規范》,檢驗合格的船舶,由船級社簽發《船體入級證書》、《輪機入級證書》等相關入級證書。
後者要求較前者高,與國際上其他各船級社的規范較為一致,容易被國內外各大保險人接受,船舶的安全性更有保證。
四、中國政府關於船舶登記的規定也決定兩者之間的巨大差別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第十五條的規定, 船舶所有人申請船舶國籍,除應當交驗依照本條例取得的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外,還應當按照船舶航區相應交驗下列文件:
(一)航行國際航線的船舶,船舶所有人應當根據船舶的種類交驗法定的船舶檢驗機構簽發的下列有效船舶技術證書:
1.國際噸位丈量證書;
2.國際船舶載重線證書;
3.貨船構造安全證書;
4.貨船設備安全證書;
5.乘客定額證書;
6.客船安全證書;
7.貨船無線電報安全證書;
8.國際防止油污證書;
9.船舶航行安全證書;
10.其他有關技術證書。
(二)國內航行的船舶,船舶所有人應當根據船舶的種類交驗法定的船舶檢驗機構簽發的船舶檢驗證書簿和其他有效船舶技術證書。
而第一款中對航行國際航線的船舶,中國海事局對10項提到的項目均授權給中國船級社,由中國船級社進行船舶入級檢驗的同時簽發相應證書;
國內航行的船舶如果登記僅需要中國船檢局提供的《船舶檢驗證書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