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最高院回復請示函有時間規定嗎
沒有。我們以前請示最高法院有3種方式,1是書面請示,這是最慢的,說不清楚什麼專時候回復。2是到北京當屬面請示,一般1-2周內都會有回復,3是由領導電話請示,也是大概1-2周內有回復。具體還是要看案件的復雜,難易程度。
Ⅱ 稅務局給稅務局發協查函最晚回函期限是多長時間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行政機關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能夠當場答復的,應當當場予以答復。
行政機關不能當場答復的,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如需延長答復期限的,應當經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負責人同意,並告知申請人,延長答復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5個工作日。
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涉及第三方權益的,行政機關徵求第三方意見所需時間不計算在本條第二款規定的期限內。
行政機關應當依照本條例第十九條的規定,主動公開本行政機關的下列政府信息:
(一)行政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二)機關職能、機構設置、辦公地址、辦公時間、聯系方式、負責人姓名;
(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及相關政策;
(四)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信息;
(五)辦理行政許可和其他對外管理服務事項的依據、條件、程序以及辦理結果;
(六)實施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的依據、條件、程序以及本行政機關認為具有一定社會影響的行政處罰決定;
(七)財政預算、決算信息;
(八)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及其依據、標准;
(九)政府集中采購項目的目錄、標准及實施情況;
(十)重大建設項目的批准和實施情況;
(十一)扶貧、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促進就業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實施情況;
(十二)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預警信息及應對情況;
(十三)環境保護、公共衛生、安全生產、食品葯品、產品質量的監督檢查情況;
(十四)公務員招考的職位、名額、報考條件等事項以及錄用結果;
(十五)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有關規定規定應當主動公開的其他政府信息。
Ⅲ 提出勞動仲裁後,收到原單位的通知函,回復時間有限制嗎
沒有時間限制,可以無需理會,根據通知函的內容自己決定是否回函
Ⅳ 正常公函多少工作日回函
依據公函的性質與回復所需的程序而定。
如果是上級領導機關發給下屬機關要求提供某項具體情況的公函,按照雷厲風行的原則,一般次日即可回復。
如果是外地公安機關發給某地人大常委會關於准許拘留某位涉嫌犯罪的人大代表的公函,回復的程序要求就是很復雜的,那麼,這種回復大致就需要三十天左右的時間。
Ⅳ 協查函回復期限,有規定嗎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行政機關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能夠當場答復的,應當當場予以答復。
行政機關不能當場答復的,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如需延長答復期限的,應當經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負責人同意,並告知申請人,延長答復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5個工作日。
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涉及第三方權益的,行政機關徵求第三方意見所需時間不計算在本條第二款規定的期限內。
(5)單位函的回復期限擴展閱讀
協查函範文:
協助調查函
×復函字[200 ]第×號
(協助調查機關):
我機關受理的一件行政復議案件,涉及部分情況需要核實。為此,特請你單位協助調查以下情況:
(需要調查的內容)。
並請將調查結果函告(復議機關)。
聯 系 人:
聯系地址:
郵政編碼:
聯系電話:
年 月 日
(行政復議機關或縣級政府法制工作機構印章)
特點:
協查函屬應用文范疇里的函件類。它的特點是,發過去,還要傳回來。目前最常見的傳輸方式是傳真機,次之為郵政快件,很少用的是電子郵件(此方式隨著政務電子化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一定會得到普遍的接受和應用)。另外一個方式是電話查詢,它屬於緊急情況下的特殊手段,沒有文書保障,但有信息保障。
Ⅵ 入黨政審函的規定回復時間是多久
沒有具體時間,當然是盡快的好
Ⅶ 標書質疑函的答復期限是多少天
質疑單位是否在中標公告發出的七個工作日了提出的質疑,如果是那招標人或招標代理機構應該在7個工作日內給出答復
Ⅷ 回復函我對回復結果不接受投訴有期限嗎
您好,
《案件協助調查管理規定》規定:「承辦機關一般應自接到協助調回查函之日起,15個工作答日內完成協助調查工作並函復調查結果。」倘若復函遲遲不發,可能會使案件停滯,甚至導致查封扣押延長的期限到期,只好撤案。接受協查函的單位應當積極協助調查,及時復函,使案件順利地得到查處。
Ⅸ 機關單位回函有時間限制嗎
都有規定的,你可以查詢相關單位網站和國家有關規定了解具體時間~
Ⅹ 談話函詢工作應當在談話結束或者收到函詢回復後多少日內辦結
談話函詢工作應當在談話結束或者收到函詢回復後30日內辦結。
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規定如下:
第二十一條 談話函詢工作應當在談話結束或者收到函詢回復後30日內辦結,由承辦部門寫出情況報告和處置意見後報批。根據不同情形作出相應處理:
(一)反映不實,或者沒有證據證明存在問題的,予以了結澄清;
(二)問題輕微,不需要追究黨紀責任的,採取談話提醒、批評教育、責令檢查、誡勉談話等方式處理;
(三)反映問題比較具體,但被反映人予以否認,或者說明存在明顯問題的,應當再次談話函詢或者進行初步核實。
談話函詢材料應當存入個人廉政檔案。
(10)單位函的回復期限擴展閱讀
具體是選擇談話還是函詢,可以結合以下五個方面作綜合考慮:
1、反映問題性質。反映的問題性質較為嚴重,如涉及嚴重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等,可以考慮談話;反映問題具有一般性或反映問題不實而予以澄清的線索,一般適用函詢。
2、內容籠統的程度。建議對反映籠統、無具體內容的線索,可考慮函詢;有部分信息、較為籠統的,可考慮談話。
3、被反映人情況。結合考慮被反映人的年齡、職務、崗位等情況,對被反映人的關注度、關鍵性等作出評價,作出談話或函詢的選擇。
4、反映線索數量。被反映人問題線索數量的多少雖不能作為其問題大小的依據,但在一般程度上反映了群眾對被反映人的態度與評價。鑒此,反映問題線索數量的多少應成為考慮談話或函詢的因素之一,多的可以考慮談話,少的考慮函詢。
5、當地政治生態。從「樹木」與「森林」的關系出發,以當地反映線索的總體情況作為基準,對被反映人的反映數量多少、反映是否突出等方面進行衡量,進而確定談話為宜還是函詢為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